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快对贫困地区教育改革

浅谈如何加快对贫困地区教育改革

——助推我州全面小康建设 贞丰县连环乡连环初级中学 赵久华 [1**********] 摘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连,西与云南省为邻。全州国土面积16804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10月30日,总人口348万人。州境内居住着汉、布依、苗、同、彝、仡佬、瑶、黎等3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42.47%,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州。我州是一个农业大州,要全面实现我州的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是加快我州贫困地区的发展。而促进我州贫困地区全面小康建设的基本策略是: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教育改革,以此提高我州全民的素质和素养,助推我州全面小康建设。

关键词:贫困地区 教育改革 全面小康建设 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了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认为“我国的小康是初级阶段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然而,我州地处于我国的西部贫困地区,步入小康的标准更是低水平的、更不全面的。为了提升小康的标准,不得不提升我州的教育教育水平,而提升我州的教育教育水平,关键是加快我州贫困地区的教育改革,努力让教育适合我州州情的发展。

一、 我州教育的现状:

我州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很大。家庭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然而,即使是这样,我州在教育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臵。在教育中不断地加大投入,教育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投入不断增多。其中在2006-2009年,全州教育总支出达到61.69亿元,到2010年止,中小学校舍面积就达到3061743平方米。教育阶段D 级危房全部消除。而且,近几年的投入还在不断增多。

2、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到目前为止,我州在职教师近30000人。

3、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如贞丰县贞丰中学在去年申报省级示范高中,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

二、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

我州的教育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1、虽然我州的“两基”工作在2009年全部通过国家督导评估验收,这是教育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为我州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辍学现象依然存在。

2、办学条件不足。由于我州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工程和教师周转房刚刚起步,因此,学生走读、教师走教现象严重存

在。学生由于路途的遥远,容易流失。教师不安心在农村任教。

3、教学设备设施比较落后,且分布不均。特别是在农村,由于教学设备设施落后,分布不均,大量的学生从农村涌入城市。从而导致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城市学校学生越来越多。城市学校压力越来越大,教师严重缺编、校舍严重紧张,大班额不断涌现。致使教学质量不断下降。

4、教师结构十分不合理。条件好的学校,教师严重超编,条件差的学校,教师严重不足。并且在学校里有些科目的教师严重超编,而有些科目的教师严重不足,教师与学科教学严重不配套。

5、课程的开设不大符合我州教育发展。具体体现在有些学科不该开设的,要求开设了,有的学科该开设的,却没有开设。另外,教育与农村实际需求相脱节。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不能适应当前我州的发展需求。

6、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缓慢。困难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师资队伍有待加强。办学与就业严重脱钩。

为加快我州的经济发展,推进我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我州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我州的“两基”工作通过了国家评估验收。但“两基”巩固有待加强,努力做好学生的控辍保学工作。在社会

上,加大宣传力度。实行乡政府、村干部要进村入户进行宣传。动员未读满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入学。学生入学后,学校要努力留住学生,让学生能在学校学到应学得得知识。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实行老师包学生的相关制度。如:将老师分到各个班级,负责本班学生,如有辍学的学生,分到该班的教师就要及时去动员返校。如学生不能返校的,该班的辍学率就应当记在分在该班的教师身上。并将作为年终考核、评优评模、职称评定的一个硬指标。这样,能够达到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效果。

二、相关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寄宿制工程和教师周转房建设的步伐。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更能让学生学得安心;教师周转房的建设更能让教师乐于任教。更能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为教育教学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努力改善教学设备设施,让教学设备设施适合当今的教学,跟上教学步伐。教学设备设施要大力向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倾斜。着力解决好农村办学条件,让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达到城市办学条件水平。只有农村办学条件与城市的办学条件相当时,农村孩子才能够安心在当地的学校就读。这是农村留住学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弃近求远的求学。

四、着力解决教师结构问题。解决教师的结构问题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所管辖的学校进行摸底、走访调查、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的完整的人事管理制度。不缺学科教师的学校,坚决不进教师。教师招聘上岗、特岗教师分配应符合学校实际。实行新的教师退休制度,作为教师,精力旺盛期大多在30-40岁之间,40岁以后,教师的精力逐步下滑。由于长时间的站着教学、大声的讲课、粉笔灰的侵蚀导致各种职业病出现,大多数教师则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因此,教师的退休年龄应提前到四十五岁左右。这样,有利于补充年轻有为的教师,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外,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训,让年轻教师尽快的进入教师角色。

五、课程的开设。对于我州而言,应开设一些符合当地农业发展的课程,而这些课程的开设,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区,甚至因乡镇而定。如:我县的连环乡农村收入主要是种植生姜、砂仁、板栗、四月李为主,对于这样的乡镇,则应当适当开设与之有关的种养殖的课程。如沙坪乡的农村收入主要是以种植甘蔗为主要经济来源,则应当开设与种植甘蔗的种植课程。类似的地方很多,每个地区,每个乡镇都有不同的主要经济作物。而这些课程的开设有以下两个好处:

1、对主要课程学不懂、学不进的部分在校学生,他们可

以通过学习这些相关的知识,毕业之后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农业中去,从而提高农业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2、让这部分学困生能知道他们到学校学习,还是能学到一定的知识。避免他们感到厌学而辍学,从而大大降低学生的辍学率。

目前,应试教育模式依旧,片面追求升学率。我州的大部分农村贫困地区的初中毕业学生以后只有少数能升学,一部分学生毕业以后外出务工,大部分学生留在本地,直接参加农业生产。贫困地区的教育死死的盯着升学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不能适应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需要。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很不协调。

六、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缓慢。困难不少。从体制上看,我州农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有待于完善。我们要建立一套政府指导与学校自主相结合新的体制。

1、配备优质的教师队伍,聘用的教师要有很强的专业性。不能从现有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选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一技之长。毕业后有事做,做好事。

2、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要具备相关的设施设备。不具备条件的专业,尽可能不要开设。否则误人子弟,毁人前途。

3、必须根据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办学方向和目标。专业设臵要紧贴市场,紧贴企业、厂矿、公司等。

与市场需求为向导,与企业、厂矿、公司等为中心办专业。

4、了解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广泛收集企业、厂矿、公司等用人需求。及时调整、改造老专业,开设新专业。让毕业学生能就业,就好业。

要全面实现我州的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是加快我州贫困地区的发展。加快贫困地区教育改革,使之适应我州的经济发展的教育,提高我州全民的素质,为我州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推我州全面小康建设。

参考文献:1、《黔西南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2、《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发展》 李文追

3、《加快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范永平 何勤春

浅谈如何加快对贫困地区教育改革

——助推我州全面小康建设 贞丰县连环乡连环初级中学 赵久华 [1**********] 摘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连,西与云南省为邻。全州国土面积16804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10月30日,总人口348万人。州境内居住着汉、布依、苗、同、彝、仡佬、瑶、黎等3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42.47%,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州。我州是一个农业大州,要全面实现我州的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是加快我州贫困地区的发展。而促进我州贫困地区全面小康建设的基本策略是: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教育改革,以此提高我州全民的素质和素养,助推我州全面小康建设。

关键词:贫困地区 教育改革 全面小康建设 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了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认为“我国的小康是初级阶段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然而,我州地处于我国的西部贫困地区,步入小康的标准更是低水平的、更不全面的。为了提升小康的标准,不得不提升我州的教育教育水平,而提升我州的教育教育水平,关键是加快我州贫困地区的教育改革,努力让教育适合我州州情的发展。

一、 我州教育的现状:

我州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很大。家庭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然而,即使是这样,我州在教育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臵。在教育中不断地加大投入,教育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投入不断增多。其中在2006-2009年,全州教育总支出达到61.69亿元,到2010年止,中小学校舍面积就达到3061743平方米。教育阶段D 级危房全部消除。而且,近几年的投入还在不断增多。

2、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到目前为止,我州在职教师近30000人。

3、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如贞丰县贞丰中学在去年申报省级示范高中,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

二、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

我州的教育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1、虽然我州的“两基”工作在2009年全部通过国家督导评估验收,这是教育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为我州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辍学现象依然存在。

2、办学条件不足。由于我州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工程和教师周转房刚刚起步,因此,学生走读、教师走教现象严重存

在。学生由于路途的遥远,容易流失。教师不安心在农村任教。

3、教学设备设施比较落后,且分布不均。特别是在农村,由于教学设备设施落后,分布不均,大量的学生从农村涌入城市。从而导致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城市学校学生越来越多。城市学校压力越来越大,教师严重缺编、校舍严重紧张,大班额不断涌现。致使教学质量不断下降。

4、教师结构十分不合理。条件好的学校,教师严重超编,条件差的学校,教师严重不足。并且在学校里有些科目的教师严重超编,而有些科目的教师严重不足,教师与学科教学严重不配套。

5、课程的开设不大符合我州教育发展。具体体现在有些学科不该开设的,要求开设了,有的学科该开设的,却没有开设。另外,教育与农村实际需求相脱节。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不能适应当前我州的发展需求。

6、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缓慢。困难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师资队伍有待加强。办学与就业严重脱钩。

为加快我州的经济发展,推进我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我州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我州的“两基”工作通过了国家评估验收。但“两基”巩固有待加强,努力做好学生的控辍保学工作。在社会

上,加大宣传力度。实行乡政府、村干部要进村入户进行宣传。动员未读满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入学。学生入学后,学校要努力留住学生,让学生能在学校学到应学得得知识。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实行老师包学生的相关制度。如:将老师分到各个班级,负责本班学生,如有辍学的学生,分到该班的教师就要及时去动员返校。如学生不能返校的,该班的辍学率就应当记在分在该班的教师身上。并将作为年终考核、评优评模、职称评定的一个硬指标。这样,能够达到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效果。

二、相关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寄宿制工程和教师周转房建设的步伐。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更能让学生学得安心;教师周转房的建设更能让教师乐于任教。更能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为教育教学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努力改善教学设备设施,让教学设备设施适合当今的教学,跟上教学步伐。教学设备设施要大力向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倾斜。着力解决好农村办学条件,让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达到城市办学条件水平。只有农村办学条件与城市的办学条件相当时,农村孩子才能够安心在当地的学校就读。这是农村留住学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弃近求远的求学。

四、着力解决教师结构问题。解决教师的结构问题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所管辖的学校进行摸底、走访调查、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的完整的人事管理制度。不缺学科教师的学校,坚决不进教师。教师招聘上岗、特岗教师分配应符合学校实际。实行新的教师退休制度,作为教师,精力旺盛期大多在30-40岁之间,40岁以后,教师的精力逐步下滑。由于长时间的站着教学、大声的讲课、粉笔灰的侵蚀导致各种职业病出现,大多数教师则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因此,教师的退休年龄应提前到四十五岁左右。这样,有利于补充年轻有为的教师,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外,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训,让年轻教师尽快的进入教师角色。

五、课程的开设。对于我州而言,应开设一些符合当地农业发展的课程,而这些课程的开设,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区,甚至因乡镇而定。如:我县的连环乡农村收入主要是种植生姜、砂仁、板栗、四月李为主,对于这样的乡镇,则应当适当开设与之有关的种养殖的课程。如沙坪乡的农村收入主要是以种植甘蔗为主要经济来源,则应当开设与种植甘蔗的种植课程。类似的地方很多,每个地区,每个乡镇都有不同的主要经济作物。而这些课程的开设有以下两个好处:

1、对主要课程学不懂、学不进的部分在校学生,他们可

以通过学习这些相关的知识,毕业之后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农业中去,从而提高农业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2、让这部分学困生能知道他们到学校学习,还是能学到一定的知识。避免他们感到厌学而辍学,从而大大降低学生的辍学率。

目前,应试教育模式依旧,片面追求升学率。我州的大部分农村贫困地区的初中毕业学生以后只有少数能升学,一部分学生毕业以后外出务工,大部分学生留在本地,直接参加农业生产。贫困地区的教育死死的盯着升学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不能适应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需要。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很不协调。

六、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缓慢。困难不少。从体制上看,我州农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有待于完善。我们要建立一套政府指导与学校自主相结合新的体制。

1、配备优质的教师队伍,聘用的教师要有很强的专业性。不能从现有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选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一技之长。毕业后有事做,做好事。

2、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要具备相关的设施设备。不具备条件的专业,尽可能不要开设。否则误人子弟,毁人前途。

3、必须根据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办学方向和目标。专业设臵要紧贴市场,紧贴企业、厂矿、公司等。

与市场需求为向导,与企业、厂矿、公司等为中心办专业。

4、了解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广泛收集企业、厂矿、公司等用人需求。及时调整、改造老专业,开设新专业。让毕业学生能就业,就好业。

要全面实现我州的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是加快我州贫困地区的发展。加快贫困地区教育改革,使之适应我州的经济发展的教育,提高我州全民的素质,为我州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推我州全面小康建设。

参考文献:1、《黔西南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2、《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发展》 李文追

3、《加快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范永平 何勤春


相关文章

  • 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 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待这一现象要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辩证的认识.既不能放任各种不平衡发展,对不断拉大的不合理差距熟视无睹,也不能抽肥补瘦,搞平均主义.既不能因不平衡的客观存在产生 ...查看


  •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深化改革与民生关系
  •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深化改革与民生关系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引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后35年间的7次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也都聚焦经济改革,使"三中全会"成为了"改革"的代 ...查看


  • 区域经济发展如何定调
  •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直以来调整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有利举措.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是盘活中国经济一盘棋的重要棋子.在产业递增升级过程中,它们起到承接传递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正在逐步实现均衡及可持性发展的延续. 政策走向判断 200 ...查看


  • 浅谈如何提高地方财政支出效益
  • 浅谈如何提高地方财政支出效益 摘要:在如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讲求效益,地方财政支出也同样如此.但随着近些年来政府公共财政支付的增加, 支出效率的提高却不明显, 因此, 研究影响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的因素显得十分有必要, 并通过分 ...查看


  • 公务员面试热点:如何看待明星代言虚假广告
  • 公务员面试热点:如何看待明星代言虚假广告 时事热点是每一位备考公务员的朋友都应该密切关注的信息.如何看待热点是一项重要的能力素养.本文解读了时事热点--如何看待明星代言虚假广告? 11月1日,在"品牌代言人行为规范与社会责任&qu ...查看


  • 赴东南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和学习考察报告
  • 赴东南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和学习考察报告 学习先进经验 加快甘南发展 --赴东南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和学习考察报告 甘南州党政赴外招商考察团 (2004年6月11日) 为了全面贯彻省委"两高举一加强"的战略方针和"两 ...查看


  • 中国金融改革如何知难而进
  • 中国金融改革如何知难而进--石建勋教授在同济大学的演讲 思想者小传 石建勋 经济学博士,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首席专家,东南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曾发表经济与管理论文 ...查看


  • 思考题答案 1
  • 思考题: 1.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转型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何区别? 2.分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趋势及其对策. 3.如何缩小中国地区经济差距? 4.中国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6.如何保障中国粮 ...查看


  • 浅谈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 浅谈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摘要]: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是城镇化水平却相对滞后,影响着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