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凡:创新为本

  2005年6月,已知天命的韩立凡就任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校长。   此前,他在该校工作了整整16年,期间担任了长达七年的副校长职务,一直主管着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实训基地建设等重要工作,为学校实现育才、科研、服务多赢式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7年11月中旬,《教育与职业》专访了韩立凡。在他看来,职业学校的责任就是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非选拔型的“精英”教育。         做职教的引航人      作为直接面向就业市场的教育,职业教育要求办学者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从而能够根据市场发展寻求适合学校发展的方向。   这一点,韩立凡感触颇深。1989年10月,34岁的他来到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工作,负责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工作。此前,他已有四年的职教工作经历,曾一手开发了北京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和语言类课程,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当时,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风靡全国。作为全国信息产业的中心地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聚集了数千家高科技企业,对信息产业从业人员的需求量急剧上升。   这让韩立凡很是兴奋,他隐隐感觉到学校发展的机遇来了。经韩立凡等人的努力,学校很快就利用毗邻中关村的地理优势开办了计算机应用与管理专业,为拓展今后的办学道路迈出了紧跟市场的第一步。然而,真正让学校见识信息产业发展前景的,却是从开办激光照排专业开始的。      “八十年代末期,中国的报刊业和出版业正处在由铅与火向电与光飞跃的过程中,会用计算机排版、制图的人廖若晨星,于是我们就和北大方正集团合办了激光照排专业。由于专业课是由方正集团的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指导,因此教学质量很高,学生毕业后很快就成为了单位的技术中坚。”对于当年的初战告捷,韩立凡至今记忆犹新。   就这样,紧跟市场发展的步伐,韩立凡不断践行着自己的职业教育理想,并从一名专业课负责教师逐步成长为学校教学主任、副校长。而在不断成长的同时,他还逐步摸索、总结出了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紧跟市场步伐,走信息产业教育之路。   后来,在他直接参与下,通过对各专业不断地调整,学校逐步确立了以计算机专业为主干专业、以信息产业为办学方向的思路,使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教学资源实现了最为集中的建设和最大限度地利用。      做“学力”教育的布道者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为了应对接踵而来的挑战,以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为三大重点逐步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韩立凡认为,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就要迎接生产力发展过程对教育类型、质量和层次需求不断变化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应该更加侧重学生的“学力”教育,积极培养、引导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能力,确保他们将来能向高端产业发展。      为此,他对学校教学一线岗位上的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必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并且保证能够让他有所收获和进步。   在这一指导思想的感召下,全校老师纷纷作了相应的尝试与探索。例如,有的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的BB平台上建立了“课堂讨论区”,鼓励学生把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发贴子到论坛上,让同学们自由开展讨论并找到最佳解疑方案。   采访当天,在该校理论课课堂上,记者亲眼目睹了授课老师特色教学――游戏式、分组式以及情景式等教学组织形式,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学生们的学习习惯,使快乐和充实成为他们课堂学习的主旋律。   “这种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使整节课始终处于生动活泼的氛围中,使同学们抛弃了‘死读书’与

  2005年6月,已知天命的韩立凡就任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校长。   此前,他在该校工作了整整16年,期间担任了长达七年的副校长职务,一直主管着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实训基地建设等重要工作,为学校实现育才、科研、服务多赢式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7年11月中旬,《教育与职业》专访了韩立凡。在他看来,职业学校的责任就是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非选拔型的“精英”教育。         做职教的引航人      作为直接面向就业市场的教育,职业教育要求办学者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从而能够根据市场发展寻求适合学校发展的方向。   这一点,韩立凡感触颇深。1989年10月,34岁的他来到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工作,负责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工作。此前,他已有四年的职教工作经历,曾一手开发了北京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和语言类课程,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当时,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风靡全国。作为全国信息产业的中心地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聚集了数千家高科技企业,对信息产业从业人员的需求量急剧上升。   这让韩立凡很是兴奋,他隐隐感觉到学校发展的机遇来了。经韩立凡等人的努力,学校很快就利用毗邻中关村的地理优势开办了计算机应用与管理专业,为拓展今后的办学道路迈出了紧跟市场的第一步。然而,真正让学校见识信息产业发展前景的,却是从开办激光照排专业开始的。      “八十年代末期,中国的报刊业和出版业正处在由铅与火向电与光飞跃的过程中,会用计算机排版、制图的人廖若晨星,于是我们就和北大方正集团合办了激光照排专业。由于专业课是由方正集团的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指导,因此教学质量很高,学生毕业后很快就成为了单位的技术中坚。”对于当年的初战告捷,韩立凡至今记忆犹新。   就这样,紧跟市场发展的步伐,韩立凡不断践行着自己的职业教育理想,并从一名专业课负责教师逐步成长为学校教学主任、副校长。而在不断成长的同时,他还逐步摸索、总结出了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紧跟市场步伐,走信息产业教育之路。   后来,在他直接参与下,通过对各专业不断地调整,学校逐步确立了以计算机专业为主干专业、以信息产业为办学方向的思路,使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教学资源实现了最为集中的建设和最大限度地利用。      做“学力”教育的布道者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为了应对接踵而来的挑战,以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为三大重点逐步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韩立凡认为,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就要迎接生产力发展过程对教育类型、质量和层次需求不断变化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应该更加侧重学生的“学力”教育,积极培养、引导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能力,确保他们将来能向高端产业发展。      为此,他对学校教学一线岗位上的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必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并且保证能够让他有所收获和进步。   在这一指导思想的感召下,全校老师纷纷作了相应的尝试与探索。例如,有的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的BB平台上建立了“课堂讨论区”,鼓励学生把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发贴子到论坛上,让同学们自由开展讨论并找到最佳解疑方案。   采访当天,在该校理论课课堂上,记者亲眼目睹了授课老师特色教学――游戏式、分组式以及情景式等教学组织形式,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学生们的学习习惯,使快乐和充实成为他们课堂学习的主旋律。   “这种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使整节课始终处于生动活泼的氛围中,使同学们抛弃了‘死读书’与


相关文章

  • 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的建设
  • 关于创新型企业中创新团队的构建 通信工程学院 白璐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在创新型企业中进行创新团队构建的原则.方法.要素.步骤阶段,并提出了具体对策,包括建立以分配机制为主的有效激励机制.行程特有的团队文化.重视创新团队领军人物的培养和发挥 ...查看


  • 8创新管理概念_特征与实现问题的探讨
  • 第26卷%第8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年4月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 Vol.26No.8%Apr.2009 创新管理概念.特征与实现问题的探讨 白俊红1,陈玉和2,江可申1 (1. ...查看


  • 创新素养与课程开发
  • 2003年第9期(总第284期) 教育研究 EDUCAT IONAL RES EARCH N o. 9, 2003Gener al, No. 284 创新素养与课程开发 曹红旗 王桂亮 [摘 要] 中小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以学生 ...查看


  • 国家创新活动绩效评价的比较研究
  • 第36卷2015年专刊1月科研管理 ScienceResearchManagementVol.36,SupplementJanuary,2015 文章编号:1000-2995(2015)ZK-006-0145 国家创新活动绩效评价的比较研究 ...查看


  • 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研究 0 引言 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1912年,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经济发展是创新的结果"理论 [ ...查看


  • 开题报告撰写形式参考(这是一个例子)
  • 题目: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理 1.研究背景 现今世界各国都把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取向.自主创新能力是一国引领国际竞争的关键性因素."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只能是亦步亦趋.模仿跟踪,永 ...查看


  • 论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 摘 要: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之一.我们应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注重创新型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大学 ...查看


  • 坚持创新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一
  • 坚持创新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一 2015-12-18 人民日报 任理轩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位居今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创新.协 ...查看


  • 坚持创新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一 1
  • 坚持创新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一 任理轩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8日 06:46 | 来源:人民日报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位居今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习近平同志在 ...查看


  • 第四章 银行管理-金融创新的内容
  • 201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第四章 银行管理 知识点:金融创新的内容 ● 定义: 金融创新是指商业银行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引入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构建新组织,在战略决策.制度安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