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5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掌握“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 2、根据重点段落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初步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季羡林与小作者的对话内容。 一、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出示季羡林简介。 师:今年已经九十八岁高龄了,从 1935 年起,曾经留学德国十年,被德国这个爱花的民族,被德国人与众不同的 养花深深感动。1985 年他又一次来到德国,勾起了他的回忆,写下一篇精美的短文(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 的。 题目中有一个地方很有意思(反义词) ,注意读好,一齐再读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随着季老的介绍去欣赏德国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注意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想想,围绕着花,每一个自然段写了 什么。 2、出示两个新词。 wǎn 莞尔一笑 抽读。 师: “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 chà yān 姹紫嫣红 抽读。 师: “嫣”写的时候哪儿要特别注意?在生字表边上写一写。 再齐读一遍。 3、交流:说说围绕着花,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4、师:我们已经看到了全文的脉络,接下来,请同学们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试着根据重点段落来归纳课 文主要内容。课文四个自然段,二、三自然段是重点。谁来把两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课文,领略风情。 1、师:文中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话就说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找出来。 出示: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师:这句话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第二层是“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这两层意思是并 列的,所以中间用了分号隔开。 2、浏览课文,文中哪些语句具体在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哪些语句具体在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分别找 出来。 A、交流: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出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 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师:自由读读这段话,怎么就能看

出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①“花朵都朝外开” 1

②“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师:在这儿“花的脊梁”是什么? 师:假如你就是屋子的主人,你为什么要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让花都朝外开? 这时,你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你的心情怎样? 师:德国人养花真是与众不同,非常奇特呀! (板书:奇特。 )齐读。 B、交流: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 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自己再读读这段文字,从哪些地方,让你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让你陶醉其中? 交流 预设一: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感情朗读(注意:任何、家家户户、都、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 齐读。 预设二:花的海洋、应接不暇。 “花的海洋” 师:你是怎样理解“花的海洋”? ②“应接不暇” 师:什么是“应接不暇”? 有感情朗读 C、 (看图)师:同学们,我们一起走在这样的街上,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我们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 ,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 ,看了近处又想看(远 处) ,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 。 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想象说话 交流 师:这里的鲜花如此美丽,如此壮观,让人应接不暇呀,我们欣赏到了德国奇丽的景色。 (板书:奇丽) ④写一写:假如你就是一名游客,你想对花的主人说些什么呢? 写后先读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 3、师:美丽的大街,花香醉人,心旷神怡,这样的奇丽景色离不开人们崇高的思想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课文中说的 ——(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师:联系上文说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什么吗? 投影出示:我为人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人人为我——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师:我为人人——我把花种在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我看到什么? 人人为我——我走在街上,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我又看到什么? 是师:啊,这多么有意思呀!所以作者说——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 师:你读懂这句话了吗?“颇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有什么让我们“颇耐人寻味”呢? 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师:我为人人,这是在

奉献美;人人为我,这是在收获美。原来在奇丽的景色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崇高的思想境界 呀! 4、师:这种耐人寻味的境界过了四五十年了都没有改变。1985 年,季老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了……(引读) “我 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 师:当主人问他德国有什么变化没有时,他说……(引读)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2

师: “美丽”指什么? 师:鲜花是美丽的,在季老眼里,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也是美丽的 再次齐读,出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老师把这八个字的顺序调换了一下,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思辨,交流。 师: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其实包含了我们对人处事的态度。 “我为人人” ,表面上看,似乎是别人受益,但其实 最终受益的是自己。就像课文中,如果人们不把鲜花种在窗外,那我们又怎能欣赏到如此奇丽的景色呢? 就像在这次四川汶川地震,人员死伤,城市乡镇遭到毁灭性打击,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捐款捐物,有 的献血,还有的来到灾区直接参与抗震救灾。我想,我们清河小学 504 的同学也一定做了你们的贡献,是吗? 同学们,从你们的行动中,我为你们“我为人人”的思想深深地感动。虽然我们的捐款对于抗震救灾只是杯水车薪, 但是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心存“我为人人”的思想,都为灾区人民尽一点自己的帮助,四川一定会重建美好的家园。

3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掌握“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 2、根据重点段落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初步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季羡林与小作者的对话内容。 一、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出示季羡林简介。 师:今年已经九十八岁高龄了,从 1935 年起,曾经留学德国十年,被德国这个爱花的民族,被德国人与众不同的 养花深深感动。1985 年他又一次来到德国,勾起了他的回忆,写下一篇精美的短文(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 的。 题目中有一个地方很有意思(反义词) ,注意读好,一齐再读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随着季老的介绍去欣赏德国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注意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想想,围绕着花,每一个自然段写了 什么。 2、出示两个新词。 wǎn 莞尔一笑 抽读。 师: “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 chà yān 姹紫嫣红 抽读。 师: “嫣”写的时候哪儿要特别注意?在生字表边上写一写。 再齐读一遍。 3、交流:说说围绕着花,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4、师:我们已经看到了全文的脉络,接下来,请同学们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试着根据重点段落来归纳课 文主要内容。课文四个自然段,二、三自然段是重点。谁来把两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课文,领略风情。 1、师:文中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话就说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找出来。 出示: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师:这句话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第二层是“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这两层意思是并 列的,所以中间用了分号隔开。 2、浏览课文,文中哪些语句具体在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哪些语句具体在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分别找 出来。 A、交流: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出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 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师:自由读读这段话,怎么就能看

出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①“花朵都朝外开” 1

②“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师:在这儿“花的脊梁”是什么? 师:假如你就是屋子的主人,你为什么要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让花都朝外开? 这时,你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你的心情怎样? 师:德国人养花真是与众不同,非常奇特呀! (板书:奇特。 )齐读。 B、交流: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 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自己再读读这段文字,从哪些地方,让你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让你陶醉其中? 交流 预设一: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感情朗读(注意:任何、家家户户、都、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 齐读。 预设二:花的海洋、应接不暇。 “花的海洋” 师:你是怎样理解“花的海洋”? ②“应接不暇” 师:什么是“应接不暇”? 有感情朗读 C、 (看图)师:同学们,我们一起走在这样的街上,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我们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 ,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 ,看了近处又想看(远 处) ,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 。 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想象说话 交流 师:这里的鲜花如此美丽,如此壮观,让人应接不暇呀,我们欣赏到了德国奇丽的景色。 (板书:奇丽) ④写一写:假如你就是一名游客,你想对花的主人说些什么呢? 写后先读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 3、师:美丽的大街,花香醉人,心旷神怡,这样的奇丽景色离不开人们崇高的思想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课文中说的 ——(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师:联系上文说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什么吗? 投影出示:我为人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人人为我——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师:我为人人——我把花种在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我看到什么? 人人为我——我走在街上,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我又看到什么? 是师:啊,这多么有意思呀!所以作者说——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 师:你读懂这句话了吗?“颇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有什么让我们“颇耐人寻味”呢? 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师:我为人人,这是在

奉献美;人人为我,这是在收获美。原来在奇丽的景色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崇高的思想境界 呀! 4、师:这种耐人寻味的境界过了四五十年了都没有改变。1985 年,季老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了……(引读) “我 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 师:当主人问他德国有什么变化没有时,他说……(引读)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2

师: “美丽”指什么? 师:鲜花是美丽的,在季老眼里,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也是美丽的 再次齐读,出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老师把这八个字的顺序调换了一下,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思辨,交流。 师: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其实包含了我们对人处事的态度。 “我为人人” ,表面上看,似乎是别人受益,但其实 最终受益的是自己。就像课文中,如果人们不把鲜花种在窗外,那我们又怎能欣赏到如此奇丽的景色呢? 就像在这次四川汶川地震,人员死伤,城市乡镇遭到毁灭性打击,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捐款捐物,有 的献血,还有的来到灾区直接参与抗震救灾。我想,我们清河小学 504 的同学也一定做了你们的贡献,是吗? 同学们,从你们的行动中,我为你们“我为人人”的思想深深地感动。虽然我们的捐款对于抗震救灾只是杯水车薪, 但是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心存“我为人人”的思想,都为灾区人民尽一点自己的帮助,四川一定会重建美好的家园。

3


相关文章

  • 5.[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 5.<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本周进行了第二单元的语文教学,第一课便是<古诗三首>的教学.进入了五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已经不再感到陌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方法也不再感到生涩,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以复习古诗的学习 ...查看


  • 题临安邸教学反思
  • 反思一:题临安邸教学反思 1.古诗教学要"读"出来 古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朗读.诵记,丰富积累上.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诗中进行情感体验,接受熏陶,增强语感,提高品味.而诗是表达人类情感最好的语言方式,所以古诗教学的第一要 ...查看


  • 教学反思(传统阶段性反思)
  • 传统教学反思 刘亚平 一.本阶段学习内容 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二.四级的学习重点为--传统人物介绍,主要介绍了苏轼.李白.杜甫三位人物,在本阶段的学习中,二年级主要从相对通俗易懂的诗词开始导入,进而赏析难度稍高的诗句,并通过对诗句的欣赏.分 ...查看


  • 关于古诗文教学的反思
  • 关于古诗文教学的反思 章汉小学 程明明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大而言之,古诗文是一个富有民族色彩的古典世界,是文学.艺术的中国特色:小而言之,古诗文是一个人精神的底子,是价值观.人生观的中国特色. 教师备课时常把教学重点放在文 ...查看


  •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
  • 反思一: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和同事的评价作了回顾.反思,感触颇多,现小结如下: 一.多法并用,感受诗境 1.抓重点词 为了帮助学 ...查看


  • 柳永词两首之[雨霖铃]教学反思
  • 柳永词两首之<雨霖铃>教学反思 这学期,我所教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中,第二单元共有八首词的学习内容.古诗词是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 ...查看


  • 校本教案 六年级课外古诗
  • 第1课时杳杳寒山道 教学目标: 1.认识<杳杳寒山道>古诗中生僻的字 2.了解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 ...查看


  • 研修方案一
  • 大地基中学语文.英语组课例研修实施方案 (主题一) 依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楚雄市培训中心的要求,结合学校<怎样做课例研修>实施方案的,依据<怎样做课例研修>的内容.特点及其我组教师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组课例研修活动实 ...查看


  • 26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梅 花 今天上了一节评优课<梅花>,这首<梅花>是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所写.与一般描写梅花的诗不同的是它不仅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强性格,而且还表现了梅花幽香扑鼻,洁白如雪柔美的一面 ...查看


  • 游子吟教学反思
  • 反思一:游子吟教学反思 <游子吟>一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所作.这首诗语言质朴简洁.感情细腻深厚,通俗易懂,历来被人们所广泛传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丰富古诗积累.了解诗歌大意,体会母亲对儿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