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自然的"遗忘"

自在自然的“遗忘”

——生态危机根源的哲学探析

张玉荣1

[摘要] 生态危机是当今时代人类生存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人类“家园”的毁坏,是将人类连根拔起的危机。对人类而言,持续生存是人类的终极追求。这种终极追求是以自然为根基,通过实践的途径实现的。因此,根基的存在和实践的进行是人类存在目的实现的前提。然而,工业社会形成以来,过分的实践行为摧毁了人类的“家园”,生态危机骤然降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致使这一切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对自在自然的“遗忘”。对自在自然的遗忘即对自然的自在性的遗忘。自然本身是自在的,它的自在性表征着它的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天生自成、本然存在,呈现出来的是它的整体性和人类对它的不可超越性。人类对自在自然的“遗忘”实质上就是人类只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实践论关系而忘记了人与自然的存在论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存在论意义上,自在的自然是根本,自然决定人,人不可能超越自然,人类只是自然整体的一个部分;实践论意义上,人对自然具有超越性,而此自然只是人以外的局部自然物。存在论意义上的自然决定人,决定着实践论意义上的人对自然的超越,即自然决定着人类认识和实践的界限。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都“遗忘”了自在的自然,主体意识无限膨胀,文化取代了自然。

[关键词] 生态危机;自在的自然;自在性

生态危机是当今时代人类所面对的新的生存问题的具体表现,是人类连根拔起的危机,直接关涉到人类是否能够持续生存。这种危机源于工业文明形成以来,也可以说和工业文明的发展相伴随。工业文明是人类苦苦追求才实现的,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生活,表征着人类一定程度的解放。然而,现实中“繁荣”与危机的并存甚至于危机强于繁荣不得不令人思索:难道人类的“解放”反而是人类的“作茧自缚”?为什么人类的主观努力却客观上将人类引向毁灭?是我们的生存方式有问题还是我们的价值取向有偏差?本文认为,致使这一切发生的最作者简介:张玉荣(1963-),女,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生。赤峰学院副教授。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电话:[1**********]或0476-8810597。

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类对自在自然的“遗忘”,即对自然的自在性的“遗忘”。因此,从哲学视角探析生态危机的根源便是本文的主旨。

一、自在的自然

自然本身是自在的。它不依赖于人也不受约于人。

自然的观念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在古希腊,“自然”是指涌现和无蔽状态,是指事物充分真实显现自身。据海德格尔考证,“自然,意指生长。……自然是涌现着向自身的返回,它指说的是在如此这般成其本质的作为敞开域的涌现中逗留的东西的在场。”[1]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总结了自然的含义,认为自然是指事物自身固有的是其所是的根据和自身活动的内部根源。或者说指事物自身所具有的本性。他在《物理学》中说:“自然是它原属的事物因本性(不是因偶性)而运动和静止的根源或原因”[2]总之,在古希腊人看来,“自然”是指充满神性且令人敬畏的至高存在。她有神奇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无限强大的生命力,世间万物无不源于她的创造和化生;自然不仅是一个活的有生命的世界,也是一个自我运动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的活力就源自自身之内的自然,是其自身存在的自然使其所以然。正如现代英国学者柯林伍德所概括的那样:古希腊人所说的自然“总是意味着某种东西在一件事物之内或非常密切地属于它,从而它成为这种东西行为的根源,这是在早期希腊作者们心目中的惟一含义,并且是作为贯彻希腊文献史的标准含义。”[3]

在古代中国,“自然”的最初含义是自己如此、本来如此、自然而然的意思。 “自然”这一术语在老子之前并未形成,“自”和“然”是分立的。把它们合在一起,其原本意思仍是两个字意思的叠加,即“自”指“自己”,“然”就是“如此”,按《广雅・释古》:“然,成也。”所以,“自然”的最初意义就是“自然而然”、“自成”。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在老子哲学中占有着最高的地位。“道法自然”,就是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引申而言,天地法道,道法自然,所以天地法自然,天地以自然而然的状态存在。庄子等人对老子顺乎自然的思想特别加以发挥并首先区分了自然和人为。“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

鼻,是谓人。’”这就是说,出于万物的天然本性而非关人事的就叫做自然。他还说:“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4]意思是说自然是内在的本质,人为是显露于外的东西,高尚的道德就在于顺应自然。汉代王充著述的《论衡》里的《自然篇》专论“自然”之说。其中写道:“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而物自生,此则自然也。”指出天地生成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的,天是自然无为的。西晋郭象注《庄子》,也屡言自然,认为自然就是“天然”,“自然而然,则谓之天然。天然耳,非为也,故以天言之。以天言之,所以明其自然也,岂苍苍之谓哉?……故天者万物之总名也。莫适为天,谁主役物乎?”[5] “天然”即是自然而然、不假人力的存在。[6]

进入近现代以后,古代“自然”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然”成为表示自然物总合的自然界。它或多或少地与“宇宙”、“自然界”、“世界”同义。 爱尔维修写道:“什么是自然?一切事物的总和。”[7]霍尔巴赫也写道:“自然包括了我们所能认识的一切”,“它是所有能作用于我们、并因此能和我们有利害关系的一切事物的集合体”,“在它之外的东西不存在而且也不能存在,因为在这个巨大的整体之外是什么也不可能有的。”[8]费尔巴哈明确指出:“自然界是一切感性的力量、事物和存在物的总和。”[9]马克思提出对自然作“人本身的自然”和“人的周围的自然”的理解,[10]或者说是“主体的自然”与“客体的自然”的双重组合。[11]恩格斯写道:“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12]石里克在《自然哲学》一书中指出:“所谓自然,我们是指一切实在的东西,即一切在空间和时间上确定的东西。”[13]罗尔斯顿在《哲学走向荒野》中“自然包括任何的存在,是一切存在的总和。”[14]他还在生命共同体意义上使用自然这一概念,指出:“作为生态系统的自然并非任何不好的意义的上的‘荒野’,也不是‘堕落’的,更不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她是一个呈现着美丽、完整与稳定的生命共同体。”[15]它具有显著的整体性、自组织的开放性和动态的平衡性。密尔称:“自然一词有两个主要的含义:它或者是指事物及其所有属性的集合所构成的整个系统,或者是指未受到人类干预按其本来应是的样子所是的事物”[16]在现代欧洲语言中,英文的nature,德文的natur,法文的nature,除表示“本性”这一含义外,更主要的是指“自然界”。柯林伍德指出:“在现代欧洲语言中,‘自然’一词总的说来是更经常地在集合(collective)

的意义上用于自然事物的总和或汇集。当然,这不是这个词常常用于现代语言的唯一意义。还有另一个含义,我们认为是它的原义,严格地说是它的固有含义,……是本源(source)”[17]

可见,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自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各自不同的含义。它或者指“本性”、“本原”,或者指不假人力的自然而然的存在,或者指自然物的总和即自然界,或者专指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这一生命共同体。实际上,这些含义都已作为一种约定俗成为人们所接受,后一种含义的使用并没有否定前一种含义的意义,“先前的意义没有消亡,而是像在进化过程中常常看到的那样在其上面又增加了新的意义。”[18]

作为本性、本原意义的自然本身就内含着自在的含义。“自在”首先是指存在物的“自立性”、“独立性”。存在物的产生、形成是自足的,而不是由其他有目的的活动(如上帝或人的活动)创造而成的,即它不是被创造、被产生的;“自在”作为一个属性概念还具有“本性”、“天性”、“本然”的含义。说物是自在的,就是说它是按其本性而存在的。这个“本性”是它的“天性”,是任何其他的目的或力量都不可改变的,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任何存在都有其本身固有的规律性,是既不能人为地消灭,也不能人为地改变的。不论是本性意义的自然还是实体意义的自然都具有天然的、非人工的、自立的、独立的、不能完全被创造的属性。即使是人工自然,自然的自在性也仍然潜藏于其中。

自在性是自然的根本特性,呈现出来的是自然的整体性和人类对它的不可超越性。自在的自然相对于人类而言又具有本原性,在人的意识中占有本体论的地位。本性意义的自然是通过实体意义的自然体现出它的自在性的。实体意义的一切事物都内在地联系着,而这种联系在逻辑上又具有比事物更优先的地位,任何事物都包含在这个整体的关系网络之中。整体网络的任何变化,都将引起局部事物的变化。其中任何事物的变化,也都将通过网络而影响其他事物的变化。没有单独的存在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个存在物都和其他存在物存在着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是天生的、本然的,即是自在的。

自然自在地存在着,即使现在的人类文明消失,即使没有我们人类,自然依然会自在地存在。不论人类怎样理解、利用已知的自然物和已知的自然规律进行怎样的实践活动以谋求自身眼前的利益,所有的自然物、自然规律实际上都在同

时自在地发挥着作用。

二、自在自然的“遗忘”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的自由程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工业文明形式成为人类社会的主导文明形式。在工业文明形式下,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便是对自在自然的“遗忘”,即忘记了自然的自在存在性,把自然仅仅看成是依赖于主体才获得存在意义的对象。

工业文明形式下的生产方式是大机器生产。大机器生产的突出特征就是制造。制造的基本过程就是先把自然界整体进行分割,再人为地把自然物从自然联系中切断,然后再按照人的目的把自然物分割、重组,最后形成自然界中无法自然生成的、不存在的、人的意志的物化物即人工自然物。人工自然物已非自在自然物,是人类用“文化秩序”对“自然秩序”的取代。这种取代实现以后,所谓的自然物也就只剩下了一个物质的空壳,它虽然继续保留着自然的外貌,骨子里却生长着文化的基因,已经不再是自在的自然。它服从的已经不再是自然的秩序,而是文化的秩序。这种通过人为而实现的生产的最终产品实际上就是文化物。整个过程完全是人为控制自然的过程,是一个将自在的自然“遗忘”的过程,自然在人们的行为中变成了随意宰割的羔羊。

伴随着工业文明形式下的大机器生产,生产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以往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而今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欲望。因为在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单一性、重复性决定着它的产品不能满足生产者自己的全部需要,机器生产的高效率即高产量又决定生产者的产品自己消费不了,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制约着消费者自身的消费即消费品的满足只有通过他人来实现,而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必须作为商品转移给他人消费。因此,在大机器生产的条件下,人们需要的消费品必须到市场上购买,人们生产的产品又必须作为商品到市场上去出售。市场成为消费者满足消费需要的条件,也成为机器生产得以维系的基本条件。于是,生产和需要的内在联系发生了断裂,生产的目的和使用价值的内在联系发生了断裂,市场上发生的早期的商品

交换的模式 “商品——货币——商品”转化为现代的市场经济的模式“货币——商品——货币”,这样,商品交换的出发点由物转化为货币,商品交换的结果也由物转化为货币,通过商品交换实现了货币增殖。人类对货币增殖的欲求是无止境的,赚钱总是越多越好,因而生产无限膨胀,欲求不断产生,进而产生奢侈消费、无限度的生产。在这种条件下,“需要”就成了生产经营者通过广告、宣传等信息化工具的刺激下产生的超越生存需要的欲求。这个过程是一个“欲望”取代“需要”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自在的自然在人的意识和行为中逐步遗失的过程。“需要”对于人类的生存而言是自然的,“所谓‘需要’就是指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一切东西。它既是人们生活中必需的东西,也是所有的人都必须满足的东西。”[19]而欲望即“由人们追求地位上对他人的优越感的心理竞争形成的一种主观追求。它不是‘需要’,而是‘想要’”。[20]“需要”可以得到满足,但“欲望”永无止境。“想要”对于人类的生存而言是非必须的,它可从一个侧面对人类的“发展”起着很强的拉动作用,而这种拉动从另一个侧面正好表现出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即把自然仅仅看成是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欲望的对象,是依赖于主体才获得存在理由的存在,自在的自然在人们的观念中变得不自在了,自然被“遗忘”。

工业文明形式下人类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是现代的生活方式。现代的生活方式就是以技术的生活方式代替自然的生活方式,不断地通过技术的“进步”用外部工具代替人的天然器官的功能以减少人体的活动而达到“自动化”,使生活更舒适,使人成为“不动”的动物。人类是在自然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自然物,人类的肌体是适应狩猎和采集的生存方式形成的,人类的饮食也是以适合杂食而存续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以机械化、自动化、高营养化等取代了适合于人的的生命功能的生活方式,人们越来越远离自然,人的自然器官的功能也逐步在生活中隐退,人本身的“自然”被“遗忘”,各种“文明病”接踵而至,人类的生命功能在渐渐丧失。

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对自然的“遗忘”是以人类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对自然的漠视和偏离为哲学基础的。工业文明形成以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理论大都突出人的地位,贬抑自然的地位。人们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决定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人们在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的追求

中彰显着人的主体地位,“人类对自然的统治是早期现代科学家的固有的观念”

[21]人类试图使自然成为“人类的奴隶”,自然完全处于人的附属地位。而这些观念也是支撑这个时代任何政治国家能够维系统治的基础,人们试图通过对技术的物化来达到对自然的完全控制从而实现各种性质的国家对公民的物质承诺。然而,现实展现给人类的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危机,是灾难性的环境退化,是将人类的连根拔起。到底是人类“战胜”了自然还是自然“控制”着人类?现实回答着这一切。

三、生态危机

生态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2]这种生态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环境为生物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如阳光、水分、空气、养料以及栖息场所等,生物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环境并受着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表现为生物的生命活动也在时刻不停地影响着和改变着周围的环境。人类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与周围的环境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生态关系,这也是人类本身自然的表现。

人类和其它的生物生存方式不完全相同。人类作为有意识的特殊生物物种,其生存方式是实践,即通过对自然的改造摄取自然物和创造人工物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这个过程是人与自然进行能量交换的过程,是人满足自身又改变环境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能动的活动过程。

人类能动的活动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以解决生存问题为核心表现出不同的状态,从而表现了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差异。以往人类的生存问题突出表现出来的是生活资料的不足,为此,提高人的能力,强调人的自由,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便成了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人类的文明形式也因此逐步实现了工业文明对其它文明的取代。工业文明形式下的生产方式如上文所言是工业生产,而工业生产的过程就是原料的获取——产品的加工——成品的出现——废弃物的排除。这种过程始于自然又终于自然,自然界成了原料的来源地和废品的排放场。这是一种改变自然物“惯常行程”的生产,人的能力越强,这种改变的程度也就越大。随之,生产的直接目的发生了变化,由满足需要转化为满足欲望。于是人们从自

然中疯狂地索取,又向自然疯狂地排放,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转而追求不适合于人的生命功能的挥霍性消费。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相互映衬呈现出当今以工业文明形式为主导的社会的“繁荣”。 伴随“繁荣”,人类所依赖的生态关系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生态危机骤然降临:土地沙化、能源枯竭、河流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完全忘记了自己处在一定的生态关系中,处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是人类持续存在的基本前提,自在的自然限制着人类的实践活动的界限。人类陷入了“家园”的毁坏和消失的窘境。在这种条件下,由于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挥霍造成的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转变为人类的主要生存问题。“当我们的父母在为第二次浪潮(指工业文明—引者注)从事改进各种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引起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一种未曾预见和预防的后果。其中对地球生物圈的破坏也许是无可挽救的。由于工业现实观基于征服自然的原则,由于它的人口的增长,它的残忍无情的技术,和它为了发展而持续不断的需求,彻底地破坏了周围环境,超过了早先任何年代的浩劫。”[23]“人类好象在一夜之间突然发现自己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大量危机:人口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原料危机等等……这场全球性危机程度之深、克服之难,对迄今为止指人类社会进步的若干基本观念提出了挑战。”

[24]这种生存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是全球性、毁灭性的,是将人类连根拔起。

总之,由于对自在的自然的“遗忘”,人类陷入了窘迫的连根拔起的生态危机之中。为了实现人类的持续生存,保护“家园”是基本前提,“适度”的实践活动是唯一途径。因此,充分认识自然的自在存在及自然的本体论地位是实现这一切的哲学基础。我们只有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存在论与实践论的关系,认识到存在论意义上,自在的自然是根本,自然对人具有最终的决定性,人类只是自然整体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的根,人不可能超越自然;实践论意义上,人对自然具有超越性,而此自然只是人以外的局部自然物,存在论意义上的自然决定人决定着实践论意义上的人对自然的超越,即自然规定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的界限,人类的欲望和行为必须限制在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范围之内,人类才可能持续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 [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5;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3;

[3] [17] [英]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3;52;

[4] 庄子・秋水

[5] 齐物论(注)

[6] 陈其荣,自然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5;

[7]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495;

[8] [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M]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161;

[9] 列宁全集[M]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8;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60;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8;

[12] [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4;

[13] [德]石里克,自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

[14] [15] [美]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40;10;

[16] [英]密尔,论自然[J],载吴国盛,自然哲学[M](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531;

[18] [德]H・萨克塞,生态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33;

[19] [20] 刘福森,西方文明的危机与发展伦理学[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131;

[21] [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岳长岭,李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4;

[22] 钱俊生 余谋昌,生态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2;

[23] [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4,187;

[24] [美]梅萨罗维克(Mesarovic),人类处在转折点上[M],刘长毅等,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36。

The〝oblivion〞of nature itself

--philosophical analyses of the roots of ecological crisis

Zhang Yurong

Abstract: Ecological crisis is the most prominent manifestations of human existence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It is the damage to the “home” of human beings, and is the crisis that uproots human beings. For human, persistence is the ultimate pursuit, which is based on nature and achieved through practice. Therefore, the existence of the basis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practice are the prerequisites for achieving the objectives. However, since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society, the excessive practice has destroyed the “home” of human, and the ecological crisis suddenly fell, which seriously threatening the survival of human beings. The most fundamental reason of all of these is human’s “oblivion” of nature itself. The oblivion of nature itself is the oblivion of nature-in-itself. Nature is there; nature-in-itself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no reason, self-born, and natural existence, and represents its integrity and unable to be transcended. The oblivion of nature in itself, in essence, means that human beings overemphasize the practical rela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but neglect the existential relation. In this relation, nature-in-itself has the fundamental station, which determines human beings. Human beings are only part of nature, and human can never transcend nature. In the practical relation, human can go beyond nature, which is only the outer thing. The existential nature determines human and the transcendence of nature in practical relation. That is to say, nature decides the limits of human knowledge and practice. The mode of production, the lifestyle, the value tropism and the ideological concepts, which occupy the main position in the industrial society, “oblivion” nature itself, thus the unlimited expansion of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civilization becomes the replacement for nature.

Keywords: ecological crisis nature itself nature-in-itself

自在自然的“遗忘”——生态危机根源的哲学探析

作者:

作者单位:张玉荣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 赤峰学院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姚天祥.YAO Tian-xiang 论生态危机的哲学根源[期刊论文]-晋阳学刊2005(5)

2. 崔永杰.Cui Yongjie 姿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佩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探析[期刊论文]-东岳论丛2009,30(1)

3. 王云霞.王树恩 内在价值与生态危机的根源[期刊论文]-宁夏社会科学2006(4)

4. 袁秋兰.YUAN Qiu-lan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生态危机根源[期刊论文]-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4)

5. 陈俊.CHEN Jun 当代生态危机的认识论根源及出路[期刊论文]-伦理学研究2007(1)

6. 邵璀菊.SHAO Cui-ju 生态危机的技术根源与应对[期刊论文]-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

7. 汪江 “人类中心论”的不可超越性[会议论文]-2004

8. 余维海.YU Wei-hai 生态危机的根源与消解——美国共产党的生态批判与斗争[期刊论文]-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9. 邵爱英.邱俊齐.车玉芬 生态伦理观与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会议论文]-2004

10. 张鑫.张红 浅析生态文明[期刊论文]-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158337.aspx

自在自然的“遗忘”

——生态危机根源的哲学探析

张玉荣1

[摘要] 生态危机是当今时代人类生存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人类“家园”的毁坏,是将人类连根拔起的危机。对人类而言,持续生存是人类的终极追求。这种终极追求是以自然为根基,通过实践的途径实现的。因此,根基的存在和实践的进行是人类存在目的实现的前提。然而,工业社会形成以来,过分的实践行为摧毁了人类的“家园”,生态危机骤然降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致使这一切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对自在自然的“遗忘”。对自在自然的遗忘即对自然的自在性的遗忘。自然本身是自在的,它的自在性表征着它的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天生自成、本然存在,呈现出来的是它的整体性和人类对它的不可超越性。人类对自在自然的“遗忘”实质上就是人类只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实践论关系而忘记了人与自然的存在论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存在论意义上,自在的自然是根本,自然决定人,人不可能超越自然,人类只是自然整体的一个部分;实践论意义上,人对自然具有超越性,而此自然只是人以外的局部自然物。存在论意义上的自然决定人,决定着实践论意义上的人对自然的超越,即自然决定着人类认识和实践的界限。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都“遗忘”了自在的自然,主体意识无限膨胀,文化取代了自然。

[关键词] 生态危机;自在的自然;自在性

生态危机是当今时代人类所面对的新的生存问题的具体表现,是人类连根拔起的危机,直接关涉到人类是否能够持续生存。这种危机源于工业文明形成以来,也可以说和工业文明的发展相伴随。工业文明是人类苦苦追求才实现的,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生活,表征着人类一定程度的解放。然而,现实中“繁荣”与危机的并存甚至于危机强于繁荣不得不令人思索:难道人类的“解放”反而是人类的“作茧自缚”?为什么人类的主观努力却客观上将人类引向毁灭?是我们的生存方式有问题还是我们的价值取向有偏差?本文认为,致使这一切发生的最作者简介:张玉荣(1963-),女,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生。赤峰学院副教授。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电话:[1**********]或0476-8810597。

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类对自在自然的“遗忘”,即对自然的自在性的“遗忘”。因此,从哲学视角探析生态危机的根源便是本文的主旨。

一、自在的自然

自然本身是自在的。它不依赖于人也不受约于人。

自然的观念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在古希腊,“自然”是指涌现和无蔽状态,是指事物充分真实显现自身。据海德格尔考证,“自然,意指生长。……自然是涌现着向自身的返回,它指说的是在如此这般成其本质的作为敞开域的涌现中逗留的东西的在场。”[1]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总结了自然的含义,认为自然是指事物自身固有的是其所是的根据和自身活动的内部根源。或者说指事物自身所具有的本性。他在《物理学》中说:“自然是它原属的事物因本性(不是因偶性)而运动和静止的根源或原因”[2]总之,在古希腊人看来,“自然”是指充满神性且令人敬畏的至高存在。她有神奇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无限强大的生命力,世间万物无不源于她的创造和化生;自然不仅是一个活的有生命的世界,也是一个自我运动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的活力就源自自身之内的自然,是其自身存在的自然使其所以然。正如现代英国学者柯林伍德所概括的那样:古希腊人所说的自然“总是意味着某种东西在一件事物之内或非常密切地属于它,从而它成为这种东西行为的根源,这是在早期希腊作者们心目中的惟一含义,并且是作为贯彻希腊文献史的标准含义。”[3]

在古代中国,“自然”的最初含义是自己如此、本来如此、自然而然的意思。 “自然”这一术语在老子之前并未形成,“自”和“然”是分立的。把它们合在一起,其原本意思仍是两个字意思的叠加,即“自”指“自己”,“然”就是“如此”,按《广雅・释古》:“然,成也。”所以,“自然”的最初意义就是“自然而然”、“自成”。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在老子哲学中占有着最高的地位。“道法自然”,就是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引申而言,天地法道,道法自然,所以天地法自然,天地以自然而然的状态存在。庄子等人对老子顺乎自然的思想特别加以发挥并首先区分了自然和人为。“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

鼻,是谓人。’”这就是说,出于万物的天然本性而非关人事的就叫做自然。他还说:“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4]意思是说自然是内在的本质,人为是显露于外的东西,高尚的道德就在于顺应自然。汉代王充著述的《论衡》里的《自然篇》专论“自然”之说。其中写道:“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而物自生,此则自然也。”指出天地生成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的,天是自然无为的。西晋郭象注《庄子》,也屡言自然,认为自然就是“天然”,“自然而然,则谓之天然。天然耳,非为也,故以天言之。以天言之,所以明其自然也,岂苍苍之谓哉?……故天者万物之总名也。莫适为天,谁主役物乎?”[5] “天然”即是自然而然、不假人力的存在。[6]

进入近现代以后,古代“自然”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然”成为表示自然物总合的自然界。它或多或少地与“宇宙”、“自然界”、“世界”同义。 爱尔维修写道:“什么是自然?一切事物的总和。”[7]霍尔巴赫也写道:“自然包括了我们所能认识的一切”,“它是所有能作用于我们、并因此能和我们有利害关系的一切事物的集合体”,“在它之外的东西不存在而且也不能存在,因为在这个巨大的整体之外是什么也不可能有的。”[8]费尔巴哈明确指出:“自然界是一切感性的力量、事物和存在物的总和。”[9]马克思提出对自然作“人本身的自然”和“人的周围的自然”的理解,[10]或者说是“主体的自然”与“客体的自然”的双重组合。[11]恩格斯写道:“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12]石里克在《自然哲学》一书中指出:“所谓自然,我们是指一切实在的东西,即一切在空间和时间上确定的东西。”[13]罗尔斯顿在《哲学走向荒野》中“自然包括任何的存在,是一切存在的总和。”[14]他还在生命共同体意义上使用自然这一概念,指出:“作为生态系统的自然并非任何不好的意义的上的‘荒野’,也不是‘堕落’的,更不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她是一个呈现着美丽、完整与稳定的生命共同体。”[15]它具有显著的整体性、自组织的开放性和动态的平衡性。密尔称:“自然一词有两个主要的含义:它或者是指事物及其所有属性的集合所构成的整个系统,或者是指未受到人类干预按其本来应是的样子所是的事物”[16]在现代欧洲语言中,英文的nature,德文的natur,法文的nature,除表示“本性”这一含义外,更主要的是指“自然界”。柯林伍德指出:“在现代欧洲语言中,‘自然’一词总的说来是更经常地在集合(collective)

的意义上用于自然事物的总和或汇集。当然,这不是这个词常常用于现代语言的唯一意义。还有另一个含义,我们认为是它的原义,严格地说是它的固有含义,……是本源(source)”[17]

可见,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自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各自不同的含义。它或者指“本性”、“本原”,或者指不假人力的自然而然的存在,或者指自然物的总和即自然界,或者专指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这一生命共同体。实际上,这些含义都已作为一种约定俗成为人们所接受,后一种含义的使用并没有否定前一种含义的意义,“先前的意义没有消亡,而是像在进化过程中常常看到的那样在其上面又增加了新的意义。”[18]

作为本性、本原意义的自然本身就内含着自在的含义。“自在”首先是指存在物的“自立性”、“独立性”。存在物的产生、形成是自足的,而不是由其他有目的的活动(如上帝或人的活动)创造而成的,即它不是被创造、被产生的;“自在”作为一个属性概念还具有“本性”、“天性”、“本然”的含义。说物是自在的,就是说它是按其本性而存在的。这个“本性”是它的“天性”,是任何其他的目的或力量都不可改变的,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任何存在都有其本身固有的规律性,是既不能人为地消灭,也不能人为地改变的。不论是本性意义的自然还是实体意义的自然都具有天然的、非人工的、自立的、独立的、不能完全被创造的属性。即使是人工自然,自然的自在性也仍然潜藏于其中。

自在性是自然的根本特性,呈现出来的是自然的整体性和人类对它的不可超越性。自在的自然相对于人类而言又具有本原性,在人的意识中占有本体论的地位。本性意义的自然是通过实体意义的自然体现出它的自在性的。实体意义的一切事物都内在地联系着,而这种联系在逻辑上又具有比事物更优先的地位,任何事物都包含在这个整体的关系网络之中。整体网络的任何变化,都将引起局部事物的变化。其中任何事物的变化,也都将通过网络而影响其他事物的变化。没有单独的存在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个存在物都和其他存在物存在着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是天生的、本然的,即是自在的。

自然自在地存在着,即使现在的人类文明消失,即使没有我们人类,自然依然会自在地存在。不论人类怎样理解、利用已知的自然物和已知的自然规律进行怎样的实践活动以谋求自身眼前的利益,所有的自然物、自然规律实际上都在同

时自在地发挥着作用。

二、自在自然的“遗忘”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的自由程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工业文明形式成为人类社会的主导文明形式。在工业文明形式下,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便是对自在自然的“遗忘”,即忘记了自然的自在存在性,把自然仅仅看成是依赖于主体才获得存在意义的对象。

工业文明形式下的生产方式是大机器生产。大机器生产的突出特征就是制造。制造的基本过程就是先把自然界整体进行分割,再人为地把自然物从自然联系中切断,然后再按照人的目的把自然物分割、重组,最后形成自然界中无法自然生成的、不存在的、人的意志的物化物即人工自然物。人工自然物已非自在自然物,是人类用“文化秩序”对“自然秩序”的取代。这种取代实现以后,所谓的自然物也就只剩下了一个物质的空壳,它虽然继续保留着自然的外貌,骨子里却生长着文化的基因,已经不再是自在的自然。它服从的已经不再是自然的秩序,而是文化的秩序。这种通过人为而实现的生产的最终产品实际上就是文化物。整个过程完全是人为控制自然的过程,是一个将自在的自然“遗忘”的过程,自然在人们的行为中变成了随意宰割的羔羊。

伴随着工业文明形式下的大机器生产,生产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以往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而今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欲望。因为在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单一性、重复性决定着它的产品不能满足生产者自己的全部需要,机器生产的高效率即高产量又决定生产者的产品自己消费不了,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制约着消费者自身的消费即消费品的满足只有通过他人来实现,而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必须作为商品转移给他人消费。因此,在大机器生产的条件下,人们需要的消费品必须到市场上购买,人们生产的产品又必须作为商品到市场上去出售。市场成为消费者满足消费需要的条件,也成为机器生产得以维系的基本条件。于是,生产和需要的内在联系发生了断裂,生产的目的和使用价值的内在联系发生了断裂,市场上发生的早期的商品

交换的模式 “商品——货币——商品”转化为现代的市场经济的模式“货币——商品——货币”,这样,商品交换的出发点由物转化为货币,商品交换的结果也由物转化为货币,通过商品交换实现了货币增殖。人类对货币增殖的欲求是无止境的,赚钱总是越多越好,因而生产无限膨胀,欲求不断产生,进而产生奢侈消费、无限度的生产。在这种条件下,“需要”就成了生产经营者通过广告、宣传等信息化工具的刺激下产生的超越生存需要的欲求。这个过程是一个“欲望”取代“需要”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自在的自然在人的意识和行为中逐步遗失的过程。“需要”对于人类的生存而言是自然的,“所谓‘需要’就是指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一切东西。它既是人们生活中必需的东西,也是所有的人都必须满足的东西。”[19]而欲望即“由人们追求地位上对他人的优越感的心理竞争形成的一种主观追求。它不是‘需要’,而是‘想要’”。[20]“需要”可以得到满足,但“欲望”永无止境。“想要”对于人类的生存而言是非必须的,它可从一个侧面对人类的“发展”起着很强的拉动作用,而这种拉动从另一个侧面正好表现出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即把自然仅仅看成是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欲望的对象,是依赖于主体才获得存在理由的存在,自在的自然在人们的观念中变得不自在了,自然被“遗忘”。

工业文明形式下人类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是现代的生活方式。现代的生活方式就是以技术的生活方式代替自然的生活方式,不断地通过技术的“进步”用外部工具代替人的天然器官的功能以减少人体的活动而达到“自动化”,使生活更舒适,使人成为“不动”的动物。人类是在自然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自然物,人类的肌体是适应狩猎和采集的生存方式形成的,人类的饮食也是以适合杂食而存续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以机械化、自动化、高营养化等取代了适合于人的的生命功能的生活方式,人们越来越远离自然,人的自然器官的功能也逐步在生活中隐退,人本身的“自然”被“遗忘”,各种“文明病”接踵而至,人类的生命功能在渐渐丧失。

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对自然的“遗忘”是以人类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对自然的漠视和偏离为哲学基础的。工业文明形成以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理论大都突出人的地位,贬抑自然的地位。人们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决定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人们在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的追求

中彰显着人的主体地位,“人类对自然的统治是早期现代科学家的固有的观念”

[21]人类试图使自然成为“人类的奴隶”,自然完全处于人的附属地位。而这些观念也是支撑这个时代任何政治国家能够维系统治的基础,人们试图通过对技术的物化来达到对自然的完全控制从而实现各种性质的国家对公民的物质承诺。然而,现实展现给人类的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危机,是灾难性的环境退化,是将人类的连根拔起。到底是人类“战胜”了自然还是自然“控制”着人类?现实回答着这一切。

三、生态危机

生态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2]这种生态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环境为生物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如阳光、水分、空气、养料以及栖息场所等,生物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环境并受着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表现为生物的生命活动也在时刻不停地影响着和改变着周围的环境。人类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与周围的环境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生态关系,这也是人类本身自然的表现。

人类和其它的生物生存方式不完全相同。人类作为有意识的特殊生物物种,其生存方式是实践,即通过对自然的改造摄取自然物和创造人工物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这个过程是人与自然进行能量交换的过程,是人满足自身又改变环境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能动的活动过程。

人类能动的活动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以解决生存问题为核心表现出不同的状态,从而表现了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差异。以往人类的生存问题突出表现出来的是生活资料的不足,为此,提高人的能力,强调人的自由,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便成了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人类的文明形式也因此逐步实现了工业文明对其它文明的取代。工业文明形式下的生产方式如上文所言是工业生产,而工业生产的过程就是原料的获取——产品的加工——成品的出现——废弃物的排除。这种过程始于自然又终于自然,自然界成了原料的来源地和废品的排放场。这是一种改变自然物“惯常行程”的生产,人的能力越强,这种改变的程度也就越大。随之,生产的直接目的发生了变化,由满足需要转化为满足欲望。于是人们从自

然中疯狂地索取,又向自然疯狂地排放,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转而追求不适合于人的生命功能的挥霍性消费。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相互映衬呈现出当今以工业文明形式为主导的社会的“繁荣”。 伴随“繁荣”,人类所依赖的生态关系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生态危机骤然降临:土地沙化、能源枯竭、河流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完全忘记了自己处在一定的生态关系中,处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是人类持续存在的基本前提,自在的自然限制着人类的实践活动的界限。人类陷入了“家园”的毁坏和消失的窘境。在这种条件下,由于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挥霍造成的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转变为人类的主要生存问题。“当我们的父母在为第二次浪潮(指工业文明—引者注)从事改进各种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引起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一种未曾预见和预防的后果。其中对地球生物圈的破坏也许是无可挽救的。由于工业现实观基于征服自然的原则,由于它的人口的增长,它的残忍无情的技术,和它为了发展而持续不断的需求,彻底地破坏了周围环境,超过了早先任何年代的浩劫。”[23]“人类好象在一夜之间突然发现自己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大量危机:人口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原料危机等等……这场全球性危机程度之深、克服之难,对迄今为止指人类社会进步的若干基本观念提出了挑战。”

[24]这种生存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是全球性、毁灭性的,是将人类连根拔起。

总之,由于对自在的自然的“遗忘”,人类陷入了窘迫的连根拔起的生态危机之中。为了实现人类的持续生存,保护“家园”是基本前提,“适度”的实践活动是唯一途径。因此,充分认识自然的自在存在及自然的本体论地位是实现这一切的哲学基础。我们只有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存在论与实践论的关系,认识到存在论意义上,自在的自然是根本,自然对人具有最终的决定性,人类只是自然整体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的根,人不可能超越自然;实践论意义上,人对自然具有超越性,而此自然只是人以外的局部自然物,存在论意义上的自然决定人决定着实践论意义上的人对自然的超越,即自然规定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的界限,人类的欲望和行为必须限制在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范围之内,人类才可能持续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 [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5;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3;

[3] [17] [英]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3;52;

[4] 庄子・秋水

[5] 齐物论(注)

[6] 陈其荣,自然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5;

[7]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495;

[8] [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M]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161;

[9] 列宁全集[M]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8;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60;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8;

[12] [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4;

[13] [德]石里克,自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

[14] [15] [美]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40;10;

[16] [英]密尔,论自然[J],载吴国盛,自然哲学[M](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531;

[18] [德]H・萨克塞,生态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33;

[19] [20] 刘福森,西方文明的危机与发展伦理学[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131;

[21] [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岳长岭,李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4;

[22] 钱俊生 余谋昌,生态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2;

[23] [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4,187;

[24] [美]梅萨罗维克(Mesarovic),人类处在转折点上[M],刘长毅等,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36。

The〝oblivion〞of nature itself

--philosophical analyses of the roots of ecological crisis

Zhang Yurong

Abstract: Ecological crisis is the most prominent manifestations of human existence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It is the damage to the “home” of human beings, and is the crisis that uproots human beings. For human, persistence is the ultimate pursuit, which is based on nature and achieved through practice. Therefore, the existence of the basis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practice are the prerequisites for achieving the objectives. However, since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society, the excessive practice has destroyed the “home” of human, and the ecological crisis suddenly fell, which seriously threatening the survival of human beings. The most fundamental reason of all of these is human’s “oblivion” of nature itself. The oblivion of nature itself is the oblivion of nature-in-itself. Nature is there; nature-in-itself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no reason, self-born, and natural existence, and represents its integrity and unable to be transcended. The oblivion of nature in itself, in essence, means that human beings overemphasize the practical rela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but neglect the existential relation. In this relation, nature-in-itself has the fundamental station, which determines human beings. Human beings are only part of nature, and human can never transcend nature. In the practical relation, human can go beyond nature, which is only the outer thing. The existential nature determines human and the transcendence of nature in practical relation. That is to say, nature decides the limits of human knowledge and practice. The mode of production, the lifestyle, the value tropism and the ideological concepts, which occupy the main position in the industrial society, “oblivion” nature itself, thus the unlimited expansion of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civilization becomes the replacement for nature.

Keywords: ecological crisis nature itself nature-in-itself

自在自然的“遗忘”——生态危机根源的哲学探析

作者:

作者单位:张玉荣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 赤峰学院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姚天祥.YAO Tian-xiang 论生态危机的哲学根源[期刊论文]-晋阳学刊2005(5)

2. 崔永杰.Cui Yongjie 姿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佩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探析[期刊论文]-东岳论丛2009,30(1)

3. 王云霞.王树恩 内在价值与生态危机的根源[期刊论文]-宁夏社会科学2006(4)

4. 袁秋兰.YUAN Qiu-lan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生态危机根源[期刊论文]-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4)

5. 陈俊.CHEN Jun 当代生态危机的认识论根源及出路[期刊论文]-伦理学研究2007(1)

6. 邵璀菊.SHAO Cui-ju 生态危机的技术根源与应对[期刊论文]-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

7. 汪江 “人类中心论”的不可超越性[会议论文]-2004

8. 余维海.YU Wei-hai 生态危机的根源与消解——美国共产党的生态批判与斗争[期刊论文]-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9. 邵爱英.邱俊齐.车玉芬 生态伦理观与西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会议论文]-2004

10. 张鑫.张红 浅析生态文明[期刊论文]-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158337.aspx


相关文章

  • 反思教师的教学生活
  • 当代教育科学 2005年第20期 反思教师的教学生活 罗儒国 摘要:教学作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方式,内在地具有生活的意味.然而,由于教师的"物化",教学技术化.日常化.剧场化等现象长期存在,教学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被遮 ...查看


  • 康德的哲学思想及感悟
  • 哲学导论结课论文 电话: [1**********] 时间:2014年5月23日 康德的哲学思想及感悟 康德是我所熟知的著名哲学家之一,生平经历比较富有戏剧性,但他的哲学思想却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影响了一代人.康德终身生活在东普鲁士的一个小城 ...查看


  • 经典感悟:宁可闲穿布衣,不为貂裘发愁
  • 1.    生活就像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可能在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闲谈莫论人非,更何况是在竞争中,更不能试图用这种方法改变什么,反而害人害己.所以说,人前莫显己能,背后莫论是非,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否则会到处树敌,为自己以 ...查看


  • 给领导的国庆节祝福语
  • 1. 这是我对你的祝福:遥遥的梦亮起一盏灯,听我心愿一声声,但愿你的人生再也没有伤痕,但愿你平安一程又一程,但愿所有的美好装满您的梦,祝福您节日快乐快乐永恒! 2. 金秋十月精神爽,没有忧愁没有烦.欢庆国庆喜事多,祝你一样笑连连.乐观处事万 ...查看


  • 早安心语140822:生命之路只在于两条:一是选择,二是坚持
  • 1.在一切变好之前,我们总要经历一些不开心的日子,这段日子也许很长,也许只是一觉醒来.有时候,选择快乐,更需要勇气. 2.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切忌喧哗. 3.生命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次旅行.比赛在乎终点,而 ...查看


  • 身轻如燕,自在风和日丽(冷眼观潮) --关于收藏心理的风险控制
  • 身轻如燕,自在风和日丽(冷眼观潮) --关于收藏心理的风险控制 本报记者 邵建武< 人民日报 >( 2010年11月07日   08 版) 1953年,戴润斋在伦敦以270英镑,收藏了这只清康熙釉里红缠枝花果图葫芦瓶.270英镑 ...查看


  • 被遗忘的腊八:回忆那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 "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八粥配料一般的有大米.花生.绿豆.红豆.莲子等. 还有自选辅料的扁豆.红枣.桂圆.山药.百合.枸杞子.薏米.小米等.红豆表相思.百合表好合.桂圆代表圆满...各种祝福一起下 ...查看


  • 为你送上真心的五一祝福语
  • 本文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为你送上真心的五一祝福语>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为你送上真心的五一祝福语 因为有无价的真情,一枝玫瑰比一棵大树值钱:因为有真心的祝福,一个祝福比一袋的美金贵重:因为有真挚的祝福一条短信比千言万语珍贵 ...查看


  • 情绪就是心魔,不跟自己较劲
  • 幸福是一种感觉.不依赖慑人的权势,不依赖过人的财富,不依赖超人的才华,依赖的是一颗平常心.常怀一颗笑对人生冷暖的平常心,就有圆融丰满的喜悦常相伴随.幸福似穿鞋,松紧自明:幸福如喝水,冷暖自知.如果说快乐是生理的,那么幸福是精神的. 幸福就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