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处理策略

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处理策略 —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单位:山西省太谷县第二中学 姓名:李英凯 性别:男 联系电话:[1**********] 邮编:030800

【摘要】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历史的必然产物,以蔡元培、鲁迅、胡适等为代表,使民主与科学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学术界众说纷纭。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生成性问题 策略 新文化运动

引言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史中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中如何处理教材、设计问题、学生互动等,形成一个优秀教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业界,没有以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角度来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因此,希望通过简单的分析来,为本课的学习提供新的借鉴。

主论

一、关于《新文化运动》内容分析

1. 课程标准的要求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概况及其时代特征,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感受先进知识分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初步学会运用多元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和评价新文化运动。

2. 各版本历史教科书的具体安排

(1)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专题三第2节《新文化运动》;

(3)大象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新文化运动》;

(4)岳麓书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新文化运动》。

二、案例展示与分析

1. 案例展示

(1)《新文化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我给学生提供了如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月刊,陈独秀主编。陈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示了六条“新青年”准则。1916年9月自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就作者而言,《新青年》第一卷几乎是清一色的皖籍。第二卷虽然突破了“地域圈”,但仍局限于陈独秀个人的“朋友圈”内。1917年8月,《新青年》出完第3卷后,因发行不广,销路不畅,群益书社感到难以为继,一度中止出版。早期《新青年》没要多大影响。每期印数仅1000本。1917年1 月,陈独秀到北京就任北大文科学长。1918年1月,《新青年》再中断四个月之后重新出版。从第四卷起该同人刊物。。一批北大教授加盟《新青年》,使杂志真正以全国最高学府为依托。1919年初春,《新青年》声名大振。杂志的最高印数约为一万五六千份。1919年5月,《新青年》决定重印前五卷。自1920年9月第8卷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央委员会的机关刊物,有陈独秀主编。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出季刊,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理论性机关刊物,迁至广州。自1925年4月改为不定期刊物,次年7月停刊。

材料二:《新青年》涉及的论题包括礼教、“欧战”、白话文、世界语、注音字母、女子贞操、偶像破坏、家族制度、青年问题、人口问题、劳动问题、工读互助团、易卜生主义、罗素哲学、俄罗斯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宣传与社会主义讨论等众多话题。1918年12月和1919年1月,《每周评论》和《新潮》的相继创刊,结束了《新青年》孤军奋战的局面。三刊同声协唱,同气相求,很快产生了群体效应。五四运动发生后,各地的学生团体很快办起了约400种白话报刊。数百种报刊的群体响应,意味着“新文化”由少数精英的鼓吹,发展为知识大众的唱和。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新文化”才真正成为一场空前规模的“运动”。

要求学生阅读后回答:《新青年》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刊物(办刊宗旨、发展阶段、作者队伍、社会影响等方面)?材料中哪些内容改变了以前的看法?

通过这些材料,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提升。高二(5)班的姚靓同学说:“关于《新青年》的介绍,让我知道了太多以前不了解或误解的东西,如他并非一开始就是‘名刊’,也并非初期既有很多名人参与,而且很多人实在五四运动以后才逐渐成名的。刊物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众多社会问题,并非指与中共的思想相关。”张金同学说:“《新青年》等刊物通过传播新思想而孕育出了五四运动,但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时,显然不曾预想五四年后将引发一场全国规模的‘新文化运动’。故上述诸

话题不可能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办刊过程中逐渐‘寻觅’‘发掘’出来的。时代赋予了改看成长的养分。”还有学生指出教材所说的“1917年《新青年》每期发行量达到16000多份”,明显的错误。另外由学生道出感慨:“读一本刊物,品一本刊物,品一段历史,原来历史是这么的丰富和具体。”

(2)历史课堂生成性问题应对策略

生:在新文化运动中,北洋军阀政府为什么不阻止危及他们统治的言论呢?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请历史课代表回答。

生:如果是我,我会阻止的,我还没想好为什么……

师:这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知道袁世凯以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但是各个派系谁也没有绝对权威控制中央政府,他没关注的焦点是军事,是如何控制政权,这使得中央政权相对架空,使得思想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期,这和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也有相似之处。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令你满意?

案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教科书上更本没有介绍,这就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课前充分的备课预设。很多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不知道,这就促使教师去读书,不但学习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应对学生日益活跃的思维。如果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可下查阅资料,继续思考。

2、案例点评与分析

(1)学界视点

在生成性教学中,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如谈话、讨论、共同探究等方式倍受青睐。互动,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关系。在互动中,不仅师生关系由“我——他”关系变成了“我——你”的关系,而且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的关系也由“我——他”变成了“我——你”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恰当运用互动性教学方法,必须以对话的理念贯穿始终。对话不是简单地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会话、语言交流,而是指师生以平等的关系、开放的心态、谦虚的态度来交换彼此的思想,探讨对文本的理解。对话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知识的传递,也不仅仅是达成共识,而更多得是视野的拓展、精神的会通、人格的交流。理解不仅是接纳,而且更多的是心胸的宽阔与豁达、思想的广博与精深。所以,在罗蒂(R 。Rorty )的对话中,他“要求对话者平等、开放、富有创造性、具有多元价值观”。

教学案例1中设及“新文化运动中标志性刊物——《新青年》”,通过几段与《新青年》相关的材料来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及其影响逐步扩大的过程。其中有些较好的做法。教是在预先设计教学内容时考虑到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疑问:《新

青年》是一份什么样的刊物?它为什么会从上海迁到北京?他又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多大影响?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疑问,教师选取了几段材料来补充学生的认识。在预设中准备好课堂上可能生成的问题,这也是生成性教学的重要手段。

通过补充材料完成师生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材正文部分的结论,在学生看来有相当高的权威性,所以很难与学生形成平等的对话关系,在顺利成章的接受教材结论的过程中也很难产生生成性问题,补充适当的材料就显得格外重要。案例中选取的材料让学生认识到,《新青年》并非一诞生就取得成功,而是伴随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而逐渐成长起来的,与其说是《新青年》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不如说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一认识对学生的传统思维冲击很大,所以容易引起思想的碰撞,迸发出思想的火花。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之间交换彼此的思想,从而达成共识。案例中,教师在读完几段材料后,让学生们各抒己见。从这些课堂笔录来看,学生表现的非常活跃,从而生成了一些新的思想和认识。例如,姚婧同学开始转变对《新青年》的误解,明白了其内容的广泛性;张金同学认识到《新青年》的产生和发展时时代赋予的;更有同学依据材料指出了,教材中的错误,颠覆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盲从;还有同学从中体验到历史的丰富多彩。

教学案例1为生成型教学提供了一个好的开端:通过补充材料打开学生的思路,并且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思想交流中来,从而生成各种新认识。接下来,。该把零散的知识串接起来,回归到教学预设的主题中来。本案例教师之所以高度重视《新青年》,理由有三点:一是它是作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二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影响大,当时很多的新思想、新观点都是通过《新青年》发表出来的,深刻影响了后来改造中国社会的革命青年,它是与旧派势力做思想斗争的主要阵地; 三是对《新青年》在教材中出现频率如此之高存在一些困惑。而通过这些补充材料,究竟想让学生得到什么样的认识?这些认识与本课的主题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是在处理本课生成性问题时必须考虑清楚的。

我想本课教师应该是想让学生们得出这样一些认识:①《新青年》的影响力与它迁至北京,与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有密切的关系。这一点本案中学生们似乎没有关注到。②《新青年》涉及的话题广泛,反映出新文化运动关注的问题很多,不仅仅局限于民主与专制之争、新旧文学之争、马克思主义的宣传等,它是各种思想内容、术流派传播,“百家争鸣”的时代。由于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四运动的影响,《新青年》逐渐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重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并且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思想宣传的主流。③之所以以

《新青年》的创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因为它引领时代的潮流,在它的带动下,全国范围内出现办刊的浪潮,“新文化”才真正为知识大众所接受,从而对五四运动产生宣传和动员作用。这些认识对于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变化以及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在问题抛出去提以后还需要对学生中产生的生成性话题进行收拢、汇聚,从而达到思想的升华。 教学案例1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在预先设计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惑,提供一些补充材料。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面对补充材料可能会产生的反应,即生成性问题,预先设计好处理方案;补充的材料实际上是为学生的思想交流搭建平台,叫时应以真诚、开放、平等的态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学生的言论中发现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是否准确、到位;对思想上生成的火花,不能一味的肯定或否定,需要把他们桂英到课本的主题内容中来,即回归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中。

在教学案例2中,学生的注意力放在了北洋政府对待新文化运动的态度问题上,它属于教学预设之外的突发性问题,这位教师处理方式比较好,既然学生感兴趣,就先抛给学生讨论,看看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同时也给教师思考的缓冲时间。历史课代表的回答很有代表性,反映出学生对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状况普遍存在欠缺,所以教师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出现思想界异常活跃局面的原因,并把它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作比较,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思想文化与政治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案例2较成功之处在于:①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的兴趣对教学行为和思路进行机制性调整,不完全由教学预设牵着鼻子走;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不是通过一问一答的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而是集思广益,先征集学生的看法,从学生的发言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再加以解决,做到对症下药;③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首先,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当做话题供大家探讨,这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很有成就感。其以平等的身份对话,尊重学生,在处理学生生成问题过程中非常重要。

面对类似案例2中的突发性生成问题也可以进行以下处理:当学生的看法如“我还没想好为什么”或者五花八门时,教师可以给出思考问题的角度,引导学生逐步接近事实真相。关于“北洋军阀的统治”在必修一的教材中已经涉及,学生应该能够分析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通过“军阀割据混战”的史实逐层剥析出当时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的关系,得出中央集权薄弱的结论。但如此处理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对这一生成问题有充分地理解,如果课堂生成问题是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不是以采用学生

讨论、逐层引导等方式,只需向学生说明:“我对这一问题也不是太清楚,不是以采用学生讨论、逐层引导等方式,只需向学生说明:“我对这一问题也不是太清楚,我们都在课后查阅一些资料,下次课再来交流。”切忌老师不懂装懂,在学生面前承认自身的不足也是平等对话的一种形式。但针对课堂生成问题,在下次课上务必解决,不要给学生留下遗憾。

对《新文化运动》一课可能出现的课堂生成性问题包括以下两类。

一类是预设下的现象。对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教学内容可能存在困惑,如为什么以《新青年》的创刊作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之间的联系,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等等;对不同的教学方式可能存在的反应,如在讲到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时,如果只是简单罗列出教材谈到的三个方面,学生可能会感觉枯燥无味,甚至可能出现打瞌睡的现象,所以这里的处理方式最好是补充一些新鲜的材料让学生归纳出结论。讲到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时,学生很容易就陷入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困境,而没法真正理解结论的内涵,而且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历史现象的看法也有所差异。

另一类是不曾预测到的现象。课堂上出现不带有普遍性的个案,如有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某一简单的知识点存在疑惑或误解,其他学生可能发出哄闹声,面对这种意外生成问题,给学生鼓励,尽量找出他的闪光点,使其重拾信心,非常重要;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些情绪性表达,如何平复学生情绪,如何指导学生,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考验;学生在课堂呈现出的状态与本人的教学预设存在差异,如教师提供关于对新文化运动评价的材料太难,学生无法理解和归纳,此时,如何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正确地结论,这对教师处理课堂的灵活性要求较高,课后需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再设计。

结论

通过案例分析来预测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对策。然而,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远远多过上述提到的问题。所以,希望更多的同行能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共同推动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①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②丹东尼奥 M 贝森赫兹 PC 《课堂提问的艺术》、宋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③沃尔什 JA 撒特斯 BD《 优质提问教学法》、刘彦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④肖峰 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处理策略 —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单位:山西省太谷县第二中学

姓名:李英凯

邮编:030800

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处理策略 —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单位:山西省太谷县第二中学 姓名:李英凯 性别:男 联系电话:[1**********] 邮编:030800

【摘要】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历史的必然产物,以蔡元培、鲁迅、胡适等为代表,使民主与科学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学术界众说纷纭。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生成性问题 策略 新文化运动

引言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史中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中如何处理教材、设计问题、学生互动等,形成一个优秀教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业界,没有以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角度来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因此,希望通过简单的分析来,为本课的学习提供新的借鉴。

主论

一、关于《新文化运动》内容分析

1. 课程标准的要求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概况及其时代特征,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感受先进知识分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初步学会运用多元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和评价新文化运动。

2. 各版本历史教科书的具体安排

(1)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专题三第2节《新文化运动》;

(3)大象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新文化运动》;

(4)岳麓书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新文化运动》。

二、案例展示与分析

1. 案例展示

(1)《新文化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我给学生提供了如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月刊,陈独秀主编。陈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示了六条“新青年”准则。1916年9月自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就作者而言,《新青年》第一卷几乎是清一色的皖籍。第二卷虽然突破了“地域圈”,但仍局限于陈独秀个人的“朋友圈”内。1917年8月,《新青年》出完第3卷后,因发行不广,销路不畅,群益书社感到难以为继,一度中止出版。早期《新青年》没要多大影响。每期印数仅1000本。1917年1 月,陈独秀到北京就任北大文科学长。1918年1月,《新青年》再中断四个月之后重新出版。从第四卷起该同人刊物。。一批北大教授加盟《新青年》,使杂志真正以全国最高学府为依托。1919年初春,《新青年》声名大振。杂志的最高印数约为一万五六千份。1919年5月,《新青年》决定重印前五卷。自1920年9月第8卷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央委员会的机关刊物,有陈独秀主编。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出季刊,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理论性机关刊物,迁至广州。自1925年4月改为不定期刊物,次年7月停刊。

材料二:《新青年》涉及的论题包括礼教、“欧战”、白话文、世界语、注音字母、女子贞操、偶像破坏、家族制度、青年问题、人口问题、劳动问题、工读互助团、易卜生主义、罗素哲学、俄罗斯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宣传与社会主义讨论等众多话题。1918年12月和1919年1月,《每周评论》和《新潮》的相继创刊,结束了《新青年》孤军奋战的局面。三刊同声协唱,同气相求,很快产生了群体效应。五四运动发生后,各地的学生团体很快办起了约400种白话报刊。数百种报刊的群体响应,意味着“新文化”由少数精英的鼓吹,发展为知识大众的唱和。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新文化”才真正成为一场空前规模的“运动”。

要求学生阅读后回答:《新青年》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刊物(办刊宗旨、发展阶段、作者队伍、社会影响等方面)?材料中哪些内容改变了以前的看法?

通过这些材料,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提升。高二(5)班的姚靓同学说:“关于《新青年》的介绍,让我知道了太多以前不了解或误解的东西,如他并非一开始就是‘名刊’,也并非初期既有很多名人参与,而且很多人实在五四运动以后才逐渐成名的。刊物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众多社会问题,并非指与中共的思想相关。”张金同学说:“《新青年》等刊物通过传播新思想而孕育出了五四运动,但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时,显然不曾预想五四年后将引发一场全国规模的‘新文化运动’。故上述诸

话题不可能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办刊过程中逐渐‘寻觅’‘发掘’出来的。时代赋予了改看成长的养分。”还有学生指出教材所说的“1917年《新青年》每期发行量达到16000多份”,明显的错误。另外由学生道出感慨:“读一本刊物,品一本刊物,品一段历史,原来历史是这么的丰富和具体。”

(2)历史课堂生成性问题应对策略

生:在新文化运动中,北洋军阀政府为什么不阻止危及他们统治的言论呢?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请历史课代表回答。

生:如果是我,我会阻止的,我还没想好为什么……

师:这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知道袁世凯以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但是各个派系谁也没有绝对权威控制中央政府,他没关注的焦点是军事,是如何控制政权,这使得中央政权相对架空,使得思想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期,这和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也有相似之处。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令你满意?

案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教科书上更本没有介绍,这就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课前充分的备课预设。很多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不知道,这就促使教师去读书,不但学习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应对学生日益活跃的思维。如果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可下查阅资料,继续思考。

2、案例点评与分析

(1)学界视点

在生成性教学中,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如谈话、讨论、共同探究等方式倍受青睐。互动,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关系。在互动中,不仅师生关系由“我——他”关系变成了“我——你”的关系,而且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的关系也由“我——他”变成了“我——你”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恰当运用互动性教学方法,必须以对话的理念贯穿始终。对话不是简单地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会话、语言交流,而是指师生以平等的关系、开放的心态、谦虚的态度来交换彼此的思想,探讨对文本的理解。对话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知识的传递,也不仅仅是达成共识,而更多得是视野的拓展、精神的会通、人格的交流。理解不仅是接纳,而且更多的是心胸的宽阔与豁达、思想的广博与精深。所以,在罗蒂(R 。Rorty )的对话中,他“要求对话者平等、开放、富有创造性、具有多元价值观”。

教学案例1中设及“新文化运动中标志性刊物——《新青年》”,通过几段与《新青年》相关的材料来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及其影响逐步扩大的过程。其中有些较好的做法。教是在预先设计教学内容时考虑到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疑问:《新

青年》是一份什么样的刊物?它为什么会从上海迁到北京?他又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多大影响?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疑问,教师选取了几段材料来补充学生的认识。在预设中准备好课堂上可能生成的问题,这也是生成性教学的重要手段。

通过补充材料完成师生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材正文部分的结论,在学生看来有相当高的权威性,所以很难与学生形成平等的对话关系,在顺利成章的接受教材结论的过程中也很难产生生成性问题,补充适当的材料就显得格外重要。案例中选取的材料让学生认识到,《新青年》并非一诞生就取得成功,而是伴随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而逐渐成长起来的,与其说是《新青年》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不如说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一认识对学生的传统思维冲击很大,所以容易引起思想的碰撞,迸发出思想的火花。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之间交换彼此的思想,从而达成共识。案例中,教师在读完几段材料后,让学生们各抒己见。从这些课堂笔录来看,学生表现的非常活跃,从而生成了一些新的思想和认识。例如,姚婧同学开始转变对《新青年》的误解,明白了其内容的广泛性;张金同学认识到《新青年》的产生和发展时时代赋予的;更有同学依据材料指出了,教材中的错误,颠覆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盲从;还有同学从中体验到历史的丰富多彩。

教学案例1为生成型教学提供了一个好的开端:通过补充材料打开学生的思路,并且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思想交流中来,从而生成各种新认识。接下来,。该把零散的知识串接起来,回归到教学预设的主题中来。本案例教师之所以高度重视《新青年》,理由有三点:一是它是作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二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影响大,当时很多的新思想、新观点都是通过《新青年》发表出来的,深刻影响了后来改造中国社会的革命青年,它是与旧派势力做思想斗争的主要阵地; 三是对《新青年》在教材中出现频率如此之高存在一些困惑。而通过这些补充材料,究竟想让学生得到什么样的认识?这些认识与本课的主题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是在处理本课生成性问题时必须考虑清楚的。

我想本课教师应该是想让学生们得出这样一些认识:①《新青年》的影响力与它迁至北京,与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有密切的关系。这一点本案中学生们似乎没有关注到。②《新青年》涉及的话题广泛,反映出新文化运动关注的问题很多,不仅仅局限于民主与专制之争、新旧文学之争、马克思主义的宣传等,它是各种思想内容、术流派传播,“百家争鸣”的时代。由于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四运动的影响,《新青年》逐渐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重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并且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思想宣传的主流。③之所以以

《新青年》的创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因为它引领时代的潮流,在它的带动下,全国范围内出现办刊的浪潮,“新文化”才真正为知识大众所接受,从而对五四运动产生宣传和动员作用。这些认识对于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变化以及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在问题抛出去提以后还需要对学生中产生的生成性话题进行收拢、汇聚,从而达到思想的升华。 教学案例1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在预先设计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惑,提供一些补充材料。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面对补充材料可能会产生的反应,即生成性问题,预先设计好处理方案;补充的材料实际上是为学生的思想交流搭建平台,叫时应以真诚、开放、平等的态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学生的言论中发现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是否准确、到位;对思想上生成的火花,不能一味的肯定或否定,需要把他们桂英到课本的主题内容中来,即回归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中。

在教学案例2中,学生的注意力放在了北洋政府对待新文化运动的态度问题上,它属于教学预设之外的突发性问题,这位教师处理方式比较好,既然学生感兴趣,就先抛给学生讨论,看看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同时也给教师思考的缓冲时间。历史课代表的回答很有代表性,反映出学生对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状况普遍存在欠缺,所以教师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出现思想界异常活跃局面的原因,并把它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作比较,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思想文化与政治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案例2较成功之处在于:①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的兴趣对教学行为和思路进行机制性调整,不完全由教学预设牵着鼻子走;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不是通过一问一答的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而是集思广益,先征集学生的看法,从学生的发言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再加以解决,做到对症下药;③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首先,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当做话题供大家探讨,这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很有成就感。其以平等的身份对话,尊重学生,在处理学生生成问题过程中非常重要。

面对类似案例2中的突发性生成问题也可以进行以下处理:当学生的看法如“我还没想好为什么”或者五花八门时,教师可以给出思考问题的角度,引导学生逐步接近事实真相。关于“北洋军阀的统治”在必修一的教材中已经涉及,学生应该能够分析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通过“军阀割据混战”的史实逐层剥析出当时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的关系,得出中央集权薄弱的结论。但如此处理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对这一生成问题有充分地理解,如果课堂生成问题是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不是以采用学生

讨论、逐层引导等方式,只需向学生说明:“我对这一问题也不是太清楚,不是以采用学生讨论、逐层引导等方式,只需向学生说明:“我对这一问题也不是太清楚,我们都在课后查阅一些资料,下次课再来交流。”切忌老师不懂装懂,在学生面前承认自身的不足也是平等对话的一种形式。但针对课堂生成问题,在下次课上务必解决,不要给学生留下遗憾。

对《新文化运动》一课可能出现的课堂生成性问题包括以下两类。

一类是预设下的现象。对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教学内容可能存在困惑,如为什么以《新青年》的创刊作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之间的联系,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等等;对不同的教学方式可能存在的反应,如在讲到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时,如果只是简单罗列出教材谈到的三个方面,学生可能会感觉枯燥无味,甚至可能出现打瞌睡的现象,所以这里的处理方式最好是补充一些新鲜的材料让学生归纳出结论。讲到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时,学生很容易就陷入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困境,而没法真正理解结论的内涵,而且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历史现象的看法也有所差异。

另一类是不曾预测到的现象。课堂上出现不带有普遍性的个案,如有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某一简单的知识点存在疑惑或误解,其他学生可能发出哄闹声,面对这种意外生成问题,给学生鼓励,尽量找出他的闪光点,使其重拾信心,非常重要;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些情绪性表达,如何平复学生情绪,如何指导学生,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考验;学生在课堂呈现出的状态与本人的教学预设存在差异,如教师提供关于对新文化运动评价的材料太难,学生无法理解和归纳,此时,如何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正确地结论,这对教师处理课堂的灵活性要求较高,课后需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再设计。

结论

通过案例分析来预测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对策。然而,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远远多过上述提到的问题。所以,希望更多的同行能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共同推动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①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②丹东尼奥 M 贝森赫兹 PC 《课堂提问的艺术》、宋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③沃尔什 JA 撒特斯 BD《 优质提问教学法》、刘彦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④肖峰 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处理策略 —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单位:山西省太谷县第二中学

姓名:李英凯

邮编:030800


相关文章

  •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1
  •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的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要求,小学教师阶段英语课程的日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试.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 ...查看


  • 初中英语新标准
  •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 ...查看


  • 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利用
  • 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利用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课堂生成性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生成性资源的类型,捕捉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等几方面 ...查看


  • 面向工作场域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研究
  • 摘要: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落实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培训前期通过与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访谈,了解工作场域中对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结合问卷调查了解幼儿教师对信息技术培训需求,面向工作场域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方案,培训内容 ...查看


  • 系统化教学设计index
  • 索引 Ability, of learners Ability levels Structuring instructional components by Achievement testing See also Assessment, ...查看


  •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标准第一学期
  •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标准 英文名称:English Listening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 学前英语教育 学分数: 2 一.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听力是学前英语教育专业设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英语听力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 ...查看


  • 英语问答题
  • 1]<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设计中提出提倡"任务型"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你是如何理解"任务型"教学的? 1]定义: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方式 ...查看


  • 我在英语课堂学生形成性评价的做法
  • 作者: 王宏 (小学英语  甘肃定西三期小学英语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8 / 443 发表日期: 2010-11-15 11:11:00 本文在反思终结性英语课堂评价体系的同时,结合教学实例,说明了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查看


  •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
  • <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语言技能 二.语言知识 三.情感态度 四.学习策略 五.文化意识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