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

一、衡量译文好坏的标准

标准:信、达、雅。

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

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就是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

例:试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一个同学《庖丁解牛》开头一段的译文: 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huā)然向(通“响”)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译文:一个厨师丁给文惠君杀牛。他用手按着牛头,用肩膀靠住牛脖子,用脚踩着牛肚子,用膝盖顶住牛身子,牛身上发出哗哗的响声,杀牛刀在前进,也发出哗哗的响声。这些声音,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合乎桑林的舞蹈,又合乎《经首》,传说中尧的乐曲的节奏。

这段译文,有的地方就不能算忠实于原文。如“杀”和“解”不是一个意思; 牛头、牛脖子、牛肚子之类为原文所无。这些地方都没做到“信”。还有的地方, 语意不清,令人费解,或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甚至不通。如“牛身上发出哗哗的 响声”太笼统,可译为“皮骨和肉分离时发出哗哗的响声”;“一个厨师丁”不合现 代汉语习惯,可改译为“一个叫丁的厨师”;“杀牛刀在前进”,不妥,可改译为“进 刀时”;“合乎桑林的舞蹈”,不通,可改为“合乎桑林舞的节投井下拍”;“传说中 尧的乐曲”是解释,夹在译文中反而不通顺,应删去。总的说,这些地方都不符合 “达”的要求。

有些同学翻译文言文,不像对待作文那样重视现代汉语的运用,以为大意差不 多就行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样译出来的文字就很做到“信”和“达”了。 所以明确译文好坏的标准是必要的。

二、直译和意译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 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 不同的表达方法。

这两者虽有分别,却又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以直译 时,辅以意译。

例:《张衡传》末段的译文:

永和初年,张衡被调离京城,做河间王(刘政)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典章制度,(河间地区)又有很多豪门大户,同国王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衡下车”),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制,暗中探知奸党分子的姓名,把他们同时抓了起来。于是官民上下都很敬畏,称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张衡到职工作三年(“视事三年”),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乞骸骨”),朝廷却调他回京,任命为尚书。张衡活到六十二岁,在永和四年逝世。

这段话,绝大部分是直译,但有些词语,如“下车”“视事”“乞骸骨”等,则 是意译。这些词语不好照字面直译为“下了车子”“看事情”“乞求骨骼”之类,因 为表达不出原意,甚至无法理解。所以只能按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在现代汉语 中找一个相应的说法来译。总之,只要确切表达了原意,直译、意译都是可以的。

三、词语的翻译

文言词语的翻译,可分几种情况来讲。

第一种情况,一个词怎样解释就怎样翻译。文言中大多数普通词语都可如此。 一般说来,没什么疑难之处。如“商君佐之”“乃使蒙恬北筑长城”“争割地而赂秦”等句中的“佐”“筑”“赂”,可采用加字法,译成“辅佐”“修筑”“贿赂”。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句中的“爱”“致”“士”,可换用现代汉语中意思相同的“吝惜”“招揽”“人才”来译。

第二种情况,解释和翻译有相当的距离,不能简单把解释的话当作翻译。如“焚百家之言”中的“言”,当解释为言论、学说,但这样的解释不能作焚的宾语,应译为“记载言论的著作”。又如“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六合”,当解释为天地四方(上下东西南北),但直接写进译句,很费解,可译为“整个天下”。这类情况,应按这一词在句中指的是什么来译。

第二种情况,要恰当处理一些修辞格。

比喻。如“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这样的说法。如保留比喻,可译为“坚固的城防”。又如“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中的“藩篱”,原意为篱笆墙,译起来就难保留比喻了,可译为“边防”之类。总之,还是以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为准。

借代。文言中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很多。如“布衣”代未做官之人,“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万钟”代高官厚禄,等等。这种说法,现代汉语中都没有。如解释,可讲清为什么这样代;作为翻译,只把所代的事物写出就可以了。

委婉说法。古人行文,或因有所顾忌,或由于谦恭,或为了求雅,往往不直言其事,而把要表达的意思拐着弯说出来,即所谓委婉的说法。如把国王(或王后)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把出兵伐别人说成“会猎”,把上厕所说成“更衣”等等。凡遇到这种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以了。

用典故。古人写文章,常用典故。如谭嗣同曾对梁启超说:“今南海(康有为)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其中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四个人名,如解释,必须说出有关故事和在文中的用意,但翻译无法把有关故事写进来,然而又要译出用意,所以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适当译出典故的含义。可译为:“现在康先生是生是死还不知道,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死,以报答皇上;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出走,以图谋将来。”

第四种情况,各类专名词和各个领域中的习用语,译时也应注意。凡属专名,如人名、地名、官名、爵名、谥名、庙号、年号、书名,等等,可不译。各种领域中都有一系列的习用语,如官场中的“下车”“视事”“乞骸骨”“除”“拜”“迁”“出”,等等。可按现在的说法翻译。专名和习用语(术语),情况是相当复杂的,涉及古代文化知识的诸多方面。古代文化常识,也是必须掌握的。

四、句子的翻译。

文言中有些句子的结构,和现代汉语有较大区别,要注意。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句中一些省略的成分,有时需补出。例如“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谁“不肯受”,谁“曰”,不补出主语,意思就不明确,应补出“侯嬴”或“他”。又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显然省了“威”之类,可补出,译为“你们看廉将军比秦王谁厉害?”又如“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同纳)”“不内”后省了宾语“樊哙”,可补出。介宾短语的宾语,也常省略,如“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句中的三个“以”字后,都省了代词“之”。“之”指代“苟粟多而财有余”这个假设的情况,译时要补出,可译为“这种情况”之类。此外,介词“于”也常常省略。如“果地震(于)陇西”“麾众拥豪民(于)马前”,等等。这些“于”字都要补译出来。

2、一些文言句子的语序,有时必须改变。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译时需要倒过来,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又如:“沛公安在?”这是在疑问句中,宾语是疑问代词须前置的现象,译时必须改变语序。又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这是在否定句中,宾语是代词须前置的现象,译时必须改变语序。又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这是定语后置的现象,按现代汉语习惯,译时也要改变过来,放在中心语前面。此外,由“于”“以”等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原文中常作补语,译时可改为状语。如“赵尝五战于秦”“遮豪民于道”“饰以山龟鸟兽之形”“验之以事”等等,译时都应改变语序。

3、有些特殊句子,译时需要扩充或凝缩。如:“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这类句子言简意丰,如不多用些笔墨,难以把意思表达清楚。可扩充文字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再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这类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的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个短语,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补充:

一、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类型有四:

1、全文翻译题,要求在阅读原文、领会大意的基础上,遵循行文顺序,从开头译到结尾。

2、择句翻译题,即根据考题要求,选取文言文中的某一句进行翻译。

3、重点翻译题,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根据考题所指定的句子(或注释)进行翻译。

4、译文辨证题,这是近几年的考题类型。这类题不要求考生翻译,而是要求行政考生从命题人所列举的几种翻译中,对照原文,辨识正误,选取正确的翻译。从实质上看,它属于选择题型类。

二、翻译的具体方法有:

1、加字法。

即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例如:故予与同社诸

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重大意义),匹夫之有重(重 要作用)于社稷也。

2、解释法。

即对某个词怎样解释就怎样翻译。例如:而世之奇伟、瑰(珍贵)怪、非常之 观(景象),常在于险远„„

3、区别法。

即对有些词的解释和翻译是不同的,不能把解释当作翻译,例如,今操得荆州, 奄(解释是“覆盖、包住”,而翻译应为“占有”)有其地。

4、转述法。

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的词语。例如:大阉之乱,缙 绅(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而能不易其 志者„„。再如:天下云(比喻用法,译为“像云一样地”)集响(比喻用法,译 为“像回声一样地”)应,赢粮而景(比喻用法,译为“像影子一样地”)从。 又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用典故,译为“想要建立像汉朝霍去病抗击匈奴 至狼居胥山而还那样的功绩),赢得仓皇北顾。

5、保留法。

即文言文中的专名不必翻译。例如: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 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6、改写法。

即将文言文中的习用语改译为现代说法。例如: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县学)。

7、补充法。

即先补上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然后再翻译。例如: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则(其)束载、厉兵、秣马矣。

8、调序法。

即把文言的倒装句译成非倒装句。例如:何施之为?(译为“算是什么恩惠?”)

9、扩充法。

即对言简意赅的句子加以扩展。例如: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可 译为:“自从丈夫离家外出经商后,我便独自一个守着空船在江口盼等:船儿常在 明月照耀下的寒冷江面上漂来泊去。可哪有丈夫的踪影!

10、凝缩法。

即把用了繁笔的文句译为简笔。例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可译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文言文的翻译

一、衡量译文好坏的标准

标准:信、达、雅。

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

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就是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

例:试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一个同学《庖丁解牛》开头一段的译文: 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huā)然向(通“响”)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译文:一个厨师丁给文惠君杀牛。他用手按着牛头,用肩膀靠住牛脖子,用脚踩着牛肚子,用膝盖顶住牛身子,牛身上发出哗哗的响声,杀牛刀在前进,也发出哗哗的响声。这些声音,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合乎桑林的舞蹈,又合乎《经首》,传说中尧的乐曲的节奏。

这段译文,有的地方就不能算忠实于原文。如“杀”和“解”不是一个意思; 牛头、牛脖子、牛肚子之类为原文所无。这些地方都没做到“信”。还有的地方, 语意不清,令人费解,或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甚至不通。如“牛身上发出哗哗的 响声”太笼统,可译为“皮骨和肉分离时发出哗哗的响声”;“一个厨师丁”不合现 代汉语习惯,可改译为“一个叫丁的厨师”;“杀牛刀在前进”,不妥,可改译为“进 刀时”;“合乎桑林的舞蹈”,不通,可改为“合乎桑林舞的节投井下拍”;“传说中 尧的乐曲”是解释,夹在译文中反而不通顺,应删去。总的说,这些地方都不符合 “达”的要求。

有些同学翻译文言文,不像对待作文那样重视现代汉语的运用,以为大意差不 多就行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样译出来的文字就很做到“信”和“达”了。 所以明确译文好坏的标准是必要的。

二、直译和意译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 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 不同的表达方法。

这两者虽有分别,却又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以直译 时,辅以意译。

例:《张衡传》末段的译文:

永和初年,张衡被调离京城,做河间王(刘政)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典章制度,(河间地区)又有很多豪门大户,同国王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衡下车”),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制,暗中探知奸党分子的姓名,把他们同时抓了起来。于是官民上下都很敬畏,称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张衡到职工作三年(“视事三年”),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乞骸骨”),朝廷却调他回京,任命为尚书。张衡活到六十二岁,在永和四年逝世。

这段话,绝大部分是直译,但有些词语,如“下车”“视事”“乞骸骨”等,则 是意译。这些词语不好照字面直译为“下了车子”“看事情”“乞求骨骼”之类,因 为表达不出原意,甚至无法理解。所以只能按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在现代汉语 中找一个相应的说法来译。总之,只要确切表达了原意,直译、意译都是可以的。

三、词语的翻译

文言词语的翻译,可分几种情况来讲。

第一种情况,一个词怎样解释就怎样翻译。文言中大多数普通词语都可如此。 一般说来,没什么疑难之处。如“商君佐之”“乃使蒙恬北筑长城”“争割地而赂秦”等句中的“佐”“筑”“赂”,可采用加字法,译成“辅佐”“修筑”“贿赂”。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句中的“爱”“致”“士”,可换用现代汉语中意思相同的“吝惜”“招揽”“人才”来译。

第二种情况,解释和翻译有相当的距离,不能简单把解释的话当作翻译。如“焚百家之言”中的“言”,当解释为言论、学说,但这样的解释不能作焚的宾语,应译为“记载言论的著作”。又如“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六合”,当解释为天地四方(上下东西南北),但直接写进译句,很费解,可译为“整个天下”。这类情况,应按这一词在句中指的是什么来译。

第二种情况,要恰当处理一些修辞格。

比喻。如“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这样的说法。如保留比喻,可译为“坚固的城防”。又如“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中的“藩篱”,原意为篱笆墙,译起来就难保留比喻了,可译为“边防”之类。总之,还是以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为准。

借代。文言中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很多。如“布衣”代未做官之人,“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万钟”代高官厚禄,等等。这种说法,现代汉语中都没有。如解释,可讲清为什么这样代;作为翻译,只把所代的事物写出就可以了。

委婉说法。古人行文,或因有所顾忌,或由于谦恭,或为了求雅,往往不直言其事,而把要表达的意思拐着弯说出来,即所谓委婉的说法。如把国王(或王后)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把出兵伐别人说成“会猎”,把上厕所说成“更衣”等等。凡遇到这种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以了。

用典故。古人写文章,常用典故。如谭嗣同曾对梁启超说:“今南海(康有为)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其中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四个人名,如解释,必须说出有关故事和在文中的用意,但翻译无法把有关故事写进来,然而又要译出用意,所以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适当译出典故的含义。可译为:“现在康先生是生是死还不知道,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死,以报答皇上;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出走,以图谋将来。”

第四种情况,各类专名词和各个领域中的习用语,译时也应注意。凡属专名,如人名、地名、官名、爵名、谥名、庙号、年号、书名,等等,可不译。各种领域中都有一系列的习用语,如官场中的“下车”“视事”“乞骸骨”“除”“拜”“迁”“出”,等等。可按现在的说法翻译。专名和习用语(术语),情况是相当复杂的,涉及古代文化知识的诸多方面。古代文化常识,也是必须掌握的。

四、句子的翻译。

文言中有些句子的结构,和现代汉语有较大区别,要注意。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句中一些省略的成分,有时需补出。例如“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谁“不肯受”,谁“曰”,不补出主语,意思就不明确,应补出“侯嬴”或“他”。又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显然省了“威”之类,可补出,译为“你们看廉将军比秦王谁厉害?”又如“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同纳)”“不内”后省了宾语“樊哙”,可补出。介宾短语的宾语,也常省略,如“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句中的三个“以”字后,都省了代词“之”。“之”指代“苟粟多而财有余”这个假设的情况,译时要补出,可译为“这种情况”之类。此外,介词“于”也常常省略。如“果地震(于)陇西”“麾众拥豪民(于)马前”,等等。这些“于”字都要补译出来。

2、一些文言句子的语序,有时必须改变。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译时需要倒过来,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又如:“沛公安在?”这是在疑问句中,宾语是疑问代词须前置的现象,译时必须改变语序。又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这是在否定句中,宾语是代词须前置的现象,译时必须改变语序。又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这是定语后置的现象,按现代汉语习惯,译时也要改变过来,放在中心语前面。此外,由“于”“以”等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原文中常作补语,译时可改为状语。如“赵尝五战于秦”“遮豪民于道”“饰以山龟鸟兽之形”“验之以事”等等,译时都应改变语序。

3、有些特殊句子,译时需要扩充或凝缩。如:“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这类句子言简意丰,如不多用些笔墨,难以把意思表达清楚。可扩充文字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再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这类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的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个短语,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补充:

一、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类型有四:

1、全文翻译题,要求在阅读原文、领会大意的基础上,遵循行文顺序,从开头译到结尾。

2、择句翻译题,即根据考题要求,选取文言文中的某一句进行翻译。

3、重点翻译题,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根据考题所指定的句子(或注释)进行翻译。

4、译文辨证题,这是近几年的考题类型。这类题不要求考生翻译,而是要求行政考生从命题人所列举的几种翻译中,对照原文,辨识正误,选取正确的翻译。从实质上看,它属于选择题型类。

二、翻译的具体方法有:

1、加字法。

即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例如:故予与同社诸

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重大意义),匹夫之有重(重 要作用)于社稷也。

2、解释法。

即对某个词怎样解释就怎样翻译。例如:而世之奇伟、瑰(珍贵)怪、非常之 观(景象),常在于险远„„

3、区别法。

即对有些词的解释和翻译是不同的,不能把解释当作翻译,例如,今操得荆州, 奄(解释是“覆盖、包住”,而翻译应为“占有”)有其地。

4、转述法。

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的词语。例如:大阉之乱,缙 绅(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而能不易其 志者„„。再如:天下云(比喻用法,译为“像云一样地”)集响(比喻用法,译 为“像回声一样地”)应,赢粮而景(比喻用法,译为“像影子一样地”)从。 又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用典故,译为“想要建立像汉朝霍去病抗击匈奴 至狼居胥山而还那样的功绩),赢得仓皇北顾。

5、保留法。

即文言文中的专名不必翻译。例如: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 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6、改写法。

即将文言文中的习用语改译为现代说法。例如: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县学)。

7、补充法。

即先补上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然后再翻译。例如: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则(其)束载、厉兵、秣马矣。

8、调序法。

即把文言的倒装句译成非倒装句。例如:何施之为?(译为“算是什么恩惠?”)

9、扩充法。

即对言简意赅的句子加以扩展。例如: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可 译为:“自从丈夫离家外出经商后,我便独自一个守着空船在江口盼等:船儿常在 明月照耀下的寒冷江面上漂来泊去。可哪有丈夫的踪影!

10、凝缩法。

即把用了繁笔的文句译为简笔。例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可译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相关文章

  • 浅议文言文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浅议文言文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江阴市祝塘中学 赵小柱 [内容提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施行,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分值由原来的8分增加到9分.虽然只增加了1分,这其实也进一步说明文言文在翻译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现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学生的文 ...查看


  • 谈谈文言文的翻译
  • 摘要:文言文的翻译不仅能考查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和书面表达能力.因此,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非常重要.重点从翻译的要求.翻译的原则.翻译的步骤.翻译的方法等方面谈了文言文的翻译. ...查看


  •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
  • 文言文方法归纳和技巧 文言文翻译"九字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从而便于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文言文翻译"九字诀"是指"信.达.雅.留.换.调.引.增.删"九个字. ...查看


  • 文言文翻译教案 1
  • 文言文翻译教案 教学园地 11-05 2325 : 文言文翻译教案 教学目的: 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技巧"二标准六方法". 教学设想: 1.以"二标准六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为重点,通过较多的例子 ...查看


  •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浅谈
  • [中图分类号]G633.3 初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对于学习文言文困难较大,如读音.字义.句式等方面理解存在差异,尤其是顺通文意,翻译成现代汉语时感觉到吃力,但只要教者注意引导,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规律,积累一些基础知识,就会逐渐度过这个难关 ...查看


  •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1-340)
  •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1-25)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26-50)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51-75)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76-100)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101-125)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126-150) 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151- ...查看


  • 文言文翻译教学小妙招
  • 配词••句式•补充 --文言文翻译教学小妙招 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高考大纲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就是将所供的文言句子按照直译的方式翻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文言文翻译要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要达到& ...查看


  • 文言文翻译的探索及方法
  • 文言文翻译的探索及方法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校 石半丁 [内容提要]:掌握基本语法常识.能断句是文言翻译的基本功.翻译时要准确地理解原文,同时,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译出来.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应该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还要注意古代汉语 ...查看


  • 文言文翻译学案
  • 文言文翻译考点复习学案 备课人:李令 2012-10-23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标准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 二.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巩固检测 三.学习过程: (一)教师导入: 文言文翻译它是 ...查看


  •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心得
  •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听后感 近年来,文言文翻译已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重点,题量在不断地加大,分数值也不断地增多,而学生的翻译能力却没有相应地提高.针对考生的弱点和高考命题的趋势,丁承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归纳和总结了文言文翻译的六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