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2015

《农产品国际贸易》课程作业答案2

姓名:王林霄班级:英语14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近几年的对外贸易中农产品贸易占据重要的地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疲软,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中国农产品所处的贸易环境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仍要继续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稳定提升中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地位。

农产品出口现状

(一)出口“高开低走”,进口“前低后高”

受出口综合成本偏高,人民币汇率高企及新兴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影响,我农产品出口连续3年(2012—2014)个位数增长之后,2015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农产品进口连续2年(2013—2014)为个位数增长,2015年也首次出现负增长,但下半年进口逐步回暖,月度进口降幅连续收窄。

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金额为1861亿美元,同比下降3.5%。其中,农产品出口701.8亿美元,下降1.6%,低于全国出口降幅1.2个百分点;四个季度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8%、-5.6%、-3.2%和0.9%。农产品进口1159.2亿美元,下降4.6%,低于全国进口降幅9.5个百分点;四个季度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5.7%、-5.4%、2.9%和0.7%。总体看,2015年我农产品出口呈“高开低走”的格局,出口形势比较严峻;进口走势“前低后高”,情况好于出口。

(二)对发达国家出口普遍下降,对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保持增长

目前,发达国家市场占我农产品出口比重仍高达60%左右。

近三年,受日本经济低迷、日元贬值等因素影响,我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2013年、2014年我对日农产品出口增速为-6.2%和-1.1%;2015年对日农产品出口降幅进一步扩大,我对日本农产品出口额为102亿美元,下降8.3%。我对欧盟农产品出口81.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7%;对美国农产品出口73.5亿美元,下降1%;对澳大利亚出口9.7亿美元,下降4.9%。

我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为14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我对“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218.1亿美元,增长3.7%;对中东农产品出口28.3亿美元,增长5.6%;对非洲、南美、俄罗斯、印度出口分别下降2.9%、0.9%、21.8%和12.3%。

(三)水产品、肉类产品出口下降,蔬菜、水果保持增长;

水产品消费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受国外需求低迷影响比较严重。2015年,我水产品及制品出口额为200.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5%。其中,冻鱼及冻鱼片出口67.8亿美元,下降6.4%;虾及制品出口19.3亿美元,下降24.7%;蟹产品、鳗鱼、罗非鱼分别出口12.1亿美元、9.4亿美元和4.3亿美元,分别增长0.7%、0.4%和0.5%。

2015年,我肉类产品出口2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其中,禽肉出口48.2万吨和16.4亿美元,分别下降4.9%和10.9%。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上海福喜事件造成的食品安全危机使日本客户订单减少;二是禽肉产业受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导致产业转移;三是日元大幅贬值使日方购买力下降。猪肉、牛肉、羊肉分别出口11亿美元、1.8亿美元和3492.5万美元,分别下降9.6%、13.4%和22.6%。

农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管理体制不畅,导致农产品竞争乏力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和科技含量较大等原因,再加上人均耕地偏少,最终形成了农业管理体制不畅,导致农产品竞争乏力的不良局面。由于中国人均耕地较少,规模经营水平较低,使得农产品的单位成本较高,不具备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四是农产品深加工不够。农产品往往通过深加工,附加值才会大大提高,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然而,中国目前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还未形成规模,技术条件还比较落后,竞争能力还比较弱,无法形成完整科学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

(二)企业融资难、规模小,品牌意识薄弱

中国农产品生产企业标准化程度不高,进入国际农产品市场时间短,经营规模小,信息渠道不畅,抗风险能力不强,整体竞争优势不强,大大削弱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由于中国出口的

农产品贸易的企业规模多为中小型企业,因此只是注重出口的数量,而忽视了创立品牌与商标意识,这便无法获得品牌带来的商业价值。而少量的有着自身品牌的农产品由于在市场中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很难在国际市场中打出自己知名度。而出口企业也应当认识到树立品牌观念的重要性,认识到品牌等于价值。

(三)农产品加工程度低,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中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多属于初级产品贸易,在占据农产品出口的总额中,初加工产品和深加工产品高达8:2的比例显露出中国在结构上的极度不合理。产品进口的快速发展,对于调剂国内市场余缺、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中国农产品进口结构中,初级产品的比重较高,主要进口大豆、棉花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这些产品对国内产业形成一定冲击。此外,东盟的热带水果和食糖、澳大利亚羊毛等农产品的竞争力较强,对我相关产品构成威胁。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加工的技术和设备等方面中国也有很大的差距,不仅造成成本负担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也有很大限制,需要中国在以后能有所改善。

(四)贸易壁垒不断升级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经常遭受“绿色壁垒、技术性以及反倾销贸易壁垒的限制。农产品出口受阻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一日本,也屡次对中国采取各种贸易壁垒措施,也使得中国农产品出口雪上加霜。中国农产品出口在短时间内多次遭遇“绿色壁垒,再次说明中国农产品出口亟待掌握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并充分利用这种规则来保护自身利益。中国农产品出口传统上依赖低价竞争,但这一策略目前受到进口国反倾销措施的制约。尤其是中国具有低价格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经常采取反倾销措施来限制中国农产品对他们的出口,有些甚至已经被迫退出市场,这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构成了巨大障碍。

(五)TPP协定对我国出口农产品产生挤出效应

2015年,我国对TPP国家农产品出口占我农产品总出口的比重近四成。我国出口到TPP国家的农产品与TPP成员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存在较高的相似度,产品替代性较强。随着TPP协定逐步实施,TPP成员之间农产品贸易将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出口农产品将产生较显著的替代作用。例如,根据协议,澳大利亚牛肉、乳品、红酒、食糖、大米、园艺产品和海鲜产品,面临的TPP国家的关税将大幅削减。TPP协定生效后,澳大利亚对日本牛肉出口关税将在日澳FTA基础上进一步降至9%;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牛肉出口关税在10年内降为零。美澳FTA中关于牛肉贸易的保护机制将去除。越南的虾、鱿鱼、金枪鱼等水产品出口也将获得优惠的关税。

推动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 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

为了使中国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政府应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提高对农产品的支持水平和支持效率。特别是对于粮食、棉花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政府应制定长期、科学的价格支持政策规划,达到既能保护农民的利益,又能使政府负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作用。更多的是政府应该积极促进实现国内农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完全接轨,并参与国际组织的标准制定工作,为中国农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长期以来,中国农产品在出口过程中因质量问题屡屡遭受贸易壁垒,这就需要政府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监管体系,督促生产者提高农产品质量,多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具有较高竞争力的产品。水能经济

(二)充分发挥农业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

在政府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业相关行业协会的组织和积极协调作用,以此来促进贸易的长期科学化发展,同时利用相关资金支持,加大力度来积极成立农业各个品种的专业行业协会,通过专业行业协会的职能发挥,间接促进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行业协会代表整个行业,在对国外政府实施公关过程中,有利对行业的品牌进行营销,扩大企业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有利于企业开拓国外的市场。此外,专业行业协会还可以积极应诉国外的反倾指控,稳定企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三)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农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中国农产品,特别是畜产品、水产品、水果和蔬菜等价格竞争优势的发挥。而农产品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竞争,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意义重大。相关部门应为出口企业提供科技支撑,帮助企业研发创新,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产品的高质生产。通过技术支撑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加快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环保产品,以优质、环保的产品积极参与国际技术博弈。

(四)合理应对国际反倾销及贸易摩擦

深入研究贸易壁垒,提升中国农产品出口水平。首先要根据不同国家贸易壁垒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进行国际市场的深入分析研究,区别看待不同国家的贸易壁垒策略,针对出口到该国不同的农产品,有的放矢,从而更加有效的避开这些贸易壁垒。

其次是要针对绿色壁垒,要提高中国农产品生产加工的科学管理,根据其他国家提出的合理措施,来制定我国的一些科学化的标准,并以此标准严格管理把关产品质量。

总结

根据中国发展的情况来看,农业是基础地位,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更需要加大力度来支持农产品的发展,同时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激励中国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发展。

展望2017年,农产品出口形势将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但从全年看,2017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要继续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变贸易大国为贸易强国.稳定提升中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地位。

《农产品国际贸易》课程作业答案2

姓名:王林霄班级:英语14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近几年的对外贸易中农产品贸易占据重要的地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疲软,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中国农产品所处的贸易环境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仍要继续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稳定提升中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地位。

农产品出口现状

(一)出口“高开低走”,进口“前低后高”

受出口综合成本偏高,人民币汇率高企及新兴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影响,我农产品出口连续3年(2012—2014)个位数增长之后,2015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农产品进口连续2年(2013—2014)为个位数增长,2015年也首次出现负增长,但下半年进口逐步回暖,月度进口降幅连续收窄。

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金额为1861亿美元,同比下降3.5%。其中,农产品出口701.8亿美元,下降1.6%,低于全国出口降幅1.2个百分点;四个季度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8%、-5.6%、-3.2%和0.9%。农产品进口1159.2亿美元,下降4.6%,低于全国进口降幅9.5个百分点;四个季度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5.7%、-5.4%、2.9%和0.7%。总体看,2015年我农产品出口呈“高开低走”的格局,出口形势比较严峻;进口走势“前低后高”,情况好于出口。

(二)对发达国家出口普遍下降,对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保持增长

目前,发达国家市场占我农产品出口比重仍高达60%左右。

近三年,受日本经济低迷、日元贬值等因素影响,我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2013年、2014年我对日农产品出口增速为-6.2%和-1.1%;2015年对日农产品出口降幅进一步扩大,我对日本农产品出口额为102亿美元,下降8.3%。我对欧盟农产品出口81.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7%;对美国农产品出口73.5亿美元,下降1%;对澳大利亚出口9.7亿美元,下降4.9%。

我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为14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我对“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218.1亿美元,增长3.7%;对中东农产品出口28.3亿美元,增长5.6%;对非洲、南美、俄罗斯、印度出口分别下降2.9%、0.9%、21.8%和12.3%。

(三)水产品、肉类产品出口下降,蔬菜、水果保持增长;

水产品消费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受国外需求低迷影响比较严重。2015年,我水产品及制品出口额为200.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5%。其中,冻鱼及冻鱼片出口67.8亿美元,下降6.4%;虾及制品出口19.3亿美元,下降24.7%;蟹产品、鳗鱼、罗非鱼分别出口12.1亿美元、9.4亿美元和4.3亿美元,分别增长0.7%、0.4%和0.5%。

2015年,我肉类产品出口2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其中,禽肉出口48.2万吨和16.4亿美元,分别下降4.9%和10.9%。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上海福喜事件造成的食品安全危机使日本客户订单减少;二是禽肉产业受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导致产业转移;三是日元大幅贬值使日方购买力下降。猪肉、牛肉、羊肉分别出口11亿美元、1.8亿美元和3492.5万美元,分别下降9.6%、13.4%和22.6%。

农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管理体制不畅,导致农产品竞争乏力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和科技含量较大等原因,再加上人均耕地偏少,最终形成了农业管理体制不畅,导致农产品竞争乏力的不良局面。由于中国人均耕地较少,规模经营水平较低,使得农产品的单位成本较高,不具备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四是农产品深加工不够。农产品往往通过深加工,附加值才会大大提高,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然而,中国目前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还未形成规模,技术条件还比较落后,竞争能力还比较弱,无法形成完整科学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

(二)企业融资难、规模小,品牌意识薄弱

中国农产品生产企业标准化程度不高,进入国际农产品市场时间短,经营规模小,信息渠道不畅,抗风险能力不强,整体竞争优势不强,大大削弱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由于中国出口的

农产品贸易的企业规模多为中小型企业,因此只是注重出口的数量,而忽视了创立品牌与商标意识,这便无法获得品牌带来的商业价值。而少量的有着自身品牌的农产品由于在市场中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很难在国际市场中打出自己知名度。而出口企业也应当认识到树立品牌观念的重要性,认识到品牌等于价值。

(三)农产品加工程度低,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中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多属于初级产品贸易,在占据农产品出口的总额中,初加工产品和深加工产品高达8:2的比例显露出中国在结构上的极度不合理。产品进口的快速发展,对于调剂国内市场余缺、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中国农产品进口结构中,初级产品的比重较高,主要进口大豆、棉花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这些产品对国内产业形成一定冲击。此外,东盟的热带水果和食糖、澳大利亚羊毛等农产品的竞争力较强,对我相关产品构成威胁。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加工的技术和设备等方面中国也有很大的差距,不仅造成成本负担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也有很大限制,需要中国在以后能有所改善。

(四)贸易壁垒不断升级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经常遭受“绿色壁垒、技术性以及反倾销贸易壁垒的限制。农产品出口受阻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一日本,也屡次对中国采取各种贸易壁垒措施,也使得中国农产品出口雪上加霜。中国农产品出口在短时间内多次遭遇“绿色壁垒,再次说明中国农产品出口亟待掌握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并充分利用这种规则来保护自身利益。中国农产品出口传统上依赖低价竞争,但这一策略目前受到进口国反倾销措施的制约。尤其是中国具有低价格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经常采取反倾销措施来限制中国农产品对他们的出口,有些甚至已经被迫退出市场,这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构成了巨大障碍。

(五)TPP协定对我国出口农产品产生挤出效应

2015年,我国对TPP国家农产品出口占我农产品总出口的比重近四成。我国出口到TPP国家的农产品与TPP成员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存在较高的相似度,产品替代性较强。随着TPP协定逐步实施,TPP成员之间农产品贸易将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出口农产品将产生较显著的替代作用。例如,根据协议,澳大利亚牛肉、乳品、红酒、食糖、大米、园艺产品和海鲜产品,面临的TPP国家的关税将大幅削减。TPP协定生效后,澳大利亚对日本牛肉出口关税将在日澳FTA基础上进一步降至9%;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牛肉出口关税在10年内降为零。美澳FTA中关于牛肉贸易的保护机制将去除。越南的虾、鱿鱼、金枪鱼等水产品出口也将获得优惠的关税。

推动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 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

为了使中国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政府应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提高对农产品的支持水平和支持效率。特别是对于粮食、棉花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政府应制定长期、科学的价格支持政策规划,达到既能保护农民的利益,又能使政府负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作用。更多的是政府应该积极促进实现国内农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完全接轨,并参与国际组织的标准制定工作,为中国农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长期以来,中国农产品在出口过程中因质量问题屡屡遭受贸易壁垒,这就需要政府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监管体系,督促生产者提高农产品质量,多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具有较高竞争力的产品。水能经济

(二)充分发挥农业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

在政府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业相关行业协会的组织和积极协调作用,以此来促进贸易的长期科学化发展,同时利用相关资金支持,加大力度来积极成立农业各个品种的专业行业协会,通过专业行业协会的职能发挥,间接促进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行业协会代表整个行业,在对国外政府实施公关过程中,有利对行业的品牌进行营销,扩大企业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有利于企业开拓国外的市场。此外,专业行业协会还可以积极应诉国外的反倾指控,稳定企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三)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农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中国农产品,特别是畜产品、水产品、水果和蔬菜等价格竞争优势的发挥。而农产品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竞争,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意义重大。相关部门应为出口企业提供科技支撑,帮助企业研发创新,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产品的高质生产。通过技术支撑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加快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环保产品,以优质、环保的产品积极参与国际技术博弈。

(四)合理应对国际反倾销及贸易摩擦

深入研究贸易壁垒,提升中国农产品出口水平。首先要根据不同国家贸易壁垒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进行国际市场的深入分析研究,区别看待不同国家的贸易壁垒策略,针对出口到该国不同的农产品,有的放矢,从而更加有效的避开这些贸易壁垒。

其次是要针对绿色壁垒,要提高中国农产品生产加工的科学管理,根据其他国家提出的合理措施,来制定我国的一些科学化的标准,并以此标准严格管理把关产品质量。

总结

根据中国发展的情况来看,农业是基础地位,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更需要加大力度来支持农产品的发展,同时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激励中国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发展。

展望2017年,农产品出口形势将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但从全年看,2017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要继续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变贸易大国为贸易强国.稳定提升中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地位。


相关文章

  • 2015年中型拖拉机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
  • 2015-2022年中国中型拖拉机市场深度调查 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58253A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 ...查看


  • 2016年蔬菜产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6年中国蔬菜产品行业发展调研与发展 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62616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 ...查看


  • 中国牙膏行业调研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2017年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 ▄ 前言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 ...查看


  • 2016年智能制造装备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 2016-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现状研 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67823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 ...查看


  • 2016-2022年中国食品包装行业运行态势及十三五前景预测报告
  • 2016-2022年中国食品包装行业运行 态势及十三五前景预测报告 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6年 2016-2022年中国食品包装行业运行态势及十三五前景预测报告 ∙ ∙ ∙ ∙ ∙ [报告来源]--http:// ...查看


  • 中国文具行业调查分析及市场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2016年甲烷氯化物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6-2020年中国甲烷氯化物行业发展研究 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62997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 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 ...查看


  • 2016-2021年黄金行业深度调查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16-2021年黄金行业 深度调查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杭州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 报告目录 报告摘要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黄金行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 黄金行业定义 第二节 黄金行业基本特点 第三节 黄金行业分类 第四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