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方言大词典]的通用口语词

作者:石汝杰鲁国尧

《方言》 2001年01期

  令每一位语言学人额手相庆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方言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出版了大量的方言词典。据不完全的统计。最近20年来出版的各地方言词典已经有近百种了。一般地说,方言词典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某一个地点或某一区域的方言词语记录下来,以供语言研究和其他各方面的应用。所以我们见到的汉语方言词典大多是记录一个地点或一个地区的方言的。但是,把古今南北的汉语方言词语的资料汇集起来,编成综合性的词典的,还未曾有过。学术界迫切盼望这样的词典问世,如今这样一部特大型的汉语方言词典——许宝华和宫田一郎两位教授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下文简称《大词典》)终于应运而生。我们说它应运而生,更在于它是国运中兴,学术繁荣的体现。

  这是一部通赅古今、兼综南北的汉语方言大词典,时间纵贯二千余年,从先秦至1989年;地域跨越五千公里,西至新疆云南一带,东抵长白山及东海之滨。这部大词典收录各种方言词语21万多条,涵盖了汉语十大方言区1000多个县市,引例数十万条,涉及古今文献资料5000余种。全书共5大册,正文7532页,1732万字。书后附录两种检字索引、“全国各县市汉语方言系属简表”、“引用文献目录”等共258页。还有“中国汉语方言图”1幅。该词典由复旦大学和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合作编纂。从1986年起开始工作,近50位编者协同努力,工作了5年才编写成功,到正式出版则前后经历了十多年。如此规模的大型方言词典的出现,确实是汉语研究史上,尤其是汉语方言研究史上的一件盛事,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研究的一个丰硕成果。

  一

  方言词典的首要任务是记录方言的词语。而所谓方言,实际上既是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特征的综合体现,又是一种地方文化的深层表现,因此方言词典不仅要胪陈方言词语,而且有义务记录有关的各项内容。

  《大词典》颇富特色,令人瞩目:

  

  这部词典是从古代至今的汉语方言词汇研究成果的集大成,它既是汉语方言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是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本书全面搜集和整理古今南北的汉语方言词汇资料,汇集了1200多种专著、词典、论文的成果,其中除了公开发表的作品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未刊手稿,有的至今尚无机会发表(参见附录“本词典引用古今语言文字类文献目录”)。所以本书的出版还为一些未能及时发表的研究成果提供了面世的机会。同时,本词典收词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如字头为“打”的词条,所占篇幅从1012页到1102页,共91页,收录词语2448个,数量是《汉语大词典》(567条)的4.3倍,而且绝大多数是后者所不收或失收的。

  

  词典颇为全面地反映了汉语方言的实况和方言之间的异同。本词典的范围涉及上千个县市和几乎所有的方言区,对于当代方言的研究和汉语方言的历史研究来说,毫无疑问的,它是一个极为丰富的资料宝库。我们把收词数量不算多的19画作为一个观察的样本。这一部分从7436页到7471页,共36页。所收的各地方言按出现顺序依次有:胶辽官话、中原官话、晋语、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客家话、冀鲁官话、东北官话、北京官话、闽语、徽语、兰银官话、赣语、湘语。与李荣先生在《汉语方言的分区》一文(《方言》1989年第4期)中所开列的汉语方言的清单相对照,各大方言区除了广西平话外,都有词语收入,还收录了多条古代方言的资料。另外,我们能由此观察到不同方言之间的异同。如“呼”作为动词,除了古代方言的“呼叫,号叫”义(引自《尔雅》)外,现代各地有不同的意义,吴语为“喝(液体),吸,洗”,西南官话为“起(绰号)”,冀鲁官话为“打,抛撒”,江淮方言为“煮,炖”,闽语(厦门)为“说、说明”,赣语则有“哄”(hǒng)的意义。通过这部词典我们能见到“呼”在各地的不同意义,这样便于作方言间的对比和比较。当然,这些“呼”未必是同一词在不同方言中的多义现象,很可能是各个方言中不同的词而都用了相同的字形。原因是,词典并没有考虑本字的问题,如果能和本字联系起来考察,就更好了。

  

  注意方言词语的语法属性,词典给每个词条加注词性,对于汉语方言词典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从词性来看,19画里搜集的主要是名词、形容词,还有许多熟语(其他词类所占的比例则要低得多)。如:

  名词:如“蟹目水”(快开的水)、“颤丝”(弹簧)、“爆印”(败家子)、“鳖鸡”(青蛙)

  动词:如“攒处”(凑集)、“蹶撒”(败露)、“蹼低”(趴下)、“蹲肚”(拉稀)

  形容词:如“孽触”(淘气)、“肿”(浮肿)、“黢绿”(墨绿)、“儳互”(不整齐)

  熟语:如“蹭桃毛儿”(占小便宜)、“馒吃湖虾”(比喻占绝对优势)、“蟹壳里仙人”(指螃蟹壳里的一个部分)、“爆大镬”(比喻揭底)。

  

  据笔者所知,这部词典也是中外大学和学者之间在汉语研究方面进行大规模合作的最早的成功事例之一。中日两国在文化上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两国学者的学术交往在最近20多年中非常频繁,成果丰硕。宫田一郎教授是日本著名的汉语学者,也是积极推进日中交流的热心人,许宝华教授是我国知名的方言学家。两位大家珠联璧合,才能产生如此赫赫的成就。可以说,这是中日学术合作交流的一个重大成果,在两国的文化交流史上是值得大书一笔的。

  对于这样一部巨著,实在不是随便翻翻就可以发表意见的。在这里,我们只是翻阅和检索这部大词典时所见到的一些现象,并联系平日的思考谈一些感想,或许能由此看到这部词典的特点和用途。如尚有可取之处,也不过是我们的一得之见罢了。

  二

  汉语中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口语词语,它们在我国的广大区域里普遍使用。但是,各地方的人大多不认为它们是通用的汉语词,以为是本地方言特有的。在搜集方言词语时,一般都会把它们列入本地方言的词表。因为这部方言大词典尽可能地收罗东西南北的汉语方言,所以许多类似的词条就有机会类聚在一起。这是一种颇有趣味,又发人深省的现象。

  先看一些例子。所引例子和释义基本依据《大词典》原文,只是作了些删简和体例上的变动,如标音大多不抄录调值,浪线只用于代替难字。例后括号里的数字是《大词典》的页码。

  一、治/chí

  刘坚先生(1987)曾从历史资料、现代方言和本字等三个方面出发,讨论过“治鱼”(“治”读平声)的问题,他举了一些北方话、赣语和客家话的用例,并指出,这个词在一些方言里使用范围扩大了,不光指剖鱼,还可扩大到杀动物到杀人以至处理水果。后来又补充了吴语等地点的用例(论文引起了讨论,见刘坚1998)。我们在《大词典》里找到如下一些例子:

  

  治 zhì ⑤<动>剖(鱼)、拾掇(鱼,刮鳞去鳃、除内脏)。(一)冀鲁官话。河北盐山

  

  。引1916年《盐山县志》:“治鱼,剖鱼也。治,读若‘池’。”(二)中原官话。江苏徐州,山东曲阜、济宁,安徽宿县。(三)江淮方言。安徽安庆、含山、巢县,安徽南部,江苏南京、扬州、镇江、宝应、东台。(四)西南官话。湖北武汉、钟祥。(五)吴语。江苏常州。(六)湘语。湖南长沙、临湘。(七)赣语。江西南昌,湖南酃县。(八)客家话。广东兴宁,福建长汀、永定。下引《乐府诗选》和关汉卿《望江亭》的书证。按,本义项下所举各地的例子,有的只指刮除鱼鳞,有的还包括剖鱼腹,清除内脏。⑥<动>(被刀)划开。西南官话。湖北钟祥:他的衣裳给刀治哒一个口子。⑦<动>杀,宰杀,刺杀。闽语。福建浦城临江、永安、三明、沙县、漳平:治牛|治鸡|治猪。广东汕头。(3670-3671)

  

   chí,xī ①<动>刮去鱼鳞。(一)北京官话。北京:吃鲥鱼不用~。②<动>破(鱼),剖鱼除去鱼肠及鳞。(一)冀鲁官话。河北威县。(二)江淮方言。江苏扬州,湖北浠水。(三)西南官话。四川成都。引明李实《蜀语》:“破鱼曰~。”③<动>宰杀。客家话。广东梅县。引《客家情歌》:“十两鸡子唔好~。”广东翁源,四川西昌,江西上犹社溪,福建永定下洋、水汀。引罗翽云《客方言·释言》:“宰杀牲畜曰~。”(6963)

  

  迟 chí ①<动>屠宰(鱼类),宰杀。(一)江淮方言。江苏阜宁:迟鱼不小心把手划破了。(二)客家话。福建连城庙前。下有词条“迟猪客”(屠户。客家话。福建连城庙前)。(2966)

  

  “持”下列有条目:“持鸡”(杀鸡。客家话。福建长汀)、“持鱼”(剖鱼。西南官话。湖北随州)。(3991)

  由上述各例来看,“治”的平声用法在各地还很普遍。读浊声母,阳平(《大词典》只注为去声,有误)。基本意义是“用刀划开”,多数地点专用于“杀鱼”,特别是剖腹,清除鱼鳞和内脏。赵元任把这个动词写作“迟”,并算作自由语素中使用有限制(restricted)的一类(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101页,吕译本改写作“治chí”)。也有的方言(主要是客家话)把处理对象扩大到其他动物,如猪、牛、鸡等,还可用于处理其他事物,如“”下还列了江西上犹社溪等地客家话词条“毛”(拔毛)、“草皮”(铲草皮)。(6963)这些例子都是对刘坚先生论点的补充证据。

  这个动词的汉字写法,当然以“治”为正。唐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宋《广韵》、《集韵》有平声之韵与去声志韵两读,如“王韵”为“直之反、直吏反”。后来,“治”常见的读音是去声,所以至晚到明代就改用“”来表示这个意义了。刘坚先生文中的古辞书例证出自清初樊腾凤的《五方元音》(成于1654-1664间),刘先生随后特加说明:“我们猜想,写作‘’大概不会始于《五方元音》,方言区的人很可能早就这么写了。”《汉语大字典》的书证引自梅膺祚《字汇》。《字汇》子集刀部11笔此字注为:“陈知切,音迟,鱼。”《字汇》成书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如今我们又查到《韵略易通》西微韵春母下有“”,“剖洗鱼也”,是书著者兰茂自序于明正统壬戌年(1442年)。明冯梦龙编的《山歌》第八卷有“正是莲蓬梗打人拚了私情断,我是砻糠里鱼肚肠。”眉注称:“,音‘驰’。”(按:后半句字面意思是:在谷壳里杀鱼,鱼的肠子会和谷壳粘在一起。)《现代汉语词典》不收此词。

  二、潽

  

  潽 pū ①<动>液体或东西多得超过容器而溢出。(一)江淮方言。安徽安庆[phu]:饭潽了。(二)西南官话。湖北武汉:汤潽出来了。湖北宜都。(三)徽语。浙江建德。(四)吴语。上海:物事摆勿落勒,再摆要潽出来勒。上海宝山罗店、南汇周浦,江苏苏州、江阴、丹阳、常州、无锡、宜兴,浙江杭州、宁波、绍兴、余姚、金华。(五)赣语。安徽岳西:饭往锅外潽。湖南平江:汤潽出来咯。③<形>形容人肥胖。吴语:壮得脸里的肉统潽出来。此条下附三个条目:“潽奶”(漾奶。江淮方言。江苏东台)、“潽身”(汗多。吴语。浙江苍南:热躁得汗潽身)、“潽天洒地”(东西溢出而到处都有。西南官话。四川成都:苹苹吃饭,潽天洒地的到处都洒起),都有“溢出”义。(7158)

  

  鬻 bó ①<动>(水、粥、菜汤等)因烧沸而溢出。(一)江淮方言。江苏镇江:粥锅~了。湖北广济、蕲春。引黄侃《蕲春语》:“《说文·鬲部》:‘~,炊釜溢也。’蒲没切。今吾乡有此语,音转平,略如‘蒲’。”(二)西南官话。四川成都,贵州清镇、遵义。下引许庄叔《黔雅》。云南昆明、腾冲。(三)徽语。安徽歙县。(四)吴语。浙江温州[bu]:粥~锅儿外转出。(五)湘语。湖南长沙。引杨树达《长沙方言续考》。(六)赣语。江西西北部。(七)闽语。福建福州。引《福建新通志》:“谓汤溢为~。”②<动>吐。(一)江淮方言。江苏镇江:望得我~气。(二)吴语。浙江温州[bu]:娒儿灠~出(婴儿吐口水)。(7520)

  

  瀑 pù <动>潽;液体沸腾溢出。西南官话。四川成都。(7425)

  

  “噗”下有“噗了噗”:水沸溢出。西南官话。云南昆明:灶上的水噗了噗。(7056)

  

  气豧 pū <动>锅里蒸气从锅盖四周冲出。江淮方言。江苏东台。(6786)

  

  88 pō <动>“泼”的音转,液体沸时从锅中漫出来。吴语。上海松江:牛奶~出来哉|饭~哉。(6937)

  按,“潽”,《集韵》上声姥韵颇五切,注为“水也”,音义不合,不是本字,但是《现代汉语词典》标音作pū,表“液体沸腾溢出来”义(此字《新华字典》直到1998年版才收)。基本意义是“液体沸腾后从容器里溢出”,但也泛指其他形态(固体、气体等)的东西多得满出来;还引申为“多得从口中吐出来”。因此,“潽”下第三个义项释作“形容人肥胖”是误解,实际上是说肉过多,潽出来了;“潽身”则是身上汗太多,潽出来了。

  “鬻”,《说文解字》原注为“吹声沸也。蒲没切”,读浊声母,入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校改为“炊釜沸溢也。”并说:“今江苏谓火盛水沸溢出为铺出。”“铺”为现代口语音,读送气声母,阴平(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也有类似说法)。明末冯梦龙编的《山歌》八卷有:“汤婆听得,眼泪直铺。”这说明至少在明代已经有这个词了。

  “豧”,见于《广韵》模韵,普胡切,音合。松江用“”字,和“铺”同音,是因为苏州上海地区遇摄和果摄唇音常合流。《大词典》释义认为是“泼”的音转,是想当然。温州读为浊声母[bu],比较特殊。“瀑噗”是入声字,西南官话无入声,所以可以代用。陆志韦《北京单音词词汇》作“噗”(锅~水了),用的也是入声字。

  三、囥

  

  囥 kàng ①<动>藏。(一)江淮方言。江苏盐城[kh

  

  ]、阜宁、东台,引嘉庆《东台县志》:“藏谓之囥。”江苏南通、如皋,安徽安庆。(二)西南官话。湖北钟祥,四川成都,云南昆明、楚雄。(三)官话。福建南平。(四)徽语。安徽休宁。(五)吴语。上海,上海崇明,江苏丹阳、江阴、常州、苏州,浙江杭州、金华岩下、苍南金乡、宁波、平阳、定海、普陀,福建浦城。(六)赣语。安徽岳西,福建建宁、泰宁。(七)客家话。福建永定下洋。(八)闽语。福建厦门、永春、福州、建瓯、三明,广东汕头、潮州、潮阳、海康、海丰,台湾。②<动>放;放置。(一)徽语。安徽休宁[kh

  

  u]。(二)吴语。浙江金华岩下[khuo](钞票囥袋里)、苍南金乡、温州、丽水。此条下还有“囥了、囥在、囥好子”等闽语、江淮方言的13个词条,意义大多为“藏、隐藏、收藏、隐瞒、储存”。(2681)

  

  亢 kàng ⑤<动>遮蔽;隐藏。(一)吴语。浙江定海。民国《定海县志》:“亢,蔽也。按,蔽有藏匿义,故藏物曰亢。”浙江青田[kh

  

  ]。(二)湘语。湖南西部[kha

  

  ]。(三)闽语。福建福州。下引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广雅》:‘亢,遮也。’……今淮西、淮南、吴越皆谓藏物为亢。”(904)

  

  伉 kàng <动>囥;藏。(一)西南官话。云南昭通。下引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昭人音如‘康’上声,使覆盖之也”。(二)吴语。上海[kha

  

  ]。毛奇龄《越语肯綮录》:“伉,藏物也。今俗犹呼藏为‘伉’,音苦浪切。”浙江金华、萧山、象山。下有“伉头乖”(喜欢收藏钱财物品秘而不宣的人。吴语。江苏丹阳)。(2046)

  

  抗 kàng ①<动>收藏。(一)吴语。上海、上海松江、青浦,江苏无锡,浙江金华、定海、黄岩。(二)赣语。江西西北部。可收“抗肉”(藏肉,即面部瘦而身上肌肉丰腴。吴语。上海松江)。(2574)

  

  闶 kàng ①<动>藏。吴语。江苏苏州,引叶祥苓文:“男客说:‘我上房里米窝蛀虫起,下房里大红箱子放满雪花银。’放应作‘闶’。《集韵·去声·宕韵》:‘闶,口浪切,音亢,藏也。’音义皆合。”(2863)

  

   kǎng 西南官话。四川成都[kha

  

  ](按:原文送气符号失落)。②<动>掩盖:有啥事对大家公开,不要~倒蒙倒的。下收词条“~不严”(比喻掩盖不了。四川成都)。(5386)

  

   kāng 西南官话。四川成都[kha

  

  ]。②<动>掩盖:有啥事对大家公开,不要~倒蒙倒的。下收“~不严”(掩盖不了。四川成都)。(6953)

  

  康 kāng <动>藏;库藏。吴语。浙江宁波。引《甬言稽诂》:“甬俗呼藏为康。”(5721)

  

  坑 kēng ①<动>吴语。上海、苏州。引《何典》和《海上花列传》的例子。⑧<动>放(安放)。吴语。浙江金华。后有“坑得”(藏着。吴语。浙江绍兴)、“坑坑来”(藏在。吴语。浙江富阳。引《富阳歌谣》:“还有一块,坑坑来床横头”。按:此处当为动词重叠式加介词)。(2401-2402)

  “囥”字在宋明辞书中常出现,如《集韵》、《类篇》、《字汇》、《正字通》等。根据《集韵》去声宕韵,“囥”音“口浪切”,意为“藏也。”读阴去,清送气声母。(按:“闶”下所引《集韵》误为“岩韵”。“闶”的注文是“《说文》:闶阆,高门。”)今各地音义皆合。意为“隐藏,不让人看见、知道”,引申为“收藏,保管;放置”以至“隐瞒,掩盖”,和“躲藏”不同,如乾隆《苏州府志》卷二所说:“藏避曰伴,藏物曰囥。”第八项宁波用平声字“康”,可能和连读变调有关系,因为宁波地区阴平和阴去在两字组变调时都变成高平调(汤珍珠等1990)。第九项发音不同,反映了吴语地区这两类字音近或音同的情况。《现代汉语词典》收“囥”,注为“<方>藏。”明确定为方言词。

  四、笡

  

  笡 qiè ①<形>斜;歪。(一)冀鲁官话。河北深县:笡坡儿。(二)江淮方言。江苏镇江。(三)西南官话。广西柳州。(四)徽语。安徽绩溪。(五)吴语。上海:伊笡转仔身体看人打牌他斜着身子看人打牌。江苏苏州、常州、常熟、无锡薛典、江阴,浙江杭州、温州、舟山、金华岩下、象山。引乾隆象山县志所引《广韵》注。(六)湘语。湘南双峰。(七)赣语。湖南济阳。(八)闽语。福建漳平,台湾。②<动>斜置。(一)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二)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把脸盆子笡一下。后收“笡王片”(斜王旁。客家话。福建永定下洋)、“笡对过”(斜对面。吴语。上海)等8个词条,大多在意义上和“斜”有关。(5517)

  

  趄 jū;qiè ①<动>半走不走。西南官话四川成都[tsh

  

  ]:你看他趄一趄的,想过来又不好意思。②<动>胶辽官话。山东平度:趄趄歇歇儿|趄下。③<动>翘起。西南官话。云南昆明:把屁股趄着。④<形>坡度不大。晋语。陕西北部[t

  

  hi

  

  ]:趄坡儿。下有词条6个,如“趄下”(躺下。冀鲁官话、胶辽官话)、“趄倒”(躺下。中原官话),“趄歪”(身体歪斜地躺着。东北官话),“趄棱”(倾斜。北京官话)。(5961-5962)

  

  91 qiè ①<形>斜。(一)西南官话。四川。引李实《蜀语》:“斜曰~。~,‘且’去声。”(二)吴语。上海嘉定,浙江新昌、萧山。引1935年《萧山县志》:“斜而不直,侧而不平,皆曰~。”后附两个词条,一是吴语(浙江象山),一是江淮方言(江苏南通)。(6796)

  隋曹宪《博雅音》卷八:“笡,七夜反。”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敦煌本(P2011)和宋跋本、裴务齐正字体《刊谬补缺切韵》并作“浅谢反”,孙愐《唐韵》为“迁谢反”,《广韵》去声祃韵为:“笡,斜逆也。迁谢切。”清送气声母(清母),去声。但是日僧空海(774-835)《篆隶万象名义》、日僧昌住《新撰字镜》(成书于九世纪末)并作“子夜反”,而《大广益会玉篇》和《集韵》并作“七夜反”,《龙龛手镜》为“千夜反”,《篆隶万象名义》及《新撰字镜》“子夜反”之“子”当系与“七”字近而讹所致,从其前后辞书可知。在周德清《中原音韵》和卓从之《中州乐府音韵类编》内,相当于“七夜切”音韵地位的字是“趄”,《字汇》“笡”、“趄”二字皆收。但是《韵略易通》、《韵略汇通》、《五方元音》三韵书相当音韵地位的字是“”。各地音义皆合。基本意义是形容词“斜”,又作动词“斜放”、“侧放”,引申为“侧身”、“斜躺”。

  五、鏾

  

  鏾 xiàn <动>阉(鸡)。(一)中原官话。青海西宁,陕西白河。(二)江淮方言。湖北红安。(三)西南官话。湖南常德,湖北武汉,云南大理、建水,四川仁寿。引张慎仪《蜀语》:“去鸡势曰鏾。”广西柳州。(四)徽语。安徽歙县。(五)吴语。上海,浙江杭州。(7345)

  

  鏾鸡 <动>阉鸡。(一)江淮方言。江苏扬州,安徽合肥。(二)西南官话。湖北武汉,四川成都,云南玉溪。(三)吴语。浙江杭州、定海。(四)湘语。湖南长沙、衡阳。(五)赣语。江西南昌、波阳,湖南平江。(六)客家话。广东梅县,江西瑞金、赣州蟠龙,四川仪陇。(七)粤语。广东广州、从化、佛山、南海沙头、鹤山雅瑶,香港,澳门。(7345)下面还有西南官话四川仁寿方言的“鏾鸡公”、“鏾鸡娃儿”,都指阉割公鸡。

  

   xiàn ~鸡 <名>阉过的鸡。粤语。广东广州。(3416)

  

  线 ③<动>阉割(鸡)。(一)徽语。安徽绩溪。(二)吴语。浙江金华岩下,上海松江。(三)赣语。江西南昌。(3774)

  

  线鸡 ①<名>阉割过的公鸡。(一)西南官话。湖北武汉、随州,四川成都。(二)徽语。安徽绩溪。(三)吴语。浙江金华岩下、镇海。(四)赣语。江西南昌、高安、临川、新余、宜春。(五)客家话。福建长汀。(六)粤语。广东阳江。②<名>杀鸡。赣语。湖南临湘。(3774)

  

  鲜鸡 <名>阉鸡。吴语。浙江定海。引民国《定海县志》。(6887)。(按,《定海县志》原文以“鏾鸡”立目,说俗读作“鲜”有误。)

  按:鏾,《广韵》“苏旱切”、《集韵》“颡旱切”、“先旰切”,音义均不合。《正字通》金部有:“鏾:音线。今俗雄鸡去势谓之鏾。与宦牛、阉猪、骟马义同。”读为清擦音声母(心母),去声,主要意义是动词,一般指阉割公鸡,但是也有用于其他动物的,如“线猪”(阉割公猪。赣语。江西宜春。)(3775)。定海用平声字“鲜”,原因和宁波用“康”记“囥”相同(方松熹1987)。《现代汉语词典》不收此词。(参见下面“驐”的说明。)

  六、驐

  

  駲 dūn <动>去掉雄性家禽家畜的睾丸。(一)官话。福建南平。(二)徽语。安徽绩溪。(三)吴语。上海、上海嘉定,江苏苏州、常州、无锡、常熟,浙江杭州、嘉兴,福建浦城。(四)赣语。江西南昌、新干。(五)客家话。江西上犹社溪。(六)闽语。福建建阳、松溪、政和、建瓯。下面所附的三个徽语、闽语、赣语词条都和阉割猪、牛有关。(7184)

  

  敦 ⑩<动>阉(鸡)。闽语。福建福州。引1922年《福建新通志》:“鸟兽去势曰镦。……鸡曰敦。”此条后有“敦牛”(公牛。江淮方言,吴语),但不是“阉牛”。(6256)

  

  墩 dūn ⑩<动>阉。西南官话。湖南临武:墩鸡|墩鸭。下面有“墩马”(阉马。西南官话/土话。湖南临武。)(6978)

  

  镦 dūn ②<动>阉割雄性家畜。(一)吴语。上海、上海嘉定。(二)闽语。也引1922年《福建新通志》:“鸟兽去势曰镦。都昆切。如镦鸡。”下面收有“镦牛”、“镦鸡”、“镦猪”等三个词条,涉及的方言有吴语、闽语、赣语。(7346)

  

  蹲牛 <名>已骟的公牛。江淮方言。江苏涟水。(7450)

  “驐”,《广韵》上平声魂韵都昆切,注为“去畜势,出《字林》”。《集韵》也有类似记载。意义指阉割雄性家畜家禽。今各地音义皆合。

  《猗觉寮杂记》卷六:“物去其势,……马曰‘扇’,见《五代史》;鸡曰‘敦’,犬曰‘阉’,俗语。”《土风录》15卷引《臞仙肘后经》称:“骟马、宦牛、羯羊、阉猪、镦鸡、善狗、净猫,皆畜之去势者。俗鸡猪曰镦,马曰骟。吕忱《字林》‘镦’作‘驐’,《广韵》本之,注云:‘去畜势也。’”以上两例说明,在农牧业为主的时代对于各种动物的处理是有分别的,“驐”常用于鸡。但是到后来,界线渐渐模糊,“驐”的对象扩大了。如清末的《沪谚》:“割去牲畜之势曰‘镦’。镦音‘敦’,外肾曰势。”简单地释为“去势”。早在李玉(明末清初)的《清忠谱》中就不单指阉割鸡:“可恼!童贯这驐狗,作恶异常,教我那里按捺得定?”(第2折)《现代汉语词典》收“驐”,注为“<方>去掉雄性家畜家禽的生殖器:~牛|~鸡。”指明是方言,也不限于阉割鸡。

  七、椠

  

  椠 qiàn <动>削;切;剁。(一)江淮方言。江苏盐城、阜宁。[t

  

  hi

  

  ]椠皮削水果皮。(二)吴语。上海:椠生梨|椠老脚皮。上海崇明、宝山、南汇,江苏常州、苏州、无锡、靖江、江阴,浙江嘉兴、宁波:椠脚澡堂修脚。其后列出“椠皮”(削皮)“椠花作”(雕刻木器)等7个多音词条。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方言里都读阴平。(6045)

  

   qiān <动>切割;切削。(一)北京官话。[

  

  ian]~谷子。(二)冀鲁官话。河北深县[tshia]。(三)江淮方言。江苏南通。引《五音集韵》:“~,音签,割也。”(四)晋语。山西忻州。(五)吴语。上海。引《沪谚》:“瓜小略~皮。”(7265)(按:此处标音疑有误。北京的当脱落了音标[t],根据陈刚《北京方言词典》,此字注为qiān,释为“割(谷物的头)”,深县的疑失落n韵尾。)

  

  锓 qiān;qǐn ①<名>细长而尖锐的器物;扦子。闽语。福建厦门[tshiam]。锓刀子雕刻用的刀。②<动>用手爪或刀刻划器物。(一)中原官话。甘肃甘谷,引李恭《陇右方言发微》,说:“音读七廉反,……或读子廉反,音尖”。(二)吴语。江苏无锡薛典:锓一个图章。(6166)

  

  扦 qiān ②<动>剥;削皮。吴语。浙江宁波:扦脚,上海南汇,引《哭丧歌》:“忏光地栗亮光光。”⑤<动>切。吴语。浙江定海。引民国《定海县志》:“刊,七见切。《玉篇》切也。俗通作‘扦’。”下有条目“扦皮”(削皮)、“扦脚”(修脚),都是吴语的。(1824-1825)

  按:民国《定海县志》原作:“(扦),七见切。《玉篇》:切也。俗谓荸荠之去皮者曰‘刊(扦)光地栗’,又谓修足趾之甲及坚皮曰‘脚’,皆当作此。俗通作‘扦’。‘刊’从‘干’,与此异。”可见,上述引文中的“刊”当是“”之误。

  

   qiàn <动>削。吴语。浙江定海。下引民国《定海县志》(按:同“扦”下笔者所引文字),后列“脚”、“ 光地栗”两个词条,都出于此《志》。(1297)

  

   qiān ②<动>削去(皮)。吴语。上海松江:~光地力荸荠|~勒皮吃。(7025)

  按:“椠”,《集韵》平声盐韵千廉切下的注文为“削牍也”,“锓、”与之同音,意义也相近(刻也、切也)(但后者的字形《集韵》作“”)。读为清送气舌尖塞擦音声母(清母),平声,闭口韵(-m韵尾)。《大词典》注为去声qiàn不妥当。现代的主要用法是动词“用刀削(皮)”,有的地方还有“割”的意义。许多地方和“扦插”的“扦”同音(-n韵尾),有时就直接用“扦”来记录,如本书“扦”的第一个义项就是“扦插”。(1824)“”可能是“”(“扦”的异体)的误写。“”,《集韵》僊韵亲然切,“插也”。

  《集韵》中,“”为平声丘寒切,即“刊”,所以《定海县志》、《汉语大字典》引的都是《玉篇》的注音“七见切”,但声调为去声。《现代汉语词典》收了“椠”字,注为:“qiàn<书>①古代记事用的木板。②书的刻本:宋椠|元椠。”都是名词用法,声调是去声;与此关系不密切。

  八、搲

  

  搲 wā ④<动>舀。(一)北京官话。北京[ua]。(二)冀鲁官话。山东淄博,河北深县:给他搲了三升绿豆。(三)胶辽官话。辽宁大连。(四)中原官话。江苏徐州:用勺子搲着吃。(五)江淮方言。江苏镇江:用茶杯搲了一杯米|搲了一勺子干面。(六)西南官话。湖北武汉,四川成都:用瓢瓢把水搲倒桶头,云南楚雄、昆明、腾冲,广西桂林。(七)湘语。湖南长沙:搲一瓢水。(八)赣语。江西宜春、新余,安徽丘西:搲米。(6497)

  

   wǎ <动>用瓢取颗粒状物,相当于“舀”(液体除外)。(一)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二)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上些炭面子把炉子压上。(三)江淮方言。江苏沭阳、淮阴:~米。(四)西南官话。湖北随州。(2533)

  

  瓦 ⑤<动>舀。西南官话。云南楚雄:瓦饭|瓦两碗米泡着。(683)下面收词条“瓦汤”(舀汤。西南官话。云南永胜。)(684)

  

   wò,wà ①<动>盛取;舀取;掏取。(一)北京官话。北京[ua]:盛粥别~底儿|冻柿子化了,用勺~着吃。(二)中原官话。山东郯城、枣庄,河南洛阳,陕西商县张家塬,江苏徐州:~了三斤面。(三)晋语。陕西北部、内蒙呼和浩特、包头。(四)江淮方言。安徽安庆。(五)西南官话。贵州沿河、清镇。(六)吴语。浙江嘉兴[

  

  ua

  

  ]:~点蜜糖。(七)赣语。湖南浏阳,江西高安老屋周家。②<动>舀水;戽水。(一)胶辽官话。山东临朐。(二)江淮方言。江苏南通,安徽合肥。引李庆富《合肥方言考》:“《广韵》:‘~,舀水也。’今合肥谓舀水为~。”(三)吴语。浙江萧山,上海崇明。引1935年《萧山县志稿》:“挹水散泼曰,音豁。《类篇》作‘~’。”1929年《崇明县志》:“去水曰~。”后面唯一的词条是“~水”(取水;舀水。湘语。湖南长沙。)(4892)

  

  挖<动>舀取。中原官话。河南郑州[

  

  ua],山东梁山:给小鸡挖点米儿来。(4036)

  按:“搲”,《集韵》上声马韵乌瓦切,注:“吴俗谓手爬物曰搲。”音合:零声母,阴上(也有些地方和“瓦”同音,阳上);但是意义不完全相合。现代各地的基本意义是“舀(颗粒状物)”,如米、豆子、炭面等,但也能扩大范围,用于液态物(如汤、水、粥等)。

  “”,《广韵》中有三处,都是入声。两个在末韵:(1)呼括切,“欿水”(周祖谟注:“欿,段改作‘舀’,是也。”),(2)乌括切,“捾取也”;另一个在黠韵,乌八切,“取物也”(按,《集韵》的三个音韵地位完全一样,但是注文有不同)。和此词意义接近的只有第一个,但是音不合(折合成现代音当为huò)。《大词典》注音为wò,wà,是根据后两个反切定的。实际上洛阳等地的读音本来就是上声。“挖”是入声字,官话方言常和“瓦”同音,如山东荣城“瓦挖袜”同音,都是上声。

  从第四项“”下吴语的例子来看,应该是另外一个词,即一般写作“豁”的动词,读为喉部清擦音,入声,意为“泼(水),撒(水)”。所以应该另列为一个义项(和第三个义项合併)。

  九、搌

  

  搌 zhǎn ①<动>擦洗。江淮方言。江苏东台:开点热水把身上搌下子。下面收“搌脸”(洗脸。江淮方言。江苏南通;中原官话。山东枣庄)、“搌潮”(洗澡。江淮方言。江苏东台)、“搌布子”(抹布。胶辽官话。山东牟平;中原官话。陕西渭南)、“搌布瓜”(丝瓜。中原官话。山西运城)、“搌桌布”(抹布。江淮方言。江苏连云港)。(6499)

  

  展 ③<动>揩,抹。(一)江淮方言。江苏北部。引《西游记》36回:“用手展去灰尘。”(二)吴语。浙江温州。引元无名氏《白兔记》:“将身上衣服展干净了。”(三)客家话。引罗翽云《客方言·释言》:“拭,亦谓之展。……今谓抹试几案曰展。”(5205)

  

  展布:<名>抹布。有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晋语、兰银官话、江淮方言、吴语的例子。(5205)另有“展布子”(抹布。胶辽官话。山东烟台)、“展桌子”(抹桌子。江淮方言。江苏高邮、盐城、淮阴、如皋、南通)。(5206)“展布的”指“厨子”(晋语。山西五寨。7443)(按:,当是“攥”之讹)

  

  蘸 ④<动>以物吸水。(一)中原官话。河南洛阳[ts

  

  ]:用布蘸蘸,不用哪儿都是。(二)西南官话。四川成都。引李实《蜀语》:“以物沾水曰蘸。”(7506)

  

  辗 zhǎn;niǎn④<动>摩擦。吴语。上海松江:块橡皮来辗拿块橡皮来擦。(6806)

  按:“搌”,《集韵》上声獮韵有两处:知辇切、丑展切,前者音合,义不合;去声线韵有“陟扇切”,注为“卷也;拭也。”义合,声调不合。乾隆《昆山新阳合志》卷一:“讳‘没’,呼‘抹布’曰‘展布’。”光绪《崇明县志》卷四:“展布,抹布也,古称幡布。船家忌与‘翻、没’同音,改此称。”从现代各地的情况来看,一般读上声。据贺巍《洛阳方言记略》(《方言》1984.4),洛阳“蘸”标[

  

  ]54调也是上声。《蜀语》的例子则应是“蘸”的一般意义。《现代汉语词典》收“搌”,注为“zhǎn”(用松软干燥的东西)轻轻擦抹或按压,吸去湿处的液体:搌布|纸上落了一滴墨,拿吸水纸来搌一搌。但是,从现在看到的这些例子来看,说其基本意义为“(用布)擦试,抹(mā)”更妥当些,“搌脸”、“搌潮”等当然都需要用毛巾等擦拭,“搌布”的广泛使用也说明了这一点。

  上海松江的“辗”当读如niǎn,意义为“揉搓;摩擦”,和这个词无关。

  十、灒

  

  灒 zàn ①<动>溅。(一)古方言。引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18:“(溅),又作灒。……江南言灒,山东言湔,音子见反。”(二)冀鲁官话。天津[ts

  

  n]:灒我一裤泥。(三)中原官话。山西芮城,新疆吐鲁番。(四)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水灒底人一身都是。(五)江淮方言。江苏扬州、泰州。引陈启彤《广新方言》卷二:“《说文》:‘灒,污洒也。’……泰州谓灒,亦读如子旦切。”并引《西游记》44回例。安徽安庆。(六)西南官话。湖北武汉,四川成都,贵州清镇。(七)吴语。上海[ZE],江苏苏州,浙江宁波、苍南金乡。(八)湘语。湖北长沙[tsan]:灒哒一身的水。(九)赣语。湖南常宁,江西宜春[tsan]、新余[tshan]。后有条目“灒火星”(受波及;受连累。西南官话。湖北武汉)。(7467)

  

  蘸 转来<动>原指水反溅转来。……西官官话。四川南川。引1931年《南川县志》:“蘸,以物投水而水反跃起也。”(7507)

  按:灒,《广韵》去声翰韵则旰切,注为“水溅”音义皆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灒”下注:“谓用污水挥洒也。释玄应曰:江南言灒,子旦反;山东言湔,子见反。”(11篇上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565页)“则旰切”和“子旦反”同,都是清不送气塞擦音(精母),去声。玄应所说山东的“子见反”,即“溅”。但是吴语是浊声母(相当于从母);江西新余赣语读送气音,也可能有浊声母的来源。《现代汉语词典》收“灒”,注为“zàn<方>溅:灒了一身水。”指明是方言。

  三

  从以上所列的十个例子看,这些词使用范围相当广泛,其意义在各地也无很明显的不同,只是有时使用范围有区别。但是因为它们几乎只在口语中使用,极少在书面上出现,所以多数人都以为它们是本地特有的方言词。下表是这十个词的分布情况。表中有“(?)”的是可疑的,北京的“潽”根据陆志韦《北京话单音词词汇》补充。

  这里词语的分布,能大致反映方言的实况,从中也能看出方言之间的差异和距离,如,这些词语在粤语就用得很少。但也有可能只是调查和研究成果还不够,如“灒”就见于《南宁平话词典》266页(“tsan,水受冲激向四外射出”。覃远雄等,1997)、《实用广州话分类词典》200页(“tsan,溅”。麦耘等,1997),声调都是阴上。当然,还能根据其他文献补充新的方言材料来深入讨论,限于篇幅和本文的宗旨,我们就不进一步扩大探讨范围了。

  我们只是就平时的思考和兴趣在查检和翻阅这部《汉语方言大词典》时,随机地抽取了这十个词,也只是就这部大词典提供的材料,作了若干论析,然后制成了这十个词诸方言分布表。如今仔细端详,竟然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这个分布表可以看作一张方言地图。江淮方言和吴语都拥有这十个词,而在其他方言中,则不能全备。可以说,这些词的存在由江淮向北逐渐递减;另一方面,从吴语向南逐渐递减。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这些词分布范围很广,口语里使用的频率也比较高,完全可以算作普通话的词,因为“普通话”的定义规定“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而东南各方言也多具有这些词,因此我们不妨称之曰“汉语通用口语词”。但实际情况是,许多词已由其他词取代,特别是在书面上,如“溢”“藏”、“斜”、“阉”、“阉割”、“擦”、“抹”、“溅”等,其中有的是书面词,有的是口语词。经济、文化生活的变迁也导致了词的退化,如“鏾和驐”等词的分工,“治鱼”和“杀鱼”的区别已模糊不清。这些词似乎在一般场合已经不大使用,退居至家常生活口语中,所以往往被各地的方言学者视作方言词。但是,如果我们能利用这部方言大词典,拓宽视野,就会发现这些词并不局限于某一方言。我们建议,让这些词在规范汉语的词典中占一席之地,使它们有确定的书写形式和词义、用法,这也许是丰富汉语词汇的一种重要手段,能使我们的表达更细腻贴切。在书面上保存这些词,有助于我们了解汉语词语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在汉语方言中的词形分布,也提示方言研究者必须更深入地了解各地方言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在翻检、查阅这部《汉语方言大词典》,并据以考察、研究某些方言词时,我们觉得,这项工作对研究者的学术素养要求很高,包括方言学、词汇学、音韵学、俗字学等等方面。字音同异错杂、字形诡变缴绕,都能令人目眩而歧路亡羊。让我们认真研读乾嘉朴学大师王念孙《广雅疏证》(这是中国传统音韵学的巅峰著作)序言中的一段话:

  窃以诂训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挈其纲。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此之不寤,则有字别为音,音别为义。或望文虚造,而违古义;或墨守成训,而尟会通。易简之理既失,而大道多歧矣。今则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不限形体。苟可以发明前训,斯凌杂之讥,亦所不辞。

  王念孙的名言对现代学人仍旧有启发意义,我们在研究方言时,也应该引申触类,不限形体。《大词典》3335-3339页“虎”下共有127个词语,其中很多和“老虎”的意义有关,此处不具论。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些令人兴味横生的词语;指称蚂蚁的吴语永康话“虎奶”,温岭话“虎亩”,温州话、青田话“虎眼”,萧山话“虎蚁”,黄岩话“虎姆”、“虎姆丁”,表示“茧”的闽语福清话“虎囝”,这些词儿里的“虎”大概与“老虎”无关,使我们不禁怀疑它也许是古代语言甚至某种古代非汉语的词缀的遗留。我们再进一步,看到这部大词典提供的晋代江东语的词儿:

  虎梓<名>苦楸。木名。古南方方言。《尔雅·释木》:“楰,鼠梓。”晋郭璞注:“楸属,今江东有~。”(下还引述清郝懿行《尔雅义疏》的注文。)

  虎葛<名>茏葛。草名。古南方方言。《尔雅·释草》:“拔,茏葛。”晋郭璞注:“似葛,蔓生,有节。江东呼为龙尾,亦谓~。细叶,赤茎。”

  其中的“虎”似是词缀,郭璞对“虎葛”的注中,因为有“龙”,会使人以为“虎”有“老虎”义,但是,“龙”或许倒是与“茏”有关。

  因此,我们以为,研究方言字、词,最重要的是“会通”二字。我们的学力虽远不足以达到这个境地,但是这必须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四

  《大词典》篇幅浩大,出自多人之手,缺点错误在所难免。这里谈几个方面的问题,谨供编者参考。

  (一)本书最大的缺点,可能就是没有按照普通话音序排列词条。本书体例仿照《辞海》,各个词条按照汉字笔划的多少排列,同一字头下,再按照字数的多少排列先后。这一做法有很多缺点(也是新《辞海》、《辞源》在编排上的重大缺点),在方言词典里更显得突出。例如字头“辣”下有吴语的“辣火”和“辣虎”,实际上这两个是同一个词,只是因为写法不同,根据笔画多少排在同一面的不同处(6893),而“辣火火”则因是三字的,排在两字词语的后面(6894),和“辣火”相隔更远。同样,“辣蒿蒿”(6895)和“辣蒿蒿的”(6896)这两个显然相同的词条,却列为不同的词目,如果不按字数多少排列,这样的问题是很容易发现的。采用音序排列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把写法不同,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排在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既便于使用,又有利于比较不同方言的词语之间的异同。限于体例,本书没有着力整理同源、同音方言词语,以至同一个词,只是因为书写形式不同,被放在完全无关的位置上,就像本文上面所举各例那样。这样做,掩盖了方言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对于读者利用如此丰富浩繁的资料宝库,也是很不方便的。如果采用音序编排法,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弥补这一缺陷。由此也能进一步提高本词典的价值。我们要借此机会大声呼吁,各种汉语词典应该尽可能采用音序排列法,其他检索方法则作为可选的辅助手段。这对于研究汉语,学习汉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现在我们读到的一些方言词语集,有时不怎么注意规范词的语法形式,把一些不是词,亦非固定短语的形式也收进了词表。由此本书也受到了影响。个别编者对于如何处理这些原始资料考虑欠周,照抄照编,以致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曝”在闽语等方言中有“晒”的意思,词典在字头“曝”下收了“曝衫”、“曝粟”(晒谷子)、“曝粪”、“爆地豆”(晒花生)、“爆衫裤”(晒衣服)、“曝塍豆”(晒蚕豆)等动宾短语,“曝无凋”、“曝真凋”、“曝野凋”、“曝得燋”(都是“晒得干/晒不干”的意思)等非固定短语。(7445)而作为独立的词条,词典里有“燋”(7287),却失收“凋”。另如“越”下收“越劝越秧”、“越话越旺”、“越惯越大”、“越想越心嬲”等(5961);“泡”下有“泡壶添”(多泡一壶。参见“添”的义项5-9,5755)、“泡泡脚”(洗洗脚)等(3655)。还有的词条是动词和“一”的组合,如“鳔一鳔”(7461)、“襞蜀襞”(卷起来。7470。按:闽语“蜀”即“一”,见陈泽平《福州方言研究》194页,参见本书6572页):“钝显钝”(温州话)(4191)里的“显”(4162)、“佬”(7440)里的“佬”,都是虚词,不是词的构成成分,应该独立出来。“佬”是常州吴语很有特色的结构助词,相当于表性状的“的”(参见史有为,《中国语文》1982年第3期),可是《词典》3428页却漏列了这一义项。“朅读书”(去上学)(6756。按:“朅”记“去”的口语音),“钝了些”(和缓了些)(4191)之类非词形式也没有必要作为词条列入。

  (三)词典汇集了数量庞大的文献资料,但还是有一些疏漏,如未收陆志韦《北京话单音词词汇》(1951年)这部重要著作中所列的北京口语材料,是很可惜的。又如还漏收了一些常见文献中的词形,如前述“椠”还有如下书写形式:

  佥:好似橄榄上佥皮舍弗得个青肉去,海狮缩缩再亲亲。(山歌2卷)

  攕:糖林檎:……攕去皮,用甘草、花椒、茴香末抖匀,蒸过,晒干。(易牙遗意下卷)

  (四)校对还不够精细,第一卷缺少全书总目录。

  瑕不掩瑜,词典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是有目共睹的。以上所说,只是笔者认为可改进的一些问题,我们希望,如有机会再版,能精益求精,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摆在我们面前的五大册《汉语方言大词典》犹如一座嵯峨的山峰,令每一个汉语语言学的研究者都欢喜赞叹,跃跃欲试。古语说得好,“捷足者先登”,我们相信,凡是查阅、利用、研究过这部大词典的学人都会众口一辞:“如入宝山,美不胜收。”

作者介绍:石汝杰,1947年生,专攻汉语方言(尤其是吴语)、汉语语音。教授,硕士生导师。215006 苏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电话:0512- 5300507。E-mail:[email protected];苏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鲁国尧,1937年生,专攻汉语语音史、汉语方言史。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93 南京大学中文系,电话:025-3592202 E-mail:lugy @netra.nju.edu.cn

作者:石汝杰鲁国尧

《方言》 2001年01期

  令每一位语言学人额手相庆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方言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出版了大量的方言词典。据不完全的统计。最近20年来出版的各地方言词典已经有近百种了。一般地说,方言词典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某一个地点或某一区域的方言词语记录下来,以供语言研究和其他各方面的应用。所以我们见到的汉语方言词典大多是记录一个地点或一个地区的方言的。但是,把古今南北的汉语方言词语的资料汇集起来,编成综合性的词典的,还未曾有过。学术界迫切盼望这样的词典问世,如今这样一部特大型的汉语方言词典——许宝华和宫田一郎两位教授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下文简称《大词典》)终于应运而生。我们说它应运而生,更在于它是国运中兴,学术繁荣的体现。

  这是一部通赅古今、兼综南北的汉语方言大词典,时间纵贯二千余年,从先秦至1989年;地域跨越五千公里,西至新疆云南一带,东抵长白山及东海之滨。这部大词典收录各种方言词语21万多条,涵盖了汉语十大方言区1000多个县市,引例数十万条,涉及古今文献资料5000余种。全书共5大册,正文7532页,1732万字。书后附录两种检字索引、“全国各县市汉语方言系属简表”、“引用文献目录”等共258页。还有“中国汉语方言图”1幅。该词典由复旦大学和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合作编纂。从1986年起开始工作,近50位编者协同努力,工作了5年才编写成功,到正式出版则前后经历了十多年。如此规模的大型方言词典的出现,确实是汉语研究史上,尤其是汉语方言研究史上的一件盛事,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研究的一个丰硕成果。

  一

  方言词典的首要任务是记录方言的词语。而所谓方言,实际上既是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特征的综合体现,又是一种地方文化的深层表现,因此方言词典不仅要胪陈方言词语,而且有义务记录有关的各项内容。

  《大词典》颇富特色,令人瞩目:

  

  这部词典是从古代至今的汉语方言词汇研究成果的集大成,它既是汉语方言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是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本书全面搜集和整理古今南北的汉语方言词汇资料,汇集了1200多种专著、词典、论文的成果,其中除了公开发表的作品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未刊手稿,有的至今尚无机会发表(参见附录“本词典引用古今语言文字类文献目录”)。所以本书的出版还为一些未能及时发表的研究成果提供了面世的机会。同时,本词典收词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如字头为“打”的词条,所占篇幅从1012页到1102页,共91页,收录词语2448个,数量是《汉语大词典》(567条)的4.3倍,而且绝大多数是后者所不收或失收的。

  

  词典颇为全面地反映了汉语方言的实况和方言之间的异同。本词典的范围涉及上千个县市和几乎所有的方言区,对于当代方言的研究和汉语方言的历史研究来说,毫无疑问的,它是一个极为丰富的资料宝库。我们把收词数量不算多的19画作为一个观察的样本。这一部分从7436页到7471页,共36页。所收的各地方言按出现顺序依次有:胶辽官话、中原官话、晋语、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客家话、冀鲁官话、东北官话、北京官话、闽语、徽语、兰银官话、赣语、湘语。与李荣先生在《汉语方言的分区》一文(《方言》1989年第4期)中所开列的汉语方言的清单相对照,各大方言区除了广西平话外,都有词语收入,还收录了多条古代方言的资料。另外,我们能由此观察到不同方言之间的异同。如“呼”作为动词,除了古代方言的“呼叫,号叫”义(引自《尔雅》)外,现代各地有不同的意义,吴语为“喝(液体),吸,洗”,西南官话为“起(绰号)”,冀鲁官话为“打,抛撒”,江淮方言为“煮,炖”,闽语(厦门)为“说、说明”,赣语则有“哄”(hǒng)的意义。通过这部词典我们能见到“呼”在各地的不同意义,这样便于作方言间的对比和比较。当然,这些“呼”未必是同一词在不同方言中的多义现象,很可能是各个方言中不同的词而都用了相同的字形。原因是,词典并没有考虑本字的问题,如果能和本字联系起来考察,就更好了。

  

  注意方言词语的语法属性,词典给每个词条加注词性,对于汉语方言词典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从词性来看,19画里搜集的主要是名词、形容词,还有许多熟语(其他词类所占的比例则要低得多)。如:

  名词:如“蟹目水”(快开的水)、“颤丝”(弹簧)、“爆印”(败家子)、“鳖鸡”(青蛙)

  动词:如“攒处”(凑集)、“蹶撒”(败露)、“蹼低”(趴下)、“蹲肚”(拉稀)

  形容词:如“孽触”(淘气)、“肿”(浮肿)、“黢绿”(墨绿)、“儳互”(不整齐)

  熟语:如“蹭桃毛儿”(占小便宜)、“馒吃湖虾”(比喻占绝对优势)、“蟹壳里仙人”(指螃蟹壳里的一个部分)、“爆大镬”(比喻揭底)。

  

  据笔者所知,这部词典也是中外大学和学者之间在汉语研究方面进行大规模合作的最早的成功事例之一。中日两国在文化上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两国学者的学术交往在最近20多年中非常频繁,成果丰硕。宫田一郎教授是日本著名的汉语学者,也是积极推进日中交流的热心人,许宝华教授是我国知名的方言学家。两位大家珠联璧合,才能产生如此赫赫的成就。可以说,这是中日学术合作交流的一个重大成果,在两国的文化交流史上是值得大书一笔的。

  对于这样一部巨著,实在不是随便翻翻就可以发表意见的。在这里,我们只是翻阅和检索这部大词典时所见到的一些现象,并联系平日的思考谈一些感想,或许能由此看到这部词典的特点和用途。如尚有可取之处,也不过是我们的一得之见罢了。

  二

  汉语中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口语词语,它们在我国的广大区域里普遍使用。但是,各地方的人大多不认为它们是通用的汉语词,以为是本地方言特有的。在搜集方言词语时,一般都会把它们列入本地方言的词表。因为这部方言大词典尽可能地收罗东西南北的汉语方言,所以许多类似的词条就有机会类聚在一起。这是一种颇有趣味,又发人深省的现象。

  先看一些例子。所引例子和释义基本依据《大词典》原文,只是作了些删简和体例上的变动,如标音大多不抄录调值,浪线只用于代替难字。例后括号里的数字是《大词典》的页码。

  一、治/chí

  刘坚先生(1987)曾从历史资料、现代方言和本字等三个方面出发,讨论过“治鱼”(“治”读平声)的问题,他举了一些北方话、赣语和客家话的用例,并指出,这个词在一些方言里使用范围扩大了,不光指剖鱼,还可扩大到杀动物到杀人以至处理水果。后来又补充了吴语等地点的用例(论文引起了讨论,见刘坚1998)。我们在《大词典》里找到如下一些例子:

  

  治 zhì ⑤<动>剖(鱼)、拾掇(鱼,刮鳞去鳃、除内脏)。(一)冀鲁官话。河北盐山

  

  。引1916年《盐山县志》:“治鱼,剖鱼也。治,读若‘池’。”(二)中原官话。江苏徐州,山东曲阜、济宁,安徽宿县。(三)江淮方言。安徽安庆、含山、巢县,安徽南部,江苏南京、扬州、镇江、宝应、东台。(四)西南官话。湖北武汉、钟祥。(五)吴语。江苏常州。(六)湘语。湖南长沙、临湘。(七)赣语。江西南昌,湖南酃县。(八)客家话。广东兴宁,福建长汀、永定。下引《乐府诗选》和关汉卿《望江亭》的书证。按,本义项下所举各地的例子,有的只指刮除鱼鳞,有的还包括剖鱼腹,清除内脏。⑥<动>(被刀)划开。西南官话。湖北钟祥:他的衣裳给刀治哒一个口子。⑦<动>杀,宰杀,刺杀。闽语。福建浦城临江、永安、三明、沙县、漳平:治牛|治鸡|治猪。广东汕头。(3670-3671)

  

   chí,xī ①<动>刮去鱼鳞。(一)北京官话。北京:吃鲥鱼不用~。②<动>破(鱼),剖鱼除去鱼肠及鳞。(一)冀鲁官话。河北威县。(二)江淮方言。江苏扬州,湖北浠水。(三)西南官话。四川成都。引明李实《蜀语》:“破鱼曰~。”③<动>宰杀。客家话。广东梅县。引《客家情歌》:“十两鸡子唔好~。”广东翁源,四川西昌,江西上犹社溪,福建永定下洋、水汀。引罗翽云《客方言·释言》:“宰杀牲畜曰~。”(6963)

  

  迟 chí ①<动>屠宰(鱼类),宰杀。(一)江淮方言。江苏阜宁:迟鱼不小心把手划破了。(二)客家话。福建连城庙前。下有词条“迟猪客”(屠户。客家话。福建连城庙前)。(2966)

  

  “持”下列有条目:“持鸡”(杀鸡。客家话。福建长汀)、“持鱼”(剖鱼。西南官话。湖北随州)。(3991)

  由上述各例来看,“治”的平声用法在各地还很普遍。读浊声母,阳平(《大词典》只注为去声,有误)。基本意义是“用刀划开”,多数地点专用于“杀鱼”,特别是剖腹,清除鱼鳞和内脏。赵元任把这个动词写作“迟”,并算作自由语素中使用有限制(restricted)的一类(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101页,吕译本改写作“治chí”)。也有的方言(主要是客家话)把处理对象扩大到其他动物,如猪、牛、鸡等,还可用于处理其他事物,如“”下还列了江西上犹社溪等地客家话词条“毛”(拔毛)、“草皮”(铲草皮)。(6963)这些例子都是对刘坚先生论点的补充证据。

  这个动词的汉字写法,当然以“治”为正。唐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宋《广韵》、《集韵》有平声之韵与去声志韵两读,如“王韵”为“直之反、直吏反”。后来,“治”常见的读音是去声,所以至晚到明代就改用“”来表示这个意义了。刘坚先生文中的古辞书例证出自清初樊腾凤的《五方元音》(成于1654-1664间),刘先生随后特加说明:“我们猜想,写作‘’大概不会始于《五方元音》,方言区的人很可能早就这么写了。”《汉语大字典》的书证引自梅膺祚《字汇》。《字汇》子集刀部11笔此字注为:“陈知切,音迟,鱼。”《字汇》成书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如今我们又查到《韵略易通》西微韵春母下有“”,“剖洗鱼也”,是书著者兰茂自序于明正统壬戌年(1442年)。明冯梦龙编的《山歌》第八卷有“正是莲蓬梗打人拚了私情断,我是砻糠里鱼肚肠。”眉注称:“,音‘驰’。”(按:后半句字面意思是:在谷壳里杀鱼,鱼的肠子会和谷壳粘在一起。)《现代汉语词典》不收此词。

  二、潽

  

  潽 pū ①<动>液体或东西多得超过容器而溢出。(一)江淮方言。安徽安庆[phu]:饭潽了。(二)西南官话。湖北武汉:汤潽出来了。湖北宜都。(三)徽语。浙江建德。(四)吴语。上海:物事摆勿落勒,再摆要潽出来勒。上海宝山罗店、南汇周浦,江苏苏州、江阴、丹阳、常州、无锡、宜兴,浙江杭州、宁波、绍兴、余姚、金华。(五)赣语。安徽岳西:饭往锅外潽。湖南平江:汤潽出来咯。③<形>形容人肥胖。吴语:壮得脸里的肉统潽出来。此条下附三个条目:“潽奶”(漾奶。江淮方言。江苏东台)、“潽身”(汗多。吴语。浙江苍南:热躁得汗潽身)、“潽天洒地”(东西溢出而到处都有。西南官话。四川成都:苹苹吃饭,潽天洒地的到处都洒起),都有“溢出”义。(7158)

  

  鬻 bó ①<动>(水、粥、菜汤等)因烧沸而溢出。(一)江淮方言。江苏镇江:粥锅~了。湖北广济、蕲春。引黄侃《蕲春语》:“《说文·鬲部》:‘~,炊釜溢也。’蒲没切。今吾乡有此语,音转平,略如‘蒲’。”(二)西南官话。四川成都,贵州清镇、遵义。下引许庄叔《黔雅》。云南昆明、腾冲。(三)徽语。安徽歙县。(四)吴语。浙江温州[bu]:粥~锅儿外转出。(五)湘语。湖南长沙。引杨树达《长沙方言续考》。(六)赣语。江西西北部。(七)闽语。福建福州。引《福建新通志》:“谓汤溢为~。”②<动>吐。(一)江淮方言。江苏镇江:望得我~气。(二)吴语。浙江温州[bu]:娒儿灠~出(婴儿吐口水)。(7520)

  

  瀑 pù <动>潽;液体沸腾溢出。西南官话。四川成都。(7425)

  

  “噗”下有“噗了噗”:水沸溢出。西南官话。云南昆明:灶上的水噗了噗。(7056)

  

  气豧 pū <动>锅里蒸气从锅盖四周冲出。江淮方言。江苏东台。(6786)

  

  88 pō <动>“泼”的音转,液体沸时从锅中漫出来。吴语。上海松江:牛奶~出来哉|饭~哉。(6937)

  按,“潽”,《集韵》上声姥韵颇五切,注为“水也”,音义不合,不是本字,但是《现代汉语词典》标音作pū,表“液体沸腾溢出来”义(此字《新华字典》直到1998年版才收)。基本意义是“液体沸腾后从容器里溢出”,但也泛指其他形态(固体、气体等)的东西多得满出来;还引申为“多得从口中吐出来”。因此,“潽”下第三个义项释作“形容人肥胖”是误解,实际上是说肉过多,潽出来了;“潽身”则是身上汗太多,潽出来了。

  “鬻”,《说文解字》原注为“吹声沸也。蒲没切”,读浊声母,入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校改为“炊釜沸溢也。”并说:“今江苏谓火盛水沸溢出为铺出。”“铺”为现代口语音,读送气声母,阴平(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也有类似说法)。明末冯梦龙编的《山歌》八卷有:“汤婆听得,眼泪直铺。”这说明至少在明代已经有这个词了。

  “豧”,见于《广韵》模韵,普胡切,音合。松江用“”字,和“铺”同音,是因为苏州上海地区遇摄和果摄唇音常合流。《大词典》释义认为是“泼”的音转,是想当然。温州读为浊声母[bu],比较特殊。“瀑噗”是入声字,西南官话无入声,所以可以代用。陆志韦《北京单音词词汇》作“噗”(锅~水了),用的也是入声字。

  三、囥

  

  囥 kàng ①<动>藏。(一)江淮方言。江苏盐城[kh

  

  ]、阜宁、东台,引嘉庆《东台县志》:“藏谓之囥。”江苏南通、如皋,安徽安庆。(二)西南官话。湖北钟祥,四川成都,云南昆明、楚雄。(三)官话。福建南平。(四)徽语。安徽休宁。(五)吴语。上海,上海崇明,江苏丹阳、江阴、常州、苏州,浙江杭州、金华岩下、苍南金乡、宁波、平阳、定海、普陀,福建浦城。(六)赣语。安徽岳西,福建建宁、泰宁。(七)客家话。福建永定下洋。(八)闽语。福建厦门、永春、福州、建瓯、三明,广东汕头、潮州、潮阳、海康、海丰,台湾。②<动>放;放置。(一)徽语。安徽休宁[kh

  

  u]。(二)吴语。浙江金华岩下[khuo](钞票囥袋里)、苍南金乡、温州、丽水。此条下还有“囥了、囥在、囥好子”等闽语、江淮方言的13个词条,意义大多为“藏、隐藏、收藏、隐瞒、储存”。(2681)

  

  亢 kàng ⑤<动>遮蔽;隐藏。(一)吴语。浙江定海。民国《定海县志》:“亢,蔽也。按,蔽有藏匿义,故藏物曰亢。”浙江青田[kh

  

  ]。(二)湘语。湖南西部[kha

  

  ]。(三)闽语。福建福州。下引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广雅》:‘亢,遮也。’……今淮西、淮南、吴越皆谓藏物为亢。”(904)

  

  伉 kàng <动>囥;藏。(一)西南官话。云南昭通。下引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昭人音如‘康’上声,使覆盖之也”。(二)吴语。上海[kha

  

  ]。毛奇龄《越语肯綮录》:“伉,藏物也。今俗犹呼藏为‘伉’,音苦浪切。”浙江金华、萧山、象山。下有“伉头乖”(喜欢收藏钱财物品秘而不宣的人。吴语。江苏丹阳)。(2046)

  

  抗 kàng ①<动>收藏。(一)吴语。上海、上海松江、青浦,江苏无锡,浙江金华、定海、黄岩。(二)赣语。江西西北部。可收“抗肉”(藏肉,即面部瘦而身上肌肉丰腴。吴语。上海松江)。(2574)

  

  闶 kàng ①<动>藏。吴语。江苏苏州,引叶祥苓文:“男客说:‘我上房里米窝蛀虫起,下房里大红箱子放满雪花银。’放应作‘闶’。《集韵·去声·宕韵》:‘闶,口浪切,音亢,藏也。’音义皆合。”(2863)

  

   kǎng 西南官话。四川成都[kha

  

  ](按:原文送气符号失落)。②<动>掩盖:有啥事对大家公开,不要~倒蒙倒的。下收词条“~不严”(比喻掩盖不了。四川成都)。(5386)

  

   kāng 西南官话。四川成都[kha

  

  ]。②<动>掩盖:有啥事对大家公开,不要~倒蒙倒的。下收“~不严”(掩盖不了。四川成都)。(6953)

  

  康 kāng <动>藏;库藏。吴语。浙江宁波。引《甬言稽诂》:“甬俗呼藏为康。”(5721)

  

  坑 kēng ①<动>吴语。上海、苏州。引《何典》和《海上花列传》的例子。⑧<动>放(安放)。吴语。浙江金华。后有“坑得”(藏着。吴语。浙江绍兴)、“坑坑来”(藏在。吴语。浙江富阳。引《富阳歌谣》:“还有一块,坑坑来床横头”。按:此处当为动词重叠式加介词)。(2401-2402)

  “囥”字在宋明辞书中常出现,如《集韵》、《类篇》、《字汇》、《正字通》等。根据《集韵》去声宕韵,“囥”音“口浪切”,意为“藏也。”读阴去,清送气声母。(按:“闶”下所引《集韵》误为“岩韵”。“闶”的注文是“《说文》:闶阆,高门。”)今各地音义皆合。意为“隐藏,不让人看见、知道”,引申为“收藏,保管;放置”以至“隐瞒,掩盖”,和“躲藏”不同,如乾隆《苏州府志》卷二所说:“藏避曰伴,藏物曰囥。”第八项宁波用平声字“康”,可能和连读变调有关系,因为宁波地区阴平和阴去在两字组变调时都变成高平调(汤珍珠等1990)。第九项发音不同,反映了吴语地区这两类字音近或音同的情况。《现代汉语词典》收“囥”,注为“<方>藏。”明确定为方言词。

  四、笡

  

  笡 qiè ①<形>斜;歪。(一)冀鲁官话。河北深县:笡坡儿。(二)江淮方言。江苏镇江。(三)西南官话。广西柳州。(四)徽语。安徽绩溪。(五)吴语。上海:伊笡转仔身体看人打牌他斜着身子看人打牌。江苏苏州、常州、常熟、无锡薛典、江阴,浙江杭州、温州、舟山、金华岩下、象山。引乾隆象山县志所引《广韵》注。(六)湘语。湘南双峰。(七)赣语。湖南济阳。(八)闽语。福建漳平,台湾。②<动>斜置。(一)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二)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把脸盆子笡一下。后收“笡王片”(斜王旁。客家话。福建永定下洋)、“笡对过”(斜对面。吴语。上海)等8个词条,大多在意义上和“斜”有关。(5517)

  

  趄 jū;qiè ①<动>半走不走。西南官话四川成都[tsh

  

  ]:你看他趄一趄的,想过来又不好意思。②<动>胶辽官话。山东平度:趄趄歇歇儿|趄下。③<动>翘起。西南官话。云南昆明:把屁股趄着。④<形>坡度不大。晋语。陕西北部[t

  

  hi

  

  ]:趄坡儿。下有词条6个,如“趄下”(躺下。冀鲁官话、胶辽官话)、“趄倒”(躺下。中原官话),“趄歪”(身体歪斜地躺着。东北官话),“趄棱”(倾斜。北京官话)。(5961-5962)

  

  91 qiè ①<形>斜。(一)西南官话。四川。引李实《蜀语》:“斜曰~。~,‘且’去声。”(二)吴语。上海嘉定,浙江新昌、萧山。引1935年《萧山县志》:“斜而不直,侧而不平,皆曰~。”后附两个词条,一是吴语(浙江象山),一是江淮方言(江苏南通)。(6796)

  隋曹宪《博雅音》卷八:“笡,七夜反。”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敦煌本(P2011)和宋跋本、裴务齐正字体《刊谬补缺切韵》并作“浅谢反”,孙愐《唐韵》为“迁谢反”,《广韵》去声祃韵为:“笡,斜逆也。迁谢切。”清送气声母(清母),去声。但是日僧空海(774-835)《篆隶万象名义》、日僧昌住《新撰字镜》(成书于九世纪末)并作“子夜反”,而《大广益会玉篇》和《集韵》并作“七夜反”,《龙龛手镜》为“千夜反”,《篆隶万象名义》及《新撰字镜》“子夜反”之“子”当系与“七”字近而讹所致,从其前后辞书可知。在周德清《中原音韵》和卓从之《中州乐府音韵类编》内,相当于“七夜切”音韵地位的字是“趄”,《字汇》“笡”、“趄”二字皆收。但是《韵略易通》、《韵略汇通》、《五方元音》三韵书相当音韵地位的字是“”。各地音义皆合。基本意义是形容词“斜”,又作动词“斜放”、“侧放”,引申为“侧身”、“斜躺”。

  五、鏾

  

  鏾 xiàn <动>阉(鸡)。(一)中原官话。青海西宁,陕西白河。(二)江淮方言。湖北红安。(三)西南官话。湖南常德,湖北武汉,云南大理、建水,四川仁寿。引张慎仪《蜀语》:“去鸡势曰鏾。”广西柳州。(四)徽语。安徽歙县。(五)吴语。上海,浙江杭州。(7345)

  

  鏾鸡 <动>阉鸡。(一)江淮方言。江苏扬州,安徽合肥。(二)西南官话。湖北武汉,四川成都,云南玉溪。(三)吴语。浙江杭州、定海。(四)湘语。湖南长沙、衡阳。(五)赣语。江西南昌、波阳,湖南平江。(六)客家话。广东梅县,江西瑞金、赣州蟠龙,四川仪陇。(七)粤语。广东广州、从化、佛山、南海沙头、鹤山雅瑶,香港,澳门。(7345)下面还有西南官话四川仁寿方言的“鏾鸡公”、“鏾鸡娃儿”,都指阉割公鸡。

  

   xiàn ~鸡 <名>阉过的鸡。粤语。广东广州。(3416)

  

  线 ③<动>阉割(鸡)。(一)徽语。安徽绩溪。(二)吴语。浙江金华岩下,上海松江。(三)赣语。江西南昌。(3774)

  

  线鸡 ①<名>阉割过的公鸡。(一)西南官话。湖北武汉、随州,四川成都。(二)徽语。安徽绩溪。(三)吴语。浙江金华岩下、镇海。(四)赣语。江西南昌、高安、临川、新余、宜春。(五)客家话。福建长汀。(六)粤语。广东阳江。②<名>杀鸡。赣语。湖南临湘。(3774)

  

  鲜鸡 <名>阉鸡。吴语。浙江定海。引民国《定海县志》。(6887)。(按,《定海县志》原文以“鏾鸡”立目,说俗读作“鲜”有误。)

  按:鏾,《广韵》“苏旱切”、《集韵》“颡旱切”、“先旰切”,音义均不合。《正字通》金部有:“鏾:音线。今俗雄鸡去势谓之鏾。与宦牛、阉猪、骟马义同。”读为清擦音声母(心母),去声,主要意义是动词,一般指阉割公鸡,但是也有用于其他动物的,如“线猪”(阉割公猪。赣语。江西宜春。)(3775)。定海用平声字“鲜”,原因和宁波用“康”记“囥”相同(方松熹1987)。《现代汉语词典》不收此词。(参见下面“驐”的说明。)

  六、驐

  

  駲 dūn <动>去掉雄性家禽家畜的睾丸。(一)官话。福建南平。(二)徽语。安徽绩溪。(三)吴语。上海、上海嘉定,江苏苏州、常州、无锡、常熟,浙江杭州、嘉兴,福建浦城。(四)赣语。江西南昌、新干。(五)客家话。江西上犹社溪。(六)闽语。福建建阳、松溪、政和、建瓯。下面所附的三个徽语、闽语、赣语词条都和阉割猪、牛有关。(7184)

  

  敦 ⑩<动>阉(鸡)。闽语。福建福州。引1922年《福建新通志》:“鸟兽去势曰镦。……鸡曰敦。”此条后有“敦牛”(公牛。江淮方言,吴语),但不是“阉牛”。(6256)

  

  墩 dūn ⑩<动>阉。西南官话。湖南临武:墩鸡|墩鸭。下面有“墩马”(阉马。西南官话/土话。湖南临武。)(6978)

  

  镦 dūn ②<动>阉割雄性家畜。(一)吴语。上海、上海嘉定。(二)闽语。也引1922年《福建新通志》:“鸟兽去势曰镦。都昆切。如镦鸡。”下面收有“镦牛”、“镦鸡”、“镦猪”等三个词条,涉及的方言有吴语、闽语、赣语。(7346)

  

  蹲牛 <名>已骟的公牛。江淮方言。江苏涟水。(7450)

  “驐”,《广韵》上平声魂韵都昆切,注为“去畜势,出《字林》”。《集韵》也有类似记载。意义指阉割雄性家畜家禽。今各地音义皆合。

  《猗觉寮杂记》卷六:“物去其势,……马曰‘扇’,见《五代史》;鸡曰‘敦’,犬曰‘阉’,俗语。”《土风录》15卷引《臞仙肘后经》称:“骟马、宦牛、羯羊、阉猪、镦鸡、善狗、净猫,皆畜之去势者。俗鸡猪曰镦,马曰骟。吕忱《字林》‘镦’作‘驐’,《广韵》本之,注云:‘去畜势也。’”以上两例说明,在农牧业为主的时代对于各种动物的处理是有分别的,“驐”常用于鸡。但是到后来,界线渐渐模糊,“驐”的对象扩大了。如清末的《沪谚》:“割去牲畜之势曰‘镦’。镦音‘敦’,外肾曰势。”简单地释为“去势”。早在李玉(明末清初)的《清忠谱》中就不单指阉割鸡:“可恼!童贯这驐狗,作恶异常,教我那里按捺得定?”(第2折)《现代汉语词典》收“驐”,注为“<方>去掉雄性家畜家禽的生殖器:~牛|~鸡。”指明是方言,也不限于阉割鸡。

  七、椠

  

  椠 qiàn <动>削;切;剁。(一)江淮方言。江苏盐城、阜宁。[t

  

  hi

  

  ]椠皮削水果皮。(二)吴语。上海:椠生梨|椠老脚皮。上海崇明、宝山、南汇,江苏常州、苏州、无锡、靖江、江阴,浙江嘉兴、宁波:椠脚澡堂修脚。其后列出“椠皮”(削皮)“椠花作”(雕刻木器)等7个多音词条。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方言里都读阴平。(6045)

  

   qiān <动>切割;切削。(一)北京官话。[

  

  ian]~谷子。(二)冀鲁官话。河北深县[tshia]。(三)江淮方言。江苏南通。引《五音集韵》:“~,音签,割也。”(四)晋语。山西忻州。(五)吴语。上海。引《沪谚》:“瓜小略~皮。”(7265)(按:此处标音疑有误。北京的当脱落了音标[t],根据陈刚《北京方言词典》,此字注为qiān,释为“割(谷物的头)”,深县的疑失落n韵尾。)

  

  锓 qiān;qǐn ①<名>细长而尖锐的器物;扦子。闽语。福建厦门[tshiam]。锓刀子雕刻用的刀。②<动>用手爪或刀刻划器物。(一)中原官话。甘肃甘谷,引李恭《陇右方言发微》,说:“音读七廉反,……或读子廉反,音尖”。(二)吴语。江苏无锡薛典:锓一个图章。(6166)

  

  扦 qiān ②<动>剥;削皮。吴语。浙江宁波:扦脚,上海南汇,引《哭丧歌》:“忏光地栗亮光光。”⑤<动>切。吴语。浙江定海。引民国《定海县志》:“刊,七见切。《玉篇》切也。俗通作‘扦’。”下有条目“扦皮”(削皮)、“扦脚”(修脚),都是吴语的。(1824-1825)

  按:民国《定海县志》原作:“(扦),七见切。《玉篇》:切也。俗谓荸荠之去皮者曰‘刊(扦)光地栗’,又谓修足趾之甲及坚皮曰‘脚’,皆当作此。俗通作‘扦’。‘刊’从‘干’,与此异。”可见,上述引文中的“刊”当是“”之误。

  

   qiàn <动>削。吴语。浙江定海。下引民国《定海县志》(按:同“扦”下笔者所引文字),后列“脚”、“ 光地栗”两个词条,都出于此《志》。(1297)

  

   qiān ②<动>削去(皮)。吴语。上海松江:~光地力荸荠|~勒皮吃。(7025)

  按:“椠”,《集韵》平声盐韵千廉切下的注文为“削牍也”,“锓、”与之同音,意义也相近(刻也、切也)(但后者的字形《集韵》作“”)。读为清送气舌尖塞擦音声母(清母),平声,闭口韵(-m韵尾)。《大词典》注为去声qiàn不妥当。现代的主要用法是动词“用刀削(皮)”,有的地方还有“割”的意义。许多地方和“扦插”的“扦”同音(-n韵尾),有时就直接用“扦”来记录,如本书“扦”的第一个义项就是“扦插”。(1824)“”可能是“”(“扦”的异体)的误写。“”,《集韵》僊韵亲然切,“插也”。

  《集韵》中,“”为平声丘寒切,即“刊”,所以《定海县志》、《汉语大字典》引的都是《玉篇》的注音“七见切”,但声调为去声。《现代汉语词典》收了“椠”字,注为:“qiàn<书>①古代记事用的木板。②书的刻本:宋椠|元椠。”都是名词用法,声调是去声;与此关系不密切。

  八、搲

  

  搲 wā ④<动>舀。(一)北京官话。北京[ua]。(二)冀鲁官话。山东淄博,河北深县:给他搲了三升绿豆。(三)胶辽官话。辽宁大连。(四)中原官话。江苏徐州:用勺子搲着吃。(五)江淮方言。江苏镇江:用茶杯搲了一杯米|搲了一勺子干面。(六)西南官话。湖北武汉,四川成都:用瓢瓢把水搲倒桶头,云南楚雄、昆明、腾冲,广西桂林。(七)湘语。湖南长沙:搲一瓢水。(八)赣语。江西宜春、新余,安徽丘西:搲米。(6497)

  

   wǎ <动>用瓢取颗粒状物,相当于“舀”(液体除外)。(一)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二)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上些炭面子把炉子压上。(三)江淮方言。江苏沭阳、淮阴:~米。(四)西南官话。湖北随州。(2533)

  

  瓦 ⑤<动>舀。西南官话。云南楚雄:瓦饭|瓦两碗米泡着。(683)下面收词条“瓦汤”(舀汤。西南官话。云南永胜。)(684)

  

   wò,wà ①<动>盛取;舀取;掏取。(一)北京官话。北京[ua]:盛粥别~底儿|冻柿子化了,用勺~着吃。(二)中原官话。山东郯城、枣庄,河南洛阳,陕西商县张家塬,江苏徐州:~了三斤面。(三)晋语。陕西北部、内蒙呼和浩特、包头。(四)江淮方言。安徽安庆。(五)西南官话。贵州沿河、清镇。(六)吴语。浙江嘉兴[

  

  ua

  

  ]:~点蜜糖。(七)赣语。湖南浏阳,江西高安老屋周家。②<动>舀水;戽水。(一)胶辽官话。山东临朐。(二)江淮方言。江苏南通,安徽合肥。引李庆富《合肥方言考》:“《广韵》:‘~,舀水也。’今合肥谓舀水为~。”(三)吴语。浙江萧山,上海崇明。引1935年《萧山县志稿》:“挹水散泼曰,音豁。《类篇》作‘~’。”1929年《崇明县志》:“去水曰~。”后面唯一的词条是“~水”(取水;舀水。湘语。湖南长沙。)(4892)

  

  挖<动>舀取。中原官话。河南郑州[

  

  ua],山东梁山:给小鸡挖点米儿来。(4036)

  按:“搲”,《集韵》上声马韵乌瓦切,注:“吴俗谓手爬物曰搲。”音合:零声母,阴上(也有些地方和“瓦”同音,阳上);但是意义不完全相合。现代各地的基本意义是“舀(颗粒状物)”,如米、豆子、炭面等,但也能扩大范围,用于液态物(如汤、水、粥等)。

  “”,《广韵》中有三处,都是入声。两个在末韵:(1)呼括切,“欿水”(周祖谟注:“欿,段改作‘舀’,是也。”),(2)乌括切,“捾取也”;另一个在黠韵,乌八切,“取物也”(按,《集韵》的三个音韵地位完全一样,但是注文有不同)。和此词意义接近的只有第一个,但是音不合(折合成现代音当为huò)。《大词典》注音为wò,wà,是根据后两个反切定的。实际上洛阳等地的读音本来就是上声。“挖”是入声字,官话方言常和“瓦”同音,如山东荣城“瓦挖袜”同音,都是上声。

  从第四项“”下吴语的例子来看,应该是另外一个词,即一般写作“豁”的动词,读为喉部清擦音,入声,意为“泼(水),撒(水)”。所以应该另列为一个义项(和第三个义项合併)。

  九、搌

  

  搌 zhǎn ①<动>擦洗。江淮方言。江苏东台:开点热水把身上搌下子。下面收“搌脸”(洗脸。江淮方言。江苏南通;中原官话。山东枣庄)、“搌潮”(洗澡。江淮方言。江苏东台)、“搌布子”(抹布。胶辽官话。山东牟平;中原官话。陕西渭南)、“搌布瓜”(丝瓜。中原官话。山西运城)、“搌桌布”(抹布。江淮方言。江苏连云港)。(6499)

  

  展 ③<动>揩,抹。(一)江淮方言。江苏北部。引《西游记》36回:“用手展去灰尘。”(二)吴语。浙江温州。引元无名氏《白兔记》:“将身上衣服展干净了。”(三)客家话。引罗翽云《客方言·释言》:“拭,亦谓之展。……今谓抹试几案曰展。”(5205)

  

  展布:<名>抹布。有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晋语、兰银官话、江淮方言、吴语的例子。(5205)另有“展布子”(抹布。胶辽官话。山东烟台)、“展桌子”(抹桌子。江淮方言。江苏高邮、盐城、淮阴、如皋、南通)。(5206)“展布的”指“厨子”(晋语。山西五寨。7443)(按:,当是“攥”之讹)

  

  蘸 ④<动>以物吸水。(一)中原官话。河南洛阳[ts

  

  ]:用布蘸蘸,不用哪儿都是。(二)西南官话。四川成都。引李实《蜀语》:“以物沾水曰蘸。”(7506)

  

  辗 zhǎn;niǎn④<动>摩擦。吴语。上海松江:块橡皮来辗拿块橡皮来擦。(6806)

  按:“搌”,《集韵》上声獮韵有两处:知辇切、丑展切,前者音合,义不合;去声线韵有“陟扇切”,注为“卷也;拭也。”义合,声调不合。乾隆《昆山新阳合志》卷一:“讳‘没’,呼‘抹布’曰‘展布’。”光绪《崇明县志》卷四:“展布,抹布也,古称幡布。船家忌与‘翻、没’同音,改此称。”从现代各地的情况来看,一般读上声。据贺巍《洛阳方言记略》(《方言》1984.4),洛阳“蘸”标[

  

  ]54调也是上声。《蜀语》的例子则应是“蘸”的一般意义。《现代汉语词典》收“搌”,注为“zhǎn”(用松软干燥的东西)轻轻擦抹或按压,吸去湿处的液体:搌布|纸上落了一滴墨,拿吸水纸来搌一搌。但是,从现在看到的这些例子来看,说其基本意义为“(用布)擦试,抹(mā)”更妥当些,“搌脸”、“搌潮”等当然都需要用毛巾等擦拭,“搌布”的广泛使用也说明了这一点。

  上海松江的“辗”当读如niǎn,意义为“揉搓;摩擦”,和这个词无关。

  十、灒

  

  灒 zàn ①<动>溅。(一)古方言。引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18:“(溅),又作灒。……江南言灒,山东言湔,音子见反。”(二)冀鲁官话。天津[ts

  

  n]:灒我一裤泥。(三)中原官话。山西芮城,新疆吐鲁番。(四)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水灒底人一身都是。(五)江淮方言。江苏扬州、泰州。引陈启彤《广新方言》卷二:“《说文》:‘灒,污洒也。’……泰州谓灒,亦读如子旦切。”并引《西游记》44回例。安徽安庆。(六)西南官话。湖北武汉,四川成都,贵州清镇。(七)吴语。上海[ZE],江苏苏州,浙江宁波、苍南金乡。(八)湘语。湖北长沙[tsan]:灒哒一身的水。(九)赣语。湖南常宁,江西宜春[tsan]、新余[tshan]。后有条目“灒火星”(受波及;受连累。西南官话。湖北武汉)。(7467)

  

  蘸 转来<动>原指水反溅转来。……西官官话。四川南川。引1931年《南川县志》:“蘸,以物投水而水反跃起也。”(7507)

  按:灒,《广韵》去声翰韵则旰切,注为“水溅”音义皆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灒”下注:“谓用污水挥洒也。释玄应曰:江南言灒,子旦反;山东言湔,子见反。”(11篇上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565页)“则旰切”和“子旦反”同,都是清不送气塞擦音(精母),去声。玄应所说山东的“子见反”,即“溅”。但是吴语是浊声母(相当于从母);江西新余赣语读送气音,也可能有浊声母的来源。《现代汉语词典》收“灒”,注为“zàn<方>溅:灒了一身水。”指明是方言。

  三

  从以上所列的十个例子看,这些词使用范围相当广泛,其意义在各地也无很明显的不同,只是有时使用范围有区别。但是因为它们几乎只在口语中使用,极少在书面上出现,所以多数人都以为它们是本地特有的方言词。下表是这十个词的分布情况。表中有“(?)”的是可疑的,北京的“潽”根据陆志韦《北京话单音词词汇》补充。

  这里词语的分布,能大致反映方言的实况,从中也能看出方言之间的差异和距离,如,这些词语在粤语就用得很少。但也有可能只是调查和研究成果还不够,如“灒”就见于《南宁平话词典》266页(“tsan,水受冲激向四外射出”。覃远雄等,1997)、《实用广州话分类词典》200页(“tsan,溅”。麦耘等,1997),声调都是阴上。当然,还能根据其他文献补充新的方言材料来深入讨论,限于篇幅和本文的宗旨,我们就不进一步扩大探讨范围了。

  我们只是就平时的思考和兴趣在查检和翻阅这部《汉语方言大词典》时,随机地抽取了这十个词,也只是就这部大词典提供的材料,作了若干论析,然后制成了这十个词诸方言分布表。如今仔细端详,竟然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这个分布表可以看作一张方言地图。江淮方言和吴语都拥有这十个词,而在其他方言中,则不能全备。可以说,这些词的存在由江淮向北逐渐递减;另一方面,从吴语向南逐渐递减。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这些词分布范围很广,口语里使用的频率也比较高,完全可以算作普通话的词,因为“普通话”的定义规定“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而东南各方言也多具有这些词,因此我们不妨称之曰“汉语通用口语词”。但实际情况是,许多词已由其他词取代,特别是在书面上,如“溢”“藏”、“斜”、“阉”、“阉割”、“擦”、“抹”、“溅”等,其中有的是书面词,有的是口语词。经济、文化生活的变迁也导致了词的退化,如“鏾和驐”等词的分工,“治鱼”和“杀鱼”的区别已模糊不清。这些词似乎在一般场合已经不大使用,退居至家常生活口语中,所以往往被各地的方言学者视作方言词。但是,如果我们能利用这部方言大词典,拓宽视野,就会发现这些词并不局限于某一方言。我们建议,让这些词在规范汉语的词典中占一席之地,使它们有确定的书写形式和词义、用法,这也许是丰富汉语词汇的一种重要手段,能使我们的表达更细腻贴切。在书面上保存这些词,有助于我们了解汉语词语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在汉语方言中的词形分布,也提示方言研究者必须更深入地了解各地方言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在翻检、查阅这部《汉语方言大词典》,并据以考察、研究某些方言词时,我们觉得,这项工作对研究者的学术素养要求很高,包括方言学、词汇学、音韵学、俗字学等等方面。字音同异错杂、字形诡变缴绕,都能令人目眩而歧路亡羊。让我们认真研读乾嘉朴学大师王念孙《广雅疏证》(这是中国传统音韵学的巅峰著作)序言中的一段话:

  窃以诂训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挈其纲。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此之不寤,则有字别为音,音别为义。或望文虚造,而违古义;或墨守成训,而尟会通。易简之理既失,而大道多歧矣。今则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不限形体。苟可以发明前训,斯凌杂之讥,亦所不辞。

  王念孙的名言对现代学人仍旧有启发意义,我们在研究方言时,也应该引申触类,不限形体。《大词典》3335-3339页“虎”下共有127个词语,其中很多和“老虎”的意义有关,此处不具论。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些令人兴味横生的词语;指称蚂蚁的吴语永康话“虎奶”,温岭话“虎亩”,温州话、青田话“虎眼”,萧山话“虎蚁”,黄岩话“虎姆”、“虎姆丁”,表示“茧”的闽语福清话“虎囝”,这些词儿里的“虎”大概与“老虎”无关,使我们不禁怀疑它也许是古代语言甚至某种古代非汉语的词缀的遗留。我们再进一步,看到这部大词典提供的晋代江东语的词儿:

  虎梓<名>苦楸。木名。古南方方言。《尔雅·释木》:“楰,鼠梓。”晋郭璞注:“楸属,今江东有~。”(下还引述清郝懿行《尔雅义疏》的注文。)

  虎葛<名>茏葛。草名。古南方方言。《尔雅·释草》:“拔,茏葛。”晋郭璞注:“似葛,蔓生,有节。江东呼为龙尾,亦谓~。细叶,赤茎。”

  其中的“虎”似是词缀,郭璞对“虎葛”的注中,因为有“龙”,会使人以为“虎”有“老虎”义,但是,“龙”或许倒是与“茏”有关。

  因此,我们以为,研究方言字、词,最重要的是“会通”二字。我们的学力虽远不足以达到这个境地,但是这必须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四

  《大词典》篇幅浩大,出自多人之手,缺点错误在所难免。这里谈几个方面的问题,谨供编者参考。

  (一)本书最大的缺点,可能就是没有按照普通话音序排列词条。本书体例仿照《辞海》,各个词条按照汉字笔划的多少排列,同一字头下,再按照字数的多少排列先后。这一做法有很多缺点(也是新《辞海》、《辞源》在编排上的重大缺点),在方言词典里更显得突出。例如字头“辣”下有吴语的“辣火”和“辣虎”,实际上这两个是同一个词,只是因为写法不同,根据笔画多少排在同一面的不同处(6893),而“辣火火”则因是三字的,排在两字词语的后面(6894),和“辣火”相隔更远。同样,“辣蒿蒿”(6895)和“辣蒿蒿的”(6896)这两个显然相同的词条,却列为不同的词目,如果不按字数多少排列,这样的问题是很容易发现的。采用音序排列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把写法不同,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排在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既便于使用,又有利于比较不同方言的词语之间的异同。限于体例,本书没有着力整理同源、同音方言词语,以至同一个词,只是因为书写形式不同,被放在完全无关的位置上,就像本文上面所举各例那样。这样做,掩盖了方言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对于读者利用如此丰富浩繁的资料宝库,也是很不方便的。如果采用音序编排法,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弥补这一缺陷。由此也能进一步提高本词典的价值。我们要借此机会大声呼吁,各种汉语词典应该尽可能采用音序排列法,其他检索方法则作为可选的辅助手段。这对于研究汉语,学习汉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现在我们读到的一些方言词语集,有时不怎么注意规范词的语法形式,把一些不是词,亦非固定短语的形式也收进了词表。由此本书也受到了影响。个别编者对于如何处理这些原始资料考虑欠周,照抄照编,以致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曝”在闽语等方言中有“晒”的意思,词典在字头“曝”下收了“曝衫”、“曝粟”(晒谷子)、“曝粪”、“爆地豆”(晒花生)、“爆衫裤”(晒衣服)、“曝塍豆”(晒蚕豆)等动宾短语,“曝无凋”、“曝真凋”、“曝野凋”、“曝得燋”(都是“晒得干/晒不干”的意思)等非固定短语。(7445)而作为独立的词条,词典里有“燋”(7287),却失收“凋”。另如“越”下收“越劝越秧”、“越话越旺”、“越惯越大”、“越想越心嬲”等(5961);“泡”下有“泡壶添”(多泡一壶。参见“添”的义项5-9,5755)、“泡泡脚”(洗洗脚)等(3655)。还有的词条是动词和“一”的组合,如“鳔一鳔”(7461)、“襞蜀襞”(卷起来。7470。按:闽语“蜀”即“一”,见陈泽平《福州方言研究》194页,参见本书6572页):“钝显钝”(温州话)(4191)里的“显”(4162)、“佬”(7440)里的“佬”,都是虚词,不是词的构成成分,应该独立出来。“佬”是常州吴语很有特色的结构助词,相当于表性状的“的”(参见史有为,《中国语文》1982年第3期),可是《词典》3428页却漏列了这一义项。“朅读书”(去上学)(6756。按:“朅”记“去”的口语音),“钝了些”(和缓了些)(4191)之类非词形式也没有必要作为词条列入。

  (三)词典汇集了数量庞大的文献资料,但还是有一些疏漏,如未收陆志韦《北京话单音词词汇》(1951年)这部重要著作中所列的北京口语材料,是很可惜的。又如还漏收了一些常见文献中的词形,如前述“椠”还有如下书写形式:

  佥:好似橄榄上佥皮舍弗得个青肉去,海狮缩缩再亲亲。(山歌2卷)

  攕:糖林檎:……攕去皮,用甘草、花椒、茴香末抖匀,蒸过,晒干。(易牙遗意下卷)

  (四)校对还不够精细,第一卷缺少全书总目录。

  瑕不掩瑜,词典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是有目共睹的。以上所说,只是笔者认为可改进的一些问题,我们希望,如有机会再版,能精益求精,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摆在我们面前的五大册《汉语方言大词典》犹如一座嵯峨的山峰,令每一个汉语语言学的研究者都欢喜赞叹,跃跃欲试。古语说得好,“捷足者先登”,我们相信,凡是查阅、利用、研究过这部大词典的学人都会众口一辞:“如入宝山,美不胜收。”

作者介绍:石汝杰,1947年生,专攻汉语方言(尤其是吴语)、汉语语音。教授,硕士生导师。215006 苏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电话:0512- 5300507。E-mail:[email protected];苏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鲁国尧,1937年生,专攻汉语语音史、汉语方言史。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93 南京大学中文系,电话:025-3592202 E-mail:lugy @netra.nju.edu.cn


相关文章

  • 普通话资料 3
  •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很多,自古以来就有方言分歧.方言的存在给交际带来不便,产生隔阂,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存在. 大力推广普通话,对于我们国家各个方面 ...查看


  • 关于越剧语言的研究
  • 关于越剧语言的研究 摘要:越剧在二十世纪初期,发源于浙江山乡小城嵊州,却发祥于海派文化都市上海.所以越剧语言一般都是地方语言,大都偏向于嵊州话.因此,越剧也就成为地方戏曲之一.因此上,由于专业的限制,理念的缺失,认识上的不足,无论是戏曲学还 ...查看


  • 古典戏剧中的方言口语词汇
  • 古典戏剧中的方言口语词汇 [原文出处]方言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801 [原刊页号]75-80 [分 类 号]H1 [分 类 名]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805 [作 者]王永炳 [作者简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 [ ...查看


  •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 ...查看


  • 2010-2014语言学概论历年试题
  • A.语体色彩 B.形象色彩 C.感情色彩 D.理性色彩 全国2010年1月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查看


  • 浅谈潮汕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别
  • 浅谈潮汕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别 潮汕方言,亦称为潮州话.潮语,汉语方言之一,为闽南方言的次方言,分布于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有华人的地区. 本文所说的"潮汕方言"描写的是以汕头话为主,兼及潮州.澄海.饶平一带的方言 ...查看


  • 明清吴语词汇的全景展示_评_明清吴语词典_周志锋
  • DOI :10. 16134/j . cn ki . cn31-1997/g2. 2006. 03. 019 明清吴语词汇的全景展示 ---评<明清吴语词典> 周志锋 摘 要 <明清吴语词典>全面展示了明清吴语词汇的 ...查看


  • 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 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是个很大.很复杂的问题 ,本文"大题小作" ,简要的谈谈看法.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 ,汉语的书面语工具 ,汉字和汉语有着密切的联系.先有汉语 ,后有汉字.汉字是在汉语基础上独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自源文字① ...查看


  • 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王云路
  • 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 [英文标题]Review on the Centennial Study of Middle Ancient Chinese Vocabulary WANG Yun-lu (Research Center for Hi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