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援助对策研究

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援助对策研究

[摘要]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因为社会、家庭、个人等各方面的影响,其就业观念扭曲、综合能力先天不足等原因严重制约他们的就业之路。文章以促进和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为出发点,探寻在现有的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下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

[关键词]学生资助体系 就业援助 措施 建议

近年来,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社会和高校的关注,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和开展了一些帮扶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因此,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逐步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帮助提高这一弱势群体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对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维护社会稳定等都有着积极作用。

一、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

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总体表述是:就业水平低、就业目的性强、就业质量差。具体表现为:

1.就业水平低。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其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200多万,由于受到社会外在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共同影响,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较之其他同学,明显处于弱势。主要表现为签约时间滞后,就业率偏低。据有关数据统计,经济困难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比普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低10.4%。

2.就业目的性强。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压力,在就业时表现出更为务实的就业取向。数据显示,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在专业学习成绩、英语、计算机通过率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其他学生,但考研率远低于其他学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选择直接就业而不是考研。对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去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不愿意到个体经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就业;对工种的选择,较多考虑收入多少,就业专业是否对口也不是很在意。

3.就业质量差。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在对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普遍存在着“怕风险、求稳定”的择业观念,择业时,缺少长远的职业规划和定位,对工种要求不高,对就业专业是否对口也不是很在意。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毕业后不愿回家乡或县级及以下城市工作,但在实际中,最终到县级及以下城市工作的比例比其他学生高出近8%。由于就业存在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导致经济困难学生初次就业入职匹配不高,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满意程度较普通学

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援助对策研究

[摘要]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因为社会、家庭、个人等各方面的影响,其就业观念扭曲、综合能力先天不足等原因严重制约他们的就业之路。文章以促进和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为出发点,探寻在现有的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下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

[关键词]学生资助体系 就业援助 措施 建议

近年来,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社会和高校的关注,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和开展了一些帮扶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因此,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逐步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帮助提高这一弱势群体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对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维护社会稳定等都有着积极作用。

一、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

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总体表述是:就业水平低、就业目的性强、就业质量差。具体表现为:

1.就业水平低。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其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200多万,由于受到社会外在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共同影响,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较之其他同学,明显处于弱势。主要表现为签约时间滞后,就业率偏低。据有关数据统计,经济困难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比普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低10.4%。

2.就业目的性强。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压力,在就业时表现出更为务实的就业取向。数据显示,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在专业学习成绩、英语、计算机通过率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其他学生,但考研率远低于其他学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选择直接就业而不是考研。对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去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不愿意到个体经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就业;对工种的选择,较多考虑收入多少,就业专业是否对口也不是很在意。

3.就业质量差。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在对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普遍存在着“怕风险、求稳定”的择业观念,择业时,缺少长远的职业规划和定位,对工种要求不高,对就业专业是否对口也不是很在意。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毕业后不愿回家乡或县级及以下城市工作,但在实际中,最终到县级及以下城市工作的比例比其他学生高出近8%。由于就业存在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导致经济困难学生初次就业入职匹配不高,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满意程度较普通学


相关文章

  • 国外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2007年11月第11期'中国卫生经济'第26卷(总第297期) 国外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石祥①周绿林① 摘要医疗救助作为一种支持和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的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多层斑医疗保障体系中的 ...查看


  • 论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与对策
  • 摘要: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乡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不应被忽视的社会群体,然而就是他们在进城务工的过程中屡遭歧视和不平等待遇,其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阐述了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极大的意义,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并 ...查看


  • 残疾人就业难与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的完善_许琳
  • DOI:10.16152/j.cnki.xdxbsk.2010.01.033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1月,第40卷第1期,Jan.,2010,Vol.40,No.1JournalofNorthwestUniversity ...查看


  • 黑龙江省残疾人社会救助机制优化研究
  • [摘要]本文以黑龙江省残疾人社会救助机制为研究对象,旨在以社会保障学的学科视角,通过文献法.调查法的方法,力图为优化黑龙江省残疾人社会救助机制提供参照.本文认为黑龙江省残疾人社会救助机制存在诸多问题,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可通过推动管理机制 ...查看


  • 论弱势群体的基本权保护
  • 论弱势群体的基本权保护 摘要:当前社会政府的职能正在转变,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日益增多,弱势群体的保护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弱势群体的权利已经成为保护的基本原则.本文在对弱势群体的界定以及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指出了当前 ...查看


  • 大学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研究
  • 第20卷第1期 2010年2月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orth Chi na Institut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Vol 120No 11 Feb 12010 大学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 ...查看


  • 中国对外劳务输出问题之浅析
  • J i n g J i Y a n J i u ☆经济研究☆ 中国对外劳务输出问题之浅析 张 宏,钟 颖 (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南京211816) 摘要: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近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步伐 ...查看


  • 宁波市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
  •   [摘要]随着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将第四次创业热潮推向了顶峰,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更是把"创业"作为继"就业".&quo ...查看


  •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选题指南
  •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选题指南 本选题指南根据我校2012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学的特点.要求和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而确定.学生应按照学院.系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结合自身特点,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确定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