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村落大系--福建卷一概论

中国古村落大系——福建卷一

概论

一、福建古村落的历史背景与自然环境

1、福建的历史发展

福建简称“闽”,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北邻浙江省,西接江西省,南连广东省,东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现有人口3627万,以汉族为主,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约占全省人口的1.5%。

至少在18万年以前,古人类已经在福建境内生息和繁衍。距今3000年前后,福建先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息中逐步形成史籍称作“七闽”的多部落群落。秦设闽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立闽越族首领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今福州)。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灭闽越国,臵东部侯官,后设冶县。三国吴时臵建安郡,西晋析为建安、晋安两郡,南朝梁时从晋安郡分出南安郡。唐朝中期有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立区域军事长官,取福州、建州各一字,称福建经略观察使,始有“福建”之称。五代十国,王氏据闽,福建一度称“闽国”。北宋设立福建路,辖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南宋设一府、五州、二军,故福建有“八闽”之称。明改设福建布政使司,清改为省。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增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光绪十一年(1885年)析台湾单独设省。1949年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 福建是以中原南徙的移民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历史上中原汉人曾四次大规模进入福建。第一次是西晋末年北方八姓为避战乱而南逃入闽,第二次是唐初陈元光开发漳州,第三次是唐末五代王审知治闽,第四次是北宋南迁。此外,从永嘉之乱前至明清,都有中原人

士陆续入闽定居。秦汉时期福建的开发程度还很低下,真正发展是在唐之后。北方汉人大规模入闽定居,带来了大批劳动力与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对福建经济文化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如隋朝谏议大夫黄鞠避祸南迁,在宁德霍童定居后,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生产技艺,尤其是水利灌溉引进霍童。当年开凿的霍童涵洞水利工程,至今还在造福于民。

作为中国文明的一方沃土,福建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灿烂的文化。福建古村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福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状况。

2、福建的自然地理环境

福建全省土地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地丘陵约占85%,素有“东南山国”和“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福建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下降,形成以武夷山脉为主的闽西大山带和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等山脉组成的闽中大山带。武夷山脉位于福建西部与江西交界处,绵延达530公里。浙江西南部的仙霞岭与武夷山衔接,其支脉向东南伸入浦城一带。在武夷山和仙霞岭支脉中,有许多垭口,是闽赣间和闽浙间的交通孔道和军事要冲,也是北方汉民移居福建的必经之路。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斜贯福建中部,长约550余公里。在两列山脉之间是一条长廊形谷地, 延伸约240公里。丘陵、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福建境内共有29个水系、600多条河流。溪流纵横交错,沿岸谷地和盆地交错分布。较大的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敖江、交溪、木兰溪、霍童溪等。除交溪发源于浙江入海于福建,汀江发源于福建入海于广东外,绝大部分河流都发源于福建并在本省入海。这些水系多自成系统,如闽江流经闽北、闽中,九龙江流经闽西、闽南,晋江流经闽南,汀江流经闽西,交溪流经闽东。在这些河口多形成平原地貌,著名的有漳州平原、泉州平原、莆仙平原和福州平原。

福建东频东海,海岸线长达3752公里,有大小港湾125处。海岸线漫长曲折、多深水良港的特点极有利于发展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和对外贸易。福州的马尾港、泉州的后渚港、漳州的月港、厦门港是四大古港。人多地少的现实和海上交通的便利,也促使闽人特别是闽南人出海谋生,向海外如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发展。现福建旅外侨胞达1260多万人,闽籍港澳同胞120万人,是中国著名侨乡。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自明末清初开始,由南徙入闽的中原移民的后裔再度大规模迁入台湾。福建人约占台湾全岛汉族人口的83.1%,其中闽南人占绝大多数。

福建的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冬季较少出现严寒和破坏性低温。为了遮阳、通风、排水、防潮,传统建筑通常采用大进深、深出檐、广设外廊、双坡屋顶、设石柱础等做法。福建受台风影响大,每年在夏秋之季常有台风侵袭。因此沿海地区民居在迎风面多建单层,屋面不做出檐,瓦上用石头压牢或用筒瓦压顶。

众多的山脉、交错的河流、大小的港湾、富饶的平原和咸宜的四季,为丰富多样的福建古村落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福建各区建筑文化

1、闽南区——海洋文化

闽南区包括今泉州市、漳州市、厦门市以及龙岩市的新罗、漳平,三明市的大田一带。闽南最早的移民来自三国时期,唐代已有大量移民进入,但真正发展是在宋元时代。人多地少,促使闽南人从海上向外发展谋生,渔业、盐业、养殖业和海上贸易蓬勃发展。海上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闽南建筑刻上海洋文化的痕迹。闽南一带大量的中西合璧建筑的存在,便证实了海洋文化的深层影响。

闽南建筑的平面格局大多以“三合天井”型或“四合中庭”型为

核心,向纵、横或纵横结合发展起来。出于防卫的需要,乡村修建了土楼。土楼是一种用生土夯筑的土木结构的大中型封闭式民居,被称为“世界建筑之瑰宝”。闽南建筑以红墙、红瓦居多,创造出灿烂的红砖文化。沿海的石构建筑完全用花岗岩建造。泉州“出砖入石”的墙面独具特色。惠安石雕闻名全国,精美异常。传统建筑中精巧的砖雕、木雕、泥塑、嵌瓷和曲线燕尾脊的屋面形式也很有特色。

2、莆仙区——科举文化

莆仙区包括莆田市、仙游县。北方汉民从魏晋南北朝至唐末五代陆续迁入莆仙平原,北宋年间聚族而居的局面已基本形成。莆仙地区科举文化之发达世所罕见。历代世家名宦辈出,人才济济,如蔡襄、刘克庄、郑樵等都是有全国影响的大家。出外之后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是莆仙人的追求。体现在建筑外墙的“满装饰”,具有明显的炫耀性。

莆仙建筑处于闽南建筑与闽东建筑的交叉点,既保持了泉州建筑注重外部装饰的优点,又带有福州官家大宅的气派和威严。深宅大院多是纵向多进式合院布局;山区民居多为横向布局,浅进深,宽开间。建筑外立面竭力追求气派,细部过分堆砌,铺满墙面的装饰使得建筑外观极其花哨。外墙面采用“砖石间砌”和“红壁瓦钉”的处理手法,既装饰墙面,又保护了墙体,有其独到之处。

3、闽东区——江城文化

闽东区包括福州市、宁德市所属县市。福州平原是北方汉民入闽后最先定居的地点之一,中原文化传入的历史相对比福建其它地区更为悠久。地处全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闽江口一带人受到民族文化熏陶较深,见识政治风云的机会也较多,因而数百年间涌现出不少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如明清以来的叶向高、张经、陈第、陈若霖、林则徐、沈葆祯、陈宝琛,近代的黄乃裳、林森、萨镇冰、严复、林纾,现代的郑振铎、高士其、谢冰心、邓拓等人,都是具有全国影

响的人物。

闽东建筑具有鲜明的江城文化特色。 纵向组合的多天井式布局是福州民居常见的布局形式,多变的风火山墙是闽东建筑最为突出的外部特征。或圆或方的山墙配上精美的墀头、细长的木悬鱼,外观优美。在内部装修上,雕刻生动,构图活泼,变化丰富。在墙体材料上,福州民居的外围护墙采用“城市瓦砾土”墙,福清民居采用“金包银”墙体,可谓匠心独具。

4、闽北区——书院文化

闽北区包括南平市所属县市。闽北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从陆路进入福建的汉人最迟在东汉末年已越过仙霞岭、武夷山,在闽江上游的建溪、富屯溪、金溪流域设县。两宋时期闽北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杨时、游酢、柳永、严羽、宋慈、真德秀、李纲等名臣大家相继而出。朱熹在闽北讲学数十年,门徒众多,使闽北成为理学中心。当时闽北书院如林,学者如云。后因明清开发沿海,重心南移,才相对落伍。

闽北东片建筑以南平为中心,形式丰富多彩。闽北西片建筑以武夷山为中心,书院文化发达,大型多进合院式民居中常设有书院或读书厅。山区的民居多为两层的“高脚厝”干栏式建筑,达官贵人则盖“三进九栋”式的青砖大瓦房。规划水平甚高的村落布局,错落有致的马头墙,雄伟壮观的门楼、工艺精湛的砖雕,既是闽北建筑的成功经验,也体现了闽北村落深厚的文化底蕴。

5、闽中区——山林文化

闽中区包括三明市、永安市、沙县。闽中是福建开发最晚的地区,闽中移民大部分是闽北移民的分支。这里青山长绿、植被多样、宜于农耕,但由于谷地狭窄,水陆交通不够畅通,与外地交往较为困难。特殊的环境使闽中区逐步形成独处山区、自成一体、淡泊名利的文化现象。体现在建筑风格上,有着外观纯朴、不求奢华、讲求实用的山

林文化气质。

闽中区地处福建腹地,南面为闽南区,东面为闽东区,北面为闽北区,西面为客赣混杂地区,各种文化成分混合交融。加上众多的外地移民带来了各自原住处的建筑文化,因此呈现出多元建筑文化现象。传统民居有“一明两暗”、“三合天井”、“土堡围屋”和“连排屋”等类型。“土堡围屋”由四周极其厚实的夯石生土的“城堡”环绕着中心合院式民居组合而成。这种集军事防御与民居于一体的建筑大多分布在福建中部地区。闽中土堡与客家土楼有些相似,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土楼的夯土墙与穿斗式木构架共同承重,而土堡的堡墙不作为建筑的受力体,木结构体系独立存在。

6、客家民居——移垦文化

福建的客家人主要居住在宁化、清流、上杭、长汀、永定、连城、武平等7个纯客住县和建宁、明溪、南靖、平和、诏安等非客住县,均位于闽、粤、赣交界地区。客家人也是南迁的中原汉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长途迁徙,经过几代人的艰苦跋涉,定居在这块土地上。“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是客家移垦文化的写照。在饱尝颠沛流离的痛苦之后,客家人更加巩固和加强宗族观念,聚族而居、尊祖敬宗显得十分突出。

客家民居最具有神秘色彩和引以自豪的是土楼。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土楼与闽南土楼虽然同被学术界称之为“福建土楼”,在外观造型上相似,但在平面布局等方面有所不同。闽南土楼多采用单元式布局,以满足家庭私密性的需要;客家土楼则采用内通廊式布局,以更好地适应聚族而居的要求。在闽西客家聚居区有一种称为“九厅十八井” 的合院式建筑。这类民居建筑组合体主要是按照客家原籍地北方中原一带的合院建筑形式,结合南方多雨潮湿的地理气候环境而构建的,同样适应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心理需求。

中国古村落大系——福建卷一

概论

一、福建古村落的历史背景与自然环境

1、福建的历史发展

福建简称“闽”,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北邻浙江省,西接江西省,南连广东省,东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现有人口3627万,以汉族为主,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约占全省人口的1.5%。

至少在18万年以前,古人类已经在福建境内生息和繁衍。距今3000年前后,福建先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息中逐步形成史籍称作“七闽”的多部落群落。秦设闽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立闽越族首领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今福州)。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灭闽越国,臵东部侯官,后设冶县。三国吴时臵建安郡,西晋析为建安、晋安两郡,南朝梁时从晋安郡分出南安郡。唐朝中期有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立区域军事长官,取福州、建州各一字,称福建经略观察使,始有“福建”之称。五代十国,王氏据闽,福建一度称“闽国”。北宋设立福建路,辖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南宋设一府、五州、二军,故福建有“八闽”之称。明改设福建布政使司,清改为省。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增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光绪十一年(1885年)析台湾单独设省。1949年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 福建是以中原南徙的移民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历史上中原汉人曾四次大规模进入福建。第一次是西晋末年北方八姓为避战乱而南逃入闽,第二次是唐初陈元光开发漳州,第三次是唐末五代王审知治闽,第四次是北宋南迁。此外,从永嘉之乱前至明清,都有中原人

士陆续入闽定居。秦汉时期福建的开发程度还很低下,真正发展是在唐之后。北方汉人大规模入闽定居,带来了大批劳动力与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对福建经济文化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如隋朝谏议大夫黄鞠避祸南迁,在宁德霍童定居后,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生产技艺,尤其是水利灌溉引进霍童。当年开凿的霍童涵洞水利工程,至今还在造福于民。

作为中国文明的一方沃土,福建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灿烂的文化。福建古村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福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状况。

2、福建的自然地理环境

福建全省土地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地丘陵约占85%,素有“东南山国”和“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福建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下降,形成以武夷山脉为主的闽西大山带和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等山脉组成的闽中大山带。武夷山脉位于福建西部与江西交界处,绵延达530公里。浙江西南部的仙霞岭与武夷山衔接,其支脉向东南伸入浦城一带。在武夷山和仙霞岭支脉中,有许多垭口,是闽赣间和闽浙间的交通孔道和军事要冲,也是北方汉民移居福建的必经之路。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斜贯福建中部,长约550余公里。在两列山脉之间是一条长廊形谷地, 延伸约240公里。丘陵、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福建境内共有29个水系、600多条河流。溪流纵横交错,沿岸谷地和盆地交错分布。较大的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敖江、交溪、木兰溪、霍童溪等。除交溪发源于浙江入海于福建,汀江发源于福建入海于广东外,绝大部分河流都发源于福建并在本省入海。这些水系多自成系统,如闽江流经闽北、闽中,九龙江流经闽西、闽南,晋江流经闽南,汀江流经闽西,交溪流经闽东。在这些河口多形成平原地貌,著名的有漳州平原、泉州平原、莆仙平原和福州平原。

福建东频东海,海岸线长达3752公里,有大小港湾125处。海岸线漫长曲折、多深水良港的特点极有利于发展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和对外贸易。福州的马尾港、泉州的后渚港、漳州的月港、厦门港是四大古港。人多地少的现实和海上交通的便利,也促使闽人特别是闽南人出海谋生,向海外如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发展。现福建旅外侨胞达1260多万人,闽籍港澳同胞120万人,是中国著名侨乡。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自明末清初开始,由南徙入闽的中原移民的后裔再度大规模迁入台湾。福建人约占台湾全岛汉族人口的83.1%,其中闽南人占绝大多数。

福建的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冬季较少出现严寒和破坏性低温。为了遮阳、通风、排水、防潮,传统建筑通常采用大进深、深出檐、广设外廊、双坡屋顶、设石柱础等做法。福建受台风影响大,每年在夏秋之季常有台风侵袭。因此沿海地区民居在迎风面多建单层,屋面不做出檐,瓦上用石头压牢或用筒瓦压顶。

众多的山脉、交错的河流、大小的港湾、富饶的平原和咸宜的四季,为丰富多样的福建古村落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福建各区建筑文化

1、闽南区——海洋文化

闽南区包括今泉州市、漳州市、厦门市以及龙岩市的新罗、漳平,三明市的大田一带。闽南最早的移民来自三国时期,唐代已有大量移民进入,但真正发展是在宋元时代。人多地少,促使闽南人从海上向外发展谋生,渔业、盐业、养殖业和海上贸易蓬勃发展。海上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闽南建筑刻上海洋文化的痕迹。闽南一带大量的中西合璧建筑的存在,便证实了海洋文化的深层影响。

闽南建筑的平面格局大多以“三合天井”型或“四合中庭”型为

核心,向纵、横或纵横结合发展起来。出于防卫的需要,乡村修建了土楼。土楼是一种用生土夯筑的土木结构的大中型封闭式民居,被称为“世界建筑之瑰宝”。闽南建筑以红墙、红瓦居多,创造出灿烂的红砖文化。沿海的石构建筑完全用花岗岩建造。泉州“出砖入石”的墙面独具特色。惠安石雕闻名全国,精美异常。传统建筑中精巧的砖雕、木雕、泥塑、嵌瓷和曲线燕尾脊的屋面形式也很有特色。

2、莆仙区——科举文化

莆仙区包括莆田市、仙游县。北方汉民从魏晋南北朝至唐末五代陆续迁入莆仙平原,北宋年间聚族而居的局面已基本形成。莆仙地区科举文化之发达世所罕见。历代世家名宦辈出,人才济济,如蔡襄、刘克庄、郑樵等都是有全国影响的大家。出外之后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是莆仙人的追求。体现在建筑外墙的“满装饰”,具有明显的炫耀性。

莆仙建筑处于闽南建筑与闽东建筑的交叉点,既保持了泉州建筑注重外部装饰的优点,又带有福州官家大宅的气派和威严。深宅大院多是纵向多进式合院布局;山区民居多为横向布局,浅进深,宽开间。建筑外立面竭力追求气派,细部过分堆砌,铺满墙面的装饰使得建筑外观极其花哨。外墙面采用“砖石间砌”和“红壁瓦钉”的处理手法,既装饰墙面,又保护了墙体,有其独到之处。

3、闽东区——江城文化

闽东区包括福州市、宁德市所属县市。福州平原是北方汉民入闽后最先定居的地点之一,中原文化传入的历史相对比福建其它地区更为悠久。地处全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闽江口一带人受到民族文化熏陶较深,见识政治风云的机会也较多,因而数百年间涌现出不少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如明清以来的叶向高、张经、陈第、陈若霖、林则徐、沈葆祯、陈宝琛,近代的黄乃裳、林森、萨镇冰、严复、林纾,现代的郑振铎、高士其、谢冰心、邓拓等人,都是具有全国影

响的人物。

闽东建筑具有鲜明的江城文化特色。 纵向组合的多天井式布局是福州民居常见的布局形式,多变的风火山墙是闽东建筑最为突出的外部特征。或圆或方的山墙配上精美的墀头、细长的木悬鱼,外观优美。在内部装修上,雕刻生动,构图活泼,变化丰富。在墙体材料上,福州民居的外围护墙采用“城市瓦砾土”墙,福清民居采用“金包银”墙体,可谓匠心独具。

4、闽北区——书院文化

闽北区包括南平市所属县市。闽北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从陆路进入福建的汉人最迟在东汉末年已越过仙霞岭、武夷山,在闽江上游的建溪、富屯溪、金溪流域设县。两宋时期闽北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杨时、游酢、柳永、严羽、宋慈、真德秀、李纲等名臣大家相继而出。朱熹在闽北讲学数十年,门徒众多,使闽北成为理学中心。当时闽北书院如林,学者如云。后因明清开发沿海,重心南移,才相对落伍。

闽北东片建筑以南平为中心,形式丰富多彩。闽北西片建筑以武夷山为中心,书院文化发达,大型多进合院式民居中常设有书院或读书厅。山区的民居多为两层的“高脚厝”干栏式建筑,达官贵人则盖“三进九栋”式的青砖大瓦房。规划水平甚高的村落布局,错落有致的马头墙,雄伟壮观的门楼、工艺精湛的砖雕,既是闽北建筑的成功经验,也体现了闽北村落深厚的文化底蕴。

5、闽中区——山林文化

闽中区包括三明市、永安市、沙县。闽中是福建开发最晚的地区,闽中移民大部分是闽北移民的分支。这里青山长绿、植被多样、宜于农耕,但由于谷地狭窄,水陆交通不够畅通,与外地交往较为困难。特殊的环境使闽中区逐步形成独处山区、自成一体、淡泊名利的文化现象。体现在建筑风格上,有着外观纯朴、不求奢华、讲求实用的山

林文化气质。

闽中区地处福建腹地,南面为闽南区,东面为闽东区,北面为闽北区,西面为客赣混杂地区,各种文化成分混合交融。加上众多的外地移民带来了各自原住处的建筑文化,因此呈现出多元建筑文化现象。传统民居有“一明两暗”、“三合天井”、“土堡围屋”和“连排屋”等类型。“土堡围屋”由四周极其厚实的夯石生土的“城堡”环绕着中心合院式民居组合而成。这种集军事防御与民居于一体的建筑大多分布在福建中部地区。闽中土堡与客家土楼有些相似,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土楼的夯土墙与穿斗式木构架共同承重,而土堡的堡墙不作为建筑的受力体,木结构体系独立存在。

6、客家民居——移垦文化

福建的客家人主要居住在宁化、清流、上杭、长汀、永定、连城、武平等7个纯客住县和建宁、明溪、南靖、平和、诏安等非客住县,均位于闽、粤、赣交界地区。客家人也是南迁的中原汉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长途迁徙,经过几代人的艰苦跋涉,定居在这块土地上。“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是客家移垦文化的写照。在饱尝颠沛流离的痛苦之后,客家人更加巩固和加强宗族观念,聚族而居、尊祖敬宗显得十分突出。

客家民居最具有神秘色彩和引以自豪的是土楼。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土楼与闽南土楼虽然同被学术界称之为“福建土楼”,在外观造型上相似,但在平面布局等方面有所不同。闽南土楼多采用单元式布局,以满足家庭私密性的需要;客家土楼则采用内通廊式布局,以更好地适应聚族而居的要求。在闽西客家聚居区有一种称为“九厅十八井” 的合院式建筑。这类民居建筑组合体主要是按照客家原籍地北方中原一带的合院建筑形式,结合南方多雨潮湿的地理气候环境而构建的,同样适应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心理需求。


相关文章

  • 特色古村落的保护规划探析--以福建省涤下涉台古村为例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特 色古 村 落 的保 护 规 划探 析 - - 以福 建省 涤 下 涉 台古村 为例 Ch r c e itcAn int l g ' Co s r to ln a a t rsi ce ...查看


  • 徽州文化生态的保护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徽州文化生态的保护 作为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的战略安排,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把对文化道产的保护,从单体.静态.孤立的文物保护发展到整体.动态.联系性的文化生态保护,这 ...查看


  • 宁波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
  • 日期:2009-03-13 10:21:30 http://www.huadong365.com/    中国华东旅游网  点击进入论坛 一.宁波古村落的发现 1973年6月,余姚县罗江公社在建造姚江抽水机站时,一群农民在姚江畔挖到三米多深 ...查看


  • 中国最美的民居建筑
  • 中国最美的民居建筑(南方篇) 邱兵贵收集整理 编者按:中国各地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欣赏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一.福 ...查看


  • 福建培田古民居,中国最美丽的山村!
  • 福建培田古民居,中国最美丽的山村! 2010-01-18 14:11:31 归档在 福建旅游 | 浏览 4017 次 | 评论 0 条 史沫特莱,大概是美国女作家吧,前两日读她的文章说,长汀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我就去了.感觉不很好,仔细考证 ...查看


  • 推荐阅读书目 王荣生 编
  • 推荐阅读书目 王荣生 编 语文学科基础 (一)语言学 1.[英]戴维·克里斯特尔, 编. 现代语言学词典[M].沈家煊,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 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 刘世生, 朱 ...查看


  • 中国知名景点
  • [中国的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处)] 1.泰山(山东,1987.12)(5A) 2.黄山(安徽,1990.12)(5A) 3.峨眉山(5A)和乐山大佛(5A)(四川,1996.12) 4.武夷山(福建,1999.12)(5A) [中国的世 ...查看


  • 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揭晓,百种图书获奖
  • <中华读书报>2017年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201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在京颁出. 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选的获奖作品,既包括生动讲解理论.细致梳理国史党史的主题出版 ...查看


  • 客家民居影像
  • 燕翼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杨村镇,建于清朝顺治年间,是一座4 层楼高,砖木结构的方形围屋,每层有34个房间,各层有骑楼回环相通.目前,燕翼围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 编者按: 身为客家人,摄影师水冬青对客家民居的热爱与生俱来.10年里的每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