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古今同形词研究与辞书编纂_袁开惠

第29卷第11期

中华中

医药学刊

Vol.29No.112011年11月CHINESE

ARCHIVES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Nov.2011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古今同形词研究与辞书编纂

袁开惠,孙文钟,张亭立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上海201203)

摘要:辞书编纂往往是在大量全面地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得以进行的,而辞书的修订与进步也依赖学术

研究的进步。《汉语大词典》是现今权威的汉语工具书,但因专业及当时学术研究水平所限,难免疏漏。中医四

大经典著作古今同形词研究可以订正或改进《汉语大词典》的部分疏漏。

关键词:词义;订正误释;补充义项;提前书证;改进注释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11-2435-02

ResearchandDictionaryCompilationonFourClassic

AncientandModernHomograph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YUANKai-hui,SUNWen-zhong,ZHANGTing-li

(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cientMedicalTeachingandResearch,Shanghai201203,China)

Abstract:DictionaryCompilationisalwaysfinishedonthebasisofhugeandcomprehensiveliteraturematerials.Pro-gressindictionarycompilationreliesmuchonprogressinacademicresearch.AlthoughGrandChineseDictionaryisoneofthemostauthoritativeChinesereferencebooksnowadays,therearestillsomeomissionsduetothelimitationofresearchlevelatthattime.Researchonfourclassicancientandmodernhomograph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illreviseandmakeupforpartoftheseomissions.

Keywords:MeaningofWord;ReviseIncorrectVerification;AddSense;DocumentaryEvidenceinAdvance;Im-proveCommentary

中医书籍因为其语言的特殊性,其词语往往不为古今辞

右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饮

书所收,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虽“古今兼收,源流并

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金匮要重”

,然因为专业及编纂时的学术水平所限,中医学相关词语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症治第十》

)存在误释、义项不全、书证晚出的问题。辞书编纂往往是在右一味,以蜜二斤,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大量全面地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得以进行的,而辞书的修得一升后,初服二合,不知,即取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

订与进步也依赖学术研究的进步。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古今

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同形词研究的部分成果可以为《汉语大词典》的修订起到订

宿食病脉症治第十》

)正误释、补充义项、提前书证、改进注释四方面的作用。“知”,今义为知道、清楚、明白。在上述文字中很显然

1订正误释

订正误释,即改正辞书中的错误或者不确的解释。不是此意。“知”作为医学用语,在《黄帝内经》中曾出现过

1.1知知,《汉语大词典》释为

“病愈”。书证为《素问·多次,用法与《金匮要略》中用法一致。

刺疟

》:“二刺则知。”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素问·腹中论篇淋病脉症·栝蒌瞿麦丸方》曰:“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

第四十》

)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按,《方言》第三:

十二疟者,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

“知,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差,或谓之间,或谓之知。知,

知,三刺则已

。(《素问·刺疟篇第三十六》)通语也。

”张介宾注:“一刺之病气虽衰,犹未觉也。故必再刺,

我们认为此解不确。《金匮要略》“知”一词用例如下。

始知其效。三刺而后病可已。”张志聪注

:“按上古以小便右四味,杵为散,洒服半钱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利、腹中和为知。”[20]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语译》注解:(《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知,愈也。”[1]

《汉语大词典》义项列为“病愈”

。均不确。张介宾注“知”为“开始觉察到(针刺的)效果”。”从上下文收稿日期:2011-06-08

可知,“知”、“觉”、“已”同言疾病病情的变化,故介宾注不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8JA740032);

确。张志聪注:“按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为知。”此注是根

上海高校青年科研骨干培养晨光计划项目(09CG44);据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症·栝蒌瞿麦丸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0YS65)

作者简介:袁开惠(1980-),女,辽宁葫芦岛人,讲师,博士研究生,

“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

研究方向:中医古医集语言文化研究。

爲知。”此处“知”的标准“小便利、腹中和”只是相对于消渴通讯作者:孙文钟(1948-),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

小便利淋这种证候而言,故这一义项不具普适性。郭注依古代中医药文献的语言文化研究。

《方言》:“知,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差,或谓之间,或谓之

知。知,通语也。”《方言》为一部通语性质的辞书,而通语

华中医药2435学刊

第29卷第11期

CHINESE

中华

[2]

OF

医药学刊

MEDICINE

Vol.29No.11Nov.2011

2011年11月ARCHIVESTRADITIONALCHINESE

华中医药2436学刊

词语进入医学专业语言后词义往往发生变化。

《黄帝内经》“一剂知,”、“二刺则知,根据原文二剂已,:“知”“已”三刺则已”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和是疾病由病转

。“已”两种状态为病愈义,而“知”当为病愈的两个阶段、

渐愈义。情好转、

1.2和平和平,《汉语大词典》《荀子·君道》:引书证为“血气和平,”“温和;和顺”。志意广大。释为

。《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虽有寒热此解值得商榷

”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意思是虽疾病外显不解者,

“寸口关上尺中三处,但是根据大小浮沉迟数为寒热不解,

“和平”,的脉象判断,此脉为阴阳病状虽剧,而病实同等”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必先五胜,当愈。另外疏其血

”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强调须掌握天之五

人之五脏生克规律,从而调理气血,使身体顺利自然、五气、

“和平”脏相宜,而至身体健康。所以综上是中医学追求的

人体的健康状态,强调的是人体阴阳的平衡,准确解释应为阴阳和合协调。2补充义项

补充义项,即补充辞书中所遗漏的义项。2.1临时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

。(《伤寒论·伤寒例第三》)消息制方,无不效也

“临时”“临”中的在此应为其本义,看。临,在金文中

。《尔雅》:“临,”作,古字形突出眼睛,像俯视众物视也。

《伤寒论》全书语言注重描述疾病与时间的关系,注重病情

[3]

》“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的变化。《伤寒论·伤寒例第三

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段先论伤寒之病病情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而治则也当随之改变。接着谈伤寒病人投医并不及时,或所投之医并不合适;再谈医生

。“皆宜临时消息制所以治不好伤寒病治疗不遵循规律,

方,无不效也”是作者提出的治疗伤寒病的原则。根据前

“所有的伤寒病就应该看生病的时节气候、意为得病的文,

。所以“临”为看义。时间长短来斟酌用药制方”

《汉语大词典》可增加义项:(诊病治疗)看得病季节、生病时间短长等。2.2百合“百合”今指百合花或者可以食用、药用的百

。“百合”《金匮要略》:“论曰:百合根作为疾病名称,首见

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合病者,

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加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

。”(《金匮要略·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剧吐利,

)根据“百合病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百脉一宗,

[4]

,“百合”悉致其病也”可知显然不是一味中药的名称,而

“百合”。《汉是说是因为各脉有一共同源头,均可致此疾病语大词典》可增加义项:中医病名。因为各脉均可致此疾病。2.3交通《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阳气者闭塞,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

[5]”,《汉语大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交通

典》可增加义项:指天地之气相互感应及作用。2.4四维《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气,为肿,四维相

[6]

”代,阳气乃竭。四维,即四肢。《汉语大词典》可增“四

维”条义项。

《汉语大词此外,在本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有些词语在

,《汉语大词典》典》中可增加义项。简述如下:不解当增加

,《汉语大词典》义项:发散不出。急可增加义项:肢体拘

,《汉语大词典》紧,不得自如活动。色可增加义项:气色。

清水:冷水。周密:藏。五常:五运之气有平气,有太过,有不及等的常规。寒心:中医疾病名称。风头:中医疾病名称,

。《素问·骨指头部为风邪所伤。大风:(1)指猛烈的风邪

》:“大风颈项痛,”(2)指中风偏枯空论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灵枢·刺真邪论》:“大风在身,血脉偏枯。一类病证

3提前书证

提前书证,即辞书词目所列的书证时间较晚。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源头,关于中医学的有

《汉语大词典》根据本研究可以使部分词语的医学关内容,

义项的书证提前至先秦两汉时期。3.1客气客气,《汉语大词典》:“中医术语。指侵害人

》:‘动数变迟,体的邪气。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证上

’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憹。方有

:‘客气,’”执注邪气也。

《黄帝内经》:《灵枢·病本第二十此条书证可提前至

》:“有客气,”:“客气谓邪气。”五有同气。丹波元简3.2消息消息,《汉语大词典》:“斟酌。《晋书·慕容超

》:‘其令博士已上,《吕刑》载记参考旧事,依及汉、魏、晋律

。’《隋书·礼仪志五》:‘今之玉辂,令,消息增损,议成燕律

’”参用旧典,消息取舍,裁其折中。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此条书证可提前至

》:“吐利止,一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

”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府藏,独见若神。

《伤寒论条辨》:“消息,”方有执犹言斟酌也。3.3随时随时,《汉语大词典》:“随着季节时令。南朝

《山居赋》:‘夏凉寒燠,’”宋谢灵运随时取适。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随时动此条书证可提前至

”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作,

3.4风水风水,《汉语大词典》:“中医学病症名。谓受

《金匮要略·肺痿风邪而致肺部肿胀、痰涌等症。汉张仲景

》:‘上气喘而躁者,肺痈咳嗽上气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

’”汗则愈。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篇此条书证可提前至

》:“勇而劳甚则肾汗出,第六十一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于藏腑,

”本之于肾,名曰风水。

4改进注释

《汉语大词典》本研究发现注释正确的个别义项还可

改进、完善。

,《汉语大词典》:“中医学病症名。谓受风邪而致风水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痰涌等症。汉张仲景肺部肿胀、

》:‘上气喘而躁者,’”上气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7]

可注明:风水,也作“

风”。《灵枢·四时气第十》:“

风肤胀,”九为五十七痏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张志:“,聪注水病也,因汗出遇风,风水之邪,留于皮肤而为

”肿胀也。综上,因中医著作语言的特殊性,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古

《汉语大词典》今同形词研究可以订正或改进的部分疏漏。参考文献

[1]郭霭春.黄帝内经词典[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第29卷第11期

中华中

医药学刊

Vol.29No.112011年11月CHINESE

ARCHIVES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Nov.2011

三黄前必治软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

王士清

1,2

,严铭铭2,叶豆丹2,郭婷婷2,万志强2,毕胜男

2

(1.白山市食品药品药检所,吉林白山134300;2.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要:软胶囊制备工艺的考察实验。采用正交试验,通过对浸膏粒度,助悬剂、润湿剂用量的考察,对内容

物的处方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软胶囊内容物的处方为:200目浸膏粉:大豆油:蜂蜡:磷脂(1∶1.4∶5%∶4%)。

对不同条件下囊皮的溶解性能进行考察,确定囊皮的处方为:眀胶:甘油:PEG400:柠檬黄(1∶0.5∶0.075∶0.08)。

关键词:软胶囊;提取工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11-2437-03

ResearchonPreparationTechnologyofSanhuangSoftCapsule

WANGShi-qing1,2

,YANMing-ming2,YEDou-dan2,GUOTing-ting2,WANZhiqiang2,BISheng-nan2

(1.FoodandDrugInstitateofDaishan,Baishan134300,Jilin,China;2.ChangchunUniversityofTCM,Changchun130117,Jilin,China)

Abstract:Theresearchwastoobserveformationofsoftcapsule,wechosesuspendingagentandwettingagentaccordingthreefactors---granularityofextracts,theamountsofthesuspendingagentandwettingagent.Thebestprescriptionwasextractingpowderpassedthrough200mesh:Soybeanoil:Beeswax:Phosphate(1∶1.4∶5%∶4%).Indifferentconditionstheensuredformationofcapsuleshellwas:gelatin:glycerol:PEG400:lemonyellow(1∶0.5∶0.075∶0.08).

Keywords:Softcapsule;Extractionprocess;Preparationcraft;Qualitycontrol

中药软胶囊与西药软胶囊不同,西药软胶囊成分单一

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KQ-250DB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

且多为脂溶性成分,易于制成油性溶液,比较容易囊化,而市超生仪器有限公司;RE-52A旋转蒸发器:SHZ-Ⅲ型中成药处方复杂,

出膏率大,吸水性强,内容物制备较为复循环水真空泵,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CO2超临界提取设杂,因此中药软胶囊内容物现多制成混悬体或糊状物[1-2]

。备:德国KRUPP;CODE320MK62型软胶囊生产设备。目前有两种制备方法,一种是用浸膏直接制备,先将油中加

1.2

实验试剂

入助悬剂,制成凝胶,加入乳化剂,再将浸膏洗入,采用乳化药粉:本实验室采用优选精制工艺提取制得大豆油:购

法可得到较细腻的分散效果。但含水太多的乳剂原则上不买于长春市欧亚超市;蜂蜡:购买于长春市吉林大药房;单适宜制成软胶囊,因水分过多易造成软胶囊渗漏,故制备过硬脂甘油酸:购买于山东圣源科技有限公司;磷脂:购买于程中,浸膏含水量宜低,油量需大。另一种是由粉末制北京美亚斯磷脂有限公司;明胶:购买于东胜蜂蜡厂;聚乙备[3]

。从制备混悬剂的角度讲,采用粉末制备效果好,通

二醇400:北京化工研究所棕氧化铁:北京化工研究所;羟过调整介质黏度和粉末粒度,保证混悬液的稳定性

[4-5]

。苯乙酯和羟苯丙酯:北京化工研究所。由于本复方提取物浸膏粉吸湿性较强,为了尽量减少含水

2方法与结果

量,

本实验采用干浸膏法制备。2.1内容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1实验材料2.1.1

稀释剂的选择及用量[6]

稀释剂的选择:稀释剂即1.1

电子天平分散介质,

可使药物均匀地分布在基质内部,保证其含量准Bp211D,SartoriusAG;SENCOW201型恒温水浴锅:上

确和制剂的稳定性,从而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性。软胶囊

[2]张显成.先秦两汉医学用语汇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2.[3]杨永龙.《伤寒杂病论》病名诊断特点[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22(1):44-45.收稿日期:2011-06-23

[4]艾华.金匮要略词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I06A00

[5]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7)

1990.

作者简介:王士清(1966-),男,山东泗水人,副教授、副主任药师,[6]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语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学士,研究方向:药品检验。1992.通讯作者:严铭铭,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先导化合物、候[7]郭霭春.黄帝内经词典[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选化合物的研究及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

1991.

中华中医药2437学刊

第29卷第11期

中华中

医药学刊

Vol.29No.112011年11月CHINESE

ARCHIVES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Nov.2011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古今同形词研究与辞书编纂

袁开惠,孙文钟,张亭立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上海201203)

摘要:辞书编纂往往是在大量全面地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得以进行的,而辞书的修订与进步也依赖学术

研究的进步。《汉语大词典》是现今权威的汉语工具书,但因专业及当时学术研究水平所限,难免疏漏。中医四

大经典著作古今同形词研究可以订正或改进《汉语大词典》的部分疏漏。

关键词:词义;订正误释;补充义项;提前书证;改进注释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11-2435-02

ResearchandDictionaryCompilationonFourClassic

AncientandModernHomograph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YUANKai-hui,SUNWen-zhong,ZHANGTing-li

(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cientMedicalTeachingandResearch,Shanghai201203,China)

Abstract:DictionaryCompilationisalwaysfinishedonthebasisofhugeandcomprehensiveliteraturematerials.Pro-gressindictionarycompilationreliesmuchonprogressinacademicresearch.AlthoughGrandChineseDictionaryisoneofthemostauthoritativeChinesereferencebooksnowadays,therearestillsomeomissionsduetothelimitationofresearchlevelatthattime.Researchonfourclassicancientandmodernhomograph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illreviseandmakeupforpartoftheseomissions.

Keywords:MeaningofWord;ReviseIncorrectVerification;AddSense;DocumentaryEvidenceinAdvance;Im-proveCommentary

中医书籍因为其语言的特殊性,其词语往往不为古今辞

右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饮

书所收,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虽“古今兼收,源流并

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金匮要重”

,然因为专业及编纂时的学术水平所限,中医学相关词语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症治第十》

)存在误释、义项不全、书证晚出的问题。辞书编纂往往是在右一味,以蜜二斤,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大量全面地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得以进行的,而辞书的修得一升后,初服二合,不知,即取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

订与进步也依赖学术研究的进步。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古今

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同形词研究的部分成果可以为《汉语大词典》的修订起到订

宿食病脉症治第十》

)正误释、补充义项、提前书证、改进注释四方面的作用。“知”,今义为知道、清楚、明白。在上述文字中很显然

1订正误释

订正误释,即改正辞书中的错误或者不确的解释。不是此意。“知”作为医学用语,在《黄帝内经》中曾出现过

1.1知知,《汉语大词典》释为

“病愈”。书证为《素问·多次,用法与《金匮要略》中用法一致。

刺疟

》:“二刺则知。”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素问·腹中论篇淋病脉症·栝蒌瞿麦丸方》曰:“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

第四十》

)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按,《方言》第三:

十二疟者,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

“知,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差,或谓之间,或谓之知。知,

知,三刺则已

。(《素问·刺疟篇第三十六》)通语也。

”张介宾注:“一刺之病气虽衰,犹未觉也。故必再刺,

我们认为此解不确。《金匮要略》“知”一词用例如下。

始知其效。三刺而后病可已。”张志聪注

:“按上古以小便右四味,杵为散,洒服半钱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利、腹中和为知。”[20]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语译》注解:(《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知,愈也。”[1]

《汉语大词典》义项列为“病愈”

。均不确。张介宾注“知”为“开始觉察到(针刺的)效果”。”从上下文收稿日期:2011-06-08

可知,“知”、“觉”、“已”同言疾病病情的变化,故介宾注不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8JA740032);

确。张志聪注:“按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为知。”此注是根

上海高校青年科研骨干培养晨光计划项目(09CG44);据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症·栝蒌瞿麦丸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0YS65)

作者简介:袁开惠(1980-),女,辽宁葫芦岛人,讲师,博士研究生,

“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

研究方向:中医古医集语言文化研究。

爲知。”此处“知”的标准“小便利、腹中和”只是相对于消渴通讯作者:孙文钟(1948-),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

小便利淋这种证候而言,故这一义项不具普适性。郭注依古代中医药文献的语言文化研究。

《方言》:“知,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差,或谓之间,或谓之

知。知,通语也。”《方言》为一部通语性质的辞书,而通语

华中医药2435学刊

第29卷第11期

CHINESE

中华

[2]

OF

医药学刊

MEDICINE

Vol.29No.11Nov.2011

2011年11月ARCHIVESTRADITIONALCHINESE

华中医药2436学刊

词语进入医学专业语言后词义往往发生变化。

《黄帝内经》“一剂知,”、“二刺则知,根据原文二剂已,:“知”“已”三刺则已”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和是疾病由病转

。“已”两种状态为病愈义,而“知”当为病愈的两个阶段、

渐愈义。情好转、

1.2和平和平,《汉语大词典》《荀子·君道》:引书证为“血气和平,”“温和;和顺”。志意广大。释为

。《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虽有寒热此解值得商榷

”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意思是虽疾病外显不解者,

“寸口关上尺中三处,但是根据大小浮沉迟数为寒热不解,

“和平”,的脉象判断,此脉为阴阳病状虽剧,而病实同等”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必先五胜,当愈。另外疏其血

”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强调须掌握天之五

人之五脏生克规律,从而调理气血,使身体顺利自然、五气、

“和平”脏相宜,而至身体健康。所以综上是中医学追求的

人体的健康状态,强调的是人体阴阳的平衡,准确解释应为阴阳和合协调。2补充义项

补充义项,即补充辞书中所遗漏的义项。2.1临时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

。(《伤寒论·伤寒例第三》)消息制方,无不效也

“临时”“临”中的在此应为其本义,看。临,在金文中

。《尔雅》:“临,”作,古字形突出眼睛,像俯视众物视也。

《伤寒论》全书语言注重描述疾病与时间的关系,注重病情

[3]

》“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的变化。《伤寒论·伤寒例第三

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段先论伤寒之病病情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而治则也当随之改变。接着谈伤寒病人投医并不及时,或所投之医并不合适;再谈医生

。“皆宜临时消息制所以治不好伤寒病治疗不遵循规律,

方,无不效也”是作者提出的治疗伤寒病的原则。根据前

“所有的伤寒病就应该看生病的时节气候、意为得病的文,

。所以“临”为看义。时间长短来斟酌用药制方”

《汉语大词典》可增加义项:(诊病治疗)看得病季节、生病时间短长等。2.2百合“百合”今指百合花或者可以食用、药用的百

。“百合”《金匮要略》:“论曰:百合根作为疾病名称,首见

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合病者,

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加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

。”(《金匮要略·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剧吐利,

)根据“百合病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百脉一宗,

[4]

,“百合”悉致其病也”可知显然不是一味中药的名称,而

“百合”。《汉是说是因为各脉有一共同源头,均可致此疾病语大词典》可增加义项:中医病名。因为各脉均可致此疾病。2.3交通《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阳气者闭塞,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

[5]”,《汉语大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交通

典》可增加义项:指天地之气相互感应及作用。2.4四维《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气,为肿,四维相

[6]

”代,阳气乃竭。四维,即四肢。《汉语大词典》可增“四

维”条义项。

《汉语大词此外,在本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有些词语在

,《汉语大词典》典》中可增加义项。简述如下:不解当增加

,《汉语大词典》义项:发散不出。急可增加义项:肢体拘

,《汉语大词典》紧,不得自如活动。色可增加义项:气色。

清水:冷水。周密:藏。五常:五运之气有平气,有太过,有不及等的常规。寒心:中医疾病名称。风头:中医疾病名称,

。《素问·骨指头部为风邪所伤。大风:(1)指猛烈的风邪

》:“大风颈项痛,”(2)指中风偏枯空论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灵枢·刺真邪论》:“大风在身,血脉偏枯。一类病证

3提前书证

提前书证,即辞书词目所列的书证时间较晚。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源头,关于中医学的有

《汉语大词典》根据本研究可以使部分词语的医学关内容,

义项的书证提前至先秦两汉时期。3.1客气客气,《汉语大词典》:“中医术语。指侵害人

》:‘动数变迟,体的邪气。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证上

’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憹。方有

:‘客气,’”执注邪气也。

《黄帝内经》:《灵枢·病本第二十此条书证可提前至

》:“有客气,”:“客气谓邪气。”五有同气。丹波元简3.2消息消息,《汉语大词典》:“斟酌。《晋书·慕容超

》:‘其令博士已上,《吕刑》载记参考旧事,依及汉、魏、晋律

。’《隋书·礼仪志五》:‘今之玉辂,令,消息增损,议成燕律

’”参用旧典,消息取舍,裁其折中。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此条书证可提前至

》:“吐利止,一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

”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府藏,独见若神。

《伤寒论条辨》:“消息,”方有执犹言斟酌也。3.3随时随时,《汉语大词典》:“随着季节时令。南朝

《山居赋》:‘夏凉寒燠,’”宋谢灵运随时取适。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随时动此条书证可提前至

”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作,

3.4风水风水,《汉语大词典》:“中医学病症名。谓受

《金匮要略·肺痿风邪而致肺部肿胀、痰涌等症。汉张仲景

》:‘上气喘而躁者,肺痈咳嗽上气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

’”汗则愈。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篇此条书证可提前至

》:“勇而劳甚则肾汗出,第六十一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于藏腑,

”本之于肾,名曰风水。

4改进注释

《汉语大词典》本研究发现注释正确的个别义项还可

改进、完善。

,《汉语大词典》:“中医学病症名。谓受风邪而致风水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痰涌等症。汉张仲景肺部肿胀、

》:‘上气喘而躁者,’”上气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7]

可注明:风水,也作“

风”。《灵枢·四时气第十》:“

风肤胀,”九为五十七痏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张志:“,聪注水病也,因汗出遇风,风水之邪,留于皮肤而为

”肿胀也。综上,因中医著作语言的特殊性,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古

《汉语大词典》今同形词研究可以订正或改进的部分疏漏。参考文献

[1]郭霭春.黄帝内经词典[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第29卷第11期

中华中

医药学刊

Vol.29No.112011年11月CHINESE

ARCHIVES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Nov.2011

三黄前必治软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

王士清

1,2

,严铭铭2,叶豆丹2,郭婷婷2,万志强2,毕胜男

2

(1.白山市食品药品药检所,吉林白山134300;2.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要:软胶囊制备工艺的考察实验。采用正交试验,通过对浸膏粒度,助悬剂、润湿剂用量的考察,对内容

物的处方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软胶囊内容物的处方为:200目浸膏粉:大豆油:蜂蜡:磷脂(1∶1.4∶5%∶4%)。

对不同条件下囊皮的溶解性能进行考察,确定囊皮的处方为:眀胶:甘油:PEG400:柠檬黄(1∶0.5∶0.075∶0.08)。

关键词:软胶囊;提取工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11-2437-03

ResearchonPreparationTechnologyofSanhuangSoftCapsule

WANGShi-qing1,2

,YANMing-ming2,YEDou-dan2,GUOTing-ting2,WANZhiqiang2,BISheng-nan2

(1.FoodandDrugInstitateofDaishan,Baishan134300,Jilin,China;2.ChangchunUniversityofTCM,Changchun130117,Jilin,China)

Abstract:Theresearchwastoobserveformationofsoftcapsule,wechosesuspendingagentandwettingagentaccordingthreefactors---granularityofextracts,theamountsofthesuspendingagentandwettingagent.Thebestprescriptionwasextractingpowderpassedthrough200mesh:Soybeanoil:Beeswax:Phosphate(1∶1.4∶5%∶4%).Indifferentconditionstheensuredformationofcapsuleshellwas:gelatin:glycerol:PEG400:lemonyellow(1∶0.5∶0.075∶0.08).

Keywords:Softcapsule;Extractionprocess;Preparationcraft;Qualitycontrol

中药软胶囊与西药软胶囊不同,西药软胶囊成分单一

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KQ-250DB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

且多为脂溶性成分,易于制成油性溶液,比较容易囊化,而市超生仪器有限公司;RE-52A旋转蒸发器:SHZ-Ⅲ型中成药处方复杂,

出膏率大,吸水性强,内容物制备较为复循环水真空泵,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CO2超临界提取设杂,因此中药软胶囊内容物现多制成混悬体或糊状物[1-2]

。备:德国KRUPP;CODE320MK62型软胶囊生产设备。目前有两种制备方法,一种是用浸膏直接制备,先将油中加

1.2

实验试剂

入助悬剂,制成凝胶,加入乳化剂,再将浸膏洗入,采用乳化药粉:本实验室采用优选精制工艺提取制得大豆油:购

法可得到较细腻的分散效果。但含水太多的乳剂原则上不买于长春市欧亚超市;蜂蜡:购买于长春市吉林大药房;单适宜制成软胶囊,因水分过多易造成软胶囊渗漏,故制备过硬脂甘油酸:购买于山东圣源科技有限公司;磷脂:购买于程中,浸膏含水量宜低,油量需大。另一种是由粉末制北京美亚斯磷脂有限公司;明胶:购买于东胜蜂蜡厂;聚乙备[3]

。从制备混悬剂的角度讲,采用粉末制备效果好,通

二醇400:北京化工研究所棕氧化铁:北京化工研究所;羟过调整介质黏度和粉末粒度,保证混悬液的稳定性

[4-5]

。苯乙酯和羟苯丙酯:北京化工研究所。由于本复方提取物浸膏粉吸湿性较强,为了尽量减少含水

2方法与结果

量,

本实验采用干浸膏法制备。2.1内容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1实验材料2.1.1

稀释剂的选择及用量[6]

稀释剂的选择:稀释剂即1.1

电子天平分散介质,

可使药物均匀地分布在基质内部,保证其含量准Bp211D,SartoriusAG;SENCOW201型恒温水浴锅:上

确和制剂的稳定性,从而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性。软胶囊

[2]张显成.先秦两汉医学用语汇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2.[3]杨永龙.《伤寒杂病论》病名诊断特点[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22(1):44-45.收稿日期:2011-06-23

[4]艾华.金匮要略词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I06A00

[5]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7)

1990.

作者简介:王士清(1966-),男,山东泗水人,副教授、副主任药师,[6]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语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学士,研究方向:药品检验。1992.通讯作者:严铭铭,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先导化合物、候[7]郭霭春.黄帝内经词典[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选化合物的研究及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

1991.

中华中医药2437学刊


相关文章

  •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编纂路径.体例及应用价值
  • 摘 要 面对一千多年来我国汉魏六朝碑刻文字研究,比照现有同类工具书,<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从字形.字音.字义和例证等几方面处理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据此设计编纂的<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定位为学术性工具书,是历时描 ...查看


  • 明清吴语词汇的全景展示_评_明清吴语词典_周志锋
  • DOI :10. 16134/j . cn ki . cn31-1997/g2. 2006. 03. 019 明清吴语词汇的全景展示 ---评<明清吴语词典> 周志锋 摘 要 <明清吴语词典>全面展示了明清吴语词汇的 ...查看


  • 略论_新华字典_的规范性
  • 2008年第6期第10卷(总第52期)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6,2008 GeneralNo.52,Vol.10 略论<新华字典>的规范性 金欣欣 (商务印书 ...查看


  • 异形词九问:专家学者就[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答疑
  • 时间:2002-06-10 编辑:2002年1月20日06:21 人民网 "一锤定音--一槌定音",每组异形词破折号前为推荐词形,破折号后的词建议不再使用."参与"而不再"参预", ...查看


  •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 关于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联合通知 (1955-12-22 发布)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根据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的意见,已经把第一批异体字整理完毕,我们现在随文发布,并且决定从1956年2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从实施日起,全国出版的报纸.杂志 ...查看


  • 现有重要工具书和部分参考书籍分类目录
  • 现有重要工具书和部分参考书籍分类目录 一.通用类词典及语言文字类工具书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研.语文) 修订版<辞源>(商务) 修订版<辞海>(上海辞书) & ...查看


  • 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
  • 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 中药 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 ...查看


  • 词典学句子摘录
  • 汉英词典中例证的选择 汪继敏王红巧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09年第12期 汉英词典中合适例证的特征 (一) 反应正面的观点 合适的例证必须反映正面的观点.词典编撰者会把自己的世界观等揉进他们创造的活着选择的一些例证中, ...查看


  • [说文解字]徐铉反切中的音义错位
  • 第39卷第5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 7年9月 v01.39.No.5 Jo岫1a1 0fEast CIlimNom培l U证v啪时(P}lilosophy and social晒ences) Septernber,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