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特点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特点

韩俊

一、改革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简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仍是一个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大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1952年工业净产值占工农业净产值的比重只有25.3%,工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有6%。从50年代初开始,我国经过短暂的战后经济恢复阶段以后,进入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时期。由于原苏联模式的影响和为了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的需要,我们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到70年代末,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实现了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跃升。据世界银行的资料,1976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商品生产增值的比重已高达51.6%,进入了“半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国际经验表明,伴随着一国由农业国向半工业化国家的转变,劳动力源源不断地由农业转向制造业及相关部门,社会就业结构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则展示了一幅与这一普遍规律大相径庭的图景:在产出结构急剧的同时,社会就业结构则呈现出惊人的超稳态现象。1952-1978年期间,我国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份额由45.4%下降20.4%,而同期劳动力份额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只由83.5%下降到73.8%,平均每年仅下降0.47%,而农业产值份额年均下降速度为3%。 为了把握就业结构变动与产出结构变动的相互关系,我们在此引入结构偏差系数的概念,其计算公式为:Sei=Spi/Sli-l(i表示部门) 式中Sei为结构偏差系数,Spi为部门产出构成百分比,Sli为不业构成百分比,用它可以反映说法业结构与产出结构处于均衡状态;结构

偏差系数为零时,就业结构与产出结构处于均衡状态;结构偏差系数为正值,表明就业份额小于产出份额时的结构偏差;为负值时,则表示就业结构份额大于产出份额时的结构偏差。根据何道峰等人有计算②,我国农业就业的结构偏差系数1952年时为-0.3,此后呈不断扩大趋势,1977年扩大到-0.54。从国际比较看,英、法、美等国家,农业就业的最大滞后系数在-0.3以内,日本和南朝鲜最高也在-0.4以内。这种情况表明,中国就业结构的不仅严重滞后于产出结构的变动,而且,从50年代到70年代,这种滞后状况大大恶化了。

就业结构异常滞后于产出结构的变动,表明在建国后长达近30年的时间内,我国农业劳动向制造业及相关部门的转移,从结构意义上讲,是相当微弱的。当然,这是从总体意义上讲的,从这一时期不同阶段的情况看,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还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第一阶段(1949-1957年)。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超经济力量控制的情况下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1958年增加到2316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是从农村招来的。在这一时期,农村居民享有较充分的自由迁居城市的权利,虽然当时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于农村,但在1950-1957年城市人口增加总量中,机械增加占到了60.8%。同时,在这一时间,农村居民在农村内部也有充分选择就业的权利。据估计,在50年代,农村各种专业手工业者约200万人,而兼营商品性手工业的农民约1000万人。

第二阶段(1958-1963年)。这一时期,在政府超经济力的干预之下,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1958年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1958年,全国工业和建筑业共新增职工1900万人,相当于原有职工的两倍,其中从农村招收的约1000万人。由于在农村内部抽调劳动力大炼钢铁等,1958年农村劳动力比上年税减3800多万人,195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陡降至58.2%。据统计,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00多万人猛增到1960年的1.3亿人,同期所增城镇人口中,约有90%属机械增长。同期城镇非农业职工增加了2500万人,其中近2000万来自农村。在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也相当可观。1958年,各种小钢厂在全国农村拔地而起。到该年年底,社办工业职工就达1800万人。

然而,这次农业劳动力转移“浪潮”的寿命却极其短暂。由于大量农业劳动力脱离农业,1957-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了24.4%,从1961年开始不得不进行为期三年的经济调整。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大批劳动力不得不重新回到农村务农。1961年,全国减少城镇人口1300人,精简职工950万人,同年农业劳动力比上年增加2730万人,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1962年1月至1963年6月城镇人口共精简1600万人,同期精简职工1034万人,196年农村劳动力又比上年增加1500多万人。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城镇人口共减少2600万人,职工共减少2000万人。同时,在经济调整时期,绝大多数农村工厂也被关闭,农村工业也跌入“低谷”。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至82.5%,在如

此短的时间内,农业劳动力转移发生这样规模的大起大落,在世界人口迁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第三阶段(1964-1978年)。在这一阶段,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基本上被置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针对大量农业劳动力进城就业给城镇就业和食品供给造成的压力,从50年代后期,政府就开始严格限制城市企业从农村招工。1958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此后又进一步实行了与这种户籍制度相配套的食品供给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等,这样,从60年代开始,就基本上堵死了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入城市的通道。此后,广大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之外,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滞于农村,承受着半失业的痛苦。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虽然我们用城乡隔离制度把广大农民拒之于城门之外,并且不惜以降低效率来维护城市的高就业,但也未能摆脱城市就业问题的困扰。在60年代初,城市中就出现了新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1963-64年期间政府就提出了把大部分毕业生送往农村的“15年安置计划”。自1968年底到1977年,约有1600万城市青年被送往农村,同期还有数百万城市机关干部知识分子被下放农村劳动。这种人口由城市向农村的反向流动,固然有着直接的政治目的,但向农村转嫁城市就业危机也是不容置疑的。这样,从60年代至70年代后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就处于萎缩状态。在城市隔离最为严重的1958-1975年期间,在城镇新增人口中,自然增长所占比重高达77.3%,机械增长仅占22.7%,有些年份(如1966-1970年),机械增长甚至为负值。这一期间,统购统销制度的实行,使农村商品市场萎缩,广大农村原来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

家庭手工业和个体小商贩迅速衰落。国家通过人民公社这样一种组织制度,把农村劳动力的固定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村就业基本上就剩下从事农业这一条路。

二、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概况

7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农业劳动力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出现了加送的趋向,改革开放的前十年中(1978-1988年),农业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中的份额由70.5%迅速下降到59.3%,平均每年下降1.72,而前26年平均仅下降0.65%。为总体上把握就业结构的变动幅度,我们计算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就业结构变动率,结果表明,1952-1978年26年期间,就业结构变动率为27.4%,平均每年变动1.05个百分点,而1978-1988年期间,就业结构变动率为19.2%,平均每年变动19.2个百分点(见表1.1)。农业就业的结构偏差系数,也由1978年的历史最高值-0.54降到了0.42。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启动,主要并不是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现代非农业转移的结果。1978-1991年期间,我国城镇经济增长共创造了10601。7个就业岗位,年均约815.5万人。然而,城镇就业机会的增长对吸收农业过剩劳动力只是发挥了非常有限的作用,在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中,由农村转镇自身的劳动力达6064.4万人,占到了57.2%。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启动,主要是农村非农产业迅速扩张的产物。1978-1991年期间,农村内部从事各种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由3149.5万人增加到8906.2万

人,共增长了5756.7万人,年均增长442.8万人,为转入城镇的3.35倍,占同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78.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并不是平稳地进行的。1978年后,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的提高所产生的强大经济刺激,暂时弱化了农民向非农业领域转移的冲动。同时,逐渐从旧体制束缚下解脱出来的农民,在这时大都还在为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而劳动。在长期受贫困生活困扰的广大农村,既缺乏对各种工业品的劳务的需求,更缺乏变革农村就业结构的最基本的物质手段:剩余粮食和资金。从80年代初期开始,农业劳动力开始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农外转移。直到1988年,农业劳动力向农外转移一直保持了较高的速度,1980-1988年期间,农村劳动力年均向农外转移量平均为763万人。从表1.2可以看出,1984年的转移速度相当高,这与农村非农就业人口统计口径的改革有关。1984年前,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只包括乡、村两级企业职工,而从1984年开始包括村及村以下企业的就业人数。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为了控制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实施了为期三年的治理整顿。此间,乡镇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冲击,农村非农就业的增长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1989-1991年期间,农村非农就业仅增长295万人,年均仅增长

1.13%。随着城市生产的收缩,大量转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工被辞退,出现了大量农民工由城市向农村的逆向流动。由于农村内部就业机会亦十分有限,随之从1989年初春开始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数以百万计的“民工潮”。

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新阶段,随之农业劳动力转移开始打破前三年停滞的局面,呈现出加速的势头。1992年,农村非农劳动力总量增长了960万人。1993年仍保持了600万人。

虽然7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具有明显的波动性,但从总体上考察,在过去十几年中,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成就是巨大的。农业劳动力的快速转移,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乡镇企业的崛起及其较高的就业生成能力。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特点

韩俊

一、改革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简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仍是一个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大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1952年工业净产值占工农业净产值的比重只有25.3%,工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有6%。从50年代初开始,我国经过短暂的战后经济恢复阶段以后,进入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时期。由于原苏联模式的影响和为了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的需要,我们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到70年代末,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实现了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跃升。据世界银行的资料,1976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商品生产增值的比重已高达51.6%,进入了“半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国际经验表明,伴随着一国由农业国向半工业化国家的转变,劳动力源源不断地由农业转向制造业及相关部门,社会就业结构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则展示了一幅与这一普遍规律大相径庭的图景:在产出结构急剧的同时,社会就业结构则呈现出惊人的超稳态现象。1952-1978年期间,我国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份额由45.4%下降20.4%,而同期劳动力份额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只由83.5%下降到73.8%,平均每年仅下降0.47%,而农业产值份额年均下降速度为3%。 为了把握就业结构变动与产出结构变动的相互关系,我们在此引入结构偏差系数的概念,其计算公式为:Sei=Spi/Sli-l(i表示部门) 式中Sei为结构偏差系数,Spi为部门产出构成百分比,Sli为不业构成百分比,用它可以反映说法业结构与产出结构处于均衡状态;结构

偏差系数为零时,就业结构与产出结构处于均衡状态;结构偏差系数为正值,表明就业份额小于产出份额时的结构偏差;为负值时,则表示就业结构份额大于产出份额时的结构偏差。根据何道峰等人有计算②,我国农业就业的结构偏差系数1952年时为-0.3,此后呈不断扩大趋势,1977年扩大到-0.54。从国际比较看,英、法、美等国家,农业就业的最大滞后系数在-0.3以内,日本和南朝鲜最高也在-0.4以内。这种情况表明,中国就业结构的不仅严重滞后于产出结构的变动,而且,从50年代到70年代,这种滞后状况大大恶化了。

就业结构异常滞后于产出结构的变动,表明在建国后长达近30年的时间内,我国农业劳动向制造业及相关部门的转移,从结构意义上讲,是相当微弱的。当然,这是从总体意义上讲的,从这一时期不同阶段的情况看,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还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第一阶段(1949-1957年)。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超经济力量控制的情况下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1958年增加到2316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是从农村招来的。在这一时期,农村居民享有较充分的自由迁居城市的权利,虽然当时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于农村,但在1950-1957年城市人口增加总量中,机械增加占到了60.8%。同时,在这一时间,农村居民在农村内部也有充分选择就业的权利。据估计,在50年代,农村各种专业手工业者约200万人,而兼营商品性手工业的农民约1000万人。

第二阶段(1958-1963年)。这一时期,在政府超经济力的干预之下,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1958年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1958年,全国工业和建筑业共新增职工1900万人,相当于原有职工的两倍,其中从农村招收的约1000万人。由于在农村内部抽调劳动力大炼钢铁等,1958年农村劳动力比上年税减3800多万人,195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陡降至58.2%。据统计,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00多万人猛增到1960年的1.3亿人,同期所增城镇人口中,约有90%属机械增长。同期城镇非农业职工增加了2500万人,其中近2000万来自农村。在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也相当可观。1958年,各种小钢厂在全国农村拔地而起。到该年年底,社办工业职工就达1800万人。

然而,这次农业劳动力转移“浪潮”的寿命却极其短暂。由于大量农业劳动力脱离农业,1957-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了24.4%,从1961年开始不得不进行为期三年的经济调整。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大批劳动力不得不重新回到农村务农。1961年,全国减少城镇人口1300人,精简职工950万人,同年农业劳动力比上年增加2730万人,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1962年1月至1963年6月城镇人口共精简1600万人,同期精简职工1034万人,196年农村劳动力又比上年增加1500多万人。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城镇人口共减少2600万人,职工共减少2000万人。同时,在经济调整时期,绝大多数农村工厂也被关闭,农村工业也跌入“低谷”。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至82.5%,在如

此短的时间内,农业劳动力转移发生这样规模的大起大落,在世界人口迁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第三阶段(1964-1978年)。在这一阶段,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基本上被置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针对大量农业劳动力进城就业给城镇就业和食品供给造成的压力,从50年代后期,政府就开始严格限制城市企业从农村招工。1958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此后又进一步实行了与这种户籍制度相配套的食品供给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等,这样,从60年代开始,就基本上堵死了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入城市的通道。此后,广大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之外,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滞于农村,承受着半失业的痛苦。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虽然我们用城乡隔离制度把广大农民拒之于城门之外,并且不惜以降低效率来维护城市的高就业,但也未能摆脱城市就业问题的困扰。在60年代初,城市中就出现了新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1963-64年期间政府就提出了把大部分毕业生送往农村的“15年安置计划”。自1968年底到1977年,约有1600万城市青年被送往农村,同期还有数百万城市机关干部知识分子被下放农村劳动。这种人口由城市向农村的反向流动,固然有着直接的政治目的,但向农村转嫁城市就业危机也是不容置疑的。这样,从60年代至70年代后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就处于萎缩状态。在城市隔离最为严重的1958-1975年期间,在城镇新增人口中,自然增长所占比重高达77.3%,机械增长仅占22.7%,有些年份(如1966-1970年),机械增长甚至为负值。这一期间,统购统销制度的实行,使农村商品市场萎缩,广大农村原来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

家庭手工业和个体小商贩迅速衰落。国家通过人民公社这样一种组织制度,把农村劳动力的固定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村就业基本上就剩下从事农业这一条路。

二、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概况

7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农业劳动力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出现了加送的趋向,改革开放的前十年中(1978-1988年),农业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中的份额由70.5%迅速下降到59.3%,平均每年下降1.72,而前26年平均仅下降0.65%。为总体上把握就业结构的变动幅度,我们计算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就业结构变动率,结果表明,1952-1978年26年期间,就业结构变动率为27.4%,平均每年变动1.05个百分点,而1978-1988年期间,就业结构变动率为19.2%,平均每年变动19.2个百分点(见表1.1)。农业就业的结构偏差系数,也由1978年的历史最高值-0.54降到了0.42。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启动,主要并不是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现代非农业转移的结果。1978-1991年期间,我国城镇经济增长共创造了10601。7个就业岗位,年均约815.5万人。然而,城镇就业机会的增长对吸收农业过剩劳动力只是发挥了非常有限的作用,在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中,由农村转镇自身的劳动力达6064.4万人,占到了57.2%。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启动,主要是农村非农产业迅速扩张的产物。1978-1991年期间,农村内部从事各种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由3149.5万人增加到8906.2万

人,共增长了5756.7万人,年均增长442.8万人,为转入城镇的3.35倍,占同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78.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并不是平稳地进行的。1978年后,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的提高所产生的强大经济刺激,暂时弱化了农民向非农业领域转移的冲动。同时,逐渐从旧体制束缚下解脱出来的农民,在这时大都还在为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而劳动。在长期受贫困生活困扰的广大农村,既缺乏对各种工业品的劳务的需求,更缺乏变革农村就业结构的最基本的物质手段:剩余粮食和资金。从80年代初期开始,农业劳动力开始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农外转移。直到1988年,农业劳动力向农外转移一直保持了较高的速度,1980-1988年期间,农村劳动力年均向农外转移量平均为763万人。从表1.2可以看出,1984年的转移速度相当高,这与农村非农就业人口统计口径的改革有关。1984年前,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只包括乡、村两级企业职工,而从1984年开始包括村及村以下企业的就业人数。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为了控制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实施了为期三年的治理整顿。此间,乡镇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冲击,农村非农就业的增长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1989-1991年期间,农村非农就业仅增长295万人,年均仅增长

1.13%。随着城市生产的收缩,大量转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工被辞退,出现了大量农民工由城市向农村的逆向流动。由于农村内部就业机会亦十分有限,随之从1989年初春开始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数以百万计的“民工潮”。

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新阶段,随之农业劳动力转移开始打破前三年停滞的局面,呈现出加速的势头。1992年,农村非农劳动力总量增长了960万人。1993年仍保持了600万人。

虽然7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具有明显的波动性,但从总体上考察,在过去十几年中,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成就是巨大的。农业劳动力的快速转移,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乡镇企业的崛起及其较高的就业生成能力。


相关文章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影响及对策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影响及对策 作者:林露 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3年第10期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重 ...查看


  •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考_时文余
  • 2003年第4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第5卷第4期) 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 ege No . 4, 2003(Vol . 5. No . 4) 宏观经济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考 ...查看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影响因素
  •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影响我国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的大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会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而农业的容纳能力十分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qu ...查看


  • 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 作者:熊军 摘要: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资源再配置过程,对中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查看


  •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_朱惠兰
  • 山东农业科学 2010, 6:120~122Shandong Ag ricult u ra l Sciences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朱惠兰 (烟台市莱山公路管理局, 山东烟台 264003) 摘 要:概述了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查看


  • 论文题目-人力资源
  • 1.21世纪初叶中国社保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2.e 时代人力资源职能的转变 3.HR管理的e化生存 4.Internet网络招聘与在线培训研究 5. Internet与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研究 6.Internet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7.IT ...查看


  • 我国城镇化的现状.障碍与推进策略
  • 农民工仍是以劳动力流动而非举家迁移定居为主,全国80%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农民工都是流动就业,举家迁徙的农村人口仅占20%左右,这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自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小城镇,大战 ...查看


  • 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 目录 摘要与关键词 一.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1.缺乏或缺失父母监护----------------- 1 2. 委托监护的不足------------------- 2 3. 社会其它监护不力------------------ 3 二.留守 ...查看


  • 发展三农旅游有效转移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
  • 发展"三农旅游",有效转移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 --以合肥市为例 柳百萍.吴慧.张涛 (合肥学院旅游系, 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分析合肥市劳动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