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1

一、整体感知,激发情感

1、同学们,昨天我们同巴金老先生一同去了鸟的天堂,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有感而发的呢?谁能与作者心通,有感的读出作者的心声。

3、“鸟的天堂”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棵神奇的树。(设计意图:通过抓住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的感慨导入新课,并通过有感情地品读作者的心声,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拉近了学生、作者、文本之间的距离,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础。)

二、品词读句,感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指名读5-9自然段,思考这棵有什么特点?

2、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棵大榕树的特点的?把你感触最深的句段多读两遍,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3、交流:

(1)预设学生可能会首先读第7自然段,并会强调“大”字。

师:你强调了“大”字,想用朗读突出榕树的特点大,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老师认为应该强调“一”,谁能帮老师说说理由。

是啊,这句话是承接前面的争论而来的,让我们先去看看他们是怎么争论的,谁能读一读5、6自然段。

从他们的争论能看出榕树的特点吗?这两段该用什么语气读呢?指导朗读。

(2)到底是怎样的一株大榕树,让我们如此的争论,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第7自然段,指名说一说。

“不可计数”什么意思?

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谁能用一个词语表示大榕树的大(独木成林)。

一个“卧”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再引导看第二幅插图。谁能用朗读来展示大榕树的“大”。

师:人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棵却覆盖整个小岛,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她是那样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齐读)

(3)学生引出第8自然段,闭目听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颤动”什么意思?换成“抖动”行吗?想像“颤动”和“抖动”的样子,引导学生联系整个句子,理解颤动表现了新的生命虽是弱小的,但生命力是旺盛的。

师:多么旺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啊!难怪作者如此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回读)

让我们一起齐读这一段。

(4)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愿意来这棵南国的树上安居乐业吗?可是作者却没有看见一只鸟的影儿。“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对吗?

让我们再次走进鸟的天堂。(设计意图:语文是基础工具性学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进行朗读、思考、想象、感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做到了扎扎实实学语文。)

三、品读想像,渗透写法

1、闭目听老师读11-13自然段,想像。

2、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3、从中我们发现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

4、谁能用朗读表现鸟儿的多和自由快乐?

5、“应接不暇”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查字典、工具书,也可以联系上下文。

6、“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呢?这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这只画眉鸟就是这里的点,许许多多的鸟就形成了面。以一只画眉鸟展示鸟儿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群鸟欢腾的壮观景象,这又叫动态描写。那么前面的大榕树就属于(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是本文的又一表达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善于运用这两种表达方法。

(设计意图:语言文字的感悟中轻松自然地渗透表达方法的学习,学生既学文又学作文,发挥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用。)

四、引导质疑,感悟“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默读第14自然段,谁能火眼精睛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前面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而后一个没有?(设计意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本环节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质疑能力。)

五、深化中心,迁移教育

1、学完了课文,谁能告诉我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

2、除了大榕树的大和茂盛外还有什么原因呢?(人类的保护,大自然的恩赐。)

3、是啊,大自然多么的神奇、美丽,我们应该学习这里的人们,保护鸟类、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成为人间的天堂。(设计意图:“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精心一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巧妙地引人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立足文本,超越文本,深化了中心。真正做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

六、拓展延伸、激情写作

作业:如果你是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园呢?以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设计意图:以自己是榕树上一只小鸟

的身份写导游词,激起了学生的自豪感,这样的作业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习作热情。)

七、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树:大、茂盛、勃勃生机——美丽的南国的树

(傍晚)[静]

鸟:多、自由、快乐——的确是

(早晨)[动]画眉鸟(点面结合)

一、整体感知,激发情感

1、同学们,昨天我们同巴金老先生一同去了鸟的天堂,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有感而发的呢?谁能与作者心通,有感的读出作者的心声。

3、“鸟的天堂”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棵神奇的树。(设计意图:通过抓住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的感慨导入新课,并通过有感情地品读作者的心声,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拉近了学生、作者、文本之间的距离,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础。)

二、品词读句,感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指名读5-9自然段,思考这棵有什么特点?

2、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棵大榕树的特点的?把你感触最深的句段多读两遍,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3、交流:

(1)预设学生可能会首先读第7自然段,并会强调“大”字。

师:你强调了“大”字,想用朗读突出榕树的特点大,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老师认为应该强调“一”,谁能帮老师说说理由。

是啊,这句话是承接前面的争论而来的,让我们先去看看他们是怎么争论的,谁能读一读5、6自然段。

从他们的争论能看出榕树的特点吗?这两段该用什么语气读呢?指导朗读。

(2)到底是怎样的一株大榕树,让我们如此的争论,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第7自然段,指名说一说。

“不可计数”什么意思?

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谁能用一个词语表示大榕树的大(独木成林)。

一个“卧”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再引导看第二幅插图。谁能用朗读来展示大榕树的“大”。

师:人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棵却覆盖整个小岛,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她是那样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齐读)

(3)学生引出第8自然段,闭目听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颤动”什么意思?换成“抖动”行吗?想像“颤动”和“抖动”的样子,引导学生联系整个句子,理解颤动表现了新的生命虽是弱小的,但生命力是旺盛的。

师:多么旺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啊!难怪作者如此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回读)

让我们一起齐读这一段。

(4)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愿意来这棵南国的树上安居乐业吗?可是作者却没有看见一只鸟的影儿。“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对吗?

让我们再次走进鸟的天堂。(设计意图:语文是基础工具性学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进行朗读、思考、想象、感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做到了扎扎实实学语文。)

三、品读想像,渗透写法

1、闭目听老师读11-13自然段,想像。

2、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3、从中我们发现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

4、谁能用朗读表现鸟儿的多和自由快乐?

5、“应接不暇”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查字典、工具书,也可以联系上下文。

6、“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呢?这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这只画眉鸟就是这里的点,许许多多的鸟就形成了面。以一只画眉鸟展示鸟儿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群鸟欢腾的壮观景象,这又叫动态描写。那么前面的大榕树就属于(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是本文的又一表达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善于运用这两种表达方法。

(设计意图:语言文字的感悟中轻松自然地渗透表达方法的学习,学生既学文又学作文,发挥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用。)

四、引导质疑,感悟“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默读第14自然段,谁能火眼精睛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前面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而后一个没有?(设计意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本环节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质疑能力。)

五、深化中心,迁移教育

1、学完了课文,谁能告诉我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

2、除了大榕树的大和茂盛外还有什么原因呢?(人类的保护,大自然的恩赐。)

3、是啊,大自然多么的神奇、美丽,我们应该学习这里的人们,保护鸟类、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成为人间的天堂。(设计意图:“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精心一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巧妙地引人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立足文本,超越文本,深化了中心。真正做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

六、拓展延伸、激情写作

作业:如果你是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园呢?以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设计意图:以自己是榕树上一只小鸟

的身份写导游词,激起了学生的自豪感,这样的作业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习作热情。)

七、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树:大、茂盛、勃勃生机——美丽的南国的树

(傍晚)[静]

鸟:多、自由、快乐——的确是

(早晨)[动]画眉鸟(点面结合)


相关文章

  • 39鸟的天堂
  • 39 教学目标: 鸟的天堂 1.自主识字,能读准课文中的多音字.理解文中的词语18个:灿烂.缓缓.白茫茫.波浪.规律.一簇簇.纠正.不可计数.缝隙.翠绿.照耀.仿佛.涨潮.树梢.静寂.应接不暇.兴奋.留恋. 2.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 ...查看


  •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 1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一.文本解读 巴金原名李尧棠, 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查看


  • 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 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 ...查看


  • 20.鸟的天堂
  • 20.鸟的天堂 林秀丽 程凤华 杨秀春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记叙了巴金先生先后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突 ...查看


  • 语文教案-鸟的天堂(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 : 1.认识大榕树的特点,体会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3.能较有感情地朗读文段. 教学重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 ...查看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案
  • 3 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感情. 2.初步认识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并懂得注意课文中静态是怎样写的和动态又是怎样描写的.这样对文章内容可以理解得更加真切. 3.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查看


  •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
  • 一.设计特点 倡导在读书中用心去发现去感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第十至十四自然段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阅读10-14自然段,体会鸟的天堂热闹和作者对鸟的天堂赞美之情. 2.文初步感知作者抓住特 ...查看


  • [鸟的天堂]凌梦犁导学案
  • 鸟的天堂(一) 自主预习 [预习目标] 1.自主完成课前预习,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主动读写.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 2.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兴趣阅读知识链接,了解与鸟的天堂相关的知识. [预习过程] 一.自读课文两遍,把课文读通顺. ...查看


  • [鸟的天堂]评课稿
  • <鸟的天堂>评课稿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四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