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名词解释:

景观:景观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异质性系统。

狭义:指几十平方米至几百平方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景观要素:(也称景观单元)指组成景观最基本的、相对均质的土地生态要素或单元。

景观组分:把构成景观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

岛屿面积效应:岛屿面积越大,则容纳生物种类越多。

复合种群: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繁殖体或生物个体的交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亚种群组成的种群系统。 源种群: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且迁入率高于迁出率的种群。

汇种群:出生与死亡之间的平稳为负值时,幼体的出生无法补偿成体的死亡的种群。

简答题:

简述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异。

答: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异如下:

①将景观作为一个异质性系统来定义并进行研究,强调空间异质性是其特点之一。而生态系统生态学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同质系统来定义并加以研究。

②研究的主要兴趣在于景观镶嵌体的空间格局及过程;而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强调垂直格局,即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垂直断面上的运动与分配。

③景观生态学考虑整个景观中所有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态系统生态学仅研究分散的岛状系统。 ④生态系统生态学以自然系统的研究为主。除研究自然系统外,考虑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的影响。

⑤一些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如鸟类和哺乳动物)只有在景观水平上在能得到合理的研究。

⑥景观生态学重视地貌过程、干扰以及各生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着重研究地貌过程和干扰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论述题:

简述景观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答:生态学上的景观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景观是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广义的景观是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准确地理解景观的概念,必须把握景观的以下4个特征:①景观是由异质性的土地单元组成的镶嵌体,即生态系统的聚合;②景观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组成;③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等尺度的空间实体;④景观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第二章 斑块

边缘效应:在景观要素边缘地带,由于环境的不同,可以发现不同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

景观结构:指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量构成、多样性、空间关系及其影响机制。

干扰斑块:由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局部性干扰造成的小面积的斑块。

残存斑块:由于基质受到广泛干扰后残留下来的部分未受干扰的小面积区域。

1、斑块的起源基质及类型划分。

答:斑块的起源涉及干扰、环境异质性和人类活动。根据起源,至少现存四种类型的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引入斑块。

2

3。

4、干扰斑块与残存斑块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1、都是自然或人工干扰的产物。2、都受到干扰的初期以及随后的演替过程中发生着物种、种群大小、灭绝和迁移的变化。3、都以相似性消失于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4、都具有高的转化速率。

不同点:干扰的影响的范围不同。干扰斑块干扰的影响范围小,残存斑块干扰的影响范围大

第三章 廊道

廊道:景观中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

景观连接度: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通性的生物学度量指标,包括功能连接度和结构连接度。

1、按廊道的结构和性质可将廊道分为那些类型?

答:按廊道的结构和性质可将廊道分为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

2、廊道有哪些重要生态功能?

答:廊道有以下重要的生态功能:资源功能、通道功能、屏障功能、防护功能、美学功能。

3

论述题:生态廊道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关键性问题。

答:不同类型的生态廊道在设计中都会涉及一些关键性问题,如数目、基质、宽度、连接度、构成、关键点(区)等。

(1)数目 一般情况下,在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生态廊道的数目通常被认为越多越好。

(2)基质 生态廊道是与周围土地发生联系的,因此考虑景观中生态廊道所处的基质也极其重要。对基质的研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弄清动物利用廊道的方式,第二,调查周围的土地利用方式,或是判断出从相邻地区流向生态廊道的污染物的类型与强度;第三,判别有生态廊道连接的大型生态斑块,这些斑块的位置将会影响到生态廊道的位置、内部特征及长度,进而影响到迁移物种的类型。

(3)宽度 宽度对廊道生态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太窄的廊道对敏感物种不利,同时降低廊道过滤污染物等功能。此外,廊道宽度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生边缘效应的地区,进而影响廊道中物种的分布和迁移。边缘针对不同的生态过程有不同的响应宽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不等。边缘效应虽然不能被消除,但是可以通过增加廊道的宽度来减小。

(4)连接度 连接度是指生态廊道上各点的连接程度,对于物种迁移及河流保护都十分重要。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功能连接度会根据不同物种的需要发生变化。道路通常是影响生态廊道连接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廊道上退化或受到破坏的片段也是降低连接度的因素。规划与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增加连接度。

(5)构成 构成是指生态廊道的各组成要素及其配置。廊道功能的发挥与其构成要素有着重要关系。构成可以分为物种、

生境两个层次。生态廊道不仅应该有乡土物种组成,而且通常应该具有层次丰富的群落结构。除此之外,廊道边界范围内应该包括尽可能多的环境梯度类型,并与其相邻的生物栖息相连。

(6)关键点(区) 关键点包括廊道中过去受到人类干扰以及将来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对自然系统产生重大破坏的地点。当点的面积在所研究尺度上变得足够大时,就成了关键区。从某种意义上讲,关键点(区)也是生态廊道构成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些点(区)在廊道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此外,生态廊道设计中还涉及其他一些结构特征问题,如尺度、环境梯度、干扰路线、曲度、长度等。

第四章 基质

孔隙度(也称其为孔性,基质孔隙度或景观孔隙度):是景观内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密度的量度,指单位面积上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数目。

生态交错带: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具有由特定时间、空间尺度以及相邻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程度所确定的特征。 景观边界:在特定的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要素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

简答题:

简述基质概念及判断标准。

答: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优势度最高的景观要素。

判断景观基质的标准有三条:

①相对面积:景观中某一类要素明显比其他要素占有的面积大得多时,可以据此来判断这种景观要素就是基质。通常基质的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类型的总面积,或者说基质的面积应占总面积的50%以上。

②连通性:假若景观的某一要素(通常为线状或带状要素)连接得较为完好,并环绕所有其他现存景观要素时,可以认为这一要素是基质。

③动态控制:当相对面积和连通性两个因素难以对景观基质进行判别时,考察某种景观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控制作用尤为重要。基质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较其他景观要素类型大。

论述题:试述景观边界的特征及主要功能。

答:景观边界是一个多功能的景观组分,具有鲜明的时空特征:

①异质性:景观边界具有相邻景观的部分特点,异质性高;边缘种更增加了景观边界的异质性。

②动态性:景观边界具有脆弱、敏感和不稳定等一系列动态特征。

③宏观性:景观可看作是一定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实体。

④尺度性:景观边界对观察尺度的反应敏感,在某一尺度上观察到的景观边界,会在较小或更大尺度上消失。

景观边界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道或廊道:景观中许多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物种流等)是沿景观边界流动的,此时的边界相当于廊道。 ②过滤器或屏障:穿越景观边界的流在质、量和速度上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的边界相当于一个半透膜。 ③源:由于景观边界两侧物质和能量水平的差异,从而导致生态流由景观边界向相邻景观单元的流动,起到源的作用。 ④汇:景观边界可以聚集生态流。

⑤生境:景观边界有其特有的物种和环境特征,因此也成为很多物种的一种栖息地类型。

第五章 景观形成要素与构形

粒级(度):景观组分规模大小的量变,主要用于空间测量,是一个与尺度密切相关的概念,粒级分为空间粒度和时间粒度。空间粒度是指最小可识别单位所代表的特征长度或面积或体积,时间粒度是指某一事件现象发生的频率或时间间隔。

1、景观是由哪些自然因素影响形成的?

答:景观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植被和自然干扰等因素影响形成的。

2、地貌因素按照地面的高度和形态可分为哪几类?

答:按照地面的高度和形态可将地貌划分为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大类型。

3

第六章 景观空间格局

景观格局:一般是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即空间格局,是大小和形式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简述景观格局的类型。

答:景观空间格局有均匀格局、聚集格局、随机格局和组合格局四大类型。

第七章 景观异质性

景观破碎化: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

景观多样性:景观在结构、功能、动态方面的多样性,反映景观的复杂性。

1、简述景观异质性与景观组分相对频率的关系。

答:景观的异质性随着景观组分在景观中相对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表现为:随着景观组分出现的相对频率的增加,其异质性相应地提高。当该景观组分的相对频率增加并超过某一临界值时,该景观组分在景观中占主导地位的概率随着其相对频率的继续增加而加大,其分布的不确定性开始下降,景观重新出现均质化的趋势,景观异质性开始降低。如果最终景观被该景观组分全部占据,景观又呈现为均质的系统。

2、景观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答:①景观异质性与遗传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增加,生境多样性将提高,种群多样性将更丰富,物种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多样性将增加,随着破碎化的进一步加剧,景观异质性有可能降低,生境孤立现象突出,遗传多样性降低,甚至随着生境的消失而消失。

②景观异质性与物种多样性:景观异质性越高,物种多样性越高。

③景观异质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增加,生境多样性也随之增加,生态系统多样性也增加,当导致景观破碎化的生态过程丰富时,不会对生境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造成实质的影响。

3、景观破碎化特点及研究意义。

答:特点:破碎的斑块越小,种群密度降低程度越大,灭绝速率越大。

意义:通过对景观破碎化的分析,可以从一定角度对景观的稳定性和干扰,尤其是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进行客观的评价,为景观管理和规划设计提供依据,此外,对生物和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第八章 景观生态过程

名词解释:

景观生态过程:把物质和能量在景观要素内部及其之间的流动称为景观生态过程。

景观生态流:指物质、能量、物种及其他信息在景观各空间组分之间的流。

简答题:

1、简述景观生态过程的基本动力及景观生态之间的媒介物。

答:景观生态过程的基本动力是:扩散:物质沿浓度梯度的运动过程;质量流:物质沿能量梯度的移动过程;运动:物体通过消耗自身能量从一处向另一处的移动。

景观生态之间的媒介物有:风、水、飞翔动物、地面动物和人。

2、景观要素中的无机流有哪几种?

答:景观要素中的无机流包括:空气流、水流、养分流。

3、物质、能量在景观中的运动格局。

答:1、连续运动,即某一客体在两点没有停顿的运动过程。这种运动的速度不会降到0,尽管速度有时快,有时慢。2、间歇运动,即一客体在两点之间运动时要停一次或几次的运动过程。

4、植物在景观内基本散布形式。

答:1、植物分布区边界的变化:植物分布区的边界会由于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变动。

2、植物种的灭绝、适应或散布:长期的环境变化可使植物种类趋向灭绝。

3、植物种在新分布区传播:植物到达一个新的有适宜的生境的地区,如果缺少相应的限制因素,会发生广泛传播,并可能对当地物种的生存产生极大影响,形成生物入侵。

第九章 景观功能

名词解释:

景观功能:指景观通过其生态学过程对自身内部及其他相关生命系统生存和发展所能提供的支撑作用。

景观阻力:能量流或物质流经过景观时受到景观结构特征的影响流速发生变化,这种影响景观生态流运动国策怀念感的因素统称为景观阻力。

景观引力场:把一个特定结点或斑块所产生的景观生态流的作用范围称为景观引力场。

简答题:

1、什么是景观的关键点?

答:1、具有重要内容或源地效应的部位,或者不同寻常的地物。2、变化较频繁的区域,特别是生态敏感区,以及那些一旦受到干扰就长时期得不到恢复的区域。3、各种形式流交会的地方。

2、简述景观与文化的关系。

答:1、人的景观感知、认识和准则影响景观并受景观的影响。2、文化习俗强烈地影响居住景观和自然景观。3、自然界的文化概念不同于科学的生态功能概念。4、景观外貌反映文化准则。

第十章 景观动态变化

景观变化:研究景观在各种内外部驱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和功能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征与规律,也称景观动态。 景观稳定性:指景观保持原有状态及其受干扰后回归该状态的能力。

1、如何衡量景观的稳定性?

答:景观的稳定性可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和衡量,即:①景观基本要素是否具有再生能力;②景观中的生物组分、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是否处于平衡状态;③景观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高低,是否有助于保持景观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④人类活动的干扰影响是否超出了景观自然稳定性的承受能力。

2、简述景观变化的判断标准。

答:判断景观变化的标准是:①景观基质发生变化,一种新的景观要素成为景观基质;②几种景观要素类型所占景观面积百分比发生足够大的变化,引起景观内部空间格局的变化;③景观内产生一种新的景观要素类型,并达到一定覆盖范围。

3、景观变化空间过程有哪几种?

答:经管变化空间过程有五种,即穿孔、分割、破碎、收缩和磨蚀。

第十一章 景观干扰

名词解释:

干扰:剧烈影响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结构,并能改变资源和物理环境的相对离散性事件。

中度干扰假说:适度的干扰可以保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干扰频率假说:只有干扰发生的时间间隔比竞争排斥所需时间短时,才能维持种的丰富度。

简答题:

1、简述干扰的性质。

答:自然界的干扰是复杂的,表现出如下特性:

①干扰具有多重性;

②干扰具有生态影响的相对性;

③干扰具有明显的尺度性;

④干扰是对生态演替过程的再调节;

⑤干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协调的现象;

⑥干扰在时空尺度上具有广泛性。

2、生态入侵物种一般具有什么典型特征?

答:入侵种一般具有典型且普遍的特征。植物种的主要表现如下:1、生长发育快,成熟早。2、繁殖力强,营养繁殖体适应力强或果实和种子产量高。3、种子寿命长,种子活力维持时间长,种子一般具休眠特性,可以周期性的萌发。4、分布区广,兼具多种生态型。5、繁殖体具有长距离传播的机制。6、能产生生物毒素,以抑制其他植物生长。7、有的具有寄生习性。8、种子的形态性状类似作物,可以伴随作物传播。9、抗逆性强,生命力旺盛。10、光合速率高,生长快,生物量大,具竞争优势等。动物种主要表现如下:1、入侵种引起对当地土著种的非直接过度捕食。2、携带病原体协同入侵,导致土著种大规模死亡。3、繁殖力强,发育快,竞争力强,迅速占领大部分资源。

3、人类干扰活动下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1、全球气候变暖。2、大气污染和酸雨危害。3、森林和其他天然植被减少。4、土地退化。5、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

6、生物多样性降低。

4、干扰按其来源、机制、作用强度划分的类型有?

按来源划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

按其机制划分: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生物干扰。

按其作用强度划分:轻度干扰、适度干扰、严重干扰和极度干扰。

第十二章 景观尺度

名词解释:

尺度:是对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量度。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尺度可分为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组织尺度。 尺度推绎:指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他尺度上特征的过程,或者通过在不同尺度上研究来讨论生态结构、过程、功能等景观生态学问题跨尺度特征的过程,即为跨尺度信息转换,也称尺度外推。

填空题:

1

2中尺度、大尺度和巨尺度。

3、小尺度或微观尺度域为年的时间范围和平方米的空间范围。

4、大尺度或宏观尺度域为年的时间范围和的空间范围。

5绎和时间尺度推绎。

简答题

1、简述尺度推绎的特点。

答:尺度推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尺度推绎过程的尺度依赖性。

②尺度推绎模型的非线形。

③尺度推绎研究的复杂性。

第十三章 景观生态分类

名词解释:

景观生态分类:根据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特性来划分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

主导因子:

景观生态图:根据景观生态分类结果,客观而概括地反映研究区景观生态类型的空间分布模式和面积比例关系而形成的图。 填空题:

1类。

2

3

4

简答题:

1、按人类影响强度所划分的生态分类及其特点。

答:1、自然景观:没有明显的人类影响。

2、经营景观:人类可以收获的林地和草地。

3、耕作景观:种植的农田及与之相伴的村庄、树篱、道路、水塘等形成的景观。

4、城郊景观:城镇和乡村地区,并交错分布有住宅区、商业中心、农田、人工植被和自然植被的地段。

5、城市景观:密集的建筑群,零星分布有人工管理的公园。

2、简述景观生态分类的基本原则。

答:景观生态分类的基本原则包括:综合性原则、主导因子原则、实用性原则、等级性原则。

3、简述人工景观的共同特征。

答:人工景观的共同特征表现为:空间布局规则化、经济效益显著、能量效率高、功能高度特化、转化效率大、追求景观的视觉多样性。

论述题:

试述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一般步骤与方法。

答: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综合性、主导性、实用性、等级性。

一般步骤是:①目标定位与资料收集②景观特征提取与分析③分类等级和主导因子确定④样点确定与野外调查⑤景观生态分类体系的建立⑥精度评价与结果校正⑦景观生态分类图制作。

方法是:1、目标定位与资料收集。2、景观特征提取与分析。3、分类等级和主导因子确定。4样点确定与野外调查。5、景观生态分类体系的建立。6、精度评价与结果校正。7、景观生态分类图制作。

第十四章 景观生态评价

名词解释:

景观生态评价:是对景观属性的现状、生态功能及可能的利用方案进行综合判定的过程。

生态系统健康:是指一个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即在时间上具有维持其组织结构、自我调节和干扰后的恢复能力,可通过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三个特征来定义。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维持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其效用。

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通过核算人类生存所需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与该地区所能提供的实际土地面积相比较,判断该地区人类活动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它通过测算研究区域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来测评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如果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力,形成生态赤字,则区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反之,形成生态盈余,区域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填空题:

1

2

3值。

4载力,形成生态赤字,则区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反之,形成生态盈余,区域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1、景观生态评价的特点。

答:景观生态评价的特点是:⑴研究对象的特定性和针对性⑵评价标准的相对性和发展性⑶具有一定的时空尺度⑷评价指标的可调控性。

2、简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要点。

答:1、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不应建立于单个物种的存在、缺失或某一状态为基础的标准上,不应仅停留在对物种大量的调查或统计的基础上,同时应有实验室的工作配合。

2、系统健康评价应该能反映人们对生态系统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的认识。虽然作为最佳的评价健康度量应该是简单的,可以序列化,有可分辨的变化状态。然而生态系统健康并不是必须为一个单一的数值,因为单一数值将多个维度压缩到了一个几何级数上、维度为0的程度。

3、系统健康评价的标准应该与在数量值上的变化相对应,即使几十年,发生的数量改变也不应该出现间断。健康度量应该具有统计学属性。

4、考虑到要以最少的观察次数获得数据,系统健康的度量应该与观察的次数不具相关性。

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生态系统的生产、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生态系统的娱乐价值。

第十五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

填空:

1、景观生态规划的一般原则有:自然优先原则、整体优化原则、特色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2

3发展。具体目标是: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

4

简答:

1、简述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2、简述自然保护区规划的功能分区的标准及含义。

答: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标准即一个生物圈保护应由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区等三个功能区组成,相互之间形成圈层结构。核心区是自然保护区最为重要的区域,应是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好、珍惜濒危物种最为集中之地,是人类涉足最少的区域。建立缓冲区用于保护与核心区在生物、生态、景观上的一致性,可进行以资源保护为目的的科学活动和以恢复原始景观为目的的生态工程等,可以有限度地进行观赏型旅游和资源采集活动,但应禁止狩猎和经营性开发活动。过渡区位于缓冲区的外围,起自然保护区与周围地区联系的纽带作用,用于保存与核心区和缓冲区的一致性。

3、什么是景观生态规划?

答:景观生态规划是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基本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4、简述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和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答: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和建设总的目标是改善城市景观结构,提高城市结构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如下:①安全性;②健康性;③便利性;④舒适性。

根据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涵及目标,要做好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和建设,应遵循如下原则:①环境敏感区的保护原则;②多样性原则;③持续性原则;④生态原则;⑤社会原则;⑥美学原则。

5、简述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原则与基本步骤。

答: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原则如下:①森林公园建设以生态建设理论为指导,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②森林公元建设规划必须与旅游规模相适应,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适度建设,切实注重实效;③森林公园应以维护森林生态环境为主题,突出野趣和保健等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特风格和地方特点;④统一布局,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做好宏观控制。规划的基本步骤通常分为调查、分析和规划三个阶段。

6、什么是生态旅游?

答:在生态学的观点、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科教、生态科普色彩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专项旅游活动。

7、简述生态旅游基本内涵及其要素。

答:生态旅游的基本内涵是:①对象:自然区域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文化;②游客行为不对或尽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③注重当地居民的参与性,尊重他们应有权利,应该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④具有生态环境教育功能,应该能够提高或甚至改变游客环境观或生活方式。

生态旅游的四个要素是:①减少对环境影响;②增强对当地文化的尊重;③使当地居民受益;④满足参加者的娱乐要求。

8、简述湿地的特征。

答:湿地生态系统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过渡性;②多样性;③生产力富集性;④环境脆弱性。

第十六章 景观生态学发展现状与趋势

简答题:

1、简述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侧重点。

答: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流派有:欧洲的景观规划设计:重点对以人类经营的生态系统为主的景观最优规划与设计进行研究;美国的景观结构与功能:侧重研究景观生态学过程、功能及变化的研究特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土地生态分类:在强调土地的生态属性忽然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了较完整的土地分类、土地生产力评价和利用原则、方法和分类体系;前苏联的景观地球化:在景观区划与景观地球化学方面突出了自己的特色。

2、简述景观生态学的一些重要应用领域。

答:景观生态学的一些重要应用领域有:①生物多样性保护;②生态恢复与生态重建;③森林生态系统经营;④土地利用规划;⑤城市经管生态规划与建设。

第一章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名词解释:

景观:景观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异质性系统。

狭义:指几十平方米至几百平方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景观要素:(也称景观单元)指组成景观最基本的、相对均质的土地生态要素或单元。

景观组分:把构成景观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

岛屿面积效应:岛屿面积越大,则容纳生物种类越多。

复合种群: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繁殖体或生物个体的交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亚种群组成的种群系统。 源种群: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且迁入率高于迁出率的种群。

汇种群:出生与死亡之间的平稳为负值时,幼体的出生无法补偿成体的死亡的种群。

简答题:

简述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异。

答: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异如下:

①将景观作为一个异质性系统来定义并进行研究,强调空间异质性是其特点之一。而生态系统生态学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同质系统来定义并加以研究。

②研究的主要兴趣在于景观镶嵌体的空间格局及过程;而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强调垂直格局,即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垂直断面上的运动与分配。

③景观生态学考虑整个景观中所有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态系统生态学仅研究分散的岛状系统。 ④生态系统生态学以自然系统的研究为主。除研究自然系统外,考虑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的影响。

⑤一些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如鸟类和哺乳动物)只有在景观水平上在能得到合理的研究。

⑥景观生态学重视地貌过程、干扰以及各生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着重研究地貌过程和干扰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论述题:

简述景观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答:生态学上的景观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景观是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广义的景观是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准确地理解景观的概念,必须把握景观的以下4个特征:①景观是由异质性的土地单元组成的镶嵌体,即生态系统的聚合;②景观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组成;③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等尺度的空间实体;④景观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第二章 斑块

边缘效应:在景观要素边缘地带,由于环境的不同,可以发现不同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

景观结构:指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量构成、多样性、空间关系及其影响机制。

干扰斑块:由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局部性干扰造成的小面积的斑块。

残存斑块:由于基质受到广泛干扰后残留下来的部分未受干扰的小面积区域。

1、斑块的起源基质及类型划分。

答:斑块的起源涉及干扰、环境异质性和人类活动。根据起源,至少现存四种类型的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引入斑块。

2

3。

4、干扰斑块与残存斑块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1、都是自然或人工干扰的产物。2、都受到干扰的初期以及随后的演替过程中发生着物种、种群大小、灭绝和迁移的变化。3、都以相似性消失于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4、都具有高的转化速率。

不同点:干扰的影响的范围不同。干扰斑块干扰的影响范围小,残存斑块干扰的影响范围大

第三章 廊道

廊道:景观中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

景观连接度: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通性的生物学度量指标,包括功能连接度和结构连接度。

1、按廊道的结构和性质可将廊道分为那些类型?

答:按廊道的结构和性质可将廊道分为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

2、廊道有哪些重要生态功能?

答:廊道有以下重要的生态功能:资源功能、通道功能、屏障功能、防护功能、美学功能。

3

论述题:生态廊道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关键性问题。

答:不同类型的生态廊道在设计中都会涉及一些关键性问题,如数目、基质、宽度、连接度、构成、关键点(区)等。

(1)数目 一般情况下,在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生态廊道的数目通常被认为越多越好。

(2)基质 生态廊道是与周围土地发生联系的,因此考虑景观中生态廊道所处的基质也极其重要。对基质的研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弄清动物利用廊道的方式,第二,调查周围的土地利用方式,或是判断出从相邻地区流向生态廊道的污染物的类型与强度;第三,判别有生态廊道连接的大型生态斑块,这些斑块的位置将会影响到生态廊道的位置、内部特征及长度,进而影响到迁移物种的类型。

(3)宽度 宽度对廊道生态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太窄的廊道对敏感物种不利,同时降低廊道过滤污染物等功能。此外,廊道宽度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生边缘效应的地区,进而影响廊道中物种的分布和迁移。边缘针对不同的生态过程有不同的响应宽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不等。边缘效应虽然不能被消除,但是可以通过增加廊道的宽度来减小。

(4)连接度 连接度是指生态廊道上各点的连接程度,对于物种迁移及河流保护都十分重要。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功能连接度会根据不同物种的需要发生变化。道路通常是影响生态廊道连接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廊道上退化或受到破坏的片段也是降低连接度的因素。规划与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增加连接度。

(5)构成 构成是指生态廊道的各组成要素及其配置。廊道功能的发挥与其构成要素有着重要关系。构成可以分为物种、

生境两个层次。生态廊道不仅应该有乡土物种组成,而且通常应该具有层次丰富的群落结构。除此之外,廊道边界范围内应该包括尽可能多的环境梯度类型,并与其相邻的生物栖息相连。

(6)关键点(区) 关键点包括廊道中过去受到人类干扰以及将来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对自然系统产生重大破坏的地点。当点的面积在所研究尺度上变得足够大时,就成了关键区。从某种意义上讲,关键点(区)也是生态廊道构成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些点(区)在廊道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此外,生态廊道设计中还涉及其他一些结构特征问题,如尺度、环境梯度、干扰路线、曲度、长度等。

第四章 基质

孔隙度(也称其为孔性,基质孔隙度或景观孔隙度):是景观内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密度的量度,指单位面积上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数目。

生态交错带: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具有由特定时间、空间尺度以及相邻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程度所确定的特征。 景观边界:在特定的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要素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

简答题:

简述基质概念及判断标准。

答: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优势度最高的景观要素。

判断景观基质的标准有三条:

①相对面积:景观中某一类要素明显比其他要素占有的面积大得多时,可以据此来判断这种景观要素就是基质。通常基质的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类型的总面积,或者说基质的面积应占总面积的50%以上。

②连通性:假若景观的某一要素(通常为线状或带状要素)连接得较为完好,并环绕所有其他现存景观要素时,可以认为这一要素是基质。

③动态控制:当相对面积和连通性两个因素难以对景观基质进行判别时,考察某种景观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控制作用尤为重要。基质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较其他景观要素类型大。

论述题:试述景观边界的特征及主要功能。

答:景观边界是一个多功能的景观组分,具有鲜明的时空特征:

①异质性:景观边界具有相邻景观的部分特点,异质性高;边缘种更增加了景观边界的异质性。

②动态性:景观边界具有脆弱、敏感和不稳定等一系列动态特征。

③宏观性:景观可看作是一定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实体。

④尺度性:景观边界对观察尺度的反应敏感,在某一尺度上观察到的景观边界,会在较小或更大尺度上消失。

景观边界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道或廊道:景观中许多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物种流等)是沿景观边界流动的,此时的边界相当于廊道。 ②过滤器或屏障:穿越景观边界的流在质、量和速度上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的边界相当于一个半透膜。 ③源:由于景观边界两侧物质和能量水平的差异,从而导致生态流由景观边界向相邻景观单元的流动,起到源的作用。 ④汇:景观边界可以聚集生态流。

⑤生境:景观边界有其特有的物种和环境特征,因此也成为很多物种的一种栖息地类型。

第五章 景观形成要素与构形

粒级(度):景观组分规模大小的量变,主要用于空间测量,是一个与尺度密切相关的概念,粒级分为空间粒度和时间粒度。空间粒度是指最小可识别单位所代表的特征长度或面积或体积,时间粒度是指某一事件现象发生的频率或时间间隔。

1、景观是由哪些自然因素影响形成的?

答:景观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植被和自然干扰等因素影响形成的。

2、地貌因素按照地面的高度和形态可分为哪几类?

答:按照地面的高度和形态可将地貌划分为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大类型。

3

第六章 景观空间格局

景观格局:一般是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即空间格局,是大小和形式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简述景观格局的类型。

答:景观空间格局有均匀格局、聚集格局、随机格局和组合格局四大类型。

第七章 景观异质性

景观破碎化: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

景观多样性:景观在结构、功能、动态方面的多样性,反映景观的复杂性。

1、简述景观异质性与景观组分相对频率的关系。

答:景观的异质性随着景观组分在景观中相对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表现为:随着景观组分出现的相对频率的增加,其异质性相应地提高。当该景观组分的相对频率增加并超过某一临界值时,该景观组分在景观中占主导地位的概率随着其相对频率的继续增加而加大,其分布的不确定性开始下降,景观重新出现均质化的趋势,景观异质性开始降低。如果最终景观被该景观组分全部占据,景观又呈现为均质的系统。

2、景观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答:①景观异质性与遗传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增加,生境多样性将提高,种群多样性将更丰富,物种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多样性将增加,随着破碎化的进一步加剧,景观异质性有可能降低,生境孤立现象突出,遗传多样性降低,甚至随着生境的消失而消失。

②景观异质性与物种多样性:景观异质性越高,物种多样性越高。

③景观异质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增加,生境多样性也随之增加,生态系统多样性也增加,当导致景观破碎化的生态过程丰富时,不会对生境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造成实质的影响。

3、景观破碎化特点及研究意义。

答:特点:破碎的斑块越小,种群密度降低程度越大,灭绝速率越大。

意义:通过对景观破碎化的分析,可以从一定角度对景观的稳定性和干扰,尤其是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进行客观的评价,为景观管理和规划设计提供依据,此外,对生物和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第八章 景观生态过程

名词解释:

景观生态过程:把物质和能量在景观要素内部及其之间的流动称为景观生态过程。

景观生态流:指物质、能量、物种及其他信息在景观各空间组分之间的流。

简答题:

1、简述景观生态过程的基本动力及景观生态之间的媒介物。

答:景观生态过程的基本动力是:扩散:物质沿浓度梯度的运动过程;质量流:物质沿能量梯度的移动过程;运动:物体通过消耗自身能量从一处向另一处的移动。

景观生态之间的媒介物有:风、水、飞翔动物、地面动物和人。

2、景观要素中的无机流有哪几种?

答:景观要素中的无机流包括:空气流、水流、养分流。

3、物质、能量在景观中的运动格局。

答:1、连续运动,即某一客体在两点没有停顿的运动过程。这种运动的速度不会降到0,尽管速度有时快,有时慢。2、间歇运动,即一客体在两点之间运动时要停一次或几次的运动过程。

4、植物在景观内基本散布形式。

答:1、植物分布区边界的变化:植物分布区的边界会由于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变动。

2、植物种的灭绝、适应或散布:长期的环境变化可使植物种类趋向灭绝。

3、植物种在新分布区传播:植物到达一个新的有适宜的生境的地区,如果缺少相应的限制因素,会发生广泛传播,并可能对当地物种的生存产生极大影响,形成生物入侵。

第九章 景观功能

名词解释:

景观功能:指景观通过其生态学过程对自身内部及其他相关生命系统生存和发展所能提供的支撑作用。

景观阻力:能量流或物质流经过景观时受到景观结构特征的影响流速发生变化,这种影响景观生态流运动国策怀念感的因素统称为景观阻力。

景观引力场:把一个特定结点或斑块所产生的景观生态流的作用范围称为景观引力场。

简答题:

1、什么是景观的关键点?

答:1、具有重要内容或源地效应的部位,或者不同寻常的地物。2、变化较频繁的区域,特别是生态敏感区,以及那些一旦受到干扰就长时期得不到恢复的区域。3、各种形式流交会的地方。

2、简述景观与文化的关系。

答:1、人的景观感知、认识和准则影响景观并受景观的影响。2、文化习俗强烈地影响居住景观和自然景观。3、自然界的文化概念不同于科学的生态功能概念。4、景观外貌反映文化准则。

第十章 景观动态变化

景观变化:研究景观在各种内外部驱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和功能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征与规律,也称景观动态。 景观稳定性:指景观保持原有状态及其受干扰后回归该状态的能力。

1、如何衡量景观的稳定性?

答:景观的稳定性可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和衡量,即:①景观基本要素是否具有再生能力;②景观中的生物组分、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是否处于平衡状态;③景观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高低,是否有助于保持景观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④人类活动的干扰影响是否超出了景观自然稳定性的承受能力。

2、简述景观变化的判断标准。

答:判断景观变化的标准是:①景观基质发生变化,一种新的景观要素成为景观基质;②几种景观要素类型所占景观面积百分比发生足够大的变化,引起景观内部空间格局的变化;③景观内产生一种新的景观要素类型,并达到一定覆盖范围。

3、景观变化空间过程有哪几种?

答:经管变化空间过程有五种,即穿孔、分割、破碎、收缩和磨蚀。

第十一章 景观干扰

名词解释:

干扰:剧烈影响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结构,并能改变资源和物理环境的相对离散性事件。

中度干扰假说:适度的干扰可以保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干扰频率假说:只有干扰发生的时间间隔比竞争排斥所需时间短时,才能维持种的丰富度。

简答题:

1、简述干扰的性质。

答:自然界的干扰是复杂的,表现出如下特性:

①干扰具有多重性;

②干扰具有生态影响的相对性;

③干扰具有明显的尺度性;

④干扰是对生态演替过程的再调节;

⑤干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协调的现象;

⑥干扰在时空尺度上具有广泛性。

2、生态入侵物种一般具有什么典型特征?

答:入侵种一般具有典型且普遍的特征。植物种的主要表现如下:1、生长发育快,成熟早。2、繁殖力强,营养繁殖体适应力强或果实和种子产量高。3、种子寿命长,种子活力维持时间长,种子一般具休眠特性,可以周期性的萌发。4、分布区广,兼具多种生态型。5、繁殖体具有长距离传播的机制。6、能产生生物毒素,以抑制其他植物生长。7、有的具有寄生习性。8、种子的形态性状类似作物,可以伴随作物传播。9、抗逆性强,生命力旺盛。10、光合速率高,生长快,生物量大,具竞争优势等。动物种主要表现如下:1、入侵种引起对当地土著种的非直接过度捕食。2、携带病原体协同入侵,导致土著种大规模死亡。3、繁殖力强,发育快,竞争力强,迅速占领大部分资源。

3、人类干扰活动下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1、全球气候变暖。2、大气污染和酸雨危害。3、森林和其他天然植被减少。4、土地退化。5、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

6、生物多样性降低。

4、干扰按其来源、机制、作用强度划分的类型有?

按来源划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

按其机制划分: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生物干扰。

按其作用强度划分:轻度干扰、适度干扰、严重干扰和极度干扰。

第十二章 景观尺度

名词解释:

尺度:是对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量度。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尺度可分为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组织尺度。 尺度推绎:指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他尺度上特征的过程,或者通过在不同尺度上研究来讨论生态结构、过程、功能等景观生态学问题跨尺度特征的过程,即为跨尺度信息转换,也称尺度外推。

填空题:

1

2中尺度、大尺度和巨尺度。

3、小尺度或微观尺度域为年的时间范围和平方米的空间范围。

4、大尺度或宏观尺度域为年的时间范围和的空间范围。

5绎和时间尺度推绎。

简答题

1、简述尺度推绎的特点。

答:尺度推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尺度推绎过程的尺度依赖性。

②尺度推绎模型的非线形。

③尺度推绎研究的复杂性。

第十三章 景观生态分类

名词解释:

景观生态分类:根据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特性来划分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

主导因子:

景观生态图:根据景观生态分类结果,客观而概括地反映研究区景观生态类型的空间分布模式和面积比例关系而形成的图。 填空题:

1类。

2

3

4

简答题:

1、按人类影响强度所划分的生态分类及其特点。

答:1、自然景观:没有明显的人类影响。

2、经营景观:人类可以收获的林地和草地。

3、耕作景观:种植的农田及与之相伴的村庄、树篱、道路、水塘等形成的景观。

4、城郊景观:城镇和乡村地区,并交错分布有住宅区、商业中心、农田、人工植被和自然植被的地段。

5、城市景观:密集的建筑群,零星分布有人工管理的公园。

2、简述景观生态分类的基本原则。

答:景观生态分类的基本原则包括:综合性原则、主导因子原则、实用性原则、等级性原则。

3、简述人工景观的共同特征。

答:人工景观的共同特征表现为:空间布局规则化、经济效益显著、能量效率高、功能高度特化、转化效率大、追求景观的视觉多样性。

论述题:

试述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一般步骤与方法。

答: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综合性、主导性、实用性、等级性。

一般步骤是:①目标定位与资料收集②景观特征提取与分析③分类等级和主导因子确定④样点确定与野外调查⑤景观生态分类体系的建立⑥精度评价与结果校正⑦景观生态分类图制作。

方法是:1、目标定位与资料收集。2、景观特征提取与分析。3、分类等级和主导因子确定。4样点确定与野外调查。5、景观生态分类体系的建立。6、精度评价与结果校正。7、景观生态分类图制作。

第十四章 景观生态评价

名词解释:

景观生态评价:是对景观属性的现状、生态功能及可能的利用方案进行综合判定的过程。

生态系统健康:是指一个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即在时间上具有维持其组织结构、自我调节和干扰后的恢复能力,可通过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三个特征来定义。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维持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其效用。

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通过核算人类生存所需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与该地区所能提供的实际土地面积相比较,判断该地区人类活动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它通过测算研究区域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来测评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如果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力,形成生态赤字,则区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反之,形成生态盈余,区域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填空题:

1

2

3值。

4载力,形成生态赤字,则区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反之,形成生态盈余,区域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1、景观生态评价的特点。

答:景观生态评价的特点是:⑴研究对象的特定性和针对性⑵评价标准的相对性和发展性⑶具有一定的时空尺度⑷评价指标的可调控性。

2、简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要点。

答:1、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不应建立于单个物种的存在、缺失或某一状态为基础的标准上,不应仅停留在对物种大量的调查或统计的基础上,同时应有实验室的工作配合。

2、系统健康评价应该能反映人们对生态系统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的认识。虽然作为最佳的评价健康度量应该是简单的,可以序列化,有可分辨的变化状态。然而生态系统健康并不是必须为一个单一的数值,因为单一数值将多个维度压缩到了一个几何级数上、维度为0的程度。

3、系统健康评价的标准应该与在数量值上的变化相对应,即使几十年,发生的数量改变也不应该出现间断。健康度量应该具有统计学属性。

4、考虑到要以最少的观察次数获得数据,系统健康的度量应该与观察的次数不具相关性。

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生态系统的生产、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生态系统的娱乐价值。

第十五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

填空:

1、景观生态规划的一般原则有:自然优先原则、整体优化原则、特色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2

3发展。具体目标是: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

4

简答:

1、简述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2、简述自然保护区规划的功能分区的标准及含义。

答: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标准即一个生物圈保护应由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区等三个功能区组成,相互之间形成圈层结构。核心区是自然保护区最为重要的区域,应是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好、珍惜濒危物种最为集中之地,是人类涉足最少的区域。建立缓冲区用于保护与核心区在生物、生态、景观上的一致性,可进行以资源保护为目的的科学活动和以恢复原始景观为目的的生态工程等,可以有限度地进行观赏型旅游和资源采集活动,但应禁止狩猎和经营性开发活动。过渡区位于缓冲区的外围,起自然保护区与周围地区联系的纽带作用,用于保存与核心区和缓冲区的一致性。

3、什么是景观生态规划?

答:景观生态规划是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基本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4、简述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和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答: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和建设总的目标是改善城市景观结构,提高城市结构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如下:①安全性;②健康性;③便利性;④舒适性。

根据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涵及目标,要做好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和建设,应遵循如下原则:①环境敏感区的保护原则;②多样性原则;③持续性原则;④生态原则;⑤社会原则;⑥美学原则。

5、简述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原则与基本步骤。

答: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原则如下:①森林公园建设以生态建设理论为指导,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②森林公元建设规划必须与旅游规模相适应,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适度建设,切实注重实效;③森林公园应以维护森林生态环境为主题,突出野趣和保健等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特风格和地方特点;④统一布局,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做好宏观控制。规划的基本步骤通常分为调查、分析和规划三个阶段。

6、什么是生态旅游?

答:在生态学的观点、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科教、生态科普色彩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专项旅游活动。

7、简述生态旅游基本内涵及其要素。

答:生态旅游的基本内涵是:①对象:自然区域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文化;②游客行为不对或尽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③注重当地居民的参与性,尊重他们应有权利,应该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④具有生态环境教育功能,应该能够提高或甚至改变游客环境观或生活方式。

生态旅游的四个要素是:①减少对环境影响;②增强对当地文化的尊重;③使当地居民受益;④满足参加者的娱乐要求。

8、简述湿地的特征。

答:湿地生态系统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过渡性;②多样性;③生产力富集性;④环境脆弱性。

第十六章 景观生态学发展现状与趋势

简答题:

1、简述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侧重点。

答: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流派有:欧洲的景观规划设计:重点对以人类经营的生态系统为主的景观最优规划与设计进行研究;美国的景观结构与功能:侧重研究景观生态学过程、功能及变化的研究特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土地生态分类:在强调土地的生态属性忽然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了较完整的土地分类、土地生产力评价和利用原则、方法和分类体系;前苏联的景观地球化:在景观区划与景观地球化学方面突出了自己的特色。

2、简述景观生态学的一些重要应用领域。

答:景观生态学的一些重要应用领域有:①生物多样性保护;②生态恢复与生态重建;③森林生态系统经营;④土地利用规划;⑤城市经管生态规划与建设。


相关文章

  • 道路交通景观设计分析
  • 道路交通景观设计分析 摘要:为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改善乘车环境,另一方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道路交通景观总体地分析和了解,探讨道路交通景观设计的基本定义,以及道路交通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具体分析了不同类型道路交通的景观设 ...查看


  • 生态影响评价
  •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第二节.生态影响评价图件规范与要求 (六)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第七章) 1.评价工作分级及评价工作范围 1.1熟悉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与调整 ...查看


  • 滨水景观风貌规划项目计划书
  • 滨水沿岸景观风貌规划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概况 *******位于江苏省北部,隶属于地级宿迁市,南濒洪泽湖,北连沭阳县,西南与泗洪县接壤,西北与宿豫区毗邻,东部与淮安市淮阴区交界.泗阳历史悠久,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和两千年建县史的古老城市, ...查看


  • 重大城市规划专业课程
  •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简介 画法几何 建筑制图 朱育万主编,<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参 考 书: 王桂梅主编,<土木建筑工程设计制图>,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 朱福熙主编,< ...查看


  • 湿地公园规划参考资料
  • 湿地公园规划参考资料 1. 博士论文 <基于生态理念的湿地公园规划与应用研究>,严军: <基于生态旅游的湿地公园规划>,汪辉: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研究>,骆林川: <城市湿地公园分类与营建模式研究 ...查看


  • 景观设计 (2)
  • 第一章 绪论 景观: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 ① 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 ② 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 ③ 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 ④ 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 ...查看


  • 生态园林式的校园景观设计
  • 生态园林式的校园景观设计 --以东北师范大学校园为例 摘要:校园是以聚集师生为主体的生态单元,校园内的师生主体和各类环境因素的总和,称为校园生态系统.高度人工化是校园生态环境区别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最突出的特征.师生对于校园生态系统的作用,表现 ...查看


  • 景观设计师职业资格证报考标准
  • 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网(www.zgks.org) 景观设计师招生简章 添加时间:2009/8/25 浏览次数:[ 3255 ] [ 字体:大 中 小 ] 职业定义: 景观设计师是运用专业知识及技能,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室外空间 ...查看


  • 景观生态学课程心得
  • 景观生态学课程心得 一.景观生态学概述 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景观生态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动态和景观规划与管理等4个大的方面.我们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