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经典练习题[1]

等腰三角形练习

知识梳理

说明:①本定理的证明用的是作底边上的高,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如作顶角的平分线)。

②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有两种:1、利用定义 2、利用定理。

知识点4:等腰三角形的推论

1. 推论: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知识点5: 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常常作为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问题的辅助线,由于这条线可以把顶角和底边折半,所以常通过它来证明线段或角的倍分问题,在等腰三角形中,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添加辅助线时,有时作哪条线都可以,有时需要作顶角的平分线,有时则需要作高或中线,这要视具体情况来定。 一、知识点回顾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ABC中,AB=AC.点D在BC边上

(1)∵AB=AC, ∴∠_____=∠______;(即性质1)

(2)∵AB=AC,AD平分∠B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性质2) (3)∵AB=AC,AD是中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性质2)

(4)∵AB=AC,AD⊥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ABC中,∵∠B=∠C ∴_____=_____. 二、基础题

第1题.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80°,则它的另两角为________________.

第2题. 在△ABC中, ∠ABC=∠C=2∠A,BD是∠ABC的平分线,DE∥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第3题. 如图1,△MNP中, ∠P=60°,MN=NP,MQ⊥PN,垂足为Q,延长MN至G,取NG=NQ,若△MNP的周长为12,MQ=a,则△MGQ周长是( )

B

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

(1)文字语言: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符号语言:如图,在△ABC中,因为AB=AC,所以∠B=∠C (3)证明:取BC的中点D,连接AD 在△ABD和△ACD中

∴△ABD≌△ACD(SSS)

∴∠B=∠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4)定理的作用: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角相等。 知识点2: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2

(1) 文字语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2)符号语言:

∵AB=AC,∠1=∠2 ∵AB=AC,AD⊥BC ∵AB=AC,BD=DC ∴AD⊥BC,BD=DC ∴∠1=∠2,BD=DC ∴∠1=∠2,AD⊥BC (3)定理的作用:可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或垂直。

说明:在等腰三角形中经常添加辅助线,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

重合,如何添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作时只作一条,再根据性质得出另两条”。 知识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文字语言: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为“等角对

等边”)

(2)符号语言:在△ABC中,∵∠B=∠C ∴AB=AC (3)证明:过A作AD⊥BC于D,则∠ADB=∠ADC=90°。 在△ABD和△ACD中

∴△ABD≌△ACD (AAS) ∴AB=AC

(4)定理的作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角与边的转化关系,它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也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是本节的重点。

M

A

Q B Q P 图图2

C

B D E C 图3 图4

G N

A.

8+2

a

B

.8+a C.6+a D.6+2a

第4题. 如图2,O是△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的交点,OD∥AB交BC于D,OE∥AC交BC于E点,若

BC=10cm,那么△ODE的周长为( )

A.8cm

B.9cm

C.10cm

D.11cm

第5题. 如图3,已知: P,Q是△ABC边上BC上的两点,且BP=PQ=QC=AP=AQ,求∠BAC的度数. 第6题. 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与一腰的距离为6,则腰上的高为______.

第7题. 如图4,DE是线段BC垂直平分线上两点,连DB、DC、EB、EC,则∠DBC与∠DCB的关系是________,∠DBE与∠DCE的关系是________.

第8题. 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外角比顶角的外角大30°,则这个三角形各内角度数是________. 第9题. 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50°,那么其他两个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 第10题. 如图5,AB=AC,FD⊥BC于D,DE⊥AB于E,若∠AFD=145°,则∠EDF=______. A

A

F 图E 图6

B D

C

B

D C 第11题. 如图6,,ABC是等腰三角形,D为BC上一点,DE∥AB且交AC于E,请判断△EDC是什么三角形?

并说明理由.

第12题. 如图7,已知AE平分∠DAC,AE

∥BC,那么AB=AC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A

P E 图图P 图9

B C

B

C

M Q N

第13题. 如图8,PQ为Rt△MPN斜边上的高, ∠M=45°,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14题.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6,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9

B.12 C.15 D.12或1

第15题. 如图9,在△ABC中,AB=AC, ∠A=50°,P是△ABC内一点, ∠PCB=∠PCA,且∠PBC=∠PBA,则∠BPC度数为( ) A.115°

B.100°

C.130° D.140°

第16题. 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

①如果等腰三角形内一点到底边两端点的距离相等,那么过这点与顶点的直线必垂直于底边;②如果把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向两个方向延长相等的线段,那么延长线段的两个端点与顶点距离相等;③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上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④等腰三角形高上一点到底边的两端点距离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17题. 等腰三角形顶角是84°,则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成的角的度数是( ) A.42° B.60° C. 36°

D. 46°

第18题. 等边三角形两条角平分线所夹锐角的度数是( ) A.120°

B. 150° C.60° D.90°

第19题. 如图10,∠ABC中,AD⊥BC,AB=AC, ∠BAD=30°,且AD=AE,则∠EDC等于( ) A.10° B.12.5° C.15° D. 20°

A

图10

图11

图12

E B

C

B

D

C

第20题. 如图11,△ABC中,点D在AC上,且AB=AD, ∠ABC=∠C+30°,则∠CBD等于( )

A.15° B. 18° C. 20° D. 22.5°

第21题. 已知:如图12,AB=AC,BD⊥AC,请探索∠DBC与∠A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第22题.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上的中点到其他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它一定是( )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不等边三角形

D.不等腰钝角三角形

第23题. 如下图,在△ABC中,AB=AC, ∠A=36°,BD、CE分别 E

是∠ABC、∠ACB的平分线,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 ) A.12 B.10 C.9

D.8

B 第24题.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9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C

A.90° B. 45° C. 50° D. 22.5°

第25题. 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15cm和7cm,则它的周长为( ) A.37cm

B.29cm

C.37cm或29cm

D.无法确定 第26题. △ABC中,∠ACB=90°,DE是AB的

垂直平分线,且∠BAD∶∠CAB=1∶3,则∠B等于_______度. 第27题. 已知Rt△ABC是轴对称图形,且∠C=90°, 那么∠B=_____度,∠A=______度;点A的对应点是______, 点C的对应点是_______.

A E

B

第28题. 在△ABC中,边AB、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则第29题. 如图,在△ABC中,AB=AC,D,E分别是BC且满足AD=AE=BD=CE,则图中与∠B相等的角有________个角,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0题. 已知线段a,b(a>2b),以a、b为边作等腰三角形,则( ) A.只能作以a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B.只能作以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C.可以作分别以a、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D.不能作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 AD

B第31题. 如图,在△ABC中,BC=5 cm,BP、CP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且PD∥AB,PE∥

AC,则△PDE的周长是___________ cm.

第32题如图,E是等边△ABC中AC边上的点,∠1=∠2,BE=CD,则对△ADE的形状最准备的判断(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不等边三角形 D.不能确定形状

二、解答题

1.如图,已知AB=AC,E、D分别在AB、AC上,BD与CE交于点F,•且∠ABD=•∠ACE,

求证:BF=CF.

A

ED

F

B

D2.如图,△ABC中BA=BC,点D是AB延长线上一点,DF⊥AC 于F交BC于E,•

B

求证:△DBE是等腰三角形. E

A

FC

3. 如图, 已知: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

4. 如图:△ABC中,AB=AC,PB=PC.求证:AD⊥BC

5. 已知:如图,BE和CF是△ABC的高线,BE=CF,H是CF、BE的交点.求证:HB=HC

6.如图,△ABC中,AB=AC,∠BAC=120°,AD⊥AC交BC•于点D,•求证:•BC=3AD. A

7.如图,已知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DBE交AC于FC,AD交CE于H,①求证:△BCE≌△ACD;②求证:CF=CH;③判断△CF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A

B

D

8.已知:如图,△BDE是等边三角形,A在BE延长线上,C在BD的延长线上,且AD=AC。求证:DE+DC=AE。

9. 如图,△ABC中,D在BC延长线上,且AC=CD,CE是△ACD的中线,CF平分∠ACB,交AB于F,求证:(1)CE⊥CF;(2)CF∥AD.

三、探究题

A

1.如图,点E是等边△ABC内一点,且EA=EB,△ABC外一点D 满足BD=AC,且BE平分∠DBC,求∠BDE的度数.(提示:连接CE)

D

B

2.如图,AF是△ABC的角平分线,BD⊥AF交AF的延长线于D,DE∥AC•交AB于E, 求证:AE=BE.

EB

3.如图,△ABC中,∠C=2∠B,∠1=∠2 ,试说明:AB=AC+CD .

4. 如图,已知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AC的中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CD,DM⊥BC,垂足为M。求证:M是BE的中点。

E

等腰三角形练习

知识梳理

说明:①本定理的证明用的是作底边上的高,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如作顶角的平分线)。

②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有两种:1、利用定义 2、利用定理。

知识点4:等腰三角形的推论

1. 推论: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知识点5: 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常常作为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问题的辅助线,由于这条线可以把顶角和底边折半,所以常通过它来证明线段或角的倍分问题,在等腰三角形中,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添加辅助线时,有时作哪条线都可以,有时需要作顶角的平分线,有时则需要作高或中线,这要视具体情况来定。 一、知识点回顾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ABC中,AB=AC.点D在BC边上

(1)∵AB=AC, ∴∠_____=∠______;(即性质1)

(2)∵AB=AC,AD平分∠B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性质2) (3)∵AB=AC,AD是中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性质2)

(4)∵AB=AC,AD⊥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ABC中,∵∠B=∠C ∴_____=_____. 二、基础题

第1题.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80°,则它的另两角为________________.

第2题. 在△ABC中, ∠ABC=∠C=2∠A,BD是∠ABC的平分线,DE∥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第3题. 如图1,△MNP中, ∠P=60°,MN=NP,MQ⊥PN,垂足为Q,延长MN至G,取NG=NQ,若△MNP的周长为12,MQ=a,则△MGQ周长是( )

B

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

(1)文字语言: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符号语言:如图,在△ABC中,因为AB=AC,所以∠B=∠C (3)证明:取BC的中点D,连接AD 在△ABD和△ACD中

∴△ABD≌△ACD(SSS)

∴∠B=∠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4)定理的作用: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角相等。 知识点2: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2

(1) 文字语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2)符号语言:

∵AB=AC,∠1=∠2 ∵AB=AC,AD⊥BC ∵AB=AC,BD=DC ∴AD⊥BC,BD=DC ∴∠1=∠2,BD=DC ∴∠1=∠2,AD⊥BC (3)定理的作用:可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或垂直。

说明:在等腰三角形中经常添加辅助线,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

重合,如何添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作时只作一条,再根据性质得出另两条”。 知识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文字语言: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为“等角对

等边”)

(2)符号语言:在△ABC中,∵∠B=∠C ∴AB=AC (3)证明:过A作AD⊥BC于D,则∠ADB=∠ADC=90°。 在△ABD和△ACD中

∴△ABD≌△ACD (AAS) ∴AB=AC

(4)定理的作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角与边的转化关系,它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也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是本节的重点。

M

A

Q B Q P 图图2

C

B D E C 图3 图4

G N

A.

8+2

a

B

.8+a C.6+a D.6+2a

第4题. 如图2,O是△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的交点,OD∥AB交BC于D,OE∥AC交BC于E点,若

BC=10cm,那么△ODE的周长为( )

A.8cm

B.9cm

C.10cm

D.11cm

第5题. 如图3,已知: P,Q是△ABC边上BC上的两点,且BP=PQ=QC=AP=AQ,求∠BAC的度数. 第6题. 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与一腰的距离为6,则腰上的高为______.

第7题. 如图4,DE是线段BC垂直平分线上两点,连DB、DC、EB、EC,则∠DBC与∠DCB的关系是________,∠DBE与∠DCE的关系是________.

第8题. 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外角比顶角的外角大30°,则这个三角形各内角度数是________. 第9题. 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50°,那么其他两个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 第10题. 如图5,AB=AC,FD⊥BC于D,DE⊥AB于E,若∠AFD=145°,则∠EDF=______. A

A

F 图E 图6

B D

C

B

D C 第11题. 如图6,,ABC是等腰三角形,D为BC上一点,DE∥AB且交AC于E,请判断△EDC是什么三角形?

并说明理由.

第12题. 如图7,已知AE平分∠DAC,AE

∥BC,那么AB=AC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A

P E 图图P 图9

B C

B

C

M Q N

第13题. 如图8,PQ为Rt△MPN斜边上的高, ∠M=45°,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14题.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6,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9

B.12 C.15 D.12或1

第15题. 如图9,在△ABC中,AB=AC, ∠A=50°,P是△ABC内一点, ∠PCB=∠PCA,且∠PBC=∠PBA,则∠BPC度数为( ) A.115°

B.100°

C.130° D.140°

第16题. 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

①如果等腰三角形内一点到底边两端点的距离相等,那么过这点与顶点的直线必垂直于底边;②如果把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向两个方向延长相等的线段,那么延长线段的两个端点与顶点距离相等;③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上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④等腰三角形高上一点到底边的两端点距离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17题. 等腰三角形顶角是84°,则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成的角的度数是( ) A.42° B.60° C. 36°

D. 46°

第18题. 等边三角形两条角平分线所夹锐角的度数是( ) A.120°

B. 150° C.60° D.90°

第19题. 如图10,∠ABC中,AD⊥BC,AB=AC, ∠BAD=30°,且AD=AE,则∠EDC等于( ) A.10° B.12.5° C.15° D. 20°

A

图10

图11

图12

E B

C

B

D

C

第20题. 如图11,△ABC中,点D在AC上,且AB=AD, ∠ABC=∠C+30°,则∠CBD等于( )

A.15° B. 18° C. 20° D. 22.5°

第21题. 已知:如图12,AB=AC,BD⊥AC,请探索∠DBC与∠A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第22题.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上的中点到其他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它一定是( )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不等边三角形

D.不等腰钝角三角形

第23题. 如下图,在△ABC中,AB=AC, ∠A=36°,BD、CE分别 E

是∠ABC、∠ACB的平分线,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 ) A.12 B.10 C.9

D.8

B 第24题.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9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C

A.90° B. 45° C. 50° D. 22.5°

第25题. 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15cm和7cm,则它的周长为( ) A.37cm

B.29cm

C.37cm或29cm

D.无法确定 第26题. △ABC中,∠ACB=90°,DE是AB的

垂直平分线,且∠BAD∶∠CAB=1∶3,则∠B等于_______度. 第27题. 已知Rt△ABC是轴对称图形,且∠C=90°, 那么∠B=_____度,∠A=______度;点A的对应点是______, 点C的对应点是_______.

A E

B

第28题. 在△ABC中,边AB、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则第29题. 如图,在△ABC中,AB=AC,D,E分别是BC且满足AD=AE=BD=CE,则图中与∠B相等的角有________个角,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0题. 已知线段a,b(a>2b),以a、b为边作等腰三角形,则( ) A.只能作以a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B.只能作以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C.可以作分别以a、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D.不能作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 AD

B第31题. 如图,在△ABC中,BC=5 cm,BP、CP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且PD∥AB,PE∥

AC,则△PDE的周长是___________ cm.

第32题如图,E是等边△ABC中AC边上的点,∠1=∠2,BE=CD,则对△ADE的形状最准备的判断(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不等边三角形 D.不能确定形状

二、解答题

1.如图,已知AB=AC,E、D分别在AB、AC上,BD与CE交于点F,•且∠ABD=•∠ACE,

求证:BF=CF.

A

ED

F

B

D2.如图,△ABC中BA=BC,点D是AB延长线上一点,DF⊥AC 于F交BC于E,•

B

求证:△DBE是等腰三角形. E

A

FC

3. 如图, 已知: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

4. 如图:△ABC中,AB=AC,PB=PC.求证:AD⊥BC

5. 已知:如图,BE和CF是△ABC的高线,BE=CF,H是CF、BE的交点.求证:HB=HC

6.如图,△ABC中,AB=AC,∠BAC=120°,AD⊥AC交BC•于点D,•求证:•BC=3AD. A

7.如图,已知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DBE交AC于FC,AD交CE于H,①求证:△BCE≌△ACD;②求证:CF=CH;③判断△CF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A

B

D

8.已知:如图,△BDE是等边三角形,A在BE延长线上,C在BD的延长线上,且AD=AC。求证:DE+DC=AE。

9. 如图,△ABC中,D在BC延长线上,且AC=CD,CE是△ACD的中线,CF平分∠ACB,交AB于F,求证:(1)CE⊥CF;(2)CF∥AD.

三、探究题

A

1.如图,点E是等边△ABC内一点,且EA=EB,△ABC外一点D 满足BD=AC,且BE平分∠DBC,求∠BDE的度数.(提示:连接CE)

D

B

2.如图,AF是△ABC的角平分线,BD⊥AF交AF的延长线于D,DE∥AC•交AB于E, 求证:AE=BE.

EB

3.如图,△ABC中,∠C=2∠B,∠1=∠2 ,试说明:AB=AC+CD .

4. 如图,已知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AC的中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CD,DM⊥BC,垂足为M。求证:M是BE的中点。

E


相关文章

  • 等腰等边三角形经典习题
  • 等腰三角形专项练习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 A.25° B.40° C.25°或40° D.不确定. 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 ) A.60 B.120 ...查看


  • 经典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练习题
  •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如图, 已知AC 和BD 相交于O, 且BO =DO,AO =CO,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能证明△AOB ≌△COD B .只能证明△AOD ≌△COB C .只能证明△AOB ≌△COB D .能证明△A ...查看


  • 勾股定理经典例题
  • 勾股定理全章类题总结 类型一:等面积法求高 [例题]如图,△ABC 中,∠ACB=900,AC=7,BC=24, C D ⊥AB 于D . (1) 求AB 的长: (2)求CD 的长. 类型二:面积问题 [例题]如下左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 ...查看


  • 第1讲 勾股定理 培优经典例题
  • 考点一:勾股定理 (1)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一定有a2+b2=c2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结论: ①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 ...查看


  • 初中数学经典例题
  • 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转移线段到一个三角形中证明线段相等. 1.如图所示,AD 是△ABC 的中线,BE 交AC 于E ,交AD 于F ,且AE=EF. 求证:AC=BF. 分析:本题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问题.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有如下方法 ...查看


  • 经典全等三角形复习题[2]
  • 全等三角形复习 [知识要点] 一.全等三角形 ②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2.证题的思路: 找夹角(SAS) 已知两边找直角(HL) 找第三边(SSS) 任意角(AAS)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SAS)找已知角的另 ...查看


  • 经典全等三角形复习题
  • 全等三角形复习 命题人:张荣剑2013.5.30 [知识要点] 一.全等三角形 1.判定和性质 注:①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有一组边对应相等: ②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2.证题的思路: 找夹角(SAS)已知两边找直角(HL) ...查看


  •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经典练习
  • 证明(三)┄┄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知识要点:] 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矩形的性质: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1)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2)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3.矩 ...查看


  • 15年北师大版勾股定理提高经典练习讲解
  • 经典例题 类型一:勾股定理的直接用法 1.在Rt△ABC中,∠C=90° (1)已知a=6, c=10,求b, (2)已知a=40,b=9,求c: (3)已知c=25,b=15,求a.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B=∠ACD=90°, AD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