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到底有多重要,硕士学历与博士学历的差距有多大?

老王谈教育 2015-11-30 00:00

点击上方“唧唧堂”关注各学科最新最热研究推荐论文解读

发现关注更多研究和研究人,请访问唧唧堂网站

www.jijitang.com

本文转自知乎,作者:梅华龙(哈佛大学在读博士生),编辑:Nina

如题,这是一个来自知乎问答社区的问题,回答有很多,小编觉得来自哈佛大学近东语言与文明系在读博士生梅华龙的回答最为“接地气”,特拿来分享:

我的观点是:硕士和博士都应该是为了个人就业服务的,而这两者所能服务的就业目标又有区别。我认为这种区别才是真正的本质区别。

当然,这也涉及不同学科的差异。当然这也是我这些年来的反思。我本人从高三时就想读博士,想读的居然就是现在在读的这个专业。引用《夏洛特烦恼》里大傻春的一句台词:“我~也~不~知~道~我~要~干~~嘛~~~”。

我就是p大自主招生面试的时候,将来的专业老师跟我说了句我专业有老师在外面读了近东研究博士,我就突然想读近东研究博士了。

特别是那两年喜欢看语言方面的东西,觉得季羡林先生真厉害,我也要去哥廷根(而这年头,嘲笑季老先生已经更流行了吧)。八年多来,从本科到博士,走得不可谓不顺当,但细想起来,也会好奇如果换一条路会怎么样。

当时觉得人生充满可能性,而现在随着年纪增长,觉得生活实如白驹过隙,没什么机会去改变了。既来之则安之,这一行也能做得很愉快、很有意义的。

但这也告诉我们:为什么读博士?需不需要读博士?如果是理性的决定,那么就不会对读博士产生恐惧的心理了。我一直没恐惧过。不过,其实恐惧一下并没坏处。

一、不论什么专业,目前在国内外想从事教职,在高校工作,博士几乎是唯一的选项或最低要求了。

图片来源于全景网

除了法学院似乎有JD直接当老师的之外。如果是德国,博士本身还不够,还需要得到教授资格(Habilitation)。所以,博士的就业指向一般是高校。

当然,这里面有专业差异,主要是看你从事的专业是否有教学岗位以外的产业。计算机自不必说,生物、化学、商科,在学术界以外都有广阔的天地,大多数收入都高于学术圈内部的工作,那么读博之后仍然可以去其他业界找工作。

数学等专业也可以改行到金融。如果是国际关系、经济以及少量其他社科乃至人文学科,或许可以去高校以外的科研场所,如智库。大多数人文学科,主流还是去高校。历史和考古也有一定的可能去博物馆、出版社以及图书馆(如研究型图书管理员等职位;但往往可能还是依托高校的)。

现在我所在的学校实际是鼓励大家去寻找学术圈以外的工作的,经常有这种讲座。我这个专业在美国高校的就业这些年相当不好,以至于博士毕业后几乎只能去做博士后,这在十几二十年前大多是没必要的。

国内对于所谓海归的小学科、冷门学科博士生似乎还宽容一些,只要母校名字不错,找个工作应该还是可以的。

二、硕士给我的感觉还是学术外工作的可能性更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校教学岗位,在美国,除了语言之外,已经不可能有人的最高学历是硕士了。教外语是可以的,特别是现代语言,往往由具有硕士乃至只有本科学位的母语人士任教。

在国内,这应该也是水涨船高的过程,国内的重点学校、知名学校,没有博士怕是不可能进得去了。我想以后的趋势只能是更严格吧,大多数高校应该是不会招硕士学历的人士去当教师的。

五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因为人才短缺,有时候可能本科毕业就可以留校,但现在应该说博士是标配了。当然,从个体上看,绝不能说今天博士毕业的人,就一定比当初本科留校直接从事教学研究五六年到十年的人水平高。个人态度、能力就更不好说了,当然这是题外话。

三、但学术外的天空显然更宽广。

硕士项目短平快,可以较快地取得某一资质或技能。硕士毕业尽快就业,再考一些资格证书,待遇上比高校教师高十分正常。找工作的范围也广得多。投三百份简历,总能找到几个面试;博士毕业,想投三百份简历都不知道投给谁。特别是我们这种专业。当然,这也就造成其实博士找工作的方式也与其他学历的朋友存在较大区别,有时候公开性可能也较低。

四、比较:博士项目耗时长。

美国的文科项目,5-8年都算正常。这之前很可能已经读了硕士。毕业后可能已经29-33岁。但工作一般较为稳定,退休时间较后。工作内容就不多说了。硕士项目耗时短,23-26岁毕业,直接进入业界。博士毕业的时候,你早就升中层了。但二者的领域和行业应该是不大一样的。

五、所以什么样的人应该读博士呢?仍然是就业指向。

想做高校老师的人,应该读博士,也必须读博士。甚至可能必须做博士后,但这完全看个体发展和专业了。

其他的——貌似没了……

想去智库应该可以读;

想进某些理工科研究所可能也得读;

少数商科分析人员可能也不妨读;

还有一种人,我建议读博士,肺腑之言:

就是在“我~也~不~知~道~我~要~干~~嘛~~~”的状态下读了文科研究生,特别是什么哲学啊、文学啊之类出来谋职时发现只能靠英语六级的人士。对于这些朋友,一条道走到黑可能比黑在半路强一些呢。走到黑就走出来了。

图片来源于uib.no

反过来,如果不想做老师,那就不是读不读博士的问题了,而是——非实用专业的硕士都别读啊,本科的话都最好避开——除非是为了个人修养和学识——但那完全可以辅修嘛;如果是高考调剂的,争取换专业,争取双学位,争取靠保研换专业(考个法硕什么的)。

总结:其实我说的都比较理想化,要求大家从高中就知道自己十年后想干什么。这很难。特别是高中的朋友们,肯定不服气——我才十七八,凭什么让我定下来。

——其实只是为了我们二十七八的时候别过得别别扭扭的。你可以像我一样不知道自己干什么然后听了个名称就入迷了,但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说一定要做一行爱一行,但至少别干什么抱怨什么,天天看见什么学术黑幕啦,要么就是觉得别人过得特别滋润好生羡慕啊之类的。哪个领域都能做好,都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可大可小,看心态调整了。

附带说一句,什么女博士找不到对象也都是扯淡的。

我认识的女博士在读生不少都结婚乃至生子了,中国人外国人一样。读博期间生孩子的代价还可能小一点呢。博士只是职业培训,如果有人觉得女博士“可怕”,那你为什么不觉得蓝翔女学员可怕啊?人家开挖掘机的技术更是你所没有掌握的,分分钟搞死你还能迅速埋掉的技术。

真正可怕的女博士和男博士,是那些把自己的属性首先定位为“博士”、“跟你们本质不同的博士”、“发现和创造知识的智者”、“启蒙大众的导师”而不是普通人的那群生物——特别是跟德语国家的人学的那种名字前面的Dr.被人忘了能骂死你的那种人。那种人才是可怕而可悲的。

而我们大多数博士生(假如我们将来顺利毕业),都是爱钱爱玩爱家的正常人。最多就是比大家多一些爱好,且这些爱好可能花费了与回报并不相称的时间,一辈子都要给自己的这个爱好找个实际价值以说服国家或捐赠人继续掏钱。

本文来源于知乎。

老王谈教育 2015-11-30 00:00

点击上方“唧唧堂”关注各学科最新最热研究推荐论文解读

发现关注更多研究和研究人,请访问唧唧堂网站

www.jijitang.com

本文转自知乎,作者:梅华龙(哈佛大学在读博士生),编辑:Nina

如题,这是一个来自知乎问答社区的问题,回答有很多,小编觉得来自哈佛大学近东语言与文明系在读博士生梅华龙的回答最为“接地气”,特拿来分享:

我的观点是:硕士和博士都应该是为了个人就业服务的,而这两者所能服务的就业目标又有区别。我认为这种区别才是真正的本质区别。

当然,这也涉及不同学科的差异。当然这也是我这些年来的反思。我本人从高三时就想读博士,想读的居然就是现在在读的这个专业。引用《夏洛特烦恼》里大傻春的一句台词:“我~也~不~知~道~我~要~干~~嘛~~~”。

我就是p大自主招生面试的时候,将来的专业老师跟我说了句我专业有老师在外面读了近东研究博士,我就突然想读近东研究博士了。

特别是那两年喜欢看语言方面的东西,觉得季羡林先生真厉害,我也要去哥廷根(而这年头,嘲笑季老先生已经更流行了吧)。八年多来,从本科到博士,走得不可谓不顺当,但细想起来,也会好奇如果换一条路会怎么样。

当时觉得人生充满可能性,而现在随着年纪增长,觉得生活实如白驹过隙,没什么机会去改变了。既来之则安之,这一行也能做得很愉快、很有意义的。

但这也告诉我们:为什么读博士?需不需要读博士?如果是理性的决定,那么就不会对读博士产生恐惧的心理了。我一直没恐惧过。不过,其实恐惧一下并没坏处。

一、不论什么专业,目前在国内外想从事教职,在高校工作,博士几乎是唯一的选项或最低要求了。

图片来源于全景网

除了法学院似乎有JD直接当老师的之外。如果是德国,博士本身还不够,还需要得到教授资格(Habilitation)。所以,博士的就业指向一般是高校。

当然,这里面有专业差异,主要是看你从事的专业是否有教学岗位以外的产业。计算机自不必说,生物、化学、商科,在学术界以外都有广阔的天地,大多数收入都高于学术圈内部的工作,那么读博之后仍然可以去其他业界找工作。

数学等专业也可以改行到金融。如果是国际关系、经济以及少量其他社科乃至人文学科,或许可以去高校以外的科研场所,如智库。大多数人文学科,主流还是去高校。历史和考古也有一定的可能去博物馆、出版社以及图书馆(如研究型图书管理员等职位;但往往可能还是依托高校的)。

现在我所在的学校实际是鼓励大家去寻找学术圈以外的工作的,经常有这种讲座。我这个专业在美国高校的就业这些年相当不好,以至于博士毕业后几乎只能去做博士后,这在十几二十年前大多是没必要的。

国内对于所谓海归的小学科、冷门学科博士生似乎还宽容一些,只要母校名字不错,找个工作应该还是可以的。

二、硕士给我的感觉还是学术外工作的可能性更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校教学岗位,在美国,除了语言之外,已经不可能有人的最高学历是硕士了。教外语是可以的,特别是现代语言,往往由具有硕士乃至只有本科学位的母语人士任教。

在国内,这应该也是水涨船高的过程,国内的重点学校、知名学校,没有博士怕是不可能进得去了。我想以后的趋势只能是更严格吧,大多数高校应该是不会招硕士学历的人士去当教师的。

五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因为人才短缺,有时候可能本科毕业就可以留校,但现在应该说博士是标配了。当然,从个体上看,绝不能说今天博士毕业的人,就一定比当初本科留校直接从事教学研究五六年到十年的人水平高。个人态度、能力就更不好说了,当然这是题外话。

三、但学术外的天空显然更宽广。

硕士项目短平快,可以较快地取得某一资质或技能。硕士毕业尽快就业,再考一些资格证书,待遇上比高校教师高十分正常。找工作的范围也广得多。投三百份简历,总能找到几个面试;博士毕业,想投三百份简历都不知道投给谁。特别是我们这种专业。当然,这也就造成其实博士找工作的方式也与其他学历的朋友存在较大区别,有时候公开性可能也较低。

四、比较:博士项目耗时长。

美国的文科项目,5-8年都算正常。这之前很可能已经读了硕士。毕业后可能已经29-33岁。但工作一般较为稳定,退休时间较后。工作内容就不多说了。硕士项目耗时短,23-26岁毕业,直接进入业界。博士毕业的时候,你早就升中层了。但二者的领域和行业应该是不大一样的。

五、所以什么样的人应该读博士呢?仍然是就业指向。

想做高校老师的人,应该读博士,也必须读博士。甚至可能必须做博士后,但这完全看个体发展和专业了。

其他的——貌似没了……

想去智库应该可以读;

想进某些理工科研究所可能也得读;

少数商科分析人员可能也不妨读;

还有一种人,我建议读博士,肺腑之言:

就是在“我~也~不~知~道~我~要~干~~嘛~~~”的状态下读了文科研究生,特别是什么哲学啊、文学啊之类出来谋职时发现只能靠英语六级的人士。对于这些朋友,一条道走到黑可能比黑在半路强一些呢。走到黑就走出来了。

图片来源于uib.no

反过来,如果不想做老师,那就不是读不读博士的问题了,而是——非实用专业的硕士都别读啊,本科的话都最好避开——除非是为了个人修养和学识——但那完全可以辅修嘛;如果是高考调剂的,争取换专业,争取双学位,争取靠保研换专业(考个法硕什么的)。

总结:其实我说的都比较理想化,要求大家从高中就知道自己十年后想干什么。这很难。特别是高中的朋友们,肯定不服气——我才十七八,凭什么让我定下来。

——其实只是为了我们二十七八的时候别过得别别扭扭的。你可以像我一样不知道自己干什么然后听了个名称就入迷了,但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说一定要做一行爱一行,但至少别干什么抱怨什么,天天看见什么学术黑幕啦,要么就是觉得别人过得特别滋润好生羡慕啊之类的。哪个领域都能做好,都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可大可小,看心态调整了。

附带说一句,什么女博士找不到对象也都是扯淡的。

我认识的女博士在读生不少都结婚乃至生子了,中国人外国人一样。读博期间生孩子的代价还可能小一点呢。博士只是职业培训,如果有人觉得女博士“可怕”,那你为什么不觉得蓝翔女学员可怕啊?人家开挖掘机的技术更是你所没有掌握的,分分钟搞死你还能迅速埋掉的技术。

真正可怕的女博士和男博士,是那些把自己的属性首先定位为“博士”、“跟你们本质不同的博士”、“发现和创造知识的智者”、“启蒙大众的导师”而不是普通人的那群生物——特别是跟德语国家的人学的那种名字前面的Dr.被人忘了能骂死你的那种人。那种人才是可怕而可悲的。

而我们大多数博士生(假如我们将来顺利毕业),都是爱钱爱玩爱家的正常人。最多就是比大家多一些爱好,且这些爱好可能花费了与回报并不相称的时间,一辈子都要给自己的这个爱好找个实际价值以说服国家或捐赠人继续掏钱。

本文来源于知乎。


相关文章

  • 老梁: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2:36 老梁: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来自大唐雷音寺 当今社会,到底是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呢?都重要! 能力决定你将来到底能走多远,但是学历决定了你起点到底有多高.比方说我从10 ...查看


  • 画个圈圈告诉你本科.硕士.博士的区别
  • 人家拿资产说话不是说学霸与否的问题,而是说成功与否--毕竟现在社会通行的成功学判断的重要条件是资产.学不学霸,人家亮出学校和学历了,当然他也只是举个例子.你要说调研,倒是有很多机构做过这种调研,结论就是老牌企业.传统行业,成功与否看的更多的 ...查看


  • 东莞科技人才普遍收入偏低
  • 市科协调查表明,科技人才中硕士博士不足一成,月薪超8000元的仅4% 南都讯 记者严铧 东莞高学历的科技人才稀缺.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昨天接受媒体集中采访时,首次公布了一份主要针对企业科技工作者的调查报告.其中显示,东莞的科技工作者中拥有硕士 ...查看


  • 大学生就业成本的一个实证研究
  • 大学生就业成本的一个实证研究 周俊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search (Beida )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主办Institute of E ...查看


  • 通过专升本获得本科学历的好处有哪些
  • 通过专升本获得本科学历的好处有哪些 为什么要拿本科,获取本科到底有没有意义,有哪些重要意义,又花钱又花时间到底值吗?经常有同学问起类似的问题,下面就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分析读本科的主要意义. (一) 找工作 近几年全省每年都有80多万的高考考 ...查看


  • 考研专业之西方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
  • 考研专业之西方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加入WTO 后与世界经济体系相互依存的进一步加深,我国急需既熟悉中国国情,又深谙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专门人才,这里可以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意义来看该专业的就业前景. ...查看


  • 大学生求职意向的实证研究
  • 摘 要:基于北京科技大学在校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大学生的求职意向.求职方式.信息获取和就业服务需求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部分学生对毕业后的去向具有明确的意向,就业期望趋于理性,学生能够积极寻求多方帮助的多元化方式求职,学校仍然是获取就业 ...查看


  • 国民教育序列的学历
  • 什么是国民教育序列的学历?与非国民教育有什么不同? 我国的教育体系分为国民教育和非国民教育,教育部规定的国民教育系列包括统招.自考.成教以及电大的开放式教育等,非国民教育包括民办高校.二级院校.党校.军事院校等,非国民教育的学历比国民教育的 ...查看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去向调查
  • 一 引言 2010年6月,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大部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都与本专业无关.这引发我们的思考,在国家大力发展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今天,科班出身的人到底有多少在从事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工作?如果大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