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报告 心得

读书报告之《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它奇在哪里呢?

奇就奇在:没有人真正读懂了它,但每一个读它的人,都会受到某种影响,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双承载大梦的翅膀,游戏于江海,看空前生后世,"不知蝴蝶梦我,还是我梦蝴蝶"?汉文帝读它,将它变成一件政治工具,推动大汉朝,开一代盛世。 董仲舒读它,将它变成一种构架学术大厦的建筑材料--他的"新儒学",以儒学为砖,以道学为浆,才得以稳立于世,取"罢黜百家"的独尊地位。 东方朔读它,将它变成一个混迹官场的护身符,"大隐隐于市"。 现代人也读它,到底读懂了什么?派上了什么用途?从中得到了多少好处?这些问题恐怕要等若干年后才能回答。外国人也读它,居然满嘴胡话:假如中国所有的书都要烧掉,只留下一本最有价值的书,这本书将是《道德经》。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其中德文有64种,英文有83种,法文有33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在世界上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为什么这么多人读这本书,理解的方向、运用的方式、得到的结果却千差万别,甚至截然不同?

答案只有一个:这本书太超前了!

它不仅远远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至少还超前一百年。每个人都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从中取其所需,却没有人能完全得其精华。

这种现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老印第安人的故事:

这位走运的老先生,因为发现了大量石油矿藏,一夜暴富。钱多得花不完的他,买了一辆当时最昂贵、最豪华的福特牌轿车。不论天气如何,他每天都要坐着这辆车去镇上闲逛一圈。一路上,他或者热情地跟熟人打招呼,或者靠在后座上闭目养神。奇怪的是,他并没有雇用司机,当他打盹时车也没有停下来,但他的车从没有出过车祸。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是用两匹识途老马来拉他的车。

这位老印第安人从未想过学习驾驶技术!

《道德经》也是这样一辆老印第安人的豪华小车。它能用来干什么呢?能用来做一辆马车;能用来做临时卧室;能用来做遮阳伞或雨伞;还能用来向人炫耀……千古以来,人们把它所有额外的用途都尝试过了,就是没有人把它当成一辆豪华小车来使用。因为它太超前了,谁也不知道它是一辆豪华小车,谁也不懂驾驶技术。

时代到了今天,这辆"豪华小车"已经不算太超前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懂一点"驾驶技术",那么,何不尝试着来驾驶这辆"豪华小车"呢?这就是笔者想写这部书的原因。

虽然笔者水平有限,不能将《道德经》的精华完全发掘出来,"驾驶技术"也很生疏,但至少可以提醒各位:原来老子的《道德经》还有这样的用途!读者可用自己的智慧,摸索驾驶技术,并熟练掌握它,以实现人生提速!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智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但它总的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经》或可称《得道经》。《道德经》文约义丰,全书5千余言,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表达了宇宙和自然的总规律,《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表达了人类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道德经》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内容涉及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经世致用之学。

《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精髓,是一部历代学者已经研究了两千多年的皇皇巨著,深奥不好懂,故常使人望“道”兴叹,不得其门而入。作者斗胆略作介绍,然终难窥堂奥。 “道”乃万物总规律。“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在《道德经》中提到了70多次。老子首先提出了“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所谓“道生天地万物”。这非关本文宗旨,谨从略。此外,老子说“道”,还具有万物的共性,万物的总法则的涵义,韩非子云:“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 稽是考量之意,他正是把“道”解释为万物的总法则的。

“道”本来是指人行走的道路,经过引伸具有“规律”、“法则”的意思。如“天道”系指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的过程和规律;“人道”则指人类社会秩序,包括道德规范、道理和原则等。老子吸取了“道”的这些涵义,认为“道”是自然和社会变化的总规律。“天”、“地”、“人”都要以“道”为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德之人的行动也要“唯道是从”。日月星辰按道(自然规律)而运行;树木花草依道而生息。人有道而前进,人无道即碰壁,明君有道而国盛,暴君无道而政亡。因此说,不学“道”不足于修身;不识“道”不足以治国。

柔弱胜刚强。

这句话概括自78章,后人也常以“守柔”来表示老子的这一思想。“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冲击坚硬的东西,却没有胜过水的……弱能胜强,柔能克刚,这道理天下人尽知,却无人能实行。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死后躯体却是僵硬的。草木生存之际也是柔软脆嫩的,死亡之后就变得干枯了。坚固强硬属于死亡,柔弱则归于生存。因此,用兵逞强不会胜利,树木强硬就会折断。坚固强大走向衰落,柔弱则向上发展。

老子号召人们向柔弱的水的品质学习,柔弱胜刚强。对人而言,不可逞强。人之处世,必经谦虚谨慎,以“柔弱”为原则。“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就须谦和恭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因此圣贤之人要想处在人上,必须对人表示谦下;要想处在人的前面,必须把人放在自身的前面。圣人从来不自以为是,也不自高自大,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争得赢他。

无为而治。

“自然无为”是“道”的特征。老了云“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大道永远是无所作为的,但却无所不做。“道”对天地万物并不妄加干涉,让他们按其本性自由发展,结果却是美好的。这里“自然”、“无为”其实说的一回事,“自然”是自然而然,顺其本性发展;“无为”则从另一面讲,意思是不妄为,不随意干涉之意。

“为无为,则无不治。”以“无为”的方式去做,那天下就不可能得不到治理了。“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里的“我”指的是有道的人(圣贤领导),我无所作为,人民就自我化育(自然生长和培育万物);我好清静,人民就自然纯正;我不扰民生事,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没有贪欲,人民就自然朴实。

这里要强调一句,“无为”并不是袖手旁观,无所事事,而是不姿意妄为,不孜孜营私,而是一心依天地自然之理而行的意思。

读书报告之《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它奇在哪里呢?

奇就奇在:没有人真正读懂了它,但每一个读它的人,都会受到某种影响,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双承载大梦的翅膀,游戏于江海,看空前生后世,"不知蝴蝶梦我,还是我梦蝴蝶"?汉文帝读它,将它变成一件政治工具,推动大汉朝,开一代盛世。 董仲舒读它,将它变成一种构架学术大厦的建筑材料--他的"新儒学",以儒学为砖,以道学为浆,才得以稳立于世,取"罢黜百家"的独尊地位。 东方朔读它,将它变成一个混迹官场的护身符,"大隐隐于市"。 现代人也读它,到底读懂了什么?派上了什么用途?从中得到了多少好处?这些问题恐怕要等若干年后才能回答。外国人也读它,居然满嘴胡话:假如中国所有的书都要烧掉,只留下一本最有价值的书,这本书将是《道德经》。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其中德文有64种,英文有83种,法文有33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在世界上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为什么这么多人读这本书,理解的方向、运用的方式、得到的结果却千差万别,甚至截然不同?

答案只有一个:这本书太超前了!

它不仅远远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至少还超前一百年。每个人都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从中取其所需,却没有人能完全得其精华。

这种现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老印第安人的故事:

这位走运的老先生,因为发现了大量石油矿藏,一夜暴富。钱多得花不完的他,买了一辆当时最昂贵、最豪华的福特牌轿车。不论天气如何,他每天都要坐着这辆车去镇上闲逛一圈。一路上,他或者热情地跟熟人打招呼,或者靠在后座上闭目养神。奇怪的是,他并没有雇用司机,当他打盹时车也没有停下来,但他的车从没有出过车祸。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是用两匹识途老马来拉他的车。

这位老印第安人从未想过学习驾驶技术!

《道德经》也是这样一辆老印第安人的豪华小车。它能用来干什么呢?能用来做一辆马车;能用来做临时卧室;能用来做遮阳伞或雨伞;还能用来向人炫耀……千古以来,人们把它所有额外的用途都尝试过了,就是没有人把它当成一辆豪华小车来使用。因为它太超前了,谁也不知道它是一辆豪华小车,谁也不懂驾驶技术。

时代到了今天,这辆"豪华小车"已经不算太超前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懂一点"驾驶技术",那么,何不尝试着来驾驶这辆"豪华小车"呢?这就是笔者想写这部书的原因。

虽然笔者水平有限,不能将《道德经》的精华完全发掘出来,"驾驶技术"也很生疏,但至少可以提醒各位:原来老子的《道德经》还有这样的用途!读者可用自己的智慧,摸索驾驶技术,并熟练掌握它,以实现人生提速!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智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但它总的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经》或可称《得道经》。《道德经》文约义丰,全书5千余言,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表达了宇宙和自然的总规律,《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表达了人类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道德经》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内容涉及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经世致用之学。

《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精髓,是一部历代学者已经研究了两千多年的皇皇巨著,深奥不好懂,故常使人望“道”兴叹,不得其门而入。作者斗胆略作介绍,然终难窥堂奥。 “道”乃万物总规律。“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在《道德经》中提到了70多次。老子首先提出了“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所谓“道生天地万物”。这非关本文宗旨,谨从略。此外,老子说“道”,还具有万物的共性,万物的总法则的涵义,韩非子云:“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 稽是考量之意,他正是把“道”解释为万物的总法则的。

“道”本来是指人行走的道路,经过引伸具有“规律”、“法则”的意思。如“天道”系指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的过程和规律;“人道”则指人类社会秩序,包括道德规范、道理和原则等。老子吸取了“道”的这些涵义,认为“道”是自然和社会变化的总规律。“天”、“地”、“人”都要以“道”为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德之人的行动也要“唯道是从”。日月星辰按道(自然规律)而运行;树木花草依道而生息。人有道而前进,人无道即碰壁,明君有道而国盛,暴君无道而政亡。因此说,不学“道”不足于修身;不识“道”不足以治国。

柔弱胜刚强。

这句话概括自78章,后人也常以“守柔”来表示老子的这一思想。“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冲击坚硬的东西,却没有胜过水的……弱能胜强,柔能克刚,这道理天下人尽知,却无人能实行。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死后躯体却是僵硬的。草木生存之际也是柔软脆嫩的,死亡之后就变得干枯了。坚固强硬属于死亡,柔弱则归于生存。因此,用兵逞强不会胜利,树木强硬就会折断。坚固强大走向衰落,柔弱则向上发展。

老子号召人们向柔弱的水的品质学习,柔弱胜刚强。对人而言,不可逞强。人之处世,必经谦虚谨慎,以“柔弱”为原则。“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就须谦和恭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因此圣贤之人要想处在人上,必须对人表示谦下;要想处在人的前面,必须把人放在自身的前面。圣人从来不自以为是,也不自高自大,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争得赢他。

无为而治。

“自然无为”是“道”的特征。老了云“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大道永远是无所作为的,但却无所不做。“道”对天地万物并不妄加干涉,让他们按其本性自由发展,结果却是美好的。这里“自然”、“无为”其实说的一回事,“自然”是自然而然,顺其本性发展;“无为”则从另一面讲,意思是不妄为,不随意干涉之意。

“为无为,则无不治。”以“无为”的方式去做,那天下就不可能得不到治理了。“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里的“我”指的是有道的人(圣贤领导),我无所作为,人民就自我化育(自然生长和培育万物);我好清静,人民就自然纯正;我不扰民生事,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没有贪欲,人民就自然朴实。

这里要强调一句,“无为”并不是袖手旁观,无所事事,而是不姿意妄为,不孜孜营私,而是一心依天地自然之理而行的意思。


相关文章

  • 经典素读研讨会心得
  • 经典素读研讨会心得 三月一号学校组织语文老师去了树人学校,听全国著名特级老师陈琴的经典素读报告会. 所谓经典,就是圣经和典故.通俗点就是看老祖宗的杰作.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要返古了,像古代私塾一样的教学模式,读书模式.摇头晃脑 ...查看


  •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暑期师风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 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十五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每年暑期的师德集训都让我收获很多,曾经的困惑在培训中慢慢释然,找到了明确的答案.也让懵懂中的我知道了,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 ...查看


  • 2015教师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 2015教师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方案一:教师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丰富教师的文化内涵和业余生活,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为教师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使教师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 ...查看


  • 学生党员"成才先锋"读书论坛活动的实施方案
  • 关于开展现代科技学院第一届 学生党员"成才先锋"读书论坛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党员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在全院学生中营造"知书达理,明理向善,文明和谐"的良好 ...查看


  • 读书心得体会:读[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 翻开<塘约道路>这本报告文学第一页,看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句话,他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充 ...查看


  • 全民读书活动总结
  • 全民读书活动总结 教育局全民读书活动总结 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部署,以全民读书活动为抓手,在市直教 ...查看


  •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一路走来,有泪水
  • 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十四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 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每年暑期的师德集训都让我收获很多,曾经的困惑在培训中慢慢释然,找到了明确的答案.也让懵懂中的我知道了,师德是一种职业 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 ...查看


  •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
  •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对于一位语文老师能参与教育部的国培计划,应该十分荣幸的.本文整理了一位语文教师参与国培之后对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该具备哪些道德修养,学习观,哪些学习理念等方面,整理出个人的感受和体会. 小学语文国培心得体会 我有幸成为郑州 ...查看


  • 书香校园课题研究报告
  • "书香校园建设实践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北安市兆麟小学 张伟 孙月桂 孟庆华北安市兆麟小学始建于民国五年(1916 年) ,至今已有 93 年办学 历史.1953 年以抗日英雄李兆麟将军的名字命名为兆麟小学.建校至 今,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