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前儿童的读写能力_香港的经验

YANJIUYUTANSUO

研究探索

培养学前儿童的读写能力

—香港的经验——

香港中文大学

陈莉莉

香港教育学院

朱有梅

随着信息的日渐丰富和社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沟通”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因而,沟通的重要桥梁──读写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小学三年级时的阅读技能,已经能够准确地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比如,在三年级学期完成时,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未达到一般程度,他就很难从中学毕业

心在“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2001)一文中指出,香港“早期家庭阅读活动指标”居全球榜末,显示香港家长未能重视早期家庭阅读活动。有鉴于此,学前机构更需要积极投放资源,提供阅读辅导,对缺乏家庭阅读活动的儿童作出支持。

陈惠玲(2005)推行了一个“阅读导师计划”,邀请香港教育学院的学生当阅读导师,为大班儿童朗读,为期五个月。阅读导师在协助儿童阅读的过程中,积极为儿童提供一对一的阅读经验,包括作出良好的阅读示范,同时亦为儿童提供参与阅读的机会。这种经验对那些在家里缺乏阅读机会的儿童尤其重要。经过五个月每周一次的朗读活动,儿童对阅读图书“十分投入”的次数平均提升了27%。

教师能够流畅地读出文字、能够帮助儿童留意图画和文字、能够帮助儿童作出预测、能够利用提问和回应维持儿童对图书的专注力、能够鼓励儿童参与阅读、能够激发儿童提问与讨论,这些都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关键。经过五个月的学习,阅读导师在“能够帮助儿童作出预测”及“能够激发儿童提问与讨论”这两个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Slavin,1994)。大量的研究还指出,学前阶段是培养

儿童读写能力的重要萌发期。假如幼儿生活在一个丰富的语文环境中,有大量有意义的文字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又有很多图书,那么他们便会在学前阶段尝试阅读,还会观察阅读者的阅读行为,与他们进行互动,逐渐掌握早期的阅读概念。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的认字能力也会快速发展。国外的经验还指出,儿童的早期书写经验,对儿童掌握字形结构、了解整个文字系统的操作,以及建立书写动机和兴趣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阅读课程一对一”阅读辅导1.“

很多学者提出,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并非天生,而是需要经过后天培养的。Snow&Ninio(1986)指

出,需要为两岁,甚至年龄更小的儿童进行阅读辅导。通过与图书的互动,来帮助他们获得阅读图书的基本概念,包括:知道书是让人看的,而不是拿来操弄的;掌握正确手握一本书的方法,正确地翻开书页,知道从那一页开始阅读及书的页次是什么。假如成人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作出示范,儿童从小就能掌握这些阅读的基本技巧。

大量研究还显示,“个别朗读”的阅读模式,对培养学前儿童的阅读兴趣最为有效。Scarborough&Dobrich(1994)亦认同由家长为孩子阅读的重要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每位家长都能理解其中的重要性,因而白白浪费了培养儿童良好阅读习惯的大好时机。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比较教育研究中

10

早期教育2007.8

2.培养儿童的阅读策略

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引起儿童作出预测,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胡兆敏(2003)在“探讨故事教学对培养幼儿文学欣赏能力的研究”中,尝试与中班幼儿(4岁~不要吓到5岁)深入讨论一本名为《狮子》的儿童图书的内容。研究者带领幼儿阅读小提问和组进行了10次活动,活动的策略包括预测、讨论(如表一所示)。

表一:故事活动的策略

过程

方法

图书封面预测;书名预测;内页插图预测透过问题引导思考,提出新问题;鼓励讲述相关的生活经验;鼓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修正对故事的理解;比较之前预测与听故事后的理解;

提供创作和说故事的机会

1.预测2.提问3.讨论

!!!

10次活动包括早期观察、中期发展和后期创

作三个阶段,各阶段的活动目的和内容如表二所示。研究发现,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幼儿在预测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促进了幼儿之间的讨论。

表二:活动阶段及相应的活动目的和内容阶段

活动目的

活动内容

早期观察

预测游戏;

引起兴趣

分享与故事主角相关的(第1~3次)

生活经验

中期发展

分析故事内容:角色、背景、

(第4~6次)

理解故事的架构

情节、结局、主题;比较不同预测的结果

后期创作

提升幼儿说

分组创作故事情节;个人(第7~10次)故事的能力

创作故事;个别说故事《不要吓到狮子》

3.培养儿童的认读能力

很多研究都指出重复朗读同一本故事书的好处。实践中,我们也常常发现幼儿很多时候会要求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朗读同一个故事。在这一过程当中,幼儿的认字量也会增加,并且会逐渐习惯一些书面用语。

谢巧玲(2003)为大班幼儿(26人分两组)在一

星期内重复五次朗读同一本故事图书《马桶妖怪》。同时进行前后测试,即请幼儿认读整本图书,记录他们的正确认字率。通过比较发现,幼儿在前测中的认字平均率仅为22.9%,而在五次朗读之后,幼儿的认字平均率增加到了61.2%。

儿童的早期阅读经验是先掌握故事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这是一个积极阅读者的表现。儿童在理解故事意思的时候,很自然会将书面语转换为自己比较熟悉的口语,这是一个过渡阶段。当儿童渐渐熟悉书面语后,这些转换就不需要了。

儿童从聆听别人朗读,进行故事活动,发展到自己独立阅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研究发现,西方国家的儿童一般能够在7岁~8岁独立阅读一本适合该年龄儿童阅读的图书。当然,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为学前阶段儿童识字和认字能力的提高加以充分的培养。

二、认字和识字学习

传统的识字学习方法,是介绍一个生字的形、音、义,然后进行抄写、默写,加上配词、造句,以正确掌握和运用字的形、音、义。这种识字方法在香港的学前机构运用得相当普遍,但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由于在儿童的小肌肉发展尚未成熟时,就抄写

研究与探索

YANJIUYUTANSUO

太多的文字,造成儿童未上小学就已经有怕写字、怕做功课的情况,故而引起了教统局的批评。

事实上,假如儿童在学前阶段有大量阅读的机会,他们的认字能力就能够发展得相当出色。认字能力和识字能力的区别,就在于认字需要一个情景,而识字是独立的。Goodman是一个阅读专家,她发现60%的三岁儿童能够在特定的情景中认出经

常出现的文字,例如超市的名称、McDonald、肯德基等等,但当这些文字独立出现时,只有不足三成的三岁儿童可以认出这些字。Goodman的研究说明

了两个事实:1.儿童认字能力和识字能力是有差距的,幼儿的认字能力大大高于识字能力;2.识字能力是指儿童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辨认出一些文字,在这方面,不能单靠大量阅读和留心环境中的文字来实现。为此,香港的教师就“如何帮助儿童识更多的中文字,而又不需要大量抄写”

进行了一些研究。1.学前儿童对中文字形结构的认识

郭婉仪(2003)就三至六岁的学前儿童“对中文

字形结构有哪些认识”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三岁的小班儿童并不知道哪些部件是可以组合成为中文字的,大部分的字他们都认为是可接受的中文字;中班的儿童开始不接受图形错字,但对位置错字的接受程度仍相当高;大班五岁儿童的表现令人惊喜,他们大部分不接受图形错字,亦开始指出位置错字是不正确的,但接受了大部分的假字。

可见,在认字和识字的过程当中,儿童能逐渐掌握中文字的结构。假如儿童能够掌握中文字的结构,将有利于儿童认识中文字,亦会促进儿童成为一位阅读者和书写者。

2.识字教学方法

陈佩芝(2007)和区丽仙(2006)先后提出了一些

有趣的识字方法,来帮助儿童了解中文字的字形结构。陈佩芝认为儿童可以先熟悉一些部件,然后凭视觉记忆学习与这些部件相关的字,这将有助于儿童了解中文字是由不同的部件组合而成的。而学习部件的方法,她提出可以使用“TPR全身活动识字法”和“书写教学法”。

陈佩芝准备了一篇大约八十字的文章,请儿童从中找出七个有“雨”字部件的生字,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在学习一些部件之后,的确能够找到与该部件相关的字。60%以上的儿童都能找到这些生字。该结果表明,部件的学习的确能够帮助儿童更加留意个别中文字,以及其中的结构。

那么书写是否能够帮助儿童更容易认出一些

!!!

早期教育2007.8

11

YANJIUYUTANSUO

研究探索

生字呢?陈佩芝先教小朋友书写四个部件———“虫”“日”“艹”“雨”,然后请他们在两篇共160字的文章中找出30个有这些部件的字。结果显示,以书写作为学习方法比TPR学习方法更好。

此外,区丽仙亦设计了两个活动:(1)让幼儿认识部首“口”“亻”“宀”“艹”,在一篇约200字的文章

中找出指定部首的字;(2)把24个有“口”“亻”“宀”“艹”的字,以部首作分类,请儿童进行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拼字活动。两个活动的目的是透过汉字结构教学提高5岁~6岁幼儿的识字能力。

完成上述两个教学活动后,这些儿童在测试项

目上,明显比没有参与教学活动的儿童表现出色。

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儿童虽然很喜欢参与阅读活动,也喜欢聆听故事,但大部分时间没有留心阅读文字。假如我们能够在语文活动中加入一些认识字形结构的活动,介绍一些常见的部件,相信可以提高儿童对文字的兴趣,继而发现字与字之间在结构上的异同,这些知识对儿童往后的书写,以及学习新字词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涂写活动

涂写活动是“强调语文学习是自然、生活化的学习经验,通过在有意义的真实情境中使用语文技能。”儿童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书写,不需要强调书写的文字是否正确。国外很多研究指出,书写是其中一种帮助儿童明白文字系统的有效方法。Clay(1975)曾出版一本名为“WhatdidIwrite”的小书,图文并茂地解释学前儿童是如何从书写活动中理解文字系统的。她认为学前阶段的书写,应该是一种模拟的游戏活动,儿童逐渐从涂写(scribbles)学会正式书写(conventionalwriting)的法则。儿童需要明白书写的真正意义,才会有兴趣学习正式书写。儿童一般都喜欢涂写活动,渐渐地他会留意到一些熟悉的字词,例如自己名字的字形,又会留意到出现在环境中的文字都是由一些笔划和形状组合而成的。随着沟通的需要,他最终愿意学习正式书写,逐步掌握和应用成年人的书写系统。

陈丽欢(2004)用一整年的时间,追踪一位女孩(婷婷)的书写活动,她一共搜集了超过一百幅作品。在一年的涂写活动当中,婷婷逐渐从涂写学会正式书写。陈丽欢的追踪研究正好显示,即使是学习中文的儿童,亦会有涂写的经验,而且这个经验能够帮助儿童掌握重要的文字系统讯息,包括:(1)以一音一字进行书写;(2)运用笔划和部件进行书写;(3)运用传统书写方向进行书写等。

四、总结

12

!!!

早期教育2007.8

我们需要对目前的语文课程重新规划,帮助儿童从小养成阅读和书写的兴趣。为孩子朗读大量的图书,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其中亦需要考虑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互动、图书的选材,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帮助儿童成为一个独立的阅读者,需要设计有趣和有意义的认字和识字活动。学前儿童主要以视觉记忆学习生字,同时亦开始掌握中文字的字形结构,我们需要在设计认字和识字活动时加强这两项元素。

另外,在学前阶段,可以考虑请儿童做一些涂写活动,肯定儿童的书写能力。同时,成人也应鼓励他们多留心身边的文字,为他们对文字的字形结构作出分析。

【参考文献】

1.Clay,M.M.(1975).WhatdidIwrite?Portsmouth,NH:

Heinemann.

2.Ninio,A.&Snow,C.E..TheContractsofLiteracy.InW.HTeale,&E.Sulzby,(Eds.).Emergentliteracy:WritingandReading.N.J.:AblexPub.Corp.

3.Scarborough,H.S.&Dobrich,W.(1994).Ontheeffi-cacyofreadingpreschoolers.DevelopmentReview,14,245-302.

4.Slavin,R.E.(1994).PreventingEarlySchoolFailure:Research,Policy,andPractice.NeedhamHeights,MA:Long-woodDivision,AllynandBacon.

5.谢锡金,林伟业,林裕康等(2002).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香港,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比较教育研究中心,香港国际教育成绩评估中心.

6.胡兆敏(2003).探讨故事教学对培养幼儿文学欣赏能力的研究.幼儿教育荣誉学士学位专题研究报告,香港,香港

教育学院.

7.谢巧玲(2003).朗读故事图书如何影响儿童的认读发

展.幼儿教育荣誉学士学位专题研究报告,香港,香港教育学院.

8.郭婉仪(2003).学前儿童对中文字型结构的认识.幼儿教育荣誉学士学位专题研究报告,香港,香港教育学院.

9.陈丽欢(2004).透过个案探讨香港学前幼儿的书写行

为.幼儿教育荣誉学士学位专题研究报告,香港,香港教育学院.

10.陈惠玲(2005).学前儿童”一对一”阅读辅导之经验分享[J].香港幼儿学报,2005年5月号.

11.区丽仙(2006).探讨透过汉字结构故学提高5岁~6岁

幼儿的识字能力.幼儿教育荣誉学士学位专题研究报告,香港,香港教育学院.

12.陈佩芝(2007).两种识字教学方法对视觉记忆的影

响,幼儿教育荣誉学士学位专题研究报告,香港,香港教育学院.

YANJIUYUTANSUO

研究探索

培养学前儿童的读写能力

—香港的经验——

香港中文大学

陈莉莉

香港教育学院

朱有梅

随着信息的日渐丰富和社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沟通”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因而,沟通的重要桥梁──读写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小学三年级时的阅读技能,已经能够准确地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比如,在三年级学期完成时,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未达到一般程度,他就很难从中学毕业

心在“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2001)一文中指出,香港“早期家庭阅读活动指标”居全球榜末,显示香港家长未能重视早期家庭阅读活动。有鉴于此,学前机构更需要积极投放资源,提供阅读辅导,对缺乏家庭阅读活动的儿童作出支持。

陈惠玲(2005)推行了一个“阅读导师计划”,邀请香港教育学院的学生当阅读导师,为大班儿童朗读,为期五个月。阅读导师在协助儿童阅读的过程中,积极为儿童提供一对一的阅读经验,包括作出良好的阅读示范,同时亦为儿童提供参与阅读的机会。这种经验对那些在家里缺乏阅读机会的儿童尤其重要。经过五个月每周一次的朗读活动,儿童对阅读图书“十分投入”的次数平均提升了27%。

教师能够流畅地读出文字、能够帮助儿童留意图画和文字、能够帮助儿童作出预测、能够利用提问和回应维持儿童对图书的专注力、能够鼓励儿童参与阅读、能够激发儿童提问与讨论,这些都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关键。经过五个月的学习,阅读导师在“能够帮助儿童作出预测”及“能够激发儿童提问与讨论”这两个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Slavin,1994)。大量的研究还指出,学前阶段是培养

儿童读写能力的重要萌发期。假如幼儿生活在一个丰富的语文环境中,有大量有意义的文字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又有很多图书,那么他们便会在学前阶段尝试阅读,还会观察阅读者的阅读行为,与他们进行互动,逐渐掌握早期的阅读概念。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的认字能力也会快速发展。国外的经验还指出,儿童的早期书写经验,对儿童掌握字形结构、了解整个文字系统的操作,以及建立书写动机和兴趣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阅读课程一对一”阅读辅导1.“

很多学者提出,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并非天生,而是需要经过后天培养的。Snow&Ninio(1986)指

出,需要为两岁,甚至年龄更小的儿童进行阅读辅导。通过与图书的互动,来帮助他们获得阅读图书的基本概念,包括:知道书是让人看的,而不是拿来操弄的;掌握正确手握一本书的方法,正确地翻开书页,知道从那一页开始阅读及书的页次是什么。假如成人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作出示范,儿童从小就能掌握这些阅读的基本技巧。

大量研究还显示,“个别朗读”的阅读模式,对培养学前儿童的阅读兴趣最为有效。Scarborough&Dobrich(1994)亦认同由家长为孩子阅读的重要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每位家长都能理解其中的重要性,因而白白浪费了培养儿童良好阅读习惯的大好时机。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比较教育研究中

10

早期教育2007.8

2.培养儿童的阅读策略

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引起儿童作出预测,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胡兆敏(2003)在“探讨故事教学对培养幼儿文学欣赏能力的研究”中,尝试与中班幼儿(4岁~不要吓到5岁)深入讨论一本名为《狮子》的儿童图书的内容。研究者带领幼儿阅读小提问和组进行了10次活动,活动的策略包括预测、讨论(如表一所示)。

表一:故事活动的策略

过程

方法

图书封面预测;书名预测;内页插图预测透过问题引导思考,提出新问题;鼓励讲述相关的生活经验;鼓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修正对故事的理解;比较之前预测与听故事后的理解;

提供创作和说故事的机会

1.预测2.提问3.讨论

!!!

10次活动包括早期观察、中期发展和后期创

作三个阶段,各阶段的活动目的和内容如表二所示。研究发现,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幼儿在预测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促进了幼儿之间的讨论。

表二:活动阶段及相应的活动目的和内容阶段

活动目的

活动内容

早期观察

预测游戏;

引起兴趣

分享与故事主角相关的(第1~3次)

生活经验

中期发展

分析故事内容:角色、背景、

(第4~6次)

理解故事的架构

情节、结局、主题;比较不同预测的结果

后期创作

提升幼儿说

分组创作故事情节;个人(第7~10次)故事的能力

创作故事;个别说故事《不要吓到狮子》

3.培养儿童的认读能力

很多研究都指出重复朗读同一本故事书的好处。实践中,我们也常常发现幼儿很多时候会要求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朗读同一个故事。在这一过程当中,幼儿的认字量也会增加,并且会逐渐习惯一些书面用语。

谢巧玲(2003)为大班幼儿(26人分两组)在一

星期内重复五次朗读同一本故事图书《马桶妖怪》。同时进行前后测试,即请幼儿认读整本图书,记录他们的正确认字率。通过比较发现,幼儿在前测中的认字平均率仅为22.9%,而在五次朗读之后,幼儿的认字平均率增加到了61.2%。

儿童的早期阅读经验是先掌握故事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这是一个积极阅读者的表现。儿童在理解故事意思的时候,很自然会将书面语转换为自己比较熟悉的口语,这是一个过渡阶段。当儿童渐渐熟悉书面语后,这些转换就不需要了。

儿童从聆听别人朗读,进行故事活动,发展到自己独立阅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研究发现,西方国家的儿童一般能够在7岁~8岁独立阅读一本适合该年龄儿童阅读的图书。当然,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为学前阶段儿童识字和认字能力的提高加以充分的培养。

二、认字和识字学习

传统的识字学习方法,是介绍一个生字的形、音、义,然后进行抄写、默写,加上配词、造句,以正确掌握和运用字的形、音、义。这种识字方法在香港的学前机构运用得相当普遍,但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由于在儿童的小肌肉发展尚未成熟时,就抄写

研究与探索

YANJIUYUTANSUO

太多的文字,造成儿童未上小学就已经有怕写字、怕做功课的情况,故而引起了教统局的批评。

事实上,假如儿童在学前阶段有大量阅读的机会,他们的认字能力就能够发展得相当出色。认字能力和识字能力的区别,就在于认字需要一个情景,而识字是独立的。Goodman是一个阅读专家,她发现60%的三岁儿童能够在特定的情景中认出经

常出现的文字,例如超市的名称、McDonald、肯德基等等,但当这些文字独立出现时,只有不足三成的三岁儿童可以认出这些字。Goodman的研究说明

了两个事实:1.儿童认字能力和识字能力是有差距的,幼儿的认字能力大大高于识字能力;2.识字能力是指儿童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辨认出一些文字,在这方面,不能单靠大量阅读和留心环境中的文字来实现。为此,香港的教师就“如何帮助儿童识更多的中文字,而又不需要大量抄写”

进行了一些研究。1.学前儿童对中文字形结构的认识

郭婉仪(2003)就三至六岁的学前儿童“对中文

字形结构有哪些认识”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三岁的小班儿童并不知道哪些部件是可以组合成为中文字的,大部分的字他们都认为是可接受的中文字;中班的儿童开始不接受图形错字,但对位置错字的接受程度仍相当高;大班五岁儿童的表现令人惊喜,他们大部分不接受图形错字,亦开始指出位置错字是不正确的,但接受了大部分的假字。

可见,在认字和识字的过程当中,儿童能逐渐掌握中文字的结构。假如儿童能够掌握中文字的结构,将有利于儿童认识中文字,亦会促进儿童成为一位阅读者和书写者。

2.识字教学方法

陈佩芝(2007)和区丽仙(2006)先后提出了一些

有趣的识字方法,来帮助儿童了解中文字的字形结构。陈佩芝认为儿童可以先熟悉一些部件,然后凭视觉记忆学习与这些部件相关的字,这将有助于儿童了解中文字是由不同的部件组合而成的。而学习部件的方法,她提出可以使用“TPR全身活动识字法”和“书写教学法”。

陈佩芝准备了一篇大约八十字的文章,请儿童从中找出七个有“雨”字部件的生字,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在学习一些部件之后,的确能够找到与该部件相关的字。60%以上的儿童都能找到这些生字。该结果表明,部件的学习的确能够帮助儿童更加留意个别中文字,以及其中的结构。

那么书写是否能够帮助儿童更容易认出一些

!!!

早期教育2007.8

11

YANJIUYUTANSUO

研究探索

生字呢?陈佩芝先教小朋友书写四个部件———“虫”“日”“艹”“雨”,然后请他们在两篇共160字的文章中找出30个有这些部件的字。结果显示,以书写作为学习方法比TPR学习方法更好。

此外,区丽仙亦设计了两个活动:(1)让幼儿认识部首“口”“亻”“宀”“艹”,在一篇约200字的文章

中找出指定部首的字;(2)把24个有“口”“亻”“宀”“艹”的字,以部首作分类,请儿童进行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拼字活动。两个活动的目的是透过汉字结构教学提高5岁~6岁幼儿的识字能力。

完成上述两个教学活动后,这些儿童在测试项

目上,明显比没有参与教学活动的儿童表现出色。

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儿童虽然很喜欢参与阅读活动,也喜欢聆听故事,但大部分时间没有留心阅读文字。假如我们能够在语文活动中加入一些认识字形结构的活动,介绍一些常见的部件,相信可以提高儿童对文字的兴趣,继而发现字与字之间在结构上的异同,这些知识对儿童往后的书写,以及学习新字词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涂写活动

涂写活动是“强调语文学习是自然、生活化的学习经验,通过在有意义的真实情境中使用语文技能。”儿童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书写,不需要强调书写的文字是否正确。国外很多研究指出,书写是其中一种帮助儿童明白文字系统的有效方法。Clay(1975)曾出版一本名为“WhatdidIwrite”的小书,图文并茂地解释学前儿童是如何从书写活动中理解文字系统的。她认为学前阶段的书写,应该是一种模拟的游戏活动,儿童逐渐从涂写(scribbles)学会正式书写(conventionalwriting)的法则。儿童需要明白书写的真正意义,才会有兴趣学习正式书写。儿童一般都喜欢涂写活动,渐渐地他会留意到一些熟悉的字词,例如自己名字的字形,又会留意到出现在环境中的文字都是由一些笔划和形状组合而成的。随着沟通的需要,他最终愿意学习正式书写,逐步掌握和应用成年人的书写系统。

陈丽欢(2004)用一整年的时间,追踪一位女孩(婷婷)的书写活动,她一共搜集了超过一百幅作品。在一年的涂写活动当中,婷婷逐渐从涂写学会正式书写。陈丽欢的追踪研究正好显示,即使是学习中文的儿童,亦会有涂写的经验,而且这个经验能够帮助儿童掌握重要的文字系统讯息,包括:(1)以一音一字进行书写;(2)运用笔划和部件进行书写;(3)运用传统书写方向进行书写等。

四、总结

12

!!!

早期教育2007.8

我们需要对目前的语文课程重新规划,帮助儿童从小养成阅读和书写的兴趣。为孩子朗读大量的图书,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其中亦需要考虑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互动、图书的选材,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帮助儿童成为一个独立的阅读者,需要设计有趣和有意义的认字和识字活动。学前儿童主要以视觉记忆学习生字,同时亦开始掌握中文字的字形结构,我们需要在设计认字和识字活动时加强这两项元素。

另外,在学前阶段,可以考虑请儿童做一些涂写活动,肯定儿童的书写能力。同时,成人也应鼓励他们多留心身边的文字,为他们对文字的字形结构作出分析。

【参考文献】

1.Clay,M.M.(1975).WhatdidIwrite?Portsmouth,NH:

Heinemann.

2.Ninio,A.&Snow,C.E..TheContractsofLiteracy.InW.HTeale,&E.Sulzby,(Eds.).Emergentliteracy:WritingandReading.N.J.:AblexPub.Corp.

3.Scarborough,H.S.&Dobrich,W.(1994).Ontheeffi-cacyofreadingpreschoolers.DevelopmentReview,14,245-302.

4.Slavin,R.E.(1994).PreventingEarlySchoolFailure:Research,Policy,andPractice.NeedhamHeights,MA:Long-woodDivision,AllynandBacon.

5.谢锡金,林伟业,林裕康等(2002).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香港,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比较教育研究中心,香港国际教育成绩评估中心.

6.胡兆敏(2003).探讨故事教学对培养幼儿文学欣赏能力的研究.幼儿教育荣誉学士学位专题研究报告,香港,香港

教育学院.

7.谢巧玲(2003).朗读故事图书如何影响儿童的认读发

展.幼儿教育荣誉学士学位专题研究报告,香港,香港教育学院.

8.郭婉仪(2003).学前儿童对中文字型结构的认识.幼儿教育荣誉学士学位专题研究报告,香港,香港教育学院.

9.陈丽欢(2004).透过个案探讨香港学前幼儿的书写行

为.幼儿教育荣誉学士学位专题研究报告,香港,香港教育学院.

10.陈惠玲(2005).学前儿童”一对一”阅读辅导之经验分享[J].香港幼儿学报,2005年5月号.

11.区丽仙(2006).探讨透过汉字结构故学提高5岁~6岁

幼儿的识字能力.幼儿教育荣誉学士学位专题研究报告,香港,香港教育学院.

12.陈佩芝(2007).两种识字教学方法对视觉记忆的影

响,幼儿教育荣誉学士学位专题研究报告,香港,香港教育学院.


相关文章

  • 4."发展适宜性实践"重点章节解读
  • <发展适宜性实践>重点章节 序:秉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理念,为每一个儿童建构"发展适宜性实践"--不单是一个具体的课程模式,而是一套儿童教育哲学.理论框 ...查看


  • [中外学前教育史]辅导纲要
  • <中外学前教育史>辅导纲要 上卷 中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编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 第一章 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主要内容: ⒈我国古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 ⒉我国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特征 ⒊我国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征 ⒋我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 ...查看


  • 比较学前教育学作业(一)答案
  • 比较学前教育学作业(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比较学前教育学 比较学前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重要方法,以研究当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心,以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及其相互制约关系,探索未来学前教育发展趋势为其理论价值,以促进本国 ...查看


  • 学前科学教育的课程目标
  • 科学素养:学前科学教育的课程目标 [摘要]学前科学教育应将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总目标.幼儿的科学素养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学前科学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科学行为与习惯. [关键词]学前教 ...查看


  • 教育综合知识考点复习
  • 教育综合知识考点复习纲要 (三)学前教育学模块 1.学前教育及其发展 (1)学前教育的内涵: 1.教育对象:学前教育对象是入小学前的儿童,即是对0--6岁的幼儿进行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应包括,狭义上的是幼儿园的教育, 2.实施机构:学前教育 ...查看


  • 香港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架及其特征分析
  • 2010年第11期 )(总第191期StudiesinPreschoolEducation学前教育研究No.11,2010SerialNo.191 香港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架及其特征分析* 彭泽平**姚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摘琳 ...查看


  • 学前教育学[教案]
  • 学前教育学 教案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学前教育包括胎儿教育.婴儿(初生至三岁)教育.幼儿(三岁至六岁)教育,共三个阶段. 二.学前教育 ...查看


  • 中英学前教育比较
  •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学前教育现状.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主要从学前教育的结构设置.班级规模.课程内容.收费标准等方面,对中.英两国的学前教育进行了比较,分析两国学前教育的差异,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学前教育制 ...查看


  • 2011年北京市幼儿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 2011年北京市幼儿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21.学前教育是对胎儿至 进入小学前 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 22.在学前教育课程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评价儿童时需要注意尽量用评价,少进行师应用多种形式来评价儿童. 23.幼儿园教育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