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初中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获得确立并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塑造学生正确观念和道德标准方面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必须紧紧围绕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这一特性,同时结合新课标理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对初中学生的德育要求。   关键词:思想品德;初中;解决对策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行,传统观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这对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产生了不利影响。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工作分析,总结出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解决对策。本文就此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性质认识不清   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具有特殊性质的学科,与其他的学科课程既有着共性,也有其自己的独特性质。思想品德课不仅是智育的课程,更是德育的课程,同时也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水平获得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学科。   可是,受应试教育观念的负面影响,有的教师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目标设定为应付考试。他们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对学生的道德培养。这直接导致教学目标发生偏离,也最终导致教师无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正确建立进行引领和培养,学生也难以通过思想道德课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长此以往,这不仅会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失去兴趣,课程的性质也会随之发生不良的改变。   2.主要任务存在偏差   现在依旧有少数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存在这样的想法:只有让自己的学生在考试中,尤其是中考获得优异的思想品德成绩就是对学生负责,就是自己全部的教学任务。这使得他们忽视了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程获得科学的身心发展的过程。这些教师便以学科的本位观念作为起点,片面强调课程在考试中的地位,争取到大量的课时之后,进行的不是对学生道德和心理素质的教育,而是无尽的练习和训练。更有甚者,个别初三思想品德课的课时增加到每周七节,并且内容几乎全被复习资料的学习,模拟试卷的讲评所占据。这直接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妨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反而造成了不良影响。   3.观念方法需要改善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个别教师缺乏工作的责任心。一些教师缺乏职业激情和创新热情,延续着较为落后的教学方法。他们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大多通过生硬记忆让学生进行学习,懒于甚至不愿接受新鲜、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甚至给整个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队伍的形象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4.课程标准把握不全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建构基础和纲领性文件,也是以国家名义站在国家的高度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的规范。新课标不仅具有权威、富有时代气息和指导性的特点,同时也是时代赋予思想品德教师任务的前提条件。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教学和新课标紧密结合,让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科学、有力指导。   可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校和教师对新课标学习仅仅是一次性的,应付差事,学过即忘。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把教材内容作为唯一标准,缺乏对教材的整合,学生学习没有科学性,知识点无法实现系统化和整体化,而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这一目的更是无从谈起。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问题的解决   1.对新课标和教材进行研读   正如上文所述,新课标内容是国家进行教科书编写、考试的命题,教师进行教学和评估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国家对课程进行评价的基础。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料,更是学生实现课程学习的重要媒介。所以,教师必须对教材具有正确和充分的认识,并以此实现科学有效的教学。   首先,教师应当站在全局的层面对整个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进行充分掌握和了解,其中包括课程的主题设置,各主题的详细教学内容,各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应当达到的教育效果等;其次,教师必须把握不同板块间、单元间、课程甚至段落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提炼主线的方式确定课程的逻辑体系。最后,教师应当从“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法律法规和国家国情”四个方面进行学习内容的分类,构建思想品德课程的结构。不仅如此,教师还要通过深入研读教材的方式把教材读“薄”和读“活”,进而有的放矢地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另外,教师还需要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和本校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科学制定,合理统筹课时安排。同时,教师要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均衡性,通过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制订出一份科学、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的时间分配和结构安排上还要预设出一定的弹性空间,防止由于学校放假、临时考试、教师临时外出等原因造成教学安排的变化。   通过这样的研读和安排,可以使教师对新课标和教材的内容与主旨进行整体性掌握,有利于明确教学思路,合理安排教学,并且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也能充分体现,重难点突出,让学生可以从整体学习中熟练掌握必需的知识。   2.将教材知识内容实现整合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均有效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引导作用。加之教材内容符合课程理论的内在逻辑,同时对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实现了很好契合,因此教师必须尊重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和活动设计,同时通过对教材中各栏目、标题、文字甚至图片的内容整合,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   针对这一点,教师在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每堂课和每个教学细节上进行落实的基础上,还要认识到教材作为一个内容相对稳定的教学资料,部分内容尤其是引例难免会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所以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当地的社会现状,在充分整合教材内容体系、尊重教材理论观点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合理加工或进一步引例。事实上,这个问题在思想品德学科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教师应当针对课程极强的时效性以及实践性特点,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让教学内容和活动能够紧随时代的步伐。   3.充分发挥师生教学的主动性   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必须树立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并且在教学中让学生正确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大多数教师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响应这个理念。可是,也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后,害怕学生因为惰性或学习方法的不科学而导致学习能力下降,尤其是对思想品德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分析不够透彻,一再讲解和传授,结果导致学生的依赖性反而增加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反而被削弱。   事实上,这些教师的担心不无道理,而且也很能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但是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必须树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拥有自信,并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获得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并且在教学中还要保证全员参与,切实将自主学习的理念和行动落实到所有学生身上。   另外,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自主学习当中,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的特征,给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机会。比如,在教材中有很多较抽象或者“矛盾”的内容,学生在掌握过程中容易产生困难甚至误解。这时,教师应当通过恰当的问题和情境创设激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知识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希望自己的思维向着更加宽广和深入的方向发展。   当然,教师的问题和情境必须创设得精确,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性质。比如,在讲到“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时提出“是否说明我国已经属于发达国家了”;或者“如今贫富差距拉大”和共同富裕道路是否矛盾?这时,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时间进行讨论、交流,从而使他们在讨论中掌握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总之,初中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要通过思想品德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形成。所以,教师必须响应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解决,从而达到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淑红.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4(6).   [2]王加金.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7).   [3]徐明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思想品德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

  摘 要:初中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获得确立并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塑造学生正确观念和道德标准方面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必须紧紧围绕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这一特性,同时结合新课标理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对初中学生的德育要求。   关键词:思想品德;初中;解决对策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行,传统观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这对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产生了不利影响。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工作分析,总结出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解决对策。本文就此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性质认识不清   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具有特殊性质的学科,与其他的学科课程既有着共性,也有其自己的独特性质。思想品德课不仅是智育的课程,更是德育的课程,同时也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水平获得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学科。   可是,受应试教育观念的负面影响,有的教师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目标设定为应付考试。他们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对学生的道德培养。这直接导致教学目标发生偏离,也最终导致教师无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正确建立进行引领和培养,学生也难以通过思想道德课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长此以往,这不仅会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失去兴趣,课程的性质也会随之发生不良的改变。   2.主要任务存在偏差   现在依旧有少数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存在这样的想法:只有让自己的学生在考试中,尤其是中考获得优异的思想品德成绩就是对学生负责,就是自己全部的教学任务。这使得他们忽视了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程获得科学的身心发展的过程。这些教师便以学科的本位观念作为起点,片面强调课程在考试中的地位,争取到大量的课时之后,进行的不是对学生道德和心理素质的教育,而是无尽的练习和训练。更有甚者,个别初三思想品德课的课时增加到每周七节,并且内容几乎全被复习资料的学习,模拟试卷的讲评所占据。这直接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妨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反而造成了不良影响。   3.观念方法需要改善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个别教师缺乏工作的责任心。一些教师缺乏职业激情和创新热情,延续着较为落后的教学方法。他们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大多通过生硬记忆让学生进行学习,懒于甚至不愿接受新鲜、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甚至给整个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队伍的形象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4.课程标准把握不全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建构基础和纲领性文件,也是以国家名义站在国家的高度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的规范。新课标不仅具有权威、富有时代气息和指导性的特点,同时也是时代赋予思想品德教师任务的前提条件。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教学和新课标紧密结合,让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科学、有力指导。   可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校和教师对新课标学习仅仅是一次性的,应付差事,学过即忘。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把教材内容作为唯一标准,缺乏对教材的整合,学生学习没有科学性,知识点无法实现系统化和整体化,而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这一目的更是无从谈起。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问题的解决   1.对新课标和教材进行研读   正如上文所述,新课标内容是国家进行教科书编写、考试的命题,教师进行教学和评估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国家对课程进行评价的基础。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料,更是学生实现课程学习的重要媒介。所以,教师必须对教材具有正确和充分的认识,并以此实现科学有效的教学。   首先,教师应当站在全局的层面对整个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进行充分掌握和了解,其中包括课程的主题设置,各主题的详细教学内容,各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应当达到的教育效果等;其次,教师必须把握不同板块间、单元间、课程甚至段落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提炼主线的方式确定课程的逻辑体系。最后,教师应当从“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法律法规和国家国情”四个方面进行学习内容的分类,构建思想品德课程的结构。不仅如此,教师还要通过深入研读教材的方式把教材读“薄”和读“活”,进而有的放矢地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另外,教师还需要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和本校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科学制定,合理统筹课时安排。同时,教师要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均衡性,通过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制订出一份科学、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的时间分配和结构安排上还要预设出一定的弹性空间,防止由于学校放假、临时考试、教师临时外出等原因造成教学安排的变化。   通过这样的研读和安排,可以使教师对新课标和教材的内容与主旨进行整体性掌握,有利于明确教学思路,合理安排教学,并且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也能充分体现,重难点突出,让学生可以从整体学习中熟练掌握必需的知识。   2.将教材知识内容实现整合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均有效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引导作用。加之教材内容符合课程理论的内在逻辑,同时对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实现了很好契合,因此教师必须尊重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和活动设计,同时通过对教材中各栏目、标题、文字甚至图片的内容整合,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   针对这一点,教师在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每堂课和每个教学细节上进行落实的基础上,还要认识到教材作为一个内容相对稳定的教学资料,部分内容尤其是引例难免会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所以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当地的社会现状,在充分整合教材内容体系、尊重教材理论观点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合理加工或进一步引例。事实上,这个问题在思想品德学科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教师应当针对课程极强的时效性以及实践性特点,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让教学内容和活动能够紧随时代的步伐。   3.充分发挥师生教学的主动性   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必须树立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并且在教学中让学生正确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大多数教师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响应这个理念。可是,也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后,害怕学生因为惰性或学习方法的不科学而导致学习能力下降,尤其是对思想品德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分析不够透彻,一再讲解和传授,结果导致学生的依赖性反而增加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反而被削弱。   事实上,这些教师的担心不无道理,而且也很能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但是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必须树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拥有自信,并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获得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并且在教学中还要保证全员参与,切实将自主学习的理念和行动落实到所有学生身上。   另外,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自主学习当中,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的特征,给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机会。比如,在教材中有很多较抽象或者“矛盾”的内容,学生在掌握过程中容易产生困难甚至误解。这时,教师应当通过恰当的问题和情境创设激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知识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希望自己的思维向着更加宽广和深入的方向发展。   当然,教师的问题和情境必须创设得精确,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性质。比如,在讲到“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时提出“是否说明我国已经属于发达国家了”;或者“如今贫富差距拉大”和共同富裕道路是否矛盾?这时,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时间进行讨论、交流,从而使他们在讨论中掌握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总之,初中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要通过思想品德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形成。所以,教师必须响应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解决,从而达到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淑红.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4(6).   [2]王加金.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7).   [3]徐明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思想品德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


相关文章

  • 初中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摘要:初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思想品德已开始形成,但仍不成熟.不稳定,具有较大的动荡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因此,品德不良.走歧路.违法犯罪多发生在这个时期.当前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学生 ...查看


  •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小组讨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常圪塔)
  •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小组讨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常 圪 塔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从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者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课堂小组讨论这一生成性教学形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技能的实践者 ...查看


  • 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
  • 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 作为社会生活的人, 道德素质是人生最重要的内涵, 它决定一个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人的青少年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形成优秀道德品质的黄金时期.人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内容本无轻重,但在广大农村中小学 ...查看


  • 杭州市第19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结果
  •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 杭州市第 19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评选结果 中学政治 一等奖( 一等奖(3 篇) 萧山二中 萧山八中 富阳洞桥镇中学 徐仲桥 李亮亮 周水华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处理的实践与研 ...查看


  •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教学与管理>2014年1月1日·31·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贺百花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学) 一.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在初.高中学段的教育目标不明确 <中学德育大纲>把中学的德 ...查看


  • 教育调查报告参考题目
  • 教育调查报告参考题目 一.中学生调查研究 1.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研究 2. 中学生学业任务承受能力调查 3. 中学生学习态度调查 4.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对应措施 5. 中学生劳动技能培养 6. 中学生早恋及社会原因分析 7. 中学生 ...查看


  • 初中班级管理存在问题论文
  • 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 要:班级作为进行德育教育的基层单位, 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学生,使其健康茁壮成长的重要渠道.但现今,在我国的初中班级管理中仍存在班级内部管理中依然是以班主任为绝对权威,管理内容不够全面, ...查看


  • 目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 目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本文从班主任与教育管理.班主任与学生.班主任与家长以及班主任与自身四个方面阐述目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个方面用四到五个小点详细分析问题所在,针对问题找出了目前初中 ...查看


  • 初中差生个性类型分析
  • 初中差生个性类型分析[原文出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原刊地名]昆明 [原刊期号]199705 [原刊页号]81-85 [分 类 号]G3 [分 类 名]中小学教育 [ 作 者]于萍/高松/赵锦秀 [复印期号]199711 [ 标 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