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知道:獐子岛的扇贝长脚了?

2014/11/03 15:05:57,  凤凰知道

第393期

凤凰新闻客户端编辑 王月兵

[导语]据媒体报道,10月30日晚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为遭到几十年一遇的天灾,其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虾夷扇贝几近绝产。獐子岛由上半年的盈利4845万元转而变为亏损约8.12亿。

公告称天灾是黄海冷水团,冷水团是指位于黄海深底层主要特征为温度低且温差大,盐差小的低温水体,主要盘踞在50米等深线以下的黄海低洼地区。

但《新京报》报道,蹊跷的是,獐子岛所称的导致绝产“天灾”,部分当地养殖户却没有听说。大连市和长海县的相关部门也未有灾情通报。獐子岛面对投资者铺天盖地的质疑,8亿巨亏迷局提示了人们深海养殖业的风险。

随着野生渔业资源不断萎缩,人类早已不得不借助大海的力量发展海洋养殖业。从传统到现代海洋渔业,一道海味端上餐桌的过程,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龙宫遍地是宝,大自然的馈赠曾经只需俯拾

獐子岛是著名的“獐子岛海参”的原产地,素有“海底银行”、“黄海明珠”之美誉。属于大连市长海县獐子镇,位于长山群岛的南部,距大连56海里,是中国重要的海鲜产地之一。

在人工养殖虾夷扇贝之前,獐子岛人靠海洋捕捞为生,这也是传统海洋渔业的主要生产方式。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吃到的海味都是由渔民从海洋直接采捕,有相当一部分经沿海运送到内陆,出现在内地家庭的餐桌上。

得益于高品质的野生渔业资源,獐子岛人壮大了家底,甚至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一笔。据《 快乐老人报》报道,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獐子岛公社承担了为国宴提供鲍鱼的任务。獐子岛“海碰子”(潜水捕捞高手)王天勇回忆:“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数九寒冬,海面上漂着浮冰,采捕区的水温已降到零度以下,而且冬季海底的鲍鱼会隐匿起来。 我带着几名‘海碰子’驾船挤过海面上的浮冰,来到采鲍海区,率先潜入海里寻鲍。由于天气太冷,我们每次浮出水面,笨重的潜水服上就会结上一层厚冰;而且,当时的潜水设备十分简陋,‘海碰子’没有专业的作业手套,只好戴着线织手套,每次浮出海面,双手都被冻得又麻又胀,必须把手插进装热水的罐子里,才能恢复知觉。劳作了几天,我们一无所获,只得冒着严寒在海底展开地毯式搜寻,终于在第8天发现了一处鲍鱼聚集地。最终,经过近10天采捕,我们一共收获了1500公斤鲍鱼,又从中选出一吨优质鲍鱼装上军舰,转乘飞机运抵北京。”

如同獐子岛“海碰子”潜水捕鱼,传统海洋渔业曾经谱写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也创造了一种与内陆生活迥异的生活方式。

在BBC纪录片《人类星球》中,传统渔民龙宫探宝的故事让人惊叹。一位巴西渔民可以跟海豚协作捕捉胭脂鱼;在印度尼西亚一个名叫林姆巴塔的小岛上,捕鲸手用祖先传下来的方法,仅靠简单的木船和自制的武器,就可以把鲸鱼这种身长可达18米强大的海中巨兽制伏;而菲律宾帕阿林的年轻渔民没有任何专业的潜水设备,他们通过连接在一台柴油机的网状管道呼吸,潜入40米的水下世界,分工合作用一张大渔网捕鱼。他们一周只能挣25美元,却冒着随时窒息和被“减压病”折磨的危险。

现代渔业因为有了先进的渔船和捕捞技术,渔民在大海面前变得空前强大,直到1970中期每年的初春,渔民们都会到舟山渔场的大黄鱼主要越冬场进行围捕。围捕大黄鱼所采用的方法曾是传统的敲罟作业,就是几十条船一起敲竹板,让鱼头骨中的两枚耳石产生共振,大鱼小鱼一起昏死,一网打尽。

据舟山渔场老渔民陈义昌回忆,1970年代中期,“整个舟山洋面都是大黄鱼,天热时睡在沙滩上,都能听到大黄鱼的咕咕叫声。”“在海上,晚上把机器关掉睡觉,可根本是睡不着的,因为大黄鱼的叫声太吵了。”“起网时,人跳到网里面根本就不会往下沉,大黄鱼多得连篙都插不下去。” 1974年,舟山的大黄鱼产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13.18万吨。“那年一斤大黄鱼的价格是1角3分8。”而今年 4斤多的东海野生大黄鱼估价已超过万元。

●如今人类早已开始在大海播种

如今,传统海洋渔业发展几乎已经走到了头,全世界的野生渔业资源持续萎缩。以中国为例,据《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介绍,随着中国海洋捕捞船只数量持续大量增加,捕捞强度超过了资源再生能力。1974年后,舟山大黄鱼的产量几成直线下降,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野生大黄鱼就几乎绝迹。传统渔业种类消失,部分渔业种类资源枯竭,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等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资源已严重衰退。优质鱼类占总渔获量的比例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50%,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0%。

中国近海已几乎无鱼可捕。媒体上常见的新闻是,“南海六大渔汛基本消失”,“渤海已经濒于‘死海’状态:渔汛基本消失”,“山东:‘黄金渔场’无渔汛”等。

近海渔业资源的匮乏,促进海洋养殖业发展。海洋养殖是指利用海水围塘、滩涂、港湾和近海,养殖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以及海参等经济动物。目前中国海洋养殖主要分布在黄渤海和东南沿海一带,并经历了“四次浪潮”,60年代的海带养殖浪潮,70—80年代的贻贝和扇贝养殖浪潮,80年代的对虾养殖浪潮和90年代初兴起的海水鱼类养殖浪潮。

海洋养殖有多种方式,工厂养殖依靠投放饲料满足水产品的营养需求,成本高,产量高,对水体的污染也大,容易爆发疾病;浮筏养殖,由于离水面近且没有坝堰的保护,易受气候的影响,污染大,容易爆发疾病;围堰养殖密度适中,成活率高,不易受风暴影响,但污染较大。而底播散养,是将优质种苗直接投放到海底,不需要投放藻类等饵料,产量低,养殖周期长,但品质最好。獐子岛采用的就是“底播增殖”的方法,将种苗直接投放到深达三四十米的冷水域海底,不投食也不用药,让这些种苗经过2年—5年的自然纯生态成长,形成海产品的野生品质。

●海洋耕种高收益中伴随高风险

海洋养殖,能带来可观的收益。近些年,消费者对鱼虾扇贝等水产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些地区的海洋牧场发展十分迅速。据媒体报道,2012年,远离大陆的大连市长海县人均纯收入达2.21万元,其中,不足6000人口的海洋乡社会总收入达到15.5亿元。据海洋乡商会负责人介绍,这要归功于海洋养殖,仅养殖苗种销售一项,一年销售过百万的就有数十家:“年销售几千万的,也大有人在。”

而根据国家海洋局2013年5月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1年中国近海海水养殖1551万吨,海水养殖占全国海水产品总产量的53.35%,占世界海水养殖总量的80%。

但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同农民种地一样,海洋养殖也是个费神费力费钱的活儿。

以底播增殖为例,这完全是一个靠天吃饭的模式。底播增殖首先需要一片广阔的海域。其次,对养殖海域的温度、盐含量、洋流、生态环境等等都有极高的要求,必须在水温较低且相对恒定、没有温度跃层和盐度跃层的海域。至于哪一片海域才合适,谁也说不准。再次,海珍品的生长周期一般较长,夜场梦多,在瞬息变化的大海深处,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如在黄海海域,现有的研究对北黄海冷水团的变迁及影响规律掌握仍不够全面。

即使能保证海域的稳定,养殖过程中各种复杂的技术也让人头疼,从优质苗种基因的保护和选育、病虫害防治、营养饵料研究、养殖技术与设备、水质管理、环境治理、捕捞作业方式到运输管理,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以贝类的养殖为例,传统贝类苗种退化的情况经常发生,要得到优良的苗种,必须不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培育优质苗种;除此之外,播撒贝苗也是一笔大投资,獐子岛称,此次绝收的海域,仅2011年就底播了5.47亿元的苗种,而撒播在大海的幼苗受气温、海流、病害等不确定自然因素的影响,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死亡。

人类至今仍然难以对灾害性天气和赤潮等灾害进行完全准确的预报。而大海带来的自然灾害,如台风登陆产生的风暴潮、赤潮等对渔业生产的破坏又是毁灭性的。2009年冬季,中国主要的贝类生产和出口基地东港市近海出现大面积结冰,东港市20万亩贝类养殖滩涂和34万亩贝类养殖浅海全部受灾。经测算,成贝死亡率达到30%-40%,损失5.5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近3亿元。

目前来看,海洋水产养殖就像一场赌博。种在地里的庄稼容易估值,相对也容易收获,而种在海里的海珍则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稍有不慎,所有投资顷刻间就会化为乌有,连个响都听不到。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栏目微信公号“bieli2014”)

2014/11/03 15:05:57,  凤凰知道

第393期

凤凰新闻客户端编辑 王月兵

[导语]据媒体报道,10月30日晚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为遭到几十年一遇的天灾,其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虾夷扇贝几近绝产。獐子岛由上半年的盈利4845万元转而变为亏损约8.12亿。

公告称天灾是黄海冷水团,冷水团是指位于黄海深底层主要特征为温度低且温差大,盐差小的低温水体,主要盘踞在50米等深线以下的黄海低洼地区。

但《新京报》报道,蹊跷的是,獐子岛所称的导致绝产“天灾”,部分当地养殖户却没有听说。大连市和长海县的相关部门也未有灾情通报。獐子岛面对投资者铺天盖地的质疑,8亿巨亏迷局提示了人们深海养殖业的风险。

随着野生渔业资源不断萎缩,人类早已不得不借助大海的力量发展海洋养殖业。从传统到现代海洋渔业,一道海味端上餐桌的过程,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龙宫遍地是宝,大自然的馈赠曾经只需俯拾

獐子岛是著名的“獐子岛海参”的原产地,素有“海底银行”、“黄海明珠”之美誉。属于大连市长海县獐子镇,位于长山群岛的南部,距大连56海里,是中国重要的海鲜产地之一。

在人工养殖虾夷扇贝之前,獐子岛人靠海洋捕捞为生,这也是传统海洋渔业的主要生产方式。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吃到的海味都是由渔民从海洋直接采捕,有相当一部分经沿海运送到内陆,出现在内地家庭的餐桌上。

得益于高品质的野生渔业资源,獐子岛人壮大了家底,甚至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一笔。据《 快乐老人报》报道,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獐子岛公社承担了为国宴提供鲍鱼的任务。獐子岛“海碰子”(潜水捕捞高手)王天勇回忆:“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数九寒冬,海面上漂着浮冰,采捕区的水温已降到零度以下,而且冬季海底的鲍鱼会隐匿起来。 我带着几名‘海碰子’驾船挤过海面上的浮冰,来到采鲍海区,率先潜入海里寻鲍。由于天气太冷,我们每次浮出水面,笨重的潜水服上就会结上一层厚冰;而且,当时的潜水设备十分简陋,‘海碰子’没有专业的作业手套,只好戴着线织手套,每次浮出海面,双手都被冻得又麻又胀,必须把手插进装热水的罐子里,才能恢复知觉。劳作了几天,我们一无所获,只得冒着严寒在海底展开地毯式搜寻,终于在第8天发现了一处鲍鱼聚集地。最终,经过近10天采捕,我们一共收获了1500公斤鲍鱼,又从中选出一吨优质鲍鱼装上军舰,转乘飞机运抵北京。”

如同獐子岛“海碰子”潜水捕鱼,传统海洋渔业曾经谱写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也创造了一种与内陆生活迥异的生活方式。

在BBC纪录片《人类星球》中,传统渔民龙宫探宝的故事让人惊叹。一位巴西渔民可以跟海豚协作捕捉胭脂鱼;在印度尼西亚一个名叫林姆巴塔的小岛上,捕鲸手用祖先传下来的方法,仅靠简单的木船和自制的武器,就可以把鲸鱼这种身长可达18米强大的海中巨兽制伏;而菲律宾帕阿林的年轻渔民没有任何专业的潜水设备,他们通过连接在一台柴油机的网状管道呼吸,潜入40米的水下世界,分工合作用一张大渔网捕鱼。他们一周只能挣25美元,却冒着随时窒息和被“减压病”折磨的危险。

现代渔业因为有了先进的渔船和捕捞技术,渔民在大海面前变得空前强大,直到1970中期每年的初春,渔民们都会到舟山渔场的大黄鱼主要越冬场进行围捕。围捕大黄鱼所采用的方法曾是传统的敲罟作业,就是几十条船一起敲竹板,让鱼头骨中的两枚耳石产生共振,大鱼小鱼一起昏死,一网打尽。

据舟山渔场老渔民陈义昌回忆,1970年代中期,“整个舟山洋面都是大黄鱼,天热时睡在沙滩上,都能听到大黄鱼的咕咕叫声。”“在海上,晚上把机器关掉睡觉,可根本是睡不着的,因为大黄鱼的叫声太吵了。”“起网时,人跳到网里面根本就不会往下沉,大黄鱼多得连篙都插不下去。” 1974年,舟山的大黄鱼产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13.18万吨。“那年一斤大黄鱼的价格是1角3分8。”而今年 4斤多的东海野生大黄鱼估价已超过万元。

●如今人类早已开始在大海播种

如今,传统海洋渔业发展几乎已经走到了头,全世界的野生渔业资源持续萎缩。以中国为例,据《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介绍,随着中国海洋捕捞船只数量持续大量增加,捕捞强度超过了资源再生能力。1974年后,舟山大黄鱼的产量几成直线下降,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野生大黄鱼就几乎绝迹。传统渔业种类消失,部分渔业种类资源枯竭,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等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资源已严重衰退。优质鱼类占总渔获量的比例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50%,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0%。

中国近海已几乎无鱼可捕。媒体上常见的新闻是,“南海六大渔汛基本消失”,“渤海已经濒于‘死海’状态:渔汛基本消失”,“山东:‘黄金渔场’无渔汛”等。

近海渔业资源的匮乏,促进海洋养殖业发展。海洋养殖是指利用海水围塘、滩涂、港湾和近海,养殖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以及海参等经济动物。目前中国海洋养殖主要分布在黄渤海和东南沿海一带,并经历了“四次浪潮”,60年代的海带养殖浪潮,70—80年代的贻贝和扇贝养殖浪潮,80年代的对虾养殖浪潮和90年代初兴起的海水鱼类养殖浪潮。

海洋养殖有多种方式,工厂养殖依靠投放饲料满足水产品的营养需求,成本高,产量高,对水体的污染也大,容易爆发疾病;浮筏养殖,由于离水面近且没有坝堰的保护,易受气候的影响,污染大,容易爆发疾病;围堰养殖密度适中,成活率高,不易受风暴影响,但污染较大。而底播散养,是将优质种苗直接投放到海底,不需要投放藻类等饵料,产量低,养殖周期长,但品质最好。獐子岛采用的就是“底播增殖”的方法,将种苗直接投放到深达三四十米的冷水域海底,不投食也不用药,让这些种苗经过2年—5年的自然纯生态成长,形成海产品的野生品质。

●海洋耕种高收益中伴随高风险

海洋养殖,能带来可观的收益。近些年,消费者对鱼虾扇贝等水产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些地区的海洋牧场发展十分迅速。据媒体报道,2012年,远离大陆的大连市长海县人均纯收入达2.21万元,其中,不足6000人口的海洋乡社会总收入达到15.5亿元。据海洋乡商会负责人介绍,这要归功于海洋养殖,仅养殖苗种销售一项,一年销售过百万的就有数十家:“年销售几千万的,也大有人在。”

而根据国家海洋局2013年5月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1年中国近海海水养殖1551万吨,海水养殖占全国海水产品总产量的53.35%,占世界海水养殖总量的80%。

但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同农民种地一样,海洋养殖也是个费神费力费钱的活儿。

以底播增殖为例,这完全是一个靠天吃饭的模式。底播增殖首先需要一片广阔的海域。其次,对养殖海域的温度、盐含量、洋流、生态环境等等都有极高的要求,必须在水温较低且相对恒定、没有温度跃层和盐度跃层的海域。至于哪一片海域才合适,谁也说不准。再次,海珍品的生长周期一般较长,夜场梦多,在瞬息变化的大海深处,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如在黄海海域,现有的研究对北黄海冷水团的变迁及影响规律掌握仍不够全面。

即使能保证海域的稳定,养殖过程中各种复杂的技术也让人头疼,从优质苗种基因的保护和选育、病虫害防治、营养饵料研究、养殖技术与设备、水质管理、环境治理、捕捞作业方式到运输管理,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以贝类的养殖为例,传统贝类苗种退化的情况经常发生,要得到优良的苗种,必须不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培育优质苗种;除此之外,播撒贝苗也是一笔大投资,獐子岛称,此次绝收的海域,仅2011年就底播了5.47亿元的苗种,而撒播在大海的幼苗受气温、海流、病害等不确定自然因素的影响,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死亡。

人类至今仍然难以对灾害性天气和赤潮等灾害进行完全准确的预报。而大海带来的自然灾害,如台风登陆产生的风暴潮、赤潮等对渔业生产的破坏又是毁灭性的。2009年冬季,中国主要的贝类生产和出口基地东港市近海出现大面积结冰,东港市20万亩贝类养殖滩涂和34万亩贝类养殖浅海全部受灾。经测算,成贝死亡率达到30%-40%,损失5.5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近3亿元。

目前来看,海洋水产养殖就像一场赌博。种在地里的庄稼容易估值,相对也容易收获,而种在海里的海珍则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稍有不慎,所有投资顷刻间就会化为乌有,连个响都听不到。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栏目微信公号“bieli2014”)


相关文章

  • 獐子岛巨亏8亿元真相:冷水团异动背后有人为因素|獐子岛|冷水团|巨亏
  • 热点栏目资金流向千股千评个股诊断最新评级模拟交易客户端 [推荐阅读] 獐子岛回应死要见壳质疑:都捞回来海底早刮坏了 獐子岛迷局:花几百万搞研究 没能规避冷水团 [专栏] 三问獐子岛:涉嫌编造弥天大谎 獐子岛(15.46, 0.00, 0.0 ...查看


  • 生物性资产存货的审计难题
  • 作者:文一墨 财会学习 2015年04期 獐子岛"扇贝门"迷局 2014年10月30日晚间,獐子岛(002069)的一颗重磅炸弹激起了资本市场的千层浪.獐子岛发布公告,三季度公司业绩"大变脸",由盈利 ...查看


  • 獐子岛研究报告(1)
  • 业绩回顾 研究报告 2009年10月20日 农业 研究部 审慎推荐 袁霏阳 杨柯 分析员,SAC执业证书编号:S[1**********]07 [email protected] 獐子岛(002069.CH) 全年能完成4亿净利目标 分析 ...查看


  • 渔业公司简介
  • 渔业公司简介 本公司由中国水产总公司.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 中国水产烟台海洋渔业公司共同发起.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总公司将其下属的中国水产总公司上海太平洋分公司的8条大型专业鱿鱼钓船及总公司下属的供销.物资.劳务. 进出口等业务 ...查看


  • 农业用地资源上市公司概况
  • 股票代码 上市公司 土地用途 土地面积(万亩) 取得方式 600108 农业用地 95.68 股东投入 000972 农业用地 12.20 租赁方式 600251 农业用地 2.80 租赁方式 600506 香梨股份 农业用地 2.70 股 ...查看


  • 2016年水产养殖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2016-2020年中国水产养殖市场深度调查分 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160387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 ...查看


  • 海洋渔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海洋渔业行业现状调查研究及市场前 景分析预测报告(2014版) 报告编号:1A2916A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 ...查看


  • 中国青花瓷,你都知道瓷器上的图案及寓意吗?
  • 关于青花瓷所有的浪漫想象来自周董那首「青花瓷」,兴许是从那时开始认真去欣赏青花瓷的美.青花瓷的图案多种多样,代表着许多不同的寓意,每一种图案又是这般形象生动,青花瓷上的图案,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东西,比如铜钱.爆竹-都有了不 ...查看


  • 高考填志愿必看:最新A股各行业员工薪酬排行榜
  • 男女都怕入错行,时报君为高考学子们统计了A股各大行业员工薪酬情况. 又到了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 01 干一行恨一行,学啥好呢? 随随便便上网一搜: 千万别学金融,炒股和经济学金融学里学的知识基本没有关系. 千万别学师范,上辈子杀过猪,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