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外交家--刘振华将军

刘振华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长等职,经历了抗日、解放、抗美援朝战争。他曾率领加强团潜渡琼州海峡强行登陆,与琼崖纵队会师,完成了“里应外合”的特殊使命,为解放海南岛立下了不朽功勋。1957年后历任副军长、军政委、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旅大警备区第一政委、沈阳军区政委、北京军区政委。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刘振华将军不仅是我军高级将领。还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工作者,曾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长,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

抗日烽火造英才

刘振华,原名刘培一,1921年7月出生于山东泰安县大汶口镇东吴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7年底,日寇先后占领济南、泰安。1938年元旦,在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下,发动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八路军山东省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当年3月,刘培一等5名青年在中共地下党员李正育的带领下参加了八路军。为了表达打日寇、救中国、振兴中华的决心,刘培一建议改个名字,他自己改为刘振华,其余4人分别改为振兴、振中、振民和振国。5名青年改名字的故事,当时在部队中传为佳话。

刘振华参军后,刻苦学习和训练,进步很快,1938年6月由指导员刘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宣誓仪式上,为感激党的培养教育,刘振华把母亲给他的一块银元交了第一次党费。入党后,他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模范带头,被破格提拔为政治指导员。

1940年8月,刘振华任山东省纵队4支队2营分支书记,在攻打莱芜寨里战斗中,刘振华率领突击队,为全营打开前进的道路,与兄弟部队一起消灭了100多名鬼子和全部伪军。由于多次出色地指挥战斗,刘振华获得“能打仗的政工干部”的雅号。在一次反扫荡中,山东纵队一旅副旅长廖容标亲临一团指挥,大部队突出去了,留在村中坚持指挥的廖副旅长腿部中弹,鲜血直流。这时敌人的合围圈越来越小。在此危急关头,刘振华一面指挥2营抗击敌人,一面吩咐胡副营长背着廖副旅长冲出村庄,且战且走5公里,终于摆脱敌人的追击。廖容标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他曾深情地说:“抗战时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我负了重伤,要不是碰上刘振华和胡念筠,我早就去向马克思报到了!”

千里征战建奇功

1947年5月,刘振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7师20团政委。这个团是从山东来东北的一支老部队,经过一年多频繁战斗,编入了不少解放战士,这些战士阶级观念模糊,经常有开小差的。刘振华在该团9连深入开展了“吐苦水、算苦账、挖苦根”诉苦教育试点,显著地提高了战士们的觉悟,改变了连队的后进面貌。这个教育经验被东北民主联军政委罗荣桓充分肯定,在东北部队全面推广。后来被毛泽东主席称为“新式整军运动”。这就是闻名全军的“诉苦教育第一课”。

两大战役立大功。1948年9月,毛泽东主席及时分析了全国战场的形势,运筹帷幄,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辽沈战役。刘振华所在的3纵队参加了夺取锦州的战斗,7师担负突击任务。政治部主任刘振华和参谋长苟在松率领19团突击队,仅用15分钟就在城北撕开了突破口登城成功。经过31个小时的激战,我军胜利解放锦州。接着奉命东进,参加围歼廖耀湘兵团的辽西大会战。战后,刘振华接受了押送擒获的廖耀湘去沈阳见“东野”司令员林彪的特殊任务。

辽沈战役刚结束,刘振华所在的第3纵队又奉命挥师入关,投入平津战役。东野首长命令第3纵队攻取南苑机场,对傅作义施压力促谈判,争取和平解放北平。刘振华亲自到21团作战斗动员。12月17日夜,21团以3营为尖兵向机场发起突袭,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并打退了敌人的增援,夺取了南苑机场。1949年1月15日,刘振华所在师改为四野40军118师,2月3日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北平入城式。

跨越天险,强渡海峡。1950年4月,第四野战军15兵团奉命解放海南岛。40军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总攻战斗。在总攻前,15兵团决定先派两个营、后出两个加强团的兵力,分批潜渡海南岛,以改变岛上的敌我态势,然后里应外合,接应主力大规模渡海强行登陆。3月上旬,两个先锋营潜渡成功。紧接着40军军长韩先楚决定由118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指挥加强团潜渡。3月26日,夕阳西沉,刘振华率领加强团船队,从雷州灯楼角港口驶入琼州海峡,向海南岛疾进。这支船队由81艘木帆船和4艘机帆船组成,满载着1个陆军加强团2999人,在指挥船上与刘振华并肩战斗的是琼崖纵队副司令员马白山。午夜时分,春雾笼罩海面。突然,海上传来马达声,是敌人巡逻的舰艇,正是大雾把船队掩护了起来。但也因为大雾迷漫,船队偏离了原定的航向,船队靠近海南岛时,已偏离原定登陆点几十公里。刘振华当机立断发出命令:“船队向我靠拢,强行登陆!”当即有3艘船共200多人靠近指挥船。刘振华一声令下,团政委邹平光身先士卒,跃身下海,涉水向滩头猛攻。这支曾经在辽沈、平津战役中立下奇功的英雄部队,今天又在祖国的南海上大显神威,很快夺取了滩头阵地,向纵深发展。刘振华率领的加强团指挥所,在玉包港附近,收拢了3个营50多艘船的兵力,向五指山挺进,与琼崖纵队会师。

4月16日,我15兵团向海南岛发起总攻,40、41两个军相继登陆成功,横扫千军如卷席。英雄的战士们把五星红旗插到了海南岛的天涯海角。5月1日,海南全岛解放了!

抗美援朝打先锋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118师秘密穿过安东市,首批入朝参战。10月24日,彭德怀司令员见到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部队时很高兴,给他们讲了当前的形势后,即命令:“你们师要准备打个预期遭遇战,歼灭一部冒进之敌,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师长、政委当场表达了首战必胜的信心。第二天,118师布下了口袋,当敌人进入伏击圈,志愿军勇士们奋不顾身扑向敌人,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充当美军“开路先锋”的李承晚军第6师2团3营和一个炮兵中队。首战告捷,士气振奋,当晚又与兄弟部队歼敌一部,攻占温井,从而揭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118师受到志司通令嘉奖。后来,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把1950年10月25日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

刘振华所在的118师是40军的主力,在朝鲜战场参加了1至5次战役,每次都是打先锋。刘振华曾3次率部打过“三八”线,围歼李承晚军第8师于横城。5次战役后,刘振华改任118师副师长,接受一项特殊使命,到南朝鲜打游击。他被任命为“中朝联军游击支队”队长,率领游击支队进入翁津半岛,肃清了该岛上的全部土匪。

1952年4月,刘振华调出游击支队任40军120师师长,率部开赴朝鲜西部战线,坚守大德山一线。大德山地处板门店停战谈判中立区边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7月中旬的一天,刘振华接军部通知,要他去开城见李克农将军。他听说李克农是副总参谋长兼外交部副部长,是位传奇式人物。他这次来朝鲜,在停战谈判中虽不露面,但实际上是一线总指挥。刘振华乘吉普车一个多小时就来到开城来凤庄中国谈判代表团驻地。李克农蓄着小胡子,戴深度近视眼镜。一见面就握着刘振华的手说:“刘师长,我是向您求援呐!我们搞谈判是打‘文’仗,你们在战场上是打‘武’仗,你们是我们的后盾嘛!”刘振华不好意思地说:“首长,有什么指示请说吧,我们一定坚决执行。”李克农说:“板门店谈判斗争很艰巨,美方十分蛮横。美军屡次违反协议,越过中立区侵犯我阵地。我方提出抗议,而美方拒不认账……所以希望你们能在中立区我方一侧抓几个入侵的美军,作个活证。不知你们能否办到?”刘振华当即表示:“首长,这是小事,保证完成任务。”

刘振华回到大德山阵地,把任务交给359团,这个团有一个神奇的侦察排。359团团长李林一亲自作了战前动员。侦察排在阵地前沿设下埋伏,一连蹲了3天3夜。第3天终于借着浓雾的掩护,不发一枪一弹,活捉了5个美国兵。“八一”建军节那天,李克农将军在开城宴请刘振华和副军长邓岳,参加宴会的代表团领导成员有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和联络武官柴成文上校。李克农将军兴奋地说:“美国谈判代表在5个美国俘虏兵面前目瞪口呆,十分狼狈,不得不低头认错。我们在谈判桌上又打了一个胜仗。”

山鹰之国当大使

1955年1月,刘振华被选送到南京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两年,写出了万余字的毕业论文《海南之战》,受到好评。毕业后任40军副军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69年升任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旅大警备区第一政委。

1970年5月的一天,沈阳军区陈锡联司令员通知刘振华接受新任务:出国,干外交。这突如其来的使命,带给他的并不是欢快,而是沉重感,生怕挑不起“特命全权大使”这副重担,有负党的重托。

当年11月,刘振华到北京国务院外交部报到,做出国前的准备工作。1971年刚过春节,周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他,因为不是第一次见面,出于对总理的尊敬和交心,他把憋在肚里的话都掏了出来:“总理,当大使,恐怕我干不了。”总理说:“选你去阿尔巴尼亚当大使是合适的,我们研究过,主席也同意了。搞外交和打仗一样,也要学习,一面干一面学,相信你能够学会的。”接着总理讲述了中阿两国的友好关系,指出,做好对阿尔巴尼亚的工作,是当前我国外交工作的重点之一。中阿要加强团结,友好合作,增进友谊,并肩作战。刘振华把总理的亲切教诲牢记心中。

2月初,刘振华偕夫人林钧晓(使馆二等秘书)和译员杨永瑞离京赴任。阿外交部长举行宴会,为刘振华接风洗尘,刘振华向阿人民议会主席团主席列希提交了国书。阿党政领导人谢胡、霍查先后接见了他。

中国驻阿使馆有80多人,任务繁重,除开展友好活动外,还要抓好对阿经济、军事援助,负责援阿专家队伍的管理。刘振华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一面积极开展对外活动,一面抓好使馆内部的组织和作风建设。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领大家遵守经周总理批准的《外交人员守则12条》,加强外事纪律,严格请示报告。使馆一直保持着团结、朴素、扎实的工作作风,大家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努力完成中央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

为了支援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和国防建设,从上世纪60年代起,我国不仅把苏联已停止对阿援助的项目包了下来,而且援助规模不断扩大,援建项目多达120项,我国先后派出的专家近6000名,还帮助阿培养了大批经济和军事技术骨干。

刘建华为做好庞大的援阿专家队伍的管理和抓好所进行的援建项目的落实,风尘仆仆地奔波于援阿各个项目的工地,掌握第一手材料,协调与阿方的关系,有效地促进了援建项目的完成,从而大大提高了阿的生产能力。

1972年初,国内外交部指示,要刘振华作为全权代表,同希腊国代表谈判两国建交事宜。希腊是欧洲的文明古国,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三面临海,国土面积13.1944万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万。新中国成立后,希腊同台湾蒋介石集团保持着“外交关系”。但是,自1971年10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以后,该国的对华政策有所变化,希望同我接触。于是,外交部奉命指示驻阿大使刘振华积极开展对希腊的外交工作。

希腊与阿尔巴尼亚毗邻。当时,阿、希两国已有外交关系。因为当时刘振华是我国驻阿使团团长,同希腊驻阿大使多有接触,彼此关系相当友好,当刘振华获悉希腊政府指定其驻阿大使为谈判代表后,十分高兴,并主动做了拜访。

谈判地点就在地拉那,由阿外交部安排了一个相当安全和保密的地方,以避免外来干扰。谈判气氛是友好的,主要障碍是台湾问题。希方企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而不与台湾蒋介石集团断交。刘振华对此坚持原则,寸步不让。他一再向对方阐明:“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绝不能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经过半年的努力谈判,耐心地反复地做工作,终于说服了对方。1972年6月,在地拉那中国大使馆签署了中、希两国正式建交公报。至此,巴尔干半岛上的所有国家都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刘振华回国述职时,总理以嘉许的口气说:“你不仅开展了对阿尔巴尼亚的工作,还进行了对希腊的建交谈判,打开了工作的新局面,你这个大使当得不错嘛!”刘振华说:“感谢总理的鼓励,我将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好。”

1976年6月,刘振华离任回国,7月,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和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分工主管外交部的政治工作和后勤工作。

壮心不已谱新篇

1979年3月,刘振华重返军队,任沈阳军区副政委,1982年10月升任军区政委,并当选为党的十二届中央委员。作为一个大军区的政治主管,他考虑的是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大力推进部队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

在沈阳军区,刘振华注重坚持在新时期如何学雷锋,发扬雷锋精神,把雷锋精神贯注在基层连队建设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上。为提高部队干部、战士的科学文化知识,沈阳军区在全军首先创办了现代管理学院,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现代管理人才。1986年,刘振华又为兴办吉林白城市边海防干部子女学校倾注了不少心血,解决了军区边海防干部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多年来,这所学校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1987年,刘振华调任北京军区政委。他深入基层,广泛接触干部战士,狠抓部队的薄弱环节,重点抓了各级领导机关的作风问题。在北京军区召开的基层建设工作会议上,他在肯定军区取得的12条经验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8条建议,对改进机关作风、加强基层建设有重要指导作用,在部队引起强烈反响。他不仅提要求,还率先垂范。1988年春节,他来到北京卫戍区连队,和干部战士谈心,检查连队营房、食堂、厕所和内务卫生,晚上冒着严寒到执勤点查哨,除夕夜下伙房帮厨,为军区机关干部做出了榜样。

1988年4月,刘振华千里迢迢奔赴云南边疆的老山前线,代表军区党委和首长看望参加轮战的部队。刘振华还亲自给全军区师(旅)以上干部宣讲了“老山精神”的深刻内涵。在刘振华的积极倡议和亲自领导下,北京军区蓬勃开展了“老山精神”教育活动,极大地促进了部队建设,获得了丰硕成果。

刘振华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长等职,经历了抗日、解放、抗美援朝战争。他曾率领加强团潜渡琼州海峡强行登陆,与琼崖纵队会师,完成了“里应外合”的特殊使命,为解放海南岛立下了不朽功勋。1957年后历任副军长、军政委、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旅大警备区第一政委、沈阳军区政委、北京军区政委。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刘振华将军不仅是我军高级将领。还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工作者,曾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长,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

抗日烽火造英才

刘振华,原名刘培一,1921年7月出生于山东泰安县大汶口镇东吴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7年底,日寇先后占领济南、泰安。1938年元旦,在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下,发动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八路军山东省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当年3月,刘培一等5名青年在中共地下党员李正育的带领下参加了八路军。为了表达打日寇、救中国、振兴中华的决心,刘培一建议改个名字,他自己改为刘振华,其余4人分别改为振兴、振中、振民和振国。5名青年改名字的故事,当时在部队中传为佳话。

刘振华参军后,刻苦学习和训练,进步很快,1938年6月由指导员刘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宣誓仪式上,为感激党的培养教育,刘振华把母亲给他的一块银元交了第一次党费。入党后,他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模范带头,被破格提拔为政治指导员。

1940年8月,刘振华任山东省纵队4支队2营分支书记,在攻打莱芜寨里战斗中,刘振华率领突击队,为全营打开前进的道路,与兄弟部队一起消灭了100多名鬼子和全部伪军。由于多次出色地指挥战斗,刘振华获得“能打仗的政工干部”的雅号。在一次反扫荡中,山东纵队一旅副旅长廖容标亲临一团指挥,大部队突出去了,留在村中坚持指挥的廖副旅长腿部中弹,鲜血直流。这时敌人的合围圈越来越小。在此危急关头,刘振华一面指挥2营抗击敌人,一面吩咐胡副营长背着廖副旅长冲出村庄,且战且走5公里,终于摆脱敌人的追击。廖容标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他曾深情地说:“抗战时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我负了重伤,要不是碰上刘振华和胡念筠,我早就去向马克思报到了!”

千里征战建奇功

1947年5月,刘振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7师20团政委。这个团是从山东来东北的一支老部队,经过一年多频繁战斗,编入了不少解放战士,这些战士阶级观念模糊,经常有开小差的。刘振华在该团9连深入开展了“吐苦水、算苦账、挖苦根”诉苦教育试点,显著地提高了战士们的觉悟,改变了连队的后进面貌。这个教育经验被东北民主联军政委罗荣桓充分肯定,在东北部队全面推广。后来被毛泽东主席称为“新式整军运动”。这就是闻名全军的“诉苦教育第一课”。

两大战役立大功。1948年9月,毛泽东主席及时分析了全国战场的形势,运筹帷幄,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辽沈战役。刘振华所在的3纵队参加了夺取锦州的战斗,7师担负突击任务。政治部主任刘振华和参谋长苟在松率领19团突击队,仅用15分钟就在城北撕开了突破口登城成功。经过31个小时的激战,我军胜利解放锦州。接着奉命东进,参加围歼廖耀湘兵团的辽西大会战。战后,刘振华接受了押送擒获的廖耀湘去沈阳见“东野”司令员林彪的特殊任务。

辽沈战役刚结束,刘振华所在的第3纵队又奉命挥师入关,投入平津战役。东野首长命令第3纵队攻取南苑机场,对傅作义施压力促谈判,争取和平解放北平。刘振华亲自到21团作战斗动员。12月17日夜,21团以3营为尖兵向机场发起突袭,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并打退了敌人的增援,夺取了南苑机场。1949年1月15日,刘振华所在师改为四野40军118师,2月3日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北平入城式。

跨越天险,强渡海峡。1950年4月,第四野战军15兵团奉命解放海南岛。40军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总攻战斗。在总攻前,15兵团决定先派两个营、后出两个加强团的兵力,分批潜渡海南岛,以改变岛上的敌我态势,然后里应外合,接应主力大规模渡海强行登陆。3月上旬,两个先锋营潜渡成功。紧接着40军军长韩先楚决定由118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指挥加强团潜渡。3月26日,夕阳西沉,刘振华率领加强团船队,从雷州灯楼角港口驶入琼州海峡,向海南岛疾进。这支船队由81艘木帆船和4艘机帆船组成,满载着1个陆军加强团2999人,在指挥船上与刘振华并肩战斗的是琼崖纵队副司令员马白山。午夜时分,春雾笼罩海面。突然,海上传来马达声,是敌人巡逻的舰艇,正是大雾把船队掩护了起来。但也因为大雾迷漫,船队偏离了原定的航向,船队靠近海南岛时,已偏离原定登陆点几十公里。刘振华当机立断发出命令:“船队向我靠拢,强行登陆!”当即有3艘船共200多人靠近指挥船。刘振华一声令下,团政委邹平光身先士卒,跃身下海,涉水向滩头猛攻。这支曾经在辽沈、平津战役中立下奇功的英雄部队,今天又在祖国的南海上大显神威,很快夺取了滩头阵地,向纵深发展。刘振华率领的加强团指挥所,在玉包港附近,收拢了3个营50多艘船的兵力,向五指山挺进,与琼崖纵队会师。

4月16日,我15兵团向海南岛发起总攻,40、41两个军相继登陆成功,横扫千军如卷席。英雄的战士们把五星红旗插到了海南岛的天涯海角。5月1日,海南全岛解放了!

抗美援朝打先锋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118师秘密穿过安东市,首批入朝参战。10月24日,彭德怀司令员见到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部队时很高兴,给他们讲了当前的形势后,即命令:“你们师要准备打个预期遭遇战,歼灭一部冒进之敌,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师长、政委当场表达了首战必胜的信心。第二天,118师布下了口袋,当敌人进入伏击圈,志愿军勇士们奋不顾身扑向敌人,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充当美军“开路先锋”的李承晚军第6师2团3营和一个炮兵中队。首战告捷,士气振奋,当晚又与兄弟部队歼敌一部,攻占温井,从而揭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118师受到志司通令嘉奖。后来,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把1950年10月25日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

刘振华所在的118师是40军的主力,在朝鲜战场参加了1至5次战役,每次都是打先锋。刘振华曾3次率部打过“三八”线,围歼李承晚军第8师于横城。5次战役后,刘振华改任118师副师长,接受一项特殊使命,到南朝鲜打游击。他被任命为“中朝联军游击支队”队长,率领游击支队进入翁津半岛,肃清了该岛上的全部土匪。

1952年4月,刘振华调出游击支队任40军120师师长,率部开赴朝鲜西部战线,坚守大德山一线。大德山地处板门店停战谈判中立区边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7月中旬的一天,刘振华接军部通知,要他去开城见李克农将军。他听说李克农是副总参谋长兼外交部副部长,是位传奇式人物。他这次来朝鲜,在停战谈判中虽不露面,但实际上是一线总指挥。刘振华乘吉普车一个多小时就来到开城来凤庄中国谈判代表团驻地。李克农蓄着小胡子,戴深度近视眼镜。一见面就握着刘振华的手说:“刘师长,我是向您求援呐!我们搞谈判是打‘文’仗,你们在战场上是打‘武’仗,你们是我们的后盾嘛!”刘振华不好意思地说:“首长,有什么指示请说吧,我们一定坚决执行。”李克农说:“板门店谈判斗争很艰巨,美方十分蛮横。美军屡次违反协议,越过中立区侵犯我阵地。我方提出抗议,而美方拒不认账……所以希望你们能在中立区我方一侧抓几个入侵的美军,作个活证。不知你们能否办到?”刘振华当即表示:“首长,这是小事,保证完成任务。”

刘振华回到大德山阵地,把任务交给359团,这个团有一个神奇的侦察排。359团团长李林一亲自作了战前动员。侦察排在阵地前沿设下埋伏,一连蹲了3天3夜。第3天终于借着浓雾的掩护,不发一枪一弹,活捉了5个美国兵。“八一”建军节那天,李克农将军在开城宴请刘振华和副军长邓岳,参加宴会的代表团领导成员有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和联络武官柴成文上校。李克农将军兴奋地说:“美国谈判代表在5个美国俘虏兵面前目瞪口呆,十分狼狈,不得不低头认错。我们在谈判桌上又打了一个胜仗。”

山鹰之国当大使

1955年1月,刘振华被选送到南京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两年,写出了万余字的毕业论文《海南之战》,受到好评。毕业后任40军副军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69年升任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旅大警备区第一政委。

1970年5月的一天,沈阳军区陈锡联司令员通知刘振华接受新任务:出国,干外交。这突如其来的使命,带给他的并不是欢快,而是沉重感,生怕挑不起“特命全权大使”这副重担,有负党的重托。

当年11月,刘振华到北京国务院外交部报到,做出国前的准备工作。1971年刚过春节,周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他,因为不是第一次见面,出于对总理的尊敬和交心,他把憋在肚里的话都掏了出来:“总理,当大使,恐怕我干不了。”总理说:“选你去阿尔巴尼亚当大使是合适的,我们研究过,主席也同意了。搞外交和打仗一样,也要学习,一面干一面学,相信你能够学会的。”接着总理讲述了中阿两国的友好关系,指出,做好对阿尔巴尼亚的工作,是当前我国外交工作的重点之一。中阿要加强团结,友好合作,增进友谊,并肩作战。刘振华把总理的亲切教诲牢记心中。

2月初,刘振华偕夫人林钧晓(使馆二等秘书)和译员杨永瑞离京赴任。阿外交部长举行宴会,为刘振华接风洗尘,刘振华向阿人民议会主席团主席列希提交了国书。阿党政领导人谢胡、霍查先后接见了他。

中国驻阿使馆有80多人,任务繁重,除开展友好活动外,还要抓好对阿经济、军事援助,负责援阿专家队伍的管理。刘振华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一面积极开展对外活动,一面抓好使馆内部的组织和作风建设。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领大家遵守经周总理批准的《外交人员守则12条》,加强外事纪律,严格请示报告。使馆一直保持着团结、朴素、扎实的工作作风,大家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努力完成中央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

为了支援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和国防建设,从上世纪60年代起,我国不仅把苏联已停止对阿援助的项目包了下来,而且援助规模不断扩大,援建项目多达120项,我国先后派出的专家近6000名,还帮助阿培养了大批经济和军事技术骨干。

刘建华为做好庞大的援阿专家队伍的管理和抓好所进行的援建项目的落实,风尘仆仆地奔波于援阿各个项目的工地,掌握第一手材料,协调与阿方的关系,有效地促进了援建项目的完成,从而大大提高了阿的生产能力。

1972年初,国内外交部指示,要刘振华作为全权代表,同希腊国代表谈判两国建交事宜。希腊是欧洲的文明古国,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三面临海,国土面积13.1944万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万。新中国成立后,希腊同台湾蒋介石集团保持着“外交关系”。但是,自1971年10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以后,该国的对华政策有所变化,希望同我接触。于是,外交部奉命指示驻阿大使刘振华积极开展对希腊的外交工作。

希腊与阿尔巴尼亚毗邻。当时,阿、希两国已有外交关系。因为当时刘振华是我国驻阿使团团长,同希腊驻阿大使多有接触,彼此关系相当友好,当刘振华获悉希腊政府指定其驻阿大使为谈判代表后,十分高兴,并主动做了拜访。

谈判地点就在地拉那,由阿外交部安排了一个相当安全和保密的地方,以避免外来干扰。谈判气氛是友好的,主要障碍是台湾问题。希方企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而不与台湾蒋介石集团断交。刘振华对此坚持原则,寸步不让。他一再向对方阐明:“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绝不能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经过半年的努力谈判,耐心地反复地做工作,终于说服了对方。1972年6月,在地拉那中国大使馆签署了中、希两国正式建交公报。至此,巴尔干半岛上的所有国家都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刘振华回国述职时,总理以嘉许的口气说:“你不仅开展了对阿尔巴尼亚的工作,还进行了对希腊的建交谈判,打开了工作的新局面,你这个大使当得不错嘛!”刘振华说:“感谢总理的鼓励,我将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好。”

1976年6月,刘振华离任回国,7月,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和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分工主管外交部的政治工作和后勤工作。

壮心不已谱新篇

1979年3月,刘振华重返军队,任沈阳军区副政委,1982年10月升任军区政委,并当选为党的十二届中央委员。作为一个大军区的政治主管,他考虑的是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大力推进部队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

在沈阳军区,刘振华注重坚持在新时期如何学雷锋,发扬雷锋精神,把雷锋精神贯注在基层连队建设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上。为提高部队干部、战士的科学文化知识,沈阳军区在全军首先创办了现代管理学院,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现代管理人才。1986年,刘振华又为兴办吉林白城市边海防干部子女学校倾注了不少心血,解决了军区边海防干部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多年来,这所学校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1987年,刘振华调任北京军区政委。他深入基层,广泛接触干部战士,狠抓部队的薄弱环节,重点抓了各级领导机关的作风问题。在北京军区召开的基层建设工作会议上,他在肯定军区取得的12条经验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8条建议,对改进机关作风、加强基层建设有重要指导作用,在部队引起强烈反响。他不仅提要求,还率先垂范。1988年春节,他来到北京卫戍区连队,和干部战士谈心,检查连队营房、食堂、厕所和内务卫生,晚上冒着严寒到执勤点查哨,除夕夜下伙房帮厨,为军区机关干部做出了榜样。

1988年4月,刘振华千里迢迢奔赴云南边疆的老山前线,代表军区党委和首长看望参加轮战的部队。刘振华还亲自给全军区师(旅)以上干部宣讲了“老山精神”的深刻内涵。在刘振华的积极倡议和亲自领导下,北京军区蓬勃开展了“老山精神”教育活动,极大地促进了部队建设,获得了丰硕成果。


相关文章

  • 论诸葛亮军事才能
  • 成教专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 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学生姓名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2010级 指导老师 XXX 完成时间: 2010年4月 目 录 摘要及关键词······································ ...查看


  • 陪领导人出访谒墓献花的日子
  • 在刚刚结束的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活动上,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于7月26日在朝鲜平壤参谒友谊塔,并前往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凭吊烈士.在此之前,国家主席习近平也于今年3月访问俄罗斯时向莫斯科红场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 这让我回忆起当礼宾官 ...查看


  • 此人未授衔元帅, 职位却超过所有将帅, 死后联合国都为他降半旗
  • 此人论起战功,比粟裕和林彪加起来都要大! 除了林彪就是粟裕了.当然粟裕和林彪都是我军的著名将领,他们的战功不仅在土地革命时期就显露锋芒,在抗日战场和解放战场上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位将军,他在十大元帅中排第二,这个人就是彭 ...查看


  • [七天七夜]:一个女军医的79对越亲历记(下)
  • 防止封号失联的最好办法是加编辑的个人号.繁华君2号已满,请长按古树小桥,识别二维码,加繁华君3为友: 中越战争中的女兵 来源:水煮百年 后 记 1'一只奇怪的队伍' 应该去睡觉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开始写后记了.是深夜的缘故吧,突然有种情绪 ...查看


  • 北平和平解放幕后的苏联身影
  • 北平和平解放幕后的苏联身影 <炎黄春秋>2011 年第 2 期 有关 1949 年 1 月底傅作义将军在古都北平率部和平起义的来龙去脉,国内已经有很多的回忆录.专著和文章都作了翔实的介绍和叙述,这些著述中都提及了当时的中共北平地 ...查看


  • 浅谈汉语委婉语
  • 浅谈汉语委婉语 [摘要] 语言的交际职能是语言的生命力.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委婉语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产生并不断改变完善的,它使语言的交际更为圆融和自然.汉语委婉语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它的产生受到民族政治经济.民族社会结构.民族生活方式.民 ...查看


  • 史万岁:隋朝开国名将,却死于杨广继位前夜
  • 原创  历史崔 中国历史名人 上一篇历史崔讲了,因为杨广连续的国内建设和出兵远征,再加上遭遇大水,山东地区爆发严重的农民起义,其中第一个揭竿而起的农民,叫王薄,江湖人称"知世郎". 王薄不仅是隋末第一代农民起义军领袖,还 ...查看


  • 刘亚洲+追忆父亲刘建德将军
  • 刘亚洲:追忆父亲刘建德将军 父丧日记 2000年12月13日  下午,李永金司令员来政治部听取汇报.快结束时,突然接到七军副政委李金榜从南宁打来的电话:"你爸爸在南宁心脏病突发,正在抢救,你赶紧来."这是平静而平庸的一 ...查看


  • 1964年间晋升.授予少将军衔的将官(按部队序列为序)时任职务2 中国将军政要网
  • 军事科学院: 4?$ K I籡 高文智 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副部长 簢Z2?潳NU 杨克武 军事科学院战役部研究员 7涼鮚E粕 吕世英 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部副部长 F4扪D筲D 李大磊 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部古代兵法研究室主任 徱?~J6? w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