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2009年中考思品
重点内容参考材料
07、“八下”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撰稿人:万全镇中心学校 肖新民
一、知识要点:(略)
二、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 上小学的刘洋买了一套电脑游戏软件回家,爸爸一问价钱,说:“这么贵,怎么不买盗版的?”他理直气壮的反问:“买盗版不就等于盗窃吗?”刘洋的“理”在于( ) ① 盗版是侵犯智力成果权的行为 ② 盗版软件质量太差
③ 购买盗版软件会助长侵权行为 ④ 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植树节期间,在校学生会的倡议下,同学们纷纷捐出自己的零用钱购买树苗,为校园增添绿色。同学们的行为是在行使对自己合法财产的( )
A.占有权 B.处分权 C.收益权 D.使用权
3.刘某在某商场用近两千元购买了一件名牌服装,穿了几天后才发现是假冒产品,遂到商场要求退换并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商场拒不承认服装是假冒产品并以服装穿过为由拒绝了刘某的要求。对此事看法正确的有( )
① 商场侵犯了刘某的公平交易权、知悉真实情况权和依法求偿权
② 商场违背了经济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③ 刘某有较强的维权意识,下一步可以到消费者协会投诉,并请求调解
④ 假冒名牌是生产厂家的责任,与商场无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4.在现实的商品买卖中,某些商家为了谋利,常常使用短斤缺两的手法。这种短斤缺两的手法侵犯了消费者的
A.商情知悉权 B.人格尊严权 C.自主选择权 D.公平交易权
5.2004年以来,天津市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就业子女的借读费,教育收费与本市居民子女同等对待,入学后不单独编班,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建立扶助基金和减免各项费用等措施,保证学生就读。这些措施( )
A.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的特殊性
B.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强制性
C.体现了社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给予的特殊保护
D.体现了我国的适龄儿童和少年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性
6.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这说明( ) ① 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
② 国家为义务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③ 教育乱收费现象将得到根除
④ 今后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上学时将不花一分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
(二)、问答题
1.今年3月15日是第25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和谐”是中国消费者协会为2007
年确定的年主题。请看图“商业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共同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2)针对上述现象,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如何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
2.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两个父亲的教子方法有什么不同?
(2)如果按照上述教育方式发展,你能想象两个孩子长大后的情况吗?
(3)请联系社会的发展实际,谈谈两个父亲的教育方式哪个更合理?为什么?
3.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查缴非法出版物1亿多件,其中盗版及走
私非法出版物9982万件。
材料二:从2006年7月中旬到10月下旬,中央十部委联合开展“反盗版百日行动:,集
中打击盗版音像和计算机软件制品,全国各地累计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5800多
万件,查办案件一万多起。12月上旬,十部门再度联手,正式开展“保护知识
产权,反盗版天天行动”。2007年5月底,公安部、建设部、文化部、新闻出版
总署、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等六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治理销售盗版及非法出版物游商地摊和无证照经营行为。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盗版有什么危害?
(2) 试分析盗版猖獗的原因。
(3) 如何才能有效遏制盗版?请你提出合理建议。
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D 5。D 6。D
二、问答题
1 (1)某些商品经营者的不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国家相关部门要履行应尽的社会职责,打击制裁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经营者不能见利忘义,要自学遵纪守法,遵守诚信原则;消费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
2 (1)第一幅图中的父亲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子方面,比较重视学习,关心儿子受教育权的实现。第二幅图中的父亲只看到了钱财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教育,不关心儿子的受教育权。
(2)按照上述教育方式发展下去,第一幅图中的儿子在父亲的关心、支持下,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可能考上大学,从而成为一名知识分子,为国家、社会作出较大贡献,也为自己争得美好的生活。第二幅图中的儿子可能会较早地离开学校去经商赚钱,由于所受教育较少,会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很难有一番大的作为。
(3)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的形式下,一个人不接受教育,就不可能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他不仅不能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而且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因此,第一幅图中父亲的教育方式更合理。
3 (1)盗版侵犯了他人的智力成果和劳动成果,危害了图书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正当经营者、消费者和国家的利益,有些甚至玷污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2)一些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执法部门执法不严、打击不力;一些职能部门(如学校)经不住巨大的利益诱惑,与不法书商相互勾结;一些被侵权者的法律意识
不强,当自已的版权等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没有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些消费者的法制观念淡薄,为贪图便宜而购买盗版等。
(3)政府应加大打击力度,严厉制裁制作、销售甚至购买盗版的行为;相关部门应加强科技开发,尽力降低正版出版物的制作、销售成本,使消费者买得起正版;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打击盗版的监督机制;被侵权者应及时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生产者、销售者应提高自身素质,依法规范自已的行为;消费者要加强自律,提倡购买正版商品,拒买盗版,并积极举报生产、销售盗版的违法犯罪行为。
洪湖市2009年中考思品
重点内容参考材料
07、“八下”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撰稿人:万全镇中心学校 肖新民
一、知识要点:(略)
二、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 上小学的刘洋买了一套电脑游戏软件回家,爸爸一问价钱,说:“这么贵,怎么不买盗版的?”他理直气壮的反问:“买盗版不就等于盗窃吗?”刘洋的“理”在于( ) ① 盗版是侵犯智力成果权的行为 ② 盗版软件质量太差
③ 购买盗版软件会助长侵权行为 ④ 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植树节期间,在校学生会的倡议下,同学们纷纷捐出自己的零用钱购买树苗,为校园增添绿色。同学们的行为是在行使对自己合法财产的( )
A.占有权 B.处分权 C.收益权 D.使用权
3.刘某在某商场用近两千元购买了一件名牌服装,穿了几天后才发现是假冒产品,遂到商场要求退换并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商场拒不承认服装是假冒产品并以服装穿过为由拒绝了刘某的要求。对此事看法正确的有( )
① 商场侵犯了刘某的公平交易权、知悉真实情况权和依法求偿权
② 商场违背了经济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③ 刘某有较强的维权意识,下一步可以到消费者协会投诉,并请求调解
④ 假冒名牌是生产厂家的责任,与商场无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4.在现实的商品买卖中,某些商家为了谋利,常常使用短斤缺两的手法。这种短斤缺两的手法侵犯了消费者的
A.商情知悉权 B.人格尊严权 C.自主选择权 D.公平交易权
5.2004年以来,天津市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就业子女的借读费,教育收费与本市居民子女同等对待,入学后不单独编班,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建立扶助基金和减免各项费用等措施,保证学生就读。这些措施( )
A.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的特殊性
B.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强制性
C.体现了社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给予的特殊保护
D.体现了我国的适龄儿童和少年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性
6.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这说明( ) ① 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
② 国家为义务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③ 教育乱收费现象将得到根除
④ 今后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上学时将不花一分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
(二)、问答题
1.今年3月15日是第25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和谐”是中国消费者协会为2007
年确定的年主题。请看图“商业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共同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2)针对上述现象,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如何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
2.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两个父亲的教子方法有什么不同?
(2)如果按照上述教育方式发展,你能想象两个孩子长大后的情况吗?
(3)请联系社会的发展实际,谈谈两个父亲的教育方式哪个更合理?为什么?
3.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查缴非法出版物1亿多件,其中盗版及走
私非法出版物9982万件。
材料二:从2006年7月中旬到10月下旬,中央十部委联合开展“反盗版百日行动:,集
中打击盗版音像和计算机软件制品,全国各地累计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5800多
万件,查办案件一万多起。12月上旬,十部门再度联手,正式开展“保护知识
产权,反盗版天天行动”。2007年5月底,公安部、建设部、文化部、新闻出版
总署、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等六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治理销售盗版及非法出版物游商地摊和无证照经营行为。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盗版有什么危害?
(2) 试分析盗版猖獗的原因。
(3) 如何才能有效遏制盗版?请你提出合理建议。
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D 5。D 6。D
二、问答题
1 (1)某些商品经营者的不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国家相关部门要履行应尽的社会职责,打击制裁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经营者不能见利忘义,要自学遵纪守法,遵守诚信原则;消费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
2 (1)第一幅图中的父亲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子方面,比较重视学习,关心儿子受教育权的实现。第二幅图中的父亲只看到了钱财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教育,不关心儿子的受教育权。
(2)按照上述教育方式发展下去,第一幅图中的儿子在父亲的关心、支持下,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可能考上大学,从而成为一名知识分子,为国家、社会作出较大贡献,也为自己争得美好的生活。第二幅图中的儿子可能会较早地离开学校去经商赚钱,由于所受教育较少,会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很难有一番大的作为。
(3)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的形式下,一个人不接受教育,就不可能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他不仅不能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而且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因此,第一幅图中父亲的教育方式更合理。
3 (1)盗版侵犯了他人的智力成果和劳动成果,危害了图书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正当经营者、消费者和国家的利益,有些甚至玷污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2)一些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执法部门执法不严、打击不力;一些职能部门(如学校)经不住巨大的利益诱惑,与不法书商相互勾结;一些被侵权者的法律意识
不强,当自已的版权等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没有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些消费者的法制观念淡薄,为贪图便宜而购买盗版等。
(3)政府应加大打击力度,严厉制裁制作、销售甚至购买盗版的行为;相关部门应加强科技开发,尽力降低正版出版物的制作、销售成本,使消费者买得起正版;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打击盗版的监督机制;被侵权者应及时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生产者、销售者应提高自身素质,依法规范自已的行为;消费者要加强自律,提倡购买正版商品,拒买盗版,并积极举报生产、销售盗版的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