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采蓮是风靡江南的农事、民俗活动,采蓮民歌产生于采蓮过程中。南朝中,文人拟作《采蓮曲》大量出现,采蓮从民歌走向文学,成为当时文学作品中常见的题材、意象。南朝《采蓮曲》曾经沦为宫体诗,但经过王勃、李白、王昌龄、白居易等唐代作家的扭转、发展,采蓮歌曲又恢复民间本色,焕发生机。采蓮歌曲蕴涵丰富,是一幅江南风情画卷,是采蓮女子的恋歌,是游子思乡的离歌。同一题名、同—朝代的乐府诗,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也异彩纷呈。请大家体会下面三首《采蓮曲》在表现情感和运用技巧上的异同。

  采蓮曲(乐府作采蓮归) 王勃

  采蓮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蓮今已暮。

  今已暮,采蓮花,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蓮花。

  蓮花复蓮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蓮歌有节,采蓮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裴回蓮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注释】

  ①棹、桡:都是指船桨。②叶屿:绿叶中覆盖的水中小岛。③江讴:飘荡在水面上的蓮歌。④把桑叶:采摘桑叶。⑤西津交佩:晋郭璞《江赋》“感交甫之丧佩”,李善注引《韩诗内传》:“郑交甫遵彼汉皋台下,遇二女,与言曰:‘愿请子之佩。’二女与交甫,交甫受而怀之,超然而去,十步,循探之,即亡矣。回顾二女,亦即亡矣。”⑥北海雁书:汉代的时候,苏武出使匈奴被拘囚十九年。后汉派使者至匈奴,汉使假称汉天子得苏武书信缚于雁足,以此揭露匈奴否认拘囚苏武的谎言,事见《汉书·苏武传》。⑦裴回:通“徘徊”。⑧丰茸:女子丰盈姣好的容貌。

  采蓮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注释】

  ①《太平寰宇记》:若耶溪,在越州会稽县东南二十八里。《一统志》:若耶溪,在绍兴府城南二十五里,西施采蓮于此。在今浙江绍兴市南。②古《孟珠曲》:道逢游冶郎,恨不早相识。游冶郎:闲游寻乐的少年。⑤郑玄《毛诗笺》:赤身黑鬣日骝。《南史》:帝赐羊侃河南国紫骝。此指骏马。④踟蹰:徘徊不忍离去。空断肠:谓空动心思之意。

  采蓮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释】

  ①萦:环绕。飐风:指在风中摇曳、摆动。②碧玉搔头:碧玉制成的发簪:

  【相关知识】

  关于《采蓮曲》

  采蓮是凤靡古代江南的农事、民俗活动,采蓮歌曲产生于采蓮过程中,具有鲜活的民间本色。南朝梁武帝萧衍模仿采蓮歌曲,自制《采蓮曲》,据《乐府诗卷》卷五《清商曲辞·江南弄》所载:“《古今乐录》曰:‘梁天监十一年冬,武帝改西曲制《江南上云乐》十四曲。《江南弄》七曲:一曰《江南弄》,二曰《龙笛曲》,三曰《采蓮曲》,四曰《风笛曲》,五曰《采菱曲》,六曰《游女曲》,七曰《朝云曲》。…采蓮从民歌走向文学,成为当时文学中常见的题材。但是,在靡靡之风的文学情势下,《采蓮曲》成为宫体诗同调。唐代初年,南风北渐的进程加快,采蓮活动、以《采蓮曲》为代表的南方清乐均传入北方。唐太宗等人也曾有采蓮歌曲创作,但仍然因袭南朝宫体诗凤。从王勃开始,采蓮歌曲从宫廷走向民间,经过王昌龄、李白、白居易等诗人的共同努力,采蓮歌恢复民间本色。采蓮歌曲多描绘江南水乡的秀美风光,咏叹采蓮女子的生活情态与爱恋情思,是一幅江南风情画卷,是采蓮女子的恋歌,是游子思乡的离歌。它属于乐府旧题。阅读此类诗歌,不仅要关注人物的言行和性格品质特征,而且要知道写作者的创作手法和风格。

  赏析指导

  读出作品格调

  三篇作品均出自唐朝,然而细细品读,就能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唐高祖武德元年以后百年间,通常称初唐。初唐诗人王勃的《采蓮曲》,带有“从宫廷走到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的特点。《采蓮曲》本已沦为宫体诗之同流,王勃为之解脱桎梏,回归民间,功不可没。但是,此诗未能尽脱齐梁遗风的娇媚。玄宗开元元年以后五十余年谓之盛唐。这是唐王朝的鼎盛期,现实生活的无限丰富与广阔,开拓了诗人们的胸怀和诗歌的意境。作为“诗仙”的李白,是站在盛世顶峰的诗人。他的《采蓮曲》,风格自然流丽,清新飘逸,王夫之评日:“诗文至此,只存一片神光,更无行迹矣!”自代宗大历至穆宗长庆年间为中唐,中唐前期,唐王朝处于安史之乱后的衰落时期,诗歌也失却了盛唐的青春风貌,白居易就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采蓮曲》坦易尚实,浅切自然,同南朝民歌清新自然的语言特色不谋而合。三篇诗,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

  读出情感基调

  由于作者的出身经历、价值取向、爱好情趣、人生追求以及观察角度的不同,描写事物都会寄托不同的情感或思想,因此,赏析时要扣住作者所描写的事物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感情思想。王勃的《采蓮曲》所表现的是少妇们思念征夫的情绪,与少女们的天真无邪迥然不同。由于离别,少妇们对自己产生了“迟暮”之感,而对征夫则是有了淡淡的不满之心,但她们抱怨之余,仍然是关心并爱自己的亲人的。作者笔下的采蓮女子是勤劳的,美丽的,真率而可钦的。全诗表现出诗人对这些采蓮女子的同情与关怀。李白的《采蓮曲》,描写了平湖之中采蓮女们一片融融泄泄的劳动场景。此诗写少年郎和采蓮女“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心绪,即便有忧伤,也只是一层淡淡的表色。白居易的《采蓮曲》如实地展现了清新明丽的江南水国中男女爱情的美好一幕,让女主人公一心沉浸在爱的喜悦中,欣然忘他的情状跃然纸上。   读出人物形象

  在初步读出了作品的情感基调后,需要深入分析作品中主人公——采蓮女的形象。王勃的《采蓮曲》陶醉于她的美丽:青如蓮叶的丝罗裙裳,白若冰玉的滑嫩臂腕;幽怨痴情的望夫情态,轻盈优美的摇橹身姿。但她却自怜自惜,暗自遣愁。夜色已悄悄来临,她还在归舟上采着蓮花。听着飘渺凄凉的歌声,多愁善感的采蓮女子由己及人,猜测那位引发她思夫之苦的岸边歌女:她又何必一定是以卖唱为生的倡家女子。转而又联想起《陌上桑》里那位“采桑城南隅”的秦罗敷。她在强颜欢笑,她是何其担忧自己红颜褪尽,青春不再;又是何其渴求夫君远征归来,早日团圆!采蓮女子触景生情,不住地叹息。她魂牵梦萦的是远在边塞至亲的夫君呀!夜色渐深,广阔江面上的女子此时都采蓮归来,汇聚一片,她们唱着和着水乡蓮歌,热闹纷繁。“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关切之心,相思之痛,同样的命运不仅让她们日复一日地提出这样的诘问,更让她们感受着同样的凄凉。

  李白《采蓮曲》中采蓮女明艳、活泼、娇羞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吴越采蓮女的形象:她们青春年少,情窦初开,天真活泼,对爱情有着炽烈的渴求。作者不仅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来烘托渲染,又用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反衬她们的娇美,更觉天然可爱。

  白居易的《采蓮曲》描写的是一位采蓮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后两句转入人物描写,采蓮姑娘遇到一个小伙子,正想说话却又突然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入了水中。情窦初开的女子见到心仪男子之后,不胜娇羞,像极了粉嫩的荷花。“逢”字颇为普通,但正是这个看似平淡的字眼,却颇有意味,只有以“逢”字点出是邂逅而不是约定,才能让“欲语低头笑”来得自然真淳、亲切可爱。这一刻的“低头”,是害羞时的自然动作;这一刻的“笑”,事实上已经超越了肖像描写的范畴,成为内心愉悦和幸福的外在表现。诗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细节精心刻画,一个含羞带笑的鲜明形象宛如就在我们眼前。

  读出创作手法

  三位诗人的《采蓮曲》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民歌谐音双关等手法,委婉含蓄,给人以思考遐想的余地,如用“连丝”谐音“怜思”,以“蓮”谐音“怜”来比喻男女之间彼此的爱恋。用典也是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王勃就用了江妃二女、鸿雁传书的典故。李白诗中“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则使用了乐府《陌上桑》写罗敷的手法反衬采蓮女的娇美。白居易诗中的“菱叶萦波荷风占风”运用了典型的互文手法:清凌凌的水面上,绿得发亮的菱、荷满目扑来,时有微风拂过,水波荡漾,眼前的青翠世界顿时随风轻轻摇曳,动人心魄,好一派天堂的旖旎风光。此外诗人们还在诗篇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顶真等修辞方法,景物衬托、人物烘托等表现手法,以及流畅的语言,也增强了乐府诗的艺术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采蓮是风靡江南的农事、民俗活动,采蓮民歌产生于采蓮过程中。南朝中,文人拟作《采蓮曲》大量出现,采蓮从民歌走向文学,成为当时文学作品中常见的题材、意象。南朝《采蓮曲》曾经沦为宫体诗,但经过王勃、李白、王昌龄、白居易等唐代作家的扭转、发展,采蓮歌曲又恢复民间本色,焕发生机。采蓮歌曲蕴涵丰富,是一幅江南风情画卷,是采蓮女子的恋歌,是游子思乡的离歌。同一题名、同—朝代的乐府诗,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也异彩纷呈。请大家体会下面三首《采蓮曲》在表现情感和运用技巧上的异同。

  采蓮曲(乐府作采蓮归) 王勃

  采蓮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蓮今已暮。

  今已暮,采蓮花,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蓮花。

  蓮花复蓮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蓮歌有节,采蓮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裴回蓮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注释】

  ①棹、桡:都是指船桨。②叶屿:绿叶中覆盖的水中小岛。③江讴:飘荡在水面上的蓮歌。④把桑叶:采摘桑叶。⑤西津交佩:晋郭璞《江赋》“感交甫之丧佩”,李善注引《韩诗内传》:“郑交甫遵彼汉皋台下,遇二女,与言曰:‘愿请子之佩。’二女与交甫,交甫受而怀之,超然而去,十步,循探之,即亡矣。回顾二女,亦即亡矣。”⑥北海雁书:汉代的时候,苏武出使匈奴被拘囚十九年。后汉派使者至匈奴,汉使假称汉天子得苏武书信缚于雁足,以此揭露匈奴否认拘囚苏武的谎言,事见《汉书·苏武传》。⑦裴回:通“徘徊”。⑧丰茸:女子丰盈姣好的容貌。

  采蓮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注释】

  ①《太平寰宇记》:若耶溪,在越州会稽县东南二十八里。《一统志》:若耶溪,在绍兴府城南二十五里,西施采蓮于此。在今浙江绍兴市南。②古《孟珠曲》:道逢游冶郎,恨不早相识。游冶郎:闲游寻乐的少年。⑤郑玄《毛诗笺》:赤身黑鬣日骝。《南史》:帝赐羊侃河南国紫骝。此指骏马。④踟蹰:徘徊不忍离去。空断肠:谓空动心思之意。

  采蓮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释】

  ①萦:环绕。飐风:指在风中摇曳、摆动。②碧玉搔头:碧玉制成的发簪:

  【相关知识】

  关于《采蓮曲》

  采蓮是凤靡古代江南的农事、民俗活动,采蓮歌曲产生于采蓮过程中,具有鲜活的民间本色。南朝梁武帝萧衍模仿采蓮歌曲,自制《采蓮曲》,据《乐府诗卷》卷五《清商曲辞·江南弄》所载:“《古今乐录》曰:‘梁天监十一年冬,武帝改西曲制《江南上云乐》十四曲。《江南弄》七曲:一曰《江南弄》,二曰《龙笛曲》,三曰《采蓮曲》,四曰《风笛曲》,五曰《采菱曲》,六曰《游女曲》,七曰《朝云曲》。…采蓮从民歌走向文学,成为当时文学中常见的题材。但是,在靡靡之风的文学情势下,《采蓮曲》成为宫体诗同调。唐代初年,南风北渐的进程加快,采蓮活动、以《采蓮曲》为代表的南方清乐均传入北方。唐太宗等人也曾有采蓮歌曲创作,但仍然因袭南朝宫体诗凤。从王勃开始,采蓮歌曲从宫廷走向民间,经过王昌龄、李白、白居易等诗人的共同努力,采蓮歌恢复民间本色。采蓮歌曲多描绘江南水乡的秀美风光,咏叹采蓮女子的生活情态与爱恋情思,是一幅江南风情画卷,是采蓮女子的恋歌,是游子思乡的离歌。它属于乐府旧题。阅读此类诗歌,不仅要关注人物的言行和性格品质特征,而且要知道写作者的创作手法和风格。

  赏析指导

  读出作品格调

  三篇作品均出自唐朝,然而细细品读,就能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唐高祖武德元年以后百年间,通常称初唐。初唐诗人王勃的《采蓮曲》,带有“从宫廷走到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的特点。《采蓮曲》本已沦为宫体诗之同流,王勃为之解脱桎梏,回归民间,功不可没。但是,此诗未能尽脱齐梁遗风的娇媚。玄宗开元元年以后五十余年谓之盛唐。这是唐王朝的鼎盛期,现实生活的无限丰富与广阔,开拓了诗人们的胸怀和诗歌的意境。作为“诗仙”的李白,是站在盛世顶峰的诗人。他的《采蓮曲》,风格自然流丽,清新飘逸,王夫之评日:“诗文至此,只存一片神光,更无行迹矣!”自代宗大历至穆宗长庆年间为中唐,中唐前期,唐王朝处于安史之乱后的衰落时期,诗歌也失却了盛唐的青春风貌,白居易就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采蓮曲》坦易尚实,浅切自然,同南朝民歌清新自然的语言特色不谋而合。三篇诗,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

  读出情感基调

  由于作者的出身经历、价值取向、爱好情趣、人生追求以及观察角度的不同,描写事物都会寄托不同的情感或思想,因此,赏析时要扣住作者所描写的事物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感情思想。王勃的《采蓮曲》所表现的是少妇们思念征夫的情绪,与少女们的天真无邪迥然不同。由于离别,少妇们对自己产生了“迟暮”之感,而对征夫则是有了淡淡的不满之心,但她们抱怨之余,仍然是关心并爱自己的亲人的。作者笔下的采蓮女子是勤劳的,美丽的,真率而可钦的。全诗表现出诗人对这些采蓮女子的同情与关怀。李白的《采蓮曲》,描写了平湖之中采蓮女们一片融融泄泄的劳动场景。此诗写少年郎和采蓮女“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心绪,即便有忧伤,也只是一层淡淡的表色。白居易的《采蓮曲》如实地展现了清新明丽的江南水国中男女爱情的美好一幕,让女主人公一心沉浸在爱的喜悦中,欣然忘他的情状跃然纸上。   读出人物形象

  在初步读出了作品的情感基调后,需要深入分析作品中主人公——采蓮女的形象。王勃的《采蓮曲》陶醉于她的美丽:青如蓮叶的丝罗裙裳,白若冰玉的滑嫩臂腕;幽怨痴情的望夫情态,轻盈优美的摇橹身姿。但她却自怜自惜,暗自遣愁。夜色已悄悄来临,她还在归舟上采着蓮花。听着飘渺凄凉的歌声,多愁善感的采蓮女子由己及人,猜测那位引发她思夫之苦的岸边歌女:她又何必一定是以卖唱为生的倡家女子。转而又联想起《陌上桑》里那位“采桑城南隅”的秦罗敷。她在强颜欢笑,她是何其担忧自己红颜褪尽,青春不再;又是何其渴求夫君远征归来,早日团圆!采蓮女子触景生情,不住地叹息。她魂牵梦萦的是远在边塞至亲的夫君呀!夜色渐深,广阔江面上的女子此时都采蓮归来,汇聚一片,她们唱着和着水乡蓮歌,热闹纷繁。“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关切之心,相思之痛,同样的命运不仅让她们日复一日地提出这样的诘问,更让她们感受着同样的凄凉。

  李白《采蓮曲》中采蓮女明艳、活泼、娇羞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吴越采蓮女的形象:她们青春年少,情窦初开,天真活泼,对爱情有着炽烈的渴求。作者不仅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来烘托渲染,又用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反衬她们的娇美,更觉天然可爱。

  白居易的《采蓮曲》描写的是一位采蓮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后两句转入人物描写,采蓮姑娘遇到一个小伙子,正想说话却又突然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入了水中。情窦初开的女子见到心仪男子之后,不胜娇羞,像极了粉嫩的荷花。“逢”字颇为普通,但正是这个看似平淡的字眼,却颇有意味,只有以“逢”字点出是邂逅而不是约定,才能让“欲语低头笑”来得自然真淳、亲切可爱。这一刻的“低头”,是害羞时的自然动作;这一刻的“笑”,事实上已经超越了肖像描写的范畴,成为内心愉悦和幸福的外在表现。诗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细节精心刻画,一个含羞带笑的鲜明形象宛如就在我们眼前。

  读出创作手法

  三位诗人的《采蓮曲》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民歌谐音双关等手法,委婉含蓄,给人以思考遐想的余地,如用“连丝”谐音“怜思”,以“蓮”谐音“怜”来比喻男女之间彼此的爱恋。用典也是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王勃就用了江妃二女、鸿雁传书的典故。李白诗中“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则使用了乐府《陌上桑》写罗敷的手法反衬采蓮女的娇美。白居易诗中的“菱叶萦波荷风占风”运用了典型的互文手法:清凌凌的水面上,绿得发亮的菱、荷满目扑来,时有微风拂过,水波荡漾,眼前的青翠世界顿时随风轻轻摇曳,动人心魄,好一派天堂的旖旎风光。此外诗人们还在诗篇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顶真等修辞方法,景物衬托、人物烘托等表现手法,以及流畅的语言,也增强了乐府诗的艺术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文章

  • 2016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3+江南4教案
  • 3 江南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图片,根据诗的句文字进行合理想象,感受江南荷花池的美丽和池中鱼儿嬉戏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指导书写生字:江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 ...查看


  • 2016新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3+江南5教案
  • 3 江南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江.可.采.鱼"四字. 3.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自读中感悟"田田"."戏" ...查看


  • 古诗 江南
  • [原作]江南<汉乐府①>江南可②采莲,莲叶何田田③!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注释]①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 [原作]江南--<汉 ...查看


  • 一年级上语文教案-江南-语文S版[小学学科网]
  • <江南>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xiaoxue.xuekeedu.com <江南>是<乐府诗集>中一首古诗.诗中描写的是江南夏天,碧绿的莲叶,美丽的莲花和采莲女采摘莲蓬的动人场景.<语文课程标准&g ...查看


  • 有关荷的诗句
  • . --晋.乐府<青阳渡>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隋·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艳色前后发,缓楫去来迟.看妆碍荷影,洗手畏菱滋. 摘除莲上 ...查看


  • 2016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3+江南7教案
  • 3 江南 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 4 ...查看


  • 形容荷花的诗句
  • 篇一:描写荷花的诗句 描写荷花的诗句 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 ...查看


  • 作文父亲的手提箱
  •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 ① 这是一首汉乐(yuè)府民歌. ② 田田:莲叶茂盛的样子. [解说] 这首诗的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 ...查看


  • 荷花诗词集锦(94首)
  • 荷花诗词集锦(94首) 1.诗经.国风 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自译诗意: 山上小树纵横,沼泽荷花开盛. 未见美男子都,却遇轻薄狂人. 2.诗经.国风 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