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答题情况

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答题情况分析

历史与社会部分

一、选择题

选择题学生错误率较高的是1、5、9题。其中1题错选B比较多;5题错选C比较多;9题错选B比较多。以上错误发生主要原因还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审题能力较弱。

二、第11题

(一)总体答题情况

答题总体情况基本较好;第(1)问相对较好;相对来讲第(2)问的答题情况不理想些;第(3)问的第一小问:答成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漏掉“特色”这一关键词较多;第(3)问的第二小问:“曲折”基本都对,正确率高。

(二)创新答案

第(2)问:创举有出现创新答案:“乡镇企业的崛起“。

(三)典型错误

(1)“中国新生”:错误答成“抗美援朝”、“开国大典”相对较多; “伟大转折”:错误答成“改革开放”相对比较普遍;

(2)创举:错误答成“经济体制改革”、“浦东巨变”、“深圳速度”相对较多;也有较多学生答成“改革开放”、“香港、澳门”的回归也较多,不能紧扣“创”这个关键字回答,不能就成果、事例集合成相应的制度名词,进行有效分析归纳。

(3)“中国路”:错误率高,写成“马克思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科学发展道路”、“改革开放道路“、”经济发展道路“、”集体化共同富裕道路“较多;

(四)错误原因

① 对书本不熟悉、混淆历史事件或史实等;

② 学生的答题情况缺乏技巧和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如不认真审题,也抓不住问题的“题眼”,如对“曲折”和“成就”竟然出现混淆;如学生对“创举”这一题眼就视而不见等等;

③ 学生对于一些概念缺乏理解,“只知其词,不知其义”;

④ 学生答案的表述不规范、不科学,一些专有名词的表述出现错别字、漏字等现象;

(五)教学建议

日常应加强学生对书本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并注意让生养成用身边的例子加以举例,以便能更好巩固,能真正达成“学以致用”;从答题技巧上也应加以指导。

三、第12题

(一)总体答题情况

总体情况一般,因为能得到满分的学生不不是太多,大部分学生的得分在4-7分左右,3分、2分、1分、甚至0分的学生也不少。

(二)典型错误

1.第(1)问答题过程中典型的错误有:

①学生审题不清,根据出示的材料,明明问的是材料中展示出来的“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不少学生却答成了中国的外交政策,由此,后面的政策影响也跟着答偏了;

②学生在答题时,考虑不全 虽然好多学生对题目的意思看懂了,但在思考问题过程中,思考得并不周全,如,对美国政策,只讲霸权主义或强权政治其中一条,并没有把两者讲全;同样,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对外政策对世界的影响,应同时威胁到世界的到政治安全(和平问题)和经济发展(发展问题),但很多学生只考虑到该政策对和平问题的影响,显然考虑问题不全面;

③学生在答题时,语言组织的随意性较强,专业术语运用不够 如对美国对外政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阐述中,个别学生不够直白,直接给出这些专业术语,而是在书上抄了一大段关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实质与目的的文字来代替,显得表达累赘,精练不够。

2.第(2)问答题过程中典型的错误有:

①学生审题不清,面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涉及的领土主权问题应属于政治安全问题,但显然学生理解不到位,在回答中国对此的外交对策时,许多学生要么选择了用于解决发展问题的对外政策:“不断推进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绝对是问不对题);要么是也根本没有结合材料提供的背景“日本在钓鱼

岛问题上的挑衅”,只是笼统的、没有针对性的回答:“中国应加强与各国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支援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等

②整个答题不规范、不专业 问题有2个:从外交、内政两个角度探讨。但很多学生答题没有提示语、没有分类,也没有问题的先后秩序,随意回答,思路混乱异常不清,导致失分较多。

(三)错误原因

1、学生忽视社会学科学习,对社会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教师平时所强调知识要素及答题规范也掌握不到位;

2、也可能是老师平时就比较疏忽对学生在知识疑难点及答题规范的强调。

(四)教学建议

1.加强对学生学习社会重要性的思想教育;

2.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三、第13题

(一)总体答题情况

总体得分率较高,学生回答有模棱两可的嫌疑,建议答题要更具针对性。

(二)创新答案

(1)影响交通和百姓出行方便

(2)监测和公布PM2.5值;主张用法律手段来治理PM2.5;依靠科技开发清洁能源;加大对公共自行车的投入;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植树造林,提高自然自净能力;严格施工扬尘管理;减少对煤炭的使用;践行低碳生活;优化能源结构;不吃炭烧食品;优化能源结构

(三)典型错误

(1)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没有结合材料,完全抄袭课文词语。 引用材料一中部分内容来回答:“是哮喘和呼吸道疾病的主要诱因”。 用材料答题目:如阴霾天气,PM2.5指数太高等问题。

(2)题目要求“政府和公民分别”,但学生往往合二为一,笼统回答,书写格式不规范。

学生没有针对“降低PM2.5值”而有效性回答,题目的实际要求是政府和公民分别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为降低PM2.5值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错误原因

部分学生对教材知识点还不能活学活用,对环境问题分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划分不清晰,对环境污染的细化分类也不清晰,在思想上还比较混乱。

很多学生对什么是“PM2.5值”不理解,导致学生对政府该采取什么措施、公民该做些什么来达到降低PM2.5值的目的。

(五)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中的许多概念及关系更加明确清晰化。

时事政治中的一些新流行概念,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概念,使答题更具针对性。 加强对学生的答题规范训练。

思想品德部分

一、选择题

选择题学生错误率较高的是4、6、8题。其中4题错选C比较多;6题错选C比较多;8题错选A比较多。以上错误发生主要原因还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审题能力较弱。

二、第11题

(一)总体答题情况

本大题含三个小题,其中第(1)(2)小题得分率高于第三小题;总体得分率较高,平均得分在9-10分(总分12分)。

(二)典型错误

1、学生没有更加问题或结合所给的材料来回答问题,盲目抄袭书本的知识点,答非所问,在本大题的第(3)小题第二问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2、第(1)小题的两个问题是有密切联系的,要根据第一个问题来回答第二个问题,但学生在回答时经常出现割裂的现象。如,问:‘‘得益于我国的什么政策?’,答:‘改革开放政策”,再问“这一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学生却回答其他的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3、在回答第3小题第二问,温州精神对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时,很多学生却回答了全面小康的表现。

(三)错误原因及建议

1、对课本的知识点理解不深或者不理解,可能还只是停留在把知识点用划线划出来的层面;

2、对试卷的题目不理解,造成了盲目答题,答非所问。

3、没有把考点回归到课本,只是用自己的话说。

4、加强考试能力的培养,回答问题要紧扣教材

二、第11题

1.总体不错。第一小题得分率比第二小题明显要高。第二小题难度比较大,学生对影响和原因不好区分,讨论后,要求:说出一点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率50%左右。

2.典型错例:

第一小题答人大的职权较多、也有答选举权、被选举权、决定权、知晓权的。第二小题影响和原因对不上号如不好影响,因为有利政府反思、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没从行政角度答如共产党是执政党,坚持党的领导;如答人大制度保障人民权益,又保障国家机关高效运转。

3.错误原因:

(1)审题不清,没抓住关键词政治权利、行政;(2)人大、政府、党概念模糊;

(3)影响和原因不会区分;(4)不规范、逻辑不对。

4.教学建议:

(1)答题规范要求;(2)审题方法指导,要抓住关键词(3)人大、政府、党等概念区分,落实基础知识。

四、第13题

(一)总体情况良好

满分不多,0分也有,大部分集中于7—8分。

(二)答题创新题例:

①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②科技的应用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

(三)学生答题典型错误:

⑴、⑵、⑶小题,学生全部答“科教兴国战略”。

(四)错误原因分析:

1.题目设计本身不合理:表格中不同行的数据、不同问题的相应设计有交叉;问题设计指向性不明;实际上学生回答“科教兴国战略”其实都有一定合理性。由于不同问题答案有交叉,反而造成优秀学生“不敢下笔”、“思考过多”。

2.学生审题能力有待提高。13题(1)问,一些学生只回答数据现象的变换,而没有根据题意回答数据变换背后的原因(题目本身就说“指标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二字没有理解,从而造成失分。

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答题情况分析

历史与社会部分

一、选择题

选择题学生错误率较高的是1、5、9题。其中1题错选B比较多;5题错选C比较多;9题错选B比较多。以上错误发生主要原因还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审题能力较弱。

二、第11题

(一)总体答题情况

答题总体情况基本较好;第(1)问相对较好;相对来讲第(2)问的答题情况不理想些;第(3)问的第一小问:答成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漏掉“特色”这一关键词较多;第(3)问的第二小问:“曲折”基本都对,正确率高。

(二)创新答案

第(2)问:创举有出现创新答案:“乡镇企业的崛起“。

(三)典型错误

(1)“中国新生”:错误答成“抗美援朝”、“开国大典”相对较多; “伟大转折”:错误答成“改革开放”相对比较普遍;

(2)创举:错误答成“经济体制改革”、“浦东巨变”、“深圳速度”相对较多;也有较多学生答成“改革开放”、“香港、澳门”的回归也较多,不能紧扣“创”这个关键字回答,不能就成果、事例集合成相应的制度名词,进行有效分析归纳。

(3)“中国路”:错误率高,写成“马克思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科学发展道路”、“改革开放道路“、”经济发展道路“、”集体化共同富裕道路“较多;

(四)错误原因

① 对书本不熟悉、混淆历史事件或史实等;

② 学生的答题情况缺乏技巧和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如不认真审题,也抓不住问题的“题眼”,如对“曲折”和“成就”竟然出现混淆;如学生对“创举”这一题眼就视而不见等等;

③ 学生对于一些概念缺乏理解,“只知其词,不知其义”;

④ 学生答案的表述不规范、不科学,一些专有名词的表述出现错别字、漏字等现象;

(五)教学建议

日常应加强学生对书本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并注意让生养成用身边的例子加以举例,以便能更好巩固,能真正达成“学以致用”;从答题技巧上也应加以指导。

三、第12题

(一)总体答题情况

总体情况一般,因为能得到满分的学生不不是太多,大部分学生的得分在4-7分左右,3分、2分、1分、甚至0分的学生也不少。

(二)典型错误

1.第(1)问答题过程中典型的错误有:

①学生审题不清,根据出示的材料,明明问的是材料中展示出来的“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不少学生却答成了中国的外交政策,由此,后面的政策影响也跟着答偏了;

②学生在答题时,考虑不全 虽然好多学生对题目的意思看懂了,但在思考问题过程中,思考得并不周全,如,对美国政策,只讲霸权主义或强权政治其中一条,并没有把两者讲全;同样,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对外政策对世界的影响,应同时威胁到世界的到政治安全(和平问题)和经济发展(发展问题),但很多学生只考虑到该政策对和平问题的影响,显然考虑问题不全面;

③学生在答题时,语言组织的随意性较强,专业术语运用不够 如对美国对外政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阐述中,个别学生不够直白,直接给出这些专业术语,而是在书上抄了一大段关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实质与目的的文字来代替,显得表达累赘,精练不够。

2.第(2)问答题过程中典型的错误有:

①学生审题不清,面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涉及的领土主权问题应属于政治安全问题,但显然学生理解不到位,在回答中国对此的外交对策时,许多学生要么选择了用于解决发展问题的对外政策:“不断推进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绝对是问不对题);要么是也根本没有结合材料提供的背景“日本在钓鱼

岛问题上的挑衅”,只是笼统的、没有针对性的回答:“中国应加强与各国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支援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等

②整个答题不规范、不专业 问题有2个:从外交、内政两个角度探讨。但很多学生答题没有提示语、没有分类,也没有问题的先后秩序,随意回答,思路混乱异常不清,导致失分较多。

(三)错误原因

1、学生忽视社会学科学习,对社会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教师平时所强调知识要素及答题规范也掌握不到位;

2、也可能是老师平时就比较疏忽对学生在知识疑难点及答题规范的强调。

(四)教学建议

1.加强对学生学习社会重要性的思想教育;

2.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三、第13题

(一)总体答题情况

总体得分率较高,学生回答有模棱两可的嫌疑,建议答题要更具针对性。

(二)创新答案

(1)影响交通和百姓出行方便

(2)监测和公布PM2.5值;主张用法律手段来治理PM2.5;依靠科技开发清洁能源;加大对公共自行车的投入;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植树造林,提高自然自净能力;严格施工扬尘管理;减少对煤炭的使用;践行低碳生活;优化能源结构;不吃炭烧食品;优化能源结构

(三)典型错误

(1)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没有结合材料,完全抄袭课文词语。 引用材料一中部分内容来回答:“是哮喘和呼吸道疾病的主要诱因”。 用材料答题目:如阴霾天气,PM2.5指数太高等问题。

(2)题目要求“政府和公民分别”,但学生往往合二为一,笼统回答,书写格式不规范。

学生没有针对“降低PM2.5值”而有效性回答,题目的实际要求是政府和公民分别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为降低PM2.5值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错误原因

部分学生对教材知识点还不能活学活用,对环境问题分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划分不清晰,对环境污染的细化分类也不清晰,在思想上还比较混乱。

很多学生对什么是“PM2.5值”不理解,导致学生对政府该采取什么措施、公民该做些什么来达到降低PM2.5值的目的。

(五)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中的许多概念及关系更加明确清晰化。

时事政治中的一些新流行概念,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概念,使答题更具针对性。 加强对学生的答题规范训练。

思想品德部分

一、选择题

选择题学生错误率较高的是4、6、8题。其中4题错选C比较多;6题错选C比较多;8题错选A比较多。以上错误发生主要原因还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审题能力较弱。

二、第11题

(一)总体答题情况

本大题含三个小题,其中第(1)(2)小题得分率高于第三小题;总体得分率较高,平均得分在9-10分(总分12分)。

(二)典型错误

1、学生没有更加问题或结合所给的材料来回答问题,盲目抄袭书本的知识点,答非所问,在本大题的第(3)小题第二问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2、第(1)小题的两个问题是有密切联系的,要根据第一个问题来回答第二个问题,但学生在回答时经常出现割裂的现象。如,问:‘‘得益于我国的什么政策?’,答:‘改革开放政策”,再问“这一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学生却回答其他的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3、在回答第3小题第二问,温州精神对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时,很多学生却回答了全面小康的表现。

(三)错误原因及建议

1、对课本的知识点理解不深或者不理解,可能还只是停留在把知识点用划线划出来的层面;

2、对试卷的题目不理解,造成了盲目答题,答非所问。

3、没有把考点回归到课本,只是用自己的话说。

4、加强考试能力的培养,回答问题要紧扣教材

二、第11题

1.总体不错。第一小题得分率比第二小题明显要高。第二小题难度比较大,学生对影响和原因不好区分,讨论后,要求:说出一点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率50%左右。

2.典型错例:

第一小题答人大的职权较多、也有答选举权、被选举权、决定权、知晓权的。第二小题影响和原因对不上号如不好影响,因为有利政府反思、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没从行政角度答如共产党是执政党,坚持党的领导;如答人大制度保障人民权益,又保障国家机关高效运转。

3.错误原因:

(1)审题不清,没抓住关键词政治权利、行政;(2)人大、政府、党概念模糊;

(3)影响和原因不会区分;(4)不规范、逻辑不对。

4.教学建议:

(1)答题规范要求;(2)审题方法指导,要抓住关键词(3)人大、政府、党等概念区分,落实基础知识。

四、第13题

(一)总体情况良好

满分不多,0分也有,大部分集中于7—8分。

(二)答题创新题例:

①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②科技的应用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

(三)学生答题典型错误:

⑴、⑵、⑶小题,学生全部答“科教兴国战略”。

(四)错误原因分析:

1.题目设计本身不合理:表格中不同行的数据、不同问题的相应设计有交叉;问题设计指向性不明;实际上学生回答“科教兴国战略”其实都有一定合理性。由于不同问题答案有交叉,反而造成优秀学生“不敢下笔”、“思考过多”。

2.学生审题能力有待提高。13题(1)问,一些学生只回答数据现象的变换,而没有根据题意回答数据变换背后的原因(题目本身就说“指标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二字没有理解,从而造成失分。


相关文章

  • 海南省2014年中考各学科考试说明
  • 2014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考查)各学科考试说明 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思想品德.历史.物理.化学和体育共8科,其中物理与化学合场分卷,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场分卷开卷.体育学科考试另按有关规定执行. ...查看


  • 2012年思想品德中考备考策略
  • 上传: 辛锋     更新时间:2012-2-29     阅读: 128 一.2011年中考试题分析 1. 回归教材,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关注了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冷点" 3.试题中七.八年级教 ...查看


  • 2013泰州中考细节
  • 泰州市2013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意见>([2008]1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订 ...查看


  • 2015年中考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答题格式
  • 2015中考历史政治题型答题格式和思路 姓名______ 分类:A11 题型一.角度类:设定角度,回答问题(切入点小) 设问及思路:A从„„(政治.经济.法律.道德)角度或方面谈谈„„.问题/现象/活动的影响?或该怎么办?或评析某某言行.( ...查看


  • 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 初一历史第二次月考成绩分析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题型包括单 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材料分析题(5小题,. 1.6分,2.14分,3.12分,4.10分 ...查看


  •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
  • 2009-2010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时间:2009-12-1 浏览次数:3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查看


  • 2012年下期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分析评价报告
  • 一. 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二. 抽样调查 三. 试卷总体评价(特点和问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 ...查看


  • 宁夏地理教师特岗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答案
  •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 ...查看


  •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