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十章原文及译文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③?涤除玄鉴④,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⑤?天门开阖⑥,能为雌乎⑦?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⑧?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⑩。

[译文]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

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注释]

①载营魄抱一:载,用作助语句,相当于夫;营魄,即魂魄;抱一,即合一。一,指道,抱一意为魂魄合而为一,二者合一即合于道。又解释为身体与精神合一。

②专气:专,结聚之意。专气即集气。

③能如婴儿乎:能像婴儿一样吗?

④涤除玄鉴:涤,扫除、清除。玄,奥妙深邃。鉴,镜子。玄鉴即指人心灵深处明澈如镜、深邃灵妙。

⑤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即无为而治。

⑥天门开阖:天门,有多种解释。一说指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一说指兴衰治乱之根源;一说是指自然之理;一说是指人的心神出入即意念和感官的配合等。此处依'感官说'。开阖,即动静、变化和运动。

⑦能为雌:雌,即宁静的意思。

⑧知:通智,指心智、心机。

⑨畜:养育、繁殖。

⑩玄德:玄秘而深邃的德性。

[引语]

这一章着重讲修身的功夫。这里写了六名问话,似乎是把“道”在运用于修身治国方面所做的几条总结,对一般人和统治者提出了概括的要求。本章每句的后半句似乎是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要求人们无论是形体还是精神,无论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将精神和形体合一而不偏离,即将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和谐。这样就必须做到心境极其静定、洗清杂念、摒除妄见,懂得自然规律,加深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够“爱民治国”。

[评析]

本章继前几章而深入阐述有关修身的问题。开头六句提出六种情况、六个疑问:“能无离乎?”“能无为乎?”“能如婴儿乎?”“能无疵乎?”“能为雌乎?”“能无知乎?”这六个问题实际上说的就是有关修身、善性、为学、治国诸多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一章的解释,学术界有些分歧。一是对“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句话的判定,有人认为是与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等相雷同,因而系错简;也有人认为,五十一章就道而言,本章就圣人而言,文句相同,其对象不同。在《道德经》一书中,文相同或近似的情况,前后重复的情况都是常见的现象,不必认定为错简。此外对于“载营魄抱一”的“一”,有学者认为此一为“一身”的意思,即精神与躯体合而为一身,不可分离;有人认为“一”即“道”,“抱一”即统一于道;也有人认为“一”可以当“专一”解释,此句译为人要安居于常居之所,专一慎独,须臾也不能受物欲的诱惑。本书依从前种观点。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③?涤除玄鉴④,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⑤?天门开阖⑥,能为雌乎⑦?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⑧?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⑩。

[译文]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

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注释]

①载营魄抱一:载,用作助语句,相当于夫;营魄,即魂魄;抱一,即合一。一,指道,抱一意为魂魄合而为一,二者合一即合于道。又解释为身体与精神合一。

②专气:专,结聚之意。专气即集气。

③能如婴儿乎:能像婴儿一样吗?

④涤除玄鉴:涤,扫除、清除。玄,奥妙深邃。鉴,镜子。玄鉴即指人心灵深处明澈如镜、深邃灵妙。

⑤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即无为而治。

⑥天门开阖:天门,有多种解释。一说指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一说指兴衰治乱之根源;一说是指自然之理;一说是指人的心神出入即意念和感官的配合等。此处依'感官说'。开阖,即动静、变化和运动。

⑦能为雌:雌,即宁静的意思。

⑧知:通智,指心智、心机。

⑨畜:养育、繁殖。

⑩玄德:玄秘而深邃的德性。

[引语]

这一章着重讲修身的功夫。这里写了六名问话,似乎是把“道”在运用于修身治国方面所做的几条总结,对一般人和统治者提出了概括的要求。本章每句的后半句似乎是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要求人们无论是形体还是精神,无论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将精神和形体合一而不偏离,即将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和谐。这样就必须做到心境极其静定、洗清杂念、摒除妄见,懂得自然规律,加深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够“爱民治国”。

[评析]

本章继前几章而深入阐述有关修身的问题。开头六句提出六种情况、六个疑问:“能无离乎?”“能无为乎?”“能如婴儿乎?”“能无疵乎?”“能为雌乎?”“能无知乎?”这六个问题实际上说的就是有关修身、善性、为学、治国诸多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一章的解释,学术界有些分歧。一是对“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句话的判定,有人认为是与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等相雷同,因而系错简;也有人认为,五十一章就道而言,本章就圣人而言,文句相同,其对象不同。在《道德经》一书中,文相同或近似的情况,前后重复的情况都是常见的现象,不必认定为错简。此外对于“载营魄抱一”的“一”,有学者认为此一为“一身”的意思,即精神与躯体合而为一身,不可分离;有人认为“一”即“道”,“抱一”即统一于道;也有人认为“一”可以当“专一”解释,此句译为人要安居于常居之所,专一慎独,须臾也不能受物欲的诱惑。本书依从前种观点。


相关文章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 第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①,守其雌②,为天下溪③.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④.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⑤,为天下式,常德不忒⑥,复归于无极⑦.知其荣⑧,守其辱⑨,为天下谷⑩.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⑾.朴散则为器⑿,圣人用之, ...查看


  •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 老子<道德经>译注 编注: 1.原文以沙少海 徐子宏译注本为主,偏难字词做了注音注解: 2.译文是网上下载的,只有参考意义.<道德经>内涵丰富,释者如汗牛充栋,学习者要用心感悟,必有所得.此处提供的释文未必是恰到好处 ...查看


  • 国际形势紧张,看看老子是怎么评价战争的 | 道德经语音文字版(145)
  • 原创 2017-01-11 罗大伦 罗大伦频道 第三十章  第1讲 文.罗大伦    图.网络    编.云少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我们看看老子带给我们什么样新的智慧了.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第三十章的学习, ...查看


  • 道德经---老聃的糊涂美学
  • 道德经---老聃的糊涂美学 作者:邓力纲 "美"是什么? 关于"美",要思考三个要素,人.审美标准.客体(被审视的对象).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美是理念:中世纪神学家圣奥古斯丁说:美是上帝无限的荣耀与 ...查看


  • [道德经]全文释义(二)
  • 四十一章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 ...查看


  •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中翻译策略的应用
  • 摘要:<道德经>是中国最早的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著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是外译最多的中国典籍.在译本中译者对数字.成语的翻译体现了综合使用了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翻译策略上是采用了翻译杂合的方式:同时杂合不只应用在翻译策 ...查看


  • 老子五章翻译
  • <老子>五章翻译 <老子>五章翻译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查看


  • [孟子]离娄下
  • 离娄下 本篇仍然是短章居多,内容涉及政治.历史.教育和个人立身处世等诸多方面.全篇原文共33章,本书选18章. 小恩小惠,不知为政 [原文] 子严①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②济人于溱洧③.孟子曰:"惠而 不知为政.岁十一月④,徒杠⑤成 ...查看


  • 道德经译文 1
  •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