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Liaoning Economy

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王

〔内容提要〕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再在目前京津冀地区发展情况与长三角、珠三角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京津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议。〔关键词〕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区域均衡DOI:10.14041/j.cnki.1003-4617.2015.05.0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区,以广州、深圳等地构成的珠三角经济区和以北京、天津及周边河北城市构成的京津冀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域。三大经济区域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一体化程度上京津冀地区都明显落后其他两个经济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涉及地区间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对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概念首次

方向发展,天津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京津两市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向外转移不再具有优势的产业。因此,京津冀应根据自身在生产要素禀赋、产业基础等方面的特点,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另外,区域交通一体化可以调整城市布局,缓解城市的交通和住房压力,实现中心城区与城市远郊的同城化。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有利于将三地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协同发展。近几年,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贯通京津冀三省市的城际铁路网正密集展开。国家结合三省市的实际情况统一编制了长远的交通规划,计划保证高速路网方面的三地互通。因此,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巨大的发展活力。

二、京津冀总体发展情况与长三角、珠三角比较分析从京津冀地区内部看,近年来三地积极进行产业调整和经济合作,地区生产总值呈稳步上升趋势。2013年,北京市生产总值19500.56亿元,比上年增长9.1%;天津市生产总值1437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河北地区生产总值达28301.41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天津经济水平提升明显,滨海新区的建设利用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2013年,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93213元,99607元和38716元;对外贸易方面,2013年北京进出口总额(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42899581万美元,天津进出口总额12850179万美元,河北进出口总额5491157万美元,河北进出口总额仅为北2020年实现“一环六放射二航五港”的交通一体化体系,

在正式文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

要》中提出。多年来,京津冀内部发展失衡,北京“虹吸效应”形成河北环首都贫困带,天津市在产业发展和港口建设上制约河北沿海的布局,河北环境危机与发展诉求两难。如今,在区域失衡问题倒逼与国家战略下,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再迎新契机。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京津冀地区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包括河北保定、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等城市,其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改革开放总体格局的现实要求。目前,京津冀区域存在资源配置低效、环境问题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各方应协调合作,形成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整体,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在地域上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同时具有资源互补的区位优势,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近年来,北京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产业

60

决策建议

京的1/8,不到天津进出口额的一半。可以看出,河北经济在各方面远远落后于北京和天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刻不容缓。

无论在地区生产总值方面还是对外开放程度上,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都有很大差距,尤其在产品创新、新产品研发方面京津冀地区发展明显不足。2013年,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经费为23287107.6万元,项目数104129项;珠三角地区R&D活动经费12374791.2万元,项目数项目数只有30559项。长三角和珠三角积极进行产业40759项,京津冀地区R&D活动经费仅7458413万元,转型和优化升级,投资进行产品研发创新,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京津冀地区应借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经验,加快区域内合作,合理分工,鼓励创新,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

三、京津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行政壁垒难以打破。京津冀难以协调发展,行政

厚,加工业发达,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珠三角地区积极加大资金投入,进行产品制造等方面的创新,提高产业层次,而京津冀地区在产品创新方面明显欠缺。京津冀应吸取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经验,根据自身具体发展情况,合理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等,鼓励企业与高校产学研相结合,加快产品创新进程,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四、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议

1. 鼓励政府间合作。加快京津冀协调发展,要尽快

突破省际间行政藩篱,实现跨区域的合作。习近平主席指出,“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

作用”。因此,打破三地之间的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统一有序的经济环境,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形成,是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关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规划的正式文件,统一规划三地的产业分工、城市布局等问题,形成具体的措施尽快实施。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出台支持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省际间的自由流动,为跨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科技、管理等方面的服务,使整个京津冀地区在同一个领导下统筹规划,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形成全区域快速发展的局面。

2. 加快区域经济错位发展。区域产业分工的实质

壁垒导致竞争大于合作。京津冀三地分属不同的行政

区域,各个行政主体都有各自的发展诉求,地方政府出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顾虑,往往竞争大于合作。行政区划间的利益分割导致市场失灵,由于京津地区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本区域进行,没有对周边城市形成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河北相关产业的发展,导致了整个区域资源配置扭曲,阻碍了整体经济发展。

2. 京津“虹吸”现象明显。“虹吸”现象是增长极理论

是根据自身优势条件选择主导产业,因此京津冀地区应根据区位优势、产业贡献率等指标明确各自产业分工领

中增长极极化作用的体现。增长极的迅速发展,具有利益相对性,对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之迅速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导致核心区域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目前,京津冀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一带,河北经济明显落后,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极化作用表现明显。

3. 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不合理。京津冀三地产业

域,积极进行跨地区产业布局方面的调整,合理利用比较优势,主动应对产业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式协作。相关部门应积极协调建立资源环境补偿等政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减少转移成本,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区域核心竞争

力的主要标志。京津冀应积极构筑合理的区域空间布

缺乏合理分工,产业结构严重趋同,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梯度和产业链联系,不能集中资源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制约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无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产品创新不足。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产品创新

局,优化资源配置,注重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战略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张永辉

程度远远高于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基础雄

61

Liaoning Economy

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王

〔内容提要〕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再在目前京津冀地区发展情况与长三角、珠三角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京津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议。〔关键词〕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区域均衡DOI:10.14041/j.cnki.1003-4617.2015.05.0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区,以广州、深圳等地构成的珠三角经济区和以北京、天津及周边河北城市构成的京津冀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域。三大经济区域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一体化程度上京津冀地区都明显落后其他两个经济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涉及地区间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对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概念首次

方向发展,天津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京津两市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向外转移不再具有优势的产业。因此,京津冀应根据自身在生产要素禀赋、产业基础等方面的特点,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另外,区域交通一体化可以调整城市布局,缓解城市的交通和住房压力,实现中心城区与城市远郊的同城化。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有利于将三地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协同发展。近几年,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贯通京津冀三省市的城际铁路网正密集展开。国家结合三省市的实际情况统一编制了长远的交通规划,计划保证高速路网方面的三地互通。因此,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巨大的发展活力。

二、京津冀总体发展情况与长三角、珠三角比较分析从京津冀地区内部看,近年来三地积极进行产业调整和经济合作,地区生产总值呈稳步上升趋势。2013年,北京市生产总值19500.56亿元,比上年增长9.1%;天津市生产总值1437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河北地区生产总值达28301.41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天津经济水平提升明显,滨海新区的建设利用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2013年,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93213元,99607元和38716元;对外贸易方面,2013年北京进出口总额(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42899581万美元,天津进出口总额12850179万美元,河北进出口总额5491157万美元,河北进出口总额仅为北2020年实现“一环六放射二航五港”的交通一体化体系,

在正式文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

要》中提出。多年来,京津冀内部发展失衡,北京“虹吸效应”形成河北环首都贫困带,天津市在产业发展和港口建设上制约河北沿海的布局,河北环境危机与发展诉求两难。如今,在区域失衡问题倒逼与国家战略下,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再迎新契机。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京津冀地区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包括河北保定、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等城市,其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改革开放总体格局的现实要求。目前,京津冀区域存在资源配置低效、环境问题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各方应协调合作,形成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整体,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在地域上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同时具有资源互补的区位优势,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近年来,北京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产业

60

决策建议

京的1/8,不到天津进出口额的一半。可以看出,河北经济在各方面远远落后于北京和天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刻不容缓。

无论在地区生产总值方面还是对外开放程度上,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都有很大差距,尤其在产品创新、新产品研发方面京津冀地区发展明显不足。2013年,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经费为23287107.6万元,项目数104129项;珠三角地区R&D活动经费12374791.2万元,项目数项目数只有30559项。长三角和珠三角积极进行产业40759项,京津冀地区R&D活动经费仅7458413万元,转型和优化升级,投资进行产品研发创新,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京津冀地区应借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经验,加快区域内合作,合理分工,鼓励创新,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

三、京津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行政壁垒难以打破。京津冀难以协调发展,行政

厚,加工业发达,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珠三角地区积极加大资金投入,进行产品制造等方面的创新,提高产业层次,而京津冀地区在产品创新方面明显欠缺。京津冀应吸取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经验,根据自身具体发展情况,合理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等,鼓励企业与高校产学研相结合,加快产品创新进程,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四、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议

1. 鼓励政府间合作。加快京津冀协调发展,要尽快

突破省际间行政藩篱,实现跨区域的合作。习近平主席指出,“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

作用”。因此,打破三地之间的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统一有序的经济环境,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形成,是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关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规划的正式文件,统一规划三地的产业分工、城市布局等问题,形成具体的措施尽快实施。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出台支持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省际间的自由流动,为跨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科技、管理等方面的服务,使整个京津冀地区在同一个领导下统筹规划,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形成全区域快速发展的局面。

2. 加快区域经济错位发展。区域产业分工的实质

壁垒导致竞争大于合作。京津冀三地分属不同的行政

区域,各个行政主体都有各自的发展诉求,地方政府出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顾虑,往往竞争大于合作。行政区划间的利益分割导致市场失灵,由于京津地区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本区域进行,没有对周边城市形成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河北相关产业的发展,导致了整个区域资源配置扭曲,阻碍了整体经济发展。

2. 京津“虹吸”现象明显。“虹吸”现象是增长极理论

是根据自身优势条件选择主导产业,因此京津冀地区应根据区位优势、产业贡献率等指标明确各自产业分工领

中增长极极化作用的体现。增长极的迅速发展,具有利益相对性,对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之迅速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导致核心区域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目前,京津冀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一带,河北经济明显落后,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极化作用表现明显。

3. 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不合理。京津冀三地产业

域,积极进行跨地区产业布局方面的调整,合理利用比较优势,主动应对产业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式协作。相关部门应积极协调建立资源环境补偿等政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减少转移成本,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区域核心竞争

力的主要标志。京津冀应积极构筑合理的区域空间布

缺乏合理分工,产业结构严重趋同,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梯度和产业链联系,不能集中资源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制约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无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产品创新不足。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产品创新

局,优化资源配置,注重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战略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张永辉

程度远远高于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基础雄

61


相关文章

  • 京津冀协同发展论文
  • 根据经济地理学知识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意 义和现实意义,并举实例 目录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区位条件分析 ............................................................... ...查看


  •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
  •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已上报国务院 2010年08月05日 23:0121世纪经济报道[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 论0条 8月5日,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方案已上报国务院,至今已有一月之余.& ...查看


  • 高考地理热点雄安新区
  • 解读----雄安新区设立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 ...查看


  • 交通部将推动出台支持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政策
  •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6月10日.14日.17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杨传堂先后到天津.河北.北京就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开展调研.他强调,要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大背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 ...查看


  • 京津冀区域拔得头筹,上升为国家战略
  •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舟山考察时强调舟山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正在成为长三角发展的焦点地区.去年11月,李克强总理调研浙江时提出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形成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央领导对舟山发展方向与定位的指示, ...查看


  • 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促京津冀一体化
  • 国新办就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网张琳摄 中国网北京12月1日讯国务院新闻办今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河北省党委副书记赵勇和河北省副省长聂辰席介绍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有关情况.中国网进行了现 ...查看


  •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回顾_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_魏进平
  • 第6卷第2期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 ol .6No .2Jun. 2014 2014年06月 ...查看


  • 三大战略重置区域协同 政策细节正在落地
  • 一带一路正在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10月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合计为107.3亿美元,同比增长48.2%,占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13.9% ...查看


  • 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印发 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
  • 2016年02月16日 来源:新华网 0 [导语]:近日,<"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