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哲学作业论文

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影响面面观

摘要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从石器时代辅助狩猎的石斧到现代探索宇宙空间的飞船,科技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但是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而非十全十美,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负面的影响,甚至带来灾难,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近两个世纪,这种副作用愈发明显和严重,应用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空间。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具有智慧的生物,目前在思考如何能够有效地使用科学技术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使更多的人享受优质的生活质量的同时,更要关注如何降低其副作用,使这种发展是可持续的,目前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的背后,其背景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

本文主要通过辩证的方法,浅析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人类社会文明、人类发展前途等方面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引起进一步的思考,共同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和人类的未来。

关键字:科学技术发展、辩证、人类发展、生存环境

一、引言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对任何事物的分析,通过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只能看到表象和提出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而辩证的思维则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获得全面的、运动的结果,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 ①

对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分析也不例外,只有运用辩证的方法,通过多个角度看问题,才能得到如《小马过河》寓言所指出的小河(可以看作任何一种事物)“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的结论,正确的看待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发展的正负作用,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提出相关的评估应对策论,而不是一味的盲目乐观和悲观。

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特别是应用技术)的诞生,都伴随的巨大的争议,这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十九、二十世纪尤为明显,相信这种争议在二十一世纪还将持续下去,直到恐龙的悲剧降临到人类的头上(我怀疑恐龙的灭绝就是由于全球变暖,因为全球变暖是由温室气体引起的,现代研究认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牛羊等反刍类动物打嗝、反刍、放屁等也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食草恐龙巨大的身体,庞大的数量,经过上千万年的积累,因为其排放气体产生温室效应并导致白垩纪后期的灾难想必不是天方夜谭,想想人类大规模的排放才仅仅两个世纪,就造成当前这种后果)。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种争议中,不断总结创新,在人类造福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副作用,对人类生存环境、人类的社会文明以及人类的发展繁衍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哲学理论水平还处于很低的层次,相关学科知识也很肤浅,因此所做思考分析仅是蜻蜓点水,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的生存环境是一个人所感知的生活环境,包括一个村庄、城市以及国家等,宏观的生存环境则是狭义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生存环境由于材料、建筑、电力、交通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从我们祖先居住的自然洞穴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从以前的徒步到现在的各类交通工具,人类享受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和便捷的生活。

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却日益严重,并且加速度越来越快,例如机械技术的发展,使伐木工人生产力大为提高,

原来一天砍倒10棵树,现在通过机械工具,则可砍伐100棵树木,使森林在地球上以更快地速度消失;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使污染物越来越多,更加难以治理。从马斯河谷的毒雾、到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再到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各类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事件贯彻人类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各个阶段,技术的进步也使得破坏的程度愈加严重,自然界恢复的时间更加漫长。

人类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索取但没有回报的过程,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随着各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索取更加变本加厉,《共产党宣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②,但是这一百年对自然界的破坏也是过去一切世代所造成破坏的总和的数倍,并且引导人类进入到一个高消耗的生活方式,使得这种破坏还在持续,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 16 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随着地球上森林的不断减少,这种趋势还会增强,人类与自然的均衡已被打破,可以认为我们通过破坏获得的比失去的少得多。

人类与依赖自然而生存的,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界的婴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共生共赢,而不是征服、改造和无休止的索取,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观念,人类应该抛开狭义的生存环境观,关注更大的生存环境理念,摒弃“人定胜天”的思想,在用科学技术提供的工具从自然中获得资源的同时,也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变“涸泽而渔”为“放水养鱼”,增加环境保护相关科学技术的投入,使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不仅仅是提高从自然获取资源的生产力,而且要提高自然恢复的能力,利用自然自身固有的运动规律,平衡人类发展与保护自然的关系,倡导并

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观念。

现在人类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无论是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还是目前的哥本哈根会议,都是为拯救人类生存环境而作的努力,当然这需要各国的诚意和承担责任的勇气。

总的来说,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如何平衡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善待自然,恢复自然的活力,变一味索取到索取与给予并行,进而改善生存环境,对人类来说任重而道远。

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影响

文明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在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社会文明是社会生活的一种逻辑,包括理解生活的基本方式,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运作社会生活的基本模式,三个要素构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整体,这就是社会文明。

从茹毛饮血到现今各类烹饪技术,从结绳计数到现在的千万亿次巨型计算机,从石壁刻字到现在的信息高速公路,人类文明已经达到空前的高度。科学技术是人类获得丰富物质基础的主要手段,人类的社会文明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获得质的飞跃,没有科技的发展,人类将永远不会达到现代文明程度。可以乐观的展望,利用掌握的科学技术,人类文明将走出地球,扩展到浩渺的宇宙空间中,当然这需要看人类的生存环境留给我们的时间。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随之发生变化,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要被新的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所取代”,这个论断虽然还存在争议,但是对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学术界是认可的。那么生产力从何得到提升的呢?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的所经过的历程证明,这个论断是正确的,这两个世纪是人类目前为止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的时期,进而促进人类的文明程度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马斯洛在1943③

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这个理论针对的是个体的人,其实完全可以提升到物种的层面,一个物种的需求也包括上述五个方面,当然目前地球上大部分物种还处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状态,只有人这个物种的需求已经达到五个层面(假设人类看不见的空间内还没有出现此类物种),而人类正是通过科技的发展,不断实现这些需求,否则还只能处于原始社会的状态。

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巨大物质基础,这使得人类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各类需求满足的情况下,人类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出现了各种社会制度,自由、平等、民主以及和平等要求使得人类社会不断完善、科学和进步。

当然,任何事物的作用力都是双向的,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对人类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人体的相关机能在弱化,相比较与“出行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人类的运动能力(职业运动员除外)不断下降,由于通讯的发展,使人面对面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造成人际关系的淡漠。另外,人类现在形成了的科学技术的极大依赖性,在当今社会,如果一个城市突然断电,会引起整个城市各类活动的中断和混乱,2008年我国南方的冻雨所造成的影响就是一个例证。

瑕不掩瑜,综合来说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正面影响要大于负面影响,相信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还将达到更高的文明层次。

三、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发展繁衍的影响

作为一个智能物种,人类的梦想,就是要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并且要走出地球,在广阔的宇宙中扩展生存空间,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要看宇宙的发展是否给我们机会,还要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是否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些技术。

当前由于我们没有有效的应用一些科学技术,甚至滥用了一些技术,使得我们的生存的环境被严重破坏,医学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类的精子数量正在悄然下降,污染的世界,将导致生殖异常现象,会给人类繁衍带来严重灾难。在我们有能力大规模移民其他星球之前,必须要保护好的生存环境,至少

不再进一步恶化,这就需要人类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如新能源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环境恢复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给我们的子孙留下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这些技术的发展势在必行。

同时正确的应用科学技术,也是保证人类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任何一种科学技术,若被用于谋利社会,那么结果必将造福于人类,如果用在了相反的方向,那么必然是贻害于社会,这并非是科学技术本身道德与非道德之分,而是作为行为的施行者-人类自身的道德与非道德。科学技术本身并不与伦理道德有矛盾,是人自身的畸形意识观念导致了行为结果的畸形冒范了伦理道德。例如核技术,用来作为能源是清洁和无污染的,用来作为武器,则能毁灭人类生存的地球;克隆技术,用于医学、遗传育种等领域则能为人类造福,如果被滥用,则面临很严重的伦理问题。

正确地应用科学技术,是保证人类发展繁衍的基础,使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在不伤到自己的前提下,更好的为人类发展服务。

四、结语

人类的发展史证明,科学技术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基石,但是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取决于人类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技术,现在人类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亡羊补牢犹为晚也,我们应该补偿过去对自然界的过渡索取和破坏,发展相关技术修复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创伤,同时要防微杜渐,不再重犯原来的错误,各国国家共同努力,多一些合作,少一些争吵,为人类社会更长时间的延续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 茅盾论 页1

2、共产党宣言 页3

2、网上资料。文明 http://baike.baidu.com/view/17788.htm

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影响面面观

摘要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从石器时代辅助狩猎的石斧到现代探索宇宙空间的飞船,科技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但是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而非十全十美,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负面的影响,甚至带来灾难,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近两个世纪,这种副作用愈发明显和严重,应用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空间。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具有智慧的生物,目前在思考如何能够有效地使用科学技术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使更多的人享受优质的生活质量的同时,更要关注如何降低其副作用,使这种发展是可持续的,目前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的背后,其背景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

本文主要通过辩证的方法,浅析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人类社会文明、人类发展前途等方面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引起进一步的思考,共同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和人类的未来。

关键字:科学技术发展、辩证、人类发展、生存环境

一、引言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对任何事物的分析,通过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只能看到表象和提出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而辩证的思维则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获得全面的、运动的结果,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 ①

对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分析也不例外,只有运用辩证的方法,通过多个角度看问题,才能得到如《小马过河》寓言所指出的小河(可以看作任何一种事物)“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的结论,正确的看待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发展的正负作用,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提出相关的评估应对策论,而不是一味的盲目乐观和悲观。

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特别是应用技术)的诞生,都伴随的巨大的争议,这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十九、二十世纪尤为明显,相信这种争议在二十一世纪还将持续下去,直到恐龙的悲剧降临到人类的头上(我怀疑恐龙的灭绝就是由于全球变暖,因为全球变暖是由温室气体引起的,现代研究认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牛羊等反刍类动物打嗝、反刍、放屁等也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食草恐龙巨大的身体,庞大的数量,经过上千万年的积累,因为其排放气体产生温室效应并导致白垩纪后期的灾难想必不是天方夜谭,想想人类大规模的排放才仅仅两个世纪,就造成当前这种后果)。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种争议中,不断总结创新,在人类造福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副作用,对人类生存环境、人类的社会文明以及人类的发展繁衍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哲学理论水平还处于很低的层次,相关学科知识也很肤浅,因此所做思考分析仅是蜻蜓点水,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的生存环境是一个人所感知的生活环境,包括一个村庄、城市以及国家等,宏观的生存环境则是狭义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生存环境由于材料、建筑、电力、交通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从我们祖先居住的自然洞穴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从以前的徒步到现在的各类交通工具,人类享受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和便捷的生活。

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却日益严重,并且加速度越来越快,例如机械技术的发展,使伐木工人生产力大为提高,

原来一天砍倒10棵树,现在通过机械工具,则可砍伐100棵树木,使森林在地球上以更快地速度消失;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使污染物越来越多,更加难以治理。从马斯河谷的毒雾、到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再到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各类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事件贯彻人类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各个阶段,技术的进步也使得破坏的程度愈加严重,自然界恢复的时间更加漫长。

人类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索取但没有回报的过程,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随着各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索取更加变本加厉,《共产党宣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②,但是这一百年对自然界的破坏也是过去一切世代所造成破坏的总和的数倍,并且引导人类进入到一个高消耗的生活方式,使得这种破坏还在持续,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 16 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随着地球上森林的不断减少,这种趋势还会增强,人类与自然的均衡已被打破,可以认为我们通过破坏获得的比失去的少得多。

人类与依赖自然而生存的,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界的婴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共生共赢,而不是征服、改造和无休止的索取,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观念,人类应该抛开狭义的生存环境观,关注更大的生存环境理念,摒弃“人定胜天”的思想,在用科学技术提供的工具从自然中获得资源的同时,也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变“涸泽而渔”为“放水养鱼”,增加环境保护相关科学技术的投入,使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不仅仅是提高从自然获取资源的生产力,而且要提高自然恢复的能力,利用自然自身固有的运动规律,平衡人类发展与保护自然的关系,倡导并

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观念。

现在人类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无论是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还是目前的哥本哈根会议,都是为拯救人类生存环境而作的努力,当然这需要各国的诚意和承担责任的勇气。

总的来说,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如何平衡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善待自然,恢复自然的活力,变一味索取到索取与给予并行,进而改善生存环境,对人类来说任重而道远。

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影响

文明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在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社会文明是社会生活的一种逻辑,包括理解生活的基本方式,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运作社会生活的基本模式,三个要素构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整体,这就是社会文明。

从茹毛饮血到现今各类烹饪技术,从结绳计数到现在的千万亿次巨型计算机,从石壁刻字到现在的信息高速公路,人类文明已经达到空前的高度。科学技术是人类获得丰富物质基础的主要手段,人类的社会文明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获得质的飞跃,没有科技的发展,人类将永远不会达到现代文明程度。可以乐观的展望,利用掌握的科学技术,人类文明将走出地球,扩展到浩渺的宇宙空间中,当然这需要看人类的生存环境留给我们的时间。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随之发生变化,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要被新的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所取代”,这个论断虽然还存在争议,但是对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学术界是认可的。那么生产力从何得到提升的呢?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的所经过的历程证明,这个论断是正确的,这两个世纪是人类目前为止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的时期,进而促进人类的文明程度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马斯洛在1943③

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这个理论针对的是个体的人,其实完全可以提升到物种的层面,一个物种的需求也包括上述五个方面,当然目前地球上大部分物种还处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状态,只有人这个物种的需求已经达到五个层面(假设人类看不见的空间内还没有出现此类物种),而人类正是通过科技的发展,不断实现这些需求,否则还只能处于原始社会的状态。

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巨大物质基础,这使得人类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各类需求满足的情况下,人类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出现了各种社会制度,自由、平等、民主以及和平等要求使得人类社会不断完善、科学和进步。

当然,任何事物的作用力都是双向的,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对人类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人体的相关机能在弱化,相比较与“出行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人类的运动能力(职业运动员除外)不断下降,由于通讯的发展,使人面对面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造成人际关系的淡漠。另外,人类现在形成了的科学技术的极大依赖性,在当今社会,如果一个城市突然断电,会引起整个城市各类活动的中断和混乱,2008年我国南方的冻雨所造成的影响就是一个例证。

瑕不掩瑜,综合来说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正面影响要大于负面影响,相信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还将达到更高的文明层次。

三、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发展繁衍的影响

作为一个智能物种,人类的梦想,就是要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并且要走出地球,在广阔的宇宙中扩展生存空间,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要看宇宙的发展是否给我们机会,还要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是否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些技术。

当前由于我们没有有效的应用一些科学技术,甚至滥用了一些技术,使得我们的生存的环境被严重破坏,医学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类的精子数量正在悄然下降,污染的世界,将导致生殖异常现象,会给人类繁衍带来严重灾难。在我们有能力大规模移民其他星球之前,必须要保护好的生存环境,至少

不再进一步恶化,这就需要人类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如新能源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环境恢复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给我们的子孙留下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这些技术的发展势在必行。

同时正确的应用科学技术,也是保证人类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任何一种科学技术,若被用于谋利社会,那么结果必将造福于人类,如果用在了相反的方向,那么必然是贻害于社会,这并非是科学技术本身道德与非道德之分,而是作为行为的施行者-人类自身的道德与非道德。科学技术本身并不与伦理道德有矛盾,是人自身的畸形意识观念导致了行为结果的畸形冒范了伦理道德。例如核技术,用来作为能源是清洁和无污染的,用来作为武器,则能毁灭人类生存的地球;克隆技术,用于医学、遗传育种等领域则能为人类造福,如果被滥用,则面临很严重的伦理问题。

正确地应用科学技术,是保证人类发展繁衍的基础,使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在不伤到自己的前提下,更好的为人类发展服务。

四、结语

人类的发展史证明,科学技术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基石,但是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取决于人类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技术,现在人类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亡羊补牢犹为晚也,我们应该补偿过去对自然界的过渡索取和破坏,发展相关技术修复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创伤,同时要防微杜渐,不再重犯原来的错误,各国国家共同努力,多一些合作,少一些争吵,为人类社会更长时间的延续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 茅盾论 页1

2、共产党宣言 页3

2、网上资料。文明 http://baike.baidu.com/view/17788.htm


相关文章

  • 清华大学选课指南
  • 清华大学选课指南 当年选课时乱选一气,结果悲剧无比. 后来无意中得到了这份选课指南,万分感谢整理这个指南的原作者. 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像在下一样悲剧,所以结合我自己的经验传上来希望有所裨益. 主要是选修课部分.(必修应该问自己系的学长)另, ...查看


  • 华中科技大学选课必备
  • 艺术 体育类 课程 点名否 结业方式 备注 声乐入门 不点名 唱歌 简单 无论唱歌好听与否 绝对能过 中外名乐欣赏 不点名 交论文 好过 有意思很享受 桥牌入门 点名 考试(开卷) 平常要抄笔记 篮球裁判 点名 开卷考试 边抄边过 还有科比 ...查看


  • 当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
  • <当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32学时 周学时数:2节/周 学分:2学分 课程类型(必修/选修):选修 开课(系)院:外国语学院 执笔人:姜兆梓 审核人:邵长忠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l ...查看


  • 东北师范大学选课课程攻略
  • 选修课各科考试及课程考核的基本概况 以下是根据数位东师牛人的选课攻略,并且结合小编自身经验,整理而成的东师部分选修课课程综合评析,希望能在漫漫选课道路上助君一臂之力! 一.物理学类 1.天文学入门:2学分.快卷.好修,成绩比较高,课堂活跃, ...查看


  • [人生与哲学]教学大纲
  • <人生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人生哲学 课程编码:13154006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选修课程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开课学期:第三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学时:32 课程学分:2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查看


  • 同济大学 选修课 大全
  • 我是你同济的学长哈哈,下面是我上过或者同学修过的一些选修课,仅供参考哈 按照课程的拼音排的序! A B 比较政治制度 赵萍丽,有时点名,课上随便玩,最后一节课一定要去,推荐. C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 一学期点了4次名 基本5次点一次 期末 ...查看


  • 电大专科行政管理专科[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作业1 一.结合教材,从主旨.材料.结构.语言等四个方面阐述实用型文章的特征.P2 答:实用型文章的特征就分别体现在以下这四个方面:(一)主旨单一.集中.明确主旨是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作者的意图.主张或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单 ...查看


  • 苏菲的世界(广工马克思论文)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14岁的少女苏菲在某天放学回家的时候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这一天开始,她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 ...查看


  •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9
  • 一 教学目标 1.运用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阅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论点和论证方法. 2. 通过分析理解作者论证材料的运用,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 3. 诵读时注意本文议论文文体特点和散文化语句的有机融合,感受周国平作品的哲理与情感相 ...查看


  • 安徽大学选课推荐
  • 安徽大学选课推荐 [人文素质课] 王琦的欧美现代流行音乐与英语语言文化 不点名.没作业 推荐课程名称:Photoshop 推荐老师姓名:刘刚(老师人很好) 推荐课程名称:英语语法 推荐老师姓名:老师名字忘记了,但是就她一个人教 推荐课程: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