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竹子形象对诗人心绪的表现 1

唐诗中竹子形象对诗人心绪的表现

作者:普布彭多

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09期

摘 要:本文通过对唐代诗句中对竹子的描写入手,分析在这些唐诗中的竹子的形象,以此来看诗人对竹子所寄予的情感,以及竹子对诗人心绪的表现,借故人对竹子的描写以及推崇,来看中国文化中的对做人行事的标准。

关键词:竹子;唐诗;诗人;行事作风

一、竹子

竹子,在人类漫漫历史长河中,具有着很高的地位。在我国,竹子被称为“虚心竹有千千节”,它因其竹枝杆挺拔,修长,亭亭玉立,袅娜多姿,四时青翠,凌霜傲雨,而特别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在我国的古代对竹子就有类似“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的美称。而竹子,更是被我国古今文人骚客们所珍视,大诗人苏东坡就留下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可见竹子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古今历史中嗜竹咏竹的人非常多,留下来的咏竹诗也非常多。

在中国,竹子与松树,以及梅树被人们视为是冬季的三大吉祥植物,同时对于学者文人的意义也是极大的。竹之形直,竹之节劲,竹之姿秀,竹之色翠,竹之声幽,竹之境雅,使中国文人得以在其中充分玩赏自己的君子美质。

二、唐诗

唐朝,这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黄金时代,它有着极其灿烂的文化,在这段时期里,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唐诗就是其中之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南朝梁代刘孝先写了第一首《咏竹》诗以来,竹一直成了历代文人墨客反复吟咏歌颂的对象,以竹为题材的诗文绘画作品多得不计其数。在唐代诗句中,对竹子的咏诵也是很常见的,如杜甫、白居易、杜牧、刘禹锡、张九龄等一些为我们所熟悉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咏竹诗。

杜甫,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与李百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而在杜甫的这些诗中,有着大量的咏竹诗或关于竹子的诗。 如: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作为一首专门咏竹的诗,从诗的意境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这首诗写的是新竹的盎然生机,一切都是那样的洁净优美而又富有生机,富有生命力。在诗中,“绿”、“新”、“色”、“凉”、“净”、“香”,这些字眼都让我们看到了诗中所写“新竹”的特点,也由此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诗中的竹子写的是那样的充满希望,一切都还是刚刚开始的状态,预示着美好的生命的开始。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杜甫对竹子寄予的感情,他喜爱竹子,赞美竹子。我觉得这首诗中还包含了诗人对世间新生事物的描写,每个新生命都是纯洁而美好的,都是极富生命力的,只要受到后天的保护,以及正确的指引而不受到摧残,那么每一个新的生命都会像竹子一样,长大后一定可以“高耸入云”。这里,诗人借咏新竹的方式,既表现出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新生命的喜爱以及美好祝愿。

在杜甫的《寄题江外草堂》等一系列诗中,有“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杖藜还客拜,爱竹遗儿书”;“苔竹素所好”等等的话语,这种对竹的爱好已深入他的本性。他一再表白自己“懒性从来水竹居”;“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竹”。他很会欣赏竹的秀色韵味,既有“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的轻歌;又有“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的低吟,更有“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当拂云长”的咏叹。在杜甫笔下,竹林景色,明净无尘,幽雅别致,赏心悦目;经雨水洗涤的竹子娟秀美好,清香盈鼻,极为可爱!

又如杜牧的《栽竹》:

本因遮日种,却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敲劼晚风时。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诗中“本因遮日种,却似为溪移”这两句诗写出了竹子栽种的地方,即乡村溪水旁,点明了竹子生长的美好的环境。这样就烘托出了水清竹秀的意境,它跟末句的“尘冠”遥相对照,表达出诗人鲜明的褒贬。“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两句写了竹子在白日里的形象,先写清晰英武的竹影,再写整齐秀逸的竹姿,由此可见诗的感情较为清扬。“萧骚寒雨夜,敲劼晚风时”句转为写竹子在夜晚的神韵,感情显得凝重而深沉。而最后两句则直抒胸意:栽竹、赏竹,使辞官回乡之念油然而生。全诗流露出的是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可见诗人的高风亮节。这也是对唐代诗人的价值观体现。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张九龄

清切紫庭垂,威菱防露枝。

色无玄只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皇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这首诗,很明显的点出了竹子的高尚节气,“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这正符合了中国人对竹子“虚心竹有千千节”的这样一个美誉。竹子高尚的气节与操守人人敬重,它宽大的胸怀举世皆知。“色无玄只变”,我认为这一点写出了竹子不会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改变它的颜色,我们可以再将这个概念引申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学习竹子的这种崇高品行,不要总是像一个变色龙,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就改变自己的行事做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真我”,虽然说在这个社会上最聪明的人是内正外圆的人,当然,这同样是一种保持自我的表现。

三、结束语

自古以来,在代代文人的笔墨中,我们看到了竹子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形象,也看到了竹子之所以被人称赞、景仰的原因。诗人有时候为了倾诉某一特定生活环境中的思想感情,对于相同的景物意象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审美感受和美学评价,由于隐喻对意象的意义选择和导向不同,同一语言外壳的意象,即使是在同一个诗人的诗歌中,也不会只仅仅代表一种涵义。如杜甫,他的很多诗都是对于竹子的赞美,表现的是他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可是,他也有类似《苦竹》这样的诗,这便恰恰体现出了上述那样一种情况,虽然杜甫有那样的诗句,但我们不能否认竹子在杜甫心中的地位,更不能否认竹子在唐代,乃至中国悠久历史中的地位。中国传统中对竹子的重视、中国文化中对竹子的赞誉,都代表着中国人心中的行事做人观念,更代表了中国自古以来的一种价值观。

唐诗中竹子形象对诗人心绪的表现

作者:普布彭多

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09期

摘 要:本文通过对唐代诗句中对竹子的描写入手,分析在这些唐诗中的竹子的形象,以此来看诗人对竹子所寄予的情感,以及竹子对诗人心绪的表现,借故人对竹子的描写以及推崇,来看中国文化中的对做人行事的标准。

关键词:竹子;唐诗;诗人;行事作风

一、竹子

竹子,在人类漫漫历史长河中,具有着很高的地位。在我国,竹子被称为“虚心竹有千千节”,它因其竹枝杆挺拔,修长,亭亭玉立,袅娜多姿,四时青翠,凌霜傲雨,而特别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在我国的古代对竹子就有类似“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的美称。而竹子,更是被我国古今文人骚客们所珍视,大诗人苏东坡就留下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可见竹子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古今历史中嗜竹咏竹的人非常多,留下来的咏竹诗也非常多。

在中国,竹子与松树,以及梅树被人们视为是冬季的三大吉祥植物,同时对于学者文人的意义也是极大的。竹之形直,竹之节劲,竹之姿秀,竹之色翠,竹之声幽,竹之境雅,使中国文人得以在其中充分玩赏自己的君子美质。

二、唐诗

唐朝,这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黄金时代,它有着极其灿烂的文化,在这段时期里,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唐诗就是其中之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南朝梁代刘孝先写了第一首《咏竹》诗以来,竹一直成了历代文人墨客反复吟咏歌颂的对象,以竹为题材的诗文绘画作品多得不计其数。在唐代诗句中,对竹子的咏诵也是很常见的,如杜甫、白居易、杜牧、刘禹锡、张九龄等一些为我们所熟悉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咏竹诗。

杜甫,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与李百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而在杜甫的这些诗中,有着大量的咏竹诗或关于竹子的诗。 如: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作为一首专门咏竹的诗,从诗的意境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这首诗写的是新竹的盎然生机,一切都是那样的洁净优美而又富有生机,富有生命力。在诗中,“绿”、“新”、“色”、“凉”、“净”、“香”,这些字眼都让我们看到了诗中所写“新竹”的特点,也由此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诗中的竹子写的是那样的充满希望,一切都还是刚刚开始的状态,预示着美好的生命的开始。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杜甫对竹子寄予的感情,他喜爱竹子,赞美竹子。我觉得这首诗中还包含了诗人对世间新生事物的描写,每个新生命都是纯洁而美好的,都是极富生命力的,只要受到后天的保护,以及正确的指引而不受到摧残,那么每一个新的生命都会像竹子一样,长大后一定可以“高耸入云”。这里,诗人借咏新竹的方式,既表现出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新生命的喜爱以及美好祝愿。

在杜甫的《寄题江外草堂》等一系列诗中,有“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杖藜还客拜,爱竹遗儿书”;“苔竹素所好”等等的话语,这种对竹的爱好已深入他的本性。他一再表白自己“懒性从来水竹居”;“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竹”。他很会欣赏竹的秀色韵味,既有“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的轻歌;又有“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的低吟,更有“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当拂云长”的咏叹。在杜甫笔下,竹林景色,明净无尘,幽雅别致,赏心悦目;经雨水洗涤的竹子娟秀美好,清香盈鼻,极为可爱!

又如杜牧的《栽竹》:

本因遮日种,却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敲劼晚风时。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诗中“本因遮日种,却似为溪移”这两句诗写出了竹子栽种的地方,即乡村溪水旁,点明了竹子生长的美好的环境。这样就烘托出了水清竹秀的意境,它跟末句的“尘冠”遥相对照,表达出诗人鲜明的褒贬。“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两句写了竹子在白日里的形象,先写清晰英武的竹影,再写整齐秀逸的竹姿,由此可见诗的感情较为清扬。“萧骚寒雨夜,敲劼晚风时”句转为写竹子在夜晚的神韵,感情显得凝重而深沉。而最后两句则直抒胸意:栽竹、赏竹,使辞官回乡之念油然而生。全诗流露出的是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可见诗人的高风亮节。这也是对唐代诗人的价值观体现。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张九龄

清切紫庭垂,威菱防露枝。

色无玄只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皇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这首诗,很明显的点出了竹子的高尚节气,“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这正符合了中国人对竹子“虚心竹有千千节”的这样一个美誉。竹子高尚的气节与操守人人敬重,它宽大的胸怀举世皆知。“色无玄只变”,我认为这一点写出了竹子不会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改变它的颜色,我们可以再将这个概念引申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学习竹子的这种崇高品行,不要总是像一个变色龙,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就改变自己的行事做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真我”,虽然说在这个社会上最聪明的人是内正外圆的人,当然,这同样是一种保持自我的表现。

三、结束语

自古以来,在代代文人的笔墨中,我们看到了竹子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形象,也看到了竹子之所以被人称赞、景仰的原因。诗人有时候为了倾诉某一特定生活环境中的思想感情,对于相同的景物意象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审美感受和美学评价,由于隐喻对意象的意义选择和导向不同,同一语言外壳的意象,即使是在同一个诗人的诗歌中,也不会只仅仅代表一种涵义。如杜甫,他的很多诗都是对于竹子的赞美,表现的是他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可是,他也有类似《苦竹》这样的诗,这便恰恰体现出了上述那样一种情况,虽然杜甫有那样的诗句,但我们不能否认竹子在杜甫心中的地位,更不能否认竹子在唐代,乃至中国悠久历史中的地位。中国传统中对竹子的重视、中国文化中对竹子的赞誉,都代表着中国人心中的行事做人观念,更代表了中国自古以来的一种价值观。


相关文章

  • 唐诗中竹子形象对诗人心绪的表现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唐诗中竹子形象对诗人心绪的表现 作者:普布彭多 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09期 摘 要:本文通过对唐代诗句中对竹子的描写入手,分析在这些唐诗中的竹子的形象,以此 ...查看


  •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 2012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分点训练四十题 诗歌的形象 1.(2011·青岛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六)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 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查看


  • 古诗词答题基本模式及相关知识
  • 古诗词答题基本模式及相关知识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分析意境型的古诗鉴赏题设题方式是:(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的一般思路是:所写的意象+意象的特点是什么+艺术效果 ...查看


  • 文言文总结2014
  • 文言文总结 来源:文言文趣味练(1-5) 稽费:停留.耽搁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费时日 遽:害怕 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见待:对待(我) 先公以礼见待 见绳:约束 明公以法见绳 鞠:审理:狱:案件 鞠狱:审理案件 第:家 叟携酒至 ...查看


  • 李贺[苏小小墓]唐诗赏析
  • 苏小小墓 李贺 幽兰露, 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 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 松如盖, 风为裳, 水为珮. 油壁车, 夕相待. 冷翠烛, 劳光彩. 西陵下, 风吹雨. 李贺的"鬼"诗,总共只有十来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 ...查看


  • 唐诗宋词是许多人从小喜爱的
  • 唐诗宋词是许多人从小喜爱的,即使工作后,也会在忙碌之余欣赏一首诗词,放松一下.但是由于时代的久远加之诗歌本身的高度集中含蓄以及典故多的特点,就使得古诗词鉴赏难之更难.下面习古堂国学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解读唐诗宋词中的意象群. 在中国文学史 ...查看


  • 2016年高考真题训练之诗歌鉴赏
  • 2016年高考真题训练之诗歌鉴赏 一.(2015全国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 ...查看


  • 古代诗歌形象介绍
  • 古代诗歌的形象,常常表现为对意象.意境.隐喻和象征等的解读.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它们是诗歌情志的寄托.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是塑造诗歌形象的主要因素:意境是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完美融合的产物.前者的关键在于 ...查看


  • 苏州历年高考诗歌鉴赏2015-2004
  •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11分)2015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 联系全诗,概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