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谈写作]杨孟芳:回味诗的诞生

当代作家谈写作

杨孟芳

湖南平江人。曾供职于教育、统战、宣传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岳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77 年开始诗歌创作,1994 年参加诗刊社第12 届“青春诗会”,2004 年诗作《故乡》入选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著有《红地毯》《山那边》《回望故乡》《逃离与依恋》等多部诗集。

回味诗的诞生

诗的诞生是个奇妙的现象。有时千呼万唤不见踪影,有时不经意它又悄悄来临。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在家门前的小河边散步,远处传来优美的琴声。走着走着,我发现河里的倒影似乎也在跟着琴声飘动,灵感突然袭来,写了一首《良宵》:

有一段琴声

倒映在河里

被河水分解成

一些灯

一些星

灯有许多故事

星有许多故事

点点滴滴

都会流到海里

想不到海

就不理解

有一段琴声

为什么

要倒映在河里

写这首诗的时候,我还没有见过大海。而海包容一切的壮阔与深邃,早已令我神往。我曾把小河比作大海从远方伸出的手臂,她的故事与大海息息相关。这样思考着,心中的宁静、缠绵和温暖,流注到我的诗里,琴声也就有了另外的指向,甚至要跟着哲人的脚步去寻找那个激动人心的答案。就是这样的琴声,伴着我走出家乡。

然而,一次回家看到河边桃树的花落了,露出许多小小的果实,我兴奋极了。那个令人羡慕的远方不曾有的诗意在心里萌发,我写出了《桃瓣》:

没有溶解的热泪

一点点

顺着小河流向远方

远方

是多边形的天

是热热闹闹的海

我从那里走来

却在春天流泪的枝头

找到了果实

“春天流泪的枝头”和“果实”的因果互动,显然是我的一次审美发现。现在看来,不管是《良宵》还是《桃瓣》,出发与回归只是不同的情感表达。而想要得到诗意的亲近,必然要对生活进行艺术感受,从中去发现、捕捉灵感的光芒。再比如我写的《起点》:

父亲很穷

只给了我一个梦想

梦想很大

只给了我一条小路

小路很长

只给了我一个起点

起点很低

却给了我一个向上的方向

这首诗没有浪漫的情调,也没有时尚的语感。看似普通的梦和小路交织在一起,却是我儿时特有的生命体验。为什么现在才想到写这首诗?因为获得写作灵感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有了长时间的情感积累和人生思考,灵感或许会在某一刻突然而至,其诱因可能是一句话、一段文字、一个场景、一声呐喊或者一个微笑。像《起点》就是和朋友聊天时谈到农村孩子的奋斗轨迹,想到了自己的起点后一口气说出来的。

又比如,摆在客厅博古架上一只司空见惯的茶壶,我从没去想它有多少诗意。有一次看着它我却陷入了沉思:为什么好好的一个壶放着不用,一定要让它成为古董。这样放着,水对它还有什么作用?于是诗兴来了,赶紧拿起笔以“铜壶”为题记下当时的情感历程:

从很远的年代走来

那时煮过的水

或许还有温度

或许还可以泡茶

重新润饰

某些古老的话题

而现在

铜壶被人收藏

不再吭声

水在铜壶外面

没有办法

成为一种源头

在这里,铜壶象征着什么?水又象征着什么?维系它们的链条断了之后,该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感纠结?特别是“水没有办法成为一种源头”的时候,会是一种怎样的无奈与失落?我想读者一定会根据不同的情感体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今天,亘古而来的诗情依然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流淌。月下独酌、白日放歌、巴山夜雨、堆烟杨柳,总是让我们思接千载,感动不已。或者在迷茫时,我们会记起“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或者在困境中,我们会想到“雨天不是没有太阳,只是太阳在那更高的天上”(饮可)。

那么,诗歌为什么历久弥新,如此扣人心弦?我想必然是真挚的情感使然。诗歌有高贵血统,出入过皇家庭院;有文人风骨,傲立在街市坊间;有拙朴情怀,产生于田野村舍。无论它们出身如何,都应该是“情感的富翁”。诗歌在某一刹那显示出来,带着温度进入你的心灵,与你融为一体。而作为作者,每每写作一首作品,就是不可多得的情感之旅,其兴奋更是无与伦比。

有一年我接父亲进城,没住几天父亲就不习惯了,硬是要回乡下去。在家里威风凛凛的父亲在城里成了老实巴交的过客。于是在一次陪他上街时我发现了诗意,写出了《父亲进城》:

人行道上

阳光被树叶筛选

父亲披一身虎皮斑纹

没有威风

人行道

远没有乡路多情

弯弯曲曲的乡路

是一种情感纠缠

怎么也甩不开

而绿灯

不是草地

不能在那里放牛

而红灯忽闪忽闪

不像炭火

可以取暖

父亲进城

提一个网袋

许多思想

还没到家就漏掉了

在父亲看来,城市的房子再高也不能亲近云朵,城市的水再清也不会有灵性,城市的路再平也留不住季节的脚印。这是传统父亲与现代都市的情感逆差。应该说,城市是文明进步的象征,是现代元素的集合体,是引领社会前进的动力机组。而父亲进城似乎什么也不能接受,包括现代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哪怕是他的一个想法,也被他提着的网袋漏掉了。父亲进城叩开了一扇情感的大门,更加让我醒悟:父亲需要的恰恰是城里缺少的,父亲缺少的恰恰是城市需要的。今天的城市不能留住自己的父亲,实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代意识观照下的母爱与乡情,是我诗歌写作的主调。如果说,父亲对这个城市的思考,酿制出我的诗情,那么,母亲不假思索地在老家石磨里添加养料,固执地没完没了地给我寄来炒米粉,更是让我的诗在传统与现代的精神碰撞中产生了火花。我在《磨》里写着:

磨烂了太阳

成了夜里的星星

磨烂了星星

成了母亲面前的曙光

慢慢地

我吃着米粉长大了

长大

走进一个城市

城市是不要石磨的呀

面包和牛奶

养活着我

难道母亲不知道吗

老是邮给我

没完没了的包裹

一边是母亲含辛茹苦的劳作,一边是儿子现代时尚的生活,母与子维系在石磨上的心理纠葛,从激发到化解所经历的研磨过程,正是情感不断提纯、不断深入、不断扩张的过程。这份舐犊情深的母爱,在儿子心灵深处牢牢扎根。悠悠转动的石磨,最终磨出了“一支祖传的歌”。

一首诗的诞生,有难以言说的快乐和苦衷。作者除了通过对生活的艺术感受获得创作灵感,除了倾注满腔的情感,还要调动丰富的想象进行巧妙的构思,最后将它们一一落实到语言上。这个过程不是程序化的按部就班,而是一个去粗取精、情理同构、形神兼得、不断升华的诗化过程。而到了真正写诗的时候,诗外的功夫往往又显得格外重要。正如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说的:“一首完美的诗,应该是感情找到了思想,思想又找到了文字……始于喜悦,终于智慧。”

诗的想象。它参与了诗歌写作的全过程,从获得诗的创作灵感,到诗的构思成型,以致诗的提炼、升华,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有人把诗概括为“想象”的艺术。而“一切可以想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记忆里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语)。因此我们常常提醒自己,要写自己最熟悉、最动心的生活感受,也是一样的道理。例如我写的《母亲的纺车》:

纺了几千年还是几百年

纺一支歌

织成布

接着去染色

喜欢天染成蓝色

喜欢地染成黄色

接着去做衣

把夏天做得很简单

把冬天做得很复杂

渐渐地那支歌不再呻吟

母亲的纺车

成为孩子们的玩具

有一天晚上我从睡梦中醒来,发现母亲为了生计,还在昏暗的油灯下纺纱。我不敢动弹,生怕母亲误解是纺纱的声音吵醒了我而使她难以继续。这个记忆刻骨铭心!说来真巧,写这首诗居然是一次到商店里买棉布衣而想起的。那天想得很多,甚至还想到母亲为我做的棉布衣的式样和颜色。遥远的记忆依然如此亲切,如此生动,那个电子游戏无法追回的年代,今天被纺车摇出来了。

诗的构思和布局谋篇。一首诗,哪怕是很短的一首诗,也是一个艺术整体。别林斯基强调的“做成一朵自己的玫瑰花”,除了告诉我们怎样选材和取舍外,还告诉我们“一朵花”的完整性。在这个前提下,选择角度,提炼诗情,展示个性,才能使诗歌别开生面。请看我写的《外婆坟》:

乳房似的土地

养育着青青的草

青青的草被牛羊啃光了

青青的草被柴刀砍光了

过些天

还是青青的草

青青的草被霜染黄了

青青的草被雪压倒了

过些天

还是青青的草

这首诗的构思有些特别,说的是外婆坟,却句句言的是草。外婆甘于奉献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境界,通过“青青的草”这一单纯的意象来承载、来宣扬、来传承,就有了不一样的艺术效果。

如诗的语言。诗的语言要始终沉浸在具体的感觉里,而不是把具体的感觉抽象出来,成为人云亦云的概念。因此,除了惯常说的要精练含蓄,还要讲求多解和模糊,这样才能给读者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很多年前,我写过一首《古渡口》,是这方面的一次尝试:

古渡口

被老年人的眼睛传递着

年轻人不听话

便有泪水

泡出古渡口的故事

故事来得很快很快

经过古渡口时

却要用桨

一桨一桨地划过去

划得年轻人的心

再不敢轻轻松松

从桥上经过

古渡口是个象征。它是地理的,也是历史的,更是情感的。当时我想要表达的是,顽固的世俗目光,一旦盯住生机勃勃的有生力量,历史的沟壑就必然要挡住前进的道路。因为“故事”的不确定性,为什么是泪水泡出来?为什么要用桨一桨一桨地划过去?似乎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而泪水、桨、桥等一个个意象的模糊用语,正是使古渡口耐人寻味的必要前提。

总的来说,诗的诞生,尽管是作者个人的心灵日记,但总是带有时代的精神胎记和个人的情感血脉,总是带有梦的美丽和芬芳。诗一诞生,就成了公众的孩子,怎么去解读、去呵护,已由不得作者了。也正因如此,她才具有无穷的魅力。与诗交个朋友吧,我们的微笑会更加温暖!

《语文学习》订购详情:

《语文学习》为月刊,每月上旬出版,每期88版,共12期。我们提倡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为您提供国内顶尖语文名家的最新作品,呈现语文教育的最新思想。您可以通过邮局订阅;也可以通过邮局汇款到门市部订阅。

当代作家谈写作

杨孟芳

湖南平江人。曾供职于教育、统战、宣传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岳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77 年开始诗歌创作,1994 年参加诗刊社第12 届“青春诗会”,2004 年诗作《故乡》入选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著有《红地毯》《山那边》《回望故乡》《逃离与依恋》等多部诗集。

回味诗的诞生

诗的诞生是个奇妙的现象。有时千呼万唤不见踪影,有时不经意它又悄悄来临。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在家门前的小河边散步,远处传来优美的琴声。走着走着,我发现河里的倒影似乎也在跟着琴声飘动,灵感突然袭来,写了一首《良宵》:

有一段琴声

倒映在河里

被河水分解成

一些灯

一些星

灯有许多故事

星有许多故事

点点滴滴

都会流到海里

想不到海

就不理解

有一段琴声

为什么

要倒映在河里

写这首诗的时候,我还没有见过大海。而海包容一切的壮阔与深邃,早已令我神往。我曾把小河比作大海从远方伸出的手臂,她的故事与大海息息相关。这样思考着,心中的宁静、缠绵和温暖,流注到我的诗里,琴声也就有了另外的指向,甚至要跟着哲人的脚步去寻找那个激动人心的答案。就是这样的琴声,伴着我走出家乡。

然而,一次回家看到河边桃树的花落了,露出许多小小的果实,我兴奋极了。那个令人羡慕的远方不曾有的诗意在心里萌发,我写出了《桃瓣》:

没有溶解的热泪

一点点

顺着小河流向远方

远方

是多边形的天

是热热闹闹的海

我从那里走来

却在春天流泪的枝头

找到了果实

“春天流泪的枝头”和“果实”的因果互动,显然是我的一次审美发现。现在看来,不管是《良宵》还是《桃瓣》,出发与回归只是不同的情感表达。而想要得到诗意的亲近,必然要对生活进行艺术感受,从中去发现、捕捉灵感的光芒。再比如我写的《起点》:

父亲很穷

只给了我一个梦想

梦想很大

只给了我一条小路

小路很长

只给了我一个起点

起点很低

却给了我一个向上的方向

这首诗没有浪漫的情调,也没有时尚的语感。看似普通的梦和小路交织在一起,却是我儿时特有的生命体验。为什么现在才想到写这首诗?因为获得写作灵感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有了长时间的情感积累和人生思考,灵感或许会在某一刻突然而至,其诱因可能是一句话、一段文字、一个场景、一声呐喊或者一个微笑。像《起点》就是和朋友聊天时谈到农村孩子的奋斗轨迹,想到了自己的起点后一口气说出来的。

又比如,摆在客厅博古架上一只司空见惯的茶壶,我从没去想它有多少诗意。有一次看着它我却陷入了沉思:为什么好好的一个壶放着不用,一定要让它成为古董。这样放着,水对它还有什么作用?于是诗兴来了,赶紧拿起笔以“铜壶”为题记下当时的情感历程:

从很远的年代走来

那时煮过的水

或许还有温度

或许还可以泡茶

重新润饰

某些古老的话题

而现在

铜壶被人收藏

不再吭声

水在铜壶外面

没有办法

成为一种源头

在这里,铜壶象征着什么?水又象征着什么?维系它们的链条断了之后,该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感纠结?特别是“水没有办法成为一种源头”的时候,会是一种怎样的无奈与失落?我想读者一定会根据不同的情感体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今天,亘古而来的诗情依然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流淌。月下独酌、白日放歌、巴山夜雨、堆烟杨柳,总是让我们思接千载,感动不已。或者在迷茫时,我们会记起“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或者在困境中,我们会想到“雨天不是没有太阳,只是太阳在那更高的天上”(饮可)。

那么,诗歌为什么历久弥新,如此扣人心弦?我想必然是真挚的情感使然。诗歌有高贵血统,出入过皇家庭院;有文人风骨,傲立在街市坊间;有拙朴情怀,产生于田野村舍。无论它们出身如何,都应该是“情感的富翁”。诗歌在某一刹那显示出来,带着温度进入你的心灵,与你融为一体。而作为作者,每每写作一首作品,就是不可多得的情感之旅,其兴奋更是无与伦比。

有一年我接父亲进城,没住几天父亲就不习惯了,硬是要回乡下去。在家里威风凛凛的父亲在城里成了老实巴交的过客。于是在一次陪他上街时我发现了诗意,写出了《父亲进城》:

人行道上

阳光被树叶筛选

父亲披一身虎皮斑纹

没有威风

人行道

远没有乡路多情

弯弯曲曲的乡路

是一种情感纠缠

怎么也甩不开

而绿灯

不是草地

不能在那里放牛

而红灯忽闪忽闪

不像炭火

可以取暖

父亲进城

提一个网袋

许多思想

还没到家就漏掉了

在父亲看来,城市的房子再高也不能亲近云朵,城市的水再清也不会有灵性,城市的路再平也留不住季节的脚印。这是传统父亲与现代都市的情感逆差。应该说,城市是文明进步的象征,是现代元素的集合体,是引领社会前进的动力机组。而父亲进城似乎什么也不能接受,包括现代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哪怕是他的一个想法,也被他提着的网袋漏掉了。父亲进城叩开了一扇情感的大门,更加让我醒悟:父亲需要的恰恰是城里缺少的,父亲缺少的恰恰是城市需要的。今天的城市不能留住自己的父亲,实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代意识观照下的母爱与乡情,是我诗歌写作的主调。如果说,父亲对这个城市的思考,酿制出我的诗情,那么,母亲不假思索地在老家石磨里添加养料,固执地没完没了地给我寄来炒米粉,更是让我的诗在传统与现代的精神碰撞中产生了火花。我在《磨》里写着:

磨烂了太阳

成了夜里的星星

磨烂了星星

成了母亲面前的曙光

慢慢地

我吃着米粉长大了

长大

走进一个城市

城市是不要石磨的呀

面包和牛奶

养活着我

难道母亲不知道吗

老是邮给我

没完没了的包裹

一边是母亲含辛茹苦的劳作,一边是儿子现代时尚的生活,母与子维系在石磨上的心理纠葛,从激发到化解所经历的研磨过程,正是情感不断提纯、不断深入、不断扩张的过程。这份舐犊情深的母爱,在儿子心灵深处牢牢扎根。悠悠转动的石磨,最终磨出了“一支祖传的歌”。

一首诗的诞生,有难以言说的快乐和苦衷。作者除了通过对生活的艺术感受获得创作灵感,除了倾注满腔的情感,还要调动丰富的想象进行巧妙的构思,最后将它们一一落实到语言上。这个过程不是程序化的按部就班,而是一个去粗取精、情理同构、形神兼得、不断升华的诗化过程。而到了真正写诗的时候,诗外的功夫往往又显得格外重要。正如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说的:“一首完美的诗,应该是感情找到了思想,思想又找到了文字……始于喜悦,终于智慧。”

诗的想象。它参与了诗歌写作的全过程,从获得诗的创作灵感,到诗的构思成型,以致诗的提炼、升华,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有人把诗概括为“想象”的艺术。而“一切可以想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记忆里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语)。因此我们常常提醒自己,要写自己最熟悉、最动心的生活感受,也是一样的道理。例如我写的《母亲的纺车》:

纺了几千年还是几百年

纺一支歌

织成布

接着去染色

喜欢天染成蓝色

喜欢地染成黄色

接着去做衣

把夏天做得很简单

把冬天做得很复杂

渐渐地那支歌不再呻吟

母亲的纺车

成为孩子们的玩具

有一天晚上我从睡梦中醒来,发现母亲为了生计,还在昏暗的油灯下纺纱。我不敢动弹,生怕母亲误解是纺纱的声音吵醒了我而使她难以继续。这个记忆刻骨铭心!说来真巧,写这首诗居然是一次到商店里买棉布衣而想起的。那天想得很多,甚至还想到母亲为我做的棉布衣的式样和颜色。遥远的记忆依然如此亲切,如此生动,那个电子游戏无法追回的年代,今天被纺车摇出来了。

诗的构思和布局谋篇。一首诗,哪怕是很短的一首诗,也是一个艺术整体。别林斯基强调的“做成一朵自己的玫瑰花”,除了告诉我们怎样选材和取舍外,还告诉我们“一朵花”的完整性。在这个前提下,选择角度,提炼诗情,展示个性,才能使诗歌别开生面。请看我写的《外婆坟》:

乳房似的土地

养育着青青的草

青青的草被牛羊啃光了

青青的草被柴刀砍光了

过些天

还是青青的草

青青的草被霜染黄了

青青的草被雪压倒了

过些天

还是青青的草

这首诗的构思有些特别,说的是外婆坟,却句句言的是草。外婆甘于奉献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境界,通过“青青的草”这一单纯的意象来承载、来宣扬、来传承,就有了不一样的艺术效果。

如诗的语言。诗的语言要始终沉浸在具体的感觉里,而不是把具体的感觉抽象出来,成为人云亦云的概念。因此,除了惯常说的要精练含蓄,还要讲求多解和模糊,这样才能给读者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很多年前,我写过一首《古渡口》,是这方面的一次尝试:

古渡口

被老年人的眼睛传递着

年轻人不听话

便有泪水

泡出古渡口的故事

故事来得很快很快

经过古渡口时

却要用桨

一桨一桨地划过去

划得年轻人的心

再不敢轻轻松松

从桥上经过

古渡口是个象征。它是地理的,也是历史的,更是情感的。当时我想要表达的是,顽固的世俗目光,一旦盯住生机勃勃的有生力量,历史的沟壑就必然要挡住前进的道路。因为“故事”的不确定性,为什么是泪水泡出来?为什么要用桨一桨一桨地划过去?似乎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而泪水、桨、桥等一个个意象的模糊用语,正是使古渡口耐人寻味的必要前提。

总的来说,诗的诞生,尽管是作者个人的心灵日记,但总是带有时代的精神胎记和个人的情感血脉,总是带有梦的美丽和芬芳。诗一诞生,就成了公众的孩子,怎么去解读、去呵护,已由不得作者了。也正因如此,她才具有无穷的魅力。与诗交个朋友吧,我们的微笑会更加温暖!

《语文学习》订购详情:

《语文学习》为月刊,每月上旬出版,每期88版,共12期。我们提倡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为您提供国内顶尖语文名家的最新作品,呈现语文教育的最新思想。您可以通过邮局订阅;也可以通过邮局汇款到门市部订阅。


相关文章

  • 阅读的八大关键能力
  • 把阅读数整理个目录和前言过来 阅读的八大关键能力: 1. 基础辨识能力:2. 基本分析能力:3. 整体把握能力:4. 概括提炼能力:5. 阐释解说能力: 6. 语文品味能力:7. 手法欣赏能力:8. 感受评价能力. 内容简介 阅读对于青少年 ...查看


  • 余华的读书生活
  • 浙江海盐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人们对它的认识几乎等于空白和茫然.1960年4月3日,一个注定终生和它建立血缘关系并使它的名字变得引人注目的人在杭州诞生了.在此后的二十多年内,这个几乎连一辆自行车都看不到的海盐,慢慢引起了人们的好奇.这个 ...查看


  • 中考作文训练题目设计与导写(陈宇涛)
  • 中考作文训练题目设计与导写 1.文题:回家 要求:回家,是船儿驶进了港湾:回家,是倦鸟飞返了森林:回家,是游子踏上的归途--你的生命旅程一定曾经有过回家,你的精神领域一定曾感受过回家,你的身边一定演绎着一幕幕动人的回家故事,请以" ...查看


  • "新概念"的文学史意义
  • 看历史往往会特别关注那些后来被确认为标志性的事件.人物或现象.从文学刊物的角度看中国当代文学史,有两个刊物在我看来肯定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个是<人民文学>,一个则是<萌芽>. <人民文学>的历史地位现在 ...查看


  • 中国古典诗词为何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
  • 1中国古典诗词为何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试举一例说明古典诗词对当代文艺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发展史上,意境以佛老思想的典型表现而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在西方文论中尚难找到一个与之相当的概念或术语. 所谓意境,传统的理解是指作 ...查看


  • 贴近心理·抓好由头·写好主体消息写作的三部曲
  • ×lNWEN ×INWEN AlHAoZHE AlHAoZHE 从传播新闻的及 时性方面说,消息无 可争议地是报纸的主 角,这是报纸作为新 贴近心理・抓好由头・写好主体 --消息写作的"三部曲" 口刘素君 的王牌井诞生了 ...查看


  • 当代青春文学创作的局限性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80后作家.90后写手进军文坛,青春化写作愈演愈烈,渐成气候.形形色色的青春写手如雨后春笋,花花绿绿的畅销作品层出不穷,热热闹闹的文坛事件风起云涌.青春文学成为一种流行时尚的写作潮流,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一种无法 ...查看


  • 中考名著导读
  • 伊索寓言 作者概况:伊索,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故事. 主要内容:寓言故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主题思想: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 艺术特色:①广泛 ...查看


  • 阅读相关文字狱的材料,讨论写作的本质 文档
  • 阅读相关文字狱的材料,讨论写作的本质 历史上因文字得罪于统治者的文人不在少数.白居易"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概述了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与文字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纵观齐国"崔杼弑君"的史祸,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