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家庭教育的价值与实践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中,基本所有的单元主题都是和孩子的个人教养、诚信品质以及社会公德有关系。由此,从思品教学的角度出发,以孩子的养成教育为桥梁,笔者对当前家庭教育的价值和现状做了思考和考察,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

  从教材透视传统

  一年级教材中“坐立走、有精神”是要求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喝水的学问”等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别把花草弄疼了”是引导孩子形成基本的公共行为规范等等。二年级开始则有“学做文明人”单元,主要是教导孩子的待客之道,为客之礼以及观赏礼仪等;“我长大了”单元则是让孩子学会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些主题的教育内容,不能仅仅在课堂里进行引导和学习,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尤其是家庭中进行实践和养成。

  在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的第二单元中,向孩子们提出了“坐立走,有精神”的要求,古人在庭训中要求家族子弟: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这是教材对传统家庭教育的一种呼应。《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的内容,基本上来自于我国传统的家教内容。悠长的民族历史中,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深刻地隐藏在血脉深处,提供了优秀的文化土壤,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人物。

  至圣先师孔子除了教化门下弟子之外,对自己的孩子也经常给予诗礼之教:“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就是孔子家教的至理名言,“诗礼之家”由此成也。北宋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近代,一代国学大师钱基博对儿子钱钟书的家庭教育也是典范。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大学问家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

  以上一些例子或许仅仅代表了书香门第的家庭教育缩影,但在我们身边,许多的平凡家庭都能以一些祖辈相传的处世为人道理来教育子孙辈。有的家庭“以孝为先”,通过言传身教,形成了尊老爱幼,和谐喜乐的家庭氛围;有的家庭“以善为德”培养出了有善心,做善事的家族子弟;有的家庭“以清白为荣”,家里的孩子个个都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可以说,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家庭教育的意义犹如土壤之于种子,染料之于白绢。怎么样的土壤就长出什么样的树木,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家庭教育蕴含怎样的色彩,孩子就会体现什么样的面貌。正面的案例固然是比比皆是,但反面的教材也是屡见不鲜。

  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但宽泛地来说,养不教,是这个家庭每一个成年人的过错。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年人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世都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庭,就像一个印记,刻在孩子的内心深处。

  从教材透视现实

  在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无论是“跟着爸妈去做客”还是“客人来了”以及“别把花草弄疼了”,这些主题都指向一个核心,那就是“规矩”。这个“规矩”是一个老词,难免给人以刻板禁锢,束缚个性的感觉,但实际上“规矩”一词也可以翻译成更具有现代感的词语:规则意识。我们的孩子缺少“规则意识”,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是非对错的规则;可为不可为的规则;秩序的规则。一些孩子的脑海里没有是非对错的概念,完全从本能出发为人处事,老师要重新教他懂得黑白,何其难也!一些孩子缺少敬畏之感,脑子里念头一动,就兴之所至,任性胡为,闯祸犯错以为平常;还有的孩子不知“秩序”为何物,“抢与争”是主要的行为模式,字典里根本没有“退与让”,以至于经常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凡此种种,实际上是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那么当前的家庭教育究竟是何现状呢?

  从教材透视世界

  《品德与生活》教材安排的内容虽然浅显,但都是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的主题,其中不乏全球视野下的新理念,这给我们的家庭教育带来了启发和促进。邓小平所言: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又何尝不是对家庭教育的一种指引。

  综观当前先进国家的家庭教育呈现以下一些特点:一是以亲子关系为基础;二是以礼仪教育为重点;三是以个性发展为方向。所谓以亲子关系为基础,就是把家庭教育融入到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的建设过程之中。通过亲子活动,就是实现良好道德规范的引导,实现健康个性品质的发展;所谓礼仪教育为重点,就是始终把孩子的文明礼貌作为基本的行为规范,形成个人教养与公共道德的有机统一,这也是文明社会的基石;所谓以个性发展为方向,就是积极发现和引导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培养独特的兴趣爱好和思维品质,这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未来社会需要的不是没有思想的个性的“螺丝钉”,而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创造力的,能够展示自身特质的人。

  由此,反观我们的家庭教育传统,存在着重视“父父子子”忽视“亲子”的问题,这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家庭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家长要放下架子,做孩子的伙伴与朋友,和他一起玩耍与交流,家庭、学校、社区要更多地组织有利于促进亲子感情的活动,把家庭教育融入到感情之中,自然之中,活动之中。

  第二,我们的家庭教育传统历来重视礼仪教育,起坐行立,无不有规矩,这对形成良好的个人教养具有很好地塑造力。但我们对公共礼仪的教育有所忽视,比如,公共场所不喧哗、能够有秩序的排队、不乱丢垃圾甚至做好垃圾分类、善待自然环境等等。时代在发展,人的活动环境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大,我们要把“小我之礼仪”放到大社会之中来建设,由此会生发出许许多多的公共道德行为,需要我们充实到家庭的礼仪教育之中。

  第三,我们的家庭教育传统比较重视服从而不鼓励质疑和挑战。这对于传统的教育来说,确实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未来的社会,只会服从,不会思考的人将被机器人取代甚至超越,如何培养孩子质疑的勇气,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该成为每个家庭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把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的观念教给我们的孩子,每个家长也应该身体力行,放下权威的架子,和孩子平等的交流,让他们有发问、质疑并提出自己思想的勇气和能力,这是我们家庭教育需要革新的重点。   格里梅尔斯豪森曾经说过: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即使土壤天生肥沃,倘若不经过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可见,家庭教育面对孩子洁白的心灵,如何去耕耘和播种,就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了,《品德与生活》教材仅仅是一个例子,品德课堂也仅仅是一个桥梁,用来架设家庭与学校的联系,笔者认为,只有把家庭教育建设起来,学校的品德教育才能与之相得益彰,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活泼地主动发展。

  “家教”无知的原因分析

  一些家长认为家庭仅仅是满足吃喝拉撒睡的地方,而教育,应该是完全在学校里进行和完成。这是一种完全原生态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就像一幕一幕自然进行的电影,呈现在孩子面前。这样家庭里的孩子或者是幸运地受到了良好的影响,从而获得人生的长进;或者是受到了不利的影响,对人生形成消极的阻碍,孩子的成长充满着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当前社会整体道德水准不高的情况下,家庭对社会现实做着精确的投影,由此家庭中发生的种种现实,影响着孩子对真、善、美的价值判断。而且由于家庭把“教育的职责和希望”都寄托给学校和老师,会造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失衡,所谓“5+2=0”有时就发生在这样的家庭教育背景之下。

  还有一种对“家教”的无知,恰恰是体现在家长的“自以为知”之上。随着家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一些家长对家庭教育有了一套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切实地加以实行。他们往往照搬一些观念,比如“棍棒出孝子(才子)”“散养的孩子更聪明”等等,以非常严格乃至严厉的方式管教孩子,而不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和个人尊严,或者把放纵放任作为发展孩子天性的状态。这二者就目前而言是比较普遍的家庭教育方式,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或者懦弱呆滞或者骄纵傲慢,“不了解孩子,就是对家庭教育彻底的无知”。

  “家教”无力的原因分析

  也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有爱心,对家教有意识,但缺乏思想和方法,经常在各种教育矛盾和冲突中徘徊。比如“管教”和“自由”的矛盾、“为善”和“吃亏”的矛盾、“诚实”和“圆通”的矛盾等等。应该说,这些教育矛盾和冲突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否达到了“诚信”与“公平”,“文明”和“友善”?社会带来的不安全感给家庭教育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因此,许多家庭教育在忽左忽右中前行,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形成了诸多的认知矛盾和道德困境。因此,每个家庭都应该认清这一点,从而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心,鼓舞自己的道德勇气,为自己的家庭确定明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追求。

  “家教”无方的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反之则费心耗神,而效果不显。许多家长也会诉说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完全没有应对的办法。这其中有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家长们往往把“言传”作为教育孩子的主要方式,但实际上,“身教”才是最重要的。“身教”是“不言之教”,它对孩子的影响更深刻,更长远。我们家长自身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是否积极上进,勤于学习,是否仁者爱人,勇者无畏,这才是家教的关键所在。一言以蔽之,所谓家教的方法,实际上是家长做人的方法;其二,很多家长把“教育孩子”变成了“教训孩子”,而不重视亲子关系的培训。俗话说“亲其人,信其道”,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满足他们的感情需求,和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快乐,尽力实践“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这一理念,把家庭教育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之上,家庭教育才会有效果;其三,由于社会转型的问题,家庭教育传统也在某个时期被淡化甚至被“革命教育”所取代,因此,我们的家长对如何开展家教教育存在着认知和能力上的不足,这就需要学校等社会机构以公益的方式加以宣传和培训。“家长学校”就是一种很好地方式,我们应该进一步地加以优化,加强专业性、科学性和操作性的指导,让“家长学校”成为家庭教育的指导中心和家长的进修中心。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中,基本所有的单元主题都是和孩子的个人教养、诚信品质以及社会公德有关系。由此,从思品教学的角度出发,以孩子的养成教育为桥梁,笔者对当前家庭教育的价值和现状做了思考和考察,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

  从教材透视传统

  一年级教材中“坐立走、有精神”是要求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喝水的学问”等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别把花草弄疼了”是引导孩子形成基本的公共行为规范等等。二年级开始则有“学做文明人”单元,主要是教导孩子的待客之道,为客之礼以及观赏礼仪等;“我长大了”单元则是让孩子学会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些主题的教育内容,不能仅仅在课堂里进行引导和学习,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尤其是家庭中进行实践和养成。

  在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的第二单元中,向孩子们提出了“坐立走,有精神”的要求,古人在庭训中要求家族子弟: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这是教材对传统家庭教育的一种呼应。《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的内容,基本上来自于我国传统的家教内容。悠长的民族历史中,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深刻地隐藏在血脉深处,提供了优秀的文化土壤,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人物。

  至圣先师孔子除了教化门下弟子之外,对自己的孩子也经常给予诗礼之教:“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就是孔子家教的至理名言,“诗礼之家”由此成也。北宋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近代,一代国学大师钱基博对儿子钱钟书的家庭教育也是典范。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大学问家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

  以上一些例子或许仅仅代表了书香门第的家庭教育缩影,但在我们身边,许多的平凡家庭都能以一些祖辈相传的处世为人道理来教育子孙辈。有的家庭“以孝为先”,通过言传身教,形成了尊老爱幼,和谐喜乐的家庭氛围;有的家庭“以善为德”培养出了有善心,做善事的家族子弟;有的家庭“以清白为荣”,家里的孩子个个都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可以说,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家庭教育的意义犹如土壤之于种子,染料之于白绢。怎么样的土壤就长出什么样的树木,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家庭教育蕴含怎样的色彩,孩子就会体现什么样的面貌。正面的案例固然是比比皆是,但反面的教材也是屡见不鲜。

  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但宽泛地来说,养不教,是这个家庭每一个成年人的过错。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年人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世都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庭,就像一个印记,刻在孩子的内心深处。

  从教材透视现实

  在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无论是“跟着爸妈去做客”还是“客人来了”以及“别把花草弄疼了”,这些主题都指向一个核心,那就是“规矩”。这个“规矩”是一个老词,难免给人以刻板禁锢,束缚个性的感觉,但实际上“规矩”一词也可以翻译成更具有现代感的词语:规则意识。我们的孩子缺少“规则意识”,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是非对错的规则;可为不可为的规则;秩序的规则。一些孩子的脑海里没有是非对错的概念,完全从本能出发为人处事,老师要重新教他懂得黑白,何其难也!一些孩子缺少敬畏之感,脑子里念头一动,就兴之所至,任性胡为,闯祸犯错以为平常;还有的孩子不知“秩序”为何物,“抢与争”是主要的行为模式,字典里根本没有“退与让”,以至于经常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凡此种种,实际上是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那么当前的家庭教育究竟是何现状呢?

  从教材透视世界

  《品德与生活》教材安排的内容虽然浅显,但都是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的主题,其中不乏全球视野下的新理念,这给我们的家庭教育带来了启发和促进。邓小平所言: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又何尝不是对家庭教育的一种指引。

  综观当前先进国家的家庭教育呈现以下一些特点:一是以亲子关系为基础;二是以礼仪教育为重点;三是以个性发展为方向。所谓以亲子关系为基础,就是把家庭教育融入到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的建设过程之中。通过亲子活动,就是实现良好道德规范的引导,实现健康个性品质的发展;所谓礼仪教育为重点,就是始终把孩子的文明礼貌作为基本的行为规范,形成个人教养与公共道德的有机统一,这也是文明社会的基石;所谓以个性发展为方向,就是积极发现和引导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培养独特的兴趣爱好和思维品质,这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未来社会需要的不是没有思想的个性的“螺丝钉”,而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创造力的,能够展示自身特质的人。

  由此,反观我们的家庭教育传统,存在着重视“父父子子”忽视“亲子”的问题,这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家庭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家长要放下架子,做孩子的伙伴与朋友,和他一起玩耍与交流,家庭、学校、社区要更多地组织有利于促进亲子感情的活动,把家庭教育融入到感情之中,自然之中,活动之中。

  第二,我们的家庭教育传统历来重视礼仪教育,起坐行立,无不有规矩,这对形成良好的个人教养具有很好地塑造力。但我们对公共礼仪的教育有所忽视,比如,公共场所不喧哗、能够有秩序的排队、不乱丢垃圾甚至做好垃圾分类、善待自然环境等等。时代在发展,人的活动环境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大,我们要把“小我之礼仪”放到大社会之中来建设,由此会生发出许许多多的公共道德行为,需要我们充实到家庭的礼仪教育之中。

  第三,我们的家庭教育传统比较重视服从而不鼓励质疑和挑战。这对于传统的教育来说,确实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未来的社会,只会服从,不会思考的人将被机器人取代甚至超越,如何培养孩子质疑的勇气,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该成为每个家庭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把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的观念教给我们的孩子,每个家长也应该身体力行,放下权威的架子,和孩子平等的交流,让他们有发问、质疑并提出自己思想的勇气和能力,这是我们家庭教育需要革新的重点。   格里梅尔斯豪森曾经说过: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即使土壤天生肥沃,倘若不经过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可见,家庭教育面对孩子洁白的心灵,如何去耕耘和播种,就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了,《品德与生活》教材仅仅是一个例子,品德课堂也仅仅是一个桥梁,用来架设家庭与学校的联系,笔者认为,只有把家庭教育建设起来,学校的品德教育才能与之相得益彰,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活泼地主动发展。

  “家教”无知的原因分析

  一些家长认为家庭仅仅是满足吃喝拉撒睡的地方,而教育,应该是完全在学校里进行和完成。这是一种完全原生态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就像一幕一幕自然进行的电影,呈现在孩子面前。这样家庭里的孩子或者是幸运地受到了良好的影响,从而获得人生的长进;或者是受到了不利的影响,对人生形成消极的阻碍,孩子的成长充满着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当前社会整体道德水准不高的情况下,家庭对社会现实做着精确的投影,由此家庭中发生的种种现实,影响着孩子对真、善、美的价值判断。而且由于家庭把“教育的职责和希望”都寄托给学校和老师,会造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失衡,所谓“5+2=0”有时就发生在这样的家庭教育背景之下。

  还有一种对“家教”的无知,恰恰是体现在家长的“自以为知”之上。随着家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一些家长对家庭教育有了一套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切实地加以实行。他们往往照搬一些观念,比如“棍棒出孝子(才子)”“散养的孩子更聪明”等等,以非常严格乃至严厉的方式管教孩子,而不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和个人尊严,或者把放纵放任作为发展孩子天性的状态。这二者就目前而言是比较普遍的家庭教育方式,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或者懦弱呆滞或者骄纵傲慢,“不了解孩子,就是对家庭教育彻底的无知”。

  “家教”无力的原因分析

  也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有爱心,对家教有意识,但缺乏思想和方法,经常在各种教育矛盾和冲突中徘徊。比如“管教”和“自由”的矛盾、“为善”和“吃亏”的矛盾、“诚实”和“圆通”的矛盾等等。应该说,这些教育矛盾和冲突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否达到了“诚信”与“公平”,“文明”和“友善”?社会带来的不安全感给家庭教育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因此,许多家庭教育在忽左忽右中前行,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形成了诸多的认知矛盾和道德困境。因此,每个家庭都应该认清这一点,从而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心,鼓舞自己的道德勇气,为自己的家庭确定明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追求。

  “家教”无方的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反之则费心耗神,而效果不显。许多家长也会诉说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完全没有应对的办法。这其中有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家长们往往把“言传”作为教育孩子的主要方式,但实际上,“身教”才是最重要的。“身教”是“不言之教”,它对孩子的影响更深刻,更长远。我们家长自身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是否积极上进,勤于学习,是否仁者爱人,勇者无畏,这才是家教的关键所在。一言以蔽之,所谓家教的方法,实际上是家长做人的方法;其二,很多家长把“教育孩子”变成了“教训孩子”,而不重视亲子关系的培训。俗话说“亲其人,信其道”,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满足他们的感情需求,和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快乐,尽力实践“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这一理念,把家庭教育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之上,家庭教育才会有效果;其三,由于社会转型的问题,家庭教育传统也在某个时期被淡化甚至被“革命教育”所取代,因此,我们的家长对如何开展家教教育存在着认知和能力上的不足,这就需要学校等社会机构以公益的方式加以宣传和培训。“家长学校”就是一种很好地方式,我们应该进一步地加以优化,加强专业性、科学性和操作性的指导,让“家长学校”成为家庭教育的指导中心和家长的进修中心。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相关文章

  • 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 透视[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
  • 中图分类号:G64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177-02 摘要: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的认识这一角度分析<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对其价值进行科学定义,之后分析了<高等学校学生行 ...查看


  • 美国社会文化透视_美国家庭问题之我见
  • 美国社会文化透视: 美国家庭问题之我见 院(系.部): 机械工程学院 姓 名: Jeannet95 班 级: 学 号: 88888888 指导教师签名: 2008 年 6 月 20 日·北京 [摘要]20世纪下半叶开始,一场场社会变革冲击着 ...查看


  • 唐宋诗文名句哲理简析
  • 唐宋诗文名句哲理简析 古典诗文 2009-09-01 0701 唐宋诗文名句哲理简析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该句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喻意为只有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更新知识,才能 ...查看


  • 尼采透视主义中的生命哲学和实证主义精神
  • 2011年6月第13卷第3期 墨南放嚏七辱学报 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Law Jun.,2011V01.13No.3 文章编号:1008-4355(2011)0 ...查看


  • 角色冲突视角下的教师职业倦怠透视
  • 摘 要: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不同的角色对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导致教师角色冲突的产生.教师的角色冲突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深入探讨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与成因的基础上,归纳并明晰了教师角色冲突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缘关系, ...查看


  • 基础教育变革的文化之镜
  • 2012-11-28    黄忠敬    中华读书报 <文化差异与价值整合:百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思想激荡>,黄书光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68.00元 基础教育之"基础",不仅仅是在个体发 ...查看


  • 七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画家乡的风景教学设计1
  • 第1课 画家乡的风景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初步了解风景画作品中的情感因素, 体验绘画作品中的情感表现. 2. 通过对作品的透视规律分析与学习, 加强对透视在作品中的运用. 3. 能通过图片或作品, 表现出透视规律的风景作品. ...查看


  • 小学数学课程过程性目标的透视和思考
  • 小学数学课程过程性目标的透视和思考 遵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角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制定课程 ...查看


  •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一 .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