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宝林实践"

  “多亏有集体资金补贴,去年每头黑土仔猪我才花了300元,上个月出栏了4头,每头都赚了1500多元。”安岳县岳源乡宝林村贫困村民刘久厚一扫多年的苦闷,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2015年以来,宝林村“两委”按照精准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大胆探索实践,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大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

  钱从哪里来?

  统筹整合帮扶资源

  宝林村既有传统的农业产业,又有一定规模的柠檬特色产业,为什么没能形成支柱产业?离县城不到20公里,交通不算偏僻,而且是资阳市政协挂联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近年来各方支持力度不小,为什么村容村貌变化不大?全村总人口1162人,其中有贫困户57户、贫困人口177人,贫困发生率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中并不算高,为什么迟迟难以脱贫?

  带着一连串的问号,去年夏天,新上任的“第一书记”李伟和村党支部成员走家入户调研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各种政策性扶贫资金零敲碎打分散使用,没能集中发挥作用;原有的“引进大户业主”发展产业模式,各种补贴效益让业主拿走了,群众并没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才能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扶贫扶到关键处。不改变‘撒胡椒面’式的投入方式,花再多的钱也难以真正扶贫。”反复权衡后,李伟和村党支部一班人决心以发展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多年来,集体经济成了空壳,钱从哪里来?宝林村积极整合帮扶资源,建立发展基金。他们一方面在全村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清产核资工作,将集体所有的塘、库、堰、林等各类资产资源全部统筹起来,打捆安排使用。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向社会争取扶持帮助,并将自有资产与各方面争取到的项目资金整合到一起,建立了总规模达130余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

  村集体有了钱,到底应该怎么用?宝林村的回答是:村“两委”以集体资产入股的方式引导村民以土地、流动资金、劳动力等方式入股分红,既让老百姓当家做主,又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基金的杠杆作用。通过全体村民民主商定,入股项目的投入分配方式为:村民投入30%的资金和劳动力,集体投入70%的资金和技术,收益上村民占70%、集体占30%。

  产业怎么搞?

  坚持“市场倒推生产”

  村民要脱贫致富,集体资产要保值增值,怎样才能实现个人和集体收益的最大化?宝林村的做法是:对集体和村民共同参股的产业项目,实行“集中管理、分散劳动、统一销售”的生产组织方式。集中管理,统筹项目规划布局,统一提供育种、育苗和技术,快速建成规模集约的产业基地;分散劳动,明确参股群众的责权利,生产责任划分到户到人,杜绝“吃大锅饭”现象;统一销售,形成一致的农产品标准、农产品价格,实现产品收益最大化。

  “规模化、集约化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生产模式是‘三农’工作绕不开的坎。”李伟直言,这种模式既能攥紧拳头开拓市场空间,又能集中力量抵御市场风险,起到了“1+1�2”的积极作用。

  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科学理性并防范风险?宝林村的做法是市场倒推生产,靠创响生态品牌打开局面,凡是没有销路的产业一律不搞。

  为此,村“两委”全力推进“宝林生态农产品”品牌注册,采取“贫困村+城市社区”“贫困村+企业+市场”等多种模式走向市场;借力“互联网+”,与成都菜菜庄生态食品销售公司合作,创建了微商平台“菜菜庄生态网上商城”;与申通物流合作,入驻生态农产品电商展销平台,将宝林村的生态农产品推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贫困户袁华军听来,今年的蛙声特别悦耳。他去年底与人投资合建的十亩生态青蛙养殖园已初步见效。他信心十足地说:“今年纯收入至少5万元,戴了多年的‘穷帽’终于要摘下了。”

  记者了解到,2015年以来,宝林村先后启动实施了养殖生态黑猪、生态青蛙、生态土鸡以及种植优质春见等4个特色产业项目,带动120户村民入股参与,每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其中有25户村民实现了一年脱贫,村集体也增收30万元左右。

  “蛋糕”咋个分?

  让全体村民受益

  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了,如何分好集体收益这块“蛋糕”,让村民公平公正享受发展成果?面对这一全体村民最关心的问题,宝林村采取“三个三分之一”的方式:即每年村集体经济的新增收益,其中1/3作为民生兜底资金、1/3作为产业滚动发展资金、1/3作为公益设施建设资金,既能让全体村民共同得到实惠,又能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同时确保脱贫村民不返贫。

  落实精准扶贫,改善民计民生。对年老体弱、无劳力、残疾以及因各种意外再次返贫的特困群众,宝林村运用集体收益中的民生兜底资金予以精准帮扶、救急救贫,确保全村奔小康不落下一人。对发展种植、养殖的村民,由村集体补贴65%启动资金。2015年底,村上对首批养殖生态黑猪的25户典型贫困户,按每户每头9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帮助每户养殖户年增收1万元左右。

  滚动发展产业,夯实增收支撑。宝林村坚持每年提取部分集体收益纳入产业发展基金,滚雪球式地循环投入、发展产业,发挥集体资产乘法效应,努力让群众得到更多更大收益,同时使集体经济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完善公益设施,优化发展硬件。有了集体经济这座“金山”,宝林村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得心应手。截至6月中旬,全村已修建2.5公里通村公路;投入资金300万元实施电网改造工程,解决了经济发展和近100户群众用电难问题;投入资金20多万元提档升级村级组织阵地,建好了村民公共活动场所,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多亏有集体资金补贴,去年每头黑土仔猪我才花了300元,上个月出栏了4头,每头都赚了1500多元。”安岳县岳源乡宝林村贫困村民刘久厚一扫多年的苦闷,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2015年以来,宝林村“两委”按照精准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大胆探索实践,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大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

  钱从哪里来?

  统筹整合帮扶资源

  宝林村既有传统的农业产业,又有一定规模的柠檬特色产业,为什么没能形成支柱产业?离县城不到20公里,交通不算偏僻,而且是资阳市政协挂联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近年来各方支持力度不小,为什么村容村貌变化不大?全村总人口1162人,其中有贫困户57户、贫困人口177人,贫困发生率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中并不算高,为什么迟迟难以脱贫?

  带着一连串的问号,去年夏天,新上任的“第一书记”李伟和村党支部成员走家入户调研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各种政策性扶贫资金零敲碎打分散使用,没能集中发挥作用;原有的“引进大户业主”发展产业模式,各种补贴效益让业主拿走了,群众并没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才能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扶贫扶到关键处。不改变‘撒胡椒面’式的投入方式,花再多的钱也难以真正扶贫。”反复权衡后,李伟和村党支部一班人决心以发展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多年来,集体经济成了空壳,钱从哪里来?宝林村积极整合帮扶资源,建立发展基金。他们一方面在全村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清产核资工作,将集体所有的塘、库、堰、林等各类资产资源全部统筹起来,打捆安排使用。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向社会争取扶持帮助,并将自有资产与各方面争取到的项目资金整合到一起,建立了总规模达130余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

  村集体有了钱,到底应该怎么用?宝林村的回答是:村“两委”以集体资产入股的方式引导村民以土地、流动资金、劳动力等方式入股分红,既让老百姓当家做主,又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基金的杠杆作用。通过全体村民民主商定,入股项目的投入分配方式为:村民投入30%的资金和劳动力,集体投入70%的资金和技术,收益上村民占70%、集体占30%。

  产业怎么搞?

  坚持“市场倒推生产”

  村民要脱贫致富,集体资产要保值增值,怎样才能实现个人和集体收益的最大化?宝林村的做法是:对集体和村民共同参股的产业项目,实行“集中管理、分散劳动、统一销售”的生产组织方式。集中管理,统筹项目规划布局,统一提供育种、育苗和技术,快速建成规模集约的产业基地;分散劳动,明确参股群众的责权利,生产责任划分到户到人,杜绝“吃大锅饭”现象;统一销售,形成一致的农产品标准、农产品价格,实现产品收益最大化。

  “规模化、集约化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生产模式是‘三农’工作绕不开的坎。”李伟直言,这种模式既能攥紧拳头开拓市场空间,又能集中力量抵御市场风险,起到了“1+1�2”的积极作用。

  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科学理性并防范风险?宝林村的做法是市场倒推生产,靠创响生态品牌打开局面,凡是没有销路的产业一律不搞。

  为此,村“两委”全力推进“宝林生态农产品”品牌注册,采取“贫困村+城市社区”“贫困村+企业+市场”等多种模式走向市场;借力“互联网+”,与成都菜菜庄生态食品销售公司合作,创建了微商平台“菜菜庄生态网上商城”;与申通物流合作,入驻生态农产品电商展销平台,将宝林村的生态农产品推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贫困户袁华军听来,今年的蛙声特别悦耳。他去年底与人投资合建的十亩生态青蛙养殖园已初步见效。他信心十足地说:“今年纯收入至少5万元,戴了多年的‘穷帽’终于要摘下了。”

  记者了解到,2015年以来,宝林村先后启动实施了养殖生态黑猪、生态青蛙、生态土鸡以及种植优质春见等4个特色产业项目,带动120户村民入股参与,每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其中有25户村民实现了一年脱贫,村集体也增收30万元左右。

  “蛋糕”咋个分?

  让全体村民受益

  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了,如何分好集体收益这块“蛋糕”,让村民公平公正享受发展成果?面对这一全体村民最关心的问题,宝林村采取“三个三分之一”的方式:即每年村集体经济的新增收益,其中1/3作为民生兜底资金、1/3作为产业滚动发展资金、1/3作为公益设施建设资金,既能让全体村民共同得到实惠,又能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同时确保脱贫村民不返贫。

  落实精准扶贫,改善民计民生。对年老体弱、无劳力、残疾以及因各种意外再次返贫的特困群众,宝林村运用集体收益中的民生兜底资金予以精准帮扶、救急救贫,确保全村奔小康不落下一人。对发展种植、养殖的村民,由村集体补贴65%启动资金。2015年底,村上对首批养殖生态黑猪的25户典型贫困户,按每户每头9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帮助每户养殖户年增收1万元左右。

  滚动发展产业,夯实增收支撑。宝林村坚持每年提取部分集体收益纳入产业发展基金,滚雪球式地循环投入、发展产业,发挥集体资产乘法效应,努力让群众得到更多更大收益,同时使集体经济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完善公益设施,优化发展硬件。有了集体经济这座“金山”,宝林村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得心应手。截至6月中旬,全村已修建2.5公里通村公路;投入资金300万元实施电网改造工程,解决了经济发展和近100户群众用电难问题;投入资金20多万元提档升级村级组织阵地,建好了村民公共活动场所,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相关文章

  • 脱贫攻坚表态发言材料范文
  • [第1篇]脱贫攻坚表态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 ...查看


  • 立下愚公移山志 咬定目标 苦干实干(两会·声音2017)
  • 李锦斌代表 陈敏尔代表 陈全国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 ...查看


  • 脱贫攻坚专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两篇
  • 脱贫攻坚专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两篇 脱贫攻坚专题培训心得体会一 目前新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础队伍力量薄弱, 产业扶贫到户难度大等问题, 并提出形成精准扶贫工作合力.将∶惠聚"住村工作组作为精准扶贫的骨干人才队伍等建议.回顾xxx, 自 ...查看


  •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 ***市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现就***市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市现辖三镇一乡三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全市户籍人口73 ...查看


  • 脱贫攻坚读本解读心得体会2篇
  • 脱贫攻坚读本解读心得体会2篇(一)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我镇组织干部职工.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及贫困村村干部原原本本学习了<脱贫攻坚>读本,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制定整改方案,为全面打赢脱贫战提供了 ...查看


  • 以精准扶贫为抓手打赢脱贫攻坚战
  • 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针对黑龙江省脱贫攻坚的实际,做出了"以精准扶贫为抓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半年来,全省扶贫战线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凝心聚力.精准发力:自 ...查看


  • 2017年学习[脱贫攻坚]读本心得体会
  • 学习<脱贫攻坚>读本心得体会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我镇组织干部职工.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及贫困村村干部原原本本学习了<脱贫攻坚>读本,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制定整改方案,为全面打赢脱贫战 ...查看


  • 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的领导讲话稿篇三
  • 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的领导讲话稿篇三 同志们: 在全县脱贫攻坚首战进入攻营拔寨的关键时期,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观摩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检验和总结前三季度脱贫工作成效, 再鼓干劲.再添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快速.有力有序推进,全面实现年度脱 ...查看


  • 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在京举行
  • 10月16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会上公布了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名单,共有38人分获奋进奖.贡献奖.奉献奖和创新奖.另外,中国社会扶贫网开通."携手奔小康"行动启动.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设立. ...查看


热门内容