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杜拉斯[情人]中的情人

  摘要: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带有传奇色彩和独特性的女作家,《情人》是她的代表作,也是其成名作。该作品不仅以独特的叙述手法引起评论界的关注与研究,也使读者们对她崇拜与热爱。尤其杜拉斯丰富多彩的情爱生活,更是读者们讨论的话题,本文试图从《情人》作品中解读出她生命中占据最重要位置的情人。

  关键词:杜拉斯;《情人》;情人

  

  一、生平与介绍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1984年,她的短篇小说《情人》出版,当年,此作品荣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杜拉斯获得了世界性声誉。1991年,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成功地把这部自传体小说搬上银幕后,使得杜拉斯成为几乎家喻户晓的女作家。正是《情人》这部电影使中国读者认识并熟悉了杜拉斯。

  杜拉斯于1914年出生在越南嘉定市,父母都是小学教师。杜拉斯有两个哥哥,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孩。杜拉斯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在越南度过,家境贫寒。杜拉斯7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独自承担家庭的重担。为了养活三个孩子,她母亲用二十年赚下的辛苦钱买了一块土地进行耕种,可这是一块盐碱地,每年要被海水淹没六个月,为了抵御海潮的侵蚀,母亲抵押房屋修筑堤坝,堤坝每年被海水冲毁,母亲每年不厌其烦地修复。顽强奋斗的母亲最终在贫病交加中忧郁地死去。她的早期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就是对那段生活的真实描述。

  杜拉斯的大哥皮埃尔是个性格暴躁、好吃懒做的的游荡公子,但母亲一直极度纵容偏坦这个儿子,对于小儿子和女儿不放在心上。父亲的早逝,母爱的残缺,孤独寂寞的童年使她极力以作品的形式来弥补、平衡她不幸的童年生活。所以她杜拉斯从十几岁开始写作,一直写到81岁。几乎在她所有的作品中,童年生活及印度支那的异国风情是她着力描写的内容。70岁时,带有浓厚的自传因素的《情人》出版,这部作品再次引起评论界对她的关注,也引起读者对作品的喜爱。

  杜拉斯个性鲜明,生活复杂,一生中有过许多的情人,有的是真情相恋,有的是逢场作戏,甚至她曾和两个男人在一起生活长达三年之久却相安无事。但这些情人都没有在她的情感记忆中找到立足之地。唯有三个男人留在她心灵深处使让她永生难以忘怀。

  二、儿时的最爱和守护神

  在《情人》中,杜拉斯对两个哥哥进行了真实的描写。她对好逸恶劳的大哥皮埃尔一直恨之入骨。对二哥保尔十分崇拜和依恋,二哥也是杜拉斯儿时的最爱和守护神,处处保护她。杜拉斯亲热地称呼保尔为“亲爱的小哥哥”,这种称呼是当时印度支那人对情人或爱人的一种呢称。在杜拉斯儿时的心中,这位小哥哥是真正的男人的象征。正因为小哥哥的关心、保护,带她玩耍、游泳、去森林猎杀黑豹,长大后的杜拉斯对哥哥那种崇拜、敬爱、依赖、爱慕和亲热的程度没有一丝减少,以至于兄妹之间发生过难以启齿的乱伦之事。虽然在《情人》中,杜拉斯没有详细交代小哥哥的生活细节,只是对于兄妹之间那种爱恋之情进行了真实大胆的细说。“十年之间,他只给我写过一封信。……他说他抱吻我,因为他爱我,深深地爱我。P43[1]在接到小哥哥因为支气管肺炎离世的电报是,在作品中进行了连续三页的内心独白。“我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所以,我一经有了这样的认识,――这本来也很简单,即我的小哥哥的身体也就是我的身体,这样,我也就应该死了。我是死了。我的小哥哥已经把我和他聚合在一起,所以我是死了。”P79[1]“我对他的爱是不可理喻的,这在我也是一个不可测度的秘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爱他竟爱得甘愿为他的死而死。……我爱他,也许永远这样爱他”P80[1]小哥哥这个形象几贯穿在她所有的作品中,在《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中,杜拉斯这样写道:“有一次他来到我的床上,事情就发生了,我当时很小,也就大约七八岁吧,自这次以后他便每晚都来,有一次被大哥皮埃尔发现后,大哥还狠狠地揍了他一顿。自那次以后,他见到大哥便如同小鼠见到了老猫。”杜拉斯以这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小哥哥,就如同未婚妻爱着未婚夫,又如同母亲爱着自己的孩子,因为这位小哥哥是杜拉斯当时生活中唯一关心她的男人,也是她所爱的第一个男人,她爱小哥哥胜过爱世界上的一切。杜拉斯的好友米榭尔.芒梭曾这样评说:“那是一段永远不会结束、不会有任何结果的爱情,它是不真实的、难以存在的。”P190[2]

  三、为杜拉斯带来无比荣耀的中国情人

  杜拉斯真正的初恋发生在1930年,也就是她在《情人》中所描述的生活在当地一位中国富商的儿子。当是,年仅15岁半的杜拉斯坐渡船去西贡的寄宿学校,中国富商少爷被杜拉斯的异国风韵和青春美貌所倾倒,杜拉斯也被富商少爷所吸引。“那个风度翩翩的男人从小汽车上走下来,吸着英国纸烟。他注意着这个戴着男式呢帽和穿镶金条带的鞋的少女。他慢慢地往她这边走过来”P26[1]从此,一个白人少女和一位黄皮肤青年发生一段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他们经常约会,每天情人都会开着黑色轿车在学校门口等她,带她进豪华餐厅或去闹市区的一幢房子。“他抱着我的身体。他问我为什么要来。我说我应该来,我说这就好比是我应尽的责任。”P31[1]杜拉斯和中国情人美好的恋情仅仅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便被罪恶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所扼杀。

  20世纪30年代印度支那法属殖民地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十分严重。白人世界拒绝接受一个黄种人青年,亚裔家族也将白人少女拒之门外,无情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将这对青年的恋情活活拆散。在当时法属殖民地,白种人和黄种人恋爱也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对白种人家庭来说,出现这种异常也是羞耻的的。“学校中蔑视的目光,堤岸的风言风语,慢慢地传到母亲耳边。母亲变得沮丧、愤怒、嫉妒,甚至有点精神失常,为此复发了疯病。”P70[1]杜拉斯18岁时便被母亲送到法国读书,富商情人从小顺从父亲,无力反抗父亲,更无力反抗父亲的金钱,被迫娶了老家抚顺一个门当户对的富家姑娘。在富商情人结婚那天,杜拉斯失声痛哭。作品中的富商情人叫李云泰,是辽宁抚顺人。潇洒英俊、风度翩翩、多情且富有男性魅力,只是性格过分懦弱、伤感和胆小怕事,他被一种既有钱且自卑的情感笼罩着,在白人少女面前,他表现出热烈深沉的爱情,也表现出对白人世界微妙的心理弱势。在作品中,他的父亲,一个没有正式出场的守旧老富商,站在一个对等的立场上,拒绝白人少女走进他的家门。当年满18岁的杜拉斯坐船离开越南回法国那天,情人李云泰也赶赴码头,他远远地坐在那辆黑色的汽车里面,目送杜拉斯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当轮船发出第一声告别的汽笛鸣声,人们把跳板撤去,……她也哭了。她虽然在哭,但是没有流泪,因为他是中国人,也不应为这一类情人流泪哭泣。也没有当着她的母亲、她的小哥哥的面表示她心里的痛苦,什么表示也没有,就像他们之间惯常所有的情形那样。”P84[1]杜拉斯像他们初次在渡船上见面一样倚在船栏上,她知道他正在凝视自己。杜拉斯起先对李云泰的感情含有很大的自私成份,金钱、物质和性的欲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内心已深深爱上了这个中国情人。

  多年之后,李云泰携妻子前往法国,给杜拉斯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中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P88[1]就是这句话,使杜拉斯重新拿起纸和笔,开始小说《情人》这部作品的创作,令杜拉斯也没有想到的是《情人》这部作品为她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使她名声大振,轰动世界文坛。

  1991年,当杜拉斯得知李云泰病逝的消息时,她痛苦万分,泪如雨下,停止所有工作,深深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她好像又回到湄公河的轮船上,倚着船栏,那位风度翩翩、帅气十足的中国青年缓缓向她走来。一年之后,她又根据少女时代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出版了另一部作品《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以寄托她对中国情人无尽的哀思。

  四、生命中最后的小情人

  杜拉斯最后一个情人没有出现在《情人》中,而是出现在另一部作品《八0年夏天》一书中有个称之为扬・安德烈亚的青年。这个杨长得瘦瘦高高,身上有一种病态的羞涩,不爱讲话,性格中有一种潺弱和阴柔,曾是个同性恋者。这个27岁的大学生在杜拉斯幕年时和她共同编织了非童话般的动人爱情故事。

  其实,在杨还是一个中学生时,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杜拉斯的作品,从此他就被杜拉斯所吸引。在他看来,世界上没有其它的书可让他读了,也没有其它的作家了,只有杜拉斯和她的作品使他感兴趣。杨上大学时,开始给杜拉斯写信,刚开始是一星期一封信,到后来发展为一天一封信,可杜拉斯置之不理,始终没有给他回复。对于杜拉斯来说,扬不过是她众多崇拜者和众多读者之一。扬则是锲而不舍,虽然杜拉斯没有回复,他依然坚持写信。终于有一天,他的诚意打动了65岁且爱好抽烟、喝酒,脾气乖戾满脸皱纹的杜拉斯,收到一封动人美妙的来信。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年轻的扬.安德烈亚提着一个小包,来到他向往已久的杜拉斯的家。杜拉斯站在阳台上深情注视这位年轻的追随者,这是一个无钱、无名、无故事就像一张白纸的年轻人,她打算在这张白纸上写出最动人的诗篇。就这样,杜拉斯把这位比她小40多岁的大学生迎进家门。他们一起生活,一起谈论写作。扬.安德烈亚成为杜拉斯的情人、秘书、助手、读者、司机和护士,甚至又是杜拉斯的奴隶、男佣和出气筒。[3]他会开车带杜拉斯去郊外游玩,回到家帮她洗澡和打理家里的一切;他会和杜拉斯探讨她的作品,帮助联系出版商,甚至杜拉斯口述,由他来撰写。即使这样,情绪无常的杜拉斯还会当众辱骂、恶语刺激和贬低扬・安德烈亚。每当此时,性格软弱、习惯顺从的扬.安德烈亚要么微笑面对,要么默默无语。当扬・安德烈亚有时实在不能忍受时,他也会选择离家出走,晚上露宿在街头或车站,可几天之后,他会重新走进杜拉斯的家门,因为他已习惯这种生活,习惯了杜拉斯,离不开杜拉斯。杜拉斯也会像一个母亲一样,张开双臂欢迎迷途的孩子回家。就这样,他们的生活重新开始,重复那幕幕熟悉的悲剧和喜剧。其实杜拉斯内心很关爱这个像她儿子一样的情人,为他决定所有的事情,去商场给他购买衬衣,去饭店为他点菜。但杜拉斯从不在朋友们面前提起扬.安德烈亚,她的朋友对扬・安德烈亚的存在也视而不见。同样,杜拉斯也要求扬・安德烈亚不许在任何人面前提起她。就这样,扬.安德烈亚陪伴杜拉斯走完她人生最后16年,也是杜拉斯爱情最神奇、美妙、动人的16年。1996年春季一个寒冷的夜晚,杜拉斯从梦中醒来,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走到了尽头,无限爱恋地摸着扬・安德烈亚的头说:“我要死了,跟我一起走吧!没有我你怎么办?”1996年3月3日,杜拉斯带着不舍与幸福离开了扬・安德烈亚,扬・安德烈亚成为杜拉斯最后一位情人。

  扬・安德烈亚是杜拉斯最忠实的一位情人,杜拉斯在去世之前曾对他说:“你别的都不用做了,写我吧。”P180[2]在杜拉斯住医院期间,扬・安德烈亚完成了他生平第一部作品《我的情人杜拉斯》。在1996年9月,杜拉斯去世半年之后,为了追怀情史,悼念故人,扬・安德烈亚又出版发表第二部作品《我,杜拉斯的情人》,就这样他把与杜拉斯共同编织的浪漫动人爱情故事全部公诸于众,为杜拉斯的浪漫情史画上一个圆满结局。

  五、结束语

  从小具有叛逆精神的杜拉斯不满足于传统,勇于追求独特性,独特的艺术表达、独特的人生历程、独特的爱情方式。在她的一生中拥有过许多情人,但只有这三个男人在她生命中占据重要地位,儿时的小哥哥过早教会她人生中的一切,中国情人使她铭心刻骨并为她带来世界性声誉,小情人扬・安德烈亚在她漫长的情史上抒写出最动人的篇章。杜拉斯是情人的一生,她曾因情人欢乐和幸福,也曾因情人伤心和痛苦。

  

  参考文献:

  [1](法)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乌发碧眼[M]王道乾、南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法)米榭尔・芒梭.女友杜拉斯[M]胡小跃译,作家出版社,2007。

  [3]王璇.情人杜拉斯及其情人-浅谈杜拉斯的“另类道德观”[J].法国研究2007(1)。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摘要: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带有传奇色彩和独特性的女作家,《情人》是她的代表作,也是其成名作。该作品不仅以独特的叙述手法引起评论界的关注与研究,也使读者们对她崇拜与热爱。尤其杜拉斯丰富多彩的情爱生活,更是读者们讨论的话题,本文试图从《情人》作品中解读出她生命中占据最重要位置的情人。

  关键词:杜拉斯;《情人》;情人

  

  一、生平与介绍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1984年,她的短篇小说《情人》出版,当年,此作品荣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杜拉斯获得了世界性声誉。1991年,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成功地把这部自传体小说搬上银幕后,使得杜拉斯成为几乎家喻户晓的女作家。正是《情人》这部电影使中国读者认识并熟悉了杜拉斯。

  杜拉斯于1914年出生在越南嘉定市,父母都是小学教师。杜拉斯有两个哥哥,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孩。杜拉斯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在越南度过,家境贫寒。杜拉斯7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独自承担家庭的重担。为了养活三个孩子,她母亲用二十年赚下的辛苦钱买了一块土地进行耕种,可这是一块盐碱地,每年要被海水淹没六个月,为了抵御海潮的侵蚀,母亲抵押房屋修筑堤坝,堤坝每年被海水冲毁,母亲每年不厌其烦地修复。顽强奋斗的母亲最终在贫病交加中忧郁地死去。她的早期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就是对那段生活的真实描述。

  杜拉斯的大哥皮埃尔是个性格暴躁、好吃懒做的的游荡公子,但母亲一直极度纵容偏坦这个儿子,对于小儿子和女儿不放在心上。父亲的早逝,母爱的残缺,孤独寂寞的童年使她极力以作品的形式来弥补、平衡她不幸的童年生活。所以她杜拉斯从十几岁开始写作,一直写到81岁。几乎在她所有的作品中,童年生活及印度支那的异国风情是她着力描写的内容。70岁时,带有浓厚的自传因素的《情人》出版,这部作品再次引起评论界对她的关注,也引起读者对作品的喜爱。

  杜拉斯个性鲜明,生活复杂,一生中有过许多的情人,有的是真情相恋,有的是逢场作戏,甚至她曾和两个男人在一起生活长达三年之久却相安无事。但这些情人都没有在她的情感记忆中找到立足之地。唯有三个男人留在她心灵深处使让她永生难以忘怀。

  二、儿时的最爱和守护神

  在《情人》中,杜拉斯对两个哥哥进行了真实的描写。她对好逸恶劳的大哥皮埃尔一直恨之入骨。对二哥保尔十分崇拜和依恋,二哥也是杜拉斯儿时的最爱和守护神,处处保护她。杜拉斯亲热地称呼保尔为“亲爱的小哥哥”,这种称呼是当时印度支那人对情人或爱人的一种呢称。在杜拉斯儿时的心中,这位小哥哥是真正的男人的象征。正因为小哥哥的关心、保护,带她玩耍、游泳、去森林猎杀黑豹,长大后的杜拉斯对哥哥那种崇拜、敬爱、依赖、爱慕和亲热的程度没有一丝减少,以至于兄妹之间发生过难以启齿的乱伦之事。虽然在《情人》中,杜拉斯没有详细交代小哥哥的生活细节,只是对于兄妹之间那种爱恋之情进行了真实大胆的细说。“十年之间,他只给我写过一封信。……他说他抱吻我,因为他爱我,深深地爱我。P43[1]在接到小哥哥因为支气管肺炎离世的电报是,在作品中进行了连续三页的内心独白。“我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所以,我一经有了这样的认识,――这本来也很简单,即我的小哥哥的身体也就是我的身体,这样,我也就应该死了。我是死了。我的小哥哥已经把我和他聚合在一起,所以我是死了。”P79[1]“我对他的爱是不可理喻的,这在我也是一个不可测度的秘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爱他竟爱得甘愿为他的死而死。……我爱他,也许永远这样爱他”P80[1]小哥哥这个形象几贯穿在她所有的作品中,在《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中,杜拉斯这样写道:“有一次他来到我的床上,事情就发生了,我当时很小,也就大约七八岁吧,自这次以后他便每晚都来,有一次被大哥皮埃尔发现后,大哥还狠狠地揍了他一顿。自那次以后,他见到大哥便如同小鼠见到了老猫。”杜拉斯以这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小哥哥,就如同未婚妻爱着未婚夫,又如同母亲爱着自己的孩子,因为这位小哥哥是杜拉斯当时生活中唯一关心她的男人,也是她所爱的第一个男人,她爱小哥哥胜过爱世界上的一切。杜拉斯的好友米榭尔.芒梭曾这样评说:“那是一段永远不会结束、不会有任何结果的爱情,它是不真实的、难以存在的。”P190[2]

  三、为杜拉斯带来无比荣耀的中国情人

  杜拉斯真正的初恋发生在1930年,也就是她在《情人》中所描述的生活在当地一位中国富商的儿子。当是,年仅15岁半的杜拉斯坐渡船去西贡的寄宿学校,中国富商少爷被杜拉斯的异国风韵和青春美貌所倾倒,杜拉斯也被富商少爷所吸引。“那个风度翩翩的男人从小汽车上走下来,吸着英国纸烟。他注意着这个戴着男式呢帽和穿镶金条带的鞋的少女。他慢慢地往她这边走过来”P26[1]从此,一个白人少女和一位黄皮肤青年发生一段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他们经常约会,每天情人都会开着黑色轿车在学校门口等她,带她进豪华餐厅或去闹市区的一幢房子。“他抱着我的身体。他问我为什么要来。我说我应该来,我说这就好比是我应尽的责任。”P31[1]杜拉斯和中国情人美好的恋情仅仅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便被罪恶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所扼杀。

  20世纪30年代印度支那法属殖民地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十分严重。白人世界拒绝接受一个黄种人青年,亚裔家族也将白人少女拒之门外,无情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将这对青年的恋情活活拆散。在当时法属殖民地,白种人和黄种人恋爱也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对白种人家庭来说,出现这种异常也是羞耻的的。“学校中蔑视的目光,堤岸的风言风语,慢慢地传到母亲耳边。母亲变得沮丧、愤怒、嫉妒,甚至有点精神失常,为此复发了疯病。”P70[1]杜拉斯18岁时便被母亲送到法国读书,富商情人从小顺从父亲,无力反抗父亲,更无力反抗父亲的金钱,被迫娶了老家抚顺一个门当户对的富家姑娘。在富商情人结婚那天,杜拉斯失声痛哭。作品中的富商情人叫李云泰,是辽宁抚顺人。潇洒英俊、风度翩翩、多情且富有男性魅力,只是性格过分懦弱、伤感和胆小怕事,他被一种既有钱且自卑的情感笼罩着,在白人少女面前,他表现出热烈深沉的爱情,也表现出对白人世界微妙的心理弱势。在作品中,他的父亲,一个没有正式出场的守旧老富商,站在一个对等的立场上,拒绝白人少女走进他的家门。当年满18岁的杜拉斯坐船离开越南回法国那天,情人李云泰也赶赴码头,他远远地坐在那辆黑色的汽车里面,目送杜拉斯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当轮船发出第一声告别的汽笛鸣声,人们把跳板撤去,……她也哭了。她虽然在哭,但是没有流泪,因为他是中国人,也不应为这一类情人流泪哭泣。也没有当着她的母亲、她的小哥哥的面表示她心里的痛苦,什么表示也没有,就像他们之间惯常所有的情形那样。”P84[1]杜拉斯像他们初次在渡船上见面一样倚在船栏上,她知道他正在凝视自己。杜拉斯起先对李云泰的感情含有很大的自私成份,金钱、物质和性的欲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内心已深深爱上了这个中国情人。

  多年之后,李云泰携妻子前往法国,给杜拉斯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中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P88[1]就是这句话,使杜拉斯重新拿起纸和笔,开始小说《情人》这部作品的创作,令杜拉斯也没有想到的是《情人》这部作品为她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使她名声大振,轰动世界文坛。

  1991年,当杜拉斯得知李云泰病逝的消息时,她痛苦万分,泪如雨下,停止所有工作,深深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她好像又回到湄公河的轮船上,倚着船栏,那位风度翩翩、帅气十足的中国青年缓缓向她走来。一年之后,她又根据少女时代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出版了另一部作品《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以寄托她对中国情人无尽的哀思。

  四、生命中最后的小情人

  杜拉斯最后一个情人没有出现在《情人》中,而是出现在另一部作品《八0年夏天》一书中有个称之为扬・安德烈亚的青年。这个杨长得瘦瘦高高,身上有一种病态的羞涩,不爱讲话,性格中有一种潺弱和阴柔,曾是个同性恋者。这个27岁的大学生在杜拉斯幕年时和她共同编织了非童话般的动人爱情故事。

  其实,在杨还是一个中学生时,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杜拉斯的作品,从此他就被杜拉斯所吸引。在他看来,世界上没有其它的书可让他读了,也没有其它的作家了,只有杜拉斯和她的作品使他感兴趣。杨上大学时,开始给杜拉斯写信,刚开始是一星期一封信,到后来发展为一天一封信,可杜拉斯置之不理,始终没有给他回复。对于杜拉斯来说,扬不过是她众多崇拜者和众多读者之一。扬则是锲而不舍,虽然杜拉斯没有回复,他依然坚持写信。终于有一天,他的诚意打动了65岁且爱好抽烟、喝酒,脾气乖戾满脸皱纹的杜拉斯,收到一封动人美妙的来信。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年轻的扬.安德烈亚提着一个小包,来到他向往已久的杜拉斯的家。杜拉斯站在阳台上深情注视这位年轻的追随者,这是一个无钱、无名、无故事就像一张白纸的年轻人,她打算在这张白纸上写出最动人的诗篇。就这样,杜拉斯把这位比她小40多岁的大学生迎进家门。他们一起生活,一起谈论写作。扬.安德烈亚成为杜拉斯的情人、秘书、助手、读者、司机和护士,甚至又是杜拉斯的奴隶、男佣和出气筒。[3]他会开车带杜拉斯去郊外游玩,回到家帮她洗澡和打理家里的一切;他会和杜拉斯探讨她的作品,帮助联系出版商,甚至杜拉斯口述,由他来撰写。即使这样,情绪无常的杜拉斯还会当众辱骂、恶语刺激和贬低扬・安德烈亚。每当此时,性格软弱、习惯顺从的扬.安德烈亚要么微笑面对,要么默默无语。当扬・安德烈亚有时实在不能忍受时,他也会选择离家出走,晚上露宿在街头或车站,可几天之后,他会重新走进杜拉斯的家门,因为他已习惯这种生活,习惯了杜拉斯,离不开杜拉斯。杜拉斯也会像一个母亲一样,张开双臂欢迎迷途的孩子回家。就这样,他们的生活重新开始,重复那幕幕熟悉的悲剧和喜剧。其实杜拉斯内心很关爱这个像她儿子一样的情人,为他决定所有的事情,去商场给他购买衬衣,去饭店为他点菜。但杜拉斯从不在朋友们面前提起扬.安德烈亚,她的朋友对扬・安德烈亚的存在也视而不见。同样,杜拉斯也要求扬・安德烈亚不许在任何人面前提起她。就这样,扬.安德烈亚陪伴杜拉斯走完她人生最后16年,也是杜拉斯爱情最神奇、美妙、动人的16年。1996年春季一个寒冷的夜晚,杜拉斯从梦中醒来,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走到了尽头,无限爱恋地摸着扬・安德烈亚的头说:“我要死了,跟我一起走吧!没有我你怎么办?”1996年3月3日,杜拉斯带着不舍与幸福离开了扬・安德烈亚,扬・安德烈亚成为杜拉斯最后一位情人。

  扬・安德烈亚是杜拉斯最忠实的一位情人,杜拉斯在去世之前曾对他说:“你别的都不用做了,写我吧。”P180[2]在杜拉斯住医院期间,扬・安德烈亚完成了他生平第一部作品《我的情人杜拉斯》。在1996年9月,杜拉斯去世半年之后,为了追怀情史,悼念故人,扬・安德烈亚又出版发表第二部作品《我,杜拉斯的情人》,就这样他把与杜拉斯共同编织的浪漫动人爱情故事全部公诸于众,为杜拉斯的浪漫情史画上一个圆满结局。

  五、结束语

  从小具有叛逆精神的杜拉斯不满足于传统,勇于追求独特性,独特的艺术表达、独特的人生历程、独特的爱情方式。在她的一生中拥有过许多情人,但只有这三个男人在她生命中占据重要地位,儿时的小哥哥过早教会她人生中的一切,中国情人使她铭心刻骨并为她带来世界性声誉,小情人扬・安德烈亚在她漫长的情史上抒写出最动人的篇章。杜拉斯是情人的一生,她曾因情人欢乐和幸福,也曾因情人伤心和痛苦。

  

  参考文献:

  [1](法)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乌发碧眼[M]王道乾、南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法)米榭尔・芒梭.女友杜拉斯[M]胡小跃译,作家出版社,2007。

  [3]王璇.情人杜拉斯及其情人-浅谈杜拉斯的“另类道德观”[J].法国研究2007(1)。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相关文章

  • 杜拉斯小说中的"绝望爱情"观
  • 浅析杜拉斯小说中的"绝望爱情"观 摘要:杜拉斯是那个时代特立独行的代表,她出生在殖民地,是殖民地里地道的穷人,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留给她的是父爱缺失的人生.特殊的境遇让它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流动着不可忘却的忧伤,她笔下 ...查看


  • 1.追寻文明的足迹
  • 1.追寻文明的足迹 教学目的: 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并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查看


  • 第一课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 第一课 追寻文明的足迹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奥运会的发祥地--希腊. 1.欣赏图片,了解奥林匹亚遗址及有关奥运会知识. 希腊属于欧洲,首都是雅典.奥林匹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这里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到处都是橄榄树.桂树和柏树.古奥运会起源 ...查看


  • 评析雪莱的[赞智性美] (评论: 拜伦 雪莱 济慈 抒情诗精选集)
  • 借地发文,与本书无关哈.说实话虽然穆旦先生的翻译很精彩,又好在有中英对照,但这本书选的不多不长的诗歌并不足以让读者管窥到三大诗人的精髓伟大之处. <赞智性美>是雪莱早期的杰作和他伟大探寻的开端之一,"智性美" ...查看


  • 王尔德人物介绍
  • 奥斯卡·王尔德 (英国作家.诗人.散文家)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19世纪出生在英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 ...查看


  • 浅谈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的影像化书写
  • 摘 要:法国二十世纪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由于在叙事艺术上的创造力而闻名于世,并对后来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这部作品的影像化书写角度来分析<情人>的叙事特色,找寻<情人>的艺术魅力来源,探索杜拉斯 ...查看


  • 永远的情人杜拉斯
  • 西贡是个很复杂的城市,白人女孩基本上在放学的时候都有专门接送的司机在校门口等候着.但玛格丽特是个例外,当时她住在沙沥,来回往返于西贡与沙沥之间.在1929年末,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往返,使玛格丽特遇见了他. "我还小." & ...查看


  • 逆流湄公河,宛在水中央
  • 在很大程度上,世界对湄公河的发现与香格里拉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因一个人的作品而名传天下. 可以说,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让人们一再地去香格里拉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而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 ...查看


  • 唯美主义(王尔德)
  • 什么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 movement)是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运动.通常,人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