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园林发展历程分析

工程技术2007N O . 35Sc i e nc e an d Tec hno l o gy I nn ov at i on H er al d 科技创新导报

中国山水园林发展历程分析

王娟

(中州大学450000)

摘要:简要叙述了中国园林在各个历史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趣味和建造者对生活的理想图景。关键词:中国山水园林历史背景审美趣味生活理想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07) 12(b) -0041-01

中国的园林建设开始于原始部落居民对

居住环境的美化和经济需求, 当时很多日常的

生产生活都发生在村宅左近的树林中、溪水园林的修建方式也从摹写神仙海岛的方式转为摹写山林意境的堆山引水, 追求“仿佛丘中”、“有若自然”的意境, 一派自然山林风光。造假山、人工理水, 大量建造成组成片的房屋, 就成为宋代园林的重要标志了。此时的社会主流是大量出身黎庶、经科边。时至今日, 东南沿海地区的客家村落还保

留有相当规模的“风水林”。在封建王朝的农

业社会中, 恬静舒适的乡村生活自然会成为人

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理想图景。这股源流日后

还会对园林建设有更大的影响。

而王家苑囿在先秦时期基本上是一个狩

猎饮宴的戏耍燕乐之地, 这种用于贵族们狩猎

游戏的苑囿, 在秦皇、汉武手里达到高峰, 大

统一之后的秦、汉帝国集中了全国的民力物

力在京城左近大兴宫苑之役, 筑土引水, 苑囿

的建设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此时拥有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的贵族们

更大的理想就是能够长生不老。于是模拟东

海仙境的园林题材就自然而然的进入审美的

意识之中, 仙山妙境也成为被赋予了明确意识

的审美客体, 苑囿也成为以“蓬莱三山”为主

题风景的“主题公园”, 模拟东海仙境更成了

后世帝王苑囿最重要的内容。

从审美经验来看, 此时的人们还来不及细

品慢尝周围这个自然的、物质的、神话的世

界, 出于少年期的整体人类意识渴望着全部把

握它, 但还只是机械的、直观的把握。

从东汉末年直到隋朝的再次统一, 华夏土

地经历了近四百年的连绵战乱, 不仅人民群众

生活在最混乱、最痛苦的社会底层, 身为统治

阶级的士族阶层也同样会因为频繁的兵变和

战乱而朝不保夕。而艺术的发展与经济、政治

的状况却经常不平衡, 潇洒不群、飘逸自得的

魏晋风骨正是产生在这个充满了动荡、混乱、

灾难、血污的时代里。

当时的统治阶层是门阀士族, 士族既有世

代显贵的出身, 又亲身经历过农村庄园的生产

生活, 对于山林景色较为熟悉。他们处于当时

政治斗争的最前沿, 在物质生活上富贵安乐,

精神上却满怀悲苦, 表面的潇洒风流所掩饰的

正是骨子里的巨大苦恼、恐惧和烦忧。于是以

陶潜为代表的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生活方

式成为他们理想化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家世

和少年抱负都使他们对于政治有过兴趣和关

系, 但却十分自觉地从中退了出来。无论人生

感叹或政治忧伤, 都在对自然和对农居生活的

质朴的爱恋中得到安息。从而, 自然景色在他

的笔下, 不再是作为哲理思辨或徒供观赏的对

象, 而成为诗人生活、兴趣的有机组成部分。

此时, 劳动人民的村落住宅, 房前屋后的

小片绿化作为另一种小规模的园林活动随着

士族阶层登上历史舞台, 和以陶渊明为代表的

田园山水的审美趣味成为主流, 一种完全不同

于帝王苑囿那景大而全, 穷奢极欲地享乐主义

的悠闲清净的田园村居似的花园成为时尚。而乱世颠簸之余, 江南的青山秀水提供了暂时举而登官场的庶族地主阶层, 他们多数幼年身的安逸闲适, 江南山川气候的天赋优越条件, 处农村环境, 山林野趣充实着他们的记忆, 而使得园林之美盛极南朝。儒道杂糅的处世哲学又使得他们向往着晚年一个广阔奇妙的审美客体:富有自然美趣功成身退之后的隐居生活, 他们的审美观既要味的、空间韵律变化幅度较大的、时间序列延奢侈享乐, 又要悠游林泉, 这种心理显然不能续程度较长的生活空间被开掘了出来。这种够在真正质朴自然优雅宁静的山水中得到满对自然美的开掘, 极大地震撼着人们的审美心足, 形式美顺理成章地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理。寄情思于山水而超乎山水本身之外, 充在这种审美观的指导下, 园林的人工技巧加重分发挥出审美经验的能动作用, 逐渐在人们开了。北宋的园林就是通过诗词中雕砌的环境掘自然美的基础上成长了起来。气氛和绘画中提炼的环境形象, 实现了主观对造园艺术实践的经验积累, 也使得这一代客观(环境) 的把握, 寄托了主观对客观的希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萌发出茁壮新鲜的根芽。翼。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观完成了第一阶段的飞然而总的来看, 这里不见了六朝园林中自跃。如果说商周秦汉的苑囿是土壤、肥料、种然的空灵之美, 也不见了初盛唐山庄别业中坦子, 那么由此而萌发的六朝园林则是它们的率质直的诗画之美, 有的是精巧细致之美, 是茎、叶、花卉。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观形成了, 充满外在物质的、形式技巧的市井工艺之美。人们热爱自然, 渴望着把握自然, 力图开掘自自两宋之后, 中华文明经蒙古铁骑的血腥然美的奥秘。洗礼, 由历经明代初期严刑峻法的压制, 到16唐代的园林的修建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世纪中叶, 以资产阶级萌芽为代表的市民文化昌盛。不仅都城长安和洛阳新建了很多园林, 才破土而出, 结出鲜花硕果。在经济最发达的同时各地的私家园林的兴建也日趋频繁, 公卿江南地区, 大量的私家园林蓬勃兴起。园林审贵戚们纷纷着力修建自己的私园别业。美意识伴随着文人诗和文人画的发展, 倾向于城市园林在居住庭院内凿地堆山, 种花栽清新自然, 质朴无华。同时又汲取戏剧、音乐、竹, 形成山林意境, 而山居郊野更是利用天然曲艺、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的相关艺术门类景色为主, 很少人工造作, 形成朴野、简素、幽的发展成果, 终于终于在盛清之际, 达到了中寂的风格。此时对于园林的审美趣味, 除了延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境界。这一漫长曲折的过续前朝的山水情趣之外, 还出现了近观细玩的程也正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创造环境美喜好, 于是小型化的园林得以发展, 对松竹梅的不断实践进取。毕竟大自然中的某处美景石的品位更加得宠。还很注意人工造景, 从审并非园林, 只有通过人们的行动加以塑造并与美要求出发开辟游览路线和布置建筑, 构成流我们的梦想浑然一体, 它们才能够成为园林。动的风景画面。此时的社会风尚和创作实践把园林的审参考文献美观推到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开始从高度发[1]李泽厚. 美的历程[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达的抒情诗和内容丰富的山水画中寻求再现社, 2000. 自然美的途径。园林也从开掘自然美到掌握[2]刘天华. 画境文心:中国古典园林之美[M ].它, 又由掌握它而提炼它, 并进而将它典型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 土石构成的动人环境, 在诗人画家的眼里却早[3]中国建筑史编写组. 中国建筑史[M ](第三已超出了本身的实体而升华为艺术形象了。版)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然而在五代十国时期, 中国再次陷入乱世, 很多文人退隐深山以躲避战火, 山石林泉的美再一次给予士大夫们逃逸隐遁的处所。北宋继承前朝, 又重用文人儒士, 使得文化艺术发展到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为绚烂精妙的阶段, 宋代风景园林也广泛深入到城市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有关记载来看, 北宋时的园林, 在构造亭廊, 莳花种树, 引流辟池, 乃至经营位置等方面都有了成熟的手法。由开发自然山水而叠山凿池, 由利用山重水复的自然空间而建造曲折高低的建筑空间。因而大量叠

科技创新导报S ci en ce a nd T e ch no l og y I nn ov a t i on H e r a l d 41

工程技术2007N O . 35Sc i e nc e an d Tec hno l o gy I nn ov at i on H er al d 科技创新导报

中国山水园林发展历程分析

王娟

(中州大学450000)

摘要:简要叙述了中国园林在各个历史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趣味和建造者对生活的理想图景。关键词:中国山水园林历史背景审美趣味生活理想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07) 12(b) -0041-01

中国的园林建设开始于原始部落居民对

居住环境的美化和经济需求, 当时很多日常的

生产生活都发生在村宅左近的树林中、溪水园林的修建方式也从摹写神仙海岛的方式转为摹写山林意境的堆山引水, 追求“仿佛丘中”、“有若自然”的意境, 一派自然山林风光。造假山、人工理水, 大量建造成组成片的房屋, 就成为宋代园林的重要标志了。此时的社会主流是大量出身黎庶、经科边。时至今日, 东南沿海地区的客家村落还保

留有相当规模的“风水林”。在封建王朝的农

业社会中, 恬静舒适的乡村生活自然会成为人

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理想图景。这股源流日后

还会对园林建设有更大的影响。

而王家苑囿在先秦时期基本上是一个狩

猎饮宴的戏耍燕乐之地, 这种用于贵族们狩猎

游戏的苑囿, 在秦皇、汉武手里达到高峰, 大

统一之后的秦、汉帝国集中了全国的民力物

力在京城左近大兴宫苑之役, 筑土引水, 苑囿

的建设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此时拥有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的贵族们

更大的理想就是能够长生不老。于是模拟东

海仙境的园林题材就自然而然的进入审美的

意识之中, 仙山妙境也成为被赋予了明确意识

的审美客体, 苑囿也成为以“蓬莱三山”为主

题风景的“主题公园”, 模拟东海仙境更成了

后世帝王苑囿最重要的内容。

从审美经验来看, 此时的人们还来不及细

品慢尝周围这个自然的、物质的、神话的世

界, 出于少年期的整体人类意识渴望着全部把

握它, 但还只是机械的、直观的把握。

从东汉末年直到隋朝的再次统一, 华夏土

地经历了近四百年的连绵战乱, 不仅人民群众

生活在最混乱、最痛苦的社会底层, 身为统治

阶级的士族阶层也同样会因为频繁的兵变和

战乱而朝不保夕。而艺术的发展与经济、政治

的状况却经常不平衡, 潇洒不群、飘逸自得的

魏晋风骨正是产生在这个充满了动荡、混乱、

灾难、血污的时代里。

当时的统治阶层是门阀士族, 士族既有世

代显贵的出身, 又亲身经历过农村庄园的生产

生活, 对于山林景色较为熟悉。他们处于当时

政治斗争的最前沿, 在物质生活上富贵安乐,

精神上却满怀悲苦, 表面的潇洒风流所掩饰的

正是骨子里的巨大苦恼、恐惧和烦忧。于是以

陶潜为代表的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生活方

式成为他们理想化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家世

和少年抱负都使他们对于政治有过兴趣和关

系, 但却十分自觉地从中退了出来。无论人生

感叹或政治忧伤, 都在对自然和对农居生活的

质朴的爱恋中得到安息。从而, 自然景色在他

的笔下, 不再是作为哲理思辨或徒供观赏的对

象, 而成为诗人生活、兴趣的有机组成部分。

此时, 劳动人民的村落住宅, 房前屋后的

小片绿化作为另一种小规模的园林活动随着

士族阶层登上历史舞台, 和以陶渊明为代表的

田园山水的审美趣味成为主流, 一种完全不同

于帝王苑囿那景大而全, 穷奢极欲地享乐主义

的悠闲清净的田园村居似的花园成为时尚。而乱世颠簸之余, 江南的青山秀水提供了暂时举而登官场的庶族地主阶层, 他们多数幼年身的安逸闲适, 江南山川气候的天赋优越条件, 处农村环境, 山林野趣充实着他们的记忆, 而使得园林之美盛极南朝。儒道杂糅的处世哲学又使得他们向往着晚年一个广阔奇妙的审美客体:富有自然美趣功成身退之后的隐居生活, 他们的审美观既要味的、空间韵律变化幅度较大的、时间序列延奢侈享乐, 又要悠游林泉, 这种心理显然不能续程度较长的生活空间被开掘了出来。这种够在真正质朴自然优雅宁静的山水中得到满对自然美的开掘, 极大地震撼着人们的审美心足, 形式美顺理成章地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理。寄情思于山水而超乎山水本身之外, 充在这种审美观的指导下, 园林的人工技巧加重分发挥出审美经验的能动作用, 逐渐在人们开了。北宋的园林就是通过诗词中雕砌的环境掘自然美的基础上成长了起来。气氛和绘画中提炼的环境形象, 实现了主观对造园艺术实践的经验积累, 也使得这一代客观(环境) 的把握, 寄托了主观对客观的希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萌发出茁壮新鲜的根芽。翼。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观完成了第一阶段的飞然而总的来看, 这里不见了六朝园林中自跃。如果说商周秦汉的苑囿是土壤、肥料、种然的空灵之美, 也不见了初盛唐山庄别业中坦子, 那么由此而萌发的六朝园林则是它们的率质直的诗画之美, 有的是精巧细致之美, 是茎、叶、花卉。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观形成了, 充满外在物质的、形式技巧的市井工艺之美。人们热爱自然, 渴望着把握自然, 力图开掘自自两宋之后, 中华文明经蒙古铁骑的血腥然美的奥秘。洗礼, 由历经明代初期严刑峻法的压制, 到16唐代的园林的修建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世纪中叶, 以资产阶级萌芽为代表的市民文化昌盛。不仅都城长安和洛阳新建了很多园林, 才破土而出, 结出鲜花硕果。在经济最发达的同时各地的私家园林的兴建也日趋频繁, 公卿江南地区, 大量的私家园林蓬勃兴起。园林审贵戚们纷纷着力修建自己的私园别业。美意识伴随着文人诗和文人画的发展, 倾向于城市园林在居住庭院内凿地堆山, 种花栽清新自然, 质朴无华。同时又汲取戏剧、音乐、竹, 形成山林意境, 而山居郊野更是利用天然曲艺、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的相关艺术门类景色为主, 很少人工造作, 形成朴野、简素、幽的发展成果, 终于终于在盛清之际, 达到了中寂的风格。此时对于园林的审美趣味, 除了延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境界。这一漫长曲折的过续前朝的山水情趣之外, 还出现了近观细玩的程也正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创造环境美喜好, 于是小型化的园林得以发展, 对松竹梅的不断实践进取。毕竟大自然中的某处美景石的品位更加得宠。还很注意人工造景, 从审并非园林, 只有通过人们的行动加以塑造并与美要求出发开辟游览路线和布置建筑, 构成流我们的梦想浑然一体, 它们才能够成为园林。动的风景画面。此时的社会风尚和创作实践把园林的审参考文献美观推到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开始从高度发[1]李泽厚. 美的历程[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达的抒情诗和内容丰富的山水画中寻求再现社, 2000. 自然美的途径。园林也从开掘自然美到掌握[2]刘天华. 画境文心:中国古典园林之美[M ].它, 又由掌握它而提炼它, 并进而将它典型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 土石构成的动人环境, 在诗人画家的眼里却早[3]中国建筑史编写组. 中国建筑史[M ](第三已超出了本身的实体而升华为艺术形象了。版)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然而在五代十国时期, 中国再次陷入乱世, 很多文人退隐深山以躲避战火, 山石林泉的美再一次给予士大夫们逃逸隐遁的处所。北宋继承前朝, 又重用文人儒士, 使得文化艺术发展到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为绚烂精妙的阶段, 宋代风景园林也广泛深入到城市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有关记载来看, 北宋时的园林, 在构造亭廊, 莳花种树, 引流辟池, 乃至经营位置等方面都有了成熟的手法。由开发自然山水而叠山凿池, 由利用山重水复的自然空间而建造曲折高低的建筑空间。因而大量叠

科技创新导报S ci en ce a nd T e ch no l og y I nn ov a t i on H e r a l d 41


相关文章

  • 日本古典园林发展演变及其特征分析
  • 日本古典园林发展演变及其特征分析 1 日本古典园林发展历程 日本园林源于巾国,从汉末开始, 日本不断向中同派出汉使,到了隋唐,日本更是大量派遣留学生进人中国围子监学习,可以说这一历史时期是对汉文化的全盘吸收.平安时代后期,日本逐渐摆脱了对巾 ...查看


  • 浅谈隐逸文化与中国园林
  •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传统的隐逸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隐"."士"的解读,挖掘隐逸文化的内涵.同时阐述隐逸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所呈现的各种特点以 ...查看


  • 天人合一与中国园林的境界
  • 第29卷第3期 200 3年3fl 山 SHANXl 西建筑 Vnl29M耵 h,32[XB ^RCHⅡEcruRE 文章编号:n聃-6s25(2∞3103驻64-02 "天人合一"与中国园林的境界 张 梁 摘要:介绍了我国古代& ...查看


  • 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未来
  • 摘要:在分析中国风景园林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园林的发展及功能,分析了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未来. 关键词:园林:景观:中国风景园林:设计 1.相关概念阐述 园林有很多外延含义,在建筑学中,园林一般是指供游客休息游玩的公共建筑或者 ...查看


  • 从白居易的履道坊宅园探究唐代的文人园林观
  • [摘 要]从白居易的履道坊宅园入手,分别分析了履道坊宅园的总体规划布局.营建背景及园主人的心路历程.立意.外环境的选择.植物景观的营造,并浅析了庐山草堂的造园手法,归纳了白居易在履道坊建造过程中追求人居和谐的总体布局.自然主义倾向的植物景观 ...查看


  • 从传统中蜕变_日本现代园林的转型启示
  • 从传统中蜕变--日本现代园林的转型启示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Tak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Japa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r ...查看


  • 关于园林与园艺的发展及实际应用
  • 我们在很多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其中不仅有园艺作品的展出,而且还展出了很多园林作品.那么园林和园艺究竟有什么关系?它们又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呢?它们的演变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 ...查看


  • 园林植物造景的应用
  • 目录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园林植物造景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1.1园林植物造景 ...查看


  • 浅谈枯山水和极简主义园林对中国园林的启示
  • 第4卷 第5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年 10月 Journal o fYunnan Agricu lturalU niversity V o l 4 N o 5O ct . 2010 浅谈枯山水和极简主义园林对中国园林的启示 张一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