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教案

3.2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

掌握: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区域及形成原因。

应用:以我国某一区域为例,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案例分析法

【教材分析】:自然灾害的种类、分布、危害程度与自然灾害发生地区的环境特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孕育着生么样的灾害。本节教材选取三个角度对我国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进行了分析:首先,从宏观上,总体分析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环境;其次,从中观上,对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其地域组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选择了我国几个主要自然灾害的多发区,从微观上分析其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和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新课】

导入;图中不同的灾害分布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其中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成因以自然因素为主;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部、南部,西北西部及东北东部的山区;3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成因以气候干旱为主;4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其中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加剧了该灾害;5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形崎岖是其主要结果。

尝试探究:我国自然灾害多发且危害严重,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提示: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课堂探究】

探究点一、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 2011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全国4.3亿人次受灾,1 126人死亡(含失踪112人) ,939.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综合判断,2011

年我国自然灾害灾情较常年偏轻,

但局部地区受灾严重。其中,四川、陕西、湖南、云南、贵州、湖北等省灾情较重。灾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灾害多发频发,南方损失较重。全国9成以上县(市、区) 不同程度受灾。南方部分省份由于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阶段性干旱、洪涝灾害影响,重复受灾、连续受灾,损失较为严重。

二是水灾旱灾并重,旱涝交织影响。旱灾和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30%和40%。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出现旱涝急转,华西、黄淮等地遭受严重秋汛灾害。 三是台风损失偏轻,地震外强内弱。2011年先后有7个台风登陆我国大陆地区,因台风导致的死亡(含失踪) 人口、倒损房屋数量均较常年减少8成以上。地震活动外围强内陆弱,小震大灾事件时有发生。大陆地区共发生17次5级以上地震。

四是灾贫效应叠加,城市灾害突出。2011年,全国因灾造成的死亡(含失踪) 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数量超过80%分布于“老、少、边、穷”地区。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再次凸显。汛期全国130余个县级以上城市进水受淹,城市安全运行受到较大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探究: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且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我国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

1.疆域范围: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类型都有发生,是世界上灾害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2.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因此,陆地灾害与海洋灾害都有发生。

3.气候特征: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典型的国家。夏季风影响我国东南半壁,冬季风则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年内与年际变化大,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经常发生。冬季的寒潮大风天气则容易导致低温冷害、冰雪灾害等。

4.地质地貌:我国境内的板块交会地带,地壳运动频繁,是世界地震、火山带的重要分布地区。由于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山地和丘陵面积广布,表层岩体破碎,土层瘠薄,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深刻,植被覆盖程度低,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灾害极易发生。

5.社会经济: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衡,经济水平的地区差异也很明显。全国的大多数城市和人口集中在东部地区。这里经济相对发达,但洪涝、暴雨、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是我国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地区。

【方法技巧】 1.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的成因与分布

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 在中国都有发生,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强烈的地壳运动、多山的地貌及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有关,具体如下表所示。

2.黄土高原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典例 1】下图为我国某段时间的渍涝风险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出A 、B 两地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并简要分析A 地多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

A 地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B 地多洪涝等气象灾害。A 地位于雪峰山地区,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起伏较大,植被稀疏,地表破碎,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在B 地区有“地上河”之称的是长江的“________”河段,简述该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

荆江 荆江上游流域面积大,降水多,来水多;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 知识导图:

探究点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和成因

2012年4月9日,民政部发布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总体上,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以干旱、低温冷冻、雪灾、地震和滑坡灾害为主,洪涝、风雹、沙尘暴、山体崩塌、泥石流、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灾情较近年同期偏轻,但局部地区受灾严重。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西南接连遭受重旱,本部低温雪灾突出。二是地质灾害伤亡较重,中强震集中于新疆。三是南方地区早汛明显,风雹灾害零星发生。四是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雾霾沙尘影响范围广。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地域分布有何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地域分布及原因

【方法技巧】 1. 西南地区灾害成因分析

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再加上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造成了这里多种地质灾害的群发性特点。

2.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受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因而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学习时,要结合自然灾害的成因及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找出规律,以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滑坡、泥石流都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主要分布在山区(西南地区、青藏高原东南部) ;沙漠化的形成与干旱气候有密切关系,因此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宁夏、河西走廊) ;东北平原由于纬度高,又紧靠冬季风源地,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因而都成为低温冷害的多发区。

【特别提醒】 东部灾害带是我国重灾区的原因

1.东部灾害带是洪水、暴雨集中地区,这里地势低平,有大面积的内涝区。

2.东部沿海受台风、暴雨、大风影响较多,北部有旱灾和虫灾。

3.东部灾害带灾害种类多。

4.人口稠密,受灾体脆弱,灾害群发。

【典例2】气候及其异常变化往往成为许多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读下面的我国四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问题。

(1)①地霜冻灾害比②、④地频繁,试简析原因。

①与②地相比,气候湿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大。①地与④地相比,纬度更高,更靠近冬季风源地,降温强度更大,初霜开始更早,终霜结束更晚。

(2)②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局部地区仍时有洪水发生。其原因是什么?

受气温升高影响,4~5月(春季) 形成融雪洪水;7~8月(夏季) 形成融冰洪水。

(3)③地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地区,与这里的哪些气候特点有关?

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4)危害④地农业生产最严重的生物灾害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蝗灾。这里的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干旱少雨年份或者旱季,河湖退水区适宜雌蝗产卵;雨季多雨利于蝗虫幼虫生长。

知识导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2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

掌握: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区域及形成原因。

应用:以我国某一区域为例,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案例分析法

【教材分析】:自然灾害的种类、分布、危害程度与自然灾害发生地区的环境特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孕育着生么样的灾害。本节教材选取三个角度对我国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进行了分析:首先,从宏观上,总体分析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环境;其次,从中观上,对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其地域组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选择了我国几个主要自然灾害的多发区,从微观上分析其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和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新课】

导入;图中不同的灾害分布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其中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成因以自然因素为主;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部、南部,西北西部及东北东部的山区;3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成因以气候干旱为主;4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其中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加剧了该灾害;5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形崎岖是其主要结果。

尝试探究:我国自然灾害多发且危害严重,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提示: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课堂探究】

探究点一、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 2011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全国4.3亿人次受灾,1 126人死亡(含失踪112人) ,939.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综合判断,2011

年我国自然灾害灾情较常年偏轻,

但局部地区受灾严重。其中,四川、陕西、湖南、云南、贵州、湖北等省灾情较重。灾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灾害多发频发,南方损失较重。全国9成以上县(市、区) 不同程度受灾。南方部分省份由于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阶段性干旱、洪涝灾害影响,重复受灾、连续受灾,损失较为严重。

二是水灾旱灾并重,旱涝交织影响。旱灾和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30%和40%。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出现旱涝急转,华西、黄淮等地遭受严重秋汛灾害。 三是台风损失偏轻,地震外强内弱。2011年先后有7个台风登陆我国大陆地区,因台风导致的死亡(含失踪) 人口、倒损房屋数量均较常年减少8成以上。地震活动外围强内陆弱,小震大灾事件时有发生。大陆地区共发生17次5级以上地震。

四是灾贫效应叠加,城市灾害突出。2011年,全国因灾造成的死亡(含失踪) 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数量超过80%分布于“老、少、边、穷”地区。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再次凸显。汛期全国130余个县级以上城市进水受淹,城市安全运行受到较大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探究: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且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我国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

1.疆域范围: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类型都有发生,是世界上灾害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2.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因此,陆地灾害与海洋灾害都有发生。

3.气候特征: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典型的国家。夏季风影响我国东南半壁,冬季风则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年内与年际变化大,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经常发生。冬季的寒潮大风天气则容易导致低温冷害、冰雪灾害等。

4.地质地貌:我国境内的板块交会地带,地壳运动频繁,是世界地震、火山带的重要分布地区。由于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山地和丘陵面积广布,表层岩体破碎,土层瘠薄,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深刻,植被覆盖程度低,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灾害极易发生。

5.社会经济: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衡,经济水平的地区差异也很明显。全国的大多数城市和人口集中在东部地区。这里经济相对发达,但洪涝、暴雨、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是我国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地区。

【方法技巧】 1.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的成因与分布

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 在中国都有发生,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强烈的地壳运动、多山的地貌及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有关,具体如下表所示。

2.黄土高原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典例 1】下图为我国某段时间的渍涝风险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出A 、B 两地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并简要分析A 地多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

A 地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B 地多洪涝等气象灾害。A 地位于雪峰山地区,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起伏较大,植被稀疏,地表破碎,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在B 地区有“地上河”之称的是长江的“________”河段,简述该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

荆江 荆江上游流域面积大,降水多,来水多;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 知识导图:

探究点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和成因

2012年4月9日,民政部发布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总体上,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以干旱、低温冷冻、雪灾、地震和滑坡灾害为主,洪涝、风雹、沙尘暴、山体崩塌、泥石流、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灾情较近年同期偏轻,但局部地区受灾严重。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西南接连遭受重旱,本部低温雪灾突出。二是地质灾害伤亡较重,中强震集中于新疆。三是南方地区早汛明显,风雹灾害零星发生。四是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雾霾沙尘影响范围广。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地域分布有何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地域分布及原因

【方法技巧】 1. 西南地区灾害成因分析

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再加上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造成了这里多种地质灾害的群发性特点。

2.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受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因而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学习时,要结合自然灾害的成因及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找出规律,以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滑坡、泥石流都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主要分布在山区(西南地区、青藏高原东南部) ;沙漠化的形成与干旱气候有密切关系,因此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宁夏、河西走廊) ;东北平原由于纬度高,又紧靠冬季风源地,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因而都成为低温冷害的多发区。

【特别提醒】 东部灾害带是我国重灾区的原因

1.东部灾害带是洪水、暴雨集中地区,这里地势低平,有大面积的内涝区。

2.东部沿海受台风、暴雨、大风影响较多,北部有旱灾和虫灾。

3.东部灾害带灾害种类多。

4.人口稠密,受灾体脆弱,灾害群发。

【典例2】气候及其异常变化往往成为许多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读下面的我国四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问题。

(1)①地霜冻灾害比②、④地频繁,试简析原因。

①与②地相比,气候湿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大。①地与④地相比,纬度更高,更靠近冬季风源地,降温强度更大,初霜开始更早,终霜结束更晚。

(2)②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局部地区仍时有洪水发生。其原因是什么?

受气温升高影响,4~5月(春季) 形成融雪洪水;7~8月(夏季) 形成融冰洪水。

(3)③地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地区,与这里的哪些气候特点有关?

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4)危害④地农业生产最严重的生物灾害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蝗灾。这里的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干旱少雨年份或者旱季,河湖退水区适宜雌蝗产卵;雨季多雨利于蝗虫幼虫生长。

知识导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 地势与地形--教案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 上册 地形和地势 教 学 设 计 姓名:罗丝 班级:10级地理科学 学号:[1**********]0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课堂背景分析 一.课程标准原文及 ...查看


  • 选修-旅游地理教案
  • 旅游选修模块 ★考试要点一:旅游资源的分类 1.旅游资源的内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包括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人工创造物.风俗民情).其本质特征是 ...查看


  • 高中地理 [区域与区域差异]教案(1)
  • 区域和区域差异 教学目标 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初步掌握比较区域的差异的基本方法,增强归纳探究能力的培养. 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出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讨区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 ...查看


  •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
  • 试讲教案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班级 2008级3班 姓名 冯小丽 学号 2008020307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认识其必然性. 根据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观察其 ...查看


  • [地理课程教学论]教案
  • <地理教学论>教案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学生理解并掌握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历程,明确地理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向和要求. 教学重点:课程的含义: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教学难点:课程与学科的区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查看


  • 中国地理分区教案
  • 中国地理分区 北方地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 3.理解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材料和地图,引导学生探究讨 ...查看


  •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教案
  • 必修三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教学目标: 1.了解区域的概念,包括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 2.了解区域划分的指标,相应的区域名称 3.识记区域范围的特点 4.了解区域差异的概念 5.了解研究区 ...查看


  • 北方地区教案
  • 八 年级 下 册< 地理 >电子教案 执教时间:第 一 周星期 二 累计 1 节 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依据及相应的区域类型.2.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原因.3.初步了解四 ...查看


  • 高中地理1.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2
  •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考点搜索] 1.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 2.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 区域差异和区域特征是地理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本课主要讲述我国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存在的全国性地区差异,为后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