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五月考试题

丹凤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五月月考试题

命题:刘静 校对:王书良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清宫书画的鉴藏

中国宫廷书画收藏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魏晋开始,个人书画创作开始风行,宫廷对书画作品的收藏随之发展。南朝政权更迭迅速,宫廷藏品几乎成为末代帝王的随葬品。隋唐时期国家一统,加上帝王的喜好,天下书画名品源源进入皇家“秘府”,然而“安史之乱”则使自太宗朝积累起来的唐内府书画藏品“耗散颇多”。宋代内府书画收藏在徽宗时达到鼎盛,《宣和画谱》《宣和书谱》是其辉煌的见证,然“靖康之变”,宣和内府中的书画收藏全部散失。元代宫廷收藏在文宗朝也曾相当可观,后来则每况愈下。明代宣宗、宪宗、孝宗三朝的书画收藏之盛甚至不亚于宋代宣和与绍兴两朝,但松懈的管理使藏品不断流失,后期更将书画作为发给官吏的薪金,即所谓的“折俸”。

书画收藏历来有官、私收藏(即皇家内府与民间私人收藏)两个方面,又总是时聚时散,官私递藏。清代皇室书画收藏不仅远胜于私家收藏,而且为前朝各代所不及。明末清初之际,流散在各地的书画已有一部分为清室所收集,后来梁清标、高士奇、安岐等许多著名私人鉴藏家的藏品亦陆续归入内府。臣民对帝王的进贡也是清宫书画收藏的组成部分。逢年过节、万寿大典或外出南巡,臣工往往多有贡献,其中又以进书画、文玩较为讨喜。清自入关后经四代积累,宫廷书画收藏在乾隆朝蔚为大观。

在清宫书画收藏中,“三希堂”与“四美具”有着标志性的意义。王羲之的名迹《快雪时晴帖》原放在乾清宫,此为皇帝之正式寝宫。王献之的《中秋帖》则臵于御书房。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一年(1746)得到王珣的《伯远帖》后,遂在自己办理日常政务的养心殿居所中辟专室存放这三件晋人名迹,并名之为“三希堂”。他为此写有《三希堂记》,认为这三件书迹

不仅是中国书法的“稀世之珍”,而且是历经宋、金、元诸代皇室收藏的“内府秘籍”,三帖

的重聚因此就有了非凡的意义。所谓“四美”,即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和传为宋李公麟的《潇

湘卧游图》《蜀川胜概图》《九歌图》。乾隆年间,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艺术品搜集行动中,

这四件名品相继进入清宫,至乾隆十一年夏,“四美”重新团聚。乾隆皇帝后特在建福宫花园

静怡轩辟出专室存放“四美”,并命名曰“四美具”,御题《“四美具”赞》,一再强调“剑合

珠还”之意。此时,存世的唐、宋、元、明名画几乎收罗殆尽。这是继宋徽宗宣和内府后最

全的一次汇集。

据《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记载,乾清宫、重华宫、养心殿、御书房为古书画收藏最集

中的殿阁。清内府所藏的书画作品曾经专人鉴定,尤其是乾隆朝,更进行了全面整理与分类

编目,数次组织书画名家和鉴赏家对藏品进行鉴定和品评,区别上等、次等,并分详简著录。

其成果体现在奉敕编纂的《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正编、续编、三编。全书的编纂过程前后

长达74年之久,共收录上起魏晋、下至清代中期近两千年书画作品一万多件。

(节选自郑欣淼《清宫书画鉴藏、佚存与研究述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宫廷书画的收藏是从汉代开始的。魏晋时期,宫廷书画的收藏随着个人书画创作的风

行而发展。

B.政权迅速更迭使南朝宫廷书画藏品几乎成为末代帝王的随葬品,“安史之乱”使唐代宫廷书

画藏品散失了很多,“靖康之变”使宋宣和内府的书画藏品大量散失。

C.宫廷书画的收藏,宋代在徽宗时最盛,元代在文宗朝颇为可观,明代则是宣宗、宪宗、孝

宗三朝兴盛,而清代在乾隆朝蔚为大观。

D.清代宫廷书画的藏品,有清室收集流散在各地的,有著名私人鉴藏家的归入,也有臣民的

进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书画收藏有官藏和私藏两个方面,官藏在很多朝代曾出现过兴盛时期,而最为壮观的则是

清朝。

B.很多朝代鼎盛时期的宫廷书画收藏一般都有其标志,如宋代的《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清代的“三希”和“四美”。

C.乾隆认为《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的重聚意义重大,这使得三帖成为诸代皇室

收藏珍品和中国书法的“传世珍宝”。

D.乾隆年间,皇室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艺术品搜集行动,“四美”正是在这次行动中陆

续归入内府,重新团聚,被存放在建福宫花园静怡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明时期宫廷书画收藏都曾经相当可观,但对存世的藏品进行收集的完整度不如宋徽宗

宣和内府,而清宫对存世的名品收集得比较完全。

B.书画收藏总是时聚时散,官私递藏。比如宋宣和年间、清乾隆年间,官藏鼎盛,私藏相对

就要寥落。

C.很多朝代皇家书画的收藏在其达到顶峰后就逐渐衰落了,像元代、明代,清代也是如此,

乾隆朝之后,大量重要藏品或因战争,或因管理松懈而散佚。

D.《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是皇帝下令编纂的,工程浩大,历时74年,对清室的书画藏品进

行了分类编目,还有书画名家和鉴赏家的鉴定。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彦博字大临,通书记,警悟而辩。开皇末,对策高策,授文林郎,直内史省。隋乱,幽州总管罗艺引为司马。艺以州降,彦博与有谋,授总管府长史,封西河郡公。召入为中书舍人,迁侍郎。高丽贡方物,高祖欲让而不臣,彦博执不可,曰:“辽东本周箕子国,汉玄菟郡,不使北面,则四夷何所瞻仰?”帝纳而止。

突厥入寇,彦博以并州道行军长史战太谷,王师败绩,被执。突厥知近臣,数问唐兵多少及

国虚实,彦博不肯对,囚阴山苦寒地。太宗立,突厥归款,得还。授雍州治中,寻检校吏部侍郎。彦博欲汰择士类,寡术不能厌众,讼牒满廷,时讥其烦碎。复为中书侍郎,迁御史大夫,检校中书侍郎事。贞观四年,迁中书令,封虞国公。突厥降诏议所以安边者彦博请如汉臵降匈奴五原塞以为捍蔽与魏徵廷争徵不胜其辩天子卒从之。其后突利可汗弟结社谋反,帝始悔云。 彦博善辞令,每问四方风俗,胪布诰命,若成诵然;进止详华,人皆拭目观。高祖尝宴近臣,

遣秦王谕旨,既而顾左右曰:“何如温彦博?”十年,迁尚书右仆射,明年卒,年六十三。

彦博性周慎,既掌机务,谢宾客不通,进见必陈政事利害。卒后,帝叹曰:“彦博以忧国故,

耗思殚神,我见其不逮再期矣,恨不许少闲以究其寿。”家贫无正寝,殡别室,帝命有司为构寝。赠特进,谥曰恭,陪葬昭陵。 (《新唐书〃温彥博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突厥降诏/议所以安边者/彦博请如汉置降匈奴五原塞/以为捍蔽与/魏徵廷争/徵不胜/其辩天子/卒从之

B.突厥降/诏议所以安边者/彦博请/如汉置降匈奴/五原塞以为捍蔽/与魏徵廷争/徵不胜其辩/天子卒从之

C.突厥降诏/议所以安边者/彦博请/如汉置降匈奴/五原塞以为捍蔽与/魏徵廷争/徵不胜/其辩天子/卒从之

D.突厥降/诏议所以安边者/彦博请如汉置降匈奴五原塞/以为捍蔽/与魏徵廷争/徵不胜其辩/天子卒从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策,汉朝察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方法,把策题书写在简册上,使应举者作文答问。隋朝开设进士科,也采取对策之法。温彦博就是参了这种考试考上的。

B.检校,是检查、校正之意,唐朝实行检校制度后,在官职前加检校,含有审查核对的职责,有权行使该事职,温彥博担任的吏部侍郞就是检校官。

C.可汗,又称大汗,阿尔泰语系民族对部落首领的尊称,正是由于结社谋反的人就是突厥可汗,所以唐皇帝才后悔采纳了温彥博的建议。

D.谥号,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人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与品德,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带有评判性的称号。温彥博的谥号是“恭”。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温彥博机警敏悟,善长公文典籍。对策科考中高中、谋划幽州罗艺归唐、接纳高丽属国等重大事件,都体现了他才华与谋略。

B.温彥博忠于大唐,有民族气节。唐军与突厥作战,唐军战败,温彥博誓死抵抗,最终在阴山被俘,但拒绝回答突厥多次的逼问。

C.温彥博也有方法和强辩的不足。他在选取官吏和安置突厥这两大方面,由于失误引起了朝臣的不满之情和皇帝的后悔之心。

D.温彥博廉洁尽职,深得皇帝嘉许。死后太宗皇帝后悔没有让他好好休养,就下令给他修建正式的灵寝,让他陪葬在自己陵墓的旁边。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丽贡方物,高祖欲让而不臣,彦博执不可。

(2)每问四方风俗,胪布诰命,若成诵然;进止详华,人皆拭目观。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书湖阴先生①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②将绿绕,两山排闼③送青来。

注: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的邻居。

②护田:语出《汉书·西域传序》“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

③排闼:语出《汉书· 樊哙传》:“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哙乃排闼直入。”闼:小门。送青来:送来绿色。

8.前二句诗,突出描写了湖阴先居住环境的哪些特点?作用是什么?(5分)

9.诗人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请简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教育学生,无论见到比自己贤还是比不上自己贤的人,都要反观内省并且改变自己:“ , 。”

(2)《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统治者穷奢极欲,用“ , ”两句揭

露其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

(3)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沉重的时刻

【德国】托马斯〃曼 著 季羡林 译

他从书桌旁站起来,像一个绝望的人一般,垂着头,向对面屋角上的炉子那儿走去。他把手放在瓷砖上,但是砖已经完全凉了,因为早已过了中夜。他没有能够得到他追求的那一点幸福,就把背靠在壁炉上,咳嗽着。

十二月的寒风,在烟筒里呼啸,放荡而狂悖,听起来像灵魂在黑夜的草原里,在狂风暴雨中,在漂泊中呼吁。屋子里空荡、简陋、不舒服,烟草的雾气在上面飘荡着。在书桌上,在稿纸前面,点了两支蜡烛,屋子里充满了蜡烛的光。红色的窗帘像旗子一样看上去很温暖,鲜艳。他爱这窗帘,因为它们把丰满、充沛、洋溢着生命力的东西带到他的寒伧得可笑的屋子里来了。

他站在炉子旁边,向他的作品迅速而痛苦地瞥了一眼。它是他的骄傲和不幸,是他的天堂和地狱。这作品慢慢地进展,遇到困难,停住了——一次又一次!他站起来,为了要使他与那稿子之间有一些距离。离远一点常常使人能够概观全面,能够对材料有更广的视野,能够想出办法。

屋子里是一片寂静,只能听见扫过小巷的风声,以及打在窗子上的雨声。所有的人都熟睡了,

房东和他的眷属,绿蒂和孩子们。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醒着,站在那冰凉的炉子旁边,痛苦地看着他的作品。病态的不满足,让他对自己的作品失掉了信心。他的凹进去的受了伤的眼睛,投出来的目光带着点悲哀的神气。

不,失败了,一切全没有了!它是一堂干燥的、呆板的历史讲义,宽泛、单调,根本不能上

演!完了。一次失败。一个没有成功的尝试。破产。

他叹息,用两手捂着眼睛,着了魔似在房子里走着。他坐在靠墙的椅子上,两只手交叉起来放在两膝中间,眼睛无精打采地看着地板。

良心……他的良心喊得多响啊!

他伸直了身体,把胳臂交叉起来,他的眼光在眉毛下面透露出美丽的哀怨。他还不算不幸,

至少还不算太不幸!要有勇气,要有足够的健康,要相信痛苦……

他将眼光投向稿子,把胳臂交叉起来,紧紧地压在胸部。才能——它本身不就是痛苦吗?如

果说桌上的那个该死的作品使他痛苦,他从来没有以自己的才能来炫耀。才能不仅仅是一种本领。归根结蒂,它是一种需要。一种对理想的艰巨的探求,一种在痛苦中产生并提高它的能力和不满足。对最伟大的人,最不满足的人来说,他们的才能就是最严峻的鞭策。——不要抱怨!不要夸耀!要谦虚地忍耐!不要重视那些负担和成绩,那些要求、控诉和困苦,要蔑视它们——这就是使人伟大的关键!

他站起来,拿来鼻烟盒,狠狠地闻了一下,然后背起手在屋子里急促地走起来,烛光在他带

动的风中摇晃。——伟大!不平凡!征服世界和永垂不朽!要出名;——要为全世界的人民所知道,所爱戴!你们胡说八道地谈到利己主义,你们根本不知道这一个梦和这个要求的甜蜜!

他那大鼻子的鼻翼鼓起来了,眼睛里射出了威胁的光,瘦削的腮上升起一阵红晕,一缕火焰

从艺术家的自我中心的火中喷发出来。他那种对自我的狂热在他内心里不可消灭地燃烧着。他决心把才能和艺术方面的武器完全为它施展出来。不是为了报酬,而只是由于必要!这就是他的野

心,没有人可以比他更伟大,也没有人能为这崇高的东西忍受更多的痛苦。

没有人!——他站住了,用手捂着眼睛,上身稍微倾斜。同平常一样,他又陷入极大的不安

中,又急躁,又热心,他感觉到自己内心在涌动,因为他要保卫他自己的品质和艺术家的人格。

从内在的创造力对题材、素材、表现的可能性的最初有节奏的冲动——一直到思想,到形象,

到单个字,到写成行:这是多大的斗争啊!多大的痛苦的过程啊!他的作品就是对形象、界限、具体的憧憬,对明朗世界的憧憬,对幸福的憧憬……

对幸福的憧憬……他的嘴唇抽搐起来;就仿佛他的目光转向了内心。他慢慢用手捂住了脸。他走进隔壁的屋子里,淡蓝的灯光从挂灯上泻出来。花布帘子静静地遮盖着窗子。他站在床边,向枕头上那甜蜜的头弯下腰去……一缕黑发盘曲在腮上,腮上发出珍珠般的光泽,孩子似的嘴唇在沉睡中张开来……我的妻!亲爱的!你追随我的渴望吗?你到我这儿来,变成我的幸福吗?你是我的幸福,安静吧!睡吧!上帝作证,我非常爱你。我只是有时候找不到我的情感,因为我常常由于痛苦而疲倦,由于同我自己授予自己的任务斗争而疲倦。

他离开她那可爱的睡眠的温暖,向周围看了看,走回去了。钟声警告他,夜是多么深了,但同时也很慈祥地告诉他,沉重的时刻结束了。他轻松地呼吸了一下,嘴唇紧闭起来,他走过去拿起了笔,——不要胡思乱想,不要走向混乱,至少不要在那里停住,而是要从混乱中走向光明。不要胡思乱想!要工作!划定界线,舍弃一些东西,创造一些东西,完成它!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他没有能够得到他追求的那一点幸福,就把背靠在壁炉上,咳嗽着。”

“那一点幸福” 是指他想去壁炉前取暖,“把背靠在壁炉上”。因为壁

炉的瓷砖是凉的,他的手没能获得温暖,使他非常失望。

B.病态的不满足,让他对自己的作品失掉了信心。其实他的作品已经很好

了,但是他还不满足,这说明他的心理是有些病态的。

C.小说写他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的时候,独自在房间里思索、徘徊,

屋里的寂静,窗外的风声和雨声,渲染出孤寂凄苦的氛围,烘托出主人公

内心所经历着的极度痛苦。

D.他的作品“是他的骄傲和不幸,是他的天堂和地狱”。意思是这部他付

出了很多心血的作品,为他带来过成功和荣誉,同时也带给他许多不幸,

使他吃尽苦头 。

E.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在创作中遇到困难而几乎丧失信心,但在心灵的感召

下, 又重新振作起来的过程。小说用细致深刻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意

志坚强、思想高尚的伟大灵魂。

(2)小说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写他到隔壁房问去亲吻熟睡的妻子,这一情节的作用是什么?请简

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在创作中遇到困难时的心路历程,你从他的经历中获得

哪些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邵逸夫:搭起心中的“逸夫楼”

1929年到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不少电影院也不得不关门停业。邵氏兄弟毅然决定坚持下去,邵逸夫意识到,尽管在南洋已建立起自己的影业基础,但是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有声电影相比,自己的无声电影定将被淘汰,于是他提出了拍摄有声电影的建议。

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从美国好莱坞买回了所需的“讲话机器”。虽

然邵逸夫在自己的电影院里安上了有声设备,但有声影片还没拍出来。他不得不自己坐下来写剧本,两只脚被蚊虫咬得吃不消,他只好打上一桶水,把脚泡在水里。一写半个月,可是都不满意。他一边继续拍无声片,一边摸索有声片的拍摄技术。终于在摸爬滚打出一身电影制作的真功夫后,1932年,他自任制片和导演,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轰动一方。据说放映的时候,观众对电影中的人说话十分惊奇,只要一有声音出来,就大声欢呼!这部影片成本1万元,而仅在广州一地的放映收入就达60万元。这一成功不仅使邵氏机构转危为安,也为邵逸夫后来大规模进行电影制作轰开了道路。邵逸夫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

1957年,邵逸夫正式移师香港,次年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20世纪60年代后,

邵氏公司长期称雄港岛,曾拍摄过上千部电影。邵逸夫说:“我生产电影,就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和愿望。我们的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他们怀念祖国大陆,也怀念自己的文化传统。”从1958年到1973年,邵氏公司拍摄的影片,在历届亚洲电影节中共得大小奖项46项,创下中国电影史纪录。

他每天最低限度看一部电影,几十年来坚持不辍。好的电影和坏的电影他同样喜欢看,他要看好的电影好在哪里,坏的电影怎样坏。他不但是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而且是中国最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精通了电影中的任何工作: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样样内行。而他取得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他做事认真。他曾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邵逸夫在每部邵氏作品的包装上都印上“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宣传语。为了保证影片质量,他对影片严格把关。出现劣片,若无法补救,宁愿烧掉,邵氏在37年间烧掉的影片以十部计。“邵氏出品,必属佳片”此话绝非诳语。

作为亿万富翁,邵逸夫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早在1973年他就设立了邵氏基金会,

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从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内地。从那一年起,他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港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邵逸夫对中国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他曾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成长靠教育。”如今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他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中国各地。

在很多人心目中,“逸夫”早已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美好的符号,代表着“达则兼济天

下”的仁者情怀。这位让人尊敬的百岁老人,在人们心中搭建了一座“逸夫楼”。

(摘编自耿晓星、韩梦泽《百年传奇邵逸夫大传》)

相关链接:

①他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见证了中国电影从黑白到彩色的全部历史。他的邵氏电影曾经几乎垄断香港的电影工业,他的TVB迄今仍是屹立香江的电视巨无霸……他就是邵逸夫。(《新华日报》2014年1月8日)

②邵逸夫一点都不掩饰自己对商业片的偏好。他坦言:“经营邵氏影城,是做生意。如果拍一部纯艺术的电影,少人看,就少得益。如果香港人喜欢艺术,可以去艺术中心。我宁愿捐钱给艺术中心,做艺术节。但是拍电影,就是要拍大家都看的片。”

③邵逸夫历年捐助社会公益超过100多亿港元。截至2012年,他共捐赠内地教育47.5亿港币,捐建项目超过6000个。汶川和雅安地震后,他都捐出1亿港币。

(《人物周刊》2014年1月)

⑴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由于世界性的经济萧条,电影业也不景气,邵逸夫却准备在困境中坚持,他意识到无声电

影前景黯淡,便做出了放弃无声电影改拍有声电影的决定。

B.邵逸夫拍摄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轰动一方,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感受,

票房上大获成功,这为他后来大规模进行电影制作奠定了基础。

C.邵氏公司长期称雄港岛,拍摄了上千部电影,邵逸夫在拍摄影片时注意满足观众的需求和

愿望,顺应观众的文化心理,注重商业性,更注重艺术性。

D.邵逸夫是一位精通电影的专家,他长年累月坚持看电影,使自己不但成为看电影最多的中

国人,还精通了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等工作。

E.邵逸夫乐善好施,历年对社会公益的捐助数额惊人、项目众多,尤其是他认为“国家振兴

靠人才,人才成长靠教育”,对文化教育事业他更为关注。

⑵邵逸夫能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⑶文中说“‘邵氏出品,必属佳片’此话绝非诳语”的依据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⑷为什么说邵逸夫“在人们的心中搭建了一座‘逸夫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第Ⅱ卷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不要只看到 的东西,不要随波逐流,要真的下功夫,去找国家真正需要的东西,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②艺术家能够最大范围、最大限度地深入生活、把握生活固然好,但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涉猎过宽,与其到处 ,不如深入一点。

③我国的利率改革是一项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制度改革。然而遗憾的是,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个研究角度关注甚少;偶有涉及,也是 ,零零碎碎。

A.浮光掠影 蜻蜓点水 走马观花 B.浮光掠影 走马观花 蜻蜓点水

C. 蜻蜓点水 走马观花 浮光掠影 D.蜻蜓点水 浮光掠影 走马观花

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

A.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应具有节省交易时间和空间,提高交易效率的特点,它深受工作忙碌的上班族所欢迎。

B.鉴于巴黎遭受恐怖袭击和目前外国恐怖分子对美国本土安全造成的威胁,美国政府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恐怖袭击事件的不再发生。

C.针对几乎每年春运都会出现的“一票难求’,百度360,携程等APP抢票神器可谓“各显神通”,一键式刷票抢票,让用户即使处于离线状态,依旧可以在云端抢票。

D.贵州盲人女教师刘芳无时无刻不心系学生,凭借着超人的毅力,教书、书写、救助贫困儿童,被人称作“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中最有哲理的思想。“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人与人之间因为不同而产生和谐。 。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元化”。孔子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别人和我们不同,但我们仍然能和睦相处。

A.这就像交响乐,虽然每个人的乐器各不相同,但在一起合奏就十分动听,大提琴跟长号不同,小提琴跟大提琴不同。

B.虽然每个人的乐器各不相同,小提琴跟大提琴不同,大提琴跟长号不同,这就像交响乐,但在一起合奏就十分动听。

C.这就像交响乐,小提琴跟大提琴不同,大提琴跟长号不同,虽然每个人的乐器各不相同,但在一起合奏就十分动听。

D.虽然每个人的乐器各不相同,小提琴跟大提琴不同,大提琴跟长号不同,但在一起合奏就十分动听,这就像交响乐。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空不超过25字。(6分)

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中国人社会意识、社会整体观念比较发达,把为他人尽义务、为社会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西方人则不同,① , ② 。其实,在现代社会里,人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因此,要建立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在文化取向上,就不应该在中西文化中做“非此即彼”的单向度思考,而 ③ 。

17.下图是2016年G20杭州峰会会标。请仔细观察,写出构图要素,解读构图要素的寓意。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不超过90个字。(5分)

构图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②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

③美国物理学家费因曼说:“我有一双神奇的手,一只不断重复,另一只不断地颠覆前人的理论。” 要求: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丹凤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五月月考试题

命题:刘静 校对:王书良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清宫书画的鉴藏

中国宫廷书画收藏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魏晋开始,个人书画创作开始风行,宫廷对书画作品的收藏随之发展。南朝政权更迭迅速,宫廷藏品几乎成为末代帝王的随葬品。隋唐时期国家一统,加上帝王的喜好,天下书画名品源源进入皇家“秘府”,然而“安史之乱”则使自太宗朝积累起来的唐内府书画藏品“耗散颇多”。宋代内府书画收藏在徽宗时达到鼎盛,《宣和画谱》《宣和书谱》是其辉煌的见证,然“靖康之变”,宣和内府中的书画收藏全部散失。元代宫廷收藏在文宗朝也曾相当可观,后来则每况愈下。明代宣宗、宪宗、孝宗三朝的书画收藏之盛甚至不亚于宋代宣和与绍兴两朝,但松懈的管理使藏品不断流失,后期更将书画作为发给官吏的薪金,即所谓的“折俸”。

书画收藏历来有官、私收藏(即皇家内府与民间私人收藏)两个方面,又总是时聚时散,官私递藏。清代皇室书画收藏不仅远胜于私家收藏,而且为前朝各代所不及。明末清初之际,流散在各地的书画已有一部分为清室所收集,后来梁清标、高士奇、安岐等许多著名私人鉴藏家的藏品亦陆续归入内府。臣民对帝王的进贡也是清宫书画收藏的组成部分。逢年过节、万寿大典或外出南巡,臣工往往多有贡献,其中又以进书画、文玩较为讨喜。清自入关后经四代积累,宫廷书画收藏在乾隆朝蔚为大观。

在清宫书画收藏中,“三希堂”与“四美具”有着标志性的意义。王羲之的名迹《快雪时晴帖》原放在乾清宫,此为皇帝之正式寝宫。王献之的《中秋帖》则臵于御书房。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一年(1746)得到王珣的《伯远帖》后,遂在自己办理日常政务的养心殿居所中辟专室存放这三件晋人名迹,并名之为“三希堂”。他为此写有《三希堂记》,认为这三件书迹

不仅是中国书法的“稀世之珍”,而且是历经宋、金、元诸代皇室收藏的“内府秘籍”,三帖

的重聚因此就有了非凡的意义。所谓“四美”,即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和传为宋李公麟的《潇

湘卧游图》《蜀川胜概图》《九歌图》。乾隆年间,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艺术品搜集行动中,

这四件名品相继进入清宫,至乾隆十一年夏,“四美”重新团聚。乾隆皇帝后特在建福宫花园

静怡轩辟出专室存放“四美”,并命名曰“四美具”,御题《“四美具”赞》,一再强调“剑合

珠还”之意。此时,存世的唐、宋、元、明名画几乎收罗殆尽。这是继宋徽宗宣和内府后最

全的一次汇集。

据《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记载,乾清宫、重华宫、养心殿、御书房为古书画收藏最集

中的殿阁。清内府所藏的书画作品曾经专人鉴定,尤其是乾隆朝,更进行了全面整理与分类

编目,数次组织书画名家和鉴赏家对藏品进行鉴定和品评,区别上等、次等,并分详简著录。

其成果体现在奉敕编纂的《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正编、续编、三编。全书的编纂过程前后

长达74年之久,共收录上起魏晋、下至清代中期近两千年书画作品一万多件。

(节选自郑欣淼《清宫书画鉴藏、佚存与研究述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宫廷书画的收藏是从汉代开始的。魏晋时期,宫廷书画的收藏随着个人书画创作的风

行而发展。

B.政权迅速更迭使南朝宫廷书画藏品几乎成为末代帝王的随葬品,“安史之乱”使唐代宫廷书

画藏品散失了很多,“靖康之变”使宋宣和内府的书画藏品大量散失。

C.宫廷书画的收藏,宋代在徽宗时最盛,元代在文宗朝颇为可观,明代则是宣宗、宪宗、孝

宗三朝兴盛,而清代在乾隆朝蔚为大观。

D.清代宫廷书画的藏品,有清室收集流散在各地的,有著名私人鉴藏家的归入,也有臣民的

进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书画收藏有官藏和私藏两个方面,官藏在很多朝代曾出现过兴盛时期,而最为壮观的则是

清朝。

B.很多朝代鼎盛时期的宫廷书画收藏一般都有其标志,如宋代的《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清代的“三希”和“四美”。

C.乾隆认为《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的重聚意义重大,这使得三帖成为诸代皇室

收藏珍品和中国书法的“传世珍宝”。

D.乾隆年间,皇室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艺术品搜集行动,“四美”正是在这次行动中陆

续归入内府,重新团聚,被存放在建福宫花园静怡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明时期宫廷书画收藏都曾经相当可观,但对存世的藏品进行收集的完整度不如宋徽宗

宣和内府,而清宫对存世的名品收集得比较完全。

B.书画收藏总是时聚时散,官私递藏。比如宋宣和年间、清乾隆年间,官藏鼎盛,私藏相对

就要寥落。

C.很多朝代皇家书画的收藏在其达到顶峰后就逐渐衰落了,像元代、明代,清代也是如此,

乾隆朝之后,大量重要藏品或因战争,或因管理松懈而散佚。

D.《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是皇帝下令编纂的,工程浩大,历时74年,对清室的书画藏品进

行了分类编目,还有书画名家和鉴赏家的鉴定。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彦博字大临,通书记,警悟而辩。开皇末,对策高策,授文林郎,直内史省。隋乱,幽州总管罗艺引为司马。艺以州降,彦博与有谋,授总管府长史,封西河郡公。召入为中书舍人,迁侍郎。高丽贡方物,高祖欲让而不臣,彦博执不可,曰:“辽东本周箕子国,汉玄菟郡,不使北面,则四夷何所瞻仰?”帝纳而止。

突厥入寇,彦博以并州道行军长史战太谷,王师败绩,被执。突厥知近臣,数问唐兵多少及

国虚实,彦博不肯对,囚阴山苦寒地。太宗立,突厥归款,得还。授雍州治中,寻检校吏部侍郎。彦博欲汰择士类,寡术不能厌众,讼牒满廷,时讥其烦碎。复为中书侍郎,迁御史大夫,检校中书侍郎事。贞观四年,迁中书令,封虞国公。突厥降诏议所以安边者彦博请如汉臵降匈奴五原塞以为捍蔽与魏徵廷争徵不胜其辩天子卒从之。其后突利可汗弟结社谋反,帝始悔云。 彦博善辞令,每问四方风俗,胪布诰命,若成诵然;进止详华,人皆拭目观。高祖尝宴近臣,

遣秦王谕旨,既而顾左右曰:“何如温彦博?”十年,迁尚书右仆射,明年卒,年六十三。

彦博性周慎,既掌机务,谢宾客不通,进见必陈政事利害。卒后,帝叹曰:“彦博以忧国故,

耗思殚神,我见其不逮再期矣,恨不许少闲以究其寿。”家贫无正寝,殡别室,帝命有司为构寝。赠特进,谥曰恭,陪葬昭陵。 (《新唐书〃温彥博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突厥降诏/议所以安边者/彦博请如汉置降匈奴五原塞/以为捍蔽与/魏徵廷争/徵不胜/其辩天子/卒从之

B.突厥降/诏议所以安边者/彦博请/如汉置降匈奴/五原塞以为捍蔽/与魏徵廷争/徵不胜其辩/天子卒从之

C.突厥降诏/议所以安边者/彦博请/如汉置降匈奴/五原塞以为捍蔽与/魏徵廷争/徵不胜/其辩天子/卒从之

D.突厥降/诏议所以安边者/彦博请如汉置降匈奴五原塞/以为捍蔽/与魏徵廷争/徵不胜其辩/天子卒从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策,汉朝察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方法,把策题书写在简册上,使应举者作文答问。隋朝开设进士科,也采取对策之法。温彦博就是参了这种考试考上的。

B.检校,是检查、校正之意,唐朝实行检校制度后,在官职前加检校,含有审查核对的职责,有权行使该事职,温彥博担任的吏部侍郞就是检校官。

C.可汗,又称大汗,阿尔泰语系民族对部落首领的尊称,正是由于结社谋反的人就是突厥可汗,所以唐皇帝才后悔采纳了温彥博的建议。

D.谥号,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人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与品德,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带有评判性的称号。温彥博的谥号是“恭”。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温彥博机警敏悟,善长公文典籍。对策科考中高中、谋划幽州罗艺归唐、接纳高丽属国等重大事件,都体现了他才华与谋略。

B.温彥博忠于大唐,有民族气节。唐军与突厥作战,唐军战败,温彥博誓死抵抗,最终在阴山被俘,但拒绝回答突厥多次的逼问。

C.温彥博也有方法和强辩的不足。他在选取官吏和安置突厥这两大方面,由于失误引起了朝臣的不满之情和皇帝的后悔之心。

D.温彥博廉洁尽职,深得皇帝嘉许。死后太宗皇帝后悔没有让他好好休养,就下令给他修建正式的灵寝,让他陪葬在自己陵墓的旁边。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丽贡方物,高祖欲让而不臣,彦博执不可。

(2)每问四方风俗,胪布诰命,若成诵然;进止详华,人皆拭目观。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书湖阴先生①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②将绿绕,两山排闼③送青来。

注: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的邻居。

②护田:语出《汉书·西域传序》“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

③排闼:语出《汉书· 樊哙传》:“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哙乃排闼直入。”闼:小门。送青来:送来绿色。

8.前二句诗,突出描写了湖阴先居住环境的哪些特点?作用是什么?(5分)

9.诗人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请简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教育学生,无论见到比自己贤还是比不上自己贤的人,都要反观内省并且改变自己:“ , 。”

(2)《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统治者穷奢极欲,用“ , ”两句揭

露其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

(3)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沉重的时刻

【德国】托马斯〃曼 著 季羡林 译

他从书桌旁站起来,像一个绝望的人一般,垂着头,向对面屋角上的炉子那儿走去。他把手放在瓷砖上,但是砖已经完全凉了,因为早已过了中夜。他没有能够得到他追求的那一点幸福,就把背靠在壁炉上,咳嗽着。

十二月的寒风,在烟筒里呼啸,放荡而狂悖,听起来像灵魂在黑夜的草原里,在狂风暴雨中,在漂泊中呼吁。屋子里空荡、简陋、不舒服,烟草的雾气在上面飘荡着。在书桌上,在稿纸前面,点了两支蜡烛,屋子里充满了蜡烛的光。红色的窗帘像旗子一样看上去很温暖,鲜艳。他爱这窗帘,因为它们把丰满、充沛、洋溢着生命力的东西带到他的寒伧得可笑的屋子里来了。

他站在炉子旁边,向他的作品迅速而痛苦地瞥了一眼。它是他的骄傲和不幸,是他的天堂和地狱。这作品慢慢地进展,遇到困难,停住了——一次又一次!他站起来,为了要使他与那稿子之间有一些距离。离远一点常常使人能够概观全面,能够对材料有更广的视野,能够想出办法。

屋子里是一片寂静,只能听见扫过小巷的风声,以及打在窗子上的雨声。所有的人都熟睡了,

房东和他的眷属,绿蒂和孩子们。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醒着,站在那冰凉的炉子旁边,痛苦地看着他的作品。病态的不满足,让他对自己的作品失掉了信心。他的凹进去的受了伤的眼睛,投出来的目光带着点悲哀的神气。

不,失败了,一切全没有了!它是一堂干燥的、呆板的历史讲义,宽泛、单调,根本不能上

演!完了。一次失败。一个没有成功的尝试。破产。

他叹息,用两手捂着眼睛,着了魔似在房子里走着。他坐在靠墙的椅子上,两只手交叉起来放在两膝中间,眼睛无精打采地看着地板。

良心……他的良心喊得多响啊!

他伸直了身体,把胳臂交叉起来,他的眼光在眉毛下面透露出美丽的哀怨。他还不算不幸,

至少还不算太不幸!要有勇气,要有足够的健康,要相信痛苦……

他将眼光投向稿子,把胳臂交叉起来,紧紧地压在胸部。才能——它本身不就是痛苦吗?如

果说桌上的那个该死的作品使他痛苦,他从来没有以自己的才能来炫耀。才能不仅仅是一种本领。归根结蒂,它是一种需要。一种对理想的艰巨的探求,一种在痛苦中产生并提高它的能力和不满足。对最伟大的人,最不满足的人来说,他们的才能就是最严峻的鞭策。——不要抱怨!不要夸耀!要谦虚地忍耐!不要重视那些负担和成绩,那些要求、控诉和困苦,要蔑视它们——这就是使人伟大的关键!

他站起来,拿来鼻烟盒,狠狠地闻了一下,然后背起手在屋子里急促地走起来,烛光在他带

动的风中摇晃。——伟大!不平凡!征服世界和永垂不朽!要出名;——要为全世界的人民所知道,所爱戴!你们胡说八道地谈到利己主义,你们根本不知道这一个梦和这个要求的甜蜜!

他那大鼻子的鼻翼鼓起来了,眼睛里射出了威胁的光,瘦削的腮上升起一阵红晕,一缕火焰

从艺术家的自我中心的火中喷发出来。他那种对自我的狂热在他内心里不可消灭地燃烧着。他决心把才能和艺术方面的武器完全为它施展出来。不是为了报酬,而只是由于必要!这就是他的野

心,没有人可以比他更伟大,也没有人能为这崇高的东西忍受更多的痛苦。

没有人!——他站住了,用手捂着眼睛,上身稍微倾斜。同平常一样,他又陷入极大的不安

中,又急躁,又热心,他感觉到自己内心在涌动,因为他要保卫他自己的品质和艺术家的人格。

从内在的创造力对题材、素材、表现的可能性的最初有节奏的冲动——一直到思想,到形象,

到单个字,到写成行:这是多大的斗争啊!多大的痛苦的过程啊!他的作品就是对形象、界限、具体的憧憬,对明朗世界的憧憬,对幸福的憧憬……

对幸福的憧憬……他的嘴唇抽搐起来;就仿佛他的目光转向了内心。他慢慢用手捂住了脸。他走进隔壁的屋子里,淡蓝的灯光从挂灯上泻出来。花布帘子静静地遮盖着窗子。他站在床边,向枕头上那甜蜜的头弯下腰去……一缕黑发盘曲在腮上,腮上发出珍珠般的光泽,孩子似的嘴唇在沉睡中张开来……我的妻!亲爱的!你追随我的渴望吗?你到我这儿来,变成我的幸福吗?你是我的幸福,安静吧!睡吧!上帝作证,我非常爱你。我只是有时候找不到我的情感,因为我常常由于痛苦而疲倦,由于同我自己授予自己的任务斗争而疲倦。

他离开她那可爱的睡眠的温暖,向周围看了看,走回去了。钟声警告他,夜是多么深了,但同时也很慈祥地告诉他,沉重的时刻结束了。他轻松地呼吸了一下,嘴唇紧闭起来,他走过去拿起了笔,——不要胡思乱想,不要走向混乱,至少不要在那里停住,而是要从混乱中走向光明。不要胡思乱想!要工作!划定界线,舍弃一些东西,创造一些东西,完成它!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他没有能够得到他追求的那一点幸福,就把背靠在壁炉上,咳嗽着。”

“那一点幸福” 是指他想去壁炉前取暖,“把背靠在壁炉上”。因为壁

炉的瓷砖是凉的,他的手没能获得温暖,使他非常失望。

B.病态的不满足,让他对自己的作品失掉了信心。其实他的作品已经很好

了,但是他还不满足,这说明他的心理是有些病态的。

C.小说写他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的时候,独自在房间里思索、徘徊,

屋里的寂静,窗外的风声和雨声,渲染出孤寂凄苦的氛围,烘托出主人公

内心所经历着的极度痛苦。

D.他的作品“是他的骄傲和不幸,是他的天堂和地狱”。意思是这部他付

出了很多心血的作品,为他带来过成功和荣誉,同时也带给他许多不幸,

使他吃尽苦头 。

E.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在创作中遇到困难而几乎丧失信心,但在心灵的感召

下, 又重新振作起来的过程。小说用细致深刻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意

志坚强、思想高尚的伟大灵魂。

(2)小说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写他到隔壁房问去亲吻熟睡的妻子,这一情节的作用是什么?请简

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在创作中遇到困难时的心路历程,你从他的经历中获得

哪些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邵逸夫:搭起心中的“逸夫楼”

1929年到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不少电影院也不得不关门停业。邵氏兄弟毅然决定坚持下去,邵逸夫意识到,尽管在南洋已建立起自己的影业基础,但是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有声电影相比,自己的无声电影定将被淘汰,于是他提出了拍摄有声电影的建议。

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从美国好莱坞买回了所需的“讲话机器”。虽

然邵逸夫在自己的电影院里安上了有声设备,但有声影片还没拍出来。他不得不自己坐下来写剧本,两只脚被蚊虫咬得吃不消,他只好打上一桶水,把脚泡在水里。一写半个月,可是都不满意。他一边继续拍无声片,一边摸索有声片的拍摄技术。终于在摸爬滚打出一身电影制作的真功夫后,1932年,他自任制片和导演,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轰动一方。据说放映的时候,观众对电影中的人说话十分惊奇,只要一有声音出来,就大声欢呼!这部影片成本1万元,而仅在广州一地的放映收入就达60万元。这一成功不仅使邵氏机构转危为安,也为邵逸夫后来大规模进行电影制作轰开了道路。邵逸夫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

1957年,邵逸夫正式移师香港,次年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20世纪60年代后,

邵氏公司长期称雄港岛,曾拍摄过上千部电影。邵逸夫说:“我生产电影,就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和愿望。我们的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他们怀念祖国大陆,也怀念自己的文化传统。”从1958年到1973年,邵氏公司拍摄的影片,在历届亚洲电影节中共得大小奖项46项,创下中国电影史纪录。

他每天最低限度看一部电影,几十年来坚持不辍。好的电影和坏的电影他同样喜欢看,他要看好的电影好在哪里,坏的电影怎样坏。他不但是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而且是中国最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精通了电影中的任何工作: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样样内行。而他取得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他做事认真。他曾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邵逸夫在每部邵氏作品的包装上都印上“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宣传语。为了保证影片质量,他对影片严格把关。出现劣片,若无法补救,宁愿烧掉,邵氏在37年间烧掉的影片以十部计。“邵氏出品,必属佳片”此话绝非诳语。

作为亿万富翁,邵逸夫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早在1973年他就设立了邵氏基金会,

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从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内地。从那一年起,他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港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邵逸夫对中国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他曾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成长靠教育。”如今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他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中国各地。

在很多人心目中,“逸夫”早已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美好的符号,代表着“达则兼济天

下”的仁者情怀。这位让人尊敬的百岁老人,在人们心中搭建了一座“逸夫楼”。

(摘编自耿晓星、韩梦泽《百年传奇邵逸夫大传》)

相关链接:

①他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见证了中国电影从黑白到彩色的全部历史。他的邵氏电影曾经几乎垄断香港的电影工业,他的TVB迄今仍是屹立香江的电视巨无霸……他就是邵逸夫。(《新华日报》2014年1月8日)

②邵逸夫一点都不掩饰自己对商业片的偏好。他坦言:“经营邵氏影城,是做生意。如果拍一部纯艺术的电影,少人看,就少得益。如果香港人喜欢艺术,可以去艺术中心。我宁愿捐钱给艺术中心,做艺术节。但是拍电影,就是要拍大家都看的片。”

③邵逸夫历年捐助社会公益超过100多亿港元。截至2012年,他共捐赠内地教育47.5亿港币,捐建项目超过6000个。汶川和雅安地震后,他都捐出1亿港币。

(《人物周刊》2014年1月)

⑴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由于世界性的经济萧条,电影业也不景气,邵逸夫却准备在困境中坚持,他意识到无声电

影前景黯淡,便做出了放弃无声电影改拍有声电影的决定。

B.邵逸夫拍摄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轰动一方,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感受,

票房上大获成功,这为他后来大规模进行电影制作奠定了基础。

C.邵氏公司长期称雄港岛,拍摄了上千部电影,邵逸夫在拍摄影片时注意满足观众的需求和

愿望,顺应观众的文化心理,注重商业性,更注重艺术性。

D.邵逸夫是一位精通电影的专家,他长年累月坚持看电影,使自己不但成为看电影最多的中

国人,还精通了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等工作。

E.邵逸夫乐善好施,历年对社会公益的捐助数额惊人、项目众多,尤其是他认为“国家振兴

靠人才,人才成长靠教育”,对文化教育事业他更为关注。

⑵邵逸夫能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⑶文中说“‘邵氏出品,必属佳片’此话绝非诳语”的依据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⑷为什么说邵逸夫“在人们的心中搭建了一座‘逸夫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第Ⅱ卷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不要只看到 的东西,不要随波逐流,要真的下功夫,去找国家真正需要的东西,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②艺术家能够最大范围、最大限度地深入生活、把握生活固然好,但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涉猎过宽,与其到处 ,不如深入一点。

③我国的利率改革是一项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制度改革。然而遗憾的是,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个研究角度关注甚少;偶有涉及,也是 ,零零碎碎。

A.浮光掠影 蜻蜓点水 走马观花 B.浮光掠影 走马观花 蜻蜓点水

C. 蜻蜓点水 走马观花 浮光掠影 D.蜻蜓点水 浮光掠影 走马观花

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

A.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应具有节省交易时间和空间,提高交易效率的特点,它深受工作忙碌的上班族所欢迎。

B.鉴于巴黎遭受恐怖袭击和目前外国恐怖分子对美国本土安全造成的威胁,美国政府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恐怖袭击事件的不再发生。

C.针对几乎每年春运都会出现的“一票难求’,百度360,携程等APP抢票神器可谓“各显神通”,一键式刷票抢票,让用户即使处于离线状态,依旧可以在云端抢票。

D.贵州盲人女教师刘芳无时无刻不心系学生,凭借着超人的毅力,教书、书写、救助贫困儿童,被人称作“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中最有哲理的思想。“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人与人之间因为不同而产生和谐。 。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元化”。孔子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别人和我们不同,但我们仍然能和睦相处。

A.这就像交响乐,虽然每个人的乐器各不相同,但在一起合奏就十分动听,大提琴跟长号不同,小提琴跟大提琴不同。

B.虽然每个人的乐器各不相同,小提琴跟大提琴不同,大提琴跟长号不同,这就像交响乐,但在一起合奏就十分动听。

C.这就像交响乐,小提琴跟大提琴不同,大提琴跟长号不同,虽然每个人的乐器各不相同,但在一起合奏就十分动听。

D.虽然每个人的乐器各不相同,小提琴跟大提琴不同,大提琴跟长号不同,但在一起合奏就十分动听,这就像交响乐。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空不超过25字。(6分)

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中国人社会意识、社会整体观念比较发达,把为他人尽义务、为社会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西方人则不同,① , ② 。其实,在现代社会里,人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因此,要建立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在文化取向上,就不应该在中西文化中做“非此即彼”的单向度思考,而 ③ 。

17.下图是2016年G20杭州峰会会标。请仔细观察,写出构图要素,解读构图要素的寓意。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不超过90个字。(5分)

构图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②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

③美国物理学家费因曼说:“我有一双神奇的手,一只不断重复,另一只不断地颠覆前人的理论。” 要求: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文章

  • 高三备课组工作计划
  • 高三备课组工作计划一:高三下学期英语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XX高考英语科备考,我们将以<黑龙江省英语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外研新课标版的高中英语课本为基础,制订详细周密的复习计划,切实抓好高三英语复 ...查看


  • 2014年学校五四青年节活动方案
  • 今年是"五四"运动94周年,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1周年,为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我校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引领我校团员青年与学校同发展,为创建和 ...查看


  • 高二语文备课组市级课题申报
  • 附件2: 延安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 申请"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 提高高中语文早读课效率的实践研究 学 科 分 类: 高中语文 课 题 负 责 人: 贺 海 宁 所 在 单 位: 陕西延川中学 延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查看


  • 1高二语文组工作计划
  • 2011--2012学年度高二语文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引导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扩大学生的只是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 ...查看


  •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横塘路]教案
  • 横塘路 教学目标: 1.鉴赏诗歌的意境和画面. 2.学会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整体把握诗歌,并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研习,合作探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查看


  • 高二语文试题分析报告
  • 2014年朱店中学高二语文试题分析报告 朱素英 一. 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 ...查看


  •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 考试名称: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 年级 高二 科目 语文 考试时间 2014年9月28 卷面分析教师 邬胜芳 一.试卷与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1.试卷情况分析:(主要包括题型.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少于200字) 本次试卷题型依据高考题型(科技文阅读 ...查看


  • 2015学期高二下学期语文学考计划
  • 高二语文学考计划 薛行奎 高二半年语文的教学重点是学考,高二开学之初,我们就依据学校的具体计划安排,制定了这一学期的教学思路及计划安排,划阶段.分层次.定目标.定任务.在备考相应阶段,力求每一步备考都有章可循,按时而动.备课组把语学考文复习 ...查看


  • 五月份月考
  • 2013-2014学年度(下)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出题人:毕成林 许景华 刘达 时间:2014年5月28日 一.选择题(2分×10=20分)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攫住(jué) 发掘(jué) 匀称(chèng) B.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