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物体分类

小学一年级数学物体分类教案 1. 摆一摆。

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

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从而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分类中初步体验分类的必要性。]

2. 分一分,完成做一做。

(1)教师导语,说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通过亲手操作进一步体验分类。]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 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

[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汇报交流

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3. 练习,练习六1—3题。

(1)第1题

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第2题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

启发说出:前、后4辆车是同一类的。

(2)第3题

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它三个不是同类。

[通过学生独立练习,加深对分类的理解和体验,同时渗透集合思想。]

4、补充练习

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议一议怎样分,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准确。然后汇报说明。

[补充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使学生体验分类的技巧。]

一年级数学教案——《物体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几何体,并能结合学生生活积累,增强学生对几何体的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认识。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在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并认识基本几何体。

教学准备:一套供分类的物体,教师有四个几何体模型。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情景。(全班参与)

教学时首先用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结合生活实际,记忆一些问题方法,为教学问题铺路。

老师要在班中找一个人,怎么办?

1、讨论一:找怎么样的人?(女→七岁→长头发→爱看书→红→姓?)

2、讨论二:怎么找人?(按规则找人)

二、进入教学情景,讨论问题。(小组讨论)

给物体分类。(黑板上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并出示课题。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按照讨论得出的方法分一分各自的物体。学生分类(允许有不同分法,可以是4类,也可以是3类或2类,学生演示不同分法)。

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些比较规则的物体。

三、新授,让学生在讨论中求知。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长的,方方的,是什么呢?让学生猜一猜,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从桌面上举起来。学生找到后,教师出示长方体。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个物体,摸一摸,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给它起什么名儿?在小组中讨论。学生讨论正方体的特点并反馈。

(2)举起正方体,它的形状和长方体是不是一样?哪里不一样?找出来,再给它起一个名字。学生讨论正方体的特点并反馈。

(3)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让学生辩认图形,贴在黑板上。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P65

演示:长方体→割正方体→割长方体(6个面)

2、认识圆柱和球

(1)同桌互玩两种物体,让学生在玩玩想想中区分圆柱和球,两生扮演小老师,按研究结果,上来介绍圆柱的形状特点。(先在小组里互说,再请代表在班里说。)小朋友在小组里交流学习并反馈。

(2)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圆柱和球体。

3、小结

今天我们初学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再把它们的名字读一遍,师生图名物三者分辨。说说生活中什么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球?学生讨论并反馈。

4、找朋友

每组拿两件你最喜欢的物体,和讲台上形状相同物体放在一起,请两个同学做观察,谁找错谁帮他。

5、P64把今天认识的几种物体认一认,读一读。

四、巩固所学,游戏激趣

1、做课本上练习。

2、猜一猜,击鼓传球,一生在袋子里摸球,说形状,其余传球,球停在哪里,就由哪猜他摸的是什么。(或指定形状摸)

3、小小设计师:让学生用各种形状搭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

五、总结,问题的延续声

给每人几个名称标签,自己去贴,明天汇报。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课后评析:

一年级数学教案——《物体分类》简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空间与图形在生活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生活中,学生对这些内容并不陌生,为了便于掌握这一工具,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在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就编排了”认识物体“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数数比较,1到10的认识与相应加减法及分类,位置与顺序导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端,目的是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和摆弄实物,感知并抽象出四种基本几何体的过程,着重感知这些立体图形的形状特征,再给出它们的名称,并能辨别与直观归类,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身边的几何体。在进行数学交流中体会生活中有数学,为后继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活动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能辩认出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和认真观察等活动,体会物体的形状特征,并初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敢于探索,敢于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几何形体;”送礼物“的包装盒;实物展示平台、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一盒”礼品“。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礼物吗?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倒出来看看吧,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礼物?

2、学生交流

3、这么多的礼物你能给分一分类吗?

4、小组合作分类

5、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6、小结引导出按”形状相同“分类。

二、体验探索、合作交流

1、分一分,揭示概念

a 、小组活动,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师巡视。

b 、小组汇报(说说是怎样分开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会说: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方方正正,一组是像柱子一样的,两头圆的,一组是圆的球。) c 、提示概念(多媒体从实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形)。

2、摸一摸,感知特点

a 、动手摸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b 、师概括,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老师真佩服你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新朋友的名字吧!

3、说一说

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形状也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球的吗?

4、猜一猜:a :师说特点,生猜几何体的名称

b 、小组内成员互猜。

5、找一找:在自己的物品中找两件与老师讲台上几何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6、请大家翻开课本,把今天学的这几种物体认一认,读一读。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上练习1、2

2、小小设计师:学生用各种形状物品搭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边搭一边说用什么形状做什么)并玩一玩。 一年级学生喜爱卡通人物”智慧爷爷“,抓住学生特点,创设情境导入,易于激发学生兴趣。

在情境中操作,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是活动的体现。

学生亲历操作过程,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各种感官充分利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理性的理解。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交流。

在活动中感知,小组成员充分参与,做到面向全体。 在玩中说,既独立又自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小学一年级数学物体分类教案 1. 摆一摆。

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

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从而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分类中初步体验分类的必要性。]

2. 分一分,完成做一做。

(1)教师导语,说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通过亲手操作进一步体验分类。]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 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

[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汇报交流

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3. 练习,练习六1—3题。

(1)第1题

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第2题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

启发说出:前、后4辆车是同一类的。

(2)第3题

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它三个不是同类。

[通过学生独立练习,加深对分类的理解和体验,同时渗透集合思想。]

4、补充练习

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议一议怎样分,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准确。然后汇报说明。

[补充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使学生体验分类的技巧。]

一年级数学教案——《物体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几何体,并能结合学生生活积累,增强学生对几何体的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认识。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在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并认识基本几何体。

教学准备:一套供分类的物体,教师有四个几何体模型。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情景。(全班参与)

教学时首先用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结合生活实际,记忆一些问题方法,为教学问题铺路。

老师要在班中找一个人,怎么办?

1、讨论一:找怎么样的人?(女→七岁→长头发→爱看书→红→姓?)

2、讨论二:怎么找人?(按规则找人)

二、进入教学情景,讨论问题。(小组讨论)

给物体分类。(黑板上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并出示课题。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按照讨论得出的方法分一分各自的物体。学生分类(允许有不同分法,可以是4类,也可以是3类或2类,学生演示不同分法)。

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些比较规则的物体。

三、新授,让学生在讨论中求知。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长的,方方的,是什么呢?让学生猜一猜,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从桌面上举起来。学生找到后,教师出示长方体。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个物体,摸一摸,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给它起什么名儿?在小组中讨论。学生讨论正方体的特点并反馈。

(2)举起正方体,它的形状和长方体是不是一样?哪里不一样?找出来,再给它起一个名字。学生讨论正方体的特点并反馈。

(3)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让学生辩认图形,贴在黑板上。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P65

演示:长方体→割正方体→割长方体(6个面)

2、认识圆柱和球

(1)同桌互玩两种物体,让学生在玩玩想想中区分圆柱和球,两生扮演小老师,按研究结果,上来介绍圆柱的形状特点。(先在小组里互说,再请代表在班里说。)小朋友在小组里交流学习并反馈。

(2)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圆柱和球体。

3、小结

今天我们初学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再把它们的名字读一遍,师生图名物三者分辨。说说生活中什么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球?学生讨论并反馈。

4、找朋友

每组拿两件你最喜欢的物体,和讲台上形状相同物体放在一起,请两个同学做观察,谁找错谁帮他。

5、P64把今天认识的几种物体认一认,读一读。

四、巩固所学,游戏激趣

1、做课本上练习。

2、猜一猜,击鼓传球,一生在袋子里摸球,说形状,其余传球,球停在哪里,就由哪猜他摸的是什么。(或指定形状摸)

3、小小设计师:让学生用各种形状搭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

五、总结,问题的延续声

给每人几个名称标签,自己去贴,明天汇报。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课后评析:

一年级数学教案——《物体分类》简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空间与图形在生活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生活中,学生对这些内容并不陌生,为了便于掌握这一工具,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在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就编排了”认识物体“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数数比较,1到10的认识与相应加减法及分类,位置与顺序导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端,目的是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和摆弄实物,感知并抽象出四种基本几何体的过程,着重感知这些立体图形的形状特征,再给出它们的名称,并能辨别与直观归类,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身边的几何体。在进行数学交流中体会生活中有数学,为后继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活动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能辩认出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和认真观察等活动,体会物体的形状特征,并初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敢于探索,敢于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几何形体;”送礼物“的包装盒;实物展示平台、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一盒”礼品“。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礼物吗?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倒出来看看吧,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礼物?

2、学生交流

3、这么多的礼物你能给分一分类吗?

4、小组合作分类

5、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6、小结引导出按”形状相同“分类。

二、体验探索、合作交流

1、分一分,揭示概念

a 、小组活动,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师巡视。

b 、小组汇报(说说是怎样分开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会说: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方方正正,一组是像柱子一样的,两头圆的,一组是圆的球。) c 、提示概念(多媒体从实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形)。

2、摸一摸,感知特点

a 、动手摸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b 、师概括,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老师真佩服你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新朋友的名字吧!

3、说一说

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形状也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球的吗?

4、猜一猜:a :师说特点,生猜几何体的名称

b 、小组内成员互猜。

5、找一找:在自己的物品中找两件与老师讲台上几何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6、请大家翻开课本,把今天学的这几种物体认一认,读一读。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上练习1、2

2、小小设计师:学生用各种形状物品搭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边搭一边说用什么形状做什么)并玩一玩。 一年级学生喜爱卡通人物”智慧爷爷“,抓住学生特点,创设情境导入,易于激发学生兴趣。

在情境中操作,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是活动的体现。

学生亲历操作过程,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各种感官充分利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理性的理解。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交流。

在活动中感知,小组成员充分参与,做到面向全体。 在玩中说,既独立又自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相关文章

  •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北师版一年级教材分析 第一项:一年级上册教材知识领域结构图 可爱的校园(数数)--由第一单元前移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第二单元 比较 第三单元 加减法(一) 第七单元 加减法(二)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位置与顺序 认识物体更名为认识图形 ...查看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方程
  • 认识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能力目标: 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数学化.符号化 ...查看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课书共安排了十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查看


  • 一年级上册导学案 1
  • 2015--2016学年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本班学情分析 刚从学前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学前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对这册的数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掌握,但整体水平一般, ...查看


  •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
  •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数一数>教学反思 数一数的教学内容是第2.3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 ...查看


  •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划表
  • 第四部分.学科辅导计划: 刘季兴同学数学辅导计划 刘季兴的基本情况 优点 不足 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 上课能跟上老师的思路,爱思考 3. 愿意学习新知识 4. 数学基础中上等,成绩不稳定 有一点点畏难,对于自己擅长的题目很乐于 ...查看


  • 人教版二年级[平移旋转]教案
  • <图形的运动--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例2.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直观区分这两种简单的图形变换,会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 ...查看


  • 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 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数数学三年级(下)56页-61页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 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像的一些基本特征. 2.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 ...查看


  •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20170830175410)
  • 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涉及<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基本内容"的"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