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和实用主义思想

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摘要】:美国教育家杜威于1916年发表了建立在实用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该书典型地代表了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分析和陈述了民主社会与教育的辨证关系,表达了通过教育来塑造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民主 教育本质 教育目的

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从《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和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明日之学校》(1915)直到撰成《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杜威的确是一步步完善起来的,而后来发表的《经验和教育》和《人的问题》,也是对《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补充和说明,因此《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对杜威教育思想最完美的体现。此书是继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之后的又一部跨时代意义的教育学巨著。书中涉及的方面极为广泛,但对每项问题都从社会、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层层剖析和深入论证。在此就谈一下我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和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的理解。

一民主社会和民主教育

什么是民主社会?对杜威而言,民主社会就是他的“理想国”但是“必须再一次指出,对我们现有任何社会生活方式需要有一个标准来测量它的价值。在寻找这个测量标准时,我们必须避免两个极端。我们不能从我们脑子里提出一个什么东西把它看作理想社会。为了保证我们的理想是一个可以实行的理想,我们必须把我们的概念建立在实际存在的社会基础上。”民主社会有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不仅表明有着数量更大和种类更多的共同利益,而且更加依赖对作为社会控制的因素的共同利益的认识。第二个要素,不仅表示各社会群体之间更加自由的相互影响(这些社会群体由于要保持隔离状态,曾经是各自孤立的),而且改变社会习惯,通过应付由于多方面的交往所产生的新的情况,社会习惯得以不断地重新调整。这两个特征恰恰就是民主社会的特征。简而言之,民主主义社会就是一种理想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的方式。而民主教育的核心则在于通过教育来塑造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民主教育是儿童富有创造性而又敢于实践,民主教育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教育的无目的性

“ 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无目的。 ”正如我们正视恐惧,我们害怕的并不是恐惧本身,而是伴随恐惧而来的种种意象。教育本身没有目的,目的是只有人才会有的,伴随着期盼等等各种附加在教育身上的情感,我们便主观的给其加上了目的。真正的目的乃是儿童所能预见的奋斗目标,它能使他们尽心竭智地观察形势,耐心细致地寻求成功,专心致志地钻研学习。这样,儿童一步步向前迈进,便一步步获得进步,做到“教育随时都是自己的报酬”。这种目的使儿童成为教育过程的全心全意的参加者,而不是漠不关心的旁观者,更不是迫于威力而敷衍搪塞者。当然,这种令人诚心以赴的目的,是受教育的儿童的实际生活中切实感觉到的,并对儿童的行动起着摄引和指导作用的。否则硬要天真活泼的儿童依附或屈从各种遥远的渺

茫的外加目的,儿童既不理解它,又不欢喜它,就无异把他们捆绑在对他们毫无实际意义的链条上去折磨他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之中,而教育本身并无任何目的。当然,每一种理念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而杜威的成功之处则在于他巧妙的将其"改造社会"的教育目的与"教育除自身以外没有其他目的"的教育目的融合在一起了。他所提出的教育无目的性的确给我们许多启示。

三教育的本质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或改造。杜威在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解释教育时,首先重视儿童这一环节。他认为初生儿童就秉赋爱好活动的性能,并能够依凭活动结果带来的苦乐而调整其活动和控制其活动,借以适应环境的需要。儿童天赋的这种潜在动力是强烈的,教育必须尊重和利用它。他说,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点,正像两点之间形成一条直线一般,在教育出发点的儿童和教育归宿点的社会之间,形成了教育历程。杜威指责当时学校把教育历程错误地理解为教师告诉和学生被告诉的事体,不激发儿童自动求知的本性,却驱使儿童被迫地诵习代表事物的符号,即书本,硬以外铄力量取代儿童潜在的动力。这种不调动儿童内在动力而填鸭般地灌输知识,无异于强迫没有眼目的盲人去观看万物,无异于将不思饮水的马匹牵到河边强迫它饮水。这种忽视天性和压迫天性的教育显然是愚蠢的。当然,在我们中国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却是处处可见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主流。这也就不难理解那些别我们玩的多,学的少的孩子们却没少拿诺贝尔奖这一事实。教育的本质在生活里,而不在教材里;在生长过程中,不在书本里;在活动中,而不在课堂里。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改造了美国旧教育和建立了美国新教育。杜威教育思想不仅在美国享有权威,而且享有国际权威。20世纪初期,杜威的教育学说通过凯兴斯泰纳(G. Kerschensteiner)而传之德国,通过克拉巴柔(E. Claparoe)①而传之瑞士,通过拜梯尔(G. Bertier)②而传之法国,通过芬德来(J. Findlay)③而传之英国,以后现陆续地传之众多国家。以英国为例,英国里丁大学教授伯纳德(H. C. Barnard)在《英国教育史》中说:“杜威虽是美国的教授,但对于英国曾产生巨大的影响。”他的影响是巨大的,国际性的,改革性的。在今后的许多年里,他的教育思想也是进步的。当然,任何一种思想都会存在其特定的环境和两面性,我们也不能照搬照抄,要辩证的去学习吸取他的思想和理论。

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摘要】:美国教育家杜威于1916年发表了建立在实用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该书典型地代表了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分析和陈述了民主社会与教育的辨证关系,表达了通过教育来塑造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民主 教育本质 教育目的

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从《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和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明日之学校》(1915)直到撰成《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杜威的确是一步步完善起来的,而后来发表的《经验和教育》和《人的问题》,也是对《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补充和说明,因此《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对杜威教育思想最完美的体现。此书是继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之后的又一部跨时代意义的教育学巨著。书中涉及的方面极为广泛,但对每项问题都从社会、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层层剖析和深入论证。在此就谈一下我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和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的理解。

一民主社会和民主教育

什么是民主社会?对杜威而言,民主社会就是他的“理想国”但是“必须再一次指出,对我们现有任何社会生活方式需要有一个标准来测量它的价值。在寻找这个测量标准时,我们必须避免两个极端。我们不能从我们脑子里提出一个什么东西把它看作理想社会。为了保证我们的理想是一个可以实行的理想,我们必须把我们的概念建立在实际存在的社会基础上。”民主社会有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不仅表明有着数量更大和种类更多的共同利益,而且更加依赖对作为社会控制的因素的共同利益的认识。第二个要素,不仅表示各社会群体之间更加自由的相互影响(这些社会群体由于要保持隔离状态,曾经是各自孤立的),而且改变社会习惯,通过应付由于多方面的交往所产生的新的情况,社会习惯得以不断地重新调整。这两个特征恰恰就是民主社会的特征。简而言之,民主主义社会就是一种理想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的方式。而民主教育的核心则在于通过教育来塑造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民主教育是儿童富有创造性而又敢于实践,民主教育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教育的无目的性

“ 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无目的。 ”正如我们正视恐惧,我们害怕的并不是恐惧本身,而是伴随恐惧而来的种种意象。教育本身没有目的,目的是只有人才会有的,伴随着期盼等等各种附加在教育身上的情感,我们便主观的给其加上了目的。真正的目的乃是儿童所能预见的奋斗目标,它能使他们尽心竭智地观察形势,耐心细致地寻求成功,专心致志地钻研学习。这样,儿童一步步向前迈进,便一步步获得进步,做到“教育随时都是自己的报酬”。这种目的使儿童成为教育过程的全心全意的参加者,而不是漠不关心的旁观者,更不是迫于威力而敷衍搪塞者。当然,这种令人诚心以赴的目的,是受教育的儿童的实际生活中切实感觉到的,并对儿童的行动起着摄引和指导作用的。否则硬要天真活泼的儿童依附或屈从各种遥远的渺

茫的外加目的,儿童既不理解它,又不欢喜它,就无异把他们捆绑在对他们毫无实际意义的链条上去折磨他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之中,而教育本身并无任何目的。当然,每一种理念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而杜威的成功之处则在于他巧妙的将其"改造社会"的教育目的与"教育除自身以外没有其他目的"的教育目的融合在一起了。他所提出的教育无目的性的确给我们许多启示。

三教育的本质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或改造。杜威在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解释教育时,首先重视儿童这一环节。他认为初生儿童就秉赋爱好活动的性能,并能够依凭活动结果带来的苦乐而调整其活动和控制其活动,借以适应环境的需要。儿童天赋的这种潜在动力是强烈的,教育必须尊重和利用它。他说,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点,正像两点之间形成一条直线一般,在教育出发点的儿童和教育归宿点的社会之间,形成了教育历程。杜威指责当时学校把教育历程错误地理解为教师告诉和学生被告诉的事体,不激发儿童自动求知的本性,却驱使儿童被迫地诵习代表事物的符号,即书本,硬以外铄力量取代儿童潜在的动力。这种不调动儿童内在动力而填鸭般地灌输知识,无异于强迫没有眼目的盲人去观看万物,无异于将不思饮水的马匹牵到河边强迫它饮水。这种忽视天性和压迫天性的教育显然是愚蠢的。当然,在我们中国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却是处处可见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主流。这也就不难理解那些别我们玩的多,学的少的孩子们却没少拿诺贝尔奖这一事实。教育的本质在生活里,而不在教材里;在生长过程中,不在书本里;在活动中,而不在课堂里。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改造了美国旧教育和建立了美国新教育。杜威教育思想不仅在美国享有权威,而且享有国际权威。20世纪初期,杜威的教育学说通过凯兴斯泰纳(G. Kerschensteiner)而传之德国,通过克拉巴柔(E. Claparoe)①而传之瑞士,通过拜梯尔(G. Bertier)②而传之法国,通过芬德来(J. Findlay)③而传之英国,以后现陆续地传之众多国家。以英国为例,英国里丁大学教授伯纳德(H. C. Barnard)在《英国教育史》中说:“杜威虽是美国的教授,但对于英国曾产生巨大的影响。”他的影响是巨大的,国际性的,改革性的。在今后的许多年里,他的教育思想也是进步的。当然,任何一种思想都会存在其特定的环境和两面性,我们也不能照搬照抄,要辩证的去学习吸取他的思想和理论。


相关文章

  • 杜威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影响评析
  • 百名学者评论中国教育2007-② 嘉宾主持人:刘 尧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 所长 教授 本期特邀嘉宾:程斯辉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编者按]"百名学者评论中国教育"专栏属常设性的,2002年 ...查看


  • 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中小学教育的启示作用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中小学教育的启示作用 作者:王洪丽 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03期 摘 要: 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是中国教育界不断向杜威教育思想之精 ...查看


  • 杜威与建构主义教育思想之比较_刘华初
  • 教育评论/2009年第2期 杜威与建构主义教育 思想之比较 ○刘华初 摘 要 杜威与以皮亚杰.维果斯基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者, 不仅在哲学和心理学上, 而且在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虽然在认识论哲学和心理学基础方面差异性更大 ...查看


  • 简·亚当斯和约翰·杜威教育思想对比研究
  • 前沿视角 简亚当斯和约翰杜威教育思想对比研究 农 佳 广西 南宁 530005) 亚当斯(JaneAddams)的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摘 要 简 亚当斯(JaneAddams)与约翰 杜威(JohnDewey)两者都是美国伟大的教育思 ...查看


  • 约翰·杜威--"百科全书式的心理学家" - 北大心理教育网
  • 首页 叙事治疗专栏 自考招生简章 自考报读指南 报读须知 学员须知 名师导学 心理学知识 热点关注 原创推荐 学员论坛登录 学苑社区 小书库 电子书籍 相册 留言咨询 友情链接 八月 2010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查看


  • 杜威教育思想对新课改的借鉴意义
  • - - _- _- __ _- _-_ _- _ _- _ _- _-_- 号_- 学) 线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名- - 姓- - - 业 - 专) _封 _(_ _- _ _- _ _- _- ...查看


  • 杜威的教育思想
  • 杜威的教育思想 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一) 论教育本质 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 教育即生活" 和 & ...查看


  • 浅析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经验本体论建构
  • [摘要]作为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杜威和他的先行者们一样,都把批判传统哲学当作自己在哲学上的主要人物.杜威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去探究哲学的起源和哲学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经验"的本体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杜威继承了主 ...查看


  • 论杜威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影响毕业论文
  • 分类号:G4 单位代码: 112 密 级: 一般 学 号: [1**********]26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论杜威教育思想 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影响 专 业: 教育学 (学前教育方向) 姓 名:袁秀钰 指导教师:王娇艳 职 称: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