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明都知监太监洪保奉旨下西洋

明都知监太监洪保奉旨下西洋

洪保,明都知监太监,是郑和下西洋使团的主要领导成员。字志道,白族,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人,生于庚戌年(洪武三年,1370年)十月二十五日戌时。祖父洪长莲,祖母杨氏。父洪赐,母何氏。有一弟名接,有二侄子荣、子诚,有二从孙金刚、福安。洪保一生至少八次出使西洋,分别为永乐元年(1403年)、永乐十年(1412年)、永乐十九年(1421年)、宣德五年(1430年)4次,后两次随郑和同行。

洪武十五年,傅友德、蓝玉、沐英所率明朝大军平定云南,洪保以龆年被虏,阉至宫。建文元年,洪保始从侍于燕王朱棣。燕王爱其聪敏慎密,令其常随左右。永乐元年,洪保被授内承运库副使,并蒙成祖朱棣赐名。以副使身份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奉诏出使西洋诸国,抚谕远人。永乐三年,洪保第一次出使西洋诸国回京。次年,统领官军铁骑,从陆路出使西域临藏、管觉、必力工瓦、拉撒、乌斯藏等国。永乐十年十二月,受命出使暹罗,赐国王币及文绮、罗帛。十九年十月,三宝太监郑和六次下西洋时,洪保等受命护送各番国使臣回还,所用赏赐诸物,敕令郑和等依例交付。永乐二十年八月(1422年),五十三岁的都知监太监洪保等奉使西洋还京。

宣德五年,洪保奏请南京金川门外路东、西有空闲菜地二处,拨与静海寺、天妃宫常住僧、道栽种。五月四日后至九月七日前,洪保由都知监右少监升任本监太监。宣德六年正月,刊立通番事迹碑于太仓刘家港天妃宫。十一月,刊立天妃之神灵应碑于长乐南山寺。十二月九日,洪保以正使身份随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船队从五虎门出洋,由占城至爪哇,过满剌加、苏门答剌、锡兰山及柯枝、古里,直抵西域忽鲁谟斯、阿丹等国。宣德八年七月,洪保随郑和下西洋船队返京。并于次年在京师南郊建业乡祖堂寺之左购地预建墓葬,捐舍宝钞五百千贯,修造祖堂寺轮藏一座,又建东峰庵一所,度僧十二人。十月,洪保邀行人刻立寿藏铭。 正统六年七月,洪保最后一次奉使西洋,次年五月,在返回途中遇海风,作念佛号脱险。归后赐建宁海寺。卒后葬祖堂山南麓谷里街道东善桥社区寺脚村。其墓葬因南京市祖堂山社会福利院的扩建工程而发现,于2010年6月18日至7月28日期间发掘。墓为竖穴土坑砖室墓,距古幽栖寺遗址东南约百米,距离中华门约15公里。墓葬东依天盘岭(今称阳山),俯临乌山凹水库。坐标为东经118°44′35.62″,北纬31°53′15.79″,海拔高程97米,墓门朝西南,方向220°为南京地区常见的前后室结构的明代大型墓葬。墓前呈现坟寺遗存,墓葬中发现了寿藏铭、玉环、水晶串饰以及铅锡明器等遗物,并出土了一批寺庙建筑遗物,其中一号探沟出土有灰陶鸱吻、筒瓦和滴水,二号探沟出土有砖雕、瓦当等,以及灰陶鸱吻,浮雕云纹和兽须。在出土的寿藏铭中,不仅记载了洪保的生平事迹,还展现出与郑和下西洋相关的部分资料,是郑和下西洋史料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附:

大明都知监太监洪公寿藏铭

赐同进士出身、修职郎、行人司行人、广右周凤撰

征仕郎、中书舍人、姑苏姜孟圭篆额

赐进士出身、前翰林院庶吉士、吴门殷冔书丹

寿藏铭者,太监洪公存日而作也。公名保,字志道,乃自叹曰:“人生在世,如驹过隙,与其身后之有为,孰若生前之早计也?”于是,置地一所于京南建业乡牛首山之原、祖堂禅寺之左,鸠工砌圹,上下周完,命前进士殷君冔述状请铭于余。余固辞弗获。

按状,公世居云南大理之太和。祖讳长莲,娶杨氏。考讳赐,妣何氏。公生俊伟,以龆年来京师。洪武己卯,从侍飞龙于潜邸。爱其聪敏慎密,俾常随左右。永乐纪元,授内承运库副使,蒙赐前名。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赍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永乐丙戌,复统领官军铁骑,陆行使西域临藏、管觉、必力工瓦、拉撒、乌斯藏等国。至宣德庚戌,升本监太监,充正使使海外。航海七度西洋,由占城至爪哇,过满剌加、苏门答剌、锡兰山及柯枝、古里,直抵西域之忽鲁谟斯、阿丹等国。及闻海外有国曰天方,在数万余里,中国之人古未尝到,公返旆中途,乃遣军校谕之。至则远人骇其猝至,以亲属随

以德威肃清海道,镇伏诸番。虽国王酋长、雕题枿服之人,闻公之来,朝,稽颡称臣焉。

公生于庚戌十月二十五日戌时。弟一人,曰接。侄二人,长曰子荣,次曰子诚。从孙二人,金刚、福安。吁!公春秋六十有五,康强无恙,尚能乘槎泛海,竭忠报效。所得恩赐内帑财物,不专己用,捐舍宝钞五百千贯,修造祖堂寺轮藏一座,又建东峰庵一所,度剃十二僧。好善不倦,奉使公勤,知其有国,而不知其有身。预为此圹者,使住世弟、男知所奉祀焉,遂铭曰:

猗欤皇明,统御万国。服之以威,怀之以德。极地穷天,罔不臣妾。寔维奉宣,殚厥心力。我公桓桓,合为首功。风颿海舶,远迩必通。所至披靡,孰有不从。群星共北,众流趋东。维公之力,博望寔同。牛首之下,祖堂其友。水秀山明,鬼神呵守。万古千秋,藏斯不朽!

宣德九年岁次甲寅孟冬六日立,四明胡彦訚镌。

2118字

明都知监太监洪保奉旨下西洋

洪保,明都知监太监,是郑和下西洋使团的主要领导成员。字志道,白族,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人,生于庚戌年(洪武三年,1370年)十月二十五日戌时。祖父洪长莲,祖母杨氏。父洪赐,母何氏。有一弟名接,有二侄子荣、子诚,有二从孙金刚、福安。洪保一生至少八次出使西洋,分别为永乐元年(1403年)、永乐十年(1412年)、永乐十九年(1421年)、宣德五年(1430年)4次,后两次随郑和同行。

洪武十五年,傅友德、蓝玉、沐英所率明朝大军平定云南,洪保以龆年被虏,阉至宫。建文元年,洪保始从侍于燕王朱棣。燕王爱其聪敏慎密,令其常随左右。永乐元年,洪保被授内承运库副使,并蒙成祖朱棣赐名。以副使身份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奉诏出使西洋诸国,抚谕远人。永乐三年,洪保第一次出使西洋诸国回京。次年,统领官军铁骑,从陆路出使西域临藏、管觉、必力工瓦、拉撒、乌斯藏等国。永乐十年十二月,受命出使暹罗,赐国王币及文绮、罗帛。十九年十月,三宝太监郑和六次下西洋时,洪保等受命护送各番国使臣回还,所用赏赐诸物,敕令郑和等依例交付。永乐二十年八月(1422年),五十三岁的都知监太监洪保等奉使西洋还京。

宣德五年,洪保奏请南京金川门外路东、西有空闲菜地二处,拨与静海寺、天妃宫常住僧、道栽种。五月四日后至九月七日前,洪保由都知监右少监升任本监太监。宣德六年正月,刊立通番事迹碑于太仓刘家港天妃宫。十一月,刊立天妃之神灵应碑于长乐南山寺。十二月九日,洪保以正使身份随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船队从五虎门出洋,由占城至爪哇,过满剌加、苏门答剌、锡兰山及柯枝、古里,直抵西域忽鲁谟斯、阿丹等国。宣德八年七月,洪保随郑和下西洋船队返京。并于次年在京师南郊建业乡祖堂寺之左购地预建墓葬,捐舍宝钞五百千贯,修造祖堂寺轮藏一座,又建东峰庵一所,度僧十二人。十月,洪保邀行人刻立寿藏铭。 正统六年七月,洪保最后一次奉使西洋,次年五月,在返回途中遇海风,作念佛号脱险。归后赐建宁海寺。卒后葬祖堂山南麓谷里街道东善桥社区寺脚村。其墓葬因南京市祖堂山社会福利院的扩建工程而发现,于2010年6月18日至7月28日期间发掘。墓为竖穴土坑砖室墓,距古幽栖寺遗址东南约百米,距离中华门约15公里。墓葬东依天盘岭(今称阳山),俯临乌山凹水库。坐标为东经118°44′35.62″,北纬31°53′15.79″,海拔高程97米,墓门朝西南,方向220°为南京地区常见的前后室结构的明代大型墓葬。墓前呈现坟寺遗存,墓葬中发现了寿藏铭、玉环、水晶串饰以及铅锡明器等遗物,并出土了一批寺庙建筑遗物,其中一号探沟出土有灰陶鸱吻、筒瓦和滴水,二号探沟出土有砖雕、瓦当等,以及灰陶鸱吻,浮雕云纹和兽须。在出土的寿藏铭中,不仅记载了洪保的生平事迹,还展现出与郑和下西洋相关的部分资料,是郑和下西洋史料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附:

大明都知监太监洪公寿藏铭

赐同进士出身、修职郎、行人司行人、广右周凤撰

征仕郎、中书舍人、姑苏姜孟圭篆额

赐进士出身、前翰林院庶吉士、吴门殷冔书丹

寿藏铭者,太监洪公存日而作也。公名保,字志道,乃自叹曰:“人生在世,如驹过隙,与其身后之有为,孰若生前之早计也?”于是,置地一所于京南建业乡牛首山之原、祖堂禅寺之左,鸠工砌圹,上下周完,命前进士殷君冔述状请铭于余。余固辞弗获。

按状,公世居云南大理之太和。祖讳长莲,娶杨氏。考讳赐,妣何氏。公生俊伟,以龆年来京师。洪武己卯,从侍飞龙于潜邸。爱其聪敏慎密,俾常随左右。永乐纪元,授内承运库副使,蒙赐前名。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赍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永乐丙戌,复统领官军铁骑,陆行使西域临藏、管觉、必力工瓦、拉撒、乌斯藏等国。至宣德庚戌,升本监太监,充正使使海外。航海七度西洋,由占城至爪哇,过满剌加、苏门答剌、锡兰山及柯枝、古里,直抵西域之忽鲁谟斯、阿丹等国。及闻海外有国曰天方,在数万余里,中国之人古未尝到,公返旆中途,乃遣军校谕之。至则远人骇其猝至,以亲属随

以德威肃清海道,镇伏诸番。虽国王酋长、雕题枿服之人,闻公之来,朝,稽颡称臣焉。

公生于庚戌十月二十五日戌时。弟一人,曰接。侄二人,长曰子荣,次曰子诚。从孙二人,金刚、福安。吁!公春秋六十有五,康强无恙,尚能乘槎泛海,竭忠报效。所得恩赐内帑财物,不专己用,捐舍宝钞五百千贯,修造祖堂寺轮藏一座,又建东峰庵一所,度剃十二僧。好善不倦,奉使公勤,知其有国,而不知其有身。预为此圹者,使住世弟、男知所奉祀焉,遂铭曰:

猗欤皇明,统御万国。服之以威,怀之以德。极地穷天,罔不臣妾。寔维奉宣,殚厥心力。我公桓桓,合为首功。风颿海舶,远迩必通。所至披靡,孰有不从。群星共北,众流趋东。维公之力,博望寔同。牛首之下,祖堂其友。水秀山明,鬼神呵守。万古千秋,藏斯不朽!

宣德九年岁次甲寅孟冬六日立,四明胡彦訚镌。

2118字


相关文章

  • 九阿哥的清朝那些事
  • 九阿哥 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726年),雍正帝即位之后改名为允禟,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母宜妃郭络罗氏.属于八阿哥党. 康熙四十八年(1799年)三月,受封固山贝子,封入正蓝旗.胤禟自幼好学嗜读,性聪敏,喜发明,曾亲 ...查看


  • 伟大的郑和
  • 郑和下西洋 编辑词条 郑和下西洋是指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的历史.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 ...查看


  • 清代宫廷绘画 (二)
  • 清代宫廷绘画 (二) 宫殿墙壁和案头观赏的山水.花鸟画.历史题材绘画创作不多.宗教绘画,佛道题材均有其中一部分受西藏嘛教艺术的影响, 颇具特色.帝后肖像画上作者不署名款,其余作品署款有固定格式, 须用工楷字体书写, 画家姓名前必冠以&quo ...查看


  • 下西洋的郑和,明明是名明朝的三宝太监,为啥还能子孙满堂
  • 早在西方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我们国家就开创了由我国通往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而这位曾率领当时世界最大的船队,七次出使西洋的核心人物就是郑和,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航海的先驱.海上的巨人.一提起郑和这个人,我们不 ...查看


  • 数不尽的太监清规戒律(清档揭秘)
  • 数不尽的清规戒律 鉴于明朝太监干预朝政的历史教训,清朝皇室从一开始就不能容忍太监有一丝一毫地干预朝政的行为.开国之初,顺治皇帝福临在顺治十年(1653)就颁布了一道上谕,对太监做出了六条严厉的规定: 一.非经差遣,不许擅出皇城: 二.职司之 ...查看


  • [书中食话]郑和下西洋与鱼苦瓜的故事
  • 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三保太监郑和(原姓马,皇帝赐姓郑,云南人.)奉圣旨率领士兵27800人,建造楼船62艘,从南京出发,至泰国.越南.新加坡.龙牙门.马辰.泗水.帝汶岛.吕宋.马达维亚.马六甲.斯里兰卡等地,先后7次,最远到过印度和非 ...查看


  • 五一劳动节诗歌:卖炭翁
  • 白居易<卖炭翁> 陈才智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 ...查看


  •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
  • 兴化市北郊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试题 初二语文 (命题:高健 满分100分) 2006年5月 得分 1A.阔绰.chuò 打折.zhé了腿 附和.hè 万贯.guàn家私 B.作揖.yī 星宿.xiù 呓.yì语 栩.xǔ ...查看


  •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 靠不住的"踪迹建文"和"耀兵异域" 郑和下西洋过去300年后,清乾隆四年(1740年)张廷玉撰修的<明史>是这样说的:"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q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