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快政治发展进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加快政治发展进程

在任何一个文明国家里,其政治发展进程或政治发展类型总是受到其本国历史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发展水平的制约或影响,而一个国家政治发展进程(或类型)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文明程度。

政治发展是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它包括政治行为性质、主体、方向、方式的变革和调整,政治体系性质、基本构成和运行方式的变革,政治文化取向、观念、情感、态度、熟悉、思想、理论规范的变革和调整。现代政治发展一般采取“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两种形式。政治革命是政治关系的根本性质变过程,是从根本上否定和彻底改变既存政治关系、政治体系与政治文化等等;政治改革则是在保持既存政治关系、政治体系和政治文化的主体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针对现存政治关系、政治体系和政治文化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的自我完善和改进,属于政治关系的量变。

由于政治发展受到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必然形成政治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各个国家只有从本国国情出发,才能正确确定政治发展的目标和主题。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和主题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依据深深植根于我国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不断的探索,选择了一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的发展道路,建立起了一整套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但由于各种相关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水平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加快中国的政治发展,首要的就是要加快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这已成为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重要而紧迫任务之一。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快政治发展进程,我认为应在四个方面下工夫。

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首先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市场经济是以承认商品生产者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独立性和平等性为前提的。随着商品经济在一个社会中逐步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平等自由思

想就必然得到广泛的发展,并逐步扩展到政治思想领域中去。我国原来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较低,其原因是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要增强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商品生产者在平等交换中实现自己劳动的价值,使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体和市场经济主体的地位,进而不断带动和增强全社会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

第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能力素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是否能够当家作主,还要看人民群众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民主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是以人们改造自然、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作为基础的。人民群众要实现对自然和社会的有效改造,必须具有高度的素养、明辩是非的认识能力、以及参与民主政治活动的基本常识和习惯,而这些又都只有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在当前尤其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获得和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促进和提高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参与民主政治活动的能力,包括民主政治意识和民主政治素质。

第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为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民主政治需要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这块土壤来培育。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习惯于“大锅饭”,不去发挥创造,缺乏竞争力。反映在政治观念上,则是对国家管理缺乏参与性,使人民当家作主流于形式。这与我国经济落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得不到充分发展,经济发展迟缓,交通和通讯手段落后,社会联系不便利,难以形成畅通的思想交流,会使民主政治建设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深厚的物质基础。

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应大力提高群众政治参与水平

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水平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参与的水平和程度。因此,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民主的标志之一。政治参与在实践上既受现实社会物质基础的制约,也受特定民族传统政治文化、公民素质的影响,同时还受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规制。当前,我国的公民政治参与,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制约因素,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必须破

解或根除这些制约因素,选择最佳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

一是要发展现代公民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政治在人们心理层面反映的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 、信仰和感情”。“政治文化构成政治系统成员的内在的心理倾向和主观意识 ,他们所接受和具备的政治文化指导和决定着他们的行为。”政治文化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推动政治参与的实现,能够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能有效地激发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公民并使之明确:鼓励积极政治参与并不是一种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无序参与,而是一种更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的有序参与。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公民政治文化发展与政治制度完善的关系,使之更清楚地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政治“国情”,在尊重政治现实的基础上,真正使公民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朝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不断对广大公民进行民主、平等、法律等现代政治意识、政治思想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塑造独立的政治③②

人格。

二是要逐步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仍有尚需完善的地方。而就扩大和推进公民政治参与而言,首先是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保证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履行其职能,密切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其吸纳能力,使新兴的利益群体通过共产党的组织表达其愿望、实现其民主权利。“政党的功能在于组织参与、综合不同利益、充当社会势力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增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其次是完善监督法制,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实行公平、公正原则,增强政治透明度;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有效约束各部门的违法乱纪行为,保证政令畅通,防止权力的滥用和损害公民的合法权利,使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得到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再次是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充分发挥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当然,涉及机制、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公民政治参与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④

从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三是要拓宽政治参与的利益表达渠道。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是一种非均衡式发展,这集中表现为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中国公民在政治素质、政治认同、政治情感和政治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明显化。由此决定了需要建立多样化、多渠道的利益表达途径。在这一方面,除了要继续发挥如信访、听证、公示等传统渠道的作用,还要“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而就我国现实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而言,尤其要积极发挥各类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作用。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大量涌现,其独立性、社会性日益加强,并已成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渠道。非政府组织综合代表成员的利益并向政府反映,为公民向政府进行利益表达提供了一种缓冲机制,起着充当公民与政府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各类非政府组织作为拓宽公民利益表达渠道,进一步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

三、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应大力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⑤

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形态,要发挥积极作用,必须以法律来保障。近年来,我国在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法制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一些重要的法律亟待研究制定或者修改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公民权利的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

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就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其一,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力度,推进依法行政和执政为民。加强政府立法工作,重点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管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立法。创新政府立法工作机制,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政府法制建设质量。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工作机制,扩大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范围,确保法制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开展政府立法后评估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法规规章,提高立法水平。建立行政法规定期清理制度,对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法规

规章,及时修订或废止。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权利与责任挂钩、权利与利益脱钩的要求,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积极推进综合执法试点,减少行政执法层次,严格规范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

其二,要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围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结合行政管理体制及其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权力运行过程作为政务公开的内容,方便群众监督。健全对行政权力监督的体制机制,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建立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督。强化政府内部的专门监督,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失职渎职等行为。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提供条件,畅通渠道。支持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通过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为人民谋利益。

其三,要完善司法行政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认真总结司法实践经验,从人民群众

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入手,完善刑罚执行、教育矫治、司法鉴定、刑事赔偿等制度。加强司法民主建设,发挥律师、公证、仲裁等积极作用。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做好行政复议、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强人权司法保护,严格按照法定原则和程序进行诉讼活动。加强司法救助,对贫困群众减免诉讼费,完善司法便民制度。健全对司法的监督机制,抓住人民群众不满意、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岗位和环节,着力加强执行责任体系、执法质量考评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司法廉政建设,维护司法廉洁,严肃查处徇私枉法、失职渎职、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

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应大力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我们党要经受长期执政的考验,确保永不变色,一个根本途径就是发展人民民主,建设民主政治。而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路径是“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决定了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先导性。作为执政党,许多党员在国家政权机关和社会组织中担负着领导工作,执掌着重要权力。党内民主状况的好坏,会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⑥

部,在党内民主生活中树立了民主观念,养成了民主习惯,培养了民主作风,形成了民主传统,就会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党内民主的经验、作风和传统带到各自的工作岗位,模范遵守人民民主的制度和法律,带动自己工作领域中的民主风气,发挥对人民民主的示范、导向作用。因此,党内民主是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关键,以党内民主逐步推动人民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途径。当前,要发展党内民主,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必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因为党内民主从本质上讲,就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事务中的参与、管理、监督作用。要使党员在党内事务中更好地发挥这些作用,就必须提高其素质。只有党员素质提高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监督意识增强了,党员主体地位才能不断巩固、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发挥。应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引导,提升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同时,教育引导党员树立主人翁意识,深刻认识在党章明确规定的党员民主权利面前,所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是平等

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犯;要通过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监督意识的增强来维护自己的主体地位,通过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行使来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广大党员在贯彻民主制度、行使民主权利中提高民主素质、发挥主体作用。

其次,必须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实现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是党内民主走向成熟的关键。要完善民主讨论制度,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充分发表、平等讨论的制度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要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保证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经常性地参与党内决策,使党的各项决策在党内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要完善民主选举制度,使党内选举更好地体现选举人的意志,保证选出为广大党员充分信任、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既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又反对和防止分工不合作、班子软弱涣散。要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保障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有效行使监督权,使党的权力得到正确行使,推动党的事业健康发展。

其三,必须实行民主与集中相统一。我们党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相结合的制度。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既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防止个人专断;又要加强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统一思想认识,保持步调一致,防止出现极端民主化倾向。

其四,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党内民主建设既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又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制约。这就要求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既要积极推进,又要循序渐进。既要自觉适应广大党员民主意识普遍增强、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的愿望日益迫切的新情况,加快党内民主建设进程,又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自上而下的带动和自下而上的促进结合起来,有组织、有步骤地扎实推进,使党内民主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齐头并进,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互相促进。从而,通过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切实地加快政治发展进程。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加快政治发展进程

在任何一个文明国家里,其政治发展进程或政治发展类型总是受到其本国历史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发展水平的制约或影响,而一个国家政治发展进程(或类型)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文明程度。

政治发展是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它包括政治行为性质、主体、方向、方式的变革和调整,政治体系性质、基本构成和运行方式的变革,政治文化取向、观念、情感、态度、熟悉、思想、理论规范的变革和调整。现代政治发展一般采取“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两种形式。政治革命是政治关系的根本性质变过程,是从根本上否定和彻底改变既存政治关系、政治体系与政治文化等等;政治改革则是在保持既存政治关系、政治体系和政治文化的主体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针对现存政治关系、政治体系和政治文化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的自我完善和改进,属于政治关系的量变。

由于政治发展受到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必然形成政治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各个国家只有从本国国情出发,才能正确确定政治发展的目标和主题。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和主题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依据深深植根于我国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不断的探索,选择了一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的发展道路,建立起了一整套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但由于各种相关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水平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加快中国的政治发展,首要的就是要加快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这已成为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重要而紧迫任务之一。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快政治发展进程,我认为应在四个方面下工夫。

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首先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市场经济是以承认商品生产者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独立性和平等性为前提的。随着商品经济在一个社会中逐步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平等自由思

想就必然得到广泛的发展,并逐步扩展到政治思想领域中去。我国原来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较低,其原因是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要增强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商品生产者在平等交换中实现自己劳动的价值,使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体和市场经济主体的地位,进而不断带动和增强全社会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

第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能力素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是否能够当家作主,还要看人民群众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民主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是以人们改造自然、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作为基础的。人民群众要实现对自然和社会的有效改造,必须具有高度的素养、明辩是非的认识能力、以及参与民主政治活动的基本常识和习惯,而这些又都只有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在当前尤其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获得和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促进和提高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参与民主政治活动的能力,包括民主政治意识和民主政治素质。

第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为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民主政治需要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这块土壤来培育。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习惯于“大锅饭”,不去发挥创造,缺乏竞争力。反映在政治观念上,则是对国家管理缺乏参与性,使人民当家作主流于形式。这与我国经济落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得不到充分发展,经济发展迟缓,交通和通讯手段落后,社会联系不便利,难以形成畅通的思想交流,会使民主政治建设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深厚的物质基础。

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应大力提高群众政治参与水平

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水平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参与的水平和程度。因此,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民主的标志之一。政治参与在实践上既受现实社会物质基础的制约,也受特定民族传统政治文化、公民素质的影响,同时还受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规制。当前,我国的公民政治参与,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制约因素,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必须破

解或根除这些制约因素,选择最佳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

一是要发展现代公民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政治在人们心理层面反映的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 、信仰和感情”。“政治文化构成政治系统成员的内在的心理倾向和主观意识 ,他们所接受和具备的政治文化指导和决定着他们的行为。”政治文化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推动政治参与的实现,能够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能有效地激发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公民并使之明确:鼓励积极政治参与并不是一种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无序参与,而是一种更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的有序参与。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公民政治文化发展与政治制度完善的关系,使之更清楚地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政治“国情”,在尊重政治现实的基础上,真正使公民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朝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不断对广大公民进行民主、平等、法律等现代政治意识、政治思想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塑造独立的政治③②

人格。

二是要逐步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仍有尚需完善的地方。而就扩大和推进公民政治参与而言,首先是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保证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履行其职能,密切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其吸纳能力,使新兴的利益群体通过共产党的组织表达其愿望、实现其民主权利。“政党的功能在于组织参与、综合不同利益、充当社会势力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增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其次是完善监督法制,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实行公平、公正原则,增强政治透明度;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有效约束各部门的违法乱纪行为,保证政令畅通,防止权力的滥用和损害公民的合法权利,使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得到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再次是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充分发挥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当然,涉及机制、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公民政治参与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④

从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三是要拓宽政治参与的利益表达渠道。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是一种非均衡式发展,这集中表现为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中国公民在政治素质、政治认同、政治情感和政治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明显化。由此决定了需要建立多样化、多渠道的利益表达途径。在这一方面,除了要继续发挥如信访、听证、公示等传统渠道的作用,还要“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而就我国现实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而言,尤其要积极发挥各类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作用。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大量涌现,其独立性、社会性日益加强,并已成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渠道。非政府组织综合代表成员的利益并向政府反映,为公民向政府进行利益表达提供了一种缓冲机制,起着充当公民与政府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各类非政府组织作为拓宽公民利益表达渠道,进一步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

三、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应大力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⑤

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形态,要发挥积极作用,必须以法律来保障。近年来,我国在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法制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一些重要的法律亟待研究制定或者修改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公民权利的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

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就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其一,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力度,推进依法行政和执政为民。加强政府立法工作,重点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管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立法。创新政府立法工作机制,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政府法制建设质量。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工作机制,扩大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范围,确保法制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开展政府立法后评估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法规规章,提高立法水平。建立行政法规定期清理制度,对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法规

规章,及时修订或废止。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权利与责任挂钩、权利与利益脱钩的要求,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积极推进综合执法试点,减少行政执法层次,严格规范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

其二,要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围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结合行政管理体制及其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权力运行过程作为政务公开的内容,方便群众监督。健全对行政权力监督的体制机制,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建立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督。强化政府内部的专门监督,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失职渎职等行为。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提供条件,畅通渠道。支持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通过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为人民谋利益。

其三,要完善司法行政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认真总结司法实践经验,从人民群众

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入手,完善刑罚执行、教育矫治、司法鉴定、刑事赔偿等制度。加强司法民主建设,发挥律师、公证、仲裁等积极作用。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做好行政复议、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强人权司法保护,严格按照法定原则和程序进行诉讼活动。加强司法救助,对贫困群众减免诉讼费,完善司法便民制度。健全对司法的监督机制,抓住人民群众不满意、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岗位和环节,着力加强执行责任体系、执法质量考评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司法廉政建设,维护司法廉洁,严肃查处徇私枉法、失职渎职、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

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应大力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我们党要经受长期执政的考验,确保永不变色,一个根本途径就是发展人民民主,建设民主政治。而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路径是“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决定了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先导性。作为执政党,许多党员在国家政权机关和社会组织中担负着领导工作,执掌着重要权力。党内民主状况的好坏,会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⑥

部,在党内民主生活中树立了民主观念,养成了民主习惯,培养了民主作风,形成了民主传统,就会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党内民主的经验、作风和传统带到各自的工作岗位,模范遵守人民民主的制度和法律,带动自己工作领域中的民主风气,发挥对人民民主的示范、导向作用。因此,党内民主是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关键,以党内民主逐步推动人民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途径。当前,要发展党内民主,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必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因为党内民主从本质上讲,就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事务中的参与、管理、监督作用。要使党员在党内事务中更好地发挥这些作用,就必须提高其素质。只有党员素质提高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监督意识增强了,党员主体地位才能不断巩固、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发挥。应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引导,提升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同时,教育引导党员树立主人翁意识,深刻认识在党章明确规定的党员民主权利面前,所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是平等

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犯;要通过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监督意识的增强来维护自己的主体地位,通过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行使来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广大党员在贯彻民主制度、行使民主权利中提高民主素质、发挥主体作用。

其次,必须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实现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是党内民主走向成熟的关键。要完善民主讨论制度,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充分发表、平等讨论的制度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要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保证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经常性地参与党内决策,使党的各项决策在党内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要完善民主选举制度,使党内选举更好地体现选举人的意志,保证选出为广大党员充分信任、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既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又反对和防止分工不合作、班子软弱涣散。要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保障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有效行使监督权,使党的权力得到正确行使,推动党的事业健康发展。

其三,必须实行民主与集中相统一。我们党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相结合的制度。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既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防止个人专断;又要加强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统一思想认识,保持步调一致,防止出现极端民主化倾向。

其四,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党内民主建设既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又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制约。这就要求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既要积极推进,又要循序渐进。既要自觉适应广大党员民主意识普遍增强、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的愿望日益迫切的新情况,加快党内民主建设进程,又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自上而下的带动和自下而上的促进结合起来,有组织、有步骤地扎实推进,使党内民主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齐头并进,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互相促进。从而,通过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切实地加快政治发展进程。


相关文章

  • 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全文要点)
  • 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全文要点) 中评社北京11月9日电/201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向中共十八大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胡锦涛的这个报告,为中共十八大政 ...查看


  • 十八大工作报告全文
  • 十八大工作报告全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 ...查看


  • 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 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而奋斗 --张宝顺同志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登 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张宝顺同志在向省第九次党代会作报告时指出,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 ...查看


  • 十八大报告全文
  • 十八大报告全文 01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 02 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 03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 04 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05 五. ...查看


  • 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 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为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李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全省上下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 ...查看


  • 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 省九次党代会精神 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 ...查看


  • 党的十八大的主要精神
  • 二. 党的十八大的主要精神 党的十八大的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党章修正案和中央纪委工作报告中. (一)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要精神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报告就我国经济.政治. ...查看


  • [优秀作文]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宣传辅导材料
  •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宣传辅导材料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十八大报告精神辅导提纲 [报告要点] 总书记同志在十八大报告开篇中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查看


  •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内容全文
  • ★入党申请书,又称入党申请报告,是要求入党的人向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入党申请书标志着申请人经过了郑重思考,向党组织表明自己有入党的志愿和要求,使党组织了解申请人的政治信仰和追求,便于党组织对申请人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