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教育放在社会民生的优先位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笔者就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培养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浅谈几点思考:

一、 弘扬工匠精神应成为中职教育的主旋律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种劳模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应该从中等职业教育入手。一是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社会,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等现象或多或少存在着,走捷径成才的观念也影响着学生安心学习,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转变学生的观念,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他们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二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想使学生具有工匠精神,教师必须要有匠人精神,要通过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来影响、带动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三是在公共课、专业课和校园文化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的内容。在公共课方面,要改革课程模式,要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这也是工匠精神所要求的。专业课方面,要重点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对精湛技艺追求精神的培养,开展的专业课程当中应设置工匠精神

的考核点来考核学生的工匠精神,也可以让学生走进我们校企合作的企业,现场感受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工人对工作、对岗位的那种执着追求精神。在校园文化里,可以营造一些崇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积淀出工匠精神。

二、深化中职教学改革永远是中职教育不变的主题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就是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要瞄准市场,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培养培训,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要建立中职教育的产教融合基地,由技术型企业提供专业技能的技师、工匠等技术人才,学校挑选出有发展潜力的中职学生,采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人才,产教融合基地既是教学场所又是企业的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学校还将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学校定期将教师送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操训练,以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动手教学能力,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双师型”教师。

三、强化立德树人应贯穿中职教育发展始终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

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重视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即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服务,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适应社会发展做好准备。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和谐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忱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具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进一步改革当前中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重专业技术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的局面,开展国旗下的讲话,开设朝诵经典,开通校网、校报、校刊等宣传渠道,让学生汲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先进文化营养。举办法律讲座,道德讲堂,创建“劳动工具史”、“中国屈辱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改革开放史”、“地方人文史”等系列史展,让学生砺志立志,知耻而后勇。设立学生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学生法庭、央视一台等自学、体验场所,让学生学好政治法律,切实践行核心价值观,配套建设音乐、美术、书法、影视、田径、球类、棋类等文体兴趣小组,努力打造以文化育人、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快乐校园。

四、让学校与企业双羸是中职教育的改革的“试金石”

目前,在企业与学校之间一直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企业一方面缺乏大量熟练技术工人,另一方面学校却将培养的大量学生输出外地,其原因除企业效益和工人工资不如沿海企业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校企之间缺乏沟通,缺乏一种机制。怎样使毕业生成为企业急需的人才,怎样让企业留住人才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当地效益好的企业每年到学校签下“人才订单”,学校按订单培养,企业择优录取,经过磨合,企业出效益,学校出名气,这种双赢局面必将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给学校更灵活宽松地扶持政策。中等职业学校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基地,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完全靠市场去调节,虽然最终会实现,但需要很长的周期,要想尽快的发挥学校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必须辅以行政的手段,这就需要政府和职能部门发挥作用,如:对本地企业接受职业学校毕业生缩短试用期,提高试用期工资标准,对使用本地中职毕业生的企业按用人比例减免税收等,使企业愿意到学校招人,使学生愿意到当地企业就业。

通过上述努力,同时又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企业、中职学校就会取得“三羸”或“多嬴”的局面,这样中职教育的美好明天就来到了。

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教育放在社会民生的优先位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笔者就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培养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浅谈几点思考:

一、 弘扬工匠精神应成为中职教育的主旋律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种劳模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应该从中等职业教育入手。一是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社会,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等现象或多或少存在着,走捷径成才的观念也影响着学生安心学习,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转变学生的观念,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他们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二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想使学生具有工匠精神,教师必须要有匠人精神,要通过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来影响、带动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三是在公共课、专业课和校园文化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的内容。在公共课方面,要改革课程模式,要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这也是工匠精神所要求的。专业课方面,要重点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对精湛技艺追求精神的培养,开展的专业课程当中应设置工匠精神

的考核点来考核学生的工匠精神,也可以让学生走进我们校企合作的企业,现场感受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工人对工作、对岗位的那种执着追求精神。在校园文化里,可以营造一些崇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积淀出工匠精神。

二、深化中职教学改革永远是中职教育不变的主题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就是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要瞄准市场,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培养培训,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要建立中职教育的产教融合基地,由技术型企业提供专业技能的技师、工匠等技术人才,学校挑选出有发展潜力的中职学生,采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人才,产教融合基地既是教学场所又是企业的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学校还将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学校定期将教师送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操训练,以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动手教学能力,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双师型”教师。

三、强化立德树人应贯穿中职教育发展始终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

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重视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即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服务,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适应社会发展做好准备。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和谐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忱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具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进一步改革当前中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重专业技术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的局面,开展国旗下的讲话,开设朝诵经典,开通校网、校报、校刊等宣传渠道,让学生汲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先进文化营养。举办法律讲座,道德讲堂,创建“劳动工具史”、“中国屈辱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改革开放史”、“地方人文史”等系列史展,让学生砺志立志,知耻而后勇。设立学生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学生法庭、央视一台等自学、体验场所,让学生学好政治法律,切实践行核心价值观,配套建设音乐、美术、书法、影视、田径、球类、棋类等文体兴趣小组,努力打造以文化育人、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快乐校园。

四、让学校与企业双羸是中职教育的改革的“试金石”

目前,在企业与学校之间一直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企业一方面缺乏大量熟练技术工人,另一方面学校却将培养的大量学生输出外地,其原因除企业效益和工人工资不如沿海企业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校企之间缺乏沟通,缺乏一种机制。怎样使毕业生成为企业急需的人才,怎样让企业留住人才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当地效益好的企业每年到学校签下“人才订单”,学校按订单培养,企业择优录取,经过磨合,企业出效益,学校出名气,这种双赢局面必将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给学校更灵活宽松地扶持政策。中等职业学校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基地,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完全靠市场去调节,虽然最终会实现,但需要很长的周期,要想尽快的发挥学校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必须辅以行政的手段,这就需要政府和职能部门发挥作用,如:对本地企业接受职业学校毕业生缩短试用期,提高试用期工资标准,对使用本地中职毕业生的企业按用人比例减免税收等,使企业愿意到学校招人,使学生愿意到当地企业就业。

通过上述努力,同时又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企业、中职学校就会取得“三羸”或“多嬴”的局面,这样中职教育的美好明天就来到了。


相关文章

  • 扩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思考
  •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考 作者:韩保江 周跃辉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17日 15版) [专题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 ...查看


  • 深化中职教育科研工作的路径思考
  • 职业教育科研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性工作.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型关键时期,更加需要科学研究.但因为历史和现实原因,中等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还不能完全满足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跟高职科 ...查看


  • 值得关注的文章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一 年度 文 章 值得关注 的文章 < 论职业教育与劳动的关系> 劳动 是 职业 教育 的一 个重 要 相 关 " 为本的学术规范与体系. 术" 随着社会 的 ...查看


  • 审慎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 作者:周建松 教育发展研究 2012年08期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贯彻落实,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话题日益受到重视,并在高职教育战线引发新的思考和讨论,[1]其中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作 ...查看


  • 关于现阶段我国分配制度的几点思考
  • 2学向油管某科桐监倾从)的种,版川的,易.步一学四)易上展贸一科为贸至发的油会,现油和益实桐社e预桐营利体坚川学干经对了身四好哲的出主:自对(恰c府迈报自件调过预上政学以条通强用干民学得了蓉权信n国大的易造丽政家是西贸张济创党国山但经oei ...查看


  • 关于中职课堂教学管理的思考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中职课堂教学管理的思考 作者:石苗 赵秋毅 来源:<速读·中旬>2015年第04期 摘 要:本文根据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的课堂纪律较难维持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三点体会 ...查看


  • 对中等职业学校保卫工作的思考
  • 对中等职业学校保卫工作的思考 运城市财经学校副校长 张普增 [摘要]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保卫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文章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从提高认识.硬软件配备.干部培养.制度建设.思想教育等方面入手,认真思考,做了一 ...查看


  •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浅析
  • 麓獭媛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浅析 熊元武 (绵麓市北霸羌族鑫治耍职业审学霹周・绵鬻622750) 低.二是从普通中学转入的一部分教师,数量较大,燕簧分布 孑攘擞 中等职jk技术教育是我豇培养初.中级专业技 在各职业高中和职业中专.这部分教师从事 ...查看


  •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 的视野,具备良好的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处理以及对自我生涯规划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备良好心理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