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师体态语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汪丽芬

当代学前教育 2013年11期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常用三种语言,有文字语言、声音语言、体态语言。文字语言传达信息、声音语言传达感觉、体态语言传达态度。成功的教学活动,不仅得益于出色的有声语言,也必然伴随着和谐、得体的体态语。幼儿教师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标准的普通话,同时应该要有较高的体态语表达能力,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恰当运用体态语的重要性,了解常用的、积极的体态语有哪些,恰当运用自身的体态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一、幼儿教师恰当运用体态语的重要性

  体态语,又称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是指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义的肢体语言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外貌、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

  幼儿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体态语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助于老师与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幼师在与幼儿交流沟通时,即使不说话,幼儿也可以凭借老师的体态语来感知老师的情感取向。与幼儿沟通,教师要时刻谨记:怀着喜悦心、包容心、同理心、赞美心、爱心,点头、微笑、倾听、回应。幼儿有时会依赖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表达他的情感与想法的。通过幼师的引导使幼儿的肢体语言得到发展,还有可能使幼儿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有更加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体态语生动、形象,有助于幼儿理解老师的教育意图

  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的言传身教水平,特别是“身教”,也就是体态语能力的强弱,有助于幼儿理解老师的教育意图,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

  二、幼儿教师常用的体态语

  幼师常用的体态语有以下几种:

  手势是指通过手和手指活动传递信息,它是体态语的重要表达方式。手势变化形态多,表达内容丰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向上的手势多表示积极、肯定、张扬、振奋的意思,如竖起大拇指、握拳、鼓掌等;向下的手势多表现憎恶、鄙视、压抑、否定等意义,如向下指点、摆手、搓手、摊手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是通过眼睛来反映心理、表达情感的。正视表示庄重、诚恳;斜视表示轻蔑;环视是与幼儿交流;点视具有针对性和示意性;仰视表示崇敬或傲慢;俯视表示关心或忧伤;凝视表示专注;漠视表示冷漠;虚视可以消除紧张心理等。

  3.身姿语言

  举手投足也是说话。身姿语言包括行姿、坐姿、站姿等。幼师的身姿给幼儿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甚至会直接影响幼儿一天的情绪。行走时步履稳健、轻捷;站立时端庄、挺直、精神饱满;坐下时上身前倾、头转向幼儿;以及张开双臂做拥抱状、蹲下平视孩子、手拉手等,都会让老师产生磁铁般的吸引力。《学记》说:“亲其师,信其道。”幼儿只有亲近老师,才能信任老师、尊重老师,才会相信老师所说的话,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观念。

  4.面部表情

  面部肌肉、眉、唇的变化也能表达思想感情。面部表情是人心理活动、情绪变化的晴雨表。幼师应做到和蔼、亲切、热情、开朗、常带微笑等,而努嘴和撇嘴等则流露出不屑的意味,应尽量少用。

  穿着打扮能表现出“服饰语言”。作为人体包装的服饰与身姿体态一起,通过色彩、款式等因素体现人的性格气质、文化修养、信仰观念、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等。幼师的着装应活泼大方,色彩鲜艳,尽量避免薄、露、透。此外,要注意工作时不佩戴首饰等。

  三、幼儿教师恰当运用体态语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和谐、自然、适度的体态语,使幼儿在放松、快乐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和成长。幼儿教师用形象性、趣味性、激励性的体态语进行教学,能有效提高教育效果。

  1.体态语的形象性、趣味性

  幼师的身姿体态、举手投足、目光神情,始终伴随着他的声音语言,传递出各种信息,通过动态、直观的形象,使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得到升华。幼儿对语言的理解需要实物的帮助,例如:看图片、看实物、看表演等。老师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如讲故事时,老师的眼睛要始终注视着幼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老师的体态语随着故事内容和情境变化而变化,或喜悦、或悲戚、或惊讶、或愤怒、或苦恼、或激昂、或轻蔑,恰当运用手势、姿势、目光、面部表情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讲故事之前,老师一定要善于抓住故事中的形象词,发挥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能力,以恰当的体态语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例如,讲到“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的时候。老师抱紧双臂、缩着脖子,好像真的感到了冬天的寒冷,通过眼睛、手势,让幼儿产生视觉想象,似乎真的看到了雪花,反过来更加感到“冷极了”。幼儿的眼睛犹如晴雨表,随时测量着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他们是听得入神、受到感染,还是很不耐烦、不想听下去。老师要根据幼儿的表情、眼神所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

  2.体态语的教育性、激励性

  幼教工作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与幼儿交流时,可将头侧向幼儿,说明你重视他,对他的话有兴趣。当幼儿表现较好时,竖起大拇指。翘大拇指表示“好”,用来称赞幼儿干得不错、了不起,这个意思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一样的。

  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体态语的运用,应随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场合的变化自然而然的流露,不能僵硬、模式化,更不能矫揉造作,也不应过于随意。幼师应面带微笑,把亲切、自然的目光缓和地洒向孩子,而不应该一遍又一遍闪电般地扫视全班孩子,或者恶狠狠地盯住调皮捣蛋的某一个孩子。应注意多采用积极的体态语,还要符合当时的语气与内容。如,你希望犯错的孩子爽快地认错,提问时,别忘了要求他的眼神正视你。不要长时间凝视幼儿,这样会令幼儿不自在。轻抚可以表达老师对幼儿的关爱,一般是轻拍幼儿的肩膀或手背,握住他的手,解除他的防备和紧张。这种亲密互动能加深孩子因说谎带来的不安,为了缓解压力他会愿意吐露真相。当孩子承认错误之后,别忘了坦白从宽,夸奖他的诚实。如果老师在揭穿谎言后立刻动怒,孩子便会认为说实话不是好事,从此不再愿意认错了。

作者介绍:汪丽芬,湖北省实验幼儿师范学校

作者:汪丽芬

当代学前教育 2013年11期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常用三种语言,有文字语言、声音语言、体态语言。文字语言传达信息、声音语言传达感觉、体态语言传达态度。成功的教学活动,不仅得益于出色的有声语言,也必然伴随着和谐、得体的体态语。幼儿教师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标准的普通话,同时应该要有较高的体态语表达能力,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恰当运用体态语的重要性,了解常用的、积极的体态语有哪些,恰当运用自身的体态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一、幼儿教师恰当运用体态语的重要性

  体态语,又称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是指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义的肢体语言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外貌、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

  幼儿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体态语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助于老师与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幼师在与幼儿交流沟通时,即使不说话,幼儿也可以凭借老师的体态语来感知老师的情感取向。与幼儿沟通,教师要时刻谨记:怀着喜悦心、包容心、同理心、赞美心、爱心,点头、微笑、倾听、回应。幼儿有时会依赖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表达他的情感与想法的。通过幼师的引导使幼儿的肢体语言得到发展,还有可能使幼儿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有更加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体态语生动、形象,有助于幼儿理解老师的教育意图

  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的言传身教水平,特别是“身教”,也就是体态语能力的强弱,有助于幼儿理解老师的教育意图,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

  二、幼儿教师常用的体态语

  幼师常用的体态语有以下几种:

  手势是指通过手和手指活动传递信息,它是体态语的重要表达方式。手势变化形态多,表达内容丰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向上的手势多表示积极、肯定、张扬、振奋的意思,如竖起大拇指、握拳、鼓掌等;向下的手势多表现憎恶、鄙视、压抑、否定等意义,如向下指点、摆手、搓手、摊手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是通过眼睛来反映心理、表达情感的。正视表示庄重、诚恳;斜视表示轻蔑;环视是与幼儿交流;点视具有针对性和示意性;仰视表示崇敬或傲慢;俯视表示关心或忧伤;凝视表示专注;漠视表示冷漠;虚视可以消除紧张心理等。

  3.身姿语言

  举手投足也是说话。身姿语言包括行姿、坐姿、站姿等。幼师的身姿给幼儿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甚至会直接影响幼儿一天的情绪。行走时步履稳健、轻捷;站立时端庄、挺直、精神饱满;坐下时上身前倾、头转向幼儿;以及张开双臂做拥抱状、蹲下平视孩子、手拉手等,都会让老师产生磁铁般的吸引力。《学记》说:“亲其师,信其道。”幼儿只有亲近老师,才能信任老师、尊重老师,才会相信老师所说的话,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观念。

  4.面部表情

  面部肌肉、眉、唇的变化也能表达思想感情。面部表情是人心理活动、情绪变化的晴雨表。幼师应做到和蔼、亲切、热情、开朗、常带微笑等,而努嘴和撇嘴等则流露出不屑的意味,应尽量少用。

  穿着打扮能表现出“服饰语言”。作为人体包装的服饰与身姿体态一起,通过色彩、款式等因素体现人的性格气质、文化修养、信仰观念、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等。幼师的着装应活泼大方,色彩鲜艳,尽量避免薄、露、透。此外,要注意工作时不佩戴首饰等。

  三、幼儿教师恰当运用体态语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和谐、自然、适度的体态语,使幼儿在放松、快乐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和成长。幼儿教师用形象性、趣味性、激励性的体态语进行教学,能有效提高教育效果。

  1.体态语的形象性、趣味性

  幼师的身姿体态、举手投足、目光神情,始终伴随着他的声音语言,传递出各种信息,通过动态、直观的形象,使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得到升华。幼儿对语言的理解需要实物的帮助,例如:看图片、看实物、看表演等。老师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如讲故事时,老师的眼睛要始终注视着幼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老师的体态语随着故事内容和情境变化而变化,或喜悦、或悲戚、或惊讶、或愤怒、或苦恼、或激昂、或轻蔑,恰当运用手势、姿势、目光、面部表情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讲故事之前,老师一定要善于抓住故事中的形象词,发挥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能力,以恰当的体态语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例如,讲到“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的时候。老师抱紧双臂、缩着脖子,好像真的感到了冬天的寒冷,通过眼睛、手势,让幼儿产生视觉想象,似乎真的看到了雪花,反过来更加感到“冷极了”。幼儿的眼睛犹如晴雨表,随时测量着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他们是听得入神、受到感染,还是很不耐烦、不想听下去。老师要根据幼儿的表情、眼神所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

  2.体态语的教育性、激励性

  幼教工作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与幼儿交流时,可将头侧向幼儿,说明你重视他,对他的话有兴趣。当幼儿表现较好时,竖起大拇指。翘大拇指表示“好”,用来称赞幼儿干得不错、了不起,这个意思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一样的。

  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体态语的运用,应随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场合的变化自然而然的流露,不能僵硬、模式化,更不能矫揉造作,也不应过于随意。幼师应面带微笑,把亲切、自然的目光缓和地洒向孩子,而不应该一遍又一遍闪电般地扫视全班孩子,或者恶狠狠地盯住调皮捣蛋的某一个孩子。应注意多采用积极的体态语,还要符合当时的语气与内容。如,你希望犯错的孩子爽快地认错,提问时,别忘了要求他的眼神正视你。不要长时间凝视幼儿,这样会令幼儿不自在。轻抚可以表达老师对幼儿的关爱,一般是轻拍幼儿的肩膀或手背,握住他的手,解除他的防备和紧张。这种亲密互动能加深孩子因说谎带来的不安,为了缓解压力他会愿意吐露真相。当孩子承认错误之后,别忘了坦白从宽,夸奖他的诚实。如果老师在揭穿谎言后立刻动怒,孩子便会认为说实话不是好事,从此不再愿意认错了。

作者介绍:汪丽芬,湖北省实验幼儿师范学校


相关文章

  • 浅谈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运用
  •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有声语言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体态语言的类型主要包括眼神.表情.手势.距离等几个方面, 一. 眼神的运用技巧 &quo ...查看


  • 教师体态语言与对外汉语教学
  • 理论经纬 教师体态语言与对外汉语教学 ◎孔雪梅 在一切教学活动中,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与低,教学语言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的实效性.教育传播学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学活 ...查看


  • 浅论教师的体态语言
  • 浅论教师的体态语言 摘要:文章以体态语言的内涵为基础,探讨了体态语言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并基于我国教师体态语言的现状,分析了教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在实践中如何提高教师体态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体态语言:课堂教学:积极:消极 ...查看


  • 教师的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 教师的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常德市鼎城区牛鼻滩中心小学 王美英 体态语,顾名思义,是指人的身体状态所表示的信息含义.这 种人体语言是以动作.表情.姿势.眼神等形式传递信息的.在学生与教师交流时所获得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教师的暗示, ...查看


  • [教师的体态语言]读后感
  • <教师的体态语言>读后感 北关正北小学 尹香 人们的交往和信息传递,有两种语言,一种是口头语言,即我们所说的话语:另一种就是体态语言. 口头语言是通过耳来接受的,而体态语言则是通过眼来接受的,体态语言运用在教学中,就是我们所说的 ...查看


  • 教学的精.气.神
  •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艺术有着语言行为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是教学言语艺术的延伸和扩展,能有效地提振教学的精气神.非言语包括衣着.表情.眼神.副语言.体态.身姿.空间距离语等.不同的非言语行为在课堂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为此,本文探讨了教 ...查看


  • 教师体态语的巧妙运用
  • 教师体态语的巧妙运用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无意识的做着体态语的沟通,而平时大部分的时间教师与学生交往接触瞬时,他们的体态语也是无意识的.一个年轻的女教师容貌秀美,声音柔和,会增强她对学生的亲和力:而身材高大,留着小平头的中青年男教师很容易让学 ...查看


  • 邵扩泽五四杯论文
  • 音乐教学实践中语言的运用 [摘要]"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教师要准确流畅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音乐知识表达出来,就必须运用到语言.教师语言直 ...查看


  • 数学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论文
  • 数学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初探 摘要: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教师要与学生沟通,教师首先要掌握与学生沟通的途径.方法和策略.主要有对学生的问题要有效回应.沟通中语言艺术的运用.积极聆听学生的心声.无声体态语的运用等 关键词:有效沟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