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评审修订制度

应急预案评审修订制度

1.目的

及时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科操作性;实现生产单位应急预案与相关单位应急预案衔接;增强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预案的充分性和应急设备的保障能力及应急人员的操作能力。

2.使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评审的基本要求、方法、内容及程序,适用于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

3.职责

3.1经理

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负责签发经评审或论证并符合要求的应急预案。

3.2安全生产管理科

3.2.1负责各种《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更新;

3.2.2协助组织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

3.2.3督促检查各物资供应站应急预案的实施、演练和准备情况,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审;

3.2.4负责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和分析;

3.2.5负责应急演练的策划和实施;

3.2.6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评审工作,

3.2.7运输经营科、车辆技术科、综合办公室、财务科参与应急

预案的制定、修订和评审工作;

3.2.8负责对员工的自我防护技能教育和应急处置培训工作;

3.2.9定期对应急预案评价人员、应急救援队员进行训练和培训;

3.2.10对事故现场救援效果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

4工作程序

4.1评审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分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方式简单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4.1.1形式评审

依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形式、语言文字和制定过程等内容进行审查。形式评审的重点是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4.1.2要素评审

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从符合性、适用性、针对性、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要素评审包括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

4.1.2.1关键要素

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这些要素内容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时的关键环节。如信息报告与处置,应急响应与处置技术等要素。

4.1.2.2一般要素

应急预案要素中简写或可省略的内容。这些要素内容不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时的关键环节,而是预案构成的基本要素,如应急预案中的编制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单位概况等。

4.2评审程序

4.2.1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在广泛自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取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审查。会议评审规模和参加人员根据应急预案涉及范围和重要程度确定。

4.2.2评审准备

应急预案评审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成立应急预案评审组,落实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

b)通知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具体评审时间;

c)将被评审的应急预案在评审前送达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

4.2.3会议评审

会议评审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a)评审工作由经理或者安全生产科科长主持;

b)应急预案编制单位或部门向评审人员介绍应急预案编制或修订情况;

c)评审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讨论,提出会议评审意见;

d)应急预案评审组根据会议讨论情况,提出会议评审意见; e)讨论通过会议评审意见,参加会议评审人员签字。

4.2.4安全生产管理科应采取演练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必要时就邀请当地政府安监部门、消防部门、运管局等参加。

4.2.5修订完善及意见处理

4.2.5.1认真分析研究评审意见,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4.2.5.2评审组组长负责对各位评审人员的意见进行协调和归纳,综合提出预案评审的结论性意见。

4.2.5.3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合格项进行分析研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或完善。

4.2.5.4反馈意见要求重新评审的,安全管理科应组织有关科室按照要求重新进行评审。

4.2.6批准印发

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后,由经理签发。

4.3评审要求

4.3.1应急预案编制后由经理或安全生产管理科组织人员对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和论证。

4.3.2应急预案应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17号令)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09)73号)的要求。

4.3.3应急预案编制涉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或者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应当征求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同意,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附有评审人员名单。

4.3.4评审原则

应急预案评审应遵循以下原则:

a)实事求是、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实际;

b)对照相关标准,发现预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c)依靠专家、综合评定,及时补充完善应急预案。

4.3.5评审依据

应急预案评审应依据以下文件,并考虑单位实际;

a)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及有关方针、政策和文件;

b)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本行业有关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

c)可能存在事故风险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

4.3.6评审人员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有以下人员参加

a) 熟悉并掌握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

b) 熟悉并掌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应急知识;

c) 熟悉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流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4.3.7评审要点

应急预案评审应包括以下内容:

a)符合性:应急预案的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b)适用性:应急预案的内容及要求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c)完整性:应急预案的要素是否符合本指南评审表现规定的要素;

d)针对性:应急预案是否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重大危险源,重点岗位部位;

e)科学性: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预防预警、信息报送、响应程序和处置方案是否合理;

f)规范性: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等是否简洁明了,便于阅读和理解;

g)衔接性: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以及其他部门或单位预案是否衔接。

4.3.8应急预案评审应考虑下列信息:

a)紧急情况响应和应急演练的结果;

b)外部应急经验:

c)设备、设施或流程的变化情况。

4.3.9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注重下列事项:

a)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b)基本要素的完整性;

c)预防措施的针对性;

d)组织体系的科学性;

e)响应程序的操作性;

f)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

g)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4.3.10 应急预案评审应明确下列内容:

a)应急预案评审的频率;

b)应急预案评审的频率;

c)应急演练的方法;

d)应急演练的方法;

e)应急演练的频率。

4.4培训

4.4.1培训、训练及演习应针对应急队伍和全体员工进行;

4.4.2安全生产管理科应定期对应急演练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应急的方法;

4.4.3安全生产管理科在每年三月份制定公司《应急演练计划》,并下达给相关科室、各物资供应站。各物资供应站根据各站实际要求,确定各自的演练内容,应急演练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4.4.4在进行应急演练前,演练部门要制定演习方案、演习方式、制定演习效果评价人员、安排相关的后勤工作;

4.4.6应急演练应包括下列事项:

a)学习时间、目标和演习范围;

b)演习方案和演习方式;

c)演习现场流程;

d)指定演习效果评价人员

e)安排相关的后勤工作;

f)编写书面报告;

g)演习人员进行自我评估;

h)针对不足及时制定改正措施并保证实施。

4.4.7进行大型应急预案演练时,经理及各科室负责人、应急救援队员都要参加,进入现场观摩;

4.4.8应急预案演练应检验和评价下列效果:

a)人员配备的合理性、充分性;

b)参与人员的反应能力与处理能力;

c)应急预案的操作性;

d)应急设备的充分性、可用性与有效性;

e)应急预案的组织协调性;

f)外部机构相应的及时性;

g)应急预案的经济性及有效性;

4.4.9应急演练结束后,演练单位要在30日内,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编写书面报告,演习人员要进行自我评估,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形成《应急演练总结报告》,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存档备查。

4.4.10预案回顾

安全生产管理科根据演练结果每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回顾和评审,应急预案回顾应包括下列事项:

a)邀请上级单位参观和巡查先插;

b)向上级单位提供现场布置图;

c)与上级单位沟通并介绍应急准备有关事宜;

d)向消防和上级单位提供相关信息;

e)实施联合演习;

5相关文件

5.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5.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09】73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

5.3《事故应急预案》

6相关记录

6.1《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

6.2《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6.3《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6.4《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

6.5《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6.6《应急预案评审意见》

6.7《应急演练计划》

6.8《应急演练总结报告》

以上记录由安全生产管理科保存5年以上。

应急预案评审修订制度

1.目的

及时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科操作性;实现生产单位应急预案与相关单位应急预案衔接;增强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预案的充分性和应急设备的保障能力及应急人员的操作能力。

2.使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评审的基本要求、方法、内容及程序,适用于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

3.职责

3.1经理

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负责签发经评审或论证并符合要求的应急预案。

3.2安全生产管理科

3.2.1负责各种《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更新;

3.2.2协助组织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

3.2.3督促检查各物资供应站应急预案的实施、演练和准备情况,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审;

3.2.4负责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和分析;

3.2.5负责应急演练的策划和实施;

3.2.6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评审工作,

3.2.7运输经营科、车辆技术科、综合办公室、财务科参与应急

预案的制定、修订和评审工作;

3.2.8负责对员工的自我防护技能教育和应急处置培训工作;

3.2.9定期对应急预案评价人员、应急救援队员进行训练和培训;

3.2.10对事故现场救援效果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

4工作程序

4.1评审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分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方式简单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4.1.1形式评审

依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形式、语言文字和制定过程等内容进行审查。形式评审的重点是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4.1.2要素评审

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从符合性、适用性、针对性、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要素评审包括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

4.1.2.1关键要素

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这些要素内容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时的关键环节。如信息报告与处置,应急响应与处置技术等要素。

4.1.2.2一般要素

应急预案要素中简写或可省略的内容。这些要素内容不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时的关键环节,而是预案构成的基本要素,如应急预案中的编制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单位概况等。

4.2评审程序

4.2.1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在广泛自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取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审查。会议评审规模和参加人员根据应急预案涉及范围和重要程度确定。

4.2.2评审准备

应急预案评审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成立应急预案评审组,落实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

b)通知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具体评审时间;

c)将被评审的应急预案在评审前送达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

4.2.3会议评审

会议评审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a)评审工作由经理或者安全生产科科长主持;

b)应急预案编制单位或部门向评审人员介绍应急预案编制或修订情况;

c)评审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讨论,提出会议评审意见;

d)应急预案评审组根据会议讨论情况,提出会议评审意见; e)讨论通过会议评审意见,参加会议评审人员签字。

4.2.4安全生产管理科应采取演练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必要时就邀请当地政府安监部门、消防部门、运管局等参加。

4.2.5修订完善及意见处理

4.2.5.1认真分析研究评审意见,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4.2.5.2评审组组长负责对各位评审人员的意见进行协调和归纳,综合提出预案评审的结论性意见。

4.2.5.3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合格项进行分析研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或完善。

4.2.5.4反馈意见要求重新评审的,安全管理科应组织有关科室按照要求重新进行评审。

4.2.6批准印发

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后,由经理签发。

4.3评审要求

4.3.1应急预案编制后由经理或安全生产管理科组织人员对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和论证。

4.3.2应急预案应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17号令)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09)73号)的要求。

4.3.3应急预案编制涉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或者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应当征求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同意,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附有评审人员名单。

4.3.4评审原则

应急预案评审应遵循以下原则:

a)实事求是、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实际;

b)对照相关标准,发现预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c)依靠专家、综合评定,及时补充完善应急预案。

4.3.5评审依据

应急预案评审应依据以下文件,并考虑单位实际;

a)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及有关方针、政策和文件;

b)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本行业有关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

c)可能存在事故风险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

4.3.6评审人员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有以下人员参加

a) 熟悉并掌握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

b) 熟悉并掌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应急知识;

c) 熟悉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流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4.3.7评审要点

应急预案评审应包括以下内容:

a)符合性:应急预案的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b)适用性:应急预案的内容及要求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c)完整性:应急预案的要素是否符合本指南评审表现规定的要素;

d)针对性:应急预案是否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重大危险源,重点岗位部位;

e)科学性: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预防预警、信息报送、响应程序和处置方案是否合理;

f)规范性: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等是否简洁明了,便于阅读和理解;

g)衔接性: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以及其他部门或单位预案是否衔接。

4.3.8应急预案评审应考虑下列信息:

a)紧急情况响应和应急演练的结果;

b)外部应急经验:

c)设备、设施或流程的变化情况。

4.3.9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注重下列事项:

a)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b)基本要素的完整性;

c)预防措施的针对性;

d)组织体系的科学性;

e)响应程序的操作性;

f)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

g)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4.3.10 应急预案评审应明确下列内容:

a)应急预案评审的频率;

b)应急预案评审的频率;

c)应急演练的方法;

d)应急演练的方法;

e)应急演练的频率。

4.4培训

4.4.1培训、训练及演习应针对应急队伍和全体员工进行;

4.4.2安全生产管理科应定期对应急演练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应急的方法;

4.4.3安全生产管理科在每年三月份制定公司《应急演练计划》,并下达给相关科室、各物资供应站。各物资供应站根据各站实际要求,确定各自的演练内容,应急演练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4.4.4在进行应急演练前,演练部门要制定演习方案、演习方式、制定演习效果评价人员、安排相关的后勤工作;

4.4.6应急演练应包括下列事项:

a)学习时间、目标和演习范围;

b)演习方案和演习方式;

c)演习现场流程;

d)指定演习效果评价人员

e)安排相关的后勤工作;

f)编写书面报告;

g)演习人员进行自我评估;

h)针对不足及时制定改正措施并保证实施。

4.4.7进行大型应急预案演练时,经理及各科室负责人、应急救援队员都要参加,进入现场观摩;

4.4.8应急预案演练应检验和评价下列效果:

a)人员配备的合理性、充分性;

b)参与人员的反应能力与处理能力;

c)应急预案的操作性;

d)应急设备的充分性、可用性与有效性;

e)应急预案的组织协调性;

f)外部机构相应的及时性;

g)应急预案的经济性及有效性;

4.4.9应急演练结束后,演练单位要在30日内,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编写书面报告,演习人员要进行自我评估,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形成《应急演练总结报告》,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存档备查。

4.4.10预案回顾

安全生产管理科根据演练结果每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回顾和评审,应急预案回顾应包括下列事项:

a)邀请上级单位参观和巡查先插;

b)向上级单位提供现场布置图;

c)与上级单位沟通并介绍应急准备有关事宜;

d)向消防和上级单位提供相关信息;

e)实施联合演习;

5相关文件

5.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5.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09】73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

5.3《事故应急预案》

6相关记录

6.1《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

6.2《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6.3《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6.4《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

6.5《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6.6《应急预案评审意见》

6.7《应急演练计划》

6.8《应急演练总结报告》

以上记录由安全生产管理科保存5年以上。


相关文章

  • 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
  •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查看


  • 11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理制度
  • 第十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理管理制度 第1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2)结合本公司.本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3)结合本公司.本项目部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4)应 ...查看


  • 安全生产认证4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 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 1目的 为确定公司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中适用的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建立识别.获取这些法律法规及要求的渠道,确保所使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为最新版本,提高员工和相关方的法律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 ...查看


  • 应急演练和评估制度
  • 应急演练和评估制度 一.总则 为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评估公司应急准备 状态.应急能力,发现并及时修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识别资源需求,澄清相关机构.组织和人员的职责,改善不同机构.组织和人员之间的协调问题,检验应急响 ...查看


  •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
  •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和规范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管理,提高公司员工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和公司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突发事件的应 ...查看


  • 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 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的管理,充实发挥操作规程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作用,突显操作规程在安全生产中"法"的地位,提高职工规范操作能力,依据现行的国家.行业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安全规程,特制定本 ...查看


  • 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本法案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经2009年3月2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2009年4月1日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 ...查看


  • 6.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 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经2009年3月2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2009年4月1日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查看


  • 山西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 山西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