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单位笔试题之医疗事故处理

中公卫生人才网

卫生事业单位笔试题之医疗事故处理

卫生法规学是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招聘考试中常考的科目之一,中国卫生人才网考试辅导专家带领考生一起复习卫生政策法规的重点和考点-医疗事故处理。

1.概念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客体是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2.处理原则

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3.分级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甲)、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注:甲是指器官功能完全丧失不能代替:双眼球摘除,肾透析。乙:器官功能严重丧失:重度智障。

4.预防处置

(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2)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中公卫生人才网

(3)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检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如实向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5.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2)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6.尸解时间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进行尸检的义务。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7.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1)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2)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3)专家库由具备下列条件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德;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依照本条例规定聘请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医进入专家库,可以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

(4)专家鉴定组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也可以以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申请其回避: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的;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8.受理时间及提交材料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

中公卫生人才网

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①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②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③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④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⑤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在医疗机构建有病历档案的门诊、急诊患者,其病

9.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中公卫生人才网

卫生事业单位笔试题之医疗事故处理

卫生法规学是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招聘考试中常考的科目之一,中国卫生人才网考试辅导专家带领考生一起复习卫生政策法规的重点和考点-医疗事故处理。

1.概念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客体是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2.处理原则

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3.分级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甲)、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注:甲是指器官功能完全丧失不能代替:双眼球摘除,肾透析。乙:器官功能严重丧失:重度智障。

4.预防处置

(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2)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中公卫生人才网

(3)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检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如实向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5.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2)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6.尸解时间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进行尸检的义务。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7.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1)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2)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3)专家库由具备下列条件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德;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依照本条例规定聘请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医进入专家库,可以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

(4)专家鉴定组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也可以以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申请其回避: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的;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8.受理时间及提交材料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

中公卫生人才网

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①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②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③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④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⑤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在医疗机构建有病历档案的门诊、急诊患者,其病

9.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相关文章

  •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常用卫生法律法规试题
  •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常用卫生法律法规 61.下列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除了A A.手术开错部位造成较大创伤 B.诊疗护理中违反了规章制度,尚未给病员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害 C.因体质特殊发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D.由于一种疾病合并发生另一种疾病 62. ...查看


  • 医疗废物考试题及答案
  • 医疗废物试题 一 .单项选择(15) 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于何时颁布?(A) A 2003年6月16日 B 2003年7月16日 C 2004年6月16日 D 2004年7月16日 2.<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所称 ...查看


  • 医疗废物考试题
  • 睢宁县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培训试题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 .单项选择(10*4) 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所称的医疗废物是指什么?( B ) A 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活动中产生的危害性的废物 B 医疗卫生机构在 ...查看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试题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试题 姓名 科室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医疗事故的是 ( ) A 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 B 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 C 药物不良反应造成不良后果 D 因 ...查看


  • 马龙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考试题
  • 马龙县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考试题 协管站名称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3分 共30分) 1.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2.卫生行政执法的主体是 卫生行政部门 . 3.集中式供水单位每年必须进行 次水 ...查看


  •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
  •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 1.我国发生的严重急呼吸分析征(SARS)很快波及到很多省市,这种发病情况称为 C A.爆出 B.大流行 C.季节升高 D.周期流行 2..食品卫生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职员务必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其光 为 C A ...查看


  • [护士条例]培训考试试题
  • <护士条例>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护士申请延续注册的时间应为 B A 有效期届满前半年 B 有效期届满前30日 C 有效期届满后30日 D 有效期届满 后半 ...查看


  • 医院法律法规考试题一
  •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 )年( )月( )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 A.2004年12月1日B.2004年8月28日 C.198 ...查看


  • 全省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竞赛试题
  • 附件 2 全省<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竞赛试题 全省<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竞赛试题下列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A. B. C. 2. A. B. C. 3. A. B. C. 我国颁布实施的旨在保护劳动者职业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