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张爱玲小说

浅论张爱玲小说“苍凉感”的美学蕴涵

摘要:张爱玲以其中女性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世间的华丽与苍凉、繁华与落寞,无不体现

出一种苍凉的美学韵味。“苍凉感”已经成为了她在写作上自觉的审美诉求。它不是主流意识上的“真、善、美”,但是却是张爱玲自己独特的“真、善、美”。“苍凉感”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具有美的回味、表达人生素朴并且使作品完满的重任。因而,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追求苍凉感的美学底蕴已经成为了她自觉的创作策略。

关键词:张爱玲 “苍凉感” 小说创作 美学诉求

张爱玲小说里的世界是一个浮华的世界,这个世界既有都市的旖旎繁华,也有末日的狂欢和芜杂。张爱玲的一支笔执著地用浓墨重彩描画着这个浮华世界中的红男绿女,写他们的声色犬马,写他们的婚恋家庭,写他们纷纷扰扰的人生。然而,张爱玲一面又用这支笔毫不留情的打破穿透这个繁华的表层,直抵它暗淡破败的内核,尽显它苍凉的底色。“苍凉”正是张爱玲小说最真实的况味。张爱玲的坎坷身世为许多人所熟知。生于末世的大家庭,由于父母的婚姻悲剧和家庭的变故,童年时期失落于家庭;时代的变迁,家庭的衰微,使她又与家庭一同失落于时代。这样过早的阅历人事变换和时世沧桑,张爱玲的精神家园也是苍凉的。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她不仅在题材的选择、情节发展、人物刻画方面,表现了饮食男女、个人际遇、纷繁家事、平凡人生生活中真实,传达出对人性悲凉无力的洞悉,而且她还在艺术表现技巧上尽可能的表达了彻底和无可救赎的悲凉感。正如夏志清先生所评论的:“张爱玲一方面有乔叟式享受人生乐趣的胸怀,可在观

①察人生处境的这方面,她的态度又是老练的带有悲剧感的。”这也就是说“苍凉”

不仅来自作者书写的外在的世界本身,而且更来自于作者自己的精神家园,它是作者创作的一种主体风格,是作者人生观和创作上美学追求的外在彰显。而本文正试图通过张爱玲的小说,分析和把握作者深藏在“苍凉感”中的美学蕴涵。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没有一个好的光明的结局:七巧戴上沉重的黄金枷锁,扭曲地孤独的过了一世,临死的时候也还要拉上几个陪葬;美丽的川嫦在躺在病床上苦涩地体味着父母的自私,悲哀着爱情的消失,最终唯凋

逝而已;白流苏虽然最终成为了名正言顺的范太太,“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细读来,《倾城之恋》也不过讲的只是一个女人悲凉的命运而已。无疑,她们的结局都是带有悲剧性的,而且张爱玲的小说也是带有悲剧意味的,但是她小说的美学风格却又不能够定位为严格意义上的悲剧。悲剧能够唤起崇高,人们能够从悲剧中汲取一种向上和进取的力量,而这显然是张爱玲的小说所不能做到的。张爱玲在小说中诉说的苍凉人生,虽然也令人惊惧,令人叹息,但“绝不能像古典任务那样有持续的崇高情感或热情的尽量发挥”②,她笔下的人物,尽管都没有

4,好结果,但总是些“疲乏、苟且、浑身小智小慧的人,担当不了悲剧的角色”○

因而张爱玲小说中的“苍凉感”是具有悲剧意味、悲剧色彩的,但非纯正的悲剧的,它虽不具有古典悲剧中的崇高的美学价值,但是却蕴涵着作者个人独特的美学定位。

一、“美是悲哀的”

张爱玲对自己的创作有着清醒的认识,她在《自己的文章》中说“我的作品里缺少力”,但“力是快乐的,美却是悲哀的”,她“喜欢悲壮”,但“更喜欢苍凉”。③在这里她将“美”定位为“悲哀的”,而“苍凉”正是作者的美学观在作品里的具体的体现。

张爱玲在很小的童年时期就接触了中国的古典文学,而且一生都盛赞《红楼梦》、《金瓶梅》等古典小说。在她的创作中可以很明显的见到它们对她的影响,特别是在她最初的一些小说,如《沉香屑——第一炉香》这种传统小说的印迹特别的明显。这种以传统的审美原则的审美趣味在一定程度上是深入其骨髓的,例如她在《中国人的宗教》中说过:“中国文学里弥漫这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质细节上,它得到欢悦——因此《金瓶梅》、《红楼梦》仔仔细细开出整桌菜单,毫无倦意,不为什么就因为喜欢——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

④悲观,一切对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她洞察到主题的虚无、细节的华美,

由此形成一种参差的对比,这个正是她自己的写作风格,同时也是她自己的美学观点,虽然虚无、悲哀,在艺术上却是美的。她深深的喜爱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那一点华丽,但是仅仅是那么的一点华丽热闹却是不能满足她的,她所注重的是当华丽和热闹消逝之后所剩下的满目荒凉。对于这种审美上的偏好,她明确的说“美却是悲哀的”,而且美与悲哀“两者不能独立存在”,在这里她将美与悲哀

联系在一起:美表达的是悲哀,而悲哀必然会引起美的回味。

无疑,张爱玲的小说是华丽的。对于女人的衣饰物,对房间的摆设,还有对那一个个意蕴隽永的意象,她永远不会吝惜笔墨和心思,色彩也用得极其的绚丽。比如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有这样的一段:“姑母家的花园不过是一个长方形的草坪,四周绕着矮矮的白石万字栏杆,栏杆外就是一片荒山。这院子仿佛是乱山中凭空擎出的一只进色漆托盘。院子里也有一排修剪得齐齐整整的常青树,疏疏落落两个花床,种着艳丽的英国玫瑰,都是布置得严谨不顾,一丝不乱,就像漆盘上淡淡的工笔彩绘。草坪一角,栽了一棵小小的杜鹃花。正在开着,花朵粉里略带些黄,是鲜亮的虾子黄。墙里的春天,不过是虚应个景儿。谁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墙里的春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杜鹃花外面,就是那浓蓝的海,海里泊着白色的大船。”小说起首就不惜费了一番笔墨做细致的景物描写,然而用意却不单纯在景物上,她要让“色彩的强烈对照给与观者一种眩晕的不真实的感觉——处处都是对照,各种不调和的地方背景,时代氛围,全是硬生生的给搀揉在一起,造成一种奇幻的境界。”只不过这些华丽都是靠细节装扮起来的,而这个华丽世界中的生活却是那样的虚伪、琐碎、自私、乃至残忍。这样的一种参差的对比,尽显示出华丽背后的苍凉的底色,于是那个华美的世界的美也就显示出一种悲哀来。

张爱玲曾经引用《诗经》中的一首伤感诗《柏舟》来譬喻她自己作品表现的苍凉情调:“无奈我所写的悲哀往往属于‘如匪浣衣’的一种。„„那一个譬喻,我尤其喜欢。堆在盆边的脏衣服的气味,恐怕不是男性读者们所能领略的吧?那种杂乱不洁的,壅塞的忧伤„„。”⑤苍凉、悲哀,却又是有着诗意的美,这正是她心目中诗意的美,同时也成为了她营造苍凉感的一个美学上的意义。

二、苍凉感是“人生素朴的表达”

张爱玲在她论写作的文字中,把自己的小说定位于表现人生素朴的一面、真实的一面。

虽然她的小说题材只限于男女问题,但男女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恣的”,“渗透于人生的全面”。⑥这些生活的小事的述说甚至可以表现人生永恒的一面,因为“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

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安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依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⑦她指出表现凡人小事的作品一点也不亚于优秀的战争与革命作品,从实质上来说,“在情调上(战争与革命作品)我想应当和恋爱是近亲,和恋爱一样放恣的渗透于人生的全面,而对于自己是和谐的”。⑧

她用“苍凉”两个字来概括对于人生素朴的表达。她小说中的人物除了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他们不是英雄,可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他们平凡、庸俗,但确实比较真实,就如张爱玲自己所说的:“他们是软弱的凡人,但究竟是认真的”,虽然没有悲壮、宏大、飞扬,“但有苍凉的启示”。傅雷在一篇著名的评论文章中曾经建议张爱玲“摆脱”“感伤情调”,“或者痛快

⑨成为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把人生剥出一个血淋淋的面目来”,她辩解道:“但

我还是只能这样写。我以为这样写是更真实的。我知道我的作品里缺少力,但既然是个写小说的,就只能尽量表现小说里的力,不能代替他们创造出小说里的力来。而且我相信,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

⑩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在这里她把艺术上对于本质上真的追求和凡人

小事的苍凉感无疑的划上了等号。

三、“苍凉是一种启示”

傅雷在他著名的《论张爱玲》一文,称赞“《金锁记》至少应该应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除此之外,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几篇小说的题材营造的全是“没有波澜的寂寂的死气”,是没有边际的噩梦,在那里“青春、热情、幻想、希望都没有存身的地方。川嫦的卧房,姚先生的家,封锁期的电车车厢,扩大起来便是整个社会。一切之上,还有一点瞧不及的巨手张开着,不知从哪儿重重地压下来,压痛每个人的心房。”在“没有波澜的寂寂的死气”里,人物没有执着,甚至挣扎,只有“卑怯,懦弱,懒惰,虚无”,“没有丝毫意志的努力”,只有“不经战斗的投降”。他认为关键的错误在于作者沉醉于“那种淡漠的贫血的感伤情调”,不能自拔,她不追求“任务演化”或作者自身思想的进步。同样的观点在唐文标的论文《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张爱玲早期小说长论》中说得更加明确,他批评张爱玲只是“趣味主义”地写那个“腐朽、衰败、荒凉”的“死的世界”,而没有加以道德批评。而作品是不可能不含价值判断,

减少道德批判边容易将善恶倒置。

实际上,张爱玲对自己笔下的人物有清醒的道德认识的,她说“柳原和流苏的结局,到底是庸俗”,霓喜“疑忌”,“自私”,她的生活是“人吃畜生的饲料,到底是悲怆的”,然而她是不能“代他们诉怨出气”。其实正是张爱玲没有从单纯的道德或时代的进步的功利主义的角度写作,她的作品才历久不衰、常读常新。

虽然张爱玲的小说并没有一种斩钉截铁的道德扬善,但是她对自己的作品中的苍凉仍然有一种“善”的道德定位——“苍凉是一种启示”。她这种启示并非是实际上道德、政治、宗教、民族角度的善的规劝,而是读者们站在不同的立场所得到的启示感动,它不关乎作家预设的主题,而关乎故事本身叙事的完满,她不是世俗的善,而是作品本身的善。她说:“许多留到现代的伟大作品,原来的主题往往不再被读者注意,因为事过境迁之后,原来的主题早已不使我们感兴趣,倒是随时从故事本身发现了新的启示,使那作品成为永生的。”„„“现代文学作品和过去不同的地方,似乎也就在这一点上,不再那么强调主题,却是让故事自身给它所能给的,而让读者取他所能取得的。”11显然,她心目中,苍凉感也可以担当启示的担子的。

虽然张爱玲写小说和散文,并不大注意到理论,也没有严谨的文艺理论的长篇大论,散见于散文、序、跋和信件中的阐述全是感性的、感悟式的。然而我们经过梳理后,不难看出其中完整脉络:苍凉感具有美的回味、表达人生本质的素朴,同时它由担当着启示各个人生、使作品本身完满的担子,它不是主流意识上的“真善美”,但是却是张爱玲心中的“真善美”,它足以使张爱玲坚守独特的美学追求、美学风格。

四、苍凉显示出一种独特的悲剧意识

张爱玲的 小说多取材于市民社会的家庭生活,具有鲜明的言情特征,把男女之情看作是人之大欲,负载着深刻的人性内容。她把人物之间的感情摩擦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且意味独特,使人可以感觉、可以寻味、可以感悟。在平凡人生生活真实的描摹中,张爱玲以悲凉为主调,孕古典于现代,用融化古今的艺术手法,唱出了“乱世哀歌”的苍凉、悲怆、无奈和挣扎,隐约透出了张爱玲对美的人性追求和对人性毁灭的悲哀,传达出了张爱玲独特的悲剧意识。

出生于满清官宦世家的张爱玲,对于朝代更迭之间一个古老文明走向毁灭,

有一种迫在眉睫的恐惧,更有一种洞烛机先的预言。在世纪的中叶就透露出了末世的“荒凉”,张爱玲悲叹道:“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的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都要成为过去”,在这里“人们只是感觉日常的一切有点儿不对,不对到恐怖的程度。人是生活于一个世代里的,可是这时代却在影子似的沉没下去,人觉得自己是被抛弃了。”12这种哀叹其实已经不是一种对人生景况既清醒又迷惘的认识,而是一种根植于意识深处的生存体验、悲剧感受了。

我们读张爱玲的小说,在写庸常男女之间的纠葛、大的悲愁和小的计算之下,在她落笔精微而处处生彩的笔锋间,隐约可见一种史记笔,一种“上穷碧落下黄泉”的“人间世”的况味,这一点容易被人忽略,但却是她的作品最耐人寻味的地方。读《倾城之恋》,范柳原指着海边那段班驳的灰墙说的那段话:“这堵墙,不知道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地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塌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再在这墙根下遇见„„流苏,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在香港轰炸的夜晚,流苏和范柳原在一片荒芜废墟间拥被度夜,这堵墙的意象再一次出现。有了这堵墙,张爱玲在男女主人公各怀心绪、缠绵的爱恋纠葛中便托出了一个大的背景,使得终篇那段“伟岸”的文字有了依托:“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人生是如此无常,命运是如此的不可知,而在对因果的探问中表达了悲凉的宿命意识。《倾城之恋》这个故事本身何尝不是一个比喻:在文明倾覆后,只有情是真的;但是当人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摆在面前的时候,情又是空的、虚的。人就是生活在这样悖论般的自相矛盾的生活中。

这一切又与西方现代主义作家对人生的悲凉的看法不谋而合。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使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充满了失去自我的悲哀、寻找自我的苦恼以及走投无路的绝望情绪。从这一点上看张爱玲的小说,的确已经超越了人生感悟的层次,涉及到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思考。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张爱玲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封锁》。

《封锁》是一个张爱玲式的启示,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更为深刻的象征。《封锁》完全撇开了时代因素,而写出另外一个纯然的“真空”状态的人性世界。在《封锁》之中那个提纯了现实厉害冲突的空间里,综桢和翠远两个一直戴着面

具的人,麻木了内心欲望和空虚的人,居然也互诉衷肠、情动于衷了。然而在很快就解除了的封锁之后,刚刚开放内心和复归人性的那一个刹那,只不过是一场不尽情里的梦。两人迅速回到现实重归于陌路。这就是人世的生存常态:人生仿佛是一个更为持久的封锁;人类只是被一只巨大的惯性带着活着。这样的人生的底色是苍凉的,这种苍凉正显示出张爱玲那种独特的悲剧意识。

① ②

③ ④

⑥ ⑦

⑨ ⑩ 11 12

浅论张爱玲小说“苍凉感”的美学蕴涵

摘要:张爱玲以其中女性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世间的华丽与苍凉、繁华与落寞,无不体现

出一种苍凉的美学韵味。“苍凉感”已经成为了她在写作上自觉的审美诉求。它不是主流意识上的“真、善、美”,但是却是张爱玲自己独特的“真、善、美”。“苍凉感”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具有美的回味、表达人生素朴并且使作品完满的重任。因而,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追求苍凉感的美学底蕴已经成为了她自觉的创作策略。

关键词:张爱玲 “苍凉感” 小说创作 美学诉求

张爱玲小说里的世界是一个浮华的世界,这个世界既有都市的旖旎繁华,也有末日的狂欢和芜杂。张爱玲的一支笔执著地用浓墨重彩描画着这个浮华世界中的红男绿女,写他们的声色犬马,写他们的婚恋家庭,写他们纷纷扰扰的人生。然而,张爱玲一面又用这支笔毫不留情的打破穿透这个繁华的表层,直抵它暗淡破败的内核,尽显它苍凉的底色。“苍凉”正是张爱玲小说最真实的况味。张爱玲的坎坷身世为许多人所熟知。生于末世的大家庭,由于父母的婚姻悲剧和家庭的变故,童年时期失落于家庭;时代的变迁,家庭的衰微,使她又与家庭一同失落于时代。这样过早的阅历人事变换和时世沧桑,张爱玲的精神家园也是苍凉的。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她不仅在题材的选择、情节发展、人物刻画方面,表现了饮食男女、个人际遇、纷繁家事、平凡人生生活中真实,传达出对人性悲凉无力的洞悉,而且她还在艺术表现技巧上尽可能的表达了彻底和无可救赎的悲凉感。正如夏志清先生所评论的:“张爱玲一方面有乔叟式享受人生乐趣的胸怀,可在观

①察人生处境的这方面,她的态度又是老练的带有悲剧感的。”这也就是说“苍凉”

不仅来自作者书写的外在的世界本身,而且更来自于作者自己的精神家园,它是作者创作的一种主体风格,是作者人生观和创作上美学追求的外在彰显。而本文正试图通过张爱玲的小说,分析和把握作者深藏在“苍凉感”中的美学蕴涵。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没有一个好的光明的结局:七巧戴上沉重的黄金枷锁,扭曲地孤独的过了一世,临死的时候也还要拉上几个陪葬;美丽的川嫦在躺在病床上苦涩地体味着父母的自私,悲哀着爱情的消失,最终唯凋

逝而已;白流苏虽然最终成为了名正言顺的范太太,“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细读来,《倾城之恋》也不过讲的只是一个女人悲凉的命运而已。无疑,她们的结局都是带有悲剧性的,而且张爱玲的小说也是带有悲剧意味的,但是她小说的美学风格却又不能够定位为严格意义上的悲剧。悲剧能够唤起崇高,人们能够从悲剧中汲取一种向上和进取的力量,而这显然是张爱玲的小说所不能做到的。张爱玲在小说中诉说的苍凉人生,虽然也令人惊惧,令人叹息,但“绝不能像古典任务那样有持续的崇高情感或热情的尽量发挥”②,她笔下的人物,尽管都没有

4,好结果,但总是些“疲乏、苟且、浑身小智小慧的人,担当不了悲剧的角色”○

因而张爱玲小说中的“苍凉感”是具有悲剧意味、悲剧色彩的,但非纯正的悲剧的,它虽不具有古典悲剧中的崇高的美学价值,但是却蕴涵着作者个人独特的美学定位。

一、“美是悲哀的”

张爱玲对自己的创作有着清醒的认识,她在《自己的文章》中说“我的作品里缺少力”,但“力是快乐的,美却是悲哀的”,她“喜欢悲壮”,但“更喜欢苍凉”。③在这里她将“美”定位为“悲哀的”,而“苍凉”正是作者的美学观在作品里的具体的体现。

张爱玲在很小的童年时期就接触了中国的古典文学,而且一生都盛赞《红楼梦》、《金瓶梅》等古典小说。在她的创作中可以很明显的见到它们对她的影响,特别是在她最初的一些小说,如《沉香屑——第一炉香》这种传统小说的印迹特别的明显。这种以传统的审美原则的审美趣味在一定程度上是深入其骨髓的,例如她在《中国人的宗教》中说过:“中国文学里弥漫这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质细节上,它得到欢悦——因此《金瓶梅》、《红楼梦》仔仔细细开出整桌菜单,毫无倦意,不为什么就因为喜欢——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

④悲观,一切对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她洞察到主题的虚无、细节的华美,

由此形成一种参差的对比,这个正是她自己的写作风格,同时也是她自己的美学观点,虽然虚无、悲哀,在艺术上却是美的。她深深的喜爱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那一点华丽,但是仅仅是那么的一点华丽热闹却是不能满足她的,她所注重的是当华丽和热闹消逝之后所剩下的满目荒凉。对于这种审美上的偏好,她明确的说“美却是悲哀的”,而且美与悲哀“两者不能独立存在”,在这里她将美与悲哀

联系在一起:美表达的是悲哀,而悲哀必然会引起美的回味。

无疑,张爱玲的小说是华丽的。对于女人的衣饰物,对房间的摆设,还有对那一个个意蕴隽永的意象,她永远不会吝惜笔墨和心思,色彩也用得极其的绚丽。比如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有这样的一段:“姑母家的花园不过是一个长方形的草坪,四周绕着矮矮的白石万字栏杆,栏杆外就是一片荒山。这院子仿佛是乱山中凭空擎出的一只进色漆托盘。院子里也有一排修剪得齐齐整整的常青树,疏疏落落两个花床,种着艳丽的英国玫瑰,都是布置得严谨不顾,一丝不乱,就像漆盘上淡淡的工笔彩绘。草坪一角,栽了一棵小小的杜鹃花。正在开着,花朵粉里略带些黄,是鲜亮的虾子黄。墙里的春天,不过是虚应个景儿。谁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墙里的春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杜鹃花外面,就是那浓蓝的海,海里泊着白色的大船。”小说起首就不惜费了一番笔墨做细致的景物描写,然而用意却不单纯在景物上,她要让“色彩的强烈对照给与观者一种眩晕的不真实的感觉——处处都是对照,各种不调和的地方背景,时代氛围,全是硬生生的给搀揉在一起,造成一种奇幻的境界。”只不过这些华丽都是靠细节装扮起来的,而这个华丽世界中的生活却是那样的虚伪、琐碎、自私、乃至残忍。这样的一种参差的对比,尽显示出华丽背后的苍凉的底色,于是那个华美的世界的美也就显示出一种悲哀来。

张爱玲曾经引用《诗经》中的一首伤感诗《柏舟》来譬喻她自己作品表现的苍凉情调:“无奈我所写的悲哀往往属于‘如匪浣衣’的一种。„„那一个譬喻,我尤其喜欢。堆在盆边的脏衣服的气味,恐怕不是男性读者们所能领略的吧?那种杂乱不洁的,壅塞的忧伤„„。”⑤苍凉、悲哀,却又是有着诗意的美,这正是她心目中诗意的美,同时也成为了她营造苍凉感的一个美学上的意义。

二、苍凉感是“人生素朴的表达”

张爱玲在她论写作的文字中,把自己的小说定位于表现人生素朴的一面、真实的一面。

虽然她的小说题材只限于男女问题,但男女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恣的”,“渗透于人生的全面”。⑥这些生活的小事的述说甚至可以表现人生永恒的一面,因为“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

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安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依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⑦她指出表现凡人小事的作品一点也不亚于优秀的战争与革命作品,从实质上来说,“在情调上(战争与革命作品)我想应当和恋爱是近亲,和恋爱一样放恣的渗透于人生的全面,而对于自己是和谐的”。⑧

她用“苍凉”两个字来概括对于人生素朴的表达。她小说中的人物除了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他们不是英雄,可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他们平凡、庸俗,但确实比较真实,就如张爱玲自己所说的:“他们是软弱的凡人,但究竟是认真的”,虽然没有悲壮、宏大、飞扬,“但有苍凉的启示”。傅雷在一篇著名的评论文章中曾经建议张爱玲“摆脱”“感伤情调”,“或者痛快

⑨成为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把人生剥出一个血淋淋的面目来”,她辩解道:“但

我还是只能这样写。我以为这样写是更真实的。我知道我的作品里缺少力,但既然是个写小说的,就只能尽量表现小说里的力,不能代替他们创造出小说里的力来。而且我相信,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

⑩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在这里她把艺术上对于本质上真的追求和凡人

小事的苍凉感无疑的划上了等号。

三、“苍凉是一种启示”

傅雷在他著名的《论张爱玲》一文,称赞“《金锁记》至少应该应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除此之外,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几篇小说的题材营造的全是“没有波澜的寂寂的死气”,是没有边际的噩梦,在那里“青春、热情、幻想、希望都没有存身的地方。川嫦的卧房,姚先生的家,封锁期的电车车厢,扩大起来便是整个社会。一切之上,还有一点瞧不及的巨手张开着,不知从哪儿重重地压下来,压痛每个人的心房。”在“没有波澜的寂寂的死气”里,人物没有执着,甚至挣扎,只有“卑怯,懦弱,懒惰,虚无”,“没有丝毫意志的努力”,只有“不经战斗的投降”。他认为关键的错误在于作者沉醉于“那种淡漠的贫血的感伤情调”,不能自拔,她不追求“任务演化”或作者自身思想的进步。同样的观点在唐文标的论文《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张爱玲早期小说长论》中说得更加明确,他批评张爱玲只是“趣味主义”地写那个“腐朽、衰败、荒凉”的“死的世界”,而没有加以道德批评。而作品是不可能不含价值判断,

减少道德批判边容易将善恶倒置。

实际上,张爱玲对自己笔下的人物有清醒的道德认识的,她说“柳原和流苏的结局,到底是庸俗”,霓喜“疑忌”,“自私”,她的生活是“人吃畜生的饲料,到底是悲怆的”,然而她是不能“代他们诉怨出气”。其实正是张爱玲没有从单纯的道德或时代的进步的功利主义的角度写作,她的作品才历久不衰、常读常新。

虽然张爱玲的小说并没有一种斩钉截铁的道德扬善,但是她对自己的作品中的苍凉仍然有一种“善”的道德定位——“苍凉是一种启示”。她这种启示并非是实际上道德、政治、宗教、民族角度的善的规劝,而是读者们站在不同的立场所得到的启示感动,它不关乎作家预设的主题,而关乎故事本身叙事的完满,她不是世俗的善,而是作品本身的善。她说:“许多留到现代的伟大作品,原来的主题往往不再被读者注意,因为事过境迁之后,原来的主题早已不使我们感兴趣,倒是随时从故事本身发现了新的启示,使那作品成为永生的。”„„“现代文学作品和过去不同的地方,似乎也就在这一点上,不再那么强调主题,却是让故事自身给它所能给的,而让读者取他所能取得的。”11显然,她心目中,苍凉感也可以担当启示的担子的。

虽然张爱玲写小说和散文,并不大注意到理论,也没有严谨的文艺理论的长篇大论,散见于散文、序、跋和信件中的阐述全是感性的、感悟式的。然而我们经过梳理后,不难看出其中完整脉络:苍凉感具有美的回味、表达人生本质的素朴,同时它由担当着启示各个人生、使作品本身完满的担子,它不是主流意识上的“真善美”,但是却是张爱玲心中的“真善美”,它足以使张爱玲坚守独特的美学追求、美学风格。

四、苍凉显示出一种独特的悲剧意识

张爱玲的 小说多取材于市民社会的家庭生活,具有鲜明的言情特征,把男女之情看作是人之大欲,负载着深刻的人性内容。她把人物之间的感情摩擦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且意味独特,使人可以感觉、可以寻味、可以感悟。在平凡人生生活真实的描摹中,张爱玲以悲凉为主调,孕古典于现代,用融化古今的艺术手法,唱出了“乱世哀歌”的苍凉、悲怆、无奈和挣扎,隐约透出了张爱玲对美的人性追求和对人性毁灭的悲哀,传达出了张爱玲独特的悲剧意识。

出生于满清官宦世家的张爱玲,对于朝代更迭之间一个古老文明走向毁灭,

有一种迫在眉睫的恐惧,更有一种洞烛机先的预言。在世纪的中叶就透露出了末世的“荒凉”,张爱玲悲叹道:“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的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都要成为过去”,在这里“人们只是感觉日常的一切有点儿不对,不对到恐怖的程度。人是生活于一个世代里的,可是这时代却在影子似的沉没下去,人觉得自己是被抛弃了。”12这种哀叹其实已经不是一种对人生景况既清醒又迷惘的认识,而是一种根植于意识深处的生存体验、悲剧感受了。

我们读张爱玲的小说,在写庸常男女之间的纠葛、大的悲愁和小的计算之下,在她落笔精微而处处生彩的笔锋间,隐约可见一种史记笔,一种“上穷碧落下黄泉”的“人间世”的况味,这一点容易被人忽略,但却是她的作品最耐人寻味的地方。读《倾城之恋》,范柳原指着海边那段班驳的灰墙说的那段话:“这堵墙,不知道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地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塌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再在这墙根下遇见„„流苏,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在香港轰炸的夜晚,流苏和范柳原在一片荒芜废墟间拥被度夜,这堵墙的意象再一次出现。有了这堵墙,张爱玲在男女主人公各怀心绪、缠绵的爱恋纠葛中便托出了一个大的背景,使得终篇那段“伟岸”的文字有了依托:“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人生是如此无常,命运是如此的不可知,而在对因果的探问中表达了悲凉的宿命意识。《倾城之恋》这个故事本身何尝不是一个比喻:在文明倾覆后,只有情是真的;但是当人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摆在面前的时候,情又是空的、虚的。人就是生活在这样悖论般的自相矛盾的生活中。

这一切又与西方现代主义作家对人生的悲凉的看法不谋而合。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使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充满了失去自我的悲哀、寻找自我的苦恼以及走投无路的绝望情绪。从这一点上看张爱玲的小说,的确已经超越了人生感悟的层次,涉及到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思考。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张爱玲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封锁》。

《封锁》是一个张爱玲式的启示,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更为深刻的象征。《封锁》完全撇开了时代因素,而写出另外一个纯然的“真空”状态的人性世界。在《封锁》之中那个提纯了现实厉害冲突的空间里,综桢和翠远两个一直戴着面

具的人,麻木了内心欲望和空虚的人,居然也互诉衷肠、情动于衷了。然而在很快就解除了的封锁之后,刚刚开放内心和复归人性的那一个刹那,只不过是一场不尽情里的梦。两人迅速回到现实重归于陌路。这就是人世的生存常态:人生仿佛是一个更为持久的封锁;人类只是被一只巨大的惯性带着活着。这样的人生的底色是苍凉的,这种苍凉正显示出张爱玲那种独特的悲剧意识。

① ②

③ ④

⑥ ⑦

⑨ ⑩ 11 12


相关文章

  •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开题报告范例
  •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开题报告范例 论文题目: 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 ...查看


  • 浅析张爱玲小说的语言特色
  • 目 录 一.小说语言营造遥远的意境„„„„„„„„„„„„„„„(2) 1.运用人物.场景营造遥远的意境„„„„„„„„„„„„(2) 2.运用色彩语言营造遥远的意境„„„„„„„„„„„„„(2) 3.运用空间及时间的距离感营造遥远的意境 ...查看


  • 浅谈张爱玲的金锁记论文正文
  • 浅谈张爱玲的<金锁记> 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其身世也充满"传奇"色彩,直至今日,她的作品还在被世人不断地改编.拍摄.她,就是著名的现代文学作家--张爱玲.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 ...查看


  • 张爱玲的创作变化
  • "三级跳":战后至1950年代初期张爱玲的创作变化* 黄万华 摘要:1940年代后期至1950年代初期,张爱玲经历了沦陷区.国统区.新中国.英殖香港.异域美国不同环境的巨大变化,其创作呈现间歇性的"喷发&quo ...查看


  • 对比钱钟书和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
  • 对比钱钟书和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 女性的形象一直出现在钱钟书和张爱玲的小说中,不论是在他们的哪部小说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从女性的形象中体现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对现实社会进行揭示和批判.虽然钱钟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描写的不多,但在作品中的地位和 ...查看


  • 张爱玲为何要写小说影射傅雷
  • "<殷宝滟送花楼会>写得实在太坏,这篇是写傅雷.他的女朋友当真听了我的话到内地去,嫁了个空军,很快就离婚,我听见了非常懊悔."1982年12月4日,张爱玲写信给宋淇,披露了她发表于1944年11月的小说 &l ...查看


  • 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作者:李爱华 郎少萍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8期 摘 要:读张爱玲的小说,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意象了.她的意象充满了象征意味,有时一 ...查看


  • 海外张爱玲研究综述
  • 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期 海外张爱玲研究综述 刘 维 荣 摘要:海外张爱玲研究大体可以1985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对挖掘张爱 玲小说的深层内涵或正或反地起了一定作用,但整体水准不够高,视野亦相对狭窄 第二阶段的研究则 ...查看


  •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
  •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 [内容摘要]: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是一群徘徊在"死世界 "边缘的女性,也是一群可怜的.可恨的.可悲的女性,她们的命运底色永远是深灰色的.张爱玲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这种苍凉的艺术.那些被男权社会压抑到&qu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