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的童年2

(2006-08-13 17:01:48)

转载

说到牛根生不幸的童年,我也想到了我自己,虽然我俩生的年代不同,有些情况不是很相似,但又有相似之处。因此感慨颇多,人生在世难啊!不论是谁,都会有一部辛酸史,坦途是不存在的。当我问到牛根生这段往事的时候,他曾对我说当时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养父被公安抓走了,送进了拘留所,养母被戴上尖帽,每天游街,造反派既逼她交待罪行,又给她规定每天必须把街道打扫的干干净净。牛根生说当时养母的身体状况十分不好,经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一病不起,是他扶着母亲去接受批斗。造反派向她身上泼污水、投石块儿还有时拳打脚踢。牛根生就尽量保护着母亲,起到盾牌的作用,同时,牛根生还早早的起来,替养母打扫街道,为啥起的那么早呢?一是怕别人看见了难看,二是怕造反派不答应。从此牛根生担当起整个家务。您别忘了他可是十一岁的孩子。常言道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时间就是胜利,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老牛家又都恢复了正常,父亲被放出来了,母亲被批斗也告一段落,牛根生也开始上学了。他抱着长时间的疑问询问母亲到底这是为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你们?养母向他叙述了一段传奇的往事。

牛根生的养父是张家口人,家庭环境也很清苦,父母生了他们兄弟三人,当时国民党抓壮丁把他的养父抓了去。他的养父很机警,半路又跑了回来,没出两个月,国民党又把养父抓了壮丁,他想跑结果失败了,被人家半路抓了起来。按着国民党的规定,逃跑就等于是逃兵,应该枪毙,借此杀一儆百。就在枪毙他养父的那天,行刑队押着养父刚走出东门,迎面却遇上养父的一个熟人,此人也是国民党军官,小名叫二泥子,他是养父从小的铁哥们,现在居然当上了国民党的连长,双方走了个顶头碰。养父一看是二泥子,就又喊又叫:“二泥子,快救救我吧!我是牛老大啊!”说起来二泥子还真不错热心肠,他马上把行刑官拦住,寻问是怎么回事?这个行刑官也是一个连长,还是二泥子的好朋友,就把经过讲述了一遍,二泥子把他拉到一边,小声说:“算了,高高手,把他放了得了。这年月兵荒马乱的,你我都应该积点德啊!”说着又塞给对方一些好处。行刑官考虑了一下,心说这又不是什么要命的案子,就是放了也没人核对,所以就同意了,养父因此捡了条命,您说这不是传奇吗?都说人命关天,可是两个熟人就几句话就把一个人给救了。二泥子还真够意思,问养父有没有工作?养父摇摇头,二泥子说:“警署里有我认识的人,干脆你当个警察算了,钱虽然不多,可省着被抓壮丁啊,养父自然是高兴的答应了,就这样,牛根生的养父成了警署的一名警员,还神气了一阵子。哪知过了一段时间,傅作义将军宣布起义,要求军队和警察一块起义,同时还宣布愿留的留,愿走的走,留去自由。养父有个顶头上司杨警长做过不少坏事,他作贼心虚,不愿留下,他给上级打了个报告要求要走,他的上级说你走也行,可是你这摊工作交给谁啊?这位警长马上把牛根生养父的名字提出来了,就叫他代替我吧。结果,牛根生的养父就这样糊了八涂当上了警长,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解放后,按照镇压反革命条例养父正好在线上,所以才被抓了进去。好在没有民愤又没做过恶事,本人又不知情,所以调查清楚之后就把他释放了。说到养母,她是山西国民党一位高级军官的小妾,也风光过几年,在国民党撤离大陆的时候,丈夫要飞往台湾,她不愿意走就留了下来。后来从山西来到张家口,经人介绍才与牛根生的养父结了婚,因为她是女高毕业,有点文学功底,难怪她给牛根生讲了那么多的典故。文大虽然结束了,可是他家的生活却远不如从前,牛根生在学校也不得烟抽,有些同学抓住牛家的短处,经常合伙谩骂他、讽刺他甚至打他。还有的人把他的书包扔到厕所里。牛根生寡不敌众又心虚理短,受了许多窝囊气,他开始动脑筋了,照这样下去非被他们欺负死不可,我要有几个帮手就好了,可如何能找到帮手呢?想来想去他有了点子,他把养母给他的零花钱不花,全都分给几个要好的同学,他还把家里的吃的分给他们,一来二去,他交上了几个铁哥们,有几次有人欺负他,还没等牛根生说话,这几个铁哥们就一拥而上抱打不平了。就因为这样,他少受了很多窝囊气,腰杆也硬起来了,多年来我总结了一条经验:叫做财散人聚;人聚财散。我听到之后,觉得十分有理,是啊,一个人能舍得散财,让大家都受益,那么当你有困难的时候,大伙就能帮助你,这就叫财散人聚,否则食心财黑,光想自己不想旁人的人也就失去了人们的帮助,这就叫财聚人散。说书唱戏,讲今比古,有许多历史人物、成功人士,差不多都是挥金似土、仗义疏财的。如:孟尝君、单雄信、秦叔宝、乃至张作霖,他们的成功有很主要的一条就是财散人聚。

牛根生还跟我讲过一段故事,对他对我都有很大的教育作用。牛根生说文大之后,他家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养母曾领他到山西去讨债,什么债呢?都是些陈年旧账,前边咱们讲过,养母的前夫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逃到台湾去了,他的养母留在了山西,当时她的财富是比较多的,金条、宝石成堆的名贵首饰还有许多古董字画,据说都是很名贵的。养母怕这些东西招灾惹祸,除了她自身携带一部分之外,其他分成四份,寄存到四家好友家中。您想这么贵重的东西也得存放到最好的朋友家里现在家庭困难了,养母到山西向这四家要回自己存放的东西。第一家认出他的养母时,板着脸冷若冰霜,大声吼道:“去去去,谁存过你的东西,你是不是疯了。”紧接着把他们娘俩赶出大门之外。第二家还算不错,对养母说:“那些东西早就没了,你叫我上哪里找去?”养母没有办法又带着牛根生到了第三家,当养母见到老朋友时刚一提这个话头,那位朋友就暴跳如雷说:“你什么时候把东西放在我家了?这简直是讹人。”养母与他俱理力争,他却一把把养母的手腕抓住恶狠狠地说:“走,咱们到公安局讲理去。我就不信政府能替你这国民党的小老婆作主。”说着连推带搡把他们赶出屋外。您想在那种社会背景下养母怎么敢上公安局?她只好忍气吞声带着牛根生到了第四家不用问又是吃了一顿闭门羹,此行不但伤财惹气,养母还受了重大的打击。回到家后旧病复发一病不起,经常哭着说:“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啊!明明拿了我家东西,却瞪眼不认账,简直是狼心狗肺。”牛根生劝她说:“算了,这么多年的事了,还提它干什么?当初你要是把这些东西送给他们,还能落个好,咱们去了,起码能热情款待,谁让你寄存来着?人家不认账你有啥办法!”说到这儿,我要发表一些感慨:我们常说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磕瓜子磕出来个臭虫——啥仁(人)都有。知恩必报者有之、忘恩负义者有之,正人君子更有之,势力小人也有之。所以您交朋友时千万要擦亮眼睛啊!!牛根生的看法也是有道理的,不如把东西就给了他们,这样也许能落个好。所以财散人聚、财聚人散这两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您说呢?

(2006-08-13 17:01:48)

转载

说到牛根生不幸的童年,我也想到了我自己,虽然我俩生的年代不同,有些情况不是很相似,但又有相似之处。因此感慨颇多,人生在世难啊!不论是谁,都会有一部辛酸史,坦途是不存在的。当我问到牛根生这段往事的时候,他曾对我说当时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养父被公安抓走了,送进了拘留所,养母被戴上尖帽,每天游街,造反派既逼她交待罪行,又给她规定每天必须把街道打扫的干干净净。牛根生说当时养母的身体状况十分不好,经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一病不起,是他扶着母亲去接受批斗。造反派向她身上泼污水、投石块儿还有时拳打脚踢。牛根生就尽量保护着母亲,起到盾牌的作用,同时,牛根生还早早的起来,替养母打扫街道,为啥起的那么早呢?一是怕别人看见了难看,二是怕造反派不答应。从此牛根生担当起整个家务。您别忘了他可是十一岁的孩子。常言道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时间就是胜利,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老牛家又都恢复了正常,父亲被放出来了,母亲被批斗也告一段落,牛根生也开始上学了。他抱着长时间的疑问询问母亲到底这是为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你们?养母向他叙述了一段传奇的往事。

牛根生的养父是张家口人,家庭环境也很清苦,父母生了他们兄弟三人,当时国民党抓壮丁把他的养父抓了去。他的养父很机警,半路又跑了回来,没出两个月,国民党又把养父抓了壮丁,他想跑结果失败了,被人家半路抓了起来。按着国民党的规定,逃跑就等于是逃兵,应该枪毙,借此杀一儆百。就在枪毙他养父的那天,行刑队押着养父刚走出东门,迎面却遇上养父的一个熟人,此人也是国民党军官,小名叫二泥子,他是养父从小的铁哥们,现在居然当上了国民党的连长,双方走了个顶头碰。养父一看是二泥子,就又喊又叫:“二泥子,快救救我吧!我是牛老大啊!”说起来二泥子还真不错热心肠,他马上把行刑官拦住,寻问是怎么回事?这个行刑官也是一个连长,还是二泥子的好朋友,就把经过讲述了一遍,二泥子把他拉到一边,小声说:“算了,高高手,把他放了得了。这年月兵荒马乱的,你我都应该积点德啊!”说着又塞给对方一些好处。行刑官考虑了一下,心说这又不是什么要命的案子,就是放了也没人核对,所以就同意了,养父因此捡了条命,您说这不是传奇吗?都说人命关天,可是两个熟人就几句话就把一个人给救了。二泥子还真够意思,问养父有没有工作?养父摇摇头,二泥子说:“警署里有我认识的人,干脆你当个警察算了,钱虽然不多,可省着被抓壮丁啊,养父自然是高兴的答应了,就这样,牛根生的养父成了警署的一名警员,还神气了一阵子。哪知过了一段时间,傅作义将军宣布起义,要求军队和警察一块起义,同时还宣布愿留的留,愿走的走,留去自由。养父有个顶头上司杨警长做过不少坏事,他作贼心虚,不愿留下,他给上级打了个报告要求要走,他的上级说你走也行,可是你这摊工作交给谁啊?这位警长马上把牛根生养父的名字提出来了,就叫他代替我吧。结果,牛根生的养父就这样糊了八涂当上了警长,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解放后,按照镇压反革命条例养父正好在线上,所以才被抓了进去。好在没有民愤又没做过恶事,本人又不知情,所以调查清楚之后就把他释放了。说到养母,她是山西国民党一位高级军官的小妾,也风光过几年,在国民党撤离大陆的时候,丈夫要飞往台湾,她不愿意走就留了下来。后来从山西来到张家口,经人介绍才与牛根生的养父结了婚,因为她是女高毕业,有点文学功底,难怪她给牛根生讲了那么多的典故。文大虽然结束了,可是他家的生活却远不如从前,牛根生在学校也不得烟抽,有些同学抓住牛家的短处,经常合伙谩骂他、讽刺他甚至打他。还有的人把他的书包扔到厕所里。牛根生寡不敌众又心虚理短,受了许多窝囊气,他开始动脑筋了,照这样下去非被他们欺负死不可,我要有几个帮手就好了,可如何能找到帮手呢?想来想去他有了点子,他把养母给他的零花钱不花,全都分给几个要好的同学,他还把家里的吃的分给他们,一来二去,他交上了几个铁哥们,有几次有人欺负他,还没等牛根生说话,这几个铁哥们就一拥而上抱打不平了。就因为这样,他少受了很多窝囊气,腰杆也硬起来了,多年来我总结了一条经验:叫做财散人聚;人聚财散。我听到之后,觉得十分有理,是啊,一个人能舍得散财,让大家都受益,那么当你有困难的时候,大伙就能帮助你,这就叫财散人聚,否则食心财黑,光想自己不想旁人的人也就失去了人们的帮助,这就叫财聚人散。说书唱戏,讲今比古,有许多历史人物、成功人士,差不多都是挥金似土、仗义疏财的。如:孟尝君、单雄信、秦叔宝、乃至张作霖,他们的成功有很主要的一条就是财散人聚。

牛根生还跟我讲过一段故事,对他对我都有很大的教育作用。牛根生说文大之后,他家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养母曾领他到山西去讨债,什么债呢?都是些陈年旧账,前边咱们讲过,养母的前夫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逃到台湾去了,他的养母留在了山西,当时她的财富是比较多的,金条、宝石成堆的名贵首饰还有许多古董字画,据说都是很名贵的。养母怕这些东西招灾惹祸,除了她自身携带一部分之外,其他分成四份,寄存到四家好友家中。您想这么贵重的东西也得存放到最好的朋友家里现在家庭困难了,养母到山西向这四家要回自己存放的东西。第一家认出他的养母时,板着脸冷若冰霜,大声吼道:“去去去,谁存过你的东西,你是不是疯了。”紧接着把他们娘俩赶出大门之外。第二家还算不错,对养母说:“那些东西早就没了,你叫我上哪里找去?”养母没有办法又带着牛根生到了第三家,当养母见到老朋友时刚一提这个话头,那位朋友就暴跳如雷说:“你什么时候把东西放在我家了?这简直是讹人。”养母与他俱理力争,他却一把把养母的手腕抓住恶狠狠地说:“走,咱们到公安局讲理去。我就不信政府能替你这国民党的小老婆作主。”说着连推带搡把他们赶出屋外。您想在那种社会背景下养母怎么敢上公安局?她只好忍气吞声带着牛根生到了第四家不用问又是吃了一顿闭门羹,此行不但伤财惹气,养母还受了重大的打击。回到家后旧病复发一病不起,经常哭着说:“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啊!明明拿了我家东西,却瞪眼不认账,简直是狼心狗肺。”牛根生劝她说:“算了,这么多年的事了,还提它干什么?当初你要是把这些东西送给他们,还能落个好,咱们去了,起码能热情款待,谁让你寄存来着?人家不认账你有啥办法!”说到这儿,我要发表一些感慨:我们常说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磕瓜子磕出来个臭虫——啥仁(人)都有。知恩必报者有之、忘恩负义者有之,正人君子更有之,势力小人也有之。所以您交朋友时千万要擦亮眼睛啊!!牛根生的看法也是有道理的,不如把东西就给了他们,这样也许能落个好。所以财散人聚、财聚人散这两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您说呢?


相关文章

  • 在苦难中成长--读[童年]有感
  • 在苦难中成长--读<童年>有感 在苦难中成长,本是一种磨励.苏联作家高尔基就是其中一位. 他的外祖父是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常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他的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人,为着家产争吵斗殴.虐待自己的妻子.他的外 ...查看


  • 坚强,战胜苦难
  • 坚强,战胜苦难 ---读<童年>有感 童年,温暖如春:童年,美妙如歌:童年,幸福而又快乐.它可用世上最纯洁最美丽的语言来形容.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拥有五彩斑斓.缤纷多姿的童年--有些人是在苦难中长大的.假期中,我拜读了高尔基的&l ...查看


  • 论童年经验对安徒生创作的影响
  • 论童年经验对安徒生创作的影响 作为生命的起点和人性最初的展开,童年经历孕育了作家在最初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1]包括童年时期的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知识.意志等多种因素.这种童年经历作为基调和底色参与到作家的审美 ...查看


  • 在苦难中长大的孩子--读[童年]有感
  • 在苦难中长大的孩子--读<童年>有感 <童年>是原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形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文章开头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的父亲就死了,在这之后,他和他的外祖母和母亲一起回到了他母亲的娘家,接着 ...查看


  • 童年记忆的世界_读莫言_透明的红萝卜_
  • 童年记忆的世界 --读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石天强 [1]如同许多研究者已经注意到的,莫言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存在着儿童 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冲突.儿童世界--即黑孩儿的世界--是审美的,叙述人通 过塑造这个孩子对声音 ...查看


  • 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 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重点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认识和了解作者生活境况,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联想与想像能力的培养. 2. ...查看


  • 雷锋苦难的童年读后感
  • <雷锋苦难的童年>读后感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是"千古流传"的佳话,但谁能想象雷锋小时候是受了多大的苦呢?小小年纪就失去了亲人,为了补贴照顾自己的六叔奶奶家,雷锋经常偷偷 ...查看


  • 读后感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 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逆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最高学府,也是生活的恩赐. 童年的逃学生活和青年的坎坷经历对沈从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过去的经验中重新发现自我 ...查看


  • 童年片段读后感
  • 童年片段读后感(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童年>这本书中的阿廖沙用苦难的一生和用于拼搏的精神诠释了这个道理. 阿廖沙那悲惨.令人怜悯,令人感叹,令人同情的童年故事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 ...查看


  • 童年经验与作家的审美追求
  • [摘 要]童年经验对作家的审美追求有着巨大甚至是根本性的影响,它包括作家童年生活里的大自然.苦难遭际.女性形象等.同时,作家后天形成的审美观念和心境对童年记忆的有意识与无意识改造,都会使那个源初本真的童年生活变得文学化.唯美化. [关键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