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患淋巴癌生命垂危11岁少年

父亲患淋巴癌生命垂危 11岁少年“捐髓救人”

2013-03-30 15:59 新华网

原标题:父亲患淋巴癌生命垂危 11岁少年“捐髓救人”

新华网济南3月30日电(记者潘林青、席敏)父亲得了淋巴癌,生命垂危,怎么办?山东省无棣县11岁的少年郭振宇选择了“捐髓救父”。

突来重症击倒39岁山东大汉

3月27日,郭元星戴着口罩静静地躺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一间移植病房里。这已是接受手术后走出重症病房的第六天了。尽管原本186斤的山东大汉现在只有148斤,但如果不是11岁的儿子郭振宇勇敢地捐出造血干细胞,这位刚39岁的父亲可能依然在死亡线上挣扎。

时间回到2011年11月30日,小振宇一家遭遇“晴天霹雳”,他的父亲郭元星在山东省一家医院检查后被告知患上了“套细胞淋巴癌”。这家医院的主治医生告诉郭元星和郭的妻子张桂兰,这几乎就是一种不治之症。

其实早在当年3月,郭元星就已出现了明显症状,他的脖子淋巴处出现一个豌豆大小的肿块。当时,作为无棣县棣丰街道一名干部的郭元星,正参与负责一个基建项目。由于时间较紧,郭元星经常加班到深夜,也没有时间去医院检查治疗。等到症状逐渐加重,郭元星才不得已放下手头工作,去医院做了一次检查。

张桂兰回忆说,拿到检查结果时,感觉“天塌了一般”。想起丈夫的病情和年幼的孩子,她经常偷偷流泪。但当着丈夫的面,她总是安慰丈夫:“别多想,安心治病。你是顶梁柱,我和孩子以后还指望着你呢。”

“从害怕打针到14次主动撸起袖管”

从确诊时起,郭元星和爱人一直奔波在山东和北京之间,仅2012年一年就11次到北京的医院里进行化疗。病情虽有控制,但一直没有根本性好转。最后,只剩下唯一一个救命办法——骨髓移植。

由于国内并没有找到相符合的骨髓,院方只能建议从近亲属上寻找合适的捐献对象。但让人绝望的是,郭元星的姐姐、哥哥、弟弟和他的配对率极低,达不到移植的基本条件,而小振宇的爷爷又年事已高,全家最后的希望就在当时才10岁的小振宇身上。

不过,这个想法首先被郭元星坚决拒绝了。“当时我宁可不治也不能让从振宇身上给我移植造血干细胞,他太小了,还不到60斤。万一手术做得不好,可就影响他一生,即便手术成功,我也担心他身体受不了。”郭元星说。

但此刻郭元星的病情已十分危急,再不移植造血干细胞可能就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经过医院主治大夫和家人的反复劝说,郭元星几经思想上的挣扎,最终含泪同意了。幸运的是,2012年7月,医生在检查中发现,小振宇和父亲的基因点配对率基本符合移植条件,但还是年龄小体重偏轻。

为了尽快地让父亲能得到移植治疗,小振宇在短短的5个多月的时间里,将体重增加了近10斤,并在今年1月11日到北京的医院里开始做术前准备。而这期间,也是最让张桂兰心疼的时候。

“振宇从小害怕打针,去年因为一个小病必须抽血化验,为了让他同意打针,我劝了半个多小时。但在做手术前4天里,一共打了14针,他一点没犹豫,一说要打针他就把袖子撸起来。”张桂兰流着泪说,“那时候,我觉得儿子真伟大。”

医生抽取小振宇腿部深静脉的造血干细胞后发现,他和郭元星的嵌合率高达98.8%,符合移植的基本条件。1月23日,在小振宇离开北京的第三天,郭元星和儿子通完电话后,住进了骨髓移植舱,这一进去就是58天。

经过58天的封闭治疗后,虽然在1年多的时间里,被寄养在亲戚家的小振宇难得见上父亲几次面,但他捐献出的造血干细胞最终在父亲身上发挥了作用,郭元星的手术很成功,离开了重症监护室。

“捐髓救父”感动一座城市

记者近日在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四年级六班教室见到了小振宇。他和同龄人一样活泼快乐,只有谈到父亲的病情时才会流露出哀伤。“救活爸爸是我应该做的。我在医院打了几十针,没觉得疼。”记者注意到,郭振宇说这话时,紧紧咬住了嘴唇。医生说,这往往是忍受疼痛时才会做出的下意识动作。

然而,骨髓配型成功喜悦还未持续多久,巨额的医疗费又压得郭元星一家喘不过气来。张桂兰说,一年多来,丈夫的治疗费已经花去了150余万元,这样的负担是一个工薪家庭如何也承担不起的。

得知小振宇“捐髓救父”的感人故事和这家人面临的经济困难后,无棣慈善总会、妇联、文明办、棣丰街道等十几个单位联合在网络上发布了《为郭元星捐款倡议书》,整个县城都动员起来,小振宇救父的感人故事在这座小城市里演变成一场持续不断的“爱心接力”,目前筹集的善款有30多万元。

尽管目前治疗费用负担依然沉重,病情也存在复发的可能,但郭元星对未来却充满了信心。“儿子给了我坚持治疗下去的信心,社会的帮助也让我对生活充满希望,等我出院后,我也要和振宇一起,为社会贡献更多的正能量。”郭元星说。

父亲患淋巴癌生命垂危 11岁少年“捐髓救人”

2013-03-30 15:59 新华网

原标题:父亲患淋巴癌生命垂危 11岁少年“捐髓救人”

新华网济南3月30日电(记者潘林青、席敏)父亲得了淋巴癌,生命垂危,怎么办?山东省无棣县11岁的少年郭振宇选择了“捐髓救父”。

突来重症击倒39岁山东大汉

3月27日,郭元星戴着口罩静静地躺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一间移植病房里。这已是接受手术后走出重症病房的第六天了。尽管原本186斤的山东大汉现在只有148斤,但如果不是11岁的儿子郭振宇勇敢地捐出造血干细胞,这位刚39岁的父亲可能依然在死亡线上挣扎。

时间回到2011年11月30日,小振宇一家遭遇“晴天霹雳”,他的父亲郭元星在山东省一家医院检查后被告知患上了“套细胞淋巴癌”。这家医院的主治医生告诉郭元星和郭的妻子张桂兰,这几乎就是一种不治之症。

其实早在当年3月,郭元星就已出现了明显症状,他的脖子淋巴处出现一个豌豆大小的肿块。当时,作为无棣县棣丰街道一名干部的郭元星,正参与负责一个基建项目。由于时间较紧,郭元星经常加班到深夜,也没有时间去医院检查治疗。等到症状逐渐加重,郭元星才不得已放下手头工作,去医院做了一次检查。

张桂兰回忆说,拿到检查结果时,感觉“天塌了一般”。想起丈夫的病情和年幼的孩子,她经常偷偷流泪。但当着丈夫的面,她总是安慰丈夫:“别多想,安心治病。你是顶梁柱,我和孩子以后还指望着你呢。”

“从害怕打针到14次主动撸起袖管”

从确诊时起,郭元星和爱人一直奔波在山东和北京之间,仅2012年一年就11次到北京的医院里进行化疗。病情虽有控制,但一直没有根本性好转。最后,只剩下唯一一个救命办法——骨髓移植。

由于国内并没有找到相符合的骨髓,院方只能建议从近亲属上寻找合适的捐献对象。但让人绝望的是,郭元星的姐姐、哥哥、弟弟和他的配对率极低,达不到移植的基本条件,而小振宇的爷爷又年事已高,全家最后的希望就在当时才10岁的小振宇身上。

不过,这个想法首先被郭元星坚决拒绝了。“当时我宁可不治也不能让从振宇身上给我移植造血干细胞,他太小了,还不到60斤。万一手术做得不好,可就影响他一生,即便手术成功,我也担心他身体受不了。”郭元星说。

但此刻郭元星的病情已十分危急,再不移植造血干细胞可能就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经过医院主治大夫和家人的反复劝说,郭元星几经思想上的挣扎,最终含泪同意了。幸运的是,2012年7月,医生在检查中发现,小振宇和父亲的基因点配对率基本符合移植条件,但还是年龄小体重偏轻。

为了尽快地让父亲能得到移植治疗,小振宇在短短的5个多月的时间里,将体重增加了近10斤,并在今年1月11日到北京的医院里开始做术前准备。而这期间,也是最让张桂兰心疼的时候。

“振宇从小害怕打针,去年因为一个小病必须抽血化验,为了让他同意打针,我劝了半个多小时。但在做手术前4天里,一共打了14针,他一点没犹豫,一说要打针他就把袖子撸起来。”张桂兰流着泪说,“那时候,我觉得儿子真伟大。”

医生抽取小振宇腿部深静脉的造血干细胞后发现,他和郭元星的嵌合率高达98.8%,符合移植的基本条件。1月23日,在小振宇离开北京的第三天,郭元星和儿子通完电话后,住进了骨髓移植舱,这一进去就是58天。

经过58天的封闭治疗后,虽然在1年多的时间里,被寄养在亲戚家的小振宇难得见上父亲几次面,但他捐献出的造血干细胞最终在父亲身上发挥了作用,郭元星的手术很成功,离开了重症监护室。

“捐髓救父”感动一座城市

记者近日在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四年级六班教室见到了小振宇。他和同龄人一样活泼快乐,只有谈到父亲的病情时才会流露出哀伤。“救活爸爸是我应该做的。我在医院打了几十针,没觉得疼。”记者注意到,郭振宇说这话时,紧紧咬住了嘴唇。医生说,这往往是忍受疼痛时才会做出的下意识动作。

然而,骨髓配型成功喜悦还未持续多久,巨额的医疗费又压得郭元星一家喘不过气来。张桂兰说,一年多来,丈夫的治疗费已经花去了150余万元,这样的负担是一个工薪家庭如何也承担不起的。

得知小振宇“捐髓救父”的感人故事和这家人面临的经济困难后,无棣慈善总会、妇联、文明办、棣丰街道等十几个单位联合在网络上发布了《为郭元星捐款倡议书》,整个县城都动员起来,小振宇救父的感人故事在这座小城市里演变成一场持续不断的“爱心接力”,目前筹集的善款有30多万元。

尽管目前治疗费用负担依然沉重,病情也存在复发的可能,但郭元星对未来却充满了信心。“儿子给了我坚持治疗下去的信心,社会的帮助也让我对生活充满希望,等我出院后,我也要和振宇一起,为社会贡献更多的正能量。”郭元星说。


相关文章

  • 癌症爱心捐款倡议书
  • 癌症爱心捐款倡议书 篇一: 全县广大职工.社会各界人士: 此时此刻,一个不幸的家庭在紧急呼救!一个垂危的生命在泣血求助!一个柔弱的妈妈在哭泣等待„„ 她是原县羊毛服装厂一名下岗职工,名叫xx,现年42岁,家住县东苑小区廉租房三单元342室. ...查看


  • 不论是我,还是你们,都要好好活着
  • 不论是我,还是你们,都要好好活着 今天又是一台比较大的手术. 病人42岁,低位直肠癌. 开腹的时候,主刀把手伸进腹腔,发现已经肝转移了. 对于这个年龄,这个病,手术对存活年限的意义已经不太大了.无非是给病人一个安慰而已. 16床的叔叔,胰头 ...查看


  •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 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案例一 有一位身患晚期肝癌.对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七旬老工程师和另一位年仅10岁.患急性甲肝的小学生同时到一家医院就诊要求住院治疗.但是由于该院种种医疗条件的限制只能收留一位病人. 请问医生应该给哪一位病人开住 ...查看


  •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的命运阅读答案
  •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的命运 ①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 ...查看


  • 学习宋庆龄事迹,争做新时代少年
  • "学习宋庆龄事迹 争做 新时代少年"主题征文稿 "学习宋庆龄事迹 争做新时代少年" 姓 名:葛佳莹 学 校:芜湖县周皋中心学校 年 级:四年级 指导教师:吴云 那一只花篮 ------学习宋庆龄事迹有 ...查看


  • 语文模拟1 1
  • 六年级语文测试 一.读句子写出拼音的词语.(6分) 收割mài zǐ ( )的季节到了,一天,妈妈要到乡下jiù jiu ( )家去帮忙,让我也去参加劳动duàn liàn( ). 我的脚步在jùn qiào ( )的山崖边慢慢nuó yí ...查看


  • 鲁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 鲁教版四年级下册 语文各单元复习要点集锦 (第五单元为综合性学习,没有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一.听写词语. 汲取 窃读 炒菜 忧愁 踮脚 饥饿 贪婪 惧怕 屋檐 放弃 皱眉 支撑 鼓励 书柜 伴侣 犹豫 选择 朗诵 熟悉 娱乐 二 ...查看


  • 养生保健医疗等文章
  • 文章摘自网上 一:死亡无期,善生安死. 贪生怕死是所有生命与生俱来的本能,但无情的规律却是有生必有死.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植物离地枯槁凋零,动物断食奄奄一息,人又岂能例外?肉体离开了生存条件就要归于灰土,意外的灾害打击往往顷刻就能致人毙命. ...查看


  • 曝光李钰生前与家人好友的亲密合影(图)
  • 李钰在<情深深雨濛濛>中饰演方瑜 生命真的很脆弱,大家还在为年轻女星潘星谊意外离世惋惜之时,昨夜,又一位女明星也离开了这个世界.熟悉李钰,来自<情深深雨濛濛>中那个嗓音略带沙哑,眼神里透露出一种无比坚强的个性.然而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