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读[使至塞上]的诗意

试读《使至塞上》的诗意

作者:水清宏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5年第02期

[摘要]《使至塞上》是诗人王维奉命慰问边疆将士途中经今宁夏所作的纪行诗。对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赏析和解读层出不穷。以师生对话的形式讲解监察御史王维当年“使至塞上”的心境,感受诗中传达的情境,以及作者的孤独、寂寞、悲伤在大漠雄浑景色中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与豁达坦然。

[关键词]王维诗意心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29

《使至塞上》是诗人王维奉命慰问边疆将士途中经今宁夏所作的纪行诗。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成为千古名句,关于这两句诗的赏析和解读层出不穷。笔者曾途经诗人所描述之地,深切探究了当初诗人单车问边,仕途行途两艰难,大漠落日烟稀少,远离家园,路途荒凉,周遭环境和内心感受两凄凉的心境,也对诗句有了一些不同的理解。本文以师生对话的形式讲解监察御史王维当年“使至塞上”的心境。

想象力是智力发展的一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是读懂诗歌必不可少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深切体会诗意和诗人的心境,我在讲解中设计了以下问题。

师:王维这首《使至塞上》里边有大漠风光的描绘,更有作者心情的抒发,以及作者行程及当时事件的介绍,细读诗句,仔细体验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和周遭环境,想象作者心境和大漠旷景。写这首诗时作者是情绪盎然还是郁闷伤感呢?

生:郁闷伤感。

师:这首诗创作背景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兵发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北,当时的唐属小国)。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宣慰,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 师: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是什么意思呢?“属国”这里是作者身份的介绍,唐朝用“属国”指代出使边疆的使臣,“居延”是地名。

生:这一联写作者轻车简从,孤独西行,身为朝廷官吏身不由己,路途颠簸已过居延之地。“单车欲问边”介绍了作者这首纪行诗创作时所发生的事情,他自己西行的目的。 师:“单车”这一词又有什么效果呢?

生:当初交通不便,作者一架马车,轻车简从,路途颠簸,或者说作者由于受到排挤,远离家园,内心孤独,形单影只。

师:“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又该怎么理解呢?

生:枯草随风而动,滚动到汉疆塞外,大雁在春季归来,飞向了遥远的北方。

师:“征蓬”描述的是随风而动的轻盈的枯蓬草,枯蓬草由于轻而大被风吹动看起来疯狂滚动,气势迅猛,作者这时候想起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也想起了战场前线的战士,因此将随风滚动的蓬草比作杀出塞外的将士,写成了“征蓬”“出汉塞”。这里也是作者用枯蓬草自喻,描述自己就像随风而动的枯蓬草一样被狂风吹出了塞外,身不由己,凄苦飘零边陲。“归雁入胡天”,作者写到归雁其实是想到了自己西去宣慰将士之后也无法回归到朝廷,而只能归凉州任河西节度使判官,更显作者此时的郁闷与落魄。

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能想象什么样的场景呢?这里的“孤烟”指的是战争烽火台狼烟。

生:浩瀚无边的沙漠,荒凉得连一丝风也没有,烽火台冒出的狼烟扶摇直上,沙漠中的黄河静默,显得尤其拖长,在黄河的尽头可以看到圆圆一轮太阳即将落下。

师:“直”和“圆”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生:常用来说如何做人,“直”常有直爽也有呆板之意,“圆”常有圆滑也有灵活之意。 (这时候,我展示给学生可能是王维所描述的大漠和长河的地方——宁夏沙坡头的图片,同时播放本人在路途中录制的影像,千万年不变依然存在的大漠落日长河至今不难帮助人们想象当年的荒凉。)

师:浩瀚沙漠,烽火台冒出的狼烟扶摇直上,沙漠冷酷寂寞,战争冷酷荒凉,而天空的太阳和沙漠中环绕穿行的黄河虽然同样的荒凉,但在这种冷酷无情中却显示出平静和一丝丝温暖及活力,给人一种亲切温暖而又苍茫之感,容易激发人对于美好家园的向往。也许作者在这里也想到了自身,在自己的为官之路上关于“直”与“圆”的思考。因此,这两句诗也可以这样理解,大漠和狼烟都显示呆板和冷酷,黄河和落日圆绕其行,启发人心,给作者茫然而又向往的感觉。

师:“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又该怎么理解呢?

生:萧关在今宁夏固原,作者单车行至萧关本该见到都护的地方,遇到侦候骑士告知,都护征战于更远的燕然。

师:大漠孤烟之地,日落西山之时,作者还需要走很多路,燕然也许是实指,更有可能指代更加遥远的地方,突出作者深感前途茫茫。

师:重读故事,看看作者在诗中是不是极度悲凉落魄呢?

生:作者写的景色很是凄凉,但是作者似乎并无极度悲凉落魄之感。

这首诗悲凉在颔联和颈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正是这两句,反映作者的坚毅和豁达,他的孤独、寂寞、悲伤在大漠雄浑景色中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与豁达坦然。

(责任编辑陈剑平)

试读《使至塞上》的诗意

作者:水清宏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5年第02期

[摘要]《使至塞上》是诗人王维奉命慰问边疆将士途中经今宁夏所作的纪行诗。对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赏析和解读层出不穷。以师生对话的形式讲解监察御史王维当年“使至塞上”的心境,感受诗中传达的情境,以及作者的孤独、寂寞、悲伤在大漠雄浑景色中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与豁达坦然。

[关键词]王维诗意心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29

《使至塞上》是诗人王维奉命慰问边疆将士途中经今宁夏所作的纪行诗。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成为千古名句,关于这两句诗的赏析和解读层出不穷。笔者曾途经诗人所描述之地,深切探究了当初诗人单车问边,仕途行途两艰难,大漠落日烟稀少,远离家园,路途荒凉,周遭环境和内心感受两凄凉的心境,也对诗句有了一些不同的理解。本文以师生对话的形式讲解监察御史王维当年“使至塞上”的心境。

想象力是智力发展的一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是读懂诗歌必不可少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深切体会诗意和诗人的心境,我在讲解中设计了以下问题。

师:王维这首《使至塞上》里边有大漠风光的描绘,更有作者心情的抒发,以及作者行程及当时事件的介绍,细读诗句,仔细体验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和周遭环境,想象作者心境和大漠旷景。写这首诗时作者是情绪盎然还是郁闷伤感呢?

生:郁闷伤感。

师:这首诗创作背景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兵发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北,当时的唐属小国)。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宣慰,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 师: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是什么意思呢?“属国”这里是作者身份的介绍,唐朝用“属国”指代出使边疆的使臣,“居延”是地名。

生:这一联写作者轻车简从,孤独西行,身为朝廷官吏身不由己,路途颠簸已过居延之地。“单车欲问边”介绍了作者这首纪行诗创作时所发生的事情,他自己西行的目的。 师:“单车”这一词又有什么效果呢?

生:当初交通不便,作者一架马车,轻车简从,路途颠簸,或者说作者由于受到排挤,远离家园,内心孤独,形单影只。

师:“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又该怎么理解呢?

生:枯草随风而动,滚动到汉疆塞外,大雁在春季归来,飞向了遥远的北方。

师:“征蓬”描述的是随风而动的轻盈的枯蓬草,枯蓬草由于轻而大被风吹动看起来疯狂滚动,气势迅猛,作者这时候想起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也想起了战场前线的战士,因此将随风滚动的蓬草比作杀出塞外的将士,写成了“征蓬”“出汉塞”。这里也是作者用枯蓬草自喻,描述自己就像随风而动的枯蓬草一样被狂风吹出了塞外,身不由己,凄苦飘零边陲。“归雁入胡天”,作者写到归雁其实是想到了自己西去宣慰将士之后也无法回归到朝廷,而只能归凉州任河西节度使判官,更显作者此时的郁闷与落魄。

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能想象什么样的场景呢?这里的“孤烟”指的是战争烽火台狼烟。

生:浩瀚无边的沙漠,荒凉得连一丝风也没有,烽火台冒出的狼烟扶摇直上,沙漠中的黄河静默,显得尤其拖长,在黄河的尽头可以看到圆圆一轮太阳即将落下。

师:“直”和“圆”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生:常用来说如何做人,“直”常有直爽也有呆板之意,“圆”常有圆滑也有灵活之意。 (这时候,我展示给学生可能是王维所描述的大漠和长河的地方——宁夏沙坡头的图片,同时播放本人在路途中录制的影像,千万年不变依然存在的大漠落日长河至今不难帮助人们想象当年的荒凉。)

师:浩瀚沙漠,烽火台冒出的狼烟扶摇直上,沙漠冷酷寂寞,战争冷酷荒凉,而天空的太阳和沙漠中环绕穿行的黄河虽然同样的荒凉,但在这种冷酷无情中却显示出平静和一丝丝温暖及活力,给人一种亲切温暖而又苍茫之感,容易激发人对于美好家园的向往。也许作者在这里也想到了自身,在自己的为官之路上关于“直”与“圆”的思考。因此,这两句诗也可以这样理解,大漠和狼烟都显示呆板和冷酷,黄河和落日圆绕其行,启发人心,给作者茫然而又向往的感觉。

师:“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又该怎么理解呢?

生:萧关在今宁夏固原,作者单车行至萧关本该见到都护的地方,遇到侦候骑士告知,都护征战于更远的燕然。

师:大漠孤烟之地,日落西山之时,作者还需要走很多路,燕然也许是实指,更有可能指代更加遥远的地方,突出作者深感前途茫茫。

师:重读故事,看看作者在诗中是不是极度悲凉落魄呢?

生:作者写的景色很是凄凉,但是作者似乎并无极度悲凉落魄之感。

这首诗悲凉在颔联和颈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正是这两句,反映作者的坚毅和豁达,他的孤独、寂寞、悲伤在大漠雄浑景色中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与豁达坦然。

(责任编辑陈剑平)


相关文章

  • 八上六单元30首诗四首
  •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30课 课题:诗四首 (主备: 复备: ) [课标分析]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 ...查看


  • 回乡偶书教案与反思
  • 教学设计: 古诗诵读:回乡偶书 二(2)班 曾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诗中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有感情诵读古诗. 3.体验作者重归故里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与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 ...查看


  • [使至塞上]学案
  • <使至塞上>学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并了解写作背景. 2.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人情感. 3.品味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预习导航] 1.作者介绍:<使至塞上> 作者 朝著名诗人 画 ...查看


  • 出塞教案 文档
  •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 ...查看


  • [静夜思]教案
  • 6.静夜思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日.上.头.乡"这四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辨清字形,并理解诗中的词语 2.认识"夜.床.前.光.低.故" 3.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二)能力训练 ...查看


  • 唐诗五首 教案
  • 12 唐诗五首 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并默写这五首诗. 2.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古代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赏读<野望&g ...查看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0课[诗四首]
  • 30 课 诗四首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 ...查看


  •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 一.读懂三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歌咏的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 二.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查看


  • [古诗两首:所见小池]教学资料
  • 教学目标: 1. 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学时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