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教学大纲

第三章 人体各主要系统的解剖(16学时)

第一节 概述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 神经系统

、皮肤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2014-03-04)

第一部分: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1学时)

教学内容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及与医药科学的关系。

教学要求

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章 细胞和基本组织(6学时)

第一节 细胞

教学内容

一、 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二、 细胞的增殖

教学要求

掌握: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

第二节 基本组织

教学内容

一、 上皮组织

二、 结缔组织

三、 肌组织

四、 神经组织

教学要求

掌握:

1. 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及功能;

2. 骨骼肌、心肌形态结构特点;

3. 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化学性突触的光、电镜下结构;

熟悉:

1. 各种上皮细胞的的结构特点、主要分布与功能;

2. 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与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结构特点和功能;

了解:

1.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和腺上皮;

2.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

3. 平滑肌的形态结构特点;

4. 神经元的分类、神经纤维分类、神经末梢的分类和功能;

第三章 人体各主要系统的解剖(16学时)

第一节 概述

教学内容

人体的解剖方位及术语

教学要求

掌握:人体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等解剖学术语

第二节运动系统

教学内容

一、 骨与骨连接

二、 肌

教学要求

掌握:

1. 骨的构造、分类和功能;

2. 关节的基本结构;骨骼的分部与组成;

了解:

1.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2. 躯干骨及其连接、四肢骨及其连接;

3. 肌的形态与功能、全身肌的分布。

第三节消化系统

教学内容

一、 消化管

二、 消化腺

三、 腹膜

教学要求

掌握:

1.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2. 肝的位置;

3. 胰的位置、分部;

熟悉:

1. 消化管各段的解剖和组织特点;

2. 肝的大体形态、肝小叶的形态特点及输胆管道;

3. 腹膜的概念

第四节 呼吸系统

教学内容

一、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组织结构

二、 胸膜和胸膜腔

三、 纵隔

教学要求

掌握:

1. 呼吸系统的组成;

2. 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的概念;

3. 鼻旁窦的名称;

4. 左、右主支气管的特点;

5. 肺的形态、位置、分叶;

6. 胸膜、胸膜腔、纵隔的概念

了解:喉的结构、肺的组织结构特点

第五节泌尿系统

教学内容

一、 肾

二、 输尿管、膀胱、尿道

教学要求

掌握:

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肾的形态和位置,肾单位的组织结构

3.输尿管的走行、膀胱的位置和功能

了解:尿道的形态特点

第六节 生殖系统

教学内容

一、 男性生殖器

二、 女性生殖器

教学要求

了解:

1. 生殖系统的组成、功能;

2. 男性生殖器及女性生殖器的特点

第七节 循环系统

教学内容

一、 心、血管系统

二、 淋巴系统

教学要求

掌握:

1. 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组成、功能;

2. 体循环、肺循环的概念;

3. 心的形态、位置;

4. 心腔的结构和瓣膜的功能;

熟悉:

1. 心的传导系统;

2. 血管的种类与组织结构;

3.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静脉组成、淋巴系统;

了解:心壁的结构

第八节 神经系统

教学内容

一、 脊髓和脊神经

二、 脑和脑神经

三、 自主神经系统

四、 感觉传导通路

五、 运动传导通路

六、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脑脊液和脑屏障

教学要求

掌握:

1. 神经系统的组成;

2.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3. 脊神经的组成和成分及分布;

4. 脑的分部;

5. 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的概念;

6. 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胞体的所在部位和它们的连接方式;

7. 副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胞体的所在部位;

8. 躯干四肢痛、温、触觉传导通路;

9. 躯干四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10.锥体系的组成和功能

熟悉:

1. 脑神经的名称和序号;

2.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脊液的循环、脑屏障的概念;

了解:

1. 脊髓的内部结构;

2. 脊神经的分布;脑神经的分布;

3.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4. 锥体外系;

5. 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通路;

第九节皮肤

教学内容

皮肤的组织结构特点和附属器

教学要求

了解:皮肤的组织结构和附属器

第四章人的基本生理功能(6学时)

第一节细胞的生理功能

教学内容

一、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二、 细胞膜受体

三、 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四、 骨骼肌的兴奋和收缩

教学要求

掌握:

一、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

二、 刺激、兴奋、刺激阈和兴奋性的概念

三、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四、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熟悉:

一、 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播

二、 前负荷、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了解:

一、 细胞膜受体的概念;

二、 兴奋的引起和阈电位;

第二节生理功能的调节

教学内容

一、 神经调节

二、 体液调节

三、 自身调节

四、 内环境与稳态

五、 反馈概念

教学要求

掌握:

1. 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

2. 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重要意义

熟悉:

1.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2. 反馈的概念

第五章血液(4学时)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教学内容

一、 血液组成

二、 血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三、 血液的理化特性

教学要求

掌握:

1.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2. 血浆渗透压的组成,正常值及作用;血液的pH 值 了解:

1. 体液分布概况;

第二节血细胞的形态和生理

教学内容

一、 红细胞

二、 白细胞

三、 血小板

教学要求

掌握: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正常值和生理功能; 了解: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与破坏

第三节血液凝固和止血

教学内容

一、 血液凝固

二、 体内抗凝血作用

三、 体外延缓或促进凝血过程

四、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教学要求

掌握:

1. 凝血过程;

2. 纤维蛋白溶解及生理意义

了解:

1. 生理性止血

2. 抗凝和促凝的因素

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

教学内容

一、 血型和红细胞凝集

二、 输血的原则

教学要求

掌握:ABO 血型系统

了解:

1. Rh血型系统

2. 输血的原则

第六章循环系统生理(10学时)

第一节 心脏生理

教学内容

一、 心的泵血功能

二、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三、 心肌的生理特性

四、 体表心电图

教学要求

掌握:

1. 心动周期的概念;

2. 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

3. 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心脏瓣膜的活动

4.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5. 期前收缩及代偿间歇产生的原理

6. 特殊传导系统的组成

7. 兴奋在心脏中的传导途径

熟悉:

1. 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的概念

2. 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3. 自动节律性

4. 心电图各波的意义

了解:

1. 心率及其对心动周期的影响

2. 心脏作功的概念和心功能储备的概念

3.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

第二节 血管生理

教学内容

一、 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二、 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三、 微循环

四、 组织液的生成及淋巴循环

教学要求

掌握:

1. 动脉血压的概念、正常值、生理变异、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

2. 动脉血压相对恒定及其生理意义

3. 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机制及影响因素

熟悉:

1. 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 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的关系

3. 静脉血流及影响因素

了解:

1. 各类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2. 微循环的组成、血流通路和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教学内容

一、 神经调节

二、 体液调节

教学要求

掌握:

1. 心脏的神经支配(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作用、递质和受体)

2. 血管的神经支配(交感缩血管神经的作用、递质和受体)

3. 压力感受性反射

熟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

了解:

1. 心血管中枢;

2. 化学感受器反射;

第四节血量的调节

教学内容

血量及其调节

教学要求

掌握:血量

了解:血量的调节

第五节器官循环

教学内容

一、 冠状循环

二、 脑循环

教学要求

掌握:冠状循环的血流特点及血流量的调节

了解:血-脑脊液屏障、血-脑屏障

第七章呼吸生理(6学时)

第一节概述

教学内容

一、 呼吸的概念

二、 呼吸的过程

教学要求

掌握:呼吸的概念;呼吸的三个环节;

第二节 肺通气

教学内容

一、 肺通气的动力

二、 肺通气的阻力

三、 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教学要求

掌握: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最大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无效腔)的概念

熟悉:

1. 胸内压的形成及变化

2. 弹性阻力与顺应性及非弹性阻力

3. 肺容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机能余气量、余气量、肺总容量)的概念

了解:

1. 胸膜腔

2. 呼吸肌、呼吸运动及肺通气的动力

3. 平静呼吸和加强呼吸时胸廓运动的特点

第三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教学内容

一、 气体交换

二、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教学要求

掌握:

1. 气体交换过程

2. 氧的化学结合

熟悉: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呼吸膜、通气/血流比值)

了解:二氧化碳化学结合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教学内容

一、 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

二、 呼吸调节

掌握:呼吸的化学性反射调节(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及氢离子浓度变化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影响途径及意义)

了解:

1. 呼吸中枢的概念, 延髓呼吸中枢的重要性及高级中枢的作用

2. 肺牵张反射的概念

3.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第八章消化系统生理(6学时)

第一节 概述

教学内容

一、 消化、吸收的概念和消化的方式

二、 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三、 消化腺及其分泌

四、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教学要求

掌握: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了解:

1. 消化的方式

2. 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3. 消化道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第二节 消化道的运动

教学内容

一、 咀嚼和吞咽

二、 胃的运动

三、 小肠的运动

四、 大肠的运动

教学要求

掌握:

1. 胃的运动形式

2. 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了解:

1. 咀嚼、吞咽、呕吐

2. 小肠的运动形式

第三节 消化液的分泌

教学内容

一、 唾液

二、 胃液

三、 胰液

四、 胆汁

五、 小肠液

教学要求

掌握:胃液、胰液、胆汁的成分和作用

熟悉:胃液、胰液和胆汁分泌的调节

了解:唾液和小肠液的分泌

第四节 吸收

教学内容

一、 吸收部位

二、 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学要求

掌握:

1. 小肠在吸收中的重要作用;

2. 糖、蛋白质、脂肪的吸收形式和途径

第九章能量代谢与体温(4学时)

第一节能量代谢

教学内容

一、 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二、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三、 基础代谢率

教学要求

掌握:基础代谢率概念

熟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第二节正常体温及其波动

教学内容

一、 体温及其相对稳定的意义

二、 体温的正常波动

教学要求

了解:正常体温及其波动范围

第三节体温调节

教学内容

一、 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

二、 温度感受器

三、 体温调节中枢

教学要求

熟悉:体温调节过程

了解: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

第十章尿的生成与排出(7学时)

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与血液供应

教学内容

一、 肾的功能解剖

二、 肾的血液循环及其功能特点

教学要求

掌握:肾脏的血液循环特征

了解:肾脏的结构特征

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

教学内容

一、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二、 肾小管、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教学要求

掌握:

1. 肾小球的滤过机能(肾小球滤过率、滤过膜的通透性、有效滤过压及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2. 肾小管的机能(主动和被动转运,电解质和水的重吸收与排泄,葡萄糖的重吸收,葡萄糖肾阈)

了解: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

第三节 肾的浓缩和稀释功能

教学内容

尿液浓缩的结构基础

教学要求

了解:尿液的浓缩与稀释

第四节 肾对机体水盐代谢的调节

教学内容

一、 肾在保持水平衡中的作用

二、 肾在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中的作用

教学要求

掌握: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作用和分泌调节

第五节 尿的排放

教学内容

一、 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

二、 排尿过程

教学要求

了解:排尿反射

第十一章神经系统(12学时)

第一节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教学内容

一、 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二、 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三、 神经递质

教学要求

掌握:

1. 神经递质的概念和种类;

2. 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

3.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方式及特点

了解:

1. 神经纤维传导特性;

2. 神经纤维的分类;

第二节 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教学内容

一、 反射中枢

二、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三、 中枢兴奋

四、 中枢抑制

教学要求

掌握: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组成

了解: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和抑制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教学内容

一、 丘脑的感觉功能

二、 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定位

三、 内脏感觉与痛觉

教学要求

掌握:特异性投射系统及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了解:

1. 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2. 牵涉痛的概念及意义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躯体运动功能

教学内容

一、 脊髓的躯体运动功能

二、 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三、 小脑的躯体运动功能

四、 基底神经节的躯体运动功能

五、 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教学要求

掌握:脊休克、腱反射及肌紧张的形成

了解:

1. 脑干的抑制区和易化区;

2. 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

3. 锥体系及锥体外系的功能;

4. 脑干对姿势反射的调节;

5. 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6. 大脑皮层运动区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教学内容

一、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

二、 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三、 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四、 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五、 大脑皮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教学内容

掌握:植物性神经系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及其受体 了解:

1.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2. 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

教学内容

一、 条件反射

二、 学习与记忆

三、 大脑皮质的电活动

四、 睡眠

教学要求

掌握:

1. 条件反射的概念、形成和意义

2.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

了解:脑电图的基本波形

第十二章感觉器官(4学时)

第一节概述

教学内容

一、 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二、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教学要求

了解:

1.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和分类

2.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第二节 视觉器官—眼

教学内容

眼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要求

掌握:

1. 眼球壁分层和特点;

2. 眼球内容物的组成及特点;

3. 房水形成及循环途径;瞳孔的调节;

4. 眼的折光和调节异常及矫正

了解:

1. 眼的辅助装置;

2. 眼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的功能;

第三节 位听觉器官—耳

教学内容

耳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要求

了解:

1. 鼓膜的位置、形态

2. 咽鼓管的特点

3. 耳的听觉和平衡觉功能

第十三章内分泌(6学时)

第一节 激素

教学内容

一、 激素的分类

二、 激素的作用机制

教学要求

掌握:

1. 内分泌系统的概念及生理功能

2. 激素的概念和化学分类

了解:激素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 垂体

教学内容

一、 垂体结构和功能

二、 下丘脑与垂体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教学要求

掌握:

1. 腺垂体分泌的激素

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3. 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

了解:

1. 催乳素的生理作用

2. 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第三节 甲状腺

教学内容

一、 甲状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二、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三、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四、 甲状腺分泌的调节

教学要求

掌握: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熟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活动及其调节。

了解: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储存、释放、运输与代谢

第四节 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 细胞

教学内容

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 3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教学要求

了解: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 3的生理作用

第五节 肾上腺

教学内容

一、 肾上腺皮质

二、 肾上腺髓质

教学要求

掌握:糖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熟悉:盐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了解: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第六节 胰岛

教学内容

一、 胰岛的形态与结构

二、 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三、 胰高血糖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教学要求

掌握: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了解: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第十四章生殖(2学时)

第一节女性生殖

教学内容

一、 卵巢的功能

二、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三、 卵巢功能和月经周期激素分泌的调节

四、 妊娠与分娩

教学要求

掌握:

1. 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2.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熟悉:卵泡的发育、成熟与排卵

了解:

1.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及其活动的调节

2. 胎盘的分泌功能

第二节 男性生殖

教学内容

一、 生精作用

二、 内分泌功能

教学要求

了解:睾丸的生精和内分泌功能

附实习和实验目录

一、细胞和基本组织(9学时)

观察标本:

1. 单层柱状上皮(兔小肠,HE, 绘图)

2. 复层扁平上皮(人食道,HE)

3. 变移上皮(兔膀胱,HE)

4.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人气管,HE)

5. 疏松结缔组织铺片(大鼠肠系膜, 偶氮焰红、醛品红染色, 绘图)

6. 疏松结缔组织切片(人胃底粘膜下层,HE)

7. 平滑肌(兔膀胱,HE, 绘图)

8. 骨骼肌(兔,HE)

9. 骨骼肌(兔, 铁苏木精染色)

10. 心肌(人,HE)

11. 心肌(人, 铁苏木精染色) 神经组织

12. 脊髓(人,HE, 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并绘图)

13. 小脑(猫,HE, 找小脑皮质蒲肯野细胞)

14. 大脑(猫,HE, 找大脑皮质锥体细胞)

15. 坐骨神经(猫,HE)

二、解剖学部分(12学时)

运动系统

(一) 躯干骨及其连结

1. 椎骨的形态特征、寰椎-枢椎、骶骨、尾骨。

2. 胸骨、肋骨。

3. 脊柱的连结及整体观。

4. 胸廓。

(二) 颅骨及其连结

1. 颅骨的组成;示教筛骨、蝶骨和颞骨。

2. 颅的整体观;颅底(内面观、外面观) 。

(三) 四肢骨及其连结

1 四肢骨的组成。

2 肩、肘、腕、髋、膝、踝关节的主要结构特点。

3 骨盆。

内脏学

(一) 消化系统及腹膜

1 消化管的组成; 胃、十二指肠;空回肠与大肠的区别;直肠粘膜的形态特征。

2 肝、胰 的形态和输胆管道。

3 腹膜、腹膜腔、腹膜主要形成物。

(二) 呼吸系统

1 呼吸道的组成; 鼻腔及鼻旁窦;气管和支气管。

2 肺的形态;胸膜及胸膜腔;肺及胸膜的体表投影。

(三) 泌尿生殖系统

1.肾的形态和结构(额状切面特点) ;膀胱、输尿管。

2.男女性生殖器的组成

男:睾丸及其鞘膜;输精管道的组成;男性尿道、前列腺、精囊。

女:卵巢、输卵管;子宫的形态和分部;子宫的固定装置;阴道穹窿。

脉管系统

1. 心的形态,各腔及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

2. 体、肺循环的动脉

3. 静脉及淋巴系统

神经系统

1. 脊髓和脑干外形:脊髓外形及脊髓与椎管的关系。脑干的组成;延髓、脑桥、中脑的外形。

2. 小脑、间脑和端脑的外形:小脑的外形;小脑的分叶;小脑扁桃体。间脑的组成;背侧丘脑,下丘脑,内、外侧膝状体。端脑(大脑半球) 的主要沟、回、分叶、主要机能区的定位。

3. 脑、脊髓的被膜,血管

三、生理学部分(15学时)

1.神经肌肉标本

肌肉收缩

神经干上的动作电位,神经传导速度

3. 反射弧的分析

4. 瞳孔对光反射、眼的调节反射

5.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血型鉴定

6.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体表心电图的记录

7. 心脏灌流

8. 动脉血压调节

9. 肺通气功能

10. 尿生成实验

11. 神经组织中神经递质的释放

12. 食物中枢的演示肺

二、教学建议

1、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抗原物质的种类、特性;以及机体免疫系统与抗原物质作用产生免疫应答的规律、免疫应答的生理和病理效应、免疫学技术应用等内容的一门学科。医学免疫学从早期微生物学的抗感染免疫开始,现已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其研究领域也早已超出抗感染免疫范畴,而涉及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如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移植免疫、肿瘤免疫等。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只涉及基础免疫学理论;临床免疫学部分只涉及超敏反应有关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并力争用所学知识去理解、联系临床问题。

2、教学环节及教学方式

本课程是以远程教学形式进行教学,结合本课程实践性强和学生基本为中学数学教师的特点,应以“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实施教学,教学形式以“自学、现实课堂辅导、网上学习和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提倡“研讨式”教学。通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面授指导、实际训练、形成性考核完成教学环节。

第三章 人体各主要系统的解剖(16学时)

第一节 概述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 神经系统

、皮肤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2014-03-04)

第一部分: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1学时)

教学内容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及与医药科学的关系。

教学要求

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章 细胞和基本组织(6学时)

第一节 细胞

教学内容

一、 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二、 细胞的增殖

教学要求

掌握: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

第二节 基本组织

教学内容

一、 上皮组织

二、 结缔组织

三、 肌组织

四、 神经组织

教学要求

掌握:

1. 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及功能;

2. 骨骼肌、心肌形态结构特点;

3. 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化学性突触的光、电镜下结构;

熟悉:

1. 各种上皮细胞的的结构特点、主要分布与功能;

2. 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与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结构特点和功能;

了解:

1.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和腺上皮;

2.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

3. 平滑肌的形态结构特点;

4. 神经元的分类、神经纤维分类、神经末梢的分类和功能;

第三章 人体各主要系统的解剖(16学时)

第一节 概述

教学内容

人体的解剖方位及术语

教学要求

掌握:人体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等解剖学术语

第二节运动系统

教学内容

一、 骨与骨连接

二、 肌

教学要求

掌握:

1. 骨的构造、分类和功能;

2. 关节的基本结构;骨骼的分部与组成;

了解:

1.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2. 躯干骨及其连接、四肢骨及其连接;

3. 肌的形态与功能、全身肌的分布。

第三节消化系统

教学内容

一、 消化管

二、 消化腺

三、 腹膜

教学要求

掌握:

1.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2. 肝的位置;

3. 胰的位置、分部;

熟悉:

1. 消化管各段的解剖和组织特点;

2. 肝的大体形态、肝小叶的形态特点及输胆管道;

3. 腹膜的概念

第四节 呼吸系统

教学内容

一、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组织结构

二、 胸膜和胸膜腔

三、 纵隔

教学要求

掌握:

1. 呼吸系统的组成;

2. 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的概念;

3. 鼻旁窦的名称;

4. 左、右主支气管的特点;

5. 肺的形态、位置、分叶;

6. 胸膜、胸膜腔、纵隔的概念

了解:喉的结构、肺的组织结构特点

第五节泌尿系统

教学内容

一、 肾

二、 输尿管、膀胱、尿道

教学要求

掌握:

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肾的形态和位置,肾单位的组织结构

3.输尿管的走行、膀胱的位置和功能

了解:尿道的形态特点

第六节 生殖系统

教学内容

一、 男性生殖器

二、 女性生殖器

教学要求

了解:

1. 生殖系统的组成、功能;

2. 男性生殖器及女性生殖器的特点

第七节 循环系统

教学内容

一、 心、血管系统

二、 淋巴系统

教学要求

掌握:

1. 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组成、功能;

2. 体循环、肺循环的概念;

3. 心的形态、位置;

4. 心腔的结构和瓣膜的功能;

熟悉:

1. 心的传导系统;

2. 血管的种类与组织结构;

3.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静脉组成、淋巴系统;

了解:心壁的结构

第八节 神经系统

教学内容

一、 脊髓和脊神经

二、 脑和脑神经

三、 自主神经系统

四、 感觉传导通路

五、 运动传导通路

六、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脑脊液和脑屏障

教学要求

掌握:

1. 神经系统的组成;

2.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3. 脊神经的组成和成分及分布;

4. 脑的分部;

5. 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的概念;

6. 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胞体的所在部位和它们的连接方式;

7. 副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胞体的所在部位;

8. 躯干四肢痛、温、触觉传导通路;

9. 躯干四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10.锥体系的组成和功能

熟悉:

1. 脑神经的名称和序号;

2.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脊液的循环、脑屏障的概念;

了解:

1. 脊髓的内部结构;

2. 脊神经的分布;脑神经的分布;

3.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4. 锥体外系;

5. 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通路;

第九节皮肤

教学内容

皮肤的组织结构特点和附属器

教学要求

了解:皮肤的组织结构和附属器

第四章人的基本生理功能(6学时)

第一节细胞的生理功能

教学内容

一、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二、 细胞膜受体

三、 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四、 骨骼肌的兴奋和收缩

教学要求

掌握:

一、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

二、 刺激、兴奋、刺激阈和兴奋性的概念

三、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四、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熟悉:

一、 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播

二、 前负荷、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了解:

一、 细胞膜受体的概念;

二、 兴奋的引起和阈电位;

第二节生理功能的调节

教学内容

一、 神经调节

二、 体液调节

三、 自身调节

四、 内环境与稳态

五、 反馈概念

教学要求

掌握:

1. 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

2. 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重要意义

熟悉:

1.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2. 反馈的概念

第五章血液(4学时)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教学内容

一、 血液组成

二、 血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三、 血液的理化特性

教学要求

掌握:

1.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2. 血浆渗透压的组成,正常值及作用;血液的pH 值 了解:

1. 体液分布概况;

第二节血细胞的形态和生理

教学内容

一、 红细胞

二、 白细胞

三、 血小板

教学要求

掌握: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正常值和生理功能; 了解: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与破坏

第三节血液凝固和止血

教学内容

一、 血液凝固

二、 体内抗凝血作用

三、 体外延缓或促进凝血过程

四、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教学要求

掌握:

1. 凝血过程;

2. 纤维蛋白溶解及生理意义

了解:

1. 生理性止血

2. 抗凝和促凝的因素

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

教学内容

一、 血型和红细胞凝集

二、 输血的原则

教学要求

掌握:ABO 血型系统

了解:

1. Rh血型系统

2. 输血的原则

第六章循环系统生理(10学时)

第一节 心脏生理

教学内容

一、 心的泵血功能

二、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三、 心肌的生理特性

四、 体表心电图

教学要求

掌握:

1. 心动周期的概念;

2. 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

3. 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心脏瓣膜的活动

4.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5. 期前收缩及代偿间歇产生的原理

6. 特殊传导系统的组成

7. 兴奋在心脏中的传导途径

熟悉:

1. 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的概念

2. 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3. 自动节律性

4. 心电图各波的意义

了解:

1. 心率及其对心动周期的影响

2. 心脏作功的概念和心功能储备的概念

3.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

第二节 血管生理

教学内容

一、 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二、 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三、 微循环

四、 组织液的生成及淋巴循环

教学要求

掌握:

1. 动脉血压的概念、正常值、生理变异、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

2. 动脉血压相对恒定及其生理意义

3. 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机制及影响因素

熟悉:

1. 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 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的关系

3. 静脉血流及影响因素

了解:

1. 各类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2. 微循环的组成、血流通路和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教学内容

一、 神经调节

二、 体液调节

教学要求

掌握:

1. 心脏的神经支配(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作用、递质和受体)

2. 血管的神经支配(交感缩血管神经的作用、递质和受体)

3. 压力感受性反射

熟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

了解:

1. 心血管中枢;

2. 化学感受器反射;

第四节血量的调节

教学内容

血量及其调节

教学要求

掌握:血量

了解:血量的调节

第五节器官循环

教学内容

一、 冠状循环

二、 脑循环

教学要求

掌握:冠状循环的血流特点及血流量的调节

了解:血-脑脊液屏障、血-脑屏障

第七章呼吸生理(6学时)

第一节概述

教学内容

一、 呼吸的概念

二、 呼吸的过程

教学要求

掌握:呼吸的概念;呼吸的三个环节;

第二节 肺通气

教学内容

一、 肺通气的动力

二、 肺通气的阻力

三、 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教学要求

掌握: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最大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无效腔)的概念

熟悉:

1. 胸内压的形成及变化

2. 弹性阻力与顺应性及非弹性阻力

3. 肺容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机能余气量、余气量、肺总容量)的概念

了解:

1. 胸膜腔

2. 呼吸肌、呼吸运动及肺通气的动力

3. 平静呼吸和加强呼吸时胸廓运动的特点

第三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教学内容

一、 气体交换

二、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教学要求

掌握:

1. 气体交换过程

2. 氧的化学结合

熟悉: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呼吸膜、通气/血流比值)

了解:二氧化碳化学结合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教学内容

一、 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

二、 呼吸调节

掌握:呼吸的化学性反射调节(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及氢离子浓度变化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影响途径及意义)

了解:

1. 呼吸中枢的概念, 延髓呼吸中枢的重要性及高级中枢的作用

2. 肺牵张反射的概念

3.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第八章消化系统生理(6学时)

第一节 概述

教学内容

一、 消化、吸收的概念和消化的方式

二、 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三、 消化腺及其分泌

四、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教学要求

掌握: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了解:

1. 消化的方式

2. 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3. 消化道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第二节 消化道的运动

教学内容

一、 咀嚼和吞咽

二、 胃的运动

三、 小肠的运动

四、 大肠的运动

教学要求

掌握:

1. 胃的运动形式

2. 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了解:

1. 咀嚼、吞咽、呕吐

2. 小肠的运动形式

第三节 消化液的分泌

教学内容

一、 唾液

二、 胃液

三、 胰液

四、 胆汁

五、 小肠液

教学要求

掌握:胃液、胰液、胆汁的成分和作用

熟悉:胃液、胰液和胆汁分泌的调节

了解:唾液和小肠液的分泌

第四节 吸收

教学内容

一、 吸收部位

二、 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学要求

掌握:

1. 小肠在吸收中的重要作用;

2. 糖、蛋白质、脂肪的吸收形式和途径

第九章能量代谢与体温(4学时)

第一节能量代谢

教学内容

一、 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二、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三、 基础代谢率

教学要求

掌握:基础代谢率概念

熟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第二节正常体温及其波动

教学内容

一、 体温及其相对稳定的意义

二、 体温的正常波动

教学要求

了解:正常体温及其波动范围

第三节体温调节

教学内容

一、 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

二、 温度感受器

三、 体温调节中枢

教学要求

熟悉:体温调节过程

了解: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

第十章尿的生成与排出(7学时)

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与血液供应

教学内容

一、 肾的功能解剖

二、 肾的血液循环及其功能特点

教学要求

掌握:肾脏的血液循环特征

了解:肾脏的结构特征

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

教学内容

一、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二、 肾小管、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教学要求

掌握:

1. 肾小球的滤过机能(肾小球滤过率、滤过膜的通透性、有效滤过压及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2. 肾小管的机能(主动和被动转运,电解质和水的重吸收与排泄,葡萄糖的重吸收,葡萄糖肾阈)

了解: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

第三节 肾的浓缩和稀释功能

教学内容

尿液浓缩的结构基础

教学要求

了解:尿液的浓缩与稀释

第四节 肾对机体水盐代谢的调节

教学内容

一、 肾在保持水平衡中的作用

二、 肾在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中的作用

教学要求

掌握: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作用和分泌调节

第五节 尿的排放

教学内容

一、 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

二、 排尿过程

教学要求

了解:排尿反射

第十一章神经系统(12学时)

第一节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教学内容

一、 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二、 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三、 神经递质

教学要求

掌握:

1. 神经递质的概念和种类;

2. 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

3.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方式及特点

了解:

1. 神经纤维传导特性;

2. 神经纤维的分类;

第二节 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教学内容

一、 反射中枢

二、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三、 中枢兴奋

四、 中枢抑制

教学要求

掌握: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组成

了解: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和抑制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教学内容

一、 丘脑的感觉功能

二、 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定位

三、 内脏感觉与痛觉

教学要求

掌握:特异性投射系统及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了解:

1. 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2. 牵涉痛的概念及意义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躯体运动功能

教学内容

一、 脊髓的躯体运动功能

二、 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三、 小脑的躯体运动功能

四、 基底神经节的躯体运动功能

五、 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教学要求

掌握:脊休克、腱反射及肌紧张的形成

了解:

1. 脑干的抑制区和易化区;

2. 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

3. 锥体系及锥体外系的功能;

4. 脑干对姿势反射的调节;

5. 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6. 大脑皮层运动区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教学内容

一、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

二、 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三、 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四、 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五、 大脑皮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教学内容

掌握:植物性神经系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及其受体 了解:

1.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2. 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

教学内容

一、 条件反射

二、 学习与记忆

三、 大脑皮质的电活动

四、 睡眠

教学要求

掌握:

1. 条件反射的概念、形成和意义

2.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

了解:脑电图的基本波形

第十二章感觉器官(4学时)

第一节概述

教学内容

一、 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二、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教学要求

了解:

1.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和分类

2.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第二节 视觉器官—眼

教学内容

眼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要求

掌握:

1. 眼球壁分层和特点;

2. 眼球内容物的组成及特点;

3. 房水形成及循环途径;瞳孔的调节;

4. 眼的折光和调节异常及矫正

了解:

1. 眼的辅助装置;

2. 眼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的功能;

第三节 位听觉器官—耳

教学内容

耳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要求

了解:

1. 鼓膜的位置、形态

2. 咽鼓管的特点

3. 耳的听觉和平衡觉功能

第十三章内分泌(6学时)

第一节 激素

教学内容

一、 激素的分类

二、 激素的作用机制

教学要求

掌握:

1. 内分泌系统的概念及生理功能

2. 激素的概念和化学分类

了解:激素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 垂体

教学内容

一、 垂体结构和功能

二、 下丘脑与垂体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教学要求

掌握:

1. 腺垂体分泌的激素

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3. 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

了解:

1. 催乳素的生理作用

2. 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第三节 甲状腺

教学内容

一、 甲状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二、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三、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四、 甲状腺分泌的调节

教学要求

掌握: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熟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活动及其调节。

了解: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储存、释放、运输与代谢

第四节 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 细胞

教学内容

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 3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教学要求

了解: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 3的生理作用

第五节 肾上腺

教学内容

一、 肾上腺皮质

二、 肾上腺髓质

教学要求

掌握:糖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熟悉:盐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了解: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第六节 胰岛

教学内容

一、 胰岛的形态与结构

二、 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三、 胰高血糖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教学要求

掌握: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了解: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第十四章生殖(2学时)

第一节女性生殖

教学内容

一、 卵巢的功能

二、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三、 卵巢功能和月经周期激素分泌的调节

四、 妊娠与分娩

教学要求

掌握:

1. 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2.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熟悉:卵泡的发育、成熟与排卵

了解:

1.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及其活动的调节

2. 胎盘的分泌功能

第二节 男性生殖

教学内容

一、 生精作用

二、 内分泌功能

教学要求

了解:睾丸的生精和内分泌功能

附实习和实验目录

一、细胞和基本组织(9学时)

观察标本:

1. 单层柱状上皮(兔小肠,HE, 绘图)

2. 复层扁平上皮(人食道,HE)

3. 变移上皮(兔膀胱,HE)

4.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人气管,HE)

5. 疏松结缔组织铺片(大鼠肠系膜, 偶氮焰红、醛品红染色, 绘图)

6. 疏松结缔组织切片(人胃底粘膜下层,HE)

7. 平滑肌(兔膀胱,HE, 绘图)

8. 骨骼肌(兔,HE)

9. 骨骼肌(兔, 铁苏木精染色)

10. 心肌(人,HE)

11. 心肌(人, 铁苏木精染色) 神经组织

12. 脊髓(人,HE, 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并绘图)

13. 小脑(猫,HE, 找小脑皮质蒲肯野细胞)

14. 大脑(猫,HE, 找大脑皮质锥体细胞)

15. 坐骨神经(猫,HE)

二、解剖学部分(12学时)

运动系统

(一) 躯干骨及其连结

1. 椎骨的形态特征、寰椎-枢椎、骶骨、尾骨。

2. 胸骨、肋骨。

3. 脊柱的连结及整体观。

4. 胸廓。

(二) 颅骨及其连结

1. 颅骨的组成;示教筛骨、蝶骨和颞骨。

2. 颅的整体观;颅底(内面观、外面观) 。

(三) 四肢骨及其连结

1 四肢骨的组成。

2 肩、肘、腕、髋、膝、踝关节的主要结构特点。

3 骨盆。

内脏学

(一) 消化系统及腹膜

1 消化管的组成; 胃、十二指肠;空回肠与大肠的区别;直肠粘膜的形态特征。

2 肝、胰 的形态和输胆管道。

3 腹膜、腹膜腔、腹膜主要形成物。

(二) 呼吸系统

1 呼吸道的组成; 鼻腔及鼻旁窦;气管和支气管。

2 肺的形态;胸膜及胸膜腔;肺及胸膜的体表投影。

(三) 泌尿生殖系统

1.肾的形态和结构(额状切面特点) ;膀胱、输尿管。

2.男女性生殖器的组成

男:睾丸及其鞘膜;输精管道的组成;男性尿道、前列腺、精囊。

女:卵巢、输卵管;子宫的形态和分部;子宫的固定装置;阴道穹窿。

脉管系统

1. 心的形态,各腔及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

2. 体、肺循环的动脉

3. 静脉及淋巴系统

神经系统

1. 脊髓和脑干外形:脊髓外形及脊髓与椎管的关系。脑干的组成;延髓、脑桥、中脑的外形。

2. 小脑、间脑和端脑的外形:小脑的外形;小脑的分叶;小脑扁桃体。间脑的组成;背侧丘脑,下丘脑,内、外侧膝状体。端脑(大脑半球) 的主要沟、回、分叶、主要机能区的定位。

3. 脑、脊髓的被膜,血管

三、生理学部分(15学时)

1.神经肌肉标本

肌肉收缩

神经干上的动作电位,神经传导速度

3. 反射弧的分析

4. 瞳孔对光反射、眼的调节反射

5.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血型鉴定

6.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体表心电图的记录

7. 心脏灌流

8. 动脉血压调节

9. 肺通气功能

10. 尿生成实验

11. 神经组织中神经递质的释放

12. 食物中枢的演示肺

二、教学建议

1、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抗原物质的种类、特性;以及机体免疫系统与抗原物质作用产生免疫应答的规律、免疫应答的生理和病理效应、免疫学技术应用等内容的一门学科。医学免疫学从早期微生物学的抗感染免疫开始,现已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其研究领域也早已超出抗感染免疫范畴,而涉及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如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移植免疫、肿瘤免疫等。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只涉及基础免疫学理论;临床免疫学部分只涉及超敏反应有关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并力争用所学知识去理解、联系临床问题。

2、教学环节及教学方式

本课程是以远程教学形式进行教学,结合本课程实践性强和学生基本为中学数学教师的特点,应以“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实施教学,教学形式以“自学、现实课堂辅导、网上学习和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提倡“研讨式”教学。通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面授指导、实际训练、形成性考核完成教学环节。


相关文章

  • 动物组织及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 动物组织及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动物组织及解剖学(Tissues and anatomy of animal) 课程编码:1313184213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数:42 课内实验时数:18 学分:2.5 开课单位:生命科 ...查看


  • 局部解剖学大纲2015
  • **** 大 学 局部解剖学 教学大纲 Regional Anatomy (供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及其它医学类专业使用) ***学院审定 ****教务处批准统一印发 二0一五年一月 一.课程目标 1.课程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l ...查看


  • PBL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中应用[论文]
  • PBL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 [摘要]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学习临床学科的基础课程.解剖学名词多.内容繁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足以应对当今的生活和学习需求.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困扰教师 ...查看


  • 高校_艺用人体解剖_教学方法初探_孙静
  • 2014年1月 第11卷第1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an.2014Vol.11No.1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高校 ...查看


  • 局部解剖学 教学大纲
  •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第七版) (供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使用) 前 言 局部解剖学regional anatomy是在人体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人体各局部由浅入深的组成结构.形态特点及其层次和毗邻关系的解剖 ...查看


  • 如何在见习课中加强非影像专业学生的断层影像思维能力
  • 3136 2. 2. 4 腹部按摩 可定时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 每次约15m in, 2次/d-3次/d, 或用小茴香.芒硝腹部热敷. 2. 2. 5 对腹胀明显者 可放置胃管行持续胃肠减压, 及时排 件的发展, 无创正压通气现已成为家庭机 ...查看


  • 眼科学解剖基础教学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眼科学解剖基础教学 作者:吴葛玮 关莹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3期 摘要:眼科解剖学教学是眼科的重要基础,但是眼科局部解剖精细复杂,检查设备特殊,具有讲解困难 ...查看


  • 1.人体解剖学_课程标准
  • <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 所属系部:基础医学部 适用专业:护理系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结构的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任务是揭示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和 ...查看


  • 关于医用素描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 摘要:医学院校学生对学习系统解剖学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结合医用素描教学实际情况,从系统解剖学和素描原理及描绘现实中人体现象的技巧和方法入手,通过医用素描对人体的整体结构.面和明暗的关系.界标.肌肉.骨骼五部分的讲解,让学生快速的将素描艺 ...查看


  • 皮内注射术和皮下注射术的护理解剖学原理
  • 316 解剖学研究年第卷第期代表对病例进行分析.剖析发言,找出各病例与解剖知识结构相关的问题,最后所有实习结束时统计出抽考的准确率:②理论考试:笔试,增加临床灵活运用方面的试题,考毕根据所有学生成绩的实习统计和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3.2激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