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依法行政实现更大作为

坚持依法行政 实现更大作为

作者:胡衡华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09日 05版)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发展中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十分突出。破解这些难题,最紧迫的是各级政府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在法治轨道上实现更大作为。

“为官不为”现象亟待纠正

当前,绝大多数干部能坚持依法行政,敢于担当、直面问题、化解矛盾,开创工作新局面。但也有部分干部感到依法行政要求严、束缚多,喟叹“为官不易”,出现“为官不为”现象,突出表现为“熬、慌、怕、混”。

“熬”的苗头出现,不想为。有的干部短期内晋升无望,产生“慢慢熬”的想法,做“敲钟和尚”,坐等论资排辈;有的干部安于现状,只想守摊子、保位子,做“老好人”、当“太平官”,工作热情下降、进取意识淡化,碰到矛盾绕、遇到问题躲,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特别是在同一职位时间较长的干部容易出现“职务疲劳”,不愿再吃苦挨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慌”的感觉产生,不会为。有些干部存在“能力恐慌”“本领恐慌”,对新形势把握不准,对新要求理解不透,对新任务钻研不深,面对依法行政缺硬

功夫、少真本领,工作力不从心。有的对简政放权不适应,运用市场经济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习惯于用行政之“手”干预市场之“手”;有的只注重行政行为实体上合法,忽视程序上合法,往往因为程序上不到位而引发行政诉讼。

“怕”的情绪蔓延,不敢为。有的干部认为“洗碗越多、摔碗越多”,害怕主动作为“摊上事儿”,只盼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怕工作失误冒风险。担心踩“红线”、当“被告”,干工作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求稳怕乱,怕担风险。怕触及利益得罪人。担心惹祸、担心受过,处处畏首畏尾,事事患得患失。怕媒体炒作成热点。有的不习惯在公众监督下推进工作,对重大突发舆情不能及时发声、科学应对。

“混”的心态存在,乱作为。有的干部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行动上“乏力”,甚至把“转作风”和“敢担当”、“干净”与“干事”对立起来。个别干部仍然是“你念你的‘紧箍咒’,他走他的‘钢丝绳’”,敢碰“高压线”,习惯“得好处”,总想“捞油水”。还有的信奉所谓“稳定就是搞定,摆平就是水平,没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表面在执行,私下搞变通。

坚持依法行政实现更大作为的关键

依法服务经济发展实现更大作为。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发挥法治引导和调节功能,保持定力,顶住压力,精准发力,打好转型创新“组合拳”,

破解发展需求不振、创新不够、动力不足等难题。坚持以法治思维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严格遵循经济规律,立足产业基础和市场导向,瞄准市场和技术前沿,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新的增长动能。坚持依法守住生态“红线”、环保“高压线”,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现幸福与经济共同增长、乡村与城市共同繁荣、生态宜居与发展建设共同推进。

依法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更大作为。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利益调整的难度随之成倍增大,各种矛盾和挑战像“一篓螃蟹”,抓起一个又牵起另一个。法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压舱石”,只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改革难题,才能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要严格按照中央制定的“路线图”“时间表”,做改革的促进派、实干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将改革目标法治化,依法落实、依法推进,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高效的工作,推动改革重点突破,打造“环境洼地”“资本高地”“民生福地”,增强稳增长的持续动力。

依法创新社会治理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作用,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写在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大旗上。更加注重建设覆盖城乡的矛盾调解和法律服务体系,全面加强社区和基层治理,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更加注重建设全天候、全覆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坚决遏制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打造平安城市、幸福家园。更加注重以群众欢迎的法

治方式来改善民生、做群众工作,完善和落实民生保障机制,一个一个地解决突出实际问题,确保群众有尊严地创新、创造、创业,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依法建设法治政府实现更大作为。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公布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推动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筑牢依法行政“防线”,遏制行政权力“越线”,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依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从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个方面,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全覆盖,强化社会监督,尤其要发挥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依法行政实现更大作为的保障

健全引领导向机制。只要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改革方向、符合法律法规,就鼓励干部勇敢地试、大胆地干。创建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机制和环境,消除“为官不易”的认识误区、畏难退缩的不良倾向。选用党性强、敢担当、有本事、有实绩的干部,尤其要重视关心基层,推动基层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健全督查督办机制。把督查督办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督查办法,落实明察暗访、情况通报、限时办结、信息反馈制度,健全举报渠道和平台,推动政府部门和各地主动自查、层层督查。加强目标执行的全过程监控,坚决整肃懒政、怠政等不作为行为,推动争相干事、有作为,狠抓政策落实促发展。把查出的问题和整改进展向社会公布,对查出的问题要抓紧整改,接受人民监督。

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把依法行政、履职担当作为硬杠杠、硬约束,发挥考核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激活更多活力,释放更大能量。加快建立适应新常态的绩效考核体系,把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与督查结果衔接,用问责利器祛除不作为的“病症”,做到“干事不干净的要处理,干净不干事的也要问责”,让不作为的“太平官”混不下去。

(作者系中共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

坚持依法行政 实现更大作为

作者:胡衡华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09日 05版)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发展中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十分突出。破解这些难题,最紧迫的是各级政府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在法治轨道上实现更大作为。

“为官不为”现象亟待纠正

当前,绝大多数干部能坚持依法行政,敢于担当、直面问题、化解矛盾,开创工作新局面。但也有部分干部感到依法行政要求严、束缚多,喟叹“为官不易”,出现“为官不为”现象,突出表现为“熬、慌、怕、混”。

“熬”的苗头出现,不想为。有的干部短期内晋升无望,产生“慢慢熬”的想法,做“敲钟和尚”,坐等论资排辈;有的干部安于现状,只想守摊子、保位子,做“老好人”、当“太平官”,工作热情下降、进取意识淡化,碰到矛盾绕、遇到问题躲,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特别是在同一职位时间较长的干部容易出现“职务疲劳”,不愿再吃苦挨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慌”的感觉产生,不会为。有些干部存在“能力恐慌”“本领恐慌”,对新形势把握不准,对新要求理解不透,对新任务钻研不深,面对依法行政缺硬

功夫、少真本领,工作力不从心。有的对简政放权不适应,运用市场经济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习惯于用行政之“手”干预市场之“手”;有的只注重行政行为实体上合法,忽视程序上合法,往往因为程序上不到位而引发行政诉讼。

“怕”的情绪蔓延,不敢为。有的干部认为“洗碗越多、摔碗越多”,害怕主动作为“摊上事儿”,只盼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怕工作失误冒风险。担心踩“红线”、当“被告”,干工作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求稳怕乱,怕担风险。怕触及利益得罪人。担心惹祸、担心受过,处处畏首畏尾,事事患得患失。怕媒体炒作成热点。有的不习惯在公众监督下推进工作,对重大突发舆情不能及时发声、科学应对。

“混”的心态存在,乱作为。有的干部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行动上“乏力”,甚至把“转作风”和“敢担当”、“干净”与“干事”对立起来。个别干部仍然是“你念你的‘紧箍咒’,他走他的‘钢丝绳’”,敢碰“高压线”,习惯“得好处”,总想“捞油水”。还有的信奉所谓“稳定就是搞定,摆平就是水平,没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表面在执行,私下搞变通。

坚持依法行政实现更大作为的关键

依法服务经济发展实现更大作为。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发挥法治引导和调节功能,保持定力,顶住压力,精准发力,打好转型创新“组合拳”,

破解发展需求不振、创新不够、动力不足等难题。坚持以法治思维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严格遵循经济规律,立足产业基础和市场导向,瞄准市场和技术前沿,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新的增长动能。坚持依法守住生态“红线”、环保“高压线”,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现幸福与经济共同增长、乡村与城市共同繁荣、生态宜居与发展建设共同推进。

依法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更大作为。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利益调整的难度随之成倍增大,各种矛盾和挑战像“一篓螃蟹”,抓起一个又牵起另一个。法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压舱石”,只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改革难题,才能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要严格按照中央制定的“路线图”“时间表”,做改革的促进派、实干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将改革目标法治化,依法落实、依法推进,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高效的工作,推动改革重点突破,打造“环境洼地”“资本高地”“民生福地”,增强稳增长的持续动力。

依法创新社会治理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作用,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写在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大旗上。更加注重建设覆盖城乡的矛盾调解和法律服务体系,全面加强社区和基层治理,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更加注重建设全天候、全覆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坚决遏制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打造平安城市、幸福家园。更加注重以群众欢迎的法

治方式来改善民生、做群众工作,完善和落实民生保障机制,一个一个地解决突出实际问题,确保群众有尊严地创新、创造、创业,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依法建设法治政府实现更大作为。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公布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推动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筑牢依法行政“防线”,遏制行政权力“越线”,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依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从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个方面,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全覆盖,强化社会监督,尤其要发挥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依法行政实现更大作为的保障

健全引领导向机制。只要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改革方向、符合法律法规,就鼓励干部勇敢地试、大胆地干。创建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机制和环境,消除“为官不易”的认识误区、畏难退缩的不良倾向。选用党性强、敢担当、有本事、有实绩的干部,尤其要重视关心基层,推动基层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健全督查督办机制。把督查督办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督查办法,落实明察暗访、情况通报、限时办结、信息反馈制度,健全举报渠道和平台,推动政府部门和各地主动自查、层层督查。加强目标执行的全过程监控,坚决整肃懒政、怠政等不作为行为,推动争相干事、有作为,狠抓政策落实促发展。把查出的问题和整改进展向社会公布,对查出的问题要抓紧整改,接受人民监督。

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把依法行政、履职担当作为硬杠杠、硬约束,发挥考核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激活更多活力,释放更大能量。加快建立适应新常态的绩效考核体系,把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与督查结果衔接,用问责利器祛除不作为的“病症”,做到“干事不干净的要处理,干净不干事的也要问责”,让不作为的“太平官”混不下去。

(作者系中共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


相关文章

  •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推进依法行政
  • 来源: 法制办主站 时间: 2009-12-31 09:44 阅读次数: 陕西省西安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副巡视员 陈 新 安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范围内,按照法定方式.途径和法定程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 ...查看


  • 十八届四中全会试题及答案 1
  • 十八届四中全会考试试题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2.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查看


  • 四中全会绘依法治国新路线
  •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号至23号在北京召开,这届全会主题聚焦依法治国,是首次以此为主题的中央全会. 以往的中共四中全会多聚焦于党风建设,分析认为这一届选择依法治国为主题,反映出执政党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的重大政策考量, ...查看


  • 关于依法治国的"三大关系"_形势与政策
  • 准确认识关于依法治国的"三大关系" 教学目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作出的重大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帮助学生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努 ...查看


  • 十八届四中全会(讲稿)
  • 形势政策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背景介绍 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三.深入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思路.新目标.新任务 四.充 ...查看


  • 党员强法治心得体会
  • 党员强法治心得体会(一) 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方式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法治思维是一种规则思维.程序思维,它以严守规则为基本要求,强调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 ...查看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党
  • 党政研究2014.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党 张书林 ﹝摘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战略决策.在当代中国,全面 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党.就其立论逻辑而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党,是党的领导与执政地位使然,党领导确立依 ...查看


  • 2014届高考[政治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总结
  • 2014 第一单元(1--2课)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国家问题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 广泛性的表现:人民享有的权利广泛:享有 ...查看


  • 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
  • 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 (博乐市公安局 古丽)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是我们党治国理念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