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中级)

2008年4月8日 17:45 阅读次数:1604

第一部分经济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客观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掌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含义和原因;掌握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熟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及其作用。

(二) 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

熟悉资源配置的含义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掌握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与计划经济的区别;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和构成要素。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

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掌握现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所有制理论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内容。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上述理论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

考试内容

(一) 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

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实质和内容及其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与财产所有权的关系;了解财产所有权的内容;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财产所有权的基本形式;掌握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和实现形式;熟悉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和集体所有制的特征;掌握混合所有制的性质和特征。

(二) 市场经济和现代产权制度

掌握产权的含义、内容和特征;掌握现代产权制度的含义和特征;掌握产权制度的作用。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问题。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加深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

考试内容

(一)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特征和内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熟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

(二)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

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掌握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内容和目标;掌握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

四、收入分配制度与收入分配政策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了解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知识,使考生了解我国的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和政府的收入调控政策的基本内容。

考试内容

(一) 收入分配的过程和收入分配的调控

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的过程和机制;掌握政府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作用;掌握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控方式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含义。

(二) 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的结构

掌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

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特点和性质;掌握按生产要素分配及其他分配方式的含义和方式。了解居民收入的来源结构的变化趋势。

(三)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掌握效率与公平的含义;熟悉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指标和方法;熟悉洛伦茨曲线的形状和基尼系数的含义;掌握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的意义和内容。了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框架。

五、经济增长与发展战略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和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熟悉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不同增长方式和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

考试内容

(一) 经济增长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熟悉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掌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和区别;熟悉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掌握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熟悉和了解各种经济增长的模型的含义和内容。熟悉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换的含义和内容。

(二) 经济周期

熟悉经济波动的含义和类型;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和阶段的划分;了解经济波动的原因和相应的政策;了解我国经济波动的实际状况。

(三) 发展战略和发展观

掌握发展战略的含义和类型;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含义和内容;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内容;掌握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掌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含义;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六、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和市场失灵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市场机制的一般特征和作用机理,分析了市场机制的缺陷和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的微观经济政策。通过本章的考试,提高考生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水平和政策水平。

考试内容

(一) 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与资源的最优配置

掌握市场机制的含义和特征;熟悉市场机制运行的机理;掌握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熟悉实现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

(二)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掌握市场失灵的含义和原因;掌握外部性的含义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掌握公共物品的含义、特征、类型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掌握垄断的含义、类型、原因及其与资源配置的关

系;熟悉信息不对称的含义及其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掌握克服市场失灵的微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七、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

考试目的转自学易网

本章阐述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理论和政策。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基本职能和宏观调控的基本原理,以提高考生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水平。 考试内容

(一) 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

掌握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基本职能和政府作用的合理界定;掌握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和手段。

(二)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掌握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的含义;掌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和矛盾冲突;掌握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含义和主要内容;掌握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掌握财政政策的含义、类型和手段;掌握货币政策的含义、类型和手段;熟悉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综合与协调。

八、对外开放与对外经济关系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对外开放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知识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熟悉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以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掌握和熟悉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提高考生的国际经济理论和政策水平。

(一) 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掌握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掌握对外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熟悉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二) 对外贸易的作用和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调控

掌握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熟悉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作用;掌握影响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因素;熟悉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调控方式和措施。

(三) 对外经济合作

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和原因;掌握利用外资的含义和作用;掌握国际资本技术转让的类型和含义及原因;熟悉国际技术贸易的各种方式;掌握国际技术转让的作用;掌握对外技术交流的含义和作用;掌握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原因和经济效应;熟悉阻碍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因素。

(四) 世界贸易组织(WTO )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

掌握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掌握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熟悉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机制。熟悉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

第二部分财政

一、财政职能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财政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检验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的关系、财政四大职能的程度,以提高考生对我国财政职能的分析认识能力,增强考生对国家财政分配活动的理解。

考试内容

(一) 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

熟悉市场经济的缺陷;熟悉市场与政府的分工;掌握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

掌握财政的各项职能的基本含义、范围和发挥职能的手段。

二、税收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税收基础理论、我国税制结构、国际税收及税法的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增强考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考试内容

(一) 税收原则

掌握税收原则的含义和作用;掌握主要税收原则的基本思想和贯彻方法。

(二) 税收负担

掌握税收负担的概念;熟悉宏观税负指标和微观税负指标;掌握影响税收负担的主要因素;熟悉税与费的区别;掌握费改税的基本思路;掌握税收负担转嫁的含义、方式和条件。

(三) 税制结构

掌握税制结构的概念;熟悉税制结构与税制模式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税种结构的各种划分及其内容;掌握税收收入结构和税制要素结构的含义和内容;掌握税制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掌握税制结构优化的含义和衡量标准。

(四) 国际税收

掌握国际税收的概念;掌握国际税收与一般税收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税收管辖权的含义及其种类;熟悉国际重复征税的形成原因;熟悉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的类型;掌握减轻或免除国际重复征税的主要方法。

(五) 税法

掌握税法的概念和分类;掌握税收法律关系的含义、要素及特点;掌握违反税法的主要行为的表现;掌握偷税、漏税、欠税、逃税、骗税和抗税的认定依据;熟悉违反税法所应承担的行政和刑事责任。

三、国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国债基础理论和我国国债实物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国家债务形势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对国家债务政策的理解能力。

考试内容

(一) 国债的性质和功能

掌握国债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国债的主要功能及其原理。

(二) 国债的种类和结构

掌握国债的各种分类;掌握各种债券的特点;掌握国债结构的含义和分类;熟悉不同国债结构的特点。

(三) 国债的发行、流通和偿还

熟悉国债发行的一般方法及其特点;掌握我国国债的发行方法;掌握国债流通的含义及我国国债流通的主要方式;掌握国债偿还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熟悉国家偿债资金的主要来源及限制条件。

(四) 国债负担与规模

掌握国债负担的含义和表现形式;熟悉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掌握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

四、预算管理体制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预算管理体制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以增强考生对现行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认识,提高考生对完善预算管理体制的各项措施的理解。

考试内容

(一) 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

掌握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掌握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二) 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演变

熟悉我国实行过的三种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三) 分税制

掌握分税制的基本含义;掌握现行分税体制下支出划分的范围;掌握收入划分的主要内容;掌握与分税体制配套的主要相关措施的基本内容。

五、财政政策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国家财政政策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以增强考生对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认识,提高考生对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要性的理解。

考试内容

(一) 财政政策的概念

掌握财政政策的概念;熟悉财政政策与相关范畴的联系与区别。

(二) 财政政策的目标

掌握财政政策的五大基本目标的内容。

(三) 财政政策的工具

掌握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国债和预算五大政策工具的功能和作用原理。

(四) 财政政策的分类

掌握财政政策的分类方法和各类政策的特点。

(五) 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

了解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出台背景;熟悉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掌握积极财政政策与一般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区别。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一、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促使考生对货币供求理论和货币均衡原理的理解,包括西方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机制和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均衡的基本原理,通货膨胀,使其具备分析货币和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货币需求

掌握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的定义;熟悉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了解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学说的基本思想,掌握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了解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掌握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熟悉其关于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的观点。

(二) 货币供给

掌握货币供给和货币供应量的定义;掌握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熟悉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掌握信用创造货币机制和信用扩张、存款派生机制;掌握货币供给的乘数原理;了解不同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的观点。

(三) 货币均衡

掌握货币均衡的含义和特征,掌握货币失衡的两种状况;了解货币的内在均衡机制;熟悉物价自然上涨率的经济含义,掌握货币数量与经济增长、物价上涨的关系。

(四) 通货膨胀

掌握通货膨胀的定义;熟悉通货膨胀的类型;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

二、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促使考生对商业银行等主要金融中介机构的运营和管理,有价证券的定价,金融市场运行等有一定的掌握、熟悉或了解,从而对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有更深的认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有更好的理解。

考试内容

(一) 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

熟悉商业银行的性质和组织形式,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掌握商业银行管理的三大原则,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二) 有价证券的定价

熟悉债券收益率计算的方法,熟悉债券定价的方法,熟悉股票定价的方法。

(三) 金融市场

掌握金融市场运行的机理,熟悉金融市场效率的定义,了解有效市场理论,掌握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功能及其子市场,了解当代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相互渗透发展的趋势。

三、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促使考生对中央银行的产生、业务经营的特点、主要业务和独立性,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货币政策的概念、货币政策目标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等有一定的掌握、熟悉或了解,从而对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有更深的认识,对我国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有更好的理解。

考试内容

(一) 中央银行

掌握中央银行制度的定义,熟悉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了解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过程,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责、业务活动的特征,掌握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熟悉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结算系统,熟悉我国支付结算体系的架构,了解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 货币政策

掌握货币政策的定义,掌握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熟悉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及其政策含义,掌握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熟悉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了解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的含义,熟悉各种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熟悉我国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措施。

四、金融监管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促使考生对金融监管理论的理解,包括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金融监管体制,以及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使其具备基本的金融监管知识框架。

考试内容

(一) 金融监管理论

掌握金融监管的定义,了解金融监管的发展和金融监管的意义;掌握金融监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市场失灵理论的主要观点;掌握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熟悉各个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 金融监管体制

掌握金融监管体制的概念,熟悉金融监管体制的分类;掌握不同金融监管体制的内涵,熟悉不同金融监管体制的典型国家情况;熟悉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掌握我国金融监管体制

的特点。

(三) 巴塞尔协议

了解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熟悉巴塞尔协议的性质和作用;掌握1988年巴塞尔报告的主要内容;掌握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了解三大支柱的主要内涵,熟悉巴塞尔协议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五、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促使考生对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的理解,包括汇率决定与变动,国际收支及其调整,外汇管制与货币可兑换,使其具备分析国际金融活动和政策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汇率决定与变动

熟悉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的基本内容,了解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之间的关系;掌握影响汇率决定与变动的主要因素;掌握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二)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掌握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的基本原理,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熟悉国际收支差额分析;掌握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主要内容。

(三) 外汇管制与货币可兑换

掌握外汇管制的概念,了解外汇管理的演变;掌握货币可兑换的定义、类型,熟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可兑换的规定;掌握人民币可兑换的现状,了解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第四部分统计

一、统计与统计数据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统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统计指标的含义等;熟悉统计数据及其计量尺度,掌握统计数据和变量的分类;了解统计数据的来源,掌握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合;了解统计数据的误差来源,了解对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

考试内容

(一) 统计的含义

掌握统计的含义;了解统计学的含义。

(二) 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熟悉统计数据的含义;熟悉统计数据的四种计量尺度。

(三) 统计数据的类型

掌握统计数据的不同类型;掌握变量的含义及其类型。

(四) 统计指标及其类型

熟悉统计指标的含义;掌握统计指标的分类。

(五) 统计数据的来源

了解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熟悉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的含义,掌握不同调查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合,了解“二手资料”的来源以及使用时须注意的问题。

(六) 统计数据的质量

了解统计数据误差的来源,熟悉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的含义,了解对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

二、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数据整理在整个统计分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方法;能够对数值型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并绘制直方图和直线图;掌握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和设计要求,能够合理运用统计表来显示数据。

考试内容

(一) 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了解频数的含义,熟悉频数分布的含义;掌握比例、百分比和比率的计算方法;掌握分类数据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掌握条形图和圆形图的作用和绘制方法。

掌握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的计算方法。掌握顺序数据频数分布表和累积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

(二) 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了解数据分组的含义和作用。掌握数据分组的方法。了解上限、下限、组距、组中值的含义,掌握组中值的作用和计算方法。熟练掌握数据分组的具体步骤,能够根据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并编制频数分布表。掌握直方图和直线图的绘制方法,熟悉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

(三) 统计表

了解统计表的作用;掌握统计表的基本结构;掌握统计表的设计要求,能够合理地设计和使用统计表。

三、数据特征的测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数据特征测度的意义,了解数据的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了解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含义,熟练掌握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各测度值的计算方法、不同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考试内容

(一) 集中趋势的测度

了解众数的含义,掌握众数的计算方法和特点。了解中位数的含义,掌握中位数的计算方法、特点和应用场合。了解算术平均数的含义,熟练掌握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算术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熟悉算术平均数在统计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几何平均数的含义,掌握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合。

(二) 离散程度的测度

了解数据离散程度的含义,熟悉离散程度在描述数据特征中的作用。了解极差的含义和计算方法。了解标准差和方差的含义,熟练掌握标准差和方差的计算方法和应用。了解离散系数的含义,熟悉离散系数的作用,掌握离散系数的计算方法和具体应用。

四、时间序列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时间序列的含义,熟练掌握时间序列中的一些简单分析方法,包括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并能将这些方法运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

考试内容

(一) 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了解时间序列的含义及构成要素;掌握时间序列的分类。转自学易网

(二)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了解发展水平的含义。了解平均发展水平的含义。熟练掌握不同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了解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的含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其计算方法。

(三)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了解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含义。熟练掌握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掌握定基发展

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这种关系进行速度之间的相互推算。了解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含义,熟练掌握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了解速度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熟悉增长1%绝对值的含义及其用途,掌握增长1%绝对值的计算方法。

五、统计指数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熟悉指数的意义和作用。熟练掌握加权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掌握指数体系分析的原理。能熟练运用指数体系分析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

(一) 指数的概念、分类

了解指数的概念,掌握指数的分类。

(二) 加权综合指数

了解加权综合指数的含义。掌握基期加权综合指数和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三) 指数体系

熟悉总量指数的含义。掌握指数体系中价值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和绝对数量关系。掌握指数体系的分析方法。

六、相关与回归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和关系,熟悉相关关系的含义。掌握相关关系的分析方法,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方法。

考试内容

(一) 相关关系

熟悉相关关系的含义,了解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和关系。掌握相关关系的种类。了解相关表和散点图的作用,掌握相关表的编制方法和散点图的绘制方法。熟悉相关系数的含义,掌握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熟悉相关系数的实际意义,能够根据实际数据编制相关表、绘制散点图、计算相关系数,并进行分析。

(二) 一元线性回归

熟悉回归分析的概念以及与相关分析的区别和关系。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能够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能够根据实际数据求解回归方程,并进行分析和预测。

第五部分会计

转自学易网

一、会计概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与考试,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财务会计的目标、财务会计的六大要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的一般原则,熟悉财务会计循环的主要环节、会计核算方法、账户的概念及分类、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会计报告的内容及分类,了解会计法规体系的构成,了解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考试内容

(一) 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

了解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概念及两者的主要区别和联系,了解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对象。

(二) 财务会计的目标

掌握财务会计的目标,熟悉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财务会计信息的内容。

(三) 财务会计的要素

掌握财务会计的六大要素及会计等式,熟悉各要素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特征,了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掌握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的概念,了解每个基本前提的具体含义。

(五)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了解每个原则的具体含义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六) 财务会计循环

熟悉会计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内涵,熟悉会计确认的概念及确认标准、会计计量的概念及会计计量的五种基础、会计记录的概念及账户的分类、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会计凭证的要素和账簿的要素与分类,了解会计报告的内容和分类。

(七) 会计法规体系

了解会计法规体系的构成及每个层次法规所规范的内容。

二、财务会计报告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考试,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和基本格式,各种会计报表的内容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编制要求,熟悉会计报表附表、附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内容。

考试内容

(一) 资产负债表

掌握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格式和内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要求及各项目的编制方法;熟悉资产负债表内主要项目的含义。

(二) 利润表

掌握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利润表的基本格式和内容,利润表的编制要求及各项目的编制方法;熟悉利润表内各项目的含义。

(三) 现金流量表

掌握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和内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要求及各项目的编制方法;熟悉现金流量的含义。

(四) 其他财务会计报告

1. 会计报表附表

熟悉会计报表附表的内容,了解利润分配表等其他会计报表附表的概念和作用、利润分配表的基本格式。

2. 会计报表附注

掌握会计报表附注的概念和作用,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

3. 财务情况说明书

熟悉财务情况说明书的概念和作用,财务情况说明书的编制要求。

三、财务报表分析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和考试,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方法,掌握反映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各项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考试内容

(一)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熟悉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

(二)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方法,熟悉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依据和资料来源,掌握财务报表分

析的一般步骤,熟悉比率分析法中常用的比率和比较分析法中的指标评价标准。

(三)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指标

掌握反映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各项指标的含义、作用及计算方法,熟悉财务指标变化与财务情况变动的关系。

第六部分经济法

一、合同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在对合同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对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应用合同法律制度解决市场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合同法律制度概述

掌握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 合同的订立

熟悉合同订立的程序;掌握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合同成立的含义;了解格式条款的特别规定和缔约过失责任。

(三) 合同的效力

掌握合同效力的含义;熟悉合同的生效要件和时间;掌握无效合同、可变更或撤销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种类及法律后果。

(四) 合同的履行

熟悉合同履行的概念和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了解合同内容不明确如何处理和合同履行的规则;掌握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的概念和成立要件;掌握合同保全、债权人代位权和撤销权的概念和成立要件。

(五)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熟悉合同变更和转让的概念、程序、条件和效力。

(六)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熟悉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概念、原因、效力。

(七) 违约责任

掌握违约责任的概念、承担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掌握违约责任的各种形式、适用条件和特征;掌握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

(八) 合同的担保

熟悉和掌握合同担保的概念、种类。掌握保证担保的保证人资格、保证方式和保证期间等;掌握可以设立抵押的各种抵押物和抵押物登记。掌握可以质押的各种权利。掌握留置和定金的含义。

(九) 其他规定

了解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和合同管理。

二、公司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公司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应用公司法律制度解决公司在设立和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公司法和公司概述

了解公司法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公司的概念、特征和种类。

(二)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熟悉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和程序;掌握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的种类、组成、职权及其行使方式;掌握董事、监事和经理的任职资格和义务;掌握关于国有独资公司的特殊规定。

(三)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熟悉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条件和程序;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机构的种类、组成、职权及其行使方式。

(四)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熟悉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的条件、程序;掌握股票上市的法律规定。

(五) 公司债券

了解公司债券的概念;掌握公司债券发行条件和程序。

(六) 公司财务、会计

了解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种类;掌握公司税后利润的分配顺序。

(七) 公司合并、分立

掌握公司合并与分立的概念、种类和程序。

(八) 公司破产、解散和清算

了解公司破产和解散的概念;熟悉公司解散的情形;掌握公司清算的具体程序。

(九) 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

熟悉并掌握不同主体违反公司法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三、证券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证券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应用证券法律知识解决公司运行、参与证券市场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证券和证券法概述

了解证券的概念和种类;了解证券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二) 证券市场的主体

熟悉证券市场主体的种类;掌握投资者、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交易服务机构参与证券市场的条件;掌握证券公司的人事、风险和业务的管理;了解证券交易场所的种类和功能。

(三) 证券发行制度

掌握证券发行的概念;熟悉发行股票、债券的条件;了解证券发行审核制度。

(四) 证券上市

掌握股票、债券上市条件和程序;熟悉股票、债券暂停或者终止上市的条件和程序。

(五) 证券交易

掌握证券交易的概念;了解证券交易的程序;掌握被禁止的证券交易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六) 上市公司收购

掌握上市公司收购的概念、方式及意义;掌握持股披露规则、强制要约收购、被收购公司股东的公平待遇等法律规定;了解协议收购;掌握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信息披露制度。

(七) 证券监管制度

了解证券监管制度的意义;掌握政府集中统一监督管理制度的内容;了解证券业自律制度的内容。

四、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工业产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

程度,以提高考生应用工业产权法律制度保护工业产权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工业产权概述

掌握工业产权的概念、特征;掌握工业产权法的概念;了解工业产权国际保护的原则。

(二) 专利法

掌握专利、《专利法》的概念;掌握专利权的主体、客体基本内容;掌握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掌握专利人的权利和义务;熟悉专利权的期限和终止;了解专利代理的基本规定;掌握专利实施的概念、种类和条件;掌握对专利侵权和假冒专利犯罪处理的法律规定。

(三) 商标法

掌握商标和《商标法》的概念;了解商标的分类;掌握商标禁止条件;了解商标注册的概念、原则和主体;熟悉商标注册条件和核准商标注册的程序;熟悉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掌握解决注册商标争议的法律规定;掌握商标管理和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制度。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中级)

2008年4月8日 17:45 阅读次数:1604

第一部分经济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客观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掌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含义和原因;掌握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熟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及其作用。

(二) 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

熟悉资源配置的含义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掌握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与计划经济的区别;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和构成要素。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

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掌握现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所有制理论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内容。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上述理论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

考试内容

(一) 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

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实质和内容及其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与财产所有权的关系;了解财产所有权的内容;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财产所有权的基本形式;掌握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和实现形式;熟悉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和集体所有制的特征;掌握混合所有制的性质和特征。

(二) 市场经济和现代产权制度

掌握产权的含义、内容和特征;掌握现代产权制度的含义和特征;掌握产权制度的作用。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问题。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加深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

考试内容

(一)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特征和内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熟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

(二)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

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掌握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内容和目标;掌握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

四、收入分配制度与收入分配政策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了解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知识,使考生了解我国的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和政府的收入调控政策的基本内容。

考试内容

(一) 收入分配的过程和收入分配的调控

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的过程和机制;掌握政府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作用;掌握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控方式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含义。

(二) 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的结构

掌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

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特点和性质;掌握按生产要素分配及其他分配方式的含义和方式。了解居民收入的来源结构的变化趋势。

(三)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掌握效率与公平的含义;熟悉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指标和方法;熟悉洛伦茨曲线的形状和基尼系数的含义;掌握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的意义和内容。了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框架。

五、经济增长与发展战略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和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熟悉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不同增长方式和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

考试内容

(一) 经济增长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熟悉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掌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和区别;熟悉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掌握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熟悉和了解各种经济增长的模型的含义和内容。熟悉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换的含义和内容。

(二) 经济周期

熟悉经济波动的含义和类型;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和阶段的划分;了解经济波动的原因和相应的政策;了解我国经济波动的实际状况。

(三) 发展战略和发展观

掌握发展战略的含义和类型;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含义和内容;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内容;掌握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掌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含义;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六、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和市场失灵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市场机制的一般特征和作用机理,分析了市场机制的缺陷和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的微观经济政策。通过本章的考试,提高考生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水平和政策水平。

考试内容

(一) 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与资源的最优配置

掌握市场机制的含义和特征;熟悉市场机制运行的机理;掌握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熟悉实现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

(二)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掌握市场失灵的含义和原因;掌握外部性的含义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掌握公共物品的含义、特征、类型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掌握垄断的含义、类型、原因及其与资源配置的关

系;熟悉信息不对称的含义及其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掌握克服市场失灵的微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七、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

考试目的转自学易网

本章阐述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理论和政策。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基本职能和宏观调控的基本原理,以提高考生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水平。 考试内容

(一) 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

掌握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基本职能和政府作用的合理界定;掌握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和手段。

(二)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掌握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的含义;掌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和矛盾冲突;掌握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含义和主要内容;掌握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掌握财政政策的含义、类型和手段;掌握货币政策的含义、类型和手段;熟悉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综合与协调。

八、对外开放与对外经济关系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对外开放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知识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熟悉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以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掌握和熟悉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提高考生的国际经济理论和政策水平。

(一) 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掌握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掌握对外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熟悉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二) 对外贸易的作用和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调控

掌握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熟悉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作用;掌握影响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因素;熟悉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调控方式和措施。

(三) 对外经济合作

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和原因;掌握利用外资的含义和作用;掌握国际资本技术转让的类型和含义及原因;熟悉国际技术贸易的各种方式;掌握国际技术转让的作用;掌握对外技术交流的含义和作用;掌握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原因和经济效应;熟悉阻碍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因素。

(四) 世界贸易组织(WTO )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

掌握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掌握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熟悉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机制。熟悉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

第二部分财政

一、财政职能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财政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检验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的关系、财政四大职能的程度,以提高考生对我国财政职能的分析认识能力,增强考生对国家财政分配活动的理解。

考试内容

(一) 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

熟悉市场经济的缺陷;熟悉市场与政府的分工;掌握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

掌握财政的各项职能的基本含义、范围和发挥职能的手段。

二、税收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税收基础理论、我国税制结构、国际税收及税法的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增强考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考试内容

(一) 税收原则

掌握税收原则的含义和作用;掌握主要税收原则的基本思想和贯彻方法。

(二) 税收负担

掌握税收负担的概念;熟悉宏观税负指标和微观税负指标;掌握影响税收负担的主要因素;熟悉税与费的区别;掌握费改税的基本思路;掌握税收负担转嫁的含义、方式和条件。

(三) 税制结构

掌握税制结构的概念;熟悉税制结构与税制模式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税种结构的各种划分及其内容;掌握税收收入结构和税制要素结构的含义和内容;掌握税制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掌握税制结构优化的含义和衡量标准。

(四) 国际税收

掌握国际税收的概念;掌握国际税收与一般税收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税收管辖权的含义及其种类;熟悉国际重复征税的形成原因;熟悉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的类型;掌握减轻或免除国际重复征税的主要方法。

(五) 税法

掌握税法的概念和分类;掌握税收法律关系的含义、要素及特点;掌握违反税法的主要行为的表现;掌握偷税、漏税、欠税、逃税、骗税和抗税的认定依据;熟悉违反税法所应承担的行政和刑事责任。

三、国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国债基础理论和我国国债实物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国家债务形势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对国家债务政策的理解能力。

考试内容

(一) 国债的性质和功能

掌握国债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国债的主要功能及其原理。

(二) 国债的种类和结构

掌握国债的各种分类;掌握各种债券的特点;掌握国债结构的含义和分类;熟悉不同国债结构的特点。

(三) 国债的发行、流通和偿还

熟悉国债发行的一般方法及其特点;掌握我国国债的发行方法;掌握国债流通的含义及我国国债流通的主要方式;掌握国债偿还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熟悉国家偿债资金的主要来源及限制条件。

(四) 国债负担与规模

掌握国债负担的含义和表现形式;熟悉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掌握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

四、预算管理体制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预算管理体制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以增强考生对现行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认识,提高考生对完善预算管理体制的各项措施的理解。

考试内容

(一) 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

掌握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掌握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二) 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演变

熟悉我国实行过的三种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三) 分税制

掌握分税制的基本含义;掌握现行分税体制下支出划分的范围;掌握收入划分的主要内容;掌握与分税体制配套的主要相关措施的基本内容。

五、财政政策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国家财政政策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以增强考生对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认识,提高考生对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要性的理解。

考试内容

(一) 财政政策的概念

掌握财政政策的概念;熟悉财政政策与相关范畴的联系与区别。

(二) 财政政策的目标

掌握财政政策的五大基本目标的内容。

(三) 财政政策的工具

掌握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国债和预算五大政策工具的功能和作用原理。

(四) 财政政策的分类

掌握财政政策的分类方法和各类政策的特点。

(五) 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

了解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出台背景;熟悉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掌握积极财政政策与一般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区别。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一、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促使考生对货币供求理论和货币均衡原理的理解,包括西方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机制和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均衡的基本原理,通货膨胀,使其具备分析货币和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货币需求

掌握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的定义;熟悉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了解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学说的基本思想,掌握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了解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掌握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熟悉其关于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的观点。

(二) 货币供给

掌握货币供给和货币供应量的定义;掌握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熟悉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掌握信用创造货币机制和信用扩张、存款派生机制;掌握货币供给的乘数原理;了解不同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的观点。

(三) 货币均衡

掌握货币均衡的含义和特征,掌握货币失衡的两种状况;了解货币的内在均衡机制;熟悉物价自然上涨率的经济含义,掌握货币数量与经济增长、物价上涨的关系。

(四) 通货膨胀

掌握通货膨胀的定义;熟悉通货膨胀的类型;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

二、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促使考生对商业银行等主要金融中介机构的运营和管理,有价证券的定价,金融市场运行等有一定的掌握、熟悉或了解,从而对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有更深的认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有更好的理解。

考试内容

(一) 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

熟悉商业银行的性质和组织形式,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掌握商业银行管理的三大原则,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二) 有价证券的定价

熟悉债券收益率计算的方法,熟悉债券定价的方法,熟悉股票定价的方法。

(三) 金融市场

掌握金融市场运行的机理,熟悉金融市场效率的定义,了解有效市场理论,掌握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功能及其子市场,了解当代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相互渗透发展的趋势。

三、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促使考生对中央银行的产生、业务经营的特点、主要业务和独立性,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货币政策的概念、货币政策目标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等有一定的掌握、熟悉或了解,从而对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有更深的认识,对我国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有更好的理解。

考试内容

(一) 中央银行

掌握中央银行制度的定义,熟悉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了解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过程,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责、业务活动的特征,掌握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熟悉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结算系统,熟悉我国支付结算体系的架构,了解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 货币政策

掌握货币政策的定义,掌握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熟悉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及其政策含义,掌握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熟悉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了解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的含义,熟悉各种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熟悉我国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措施。

四、金融监管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促使考生对金融监管理论的理解,包括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金融监管体制,以及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使其具备基本的金融监管知识框架。

考试内容

(一) 金融监管理论

掌握金融监管的定义,了解金融监管的发展和金融监管的意义;掌握金融监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市场失灵理论的主要观点;掌握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熟悉各个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 金融监管体制

掌握金融监管体制的概念,熟悉金融监管体制的分类;掌握不同金融监管体制的内涵,熟悉不同金融监管体制的典型国家情况;熟悉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掌握我国金融监管体制

的特点。

(三) 巴塞尔协议

了解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熟悉巴塞尔协议的性质和作用;掌握1988年巴塞尔报告的主要内容;掌握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了解三大支柱的主要内涵,熟悉巴塞尔协议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五、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促使考生对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的理解,包括汇率决定与变动,国际收支及其调整,外汇管制与货币可兑换,使其具备分析国际金融活动和政策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汇率决定与变动

熟悉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的基本内容,了解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之间的关系;掌握影响汇率决定与变动的主要因素;掌握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二)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掌握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的基本原理,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熟悉国际收支差额分析;掌握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主要内容。

(三) 外汇管制与货币可兑换

掌握外汇管制的概念,了解外汇管理的演变;掌握货币可兑换的定义、类型,熟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可兑换的规定;掌握人民币可兑换的现状,了解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第四部分统计

一、统计与统计数据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统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统计指标的含义等;熟悉统计数据及其计量尺度,掌握统计数据和变量的分类;了解统计数据的来源,掌握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合;了解统计数据的误差来源,了解对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

考试内容

(一) 统计的含义

掌握统计的含义;了解统计学的含义。

(二) 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熟悉统计数据的含义;熟悉统计数据的四种计量尺度。

(三) 统计数据的类型

掌握统计数据的不同类型;掌握变量的含义及其类型。

(四) 统计指标及其类型

熟悉统计指标的含义;掌握统计指标的分类。

(五) 统计数据的来源

了解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熟悉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的含义,掌握不同调查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合,了解“二手资料”的来源以及使用时须注意的问题。

(六) 统计数据的质量

了解统计数据误差的来源,熟悉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的含义,了解对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

二、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数据整理在整个统计分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方法;能够对数值型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并绘制直方图和直线图;掌握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和设计要求,能够合理运用统计表来显示数据。

考试内容

(一) 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了解频数的含义,熟悉频数分布的含义;掌握比例、百分比和比率的计算方法;掌握分类数据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掌握条形图和圆形图的作用和绘制方法。

掌握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的计算方法。掌握顺序数据频数分布表和累积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

(二) 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了解数据分组的含义和作用。掌握数据分组的方法。了解上限、下限、组距、组中值的含义,掌握组中值的作用和计算方法。熟练掌握数据分组的具体步骤,能够根据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并编制频数分布表。掌握直方图和直线图的绘制方法,熟悉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

(三) 统计表

了解统计表的作用;掌握统计表的基本结构;掌握统计表的设计要求,能够合理地设计和使用统计表。

三、数据特征的测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数据特征测度的意义,了解数据的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了解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含义,熟练掌握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各测度值的计算方法、不同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考试内容

(一) 集中趋势的测度

了解众数的含义,掌握众数的计算方法和特点。了解中位数的含义,掌握中位数的计算方法、特点和应用场合。了解算术平均数的含义,熟练掌握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算术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熟悉算术平均数在统计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几何平均数的含义,掌握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合。

(二) 离散程度的测度

了解数据离散程度的含义,熟悉离散程度在描述数据特征中的作用。了解极差的含义和计算方法。了解标准差和方差的含义,熟练掌握标准差和方差的计算方法和应用。了解离散系数的含义,熟悉离散系数的作用,掌握离散系数的计算方法和具体应用。

四、时间序列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时间序列的含义,熟练掌握时间序列中的一些简单分析方法,包括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并能将这些方法运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

考试内容

(一) 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了解时间序列的含义及构成要素;掌握时间序列的分类。转自学易网

(二)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了解发展水平的含义。了解平均发展水平的含义。熟练掌握不同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了解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的含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其计算方法。

(三)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了解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含义。熟练掌握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掌握定基发展

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这种关系进行速度之间的相互推算。了解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含义,熟练掌握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了解速度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熟悉增长1%绝对值的含义及其用途,掌握增长1%绝对值的计算方法。

五、统计指数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熟悉指数的意义和作用。熟练掌握加权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掌握指数体系分析的原理。能熟练运用指数体系分析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

(一) 指数的概念、分类

了解指数的概念,掌握指数的分类。

(二) 加权综合指数

了解加权综合指数的含义。掌握基期加权综合指数和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三) 指数体系

熟悉总量指数的含义。掌握指数体系中价值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和绝对数量关系。掌握指数体系的分析方法。

六、相关与回归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和关系,熟悉相关关系的含义。掌握相关关系的分析方法,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方法。

考试内容

(一) 相关关系

熟悉相关关系的含义,了解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和关系。掌握相关关系的种类。了解相关表和散点图的作用,掌握相关表的编制方法和散点图的绘制方法。熟悉相关系数的含义,掌握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熟悉相关系数的实际意义,能够根据实际数据编制相关表、绘制散点图、计算相关系数,并进行分析。

(二) 一元线性回归

熟悉回归分析的概念以及与相关分析的区别和关系。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能够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能够根据实际数据求解回归方程,并进行分析和预测。

第五部分会计

转自学易网

一、会计概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与考试,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财务会计的目标、财务会计的六大要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的一般原则,熟悉财务会计循环的主要环节、会计核算方法、账户的概念及分类、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会计报告的内容及分类,了解会计法规体系的构成,了解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考试内容

(一) 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

了解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概念及两者的主要区别和联系,了解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对象。

(二) 财务会计的目标

掌握财务会计的目标,熟悉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财务会计信息的内容。

(三) 财务会计的要素

掌握财务会计的六大要素及会计等式,熟悉各要素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特征,了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掌握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的概念,了解每个基本前提的具体含义。

(五)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了解每个原则的具体含义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六) 财务会计循环

熟悉会计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内涵,熟悉会计确认的概念及确认标准、会计计量的概念及会计计量的五种基础、会计记录的概念及账户的分类、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会计凭证的要素和账簿的要素与分类,了解会计报告的内容和分类。

(七) 会计法规体系

了解会计法规体系的构成及每个层次法规所规范的内容。

二、财务会计报告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考试,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和基本格式,各种会计报表的内容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编制要求,熟悉会计报表附表、附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内容。

考试内容

(一) 资产负债表

掌握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格式和内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要求及各项目的编制方法;熟悉资产负债表内主要项目的含义。

(二) 利润表

掌握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利润表的基本格式和内容,利润表的编制要求及各项目的编制方法;熟悉利润表内各项目的含义。

(三) 现金流量表

掌握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和内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要求及各项目的编制方法;熟悉现金流量的含义。

(四) 其他财务会计报告

1. 会计报表附表

熟悉会计报表附表的内容,了解利润分配表等其他会计报表附表的概念和作用、利润分配表的基本格式。

2. 会计报表附注

掌握会计报表附注的概念和作用,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

3. 财务情况说明书

熟悉财务情况说明书的概念和作用,财务情况说明书的编制要求。

三、财务报表分析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和考试,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方法,掌握反映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各项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考试内容

(一)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熟悉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

(二)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方法,熟悉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依据和资料来源,掌握财务报表分

析的一般步骤,熟悉比率分析法中常用的比率和比较分析法中的指标评价标准。

(三)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指标

掌握反映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各项指标的含义、作用及计算方法,熟悉财务指标变化与财务情况变动的关系。

第六部分经济法

一、合同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在对合同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对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应用合同法律制度解决市场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合同法律制度概述

掌握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 合同的订立

熟悉合同订立的程序;掌握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合同成立的含义;了解格式条款的特别规定和缔约过失责任。

(三) 合同的效力

掌握合同效力的含义;熟悉合同的生效要件和时间;掌握无效合同、可变更或撤销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种类及法律后果。

(四) 合同的履行

熟悉合同履行的概念和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了解合同内容不明确如何处理和合同履行的规则;掌握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的概念和成立要件;掌握合同保全、债权人代位权和撤销权的概念和成立要件。

(五)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熟悉合同变更和转让的概念、程序、条件和效力。

(六)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熟悉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概念、原因、效力。

(七) 违约责任

掌握违约责任的概念、承担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掌握违约责任的各种形式、适用条件和特征;掌握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

(八) 合同的担保

熟悉和掌握合同担保的概念、种类。掌握保证担保的保证人资格、保证方式和保证期间等;掌握可以设立抵押的各种抵押物和抵押物登记。掌握可以质押的各种权利。掌握留置和定金的含义。

(九) 其他规定

了解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和合同管理。

二、公司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公司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应用公司法律制度解决公司在设立和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公司法和公司概述

了解公司法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公司的概念、特征和种类。

(二)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熟悉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和程序;掌握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的种类、组成、职权及其行使方式;掌握董事、监事和经理的任职资格和义务;掌握关于国有独资公司的特殊规定。

(三)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熟悉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条件和程序;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机构的种类、组成、职权及其行使方式。

(四)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熟悉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的条件、程序;掌握股票上市的法律规定。

(五) 公司债券

了解公司债券的概念;掌握公司债券发行条件和程序。

(六) 公司财务、会计

了解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种类;掌握公司税后利润的分配顺序。

(七) 公司合并、分立

掌握公司合并与分立的概念、种类和程序。

(八) 公司破产、解散和清算

了解公司破产和解散的概念;熟悉公司解散的情形;掌握公司清算的具体程序。

(九) 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

熟悉并掌握不同主体违反公司法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三、证券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证券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应用证券法律知识解决公司运行、参与证券市场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证券和证券法概述

了解证券的概念和种类;了解证券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二) 证券市场的主体

熟悉证券市场主体的种类;掌握投资者、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交易服务机构参与证券市场的条件;掌握证券公司的人事、风险和业务的管理;了解证券交易场所的种类和功能。

(三) 证券发行制度

掌握证券发行的概念;熟悉发行股票、债券的条件;了解证券发行审核制度。

(四) 证券上市

掌握股票、债券上市条件和程序;熟悉股票、债券暂停或者终止上市的条件和程序。

(五) 证券交易

掌握证券交易的概念;了解证券交易的程序;掌握被禁止的证券交易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六) 上市公司收购

掌握上市公司收购的概念、方式及意义;掌握持股披露规则、强制要约收购、被收购公司股东的公平待遇等法律规定;了解协议收购;掌握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信息披露制度。

(七) 证券监管制度

了解证券监管制度的意义;掌握政府集中统一监督管理制度的内容;了解证券业自律制度的内容。

四、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工业产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

程度,以提高考生应用工业产权法律制度保护工业产权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工业产权概述

掌握工业产权的概念、特征;掌握工业产权法的概念;了解工业产权国际保护的原则。

(二) 专利法

掌握专利、《专利法》的概念;掌握专利权的主体、客体基本内容;掌握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掌握专利人的权利和义务;熟悉专利权的期限和终止;了解专利代理的基本规定;掌握专利实施的概念、种类和条件;掌握对专利侵权和假冒专利犯罪处理的法律规定。

(三) 商标法

掌握商标和《商标法》的概念;了解商标的分类;掌握商标禁止条件;了解商标注册的概念、原则和主体;熟悉商标注册条件和核准商标注册的程序;熟悉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掌握解决注册商标争议的法律规定;掌握商标管理和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制度。


相关文章

  • 2014BEC商务英语考试全攻略
  • 2013BEC商务英语考试全攻略 BEC初级BEC中级BEC高级 999 句最常用英语口语 (mp3_ 同步字幕 )3 999 句最常用英语口语 (mp3_ 同步字幕 )2 999 句最常用英语口语 ( 文本 _mp3_ 同步字幕 )1 B ...查看


  • 2014经济师考试教材[中级工商管理]讲义:公司经营者
  • 正保远程教育(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 代码:DL) 2014经济师考试教材<中级工商管理>讲义:公司经营者 二.公司经营者 (一)公司经营者及其特征 经营者是指在一个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中承担法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对法人财产拥 ...查看


  •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讲义一
  • 第一章 总论 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 1.六大会计要素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的应用. 例如: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售后回购.编制合并会 ...查看


  • 201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课件讲义
  • 票据法律制度 商业汇票 (四)汇票的承兑(★★★) 1. 提示承兑期限 (1)见票即付的汇票:无需提示承兑 (2)定日付款或者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到期日前提示承兑 (3)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出票之日起1个月内提示承兑 [解释]如果持票 ...查看


  •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一次过三科的学习方法
  •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一次过三科的学习方法 一.同时报考三科如何分配时间 以本人的观点来看,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三科按照知识难易程度排序,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中级经济法.如果按照知识难易程度分配各科学习时间,如果以中级经济法所耗用的学 ...查看


  • 2014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难点分析及备考建议
  • 2014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难点分析及备考建议 一.考试形式的特点 自2010年开始中级经济基础考试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变化是:一套题目编排出多套题号顺序及备选项顺序不同的试卷. 知识模块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第二 ...查看


  • 2015年中级职称考试-学习方法与应试技巧
  • 2015年中级职称考试-学习方法与应试技巧 一.中级考试的难度分析.学习与考试的关系 (一)在会计类考试中难度适中,性价比高: (二)学得好≠考得好: (三)基础好≠考得好: (四)考得好=基础知识+重点把握(金融资产.收入等)+应试技巧. ...查看


  • 2013中级经济师考试[公路运输]重点讲义:第五章
  • 第五章 道路运输合同 第一节 道路运输合同的特征与类型 一.道路运输合同及其特征 1.道路运输合同的概念 运输合同,又称之为运送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88条的规定,是指承运人将旅客或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 ...查看


  • 复试面试官教你2010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abc
  • 复试面试官教你2010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备考 最牛英语口语培训模式:躺在家里练口语,全程外教一对一,三个月畅谈无阻! 太平洋英语,免费体验全部外教一对一课程:http://www.pacificenglish.cn 随着研究生报名人数的逐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